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家族回答王华圣贤指的什么人呢

    各位看官,欢迎来到卖愁读书栏目,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阳明先生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对于心学的认知历程,我们小时候皆有理想,有人说自己将来要成为科学家,有人说自己要成为一名军人,也有人想发财,也有人说,我愿意平平凡凡度过自己的一生!那阳明先生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呢?是学而优则仕,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呢?答案是,都不是!

一、圣人脑洞大开的童年

        公元1472年,大明帝国第八任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头大的一年。鞑靼,明朝时由北元破裂,成吉思汗黄进家族之后,也速迭儿开始,最终由达延汗统一的东蒙古。从年初到年末持续不断地攻击大明帝国北疆;大运河因为干旱而枯竭,南方运往北京的粮食只能走遥远而艰险的海路;同时四川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朝廷军队接二连三地惨败;苏州地带发生洪灾,两万余人被冲进大海。

        同年,浙江余姚,王华家,1472年是个非常好的年头。因为就在本年九月三十,王华的老婆生下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多年以后的王阳明。 王阳明早慧,四岁之前,他就把爷爷王天叙经常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生性活泼好动,有一种惹人发火的好奇心。当他四岁开口说话后,总是把王天叙追问得走投无路。同时,他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刻苦钻研的心。七八岁时,他迷上了中国象棋,很快就把自己沉浸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去了。 那个时候,他不是在和别人玩象棋,就是在去和别人玩象棋的路上。吃饭时,他身边摆着棋谱;睡觉时,他枕边摆着棋谱;即使洗澡时,他的木桶旁边也摆着棋谱。最疯狂时,他废寝忘食,几乎忘了自己还有很多儒家经典要读。.

        王华冷笑:“你老子我是秀才,圣人说过的每句话我都背得滚瓜烂熟,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圣人让人鼓捣象棋的话?”

        王阳明摇头晃脑地说:“您说象棋是‘小技’,但孔夫子说过,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虽小技,必有可观者焉”)。这不是告诉人们,可以钻研象棋这种小技吗?”

        王华被气得胡子抖了两下,说:“你断章取义的功夫还真不错。孔夫子这句话下面还有句话,你可记得?” 王阳明当然记得,但他摇头。

        王华冷笑:“真是学艺不精。孔夫子下面的话是: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怕有影响,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王阳明假装恍然大悟:“孔夫子是个性情活泼的人,他肯定支持人钻研小技。后面那句话大概是后人加上去的,应该不是孔子的话。” 王华的胡子又抖了起来。 王阳明的母亲没有闲工夫和他斗嘴皮子,索性趁他睡觉时把他的象棋扔到了水里。小王阳明悲痛不已,还作了首诗来描述象棋的“凄惨”命运:

        这并未摧折王阳明喜欢钻研的心,他很快就把象棋的事忘到脑后,又一头钻到了道教的养生术里。 父亲王华再次吹胡子瞪眼,母亲严肃地站在了王阳明面前。王阳明只好乖乖地将关于养生术的书籍束之高阁,但只要父母不注意,他就会像做贼一样偷偷地阅读。好在他很快就从养生术中走了出来,又开始舞枪弄棒。 王华看着这个孩子,唉声叹气。唯一支持王阳明“为所欲为”的只有他的爷爷王天叙。这是位和蔼的老人,饱读诗书思想开放,允许年轻人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正是在王天叙的保护下,王阳明才充实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 随着年纪的增长,王阳明的心越来越野,越来越让当时的人不能接受。1482年,王阳明的父亲高中状元在北京获取官职。

二、随父上京,思考人生第一要事

        十一岁的王阳明和爷爷王天叙从浙江余姚前往北京。途经镇江时,王天叙被他在镇江的诗友挽留,一行人游览金山寺。 游玩进入高潮时,有人提议以“金山寺”为名作诗。当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时,王阳明已挥笔而就,这首诗是这样的: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王天叙扬扬得意地把孙子的诗传给众人看,这些诗友们啧啧称奇。但有几人打翻了醋坛子,议论说,这样的诗歌怎么可能是一个孩子所作,必是王天叙代作,以显示他孙子的超人才华。王天叙显然听到了这样的议论,为了证明他孙子的确有超人的才华,就让他们给王阳明命题。 有人就指着金山寺的“蔽月山房”景点说:“作一首如何?” 。当有人要拿笔墨纸砚给王阳明,王阳明拒绝说:“不必。”还未等那人反应过来,他已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对诗歌稍有欣赏力的人就能发现,这首诗语言虽然清新平凡,却呈现了一种非凡的艺术观念,它的美几乎是浑然天成。 即使那些醋坛子也不得不发自肺腑地称赞,这真是一首好诗。可王阳明却发出一声青涩的冷笑,说道:“文章小事,何足挂齿!” 众人大惊。

        这些人一致认为,王阳明要么是在玩清高,要么就是疯了,文章怎么是小事?在对读书人来说,文章是能获取高官厚禄的头等大事,作为知识分子,文章差不多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事。如果文章是小事,那王阳明心中的大事还能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一年后有了答案。公元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儿,才做出他自认为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官啊。”这在当时的确是标准答案,正如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发家致富的“第一等事”一样,明帝国的知识分子们当然是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老师目瞪口呆,突然狂笑,然后对着王阳明摇头:“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哈哈。” 王阳明对老师的讥笑毫无反应,转身离去。这件事后来传到王华的耳里,王华冷笑。有一天,他看到王阳明在院子里望天,若有所思,就笑着问他:“听说你要做圣贤?” 王阳明对父亲点了点头:“当然。”

        王华大笑,说:“你把吹牛皮的工夫放到学业上,该多好。” 王阳明有点恼怒,回问父亲:“圣贤怎么就做不得,您和我老师都这样取笑我?” 王华收起笑容,质问儿子:“你懂什么叫圣贤?” 王阳明像背书一样回答:“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王华说:“你虽然把北宋张载这段话背得很扎实,但我告诉你,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你怎么就当真了!” 王阳明说:“孔子就是这样的圣人。” 王华正色道:“那是千年才出的一位圣人,你怎么能比?” 王阳明反驳:“大家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 王华语塞。

