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江西籍最大的官姓吕的江西九江官员

一、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也都是把他们的祖先追寻到黄帝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1一带)这个地方,说是让他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韩武子”,名韩万,其实,他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韩厥之后,势力日渐壮大起来。晋景公十一年 (前589年),韩厥与另一位晋臣邵克帅军大败齐国,奠定了韩的政治地位。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韩与赵、魏、知氏灭了范氏、中行氏。晋出公二十二年 (前453年)韩又与魏、赵联合,打败了知氏,并三分其地,而此时,韩的力量已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与赵、魏一起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到了晋烈公十三年,也即韩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历史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巨变。这一年韩与赵、魏共同瓜分了晋国,晋幽侯时,晋侯反朝于三家之君。公元前375年,已是韩厥的第十代后人哀侯执政时期。哀侯二年,因郑恃魏而轻韩,韩国一举灭掉了郑国,郑自公元前806年封国,至此,结束了43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韩王安在位的第九个年头。这时韩国的内外部环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累的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势力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攻城掠地,进攻周边国家,韩国的境况也越来越不好。也就在这一年,秦派内史滕大举攻韩,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新编》、《中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直录无异。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国屠岸贾预谋变乱夺权,他假借名义,说要诛杀晋灵公的贼臣赵盾,因为赵盾是杀死晋灵公一案的主谋。晋灵公被杀是灵公十四年(前607年)距此10年前的事情。晋灵公是奢侈无度又滥杀无辜的暴厉之人,晋卿赵盾屡屡进谏阻止,反遭晋灵公的反感痛恨,多次想方设法要杀死他。赵盾不得已逃往外地,但他考虑自己的职守,并没有离开晋国。这年九月,赵盾的同族兄弟身为将军的赵穿,一怒之下,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并迎回了赵盾。赵盾人品高尚,一向为人敬重,深得拥戴,很快就恢复了他的正卿地位。而当时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下了 “赵盾弑其国君”,赵盾分辩说:“杀国君的是赵穿,怎能是我的罪?”董狐反驳道:“你是国家正卿,出奔时没有离开国境,回到朝中又不为国除乱,杀国君的不是你还能是谁?”屠岸贾以此为借口,翻陈年老账,目的是为他夺权扫除障碍,此时赵盾已死,他的儿子赵朔是晋国将军,屠岸贾又以弑君首犯的子孙当朝执政有碍惩治其他罪人为由杀了赵朔。
韩厥为正义所使,仗义执言,竭力阻止屠岸贾阴谋的得逞,但屠岸贾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韩厥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消息透给了赵朔,并劝他立即出逃,免遭死难。谁知赵朔颇有乃父遗风,执意不肯逃跑,发誓要以身殉国平息国难。韩厥没有辜负赵朔的托孤之愿,与程婴、杵臼一起,冒着杀身灭族之祸,将赵氏孤儿藏匿起来,使赵氏在遭罹灭族之难以后竟保全了后嗣。
1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重病不起,请巫祝公卜吉凶,说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能有冤魂跟他作对的。韩厥乘机讲了赵盾赵朔父子对晋国的贡献,感慨赵氏后人不能延续自己家世的遗憾,想以此来感化晋景公为赵氏家族昭雪冤案,事情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景公也就逐渐地淡漠了对赵盾的弑君之仇。当韩厥向他透露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孤儿赵武尚在人间时,晋景公大发慈悲之心,将赵家原有的田邑房产归还了赵武,让他续了赵家的香火。
韩厥作为韩、何姓的始祖,是一位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晋景公寸一年(前589年),齐国军队进攻鲁国的北部边境,夺取了隆这个地方(或作龙,今山东泰安东南),并且继续南下,打到了巢丘。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卫国不愿看到自己的邻国成为齐国案板上的鱼肉,就派遣孙良夫、石稷、宁向、向禽帅兵伐齐,以为齐国后院失火,必将回师自救,这样就可以达到援助鲁国的目的。谁知出师不利,还没走出国门,就败在了新筑(今河北魏县南)。
鲁、卫陷于困境,危难之际向晋国求助。晋景公派韩厥与另一晋臣(谷阝)克率兵车800乘,会鲁、卫之师,与齐军战于鞍(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战事异常残酷,齐军将士直奔晋军阵地,(谷阝)克被箭射伤,血流如注,一直流到脚上,由于韩厥与(谷阝)克指挥得当,将士奋勇,齐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晋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齐国的丘舆、马陉(今山东淄博南)一带。齐国请求讲和,并答应退还被他们夺去但经此次战役的胜利,韩厥威振朝野,名扬四方,连晋国国君也不敢小视他了。自此,韩厥与知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一起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号称“韩献子”。此后,韩国的势力也就日益强大起来,与赵魏一起相继瓜分了氏、祁盈氏、范氏、中行氏以及知伯的封地。到了韩厥七世孙韩景侯的时候,周天子终于承认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名份和地位。
