为什么英国人看不起印度人大骂印度媒体

在中国,印度人有一个蔑称(印度)阿三。
对于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网上有很多说法,据说当年英国从印度殖民地调了很多印度人来中国维持做事,这些印度人作为英国人的“爪牙”整天警棍乱舞,于是被上海人蔑称其为“阿三”;
有人说,“阿三”其实是由“阿Sir” 衍化而来的;
有人说,当年印度自认为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继美国苏联外之后的第三极,由此被戏称为“阿三”。
不过,若是看过《甘地传》的人,应该会更倾向于“阿三”这称呼是根据英国人对印度人的蔑称“”衍化而来的。

去年 2 月印度大选前,谋求连任的印度总理莫迪在一个政府网站上放出 117 页的 PPT,详述自己执政期间的各项强国计划,为竞选助力。

整个 PPT 用了 9 个「历史性的」、7 个「前所未有的」,一派大国复兴气象。而在这些计划的命名上,莫迪团队交错使用了印地语、马拉地语、古吉拉特语、坎纳达语、泰米尔语等等多种印度语言,甚至还援引了古朴的梵语。

· 莫迪 PPT 中名目繁多的国家项目。例如左上角红字即为马拉地语命名的、向贫困家庭妇女分发液化石油气以取代传统作为烹饪燃料的煤和木材的国家项目,以及印地语命名的、旨在提高女童福利的国家项目

这些五花八门的语言暗示着,崛起道路上的印度,至今仍在将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传承的各个族群,捏合成一个统一的印度民族。

反英创造的「印度民族」

众所周知,印度作为一个地理、文化概念之外的统一政治实体是相当晚近的事。

南亚次大陆上包括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在内的历代王朝,统治基本集中在北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其中,某些王朝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一心开疆拓土的话,可以扩张到中南部的德干高原。

· 孔雀王朝期间领土最大扩张范围。此时的孔雀王朝也是印度次大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最大政治实体

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半岛最南端克里希纳河以外的部分,从未受到北部代表所谓「印度斯坦」政府的管辖。南印历史上只存在一些零散的王国,无法融合到北部的王朝史分期之中。

这样的历史情境中,「印度」只是一个文化或宗教概念,而无法成为民族国家。

从 1757 年普拉西战役到 1849 年兼并旁遮普,英国殖民者的到来,无意中实现了上千年来许多北方王朝的全印统一之梦。在殖民统治下,印度大陆上信仰不同宗教、说各种语言的人民这才开始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被压迫者意识。

1857 年印度各民族大起义是一起标志性事件。

起义的导火索是一则设计精巧的谣言。当时的埃菲尔德 P-53 来复枪在火药填装之前需要士兵用牙齿咬破弹夹,而从 1857 年初开始,一则消息在印度雇佣兵之间不胫而走:纸质弹夹上预先涂抹的油脂是牛油和猪油混合而成的。

这一下就得罪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两大群体。

东印度公司辟谣无效,夹杂着长期以来对英国人司法系统移植、铁路修建、基督教传教等行为的不满,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分宗教信仰,开始并肩作战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和地球上许多地方的后发民族一样,在西方的冲击下,印度人才首次有了超越封建王国意识的整体观念,产生了朦胧的民族意识。

· 黑色为起义各邦,深蓝色为忠于英国但有军队起义的邦,浅蓝色为支持英国的邦

起义失败后,印度事务被直接收归为大英帝国内阁印度事务大臣及其领导的印度部直属,英属印度正式成立。

此时以英国激进自由主义者、印度国大党创始人之一、艾伦·休谟为代表的英国人主张吸取起义的教训,设立政治「安全阀」,增加印度人的参政机会。

在英国殖民统治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时,印度知识分子也开始从思想上积极构建「印度民族」。

国大党激进派代表提拉克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领袖。他组织了 20 世纪初印度第一次民族运动高潮,使得构建印度民族的运动从少数上层人士的改良行动转化为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政治运动。