        的确,孔子出生时也不是圣人,是通过后天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的。按王阳明的见解,大家都认为圣人不好做,只是因为被圣人的光环吓唬住了,不敢去做,所以很多人都和圣人失之交臂。他下定决心,自己绝不可以和圣人失之交臂。 但是,做圣人的第一步该是什么呢? 为天地立心,太空了;为生民立命,太大了;为往圣继绝学,太远了。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只有“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可不是靠嘴皮子,而要靠出色的军事能力才能经略四方。 正是这种“经略四方”的理想,使得王阳明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

        后来他干脆就逃课和很多小朋友玩军事游戏。不过他组织的军事游戏,即使在成人看来也已超越了纯粹的玩闹。他制作了大小旗帜数面,自己则装扮成指挥官的样子居中调度。在他手中的旗帜不断变换时,他的“士兵”们左旋右转,右旋左转,很有排兵布阵的架势。 王华唉声叹气,可以说,他为这个孩子操碎了心。他大声训斥王阳明:“我家是书香门第,你却搞这些不入流的东西,真是败坏家风。” 王阳明深为父亲的武断吃惊,问:“排兵布阵怎么就是不入流的东西?” 王华耐住性子解释道:“本朝自开国以来就重文轻武,凡是有志向的君子都不会参与武事,而且我从来没听过哪个圣贤是舞刀弄棒的。”

        王阳明小心翼翼地质问:“孔子不是文武全才吗?” 王华跳了起来:“人家是圣人,你只是个普通人。你最正经的事就是好好读书,将来通过科举考试,最好成为状元,像你爹我,就是状元,大家都喜欢我,尊重我,羡慕我。” 王阳明转动眼珠子,不怀好意地问父亲:“父亲中了状元,后世子孙还是状元吗?” 王华丝毫没察觉出这是个陷阱,严肃地回答:“你想得美。状元只是一代,你若想中状元,还需要刻苦读书。” 王阳明随意地一笑:“原来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百世流芳,所以我恐怕不会稀罕状元。” 王华气得发疯,他拿出家长的姿态来,要体罚王阳明。

        每每在这个时候,王天叙都会适时地出现,先是好言相劝王华,如果王华不听,他也拿出家长的架势来,王华是孝子,只好乖乖地溜走。 王天叙早就对王华讲过大道理:“人才不是管出来的。” 王华谨慎地反驳说:“但人才是教育出来的。” 王天叙就反击道:“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你这种强制管束,你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体悟到的。” 王华摇头苦笑,他实在看不出这个有点多动症、喜欢吹牛皮,整天都在搞“小技”的孩子将来能有什么大成。

三、多动少年,喜欢军事

        王华不了解王阳明,王阳明的确有多动症,但绝不是吹牛大王。为了实现“经略四方”的志向,他很是投入。除了频繁地组织军事模拟外,他苦练骑射,遍览兵法,在史籍中寻找出色的军事家传记反复阅读,然后把这些人打过的著名战役在现实中还原,不停地模拟。 在模拟之外,他还极为认真地进行过实地考察。1486年,十五岁的他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当时大明帝国的主要敌人就是居庸关外的蒙古人,他们三番五次攻击大明帝国的边疆,王阳明私出居庸关,正是为了实地考察蒙古人,希望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当他在居庸关外的一条羊肠小道上骑马漫行时,两个蒙古人在他不远处信马由缰。

两个蒙古人突然发现一匹马腾空而来,马上端坐一人,正朝他们的方向弯弓。他们从未在此遇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吓得魂飞魄散,掉转马头,带着哭腔拍马就跑。王阳明在后面大喊大叫,追出了几里才停住。他看着两人的背影哈哈大笑,很为自己的勇气而自豪。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并无恶意,他只是想练练自己的胆子。随后,他就和当地的蒙古人打成一片,在居庸关外待了一个月,他深刻了解了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和军事训练方式,后来还在一场蒙古人组织的射箭比赛上拔得头筹,又在蒙古人组织的摔跤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他回到北京时,他父亲王华的肺都被气炸了。王阳明在爷爷王天叙的庇护下才没有受皮肉之苦。这件事不久,北京郊区发生了农民暴动。这是件大事,皇帝朱见深要各位大臣出谋划策,王阳明得到消息后,兴奋不已,他连夜写了一篇《平安策》,请求父亲交给皇帝。王华斜眼看了看他,又拿过他的《平安策》扫了几眼,就扔给他,说:“老生常谈,无济于事。” 然后王华拿出了另一副腔调:“我说,你就不能干点正经事吗?” 王阳明在心里说:“我现在做的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怎么就不是正经事了?” 王华似乎注意到了儿子的心思,指责他:“你四处乱逛,像个夜游神,我听说你有事没事就去逛于谦庙?”

        王阳明回答:“于谦是大英雄,当初土木堡之变,如果不是他守卫北京城,蒙古人可能就把这座城给攻陷了。” 王华又问:“你还很喜欢东汉的马援?” 王阳明激动地回答:“他平定交趾,实在是天底下第一等豪杰。” 王华叹了口气:“你呀,羡慕英雄豪杰我不反对,但你想过没有,人家是赶上了时势,人家有平台施展。你要真想做那样的英雄豪杰,就要读书做官,只有做了官才有平台给你施展。”

        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因为王阳明太聪明,所以能积累起大量的知识,同时,极致的聪明也使他目空一切,把别人看得特别重的东西视为粪土,并且树立起高人一等的理想。又因为他与生俱来一种“英毅凌迈,超侠不羁”的性格,使他浑身散发着任侠情怀和要在战场上摧敌制胜的伟大心愿。 但也正如他老爹王华所说,他现在只是空想,因为没有平台。王阳明也经常问自己,施展经略四方的平台到底在哪里呢?