公元前377年,韩国与赵、魏两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第二年(前376年),韩又灭了郑国,并将国都迁到了郑的都城,其地盘横跨了今天山西、河南的广大地区,逐渐地跻身于战国七雄的行列。
我们之所以认为韩厥是何姓始祖,一是因为司马迁开宗明义,在《史记·韩世家》中一开始就明确记述:自韩厥起,为韩氏。二是因为何姓是在韩国灭亡之后逐渐得姓的,而韩国的振兴与发达,韩厥作为奠基者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人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
《左传》有言“邗、晋、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所以唐代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是“有韩而先灭”。
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县西南),日韩武子”。韩武子名韩万,由此,韩万应是何姓始祖。
王碱,读jian,像玉一样的美石,或就是玉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尚玉、佩玉的习俗,玉有温文尔雅的品性,是古代士大夫的象征。因而,古代人取名很多人都用与玉有关的字。韩碱也不例外。
《浈阳水木记》有如下的内容:“何始初祖名碱,为韩国后期韩王安时代,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碱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碱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王咸)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碱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碱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碱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在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一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人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二是何妥,隋朝人,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三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时,有少数民族人叫何猥萨的,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
唐代北部少数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有何姓人。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吐浴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原在辽东,魏晋时西迁至阴山而居,晋未又西度陇,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定居,叶延时代,始称吐浴浑,这在《北史》、《通典》及《及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
1994年出版的《菲律滨庐江何氏宗亲会会刊》中有这样的记述魏晋时有一鲜卑族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二子,长子“吐浴魂”,少子“若浴魔”,两人各统有部落。后来兄弟不和,吐浴魂率部西迁,到其后代叶延时,以“吐浴魂”为国名,自立政权,即吐浴浑国。
《何氏家谱》,称该谱所记系祖居朝鲜庆南道密阳郡何姓的分支,其亲友分布在中国辽东及朝鲜一带。这或许为考证“吐浴浑”何氏家族的源流与分布提供了主要的线索和途径。
元代河南汝州陕县有“何抄尔赤”氏,很可能是蒙古人。《兰州府志》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何铭在与凉州羌人的战事中,不幸阵亡,他有无后人,亦待后来查证。
后金大将何和礼,原属后金栋鄂氏,其父,祖都是栋鄂部落的首领。
《汉书·五行志》中说:西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安徽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为何姓。但该支何姓在族谱里规定,他们生姓何,死后复姓方。这在何姓族源里是极为特殊的一种情况。
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何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代怀恩,无子嗣,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前此之谱,宗富之前冠以徐氏世系,另两部《浦阳球山何氏宗谱》分别尊南宋徐谊或徐宗福为一世祖。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王基),官至侍郎巡抚,他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延续下来。这种姓源又是不多见的现象。
《姓谱》载:汉代凶奴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又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复姓。

流徙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何姓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迁徙必然是家族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庐江何氏大同宗谱》《迁徙》卷记载,何姓历史上至少有2089支次一定规模的外迁活动,按省排名:
安徽第一。外迁1074支次。涉及潜山、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望江、合肥、庐江、含山、元安、英山、霍山、黟县、铜陵、青阳等15个府、州、县。
湖南第二。外迁412支次。主要是衡阳境内的柏台、大谟、敦笃、七甲、五甲、敦德、黄田、白茅、庚四等地或何氏支系。
湖北第三。外迁403支次。分散在黄岗、蕲春、罗田之县的本原堂、马鞍山等11个地方或支系。
广东第四。外迁96支次。其中大埔7支次,梅县29支次,蕉岭60支次。
福建。外迁60支次,皆为武平县何氏支系。
江西第六。外迁约33支系。多是会昌何姓族人。
此外,在《庐江何氏大同宗谱》中还有浙江、江苏、河南等省何姓人迁徙流动的记载。