· 国大党早期领袖,「司瓦拉吉(自治)」思想最早、最坚定的提倡者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

他创造性地结合了传统印度教中的哲学概念和新形势下对政治概念的需求,例如,利用「司瓦拉吉 (Swaraj) 」一词打造了印度独立自主的理念。

「司瓦拉吉」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16 世纪的印度教经典《梨俱吠陀》中,指的是自主、自治、自我管理。

在正统印度思想中,「梵」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源和归宿,人类与国家最终都是为了走向与梵合一。而包括个人、社会与国家在内的万事万物都与梵的距离不等,各自有各自本身的「达摩 (法、天命) 」。

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社会与国家要想遵循自己的「达摩」,就必须首先获得自身的「司瓦拉吉」 (自主) 。失去司瓦拉吉,个人和国家就无法选择符合自身达摩的行动,自然也就无法与神冥合、与梵归一。

· 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诏书》中所刻婆罗米文「达摩」一词

这样一来,提拉克就将司瓦拉吉从一个宗教哲学概念打造成了印度民族主义的政治行动纲领:

印度要想走上其传统思想指定的完满道路,就必须先摆脱英国统治,实现自身的「司瓦拉吉」。他不断向群众宣传:「司瓦拉吉就是我们印度人的达摩!」

以奥罗宾多·高士为代表的另一些印度知识分子着力于批判西方。他们认为,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唯物论,即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乐,忽视精神追求和道德完善,因而导致社会的不平等、残酷的竞争、野蛮的侵略和战争等。

而印度思想轻物质、重精神,致力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尊重、平等的世界。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文明古国的传承者不断告诉世人,只有本国才能承担起人类精神指引者的使命。他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必能迎来印度思想在世界各角落发扬光大的时刻。

· 印度知识分子相信强调和谐的印度思想未来必将在全球大放异彩

同一时期,甚至有不少穆斯林也对囊括全印各族人民的民族主义构建持有正面态度。

1883 年印度穆斯林领袖赛义德·艾哈迈德表示:「印度教徒兄弟和穆斯林共同呼吸印度的空气,共饮恒河和朱木纳河水,共食印度大地上出产的粮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实际上属于一个民族。」

尼赫鲁式印度人:去民族化的民族主义者

印度国大党 1885 年创立时,本意就是一个印度不同地区民族主义团体的联盟。为了协调不同地区、族群时有矛盾的利益诉求,以整体印度人的名义对抗英国当局,其创立不久就通过决议:

如果印度教代表或穆斯林代表 (接近) 全体一致反对的话,本党任何提案不得通过。

国大党在民族主义方面所代表的的意识形态,超越了相对狭隘的以语言、宗教或文化习俗做区隔的同仇敌忾式地域民族凝聚阶段,跳跃至显得更为「普世」的民族意识构建。

1947 年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成为印度执政党,决定将其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民族政策在整个次大陆落实:印度将实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政策,印度宪法只承认文化、宗教、语言、种姓和阶级差异,拒绝承认有民族差异。

印度官方所谓「一个统一的民族」,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各个种族,而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不断构建的「印度民族」。

这和国大党领袖同时也是印度开国领袖尼赫鲁的个人认识是分不开的。

在《印度的统一》一文中,尼赫鲁以笃定的口吻说:

关于印度的根本事实是她数个世纪以来的基本统一。印度这种团结的背后本质上是共同的文化。

这种文化中的主要因素是印度教,但是印度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模糊的、无定形的、多面的。很难定义它。」

· 尼赫鲁头上戴的「甘地帽(Gandhi cap)」代表支持印度独立,与宗教无关。尼赫鲁将自己形容为「印度教不可知论者(Hindu agnostic)」与「科学人文主义者(scientific humanist)」

因为难以定义,印度教就不是一种宗教,而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而最能体现印度文化统一性的,就是尼赫鲁的国大党,因为「这个自愿加入的组织赢得了数百万人的效忠」。国大党就是印度人孜孜追求的司瓦拉吉的道成肉身。