《四明鸿儒王阳明》讲稿

诸位,下午好!我的讲题是《四明鸿儒王阳明》。於院长对我说:“张老师,你来讲王阳明吧!”长者之令不敢辞,于是我欣然接受。我知道於院长在我们这个“地方文化进校园”的系列讲座中,特地安排一讲来讲王阳明,是有良苦用心的。王阳明对于我们太重要了。王阳明对宁波文化有重大影响。前两讲陈书记讲宁波的历史变革,戴老师讲宁波帮的发展变化,都讲到阳明心学的影响。可以说,不懂得王阳明,就不能真正明白宁波文化。阳明心学还具有全国影响。王阳明曾在贵州龙场悟道,曾在江西传道。他的学生曾将他的学说带到北京、徽州等全国各地。可以说,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思想还影响到国外。清朝初期,宁波人朱舜水将阳明心学带到日本,直接催生出日本明治维新。阳明心学对朝鲜半岛也发生着巨大影响。现代社会仍有不少人对王阳明表示相当的尊重。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命名有阳明路。宁波大学建有阳明学院和阳明班。在座诸位都是与宁波有缘的人,要么是宁波人,要么将来要在宁波工作,至少都有在宁波学习的经历,我们应该知道王阳明。一个人不了解孔子,他不配做中国人;一个人不了解王阳明,他称不上是与宁波有缘的人。

我于2001年来到宁波,来到浙江万里学院。我记得当时就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宁波是我国东南文化兴盛之地。因此,一到宁波,我就陶醉在宁波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中。我先是研究余姚的黄宗羲,接着研究慈溪的杨简,同时也研究王阳明。我所接触到的阳明心学,只是一些皮毛,但是仅此一些皮毛的东西,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它改变了我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我觉得阳明心学对我的生活对我的工作很有用处。因此,当於院长提出让我来讲王阳明时,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我想贡献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借此机会从你们那里得到一些印证。

我要讲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王阳明的故事;第二,王阳明的学说;第三,王阳明的意义。我们首先来讲:

一、王阳明的故事。大家可以从王阳明的故事中,看出王阳明有着怎样的人格。中国古代学术主要是讲如何做人,是讲如何安身立命。中国古代每一个思想 1 家的思想背后,都挺立着一个真实的生命。孔子思想之所以影响深远,很大程度上与孔子的人格有关。因此,我们讲阳明心学,首先就要来讲王阳明的故事。

1.王阳明的名字号。王阳明本来叫王云。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王阳明的祖父叫王天叙,他是一个类似于陶渊明、林升这样的隐士;王阳明父亲叫王华,进士出身,是中央政府里的一名官员。王阳明的母亲郑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王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祖母岑老夫人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人驾着祥云,吹着仙乐,送一个小孩到她怀中。一梦醒来,那边王阳明呱呱坠地。于是他的祖父就给他取名王云,王阳明出生的房子后来也叫瑞云楼,就在王阳明故居里边,大家有机会到余姚旅游,可以去参观。

王阳明自出生以后,一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家里人特别着急。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气度不凡的僧人,他用手摸着王阳明的头,说了八个字:“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文化里,风从虎,云从龙。龙是帝王的象征。神僧说“可惜道破”,那意思是说,看王阳明的命相,本来可以做宰相甚至皇帝的,王阳明取名“云”,是道破了天机,就不行了。王阳明的祖父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马上改名为王守仁。取名“守仁”也是有典故的,它来源于《论语》,孔子曾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古人名与字是有联系的,王阳明取名守仁,能守仁自然就安。王阳明之所以有一个阳明这个号,是因为他长大以后,在绍兴阳明洞看书学习,后来又在此创立阳明书院,广收门徒,所以大家称他为“阳明子”。

2.从小立志成为圣贤。在王阳明十岁的时候,他父亲王华科举考试中了头名状元,在京城做官。于是第二年,他的祖父王天叙便带着他前往京城。祖孙二人路过金山寺时,王阳明的祖父与人喝酒赋诗,诗未成,十一岁的王阳明便吟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当时人都是啧啧称奇。王阳明曾问他的私塾老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阳明十五岁在北京,他三登居庸关,有经略四方之志。在余姚读书时,王阳明的几个兄弟和妹夫,与他在一起学习。其他人都自叹不如他,说:“彼已游心举业外矣,吾何及也!”

3.新婚之夜不见新郎。王阳明十七岁结婚,他娶的是一位诸姓女子。过去男子结婚有六礼,其中有条是“亲迎”。他的岳父当时是江西布政司参议,所以王阳明是到江西南昌完婚。结婚当天,王阳明偶然进了一座道观,见一道士在那里趺坐。便与道士谈起养生之术,与道士相对而坐,竟然忘记回家,还是第二天早晨岳父派人将其找回来。王阳明在岳父家呆着无事,看见其岳父办公室有几篚纸,他就拿来练书法。等他回家之时,几篚纸都写完了,而他的书法大有进步。

4.落第写《状元赋》。王阳明二十二岁时参加会试,结果落第了,有不少人来安慰他。当时宰相跟他开玩笑说:“这一科你没有考中没关系,下一科你肯定可以得中状元,何不现在就作一状元赋。”王阳明听说以后,悬笔立就,周围的人都暗暗称奇。这一方面说明他才华横溢,另一方面表现出他豪迈的性格。与他住同一宿舍的人,也没有考中进士,始终觉得抬不起头来,王阳明安慰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

5.两次走火入魔。王阳明既然立志要成为圣贤,就开始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当时最流行的是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明朝政府也是将朱子的著作作为科举考试指定的参考书目。王阳明二十一岁时,参加乡试取得成功以后,便来到京城他父亲王华的身边,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他尽可能地阅读朱熹著作,下决心按照朱熹的方法来下功夫成为圣贤。朱熹的学说被称为理学,他认为万物都逃不了一理,人应该即物穷理,今日穷一理,明日穷一理,积累多了就会融会贯通。王阳明见他父亲官署里有不少竹子,就对着竹子沉思,想求得竹子之理。几天下来,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病倒了。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圣贤的缘分。到了二十七岁,王阳明又按照朱熹所说的“循序致精”来用功夫,但总觉得事物之理与人之内心不能合二为一。他为此想得头疼,终于旧疾发作。从此王阳明对于朱子之学发生怀疑。