如果就以上数省中哪个县何氏外迁的支系多少而论,则名次如下:
安徽省怀宁县第一,外迁783支次;
湖南衡阳县第二,外迁412支次;
湖北黄岗县第三,外迁245支次;湖北蕲春县第四,外迁157支次;安徽太湖县第五,外迁109支次;安徽桐城县第六,外迁89支次;安徽霍山县第七,外迁86支次;安徽望江县第八,外迁80支次;福建武平县第九,外迁60支次;安徽宿松县第十,外迁41支次。
在何姓族人这些广阔的去处中,尤以陕西、四川、河南最为集中,仅安徽境内迁往陕西的何姓族人就有313支次,怀宁占 198支次;湖南衡阳各地迁往四川的何姓人有170支次,其有柏台的111支;安徽迁往河南的何姓人41支次;湖北迁往河南的何姓人92支次(其中 有黄岗本源堂的52支)两省共133支次。
何姓的分布东至台湾,西达陕晋川渝,南抵云贵,北及辽宁、吉林。
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古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具体到何氏家族的迁徙,除上述一般原因之外,还有一些更为特殊的因素。
西汉建都长安之后,曾迁徙关中贵族后裔、官僚、豪强到长安的周围,累计人口达30万人,到西汉末期,移民达120万人,几乎占关中人口的一半。直至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黄河花园口被炸,1942年的大旱两次大灾害,仍有成千上万的河南入流入关中八秦川,以至在今天的西安、咸阳、宝鸡等地有众多的居民操着纯正的河南乡音,常令新到这些地方的河南人倍感亲切。
严日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说,清代陕西境内的秦岭、大巴山区,深山老林,人迹罕至,野兽出没,土著人口不多。正是这样的蛮荒偏僻之乡,恰恰为外省土狭地薄、衣食无着的穷苦农民,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大批的“流民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万群,到处络不绝。”。
四川属“天府之国”,生存环境,经济因素,也必然成为何姓人大规模人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何姓外迁的族人中,兄弟相伴,举族同迁的现象在史志谱牒中并不少见。安徽怀宁县库领何氏是迁陕规模最大的一支。该地何氏自“守”字辈开始,有极严格的辈份用字。仅“伟”字辈迁陕的就有弟兄128人,“伟”字辈之下的“恩”字辈迁陕者有弟兄85人。族谱记载的只是按辈排列的同辈弟兄,加上他们的妻室儿女,这个数字就会更加宠大。另外,一次性举族同迁者,族谱中也时有记述。像库岭何氏中伟笔、伟勃、伟照、伟正、伟意、伟煊、伟完、伟洪、伟楠、伟梗、伟桎、伟枋弟兄12人都是一次同时迁入陕西的。其后的恩传、恩禄、恩爵、来自北方恩科、恩全、恩贤、恩真、恩太、恩典、恩楼、恩发 江苏常州何墅、何贤一支就是因为他负笈从师,因与冯氏联姻,而迁居青山里,奠定了青山里何氏的基业。
湖南衡阳七甲何氏何材、何朴两房在广西融县经商发迹,遂举家由湖南迁居此地谋生。
广东三水县梓秀乡人何财美,因其始祖何荣道妣邓氏与始祖分葬于平岗乡,遂率其子何平在始祖妣邓氏墓地结庐守孝,数年不返,后在此地立家成族。平岗与梓秀乡虽相距不远,但在何氏迁徙活动中也属罕见的一例,说明了何姓人以孝传家治理族众的优秀传统。东汉何氏家族,以文化上的贡献而独领风骚。这些魅力引起了同时代名流大家的关注,像诗人陆游、民族英雄文天祥、理学大师陆九渊等都曾与东阳何氏过从甚密。
韩武子被“封于韩原”。韩原在陕西省韩城县西南。韩城西南高地9公里处有一村子名西少梁,往东1公里处的村子叫东少梁,这两个村子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人称古少梁地,这便是韩原的中心,韩武子封国的都城就在此地。往南约1公里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的小丘上有迁的庙宇和坟冢。身处丘顶回首北眺,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东、西少梁村和围绕两村的辽阔平原,还有镶嵌在平源东西方向高出平原的土塬。这样一个地方就是整个韩原了,她是韩何人们的故里。
《史记·韩世家》记载“宣子徒居州”。韩宣子在位期间,将韩的都城迁到了“州”这个地方,一些注释和辞书都说它“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40公里”处。实际它在今天河南涓县的武德镇,周围土地平旷,沃野千里,当年,它是西周的畿内之邑。《左传》昭公七年,郑国子产把这个曾属晋的地方,给了韩室子,宣子将都城迁往此地。
韩宣子的传人贞子,又把国都“徙居平阳”。今山西省的临汾市古称平阳府。汾河宽阔平缓。清澈涌动的河水滋润着肥沃的晋南盆地,曾是上古时代帝尧看中并建都的地方,附近的曲沃、新绛、翼城都曾作过晋国的都城。韩贞子将都城迁此,具体位置是今临汾市鼓楼西南约10公里的金殿镇。因其处在乎水主干道“母子河”之北,故称平阳。
韩贞子之后至武子启章时,又将国都迁到了
宜阳。这是汉代高诱为《吕氏春秋·任数》篇作注时提到的。宜阳在河南洛阳西南方向,是古时关中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在宜阳城约27公里处有一地叫韩城,当地耆老称这个韩城是当年韩国的陪都。近些年在附近还有不少文物发现。
清代的河南《禹州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景侯(六年)改栎邑为为阳翟”,并迁都于此”。《吕氏春秋·任数》篇,同是高诱的注释说:“……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史记·韩世家》也记载: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看来,韩景侯迁都阳翟,也是韩国向东南拓展的重大举措,但这是韩国都城的第五次变迁了。据考证,韩景侯迁作都城的阳翟在今天河南禹州城北的八里营,该村北方的土岭,至今还叫北城陵,早年陵上一株大古槐,名城陵槐。周围还有两丈深的古城壕遗迹。
韩哀侯二年(前375年)魏攻楚国,在榆关(今河南中牟县西南)展开激战。当时的郑国依恃魏国的力量而轻视韩国,韩哀侯乘机灭了郑国,又一不做二不休,迅即把都城也由阳翟迁到了郑(今河南新郑市,距禹州35公里),郑是黄帝的故里,西有县茨山,中岳嵩山自西向东由高而低至此处突然拔地而起,高耸云天,有“中天一柱”之誉。若遇晴朗的早晨,登临山顶,极目北望,可见一线黄河,蜿蜒东去。
公元前230年,即韩王安九年,秦灭了韩国。《资治通鉴》胡之省注曰:“秦灭韩、遂心阳翟县为颍川郡治的。”《禹州志》也说,“周威烈王六年 (前370年),韩复迁都阳翟”。可见,韩国以郑为都仅过短暂的5年,就又迂回了阳翟。自公元前403年,韩景侯以阳翟为都,至公元前230年韩为秦所灭,总共是173年,除去在郑的5年,韩国以阳翟为都前后达168年之久,现在的禹州市,带有“韩”字村名有6个之多。
依据《客家何氏源流》等资料可知,何氏在得姓后不久,居住在今天安徽阜阳的何刺之弟何庶生了5个儿子。其中长子何成17岁时被策举为贤良(西汉初年一种推荐选拔人才的政策),后又选拔为博士生员,汉景帝时初入仕为江都王相(汉初同姓诸王受封后并不到封地理事,而由相代理地方政事,江都王封地在今长沙地区,贾谊、董仲舒也曾先后做过江都王相)。
