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狂草不擅长草书吗?

米芾是北宋尚意书风的杰出代表,也是入古最深的一位书家,中年以前号称“集古字”。在其取法对象的不断更迭变化中,米芾最终把晋人书迹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理想境界,并在后来对唐代的书风颇不以为然,形成“尚晋卑唐”的书法思维。在米芾为数不多的草书作品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他对晋人的极力模仿和追随,相对于更具有其个人风格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书作品,更能看得出他极力压抑自己的个性施展,对晋人书风亦步亦趋的精神面貌。从中不仅可以窥见米芾对于晋人书迹的崇拜心理,同时也流露出米芾对于个人草书创作的底气不足,显得拘谨和稚嫩。本文从草书的角度出发探讨米芾草书创作观的特征,尚晋思维的形成原因及其衍变过程。 

书法惟风韵难及。唐人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语言求觅...  (本文共1页)

宗白华标榜散步美学,追逐晋人风致,礼赞晋人风韵之美,从而唤起国人对魏晋美学的重新关注。他以唯美的艺术来谋求生活的充实和诗...  (本文共5页)

书法上“晋人尚韵”之“晋人”应特指东晋之士人书法...  (本文共3页)

假期中,我与女友们商议:去山西玩儿几天?“听说,山西可是贩卖人口的重灾区。”“特别是我们这些‘如花似玉...  (本文共2页)

“晋人”非傅山别称姚国瑾“晋人”人一词,散见于傅山父子及友人诗文中。尹协理先生《新编傅山年谱》将“晋人...  (本文共1页)

作者:米芾 书体:草书  10:08:34

标签:米芾,草书,论草书帖

米芾 《论草书帖》 纸本 草书 纵24.7厘米 横3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 《论草书帖》,草书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圣帖》、《论书帖》等,草书。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米芾的草书取法晋人,从这幅草书中,可以品味出其对草书的见识。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在学习古人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他的草书虽不如他的行书那样气势开张,但也不同凡响。

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

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

可悬之酒肆。(*)光尤可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米芾书法,可方便查询。

  • 邵?(chí)《尺牍》纸本 行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邵?生卒年不详,字仲恭,丹阳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苏州。从学于蔡京,字体清劲,秀

  • 【释文】右唐中书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辛未岁见于晁美叔斋

  • 《方圆庵记》 宋元丰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师到龙井寿圣院辩才住所方圆庵拜会辩才,二人讲经说法,谈古论经,十分投

  • 米芾 砂步诗帖 纸本 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9.6X38.5cm米芾《砂步诗帖》,五言绝句二首,行书墨迹。书法潇洒遒媚,体势修长,以

  • 党怀英 篆书《泰和重宝》钱文 金朝钱币以精整著称,技术水平很高。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铸大钱十直一,篆文曰泰

  • 黄庭坚《白鹤梁题字》石刻 白鹤梁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西侧的一段天然石梁,长1600米、宽15米左右,以15度

  •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创作

  • 薛绍彭《昨日帖》 纸本 草书 26.9×29.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昨日得米老书。云欲来早率吾人过天寧素饭。

  •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苏轼书于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齐州长清真相院住持释法泰、王持镌刻镌刻。青石质,纵横皆六十一厘米,厚十二厘

  • 黄庭坚《行书华严经疏卷》花绫 25.1×115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門抽顧頌,衲僧眼皮重。眼皮

第二周单元测验 书法品式

第三周单元测验 篆书学习

第四周单元测验 隶书学习

第五周单元测验 草书学习

第六周 楷书学习(一)

第六周单元测验 楷书学习(一)

第七周 楷书学习(二)

第七周单元测验 楷书学习(二)

第八周 行书学习及春联书写方法

第八周单元测验 行书学习及春联书写方法

1、期末考试题目: 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任选其一,六种品式(中堂、条幅、横幅、团扇、折扇和斗方)任选其一。 创作内容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芾狂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