6.龙场悟道。王阳明二十八考中进士,然后就在京城做官。王阳明三十五岁时,明武宗继位,宦官刘瑾当权。当时有两位大臣由于提意见而被关到监狱,王阳明为救此二人上疏,得罪了刘瑾,也被下到监狱,遭到四十廷杖后,贬往贵州龙场驿去做驿丞。王阳明先到杭州,刘瑾派人跟踪,王阳明担心遭遇暗害,便跳进钱塘江以逃脱,然后搭乘商船到了舟山,船遇大风,一夜飘到福建。夜里他扣打一寺的山门,寺内和尚故意不开门。王阳明只得来到一个野庙,就睡在香案之下,此处正是老虎之窝。半夜老虎回来,竟然不敢入窝。天亮以后,那伙尚以为王阳明必为老虎所害,他好收捡行囊,见王阳明仍在熟睡中,大吃一惊,于是邀请王阳明入寺。王阳明辗转回到杭州,直到三十七岁,到贵州龙场。那时的贵州虫蛇野兽经常出没,树林间多有瘴气,周围多是亡命之徒,跟随王阳明而来的仆人都生病了,王阳明反过来做饭烧水服侍仆人,还要唱浙江的民间歌调来安慰仆人。此时刘瑾仍然想算计王阳明,王阳明为自己做了一个石棺材,对自己说:“吾惟俟命而已。”他每天只是端坐静虑,想:“圣人要是在我这种情况下,不知要做何选择?”有一天,他突然明白:“我的心本来就是圆满自足,何必还要向外探求?”他将自己的想法对照儒家经典,无不吻合,从此他建立起他的心学理论。

7.建功立业。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便到处讲学,广收门徒,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说,并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刘瑾垮台以后,王阳明得到重用,先后被任命南赣、汀漳等地的巡抚。他曾做过两件大事,一是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二是安顿了江西、福建、广东等地乱民。这两件大事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王阳明五十七岁时,不幸死在他回家疗养的途中。中国古人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历史上能将此“三不朽”都占全着的人,是很少有的。就连孔子也有缺憾。而王阳明却将此三者占全了。正是由于王阳明所建立的功业和他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他的学说传播得广泛而深远。

综观王阳明的一生,我觉得他身上有两点最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志存高远。人就怕不立志,只要立志,就有了人生奋斗目标。立一个什么样的志向也很重要。王阳明是立志做一个大大的人。二是不断进取。王阳明虽然只活了五十多岁,但他一生从没有停止过追求,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为什么说王阳明的志向高远,为什么说他是在提升生命境界,下面我们讲王阳明学说,将要做一个说明。

二、王阳明的学说。阳明心学内涵丰富,但总括起来就只有三个字,这就是“致良知”。要理解“致良知”,我们需要弄懂两个问题:

1.什么是“良知”?“良知”这个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由此可见,“良知”就是人本有的潜能。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包含两方面内容,即万物一体和知是知非。那么,如何来理解万物一体呢?我的手、脚、头、心都是连成一体的,我的脚碰着石头了,我的心就发慌;我的手指头害疮了,我的头就会发昏;反过来,我们头痛的时候,手脚也不会听指挥。由此可见,连成一体的事物是相互影响的。母亲与自己的孩子本来是连成一体的,孩子出生以后,虽然形体上分为两人,其实两人还是连在一体的。当孩子跌倒时,母亲就心痛;当母亲生病时,儿子就发慌。因此,父母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还需要理由吗?父母与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是一体。如果再想开一点,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是连成一体的,我们本来就是一根藤上结的瓜。再推而广之,一个家族的人都是来于同一个祖先,我们中华民族所有成员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来源于自然界。不仅如此,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来源,万物本是连成一体,大家都是休戚相关的。

万物虽然一体,但万物之间是有层级性的。我们都知道,天地万物始终处在进化之中,进化是采用超越并包容的方式。天地间开始只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物质世界,然后有了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生物世界,再然后有了人。生物世界超越并包容了物质世界,人是依靠精神世界来实现对物质世界和生物世界的超越并包容。人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心,人心可以说是天地 进化的最高成果,它超越并包容了天地进化的一切成就。人心与万物连成一体,并且能够感知万物。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从高楼上掉下来的时候,心就会揪起来,忍不住就会伸手去接。当我们听到孤雁的哀鸣,便忍不住伤心落泪。当我们看到被人践踏的小草,也会忍不住心生怜悯。当我们看到一件好的瓷器被打碎时,我们的心也会为之一颤。由此可见,这些东西本来就在我们心中。从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才会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知是知非的问题。《大学》作为四书之一,它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前面的“恶”是讨厌的意思,“恶臭”是代表不好的事物;前面的“好”是喜欢的意思,“好色”是代表美好的事物。前面我们说过,人的生命是天地进化的最高成果。人生命中就具有这样的本能:不好的事物使人感到不舒服,人自然而然就讨厌;美好的事物使人感快乐,人自然而然就喜欢。我们走进厕所都会紧煞眉头,没有哪一个人说我就喜欢厕所;八九月份,我们的校园里丹桂飘香,我漫步在校园里,一闻到桂花的香气,就忍不住猛吸几口,感到心旷神怡。人人都欣赏漂亮的姑娘,英俊的小伙子。如果有一个男人说,一个漂亮姑娘从我面前走过,我心如死水,波澜不惊,那我要说这个男人心理有问题,他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人。由此可见,当我们心里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做出了价值判断,判断这个事物的是非美丑。

请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的这个本能。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就连简单的节肢动物,也知道趋利避害。我们的生命也有这样本能,它在我们接触事物过程中,就给我们做主。我们看到一个人脸被烧的伤疤,我们便不忍心看下去,因为生命在那个人脸上,没有得到顺利发展,而是受到阻碍。我们看到一个小孩从楼上掉下来,由于移情的作用,就仿佛我们自己从楼上掉下来,我们担心、害怕、恐惧,这就是恻隐之心,我们本能地伸手接住小孩,避免惨案的发生。当我们看到从石缝里钻出来的小草,或者远处挺立的青松,我们为什么会肃然起敬?因为它们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伟大。当我们为人处事时,正是觉得心安,然后觉得自己做得有道理。因此,王阳明说:“心即理。”