汉武帝时,何成任治粟都尉(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死后追赠安都侯,食邑在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因而其家人迁居扶风平陵居住。何成有一子何果,何果生一子名何比干。何比干曾随晁错学习《尚书》。汉武帝时,何比干任廷尉正(是主管全国司法监察事务的廷尉的主要属官之一,负责执法量刑工作)。当时的廷尉是张汤,张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他治理狱讼案件刻意严刑酷法。何比干作为他的主要部属,却为人宽厚仁慈,总设法解脱他人罪过,并因此多次与张汤发生争执,不久被外放为丹阳都尉 (今河南汝阴县的司法长官)。何比干到任后,执法严明公正,监狱中无受冤之人,因而汝河、淮河流域的人称他为“何公”。
《后汉书》因此赞誉他说:汉武帝征和三年(前89年)三月某日,何比干午睡时梦见贵客车骑满门,他醒来后正告诉妻子梦中事时,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对他说:你积有阴德,现在我赏赐给你一件符策,它可保佑你子孙繁盛。说完这话后,老太太从怀中抽出一个长9寸,由990枚竹简组成的符策,预言他将有子孙990人,让子孙每人各持竹简l枚。这则故事虽不可全信,但何比干生有6子3女,何氏家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却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何比干诸子虽无显名,但后代却绵延不断,他的五世孙何宠曾做过千乘都尉。六世孙何敞,东汉时曾屡次为官。何敞为人公正,先在太尉(东汉最高军事长官)宋由幕府任幕僚,后因策试成绩优异,先为侍御史,后为尚书,常直谏当权的窦氏家族揽权,深受窦家忌恨。窦氏家族终于设法把他排挤出了中央中枢机构,外放任当时素以骄贵闻名的济南王刘康的太傅,深受刘康敬重与礼遇。后又迁为汝南(今河南南部)太守(最高地方长官)。治理地方以宽和为政,积极组织生产,修渠筑堤,垦田3万顷,深受拥戴。
除何比干家族外,平陵还有一支从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迁来的何姓人家。这支何姓人家的著物是廉吏何并。何并的祖父曾是“二千石”一级的高官,其家族因此迁到平陵。何并曾做过郡吏,后任大(东汉后期最高行政长官)何武掾(下属部门长官),深受器重,推为长陵县令。何并任职期间,长陵县风俗淳美,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西汉末年哀帝时先后任陇西太守、颍川太守,为政清明,政绩显著。他的儿子何恢,王莽朝曾任关都尉,子孙绵延不断。河南地区不仅有何并先祖,更有其他众多的何氏家族。如汉帝何皇后,也是南阳宛县(今河南宛平县境)人,其兄何进先为郎中,后为虎贲(b巨。)中郎将、颖川太守,最后位至大将军,封慎侯,权倾朝野。再如陈国(今河南淮阳)人何熙,位至大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行(代理)车骑将军。
西汉时四川北部的郫(p()县,也是何姓家族兴盛之地。早在西汉宣帝时,何武家族在这里已经声名显赫。何武兄弟5人,他 14岁左右,因善唱歌颂汉朝德政的诗歌;被汉宣帝召入宫中力口以赏赐,并令入太学跟随博士受业,专修《周易》。因策试甲科为郎官,后在中央与地方多次任职,最终由太守、州刺史迁升为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相当于今国务院总理),位极人臣,权倾朝廷。何武为人宽厚博学,以乐于奖掖人才闻名,痛恨结党营私。汉成帝时,土地兼并严重,给国家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何武为挽时弊,与御史大夫孔夫一起主持过“限旧”运动,试图遏止豪强兼并之势,但因不能从根本上革除弊政,收效甚微。晚年因不满王莽专权,不堪忍受侮辱,被迫自杀。东汉时,郫县又出现了另一支何姓经学世家,其中的名人有学通五经的何英,他曾写过《汉德春秋》15卷。何英的孙子何汶,学识渊博,有传世之作30卷。
除了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的何姓家族在西汉时曾有名于当时外。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何休,更是东汉大儒。他的父亲何豹曾做过少府(皇室财务大总管),为人质朴不善言词,但却聪明灵秀,对六经有深入的钻研,曾作《春秋解诂》,至今仍是研究《公羊传》者必读之书。何休也曾经做过议郎、谏议大夫等枢密官员。另外,东汉末年南阳襄乡(今湖北枣阳市东北)人何颐(yong),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何汤,也都有名于当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混乱的时期,自东汉末至南朝宋齐梁陈三百余年,仅庐江何氏一门见于正史记载的名人就有10代48人,其他三大郡望中的名人虽稍逊于庐江何氏,但也堪称名人辈出。这一时期何姓播迁的区域以4大郡望为主线,旁及一些支系与少数民族改姓何氏的人,大致说来主要分布在:庐江郡属地的今安徽寿县以南、江西九江市以北厂长江以西地区;东海郡辖区内的今山东枣庄市以东、江苏连云港市以西的地区;陈郡管辖区内的今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地区;蜀郡郫县管区内的今四川省西北部、青海、甘肃、湖北部分地区。此外,三国时吴国后主孙皓的母亲何姬,是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何姬既为国母,其家族想必也颇有声势。西晋时吴郡人何楷曾做过吴郡太守。南齐高帝建元三年(481年),巡行天下,在衡阳(今湖南衡山东北)发现了四世同堂的何弘一家。朝廷免去何弘一家的租税徭役,诏诰天下将其作为孝友传家的楷模。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迁时期。何姓人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之一,也随之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与调整。一方面,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土崩瓦解,作为何姓代表的魏晋南北朝4大郡望,也开始逐渐消亡,何姓人因而更进一步散布到大地的广袤原野中。特别是何姓人开始向江南各地迁徙流动。
据台北县《何氏族谱》记载,唐高宗仪凤年间(约 676年),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何嗣韩,随经略使陈元光进入福建,不久定居于福建。到唐僖宗时,固始何姓人再次随王潮、王审知进入福建,被授予安抚使,分田划地,受到表彰。此后,庐江何氏也多次迁入福建,并由福建进入广东、浙江沿海地区。据《何氏族谱·总世系图》与《客家何氏源流》记载,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之年),庐江何旦及其子孙,先后迁到了广东梅州、潮洲、福建汀州地区。