尼赫鲁式民族主义一直小心翼翼地试图利用民族主义的积极因素,但又规避民族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危险的一面。

结合圣雄甘地被激进印度教徒刺杀这一事实,建国后国大党执政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公共领域里压制了基于宗派的狭隘民族主义。国大党政府试图以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来替代古老的语言宗教差异。

· 建国后尼赫鲁带领印度积极向苏联靠拢,从苏联引入比莱钢厂、伯劳尼石油冶炼厂等大批重工业援建项目

印度史权威拉马钱德拉·古哈创造了「尼赫鲁式印度人」 (Nehruvian Indian) 一词,用来指代那些超越种族、宗教、种姓、阶级、性别和地域的划分,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狭隘性的人。这批人成长于人民领袖尼赫鲁执政时期,吸收了尼赫鲁所代表的的宽容价值观。

在那时,教派主义力量甚至直接被称为「政治上的不可接触者」。

大国崛起下的印度教民族主义

1971 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美国派第七舰队巡航孟加拉湾。印度愈发感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无意促成印度的稳定,同时又受到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威胁,不安全感与日俱增。

1974 年,印度成功进行了代号为「微笑的佛祖」的核试验。但大国重器蒸蒸日上之际,尼赫鲁以及国大党所打造的民族论述却开始出现裂痕。

· 1974 年拥核后,英迪拉·甘地(左)成为带领印度走向大国崛起的领导人象征。右侧白人男子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首先爆发的,是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之间的冲突。

1984 年,因为发生了印度特种兵突袭旁遮普邦锡克教金庙的「蓝星行动」,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总理府被她的锡克教保镖开枪刺杀身亡。随后,印度全国掀起了反锡克教的暴动,一周内有 3000 名锡克教徒被杀害。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日益扩大的矛盾。

1923 年,印度教大斋会的首领萨瓦卡尔在《印度教徒特性》一书中,提出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理论。

· 萨瓦卡尔头像出现在印度 1970 年发行的邮票上

在他的概念里,印度教囊括了起源于印度大路上的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佛教等宗教,但外来的伊斯兰教明显是其对立面。正如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花,看到红毛鬼也要大扫帚拍出门去。

而另一位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家,最大印度教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 (RSS) 」 (现任印度总理莫迪 8 岁时就加入了该组织) 的领袖戈尔瓦卡尔则认为,近代印度衰弱的主要原因,一是莫卧儿帝国穆斯林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二是印度教本身的软弱、混乱和分裂。

振兴印度的药方既非西方民主也非苏联社会主义,因为它们都是西方舶来思想,而在于,复兴作为宗教的印度教,建设一个强大的印度教立国的国家。

1947 年印巴分治前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斗争导致 50 万人死亡,1200 万人无家可归。随后 1948 年,国民志愿服务团成员纳图拉姆·戈德森便因为不满圣雄甘地主张的宗教和解政策,认为甘地出卖了印度教而将其刺杀。

· 刺杀甘地的印度教激进主义者南度蓝姆·高德西。他曾加入印度教大斋会和国民志愿服务等印度教右翼组织

五六十年代,尼赫鲁的宗教民族政策压抑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1980 年代之后,印度政府一面继续打造统一的印度民族认同,将穆斯林建筑泰姬陵印在几乎所有小学生能接触到的人文社科书籍封面上,向孩子们灌输这是世界上最精致的建筑,一面却要面对日渐增加的印穆之间暴力冲突。

1984 年,印度教教派领袖齐聚新德里,要求拆除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在原址上建立印度教罗摩庙。因为据传罗摩大神出身在阿约迪亚,古代在这里有一座罗摩庙。但 1528 年莫卧儿伊斯兰统治者下令拆除了该庙,在原址上建立了巴布里清真寺。