总之,王阳明的良知包含两方面内容:万物一体和知是知非。也许有同学会说,既然人人本来就有如此良知良能,万事万物本来就在我的心里,我心本来就可以判断是非,那么好了,我也不用上课、读书、学习,一出生就是一个圣人。我要告诉大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人人具有的潜能,它不是现成的,还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荫来开发它,利用它。王阳明开发了它,利用了它,所以他说万物一体,人心可以知是知非。这是达到王阳明的境界,然后才能说出来的话。一个人境界不同,看待事物的意义是不同的。比方说,不会开汽车的人,总觉得考驾照是多么难,好多次都不能通过。而会开汽车的人,就觉得开 汽车是最容易的事,他们开汽车时人与汽车已经融合为一体了。同样的,象棋水平差的人,怎么也看不懂象棋高手下的一步跳马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境界问题。

以我看来,王阳明的良知,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是神性思维,它超越并包容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这似乎说得很神秘,还是让我举例说明吧!神性思维并不神秘,就潜伏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有时会与我们不期而遇。看着夕阳下的村庄,我们有时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静谧之中。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有时会觉得自己就是流淌的音乐本身。乒乓球运动员打球,有时达到忘我境界,浑然无觉地挥动球拍。画家创作艺术作品,有时达到疯巅状态,一气呵成地完成自己作品。从这些体验中,可以看到神性思维的踪迹。神性思维似乎是灵光乍现,难以掌控。但更多迹象表明,依靠理智的探索和艰苦的磨练,人更容易进入到神性思维之中。我们应对神性思维表示相当的尊重,它确实是比理性思维更高级的思维,许多创造发明均来于奇思妙想,许多英明决策皆源自灵光乍现。

前文我们说过,天地进化由物质到生命再到精神,进化既然已到了精神世界,那么它仍然还要继续,也就是要在精神世界里实现超越并包容。中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都立志想要成为圣贤,实际上就是想在精神世界里实现超越并包容。也就是进至到神性思维领域。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是在顺应天地之进化,是在推动天地之进化。孔子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是用心而不是用脑,这就是神性思维。王阳明立志成圣成贤,他实际上与天地进化是相合拍的,所以我说他立志高远,说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2.如何致良知?既然人天生具有良知这样的潜能,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其开发出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开发人的良知。致良知有两层意思:一是让良知呈现出来,二是将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上。其实此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如前面所言,人的生命本来就具有良知,即包有万物的能力,即知是知非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外物引诱,或者内在欲望的刺激,而使我们这种本有的潜能被遮藏起来。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它找出来。举一个例子,有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夜以继日,导致生病,甚至有生命危险。其实在游戏过程之中,我们的身体曾多次向我们提出忠告,饥饿口渴、腰酸背痛、眼睛干涩等,这些都是不祥的征兆,可惜沉浸于游戏中的人们,常常忽略来自内心的声音。有些人喜欢贪恋被窝,周六周日总要睡到十来点。其实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自我展示。越是贪睡,人就越是乏困无力,萎迷不振。象这样丢失良知的人,只要稍微反省一下自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良知。现代人总喜欢将自己的日子填得满满的。人们在吃饭时看电视,上厕所时玩手机,走在路上也要听一个VCD。我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有见不完的人,有做不完的事,有挣不完的钱。现代社会里,外在的引诱实在太多,我们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但又不知道忙些什么,我们的精神如孤魂野鬼,到处飘荡,无所依托。我们应该花一点时间,使自己有一些空闲,使自己安静下来,能回到我们的心灵老家,注意体会我们内心的感受。这里面有我们本来就有良知。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在我们日常应用之中。举一个例子说,当两个熟人在路上不期而遇,大家一面交错着走过去,一面相互打着招呼,就在两人相视一笑之中,两人的生命有了一次短暂的交流,从而验证了彼此在对方生命中的位置。这就是良知,一切顺其自然,都是发自于生命的本真。大家彼此都心情愉快。听从内心的呼唤,不要掺杂一些什么别的东西。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位同学,我教他课时,他每次见到我时都能笑脸相迎;后来不教他了,我们见面了,本来我想同他打声招呼,但他却高傲地抬起头,眼望着天空走过去了。生命本来就如同流水一般,但是生命流到这儿却被堵住了,弄得大家心情都不愉快。

再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宿舍零乱不堪,看到以后便有不舒适的感觉。那么,就顺其自然,将宿舍整理一番。这就是我们的良知在起作用,这就是在倾听我们内心的呼唤。如果你认为:我整理宿舍,同宿舍其他人沾了便宜,我吃了亏了。这种想法就是错了。前面我们说过,生命在于运动,生命重在展示。花的美丽只有在绽放中才能体现,植物的生命只有展示为根干枝叶才能显现。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力展示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由衷的愉悦。而且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人难免犯错误,知错能改,也是良知的一种觉醒。王阳明认为人们对待错误最可怕的有三种态度:一是浑然不觉,有错而不知错。有诗说这种人是“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你说可怕不可怕。二是明知有错,就是不改。这种人认为,反正人都会犯错误的,然后就自己原谅自己。三是有错能改,但总是纠结于过去错误,总是在后悔的阴影中挣扎。最好的态度是知错就改,顺其自然,追求当下的合情合理。

王阳明所提倡的致良知,就是如此将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上。我们要时刻倾听内心的呼唤,始终保持我们一颗敏感的心,争取每时每刻都走在正确的大道上。王阳明的学说,还有其他内容,如知行合一等。今天就不多说了。以下简单地谈谈王阳明对于我们意义。

三、王阳明的意义。根据我的观察和体会,我以为我们认识王阳明有以下三个意义: 1.做自己的主人。现代人似乎最张扬个性,最有唯我倾向,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东西 都敢吃,什么事也有人做。但是我觉得现代人恰恰缺少的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人翁精神。有些人有了电脑,就被电脑所控制;有了手机,就被手机所控制。有人买了房子,就成了房奴;有人生了孩子,就成了孩奴。我认识一位女教师,特别喜欢买皮鞋,买了也不穿,就是放在家里,家里有几十双皮鞋,但她又不准备搞皮鞋收藏,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看见皮鞋就有购买的冲动。学习王阳明心学,我们知道人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做主,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就能保持人的主体地位。