另有一些何姓支系进入了浙江、贵州、云南地区。此间的何姓名人中,既出过皇后、地方节度使,也出过科技文化名人。唐代后期,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何姓女儿聪颖温良,被选入宫,初侍寿王李晔,李晔即帝位,册封为皇后。灵武(今宁夏青铜峡北)人何进滔,其家世代行伍,多有做军校的人。他少时就以慕僚身份客居魏镇(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田弘正军中。后因领兵征讨李师道(当时另一地方割据势力首领)等有功,先升侍御史,后领节度使(唐代安史之乱后主管地方军政财权的地方大员),统治魏镇十余年,地方人民安居乐业。他的儿子何弘敬,孙子何全橘(hao)也曾先后承袭魏镇节度大使,因而何进滔一门统治魏镇长达42年之久,并全部由地方节度使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出将入相,三世统治地方,三世继任宰相,由地方官进而入主中央中枢机构的世代官宦人家的显例。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何蕃,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身在太学20年,深为同僚与学生敬重,成为一代学人楷模。栖凤西域(今陕西省安康西)人何妥与其侄儿何稠,兼善工程建筑,多次主持大型工程建设工作。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中原士家大族纷纷南迁,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一些以游牧骑射为业的北方游牧民族大显身手。两汉时曾多次侵扰关中刘氏政权的匈奴族,虽在中原政权强大力量的进攻下被迫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后裔的一部分在北魏时发展为高车部,或敕勒(讹音读铁勒)部,散居在漠北广大地区,以游牧骑射为业,不断兴旺壮大。至隋大业年间,形成了与突厥抗衡的回纥部落联盟。隋末唐初,回纥各部与唐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往来关系,后回纥部又改称回鹘。唐末在今内蒙古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活动的一支回鹘人,改姓何,不断向中原地区推进。由于这支何姓回鹘人骁勇果敢,在各种军事力量纷争攻掠中脱颖而出,受到各种割据政权统治者的重视。后唐武帝李克用统治时,这支何姓回鹘人中的何庆做了李克用的军中小校。到后晋石敬塘起兵时,何庆的儿子何怀福先做小校,又专管马匹。石敬塘即位后,何怀福的儿子何建,先做了禁军头领,后又相继做过泾、邓、贝、澶、孟五镇节度使。到后蜀统治时期,何建又官至中书令,其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
唐末五代之后,中国历史又掀开了新的篇章,一方面人口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加快;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变迁幅度的增大,人口迁徙流动的幅度也自然加大。作为全国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何姓人家,也随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遍布全国各地,占汉族人口 1%以上的大姓。不仅如此,明清以来何姓人还不断向海外迁徙拓展。时至今日,何姓华人已遍布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大洋洲等地。何姓人可谓已遍播全球各地,成了一个名闻环宇的大家族。
宋元时期,何姓人的播迁速度进一步加快,播迁范围也迅速扩大,几乎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何姓人才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中的进士及第者不可胜数,文化名人灿若繁星。政治大员比比皆是,他们或出入朝廷、总理朝纲,或治理一方、政绩显著。尤其是在这个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冲突异常激烈的特殊历史时期,何姓人在朝为官当政者,主持正义,力斗权奸;在军旅为将士者,作战勇敢,不惜血染沙场,马革裹尸;出使敌营者大义凛然,义正辞严,不辱使命。表现出了何姓人忠勇仗义、视死如归王的气节与风范,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仅两宋时期,何姓人就有付(睿-目+木)(yun)、何昌言、何涣3人高中状元,何执中、何常等30人进士及第,其中大庾人何源一门三进士,名闻四方,何造之三世泉第,家有“三桂堂”,名噪一时,实堪何姓盾人引以为荣。更值得何姓后人自豪的是,—这些状元郎、进士郎不仅才高八斗,而且忠勇可颂。政和状元何碌(今四川仁寿人),曾;多次上书揭露权臣王黼(fu)结党营私,专权误国,并最终以15条罪状参倒王黼及其:同党胡松年、胡益等。金兵长驱直入中原时,他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力主抗敌,并以尚书右仆射(pu y(,负责处理行政事务的尚书省长官)兼中书侍郎的身份取代唐恪为相,组织京师保卫战。京师陷落后,他与徽、钦二帝被掳往金营。被寸甲往金国后,绝食而死。
政和进士何铸(浙江余杭人)、重和进士何兑(湖南上麓人),在南宋高宗朝岳飞冤狱案中,都不媚权贵,力主正义,勇斗权奸。何铸以御史中丞(主审狱诉)身份为岳飞辩诬,多次在高宗面前直言岳飞不反,并因此被贬官。何兑以通州(今湖南沅陵)判的身份,上书朝廷,痛斥秦桧贪功误国,因而被下狱杖责。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武进士何灌,多次大败西、夏兵,并在金兵攻京师时于城下与金兵奋战三日,最后战死军中。抚州安乐(今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同年进士何时,任兴国县知事。
蒙元大军南下时,他响应文天祥号召,与蒙元大军激战,兵败削发为僧,隐姓埋名,终了一生。黎州(今四川省汉源县)通判,汉州德阻(今四川省德阳县)人何充,奋勇抗击蒙元军队,兵败被俘,不为高官厚禄引诱,宁死不屈,死而后已。其妻陈氏更是痛骂蒙元,誓死效忠赵宋王朝,结果其妻子、孙儿并亲戚40余人都英勇就义,传为佳话。
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何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官刑部侍郎、权工部尚书 (代理工部长官),以诗名于当时,著有《月湖诗集》,流传于后世。咸淳进士,福建淳安人何梦桂,官居太常博士、监察御史,学问精深,著有《易衍》、《中庸致用》等书,多发前人所未发。
四川南充人何涉,勤学苦读,学识渊博,中进士后与大文学家范仲淹等过从甚密,初为著作郎,后任职地方,所到之处多设学馆,广召徒众,奖励后学。特别是他对《左氏春秋》的讲论颇有深意,随其问学听讲者众多,宋朝名将狄青就经常随他听讲。