虽然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并没有证据证明巴布里清真寺是在罗摩庙原址上建立的,但是这一满含屈辱感的历史叙事已经成为了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手中的利器:

挖开清真寺,你们会发现每一座清真寺下面都有一座印度教神庙。

· 十八世纪英国画家笔下的巴布里清真寺

1992 年 12 月 6 日,10 万印度教徒涌进阿约迪亚,狂热分子爬上巴布里清真寺,将它的寺顶捣毁。随后便是全国性的教派流血冲突,一个星期内,至少有 1200 人丧生,4000 人受伤。此次「庙寺之争」,成为印度独立后影响最大、波及最广的一次教派冲突。

1998 年,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 12 党联盟,大选中大胜国大党,组成联合政府上台执政。印度人民党是以印度教民族主义起家的政党,和国民志愿服务团有很深的牵连。自此,承载着印度人民的大国雄心,印度教民族主义开始登堂入室,一改国大党时代的温吞作风。

印人党上台后,1998—1999 年度印度国防预算为 114 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 14%;2000—2001 年度达到 134.2 亿美元,比上年猛增 28.2%,成为印度有史以来国防费用增幅最大的一年。

· 1999 年爆发的印巴卡吉尔战争也对国防费用激增推波助澜

1998 年 5 月 11 日和 13 日,刚刚执政不到两个月的印人党政府就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进行了五次核试验。为了逃避舆论监督,印度外交秘书在核试验前几天访美时,仍然作出不发展核武器的保证,还在印度东部导弹试验场大举佯动,摆出进行导弹试验的架势吸引美国卫星的注意。

核试验成功后,印人党首相瓦杰帕伊宣布印度迈入有核国家行列。一年后,印度政府宣布 5 月 11 日为「印度复兴日」。这一系列操作至今仍然被印度媒体津津乐道。

印度的大国雄心不止于此。瓦杰帕伊在第 53 届联合国大会上,公开批评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不能代表当代的现实,它无法体现国际关系中的平等。」他认为,必须增加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代表,安理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自信的印度首相宣布:「印度相信自己具备这种能力。」

· 曾任印度外长的瓦杰帕伊是第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用印地语发表演说的外交部长

内政问题上瓦杰帕伊也重拳出击。

他提出,此前的政府不平等对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总对穆斯林「让步」,因为害怕冒犯穆斯林的宗教情感,没有成功实施计划生育。它赋予少数群体自主建设和管理教育机构的权利,而否定了多数群体的权利。

通过一系列反对保护少数群体权利的措施,印人党政府扭转了国大党的民族政策,重新将印度民主定义为印度教徒的多数民主。

莫迪带领印人党再次上台执政后,印度的民族问题愈发突出。

· 大国领袖莫迪力图带领印度走上崛起之路

今年 2 月,因莫迪政府力推的《公民法修正案》拒绝给予穆斯林难民国民身份,新德里东北部地区爆发大规模骚乱。面对民宅、商铺、工厂和清真寺被焚毁的严重局势,哈里亚纳邦印人党籍能源部长兰吉特·辛格却认为,其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

外交上,莫迪也继承了瓦杰帕伊的大国战略,保持核选择的开放性,打出「复兴印度文明」的大旗。但是在经济政策上,莫迪知道不能走印度教极端主义鼓吹的经济民族主义道路,反而深化了国大党开启的经济改革路线,进一步拓宽外资投资市场。

大国崛起同样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

2016 年印度社交媒体上发起了「#抵制巴基斯坦艺人 (#BoycottPakistaniArtists) 」活动,迫使印度电影制片人停止雇佣来自邻国的艺人。印度导演卡兰·乔哈尔陷入了麻烦,他不得不通过视频向公众证明自己的爱国情怀,并承诺再也不会在电影中选择巴基斯坦艺术家了。

· 在视频声明中,宝莱坞制片人乔哈尔承诺不再与巴基斯坦艺人合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人大骂印度媒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