2.做一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人,就是明确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并且为达此目的,知道自己要有哪些步骤,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天地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人要时刻做一个明白人,就应时刻保持自己的敏锐的知觉,这就是让我的良知时时呈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一个糊涂的人。白天里看到美食,他忍不住狼吞虎咽,但是他晚上又跑到药店里,去买减肥药。我们不能做糊涂人。

3.做一个用心人。一般人都是用脑思考问题,用脑思考问题采用的是理性思维。用心的人,是将整个生命投入其中的人,采用的是神性思维。王阳明是教我们用心思考的。举一个例子吧!一个女士要找一位丈夫,如果她用脑思考,她会给男方分项打分,包括房子、像貌、收入、地位等,然后来一个比较,从而做出选择。如果她是用心去思考,她不是不考虑以上的因素,但她更多的是去寻找自己的感觉。

1、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2、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8、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11、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2、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3、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5、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6、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1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8、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9、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20、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1、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22、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4、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25、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26、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27、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8、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2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0、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1、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2、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33、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私欲已经完全笼罩身体,所以可以走的很快,步伐渐行渐远,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甚至后来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个团队里面必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人,每个人的性格或者都是不一样的,做起事情来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组合起来特别的复杂和费劲,其中还要去调和里面的人际关系,尚若能把大家的心志磨合到一起,激发各自的长处,协同作战,形成一支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会取得骄人战绩。

在人生前进的征途中,我们需要真心的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路同行,在道义方面相互砥砺,对于过失能给予劝诫,及时弥补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调整状态和发展路线,更好地大踏步前行。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善良,回归内心深处的明灯,裹挟他人修为自我,磨炼自我,去私欲,思利他,开展有良知的知心之行,我们才能看清自我,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找到支撑我们壮烈前行的豪言壮语。每人都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我力量,众人举火,合力同行,向善之路,才能走的很远,我们才会大行其道,彰显时代发展主旋律。

在团队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首先都要信心,充满正能量,互相裹挟,全力以赴。信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钥匙,有了信心,我们达到了成功的一大半了。而且这种信心要随着任务的进程不断加强,直至深入到潜意识中。同时大家要集思广益,做好战术计划,利用大家每人的长处,激发各自的潜能和优势,寻找突破点,把大家的心牢牢栓在一切,同舟共济,我们一定会变为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攻克一个个堡垒,取得最后的胜利。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2013年1月10日(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对自己说今天所作一切都不要想了,不要考虑了。倘若睡不着觉,为今天做错一件事而气恼,或者为赚到一百万而高兴,那我认为你还没有进入智慧境界,你只是在聪明的境界徘徊,所以正确地区分人的这四种状态,我认为是我们正确处事的前提。这些话作为我讲王阳明的前言。

二、以史为鉴,立德立功立言的两个半完人

在会前曾给大家推荐了四本书,一是王阳明所著的《传习录》,二是《论语》,三是《金刚经》,四是《道德经》。《论语》、《道德经》、《金刚经》这三本书,我都研究很长时间了,四十年来,我大约没有离开过其中的两本,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论语》,我自认为至今研习还不够的是《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是《论语》、《孟子》、《金刚经》、《道德经》的中和。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说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两个半”,王阳明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诸葛亮,还有半个完人是曾国藩。诸葛亮是一介书生,以一己之力促成三国鼎立,为什么他不能一统天下呢?因为刘备,尤其是刘禅根本就没有当帝王的资质,所以诸葛亮也抱憾终身,未能兴复汉室。但诸葛亮能够三分天下,已是“立德立功立言”,诸葛亮从来功不震主,他知道,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司马懿五路大军攻击蜀国之时,诸葛亮接连几天闭门不出,朝政大乱,人心惶惶,最后刘后主亲自登门拜访,适时诸葛亮手拄着拐杖在花园中赏鱼发呆,刘后主便在其后不忍打扰,等到时机叫声“相父”,诸葛亮回头一看,是后主,马上扔掉拐杖,匍匐在地。一个小孩子,一个伟人,足见诸葛亮臣品。后人将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编辑成《诸葛亮集》,其有两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叫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诸葛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完人,然后就是王阳明。曾国藩为什么是“半个完人”呢?《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典范式的著作,历代领导人对曾国藩评价很高,他后半生在处理与洋人的关系上欠妥,所以史书认为他是“半个完人”。诸葛亮这个完人我们今天暂且不讲,曾国藩这半个完人也不讲,今天就主要讲王阳明的心学。

三、心学之起源 ㈠ 王阳明的生平概况

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529年在江西南安去世,享年57岁。王阳明5岁才会说话,到10岁的时候,王阳明父亲高中状元,此后王阳明认真学习,22岁成为举人,29岁中进士,在22岁到29岁这些年间,他潜心研究儒释道的学问,结婚当日,竟然为了与相谈甚欢的老道一同打坐而彻夜未归,可见其对道学研究之忘我。

佛教的观点是人修行在三个境界中好修:第一个境界,病人好修;第二个境界,穷人好修;第三个境界,没有自由的人好修。因为钱多容易做坏事,而穷困不能;有病想做坏事,但无能为力。王阳明恰恰在中进士之后,因身体原因回家休息几年,期间他精研道学,几次想去入空,但是还是不能忘记红尘。到31岁的时候,他开始精研佛教,与高僧论佛谈道,深入研究了儒释道学问。弘治十八年,王阳明37岁,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时年仅17岁,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把持朝政,嚣张跋扈,时人谓之“八虎”,王阳明因上书仗义执言,被廷杖四十后发配贵州龙场做驿丞驿长。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㈡ 从儒学演变看心学地位

一般认为,儒家有三变。孔子讲授儒学,孔子学问能够包容,具备治理天下、拯救人心等许多优点。秦亡汉兴后,发展到汉武帝,他为了给自己大权在握、唯我独尊寻找理论根据,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董仲舒固定了“君权天授”理念。儒学从此以后才被当作唯一的治国学问,直至君主专政制度彻底结束。因此,儒家从孔子到董仲舒为一变;到宋朝有程颢、程颐二兄弟,加上朱熹的理学为一变;理学到王阳明心学又为一变。