湖南邵武人,何兑之子何镐,与理学大师朱熹过从甚密,深明儒学经世致用之学,任官免赋简政,轻徭便民,被当时学者尊称为“台溪先生”。
浙江金华人何基,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再传弟子,学问精深博大,极受时人推崇,著书宏富,有《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等。
西安人何新之,官至枢密院编修官,有《诗林万选》等书流传后世。
许州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何中立,中进士后,先为集贤校注、枢密直学士,后任陈、许、杭三州知州,喜好文词,是一时名士。
陕西蒲城人何去非,学问广博,见识深远,一生屡任教职,备受大文学家曾巩、苏轼推崇。
福建大庆人何大正,博通诸经,被称为太学三杰之一。大庾人何源,精通经史,教授有方,一门三进士。长子何衢亭,通《春秋》,为宝?进士;次子何光龙,精《礼记》,享淳进士;弟子莫如德,专攻《周易》,是淳?进士。
元代何姓人虽不如两宋那样声名显赫,然而何姓人中为将者勇猛善战,战功彪炳。为官者出为地方长官,入为朝廷重臣,且多有政绩。为学者埋头读书,潜心儒学,文名不凡。甚至连居家不仕不学者,也有以高义至孝闻名于世之人。
易州易县(今河北省易县)人,幼年即从军,归附元朝后,拔洛阳、围归德、破蔡州,战功卓著。后随元世祖拥兵南进,参谋军事,出谋划策,多有作为,后病死于军中,追封易国公。可谓一生军旅,战功卓著。他的儿子何玮也早年从军,多次打败南宋贾似道(南明弘光小朝廷宰相)等宋兵,为蒙元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出为湖南宣慰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河南行尚书省平章政事等地方大员,人为中书参知政事、侍御史、御史中丞、太子詹事兼卫率(太子最高属官)等中央大员,死后追封梁国公,备极荣崇。北京人何实,祖父世代为官,少虽孤弱,长大后通多国语言,又骁勇善战,曾充任蒙元宰相木华黎前锋,攻城夺地,战功显赫,并因军功被赐金虎符,准便宜行元帅府事。
何荣祖 太原人,世代为吏,精通政务,出为山东、河南按察使、云南行省参知政事等地方大吏,入朝曾为尚书右丞、中书右丞、中书省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等中央要职,死后追封赵国公。他的儿子何惠又曾荣任秘书少监。蒲圻(今湖北蒲圻县)人何槐孙,聪颖多识,为官精于政事,能除奸理冤,政绩显赫,著有《善政指南》一书,后世广为流传。
福建淳安人,自以为生不逢时,官府多次征召不就,博学多才,著有《铁牛翁集》。乐安(今四川广安)人何中,自幼聪颖好古学,家有藏书万卷,都曾亲手校理一遍,学识弘深渊博,为当时名士。何槐孙之父,湖北蒲圻人何天骏,深爱经史之学,游情翰墨,博洽不群,曾为湖南湘乡学正。何天骏族人何维也卓尔不凡,文采超群。昌平(今北京昌平西)人何失,恃才傲物,善诗赋。元朝至正年间,公卿大臣交相荐举,他以父母年迈为由,始终不肯入仕做官。何失之弟何澄善作人物树石画,其《归庄图》备受称赞,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精品之元代的何姓人物中,还有延安洛川人何从义。他虽居家不仕不学,却行如其名,孝义薄云天。他的祖父、祖母去世后,他多年在墓旁搭草棚守护,疏食孝衣,不敢稍有懈怠。不仅如此,他对伯祖父、母,叔祖父、母,父母、叔父母也孝敬至谨,送葬祭奠毫不怠慢,世人多有称颂。
明清时代是中国社会大变动、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大起义,直接导致了明王朝的覆亡,满清军队的入关。在此其间,中国各地人口流动频率与规模也空前高涨。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大事变,也对各地人口的迁徙流动,特别是江南各地人口的流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何姓人在社会大剧变中,进一步散播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开始向台湾、港澳以及东南亚各国拓展。
奉贤(今上海市奉贤县)人何廉家族在明清两代就名人辈出。何廉本人元末官至雷州府判,其弟何广因精通法律,参定律令有功,明初升任陕西按察副使。何广的族子何天祥官医学教谕,为一代名医。何天祥之后24代行医,且代有名医行世。其中著名的有他的重孙何;澄、曾孙何严。何严官至太医院院判。何严的儿子何全,精通医术,奉召授御医,掌太压院正使,留侍内廷,有功,御赐建立俊士。何全的儿子何凤春,官太医院御医,孙子何九经,官御医,封迪功郎。何九经的孙了子何十翼,也是一代名医,曾官景、楚两府良医正。何十翼的儿子何从政,为太医院医士。
何从政的孙子何汝国,是清初上海名医。何汝国的孙子何炫,是唐熙三十年(1691年)岁贡生,著名医学家。他不但医术高明,还著有《何氏虚劳心传》《何嗣宗医案》《何氏伤寒纂要》《伤寒本义》《金匮要略本义》《保产全书》等医学专著,及诗集—《怡云诗稿》。
何炫的儿子何王模,得家传医术,名噪江、浙,工诗,有《倚南轩集》四卷、《萍香诗草》两卷等。何王模的儿子何云翔,为太学生,医承世业。何云翔的儿子何世仁,为国子监生,候选布政司理问,精医术,善治伤寒,有《伤寒类辨》两卷,《重固三何医案》、《治病要言》、《竽山草堂医案》十六卷、《何元长先生医案》两卷、《福泉山房医案》十卷。
何世仁的儿子何其伟,更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曾为林则徐夫人治愈顽症,编成渐次戒鸦片烟的《救迷良方》,在民间广为流传,收效不错。他的医学著述宏富,主要有《医学妙谛》3卷(原名《杂症歌诀》,引历代医学名著精论,将病因、治法等编成七言歌诀。)《何氏药性赋》、《何氏四言脉诀》、《杂症总括》、《医大史传》、《医学源流论》、《停竿山人医案》、《世济堂医案》、《竿山医案择效》等。何其伟的弟弟何其章、何其超、何其瑞也都是一代名医。何其伟的儿子何昌福、何鸿舫也都精通医术。何昌福初习儒,后承家学,代父诊疗,著有《壶春丹房医案》、《论病条辨》等医学专著。何鸿舫是太学生,工诗能画,擅书法,医道高明。何其超的儿子前高涨。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大事变,也对各地人口的迁徙流动,特别是江南各地人口的流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何姓人在社会大剧变中,进一步散播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开始向台湾、港澳以及东南亚各国拓展,并在上海、南京、江苏、江西等地形成了新的世家,他们中的佼佼者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数百人之多。
奉贤(今上海市奉贤县)人何廉家族在明清两代就名人辈出。何廉本人元末官至雷州府判,其弟何广因精通法律,参定律令有功,明初升任陕西按察副使。何广的族子何天祥官医学教谕,为一代名医。何天祥之后24代行医,且代有名医行世。其中著名的有他的重孙何澄、曾孙何严。何严官至太医院院判。何严的儿子何全,精通医术,奉召授御医,掌太压院正使,留侍内廷,有功,御赐建立俊士坊。何全的儿子何凤春,官太医院御医,孙子何九经,官御医,封迪功郎。