我认为,儒家应有四变:第一叫原儒,就是初始的儒家;接下来是董儒,把儒家便成了术;朱熹理学是朱儒;然后王阳明的心学。我认为儒家到了现在,依旧没有离开这四变,依旧是以这四变来作为儒家的根本代表。

㈢ 儒家心学起源于陆九渊

王阳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被视为圣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学视为经世治国之学。在讲王学之前略谈理学,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是天之子,认为君父合一。董仲舒把父亲和皇帝合二为一,孙中山把皇权思想和老师合二为一。

朱熹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公与私的对立,天理是公,人欲即私,天理是善,人欲是恶,合乎道理的就是天理,循个人私欲的就是人欲,朱熹认为灭尽人欲然后循道而行即为存善。但人心要完全服从道心有很大的难度,人心只考虑个人需要,不考虑是否合理,存在着这种矛盾。

陆九渊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就必须是从人心入手,如果人心能够向善,能够自我约束,这人自然会存天理。陆九渊解释宇宙两字,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我们想到宇宙的时候,用心来形容,宇宙跟我们有无关系都只是与我们的心有关,万物具备于我心。陆九渊首先提出了心学,这在朱熹时代已经开心学之先河,可惜没有成功。

对陆九渊而言,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的思想还没有跃出儒家之外,还没有跃出孔子之外,儒学认为佛家、道家都是旁门左道。王阳明为什么能完善发展心学?因为王阳明有三学之根,即儒释道。从唐朝之后中国的学问只谈儒家不谈佛学,就不全面,因为佛家虽是进口学问,但同儒家结合得很紧密。王阳明的思想严格遵循孔孟以来的正统原儒,在此基础之上又融汇佛家,还有道家,甚至有兵家。所以王阳明以自己三学的基础创立了真正的心学。我认为,理学让人从明理角度考虑去恶存善,而心学是让人认识自己的内心,自觉地向善除恶,这是我给理学和心学的区分界线。

王阳明对佛学认识很深,禅宗的认识抓住了根本,王阳明有一句话叫明心见性。禅宗如果学好是思辨之学,可以超越本身的思维。王阳明有句话:“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学,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儒学与禅宗水乳交融的产物。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知行合一;还有一个就是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心学”理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他认为有且只有“良知”是人之本性,人如果有良知,就可以判断善恶是非,向善去恶。

一个人有了“良知”,再“知行合一”,我认为就接触到王阳明心学的门槛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为人上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儒家讲 “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里完善自己,达到正气凛然、不怒自威的仪表气度。作为一个领导没有威严,没有让人有望而却步的气度,那就是“内圣”没有修为好,其原因就在于对自己的“良知”和“知行合一”没有一个很好的体会。

㈠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文案,他当时对荣辱得失已有深刻的认识,但对生死还没有悟透,为了更好地参悟生死之道,他命人以石制棺,坐在棺上悟道六七日后,突然超脱意念,达到顿悟境界,他总结凡事欲深究就要跳出“事”之外。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知道“圣人之道,我心自足”,在极度入静状态中就会找到“良知”。

释迦摩尼说过,众人皆同,只是众生被尘土蒙蔽,而他拭掉了尘土而已。禅宗有一个关于六祖惠能和神秀的著名故事,五祖弘忍让其写偈子以展示修行所悟,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把我们身体修炼成世上最干净的菩提树,把心修成像镜子一样明净,每天擦拭,不惹尘埃。六祖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比可以看出,六祖是大悟、是顿悟,他的境界是通过一生一世的践修所得,所以才能写出上述偈子。因此,没有践修的基础,就不能理解六祖的顿悟,就像我们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过程,就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学问。

再举个例子,我六叔陈寅恪,他精通14门外语,有100万字著作传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学者。他出国留学18年,没拿一张文凭、一个学位。后来清华大学要成立国学院,需要组成四大国学导师,聘请到了梁启超、王国维和赵元任,三者都是顶尖人物,但尚差一人,梁启超推荐了陈寅恪,为此还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是四大导师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教授都来听他的课,因此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㈡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知悉圣人之道。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本性自足,勿需向外索求于事物之理。陈寅恪等大学问家,表面看似司职具体某一件事宜,实质在救心。例如,毛泽东上过战场吗?但他指挥四大战役,运筹于帷幕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毛主席如果不是救心,不是有自己的良知,不是有知行合一,试问四大战役怎能取得胜利?!

“救心”在心学中叫“致良知”,就是说其实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出于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就某一件事而论,致良知能够高屋建瓴地给予我们指导。

关于“知行合一”,举两例子,比如现代人要研究作诗,其研究诗的理论而不是研究诗的本身,这就是向诗中求诗,诗的本身在心,向心求诗。另一则例子是现代人把伦理变成了伦理学,不向心求伦理;现代人把教育变成教育学,不向教育心理去求教育,从教育学中求教育;现代人把宗教体验变成宗教研究,不在宗教中体验宗教;现代人把智慧变成了学院派,去做学究;更有人把爱情变成了一纸结婚证书。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不明白良知,不能知行合一。当然,我们要伦理学,要教育学,要宗教研究,结婚证书也不可少,但是比如驾驶飞机的机长,把飞机开平稳、开好,这就是把心用在这架飞机上,而不必去向飞机的事理当中去求心。所以,王阳明在五百年前把这些理论分为教条和心学,心学最根本的敌人是教条,教条的对峙者是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最有实用价值的是良知。孟子曾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无此四心者不足为人,所以王阳明的良知是建立在这“四心”之上,他的“致良知”洞悉了本源。

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组织了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准备一举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奉命阻击。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何谓也?王阳明心中有贼。贼在何处?即他既不是领兵的元帅,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圣旨让他去剿灭宁王。王阳明得把心中的贼破掉,俗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于是他采取围魏救赵战术,直接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宁王首尾无法兼顾,只好回师救援,双方大战于鄱阳湖上。在短短30多天的时间内,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几乎是在王阳明的谈笑之间就灰飞烟灭了。诸葛亮曾说过“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用现代话来讲则称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有实际作用,在这次大战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阳明一生中有“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曾国藩对“诚”的解释为“一念不生谓之诚”,实则从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中衍生而出。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此心者也即是诚心。

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何为“亡天下”?亡一国之文化,亡一国之民族,亡一民族之民族心,谓之“亡天下”。亡一家一姓之江山,谓之“亡国”。海航也好,其他任何一个企业也好,要想做成百年企业,薪火相传,最根本的不是拼资金,而是拼文化。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企业文化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这个企业的生命最多在五十至八十年。日本的索尼、丸红株式会社等历史悠久的著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大企业的员工跳槽率非常低,这些企业文化中都有一种“家族主义”,视员工为家人,但不任人唯亲。资本主义的企业是唯资本是图,并不唯利是图,而社会主义的企业是以自己的企业为“小社会”,以自身的“一社一会”为核心。

当权者要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任何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核心之一。如果海航的企业家们能够从王阳明的实践当中吸取到这一点,那海航集团必定会更加兴盛。王阳明的心学实践,实际上是把“儒释道兵”等百家思想汇合成海,万法归一,将人们的思维方式调整得既有效又正义。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能够把员工调整得做事高效,但能否调整得很正义还亟待考证。现代人都是从历史经典中去寻找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智慧的思想,并谓之曰“古人的智慧”。我的学院宗旨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要求在学习古人的思想和古代的知识时,不违背今天的时代现实,在学习现代社会的知识文化时,也不随波逐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在不纠缠于他人见识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存在;在不忘记自己存在的同时,又能吸收他人的见识。

苏轼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王阳明认为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无一不能成大器,所以他一贯坚持孔子学生颜回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现在的人们应该安心于般若之上,各尽应尽之责任。般若就是命运,“命运”二字一动一静,“命”是定数,“运”是运作,董事长尽董事长的责任,员工尽员工的责任,要把心安在般若之上。

梵高说过:“化欲为情,极致人生”。这个“欲”是指朋友、亲人之间的欲望。比如对父母就是孝顺他们的欲望,如果不把这种孝的欲望化为孝顺父母之情,非孝也。把对父母的孝臵于情上,才是真孝。对自己家人好,对他人家人不好,是自私。所以孔子说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个人如果“真诚至极”,又“机变至极”,能恪守自然道德,心智又能极端自由,是圣人。成为圣人有两个前提,一是能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人生,二是能自觉地改造社会,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改造自己、改造社会合二为一。

“闲时成圣,乱时成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王阳明一生有三次大的战争,自出战以来,未曾战败。这是典型的“闲时成圣,乱时成雄”。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拿起枪来,就是英雄;国家清平时,好好工作,就是圣人。如果大家能认可并领会“闲时成圣,乱时成雄”这八个字的精髓,那么我也能有一点余兴,一些欣慰。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问题的论述,最早见于《尚书·说命》,“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其实也是讲知行,孔子还讲“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大学》中讲“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这些都是在讲知和行的问题;佛教天台宗讲“止观双修”,北宋时期天台宗大师知理讲:“智为行本则行借智生,行能成智则智借行成”。

朱熹讲“知行长相须”,但朱熹强调知先于行,从重要性上认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强调知和行是并列关系,认为知行相互促进。浙东学派吕祖谦说“致知力行不是两截,力行亦所以致其知,磨镜所以镜明”,而这些观点都成为王学的思想渊源。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三大部分之一,是王阳明于正德四年(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首先提出来并讲授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朱熹认为“真知必能行”,而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是行”。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意思,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是认识上的,如:“知痛”,“知寒”,“知香”等;二是指“良知”,是道德上的,如:“知孝”,“知善”,“知恶”等。同时,他所说的“行”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可见的行动,二是思想意识的流动,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反对宋儒程朱学派“知在行先”的说法和只“讲之以口耳”的学风。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第一个层面上,知就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识的最后形态是生活实践,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有效性,是知识本身价值最后获得还原的基本境域。在良知的层面上,他所谓知,即是知吾心之良知;所谓行,即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是良知自知与良知的表达与显现。

在龙场悟道中,王阳明确立了心的本体地位,特别是心的道德本体地位,他为了把这一原理在现实中加以展开,一方面反对空谈,反对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心的道德必须通过道德实践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即知必须通过行来表现或检查;另一方面他特别强调心的纯正性,容不得有一丝杂质。为了彻底克服人们心中的不良之念,就要把不良之念和不良之行看成一回事,“一年发动处便是行了”,要把不良之念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王阳明读过许多圣贤之书,但感觉理解不深,只有经过龙场居夷处困,在自己的艰难实践之后才对古代圣贤的话有了真正的领悟。他希望通过“知行合一”学说,创造出一种新的学风,在政治上社会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政风和社会风气。

现代有一种观点说王阳明“以知代行”,从而去批评王阳明的知行学说,其实王阳明强调知识的过程必定是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来体现的,最终的实践也才是知识价值获得实现的最后境界,理论本身的获得在于实践。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到现在仍然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当今的大学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知行是统一的,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要有“知行合一”的理念,不犯先知后行和先行后知的错误,尤其是先知后行的错误。现在的大学生们在学校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大都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说理论时长篇大论,一到实际操作时就一塌糊涂了。要知道,要成为厨师,记得再多的菜谱都是不够的,必须将菜谱和炒菜的行为结合起来才行。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吃一吃的过程,就是知和行的统一过程。

同时,王阳明被贬至龙场驿,却能以此为契机,在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有了顿悟。想明白了许多先贤圣人的哲言,最终提出自己的思想成果。如今,国家经济情况越来越好,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学习条件越来越优越,可是有很多同学来到大学,就迷失了,懒惰了,不思进取。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所谓要成为圣人,我有足够的天性。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没有成为圣人一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天性,二是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地践行“知行合一”的思想,没有充分地将这一点显现出来。

“知行合一”思想作为王阳明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对我们的思想行为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财富之一。

出生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

逝世日期:1529年1月9日

职业: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

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

安葬地: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

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师塾。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阳明的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