何九经的孙子何十翼,也是一代名医,曾官景、楚两府良医正。何十翼的儿子何从政,为太医院医士。何从政的孙子何汝国,是清初上海名医。何汝国的孙子何炫,是唐熙三十年(1691年)岁贡生,著名医学家。他不但医术高明,还著有《何氏虚劳心传》《何嗣宗医案》《何氏伤寒纂要》《伤寒本义》《金匮要略本义》《保产全书》等医学专著,及诗集《怡云诗稿》。
何炫的儿子何王模,得家传医术,名噪江、浙,工诗,有《倚南轩集》四卷、《萍香诗草》两卷等。何王模的儿子何云翔,为大学生,医承世业。何云翔的儿子何世仁,为国子监生,候选布政司理问,精医术,善治伤寒,有《伤寒类辨》两卷,《重固三何医案》、《治病要言》、《竽山草堂医案》十六卷、《何元长先生医案》两卷、《福泉山房医案》十卷。何世仁的儿子何其伟,更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曾为林则徐夫人治愈顽症,编成渐次戒鸦片烟的《救迷良方》,在民间广为流传,收效不错。
他的医学著述宏富,主要有《医学妙谛》3卷(原名《杂症歌诀》,引历代医学名著精论,将病因、治法等编成七言歌诀。)《何氏药性赋》、《何氏四言脉诀》、《杂症总括》、《医大史传》、《医学源流论》、《停竿山人医案》、《世济堂医案》、《竿山医案择效》等。何其伟的弟弟何其章、何其超、何其瑞也都是一代名医。何其伟的儿子何昌福、何鸿舫也都精通医术。何昌福初习儒,后承家学,代父诊疗,著有《壶春丹房医案》、《论病条辨》等医学专著。何鸿舫是太学生,工诗能画,擅书法,医道高明。
何其超的儿子何昌梓,工诗精医,著有《香雪轩医案》、《烬余诗草》等。何昌梓的儿子何寿彭,精医,著有《医镜》三卷。何昌福的儿子何运亨,是大学生,医术高超,著有《温热暑疫节要》、《瘟疫编诀》、《何八愚医案》等。何鸿舫的儿子何振宇、何振实,也都精通医术。何廉的七世孙何孝,本是明中叶上海地区的乡间地”主,可他改变了对土地的传统经营方式,修堤筑渠,大兴水利,收入十倍于前代,积累了雄厚的家资,让三个儿子先后入太学修业。长子何良佐恬退不愿为官,年近60授南京光禄寺署丞。次子何良俊,自少年刻苦自学20年,授南京翰林院孔目,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美术家和藏书家,家有藏书4万卷。著有《柘湖集》28卷、《清森阁集》、《四友斋丛说》、《何氏语林》、《世说新语补》等专著。三子何良傅,10岁通经史,14岁补诸生,嘉靖年间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南京礼部主客郎中等职。著有《礼部集》。
明清时不但上海有何姓文化世家,而且在闽、浙、苏、粤等地,也出现了不少何姓钟鸣鼎食、书香门第之家。
明朝江西广昌(今江西广昌)的何氏家族,自明初何文渊起,世代有人身居高位。何文渊,永乐十六年中进士,授御史,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何文渊的儿子何乔新,景泰五年中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后官至刑部尚书。何文渊次子何乔福,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其草书尤其著名。何乔新五世孙何源,嘉靖年间中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为官清正廉明,曾受到著名清官海瑞的赞赏。
何源哥哥何涛,嘉靖乡试第一,授安庆府推官。到任三日,他下属的官吏告诉他应该去拜谒监司。何涛皱眉不去,随即辞官回家。在学术、文化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清代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何凌汉家族。何凌汉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一生历任吏、户、工三部官员,为人处世严谨不苟,办事严明公允。擅书法,曾书《全唐文》御序。以道德才德俱佳,获世人称赏。
他的4个儿子也都学有专长,是一代文化名人。长子何绍基,道光十六年(1836年)中进士,官编修。工经术词章,尤精说文考订之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著有《说文段注驳正》等书。其子何绍业,以祖父荫太学生官兵部员外郎。善书法、绘画,尤精篆刻。三子何绍祺,道光十四年(1834年)举人,官至浙江道员。善书法,尤精颜体。四子何绍京,道光十九年(1839年)举人,湖北候选道员。以诗词、书法及鉴赏家著名于当时。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中,有一位立下了不世之功的人,他叫何斌,是何族人台较早的先辈之一。如今的台湾岛内,居住着至少重5万人的何氏子孙,在宝岛百家大姓中,名列26位。清朝初年,在东南沿海流传着这样一首赞誉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一举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五言诗:献图成决策,领港率艨艟。台海升平日,驱荷第一功。
何斌,又名何廷斌,祖籍福建泉州。曾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部将。他是一位海上冒险家,早年即泛海谋生,先去日本经商,后又到台湾发展贸易,前后达三十余年。
何斌生逢乱世,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势中,他以干练通达,善言辩长交际,懂外语的优势取得了荷兰官商的信任,在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担任商务翻译的重要职务。时称“通事”。
此时正与清军对抗的郑成功,偏居东南沿海一隅,与清军激烈争夺沿海郡县,屡得屡失,难以固守。清政府采取迁海政策,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必须内迁四十里,不准越界外行,寸板不许下海,违者处死。郑成功的兵源粮饷,难以为继,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而荷兰殖民侵略者长期盘踞霸占台湾,横行海上,又堵住了他们海上的道路。
何斌得知这一情况,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逃回厦门,把他绘制的台湾地图献给了郑成功,顺治十八年 (1661)四月初一,何斌亲自引导郑成功的船队,趁着涨潮,在鹿耳门登岛成功。又很快攻下了荷兰军队的据点赤嵌城,迫使荷兰侵略者签字投降,台湾宝岛在遭受异族蹂躏37年以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据一坦何姓谱牒记载,何姓人迁居台湾大概始寸明朝末年的何斌家族。何斌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成了郑成功的重要幕僚,其后裔也因此在台湾留居下来,并代代繁衍。而在郑成功及其后代控制台湾期间,以及在清朗中叶和近代国民党盘踞台湾时,又有不少何姓人前往台湾,并在那里留居下来,繁衍发展,使何姓人在台湾逐渐成了居第26位的大姓,并广泛分布到台湾的台北、新竹、彰化、嘉义、基隆、台中东势、凤山、士林内双溪等广大地区。
何姓人在向台湾迁徙的同时,也向港澳地区挺进。何姓人在港澳的发展繁衍历史,与他们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繁衍状况基本相同。其中近代在香港最有名的何姓人莫过于何启。
时至今日,何启的后人也是香港何姓人中的一大家族,并在香港地区有着重大的影响。
如果说香港的何启是香港众多杰出华人中一位可以彪柄于中国近代史册的何姓英杰,那么澳门的何姓英杰就更值得何姓人自豪了。这其中不但有今日澳门首任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及其家族,而且有澳门著名的实业家何鸿(彳奚)及其家族富甲澳门一方。何厚铧及其家族的事业可以说源渊于其父何贤。
明清之际,迁台的何氏族人远不止何斌一族。清顺治九年,南明永历五年(1652)之前,福建漳州人何光瀚到达台南拓荒定居。1662年,有何义兴,何?随郑成功东征台湾。第二年,泉州人何积善到台盐水港开发,还有入垦台湾太子宫堡的何替仔等,在台湾地方志书及其他文献中都有记载。据《菲律宾庐江河氏宗亲会会刊》(1994)中,施源先生提供的资料,清代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新竹宝山都有何氏族人的足迹可见,转录如下:
1.来自福建漳州平和、诏安两县的何氏族人。
康熙中期,何攒公入垦雾峰。
康熙末期,何廷谨人居今台中市公馆。
乾隆初期,何怀安定居今台中市何厝;何宽祁入垦今大里乡草湖;何连魁人居今新化市牛埔里。
乾隆中叶,何淑慎、何天成等人迁入今台中市何厝;何勤习拓荒到今台中市北屯区三分埔;何海南来居今台中市西屯区下七张犁;何叶在台中市南屯区沟子(土乾)定居;何汉、何承迁入今台中市南屯区新庄;何雅直、何溪水人居今大肚乡;何结生到今天的乌日下膀婿谋生;何云迁到漳化大村乡黎头厝。
何纯良人台中市何厝;何福随、何成德人居今台中市公馆;何昌入居今草屯,后迁台中市北屯区军功寮;何唱到今台中市南屯区新庄定居,何邻人迁今大里乡番子寮;何合迁入今彰化涌头;何文珍到今漳化大村乡黎头厝。
何语,何实义等人人居今台中市何厝;何彩来台中市西区士库;何真实迁到今台中市北屯区军功寮;何正直迁入台中市南屯区新庄;何合掰迁入今台中市南屯区刘厝;何却妈迁今台中市南屯;何慧德迁到今大里乡沿途城;何洒迁雾峰乡本乡村。
何毅直迁入今台中市南屯新庄;何荣回迁入今乌日下膀婿。
何万盛迁入台中市南区顶桥子头。
何秀满、何自清、何自旋等人迁入今台中市何厝。
何朝保迁入今台中市何厝;何宗鲁迁入今台中市公馆。
何欺、何算、何强、何汉、何均、何文惠人居今台中市何厝。
何恭笃、何坐等人定居台中市何厝;何明山之先祖迁何厝,后裔则分散到北屯二分埔发展家业。 嘉庆中期。
何位、何诰等人迁人台中市何厝。
2.来自福建泉州同安、南安、惠安三县的何姓族人。
何维迁入今台中县沙鹿镇潭子(土乾)。
何茂椿迁居沙鹿潭子塔。
何声良、何贞祥等人迁往沙鹿潭子(土乾)。
何富论、何光远、何龙得等人迁居沙鹿潭子(土乾)。
何光益定居今溪湖镇竹园。
3.来自广东嘉应州镇平、梅县二县的何姓人。
何文明、何云贵父子迁人今高雄美浓。
何绍毅迁入今嘉义民雄,后人移居今苗栗公馆。
何元濂迁居今屏东内埔。
何思宗定居今桃园中坜。
另据“台湾省各姓历史渊源发展研究学会”的藏台湾何氏族谱里,也显示了福建迁台族人的情况:
何超天,自平和县迁台北板桥。
何 才,自诏安县迁基隆。
何士兰,自诏安县迁台北。
何学都,自仙游县迁高雄。
何圣前,自闽侯迁台北。
何彦赐,自长乐迁往新竹。
今天,台岛之内,有“台湾桃园县何氏宗亲会”,“基隆何蓝宗亲会”,“新竹县何氏宗亲会”,“南区韩何蓝宗亲会”,“台湾嘉义何大宗亲会”,“高雄市何氏宗亲会”,“台北市何氏宗亲会”等,这些何姓公共事业组织的设立、布局,也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岛之内何氏家族迁徙繁衍和分布的情况。
1978年台湾户口普查显示:台湾何姓人口总计144503人,在台百家大姓中居26位;分布最多的五县市顺序是:台北市第一,20957人;嘉义县第二,16059人;台北县第三;13908人;台中市第四,12206人;台中县第五,11667人。
二十多年过去了,整整一代人的时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繁衍,不难推测,今天台湾的何姓人至少在15万人左右。
近现代的中国社会风云激荡,风起云涌,各种社会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的迁徙流动也更加频繁。
何姓人向海外的拓展,大致开始于明朝中叶。他们多数是由今天的广东、福建鸟东南沿海地区先迁居港、澳、台,再由港酒台向东南亚地区及欧美等地拓展。
何姓人不但在澳港台繁衍发展,创造了宏伟的业绩,而且散播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为了加强联络,增进宗亲感情,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新加坡的何姓华人先后成立了以何成法等为首的星洲庐江何氏公会,以何海光、何文华等为首的新加坡琼崖何氏公会,在此基础上组织了新加坡庐江何氏总会。
在海外最有影响的要数何姓人在菲律宾创建的菲律宾庐江何氏宗亲会了。这个宗亲会1989年由何金朝、何恭育、何民觉等发起并成立了筹委会,筹集资金,确定会所,制定章程,办理注册登记,招收会员,同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章程规定:“凡属何氏族亲,旅居菲律宾者,不分国籍,只要能遵守本会章程者,年龄满18岁,经族亲之介绍便可入会。”会员义务包括:遵守该会章程及服从一切决议案;缴纳会费;捐输该会公益事业及福利基金与扶助会友;参加春秋祭祀及会员大会等。
会员权利包括:享有选举权及被选权,与提议该会应兴应革之事宜;举行会员大会时,享有发言权及表决权;享有该会合理与合法援助之权利;会员若贫病无依者,衰老无生产能力者,可具函该会详述情由,经查属实,得酌情支持;如失业或求职者,有需该会介绍工作者,可到会申述,以推荐适宜之工作;会员如不幸逝世者,其亲属须通知该会,由该会发出通告,及襄理布终事项。该会成立后,致力于:帮助家境困难的族生完成学业;热心慈善公益,发展中菲友谊,经常响应商总及华文报社发起的各项救灾活动;参加宗联的各项活动,增进与其他宗亲会的联系,加强侨社团结;保持与国外各何氏宗亲会的联系。1992年11月新会所大厦建成启用。在邦板牙、宿务、怡朗、三宝颜、纳卯、苏禄等地区设联络主任。1992年11月,与马来西亚何氏公会、新加坡庐江何氏总会、香港何氏宗亲总会有限公司、澳门何族宗义堂联谊会、福建石狮庐江何氏福利互助会等,在马尼拉共同发起筹组世界何氏宗亲总会。1994年9月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首届恳亲大会,从此每两年轮流在各地举行一次,为加强散播在世界各地的何姓华人的情感与关系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东南亚的泰国也有众多的何姓人从事各种商务及社会活动,涌现出了许多何姓优秀儿女。其中祖籍广东南海(广州),生于泰国的泰国新闻界著名女政治记者何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1964年毕业于泰国法政大学新闻系,1965年任泰文《荣誉报》记者,后在泰国英文《民族日报》、华文《京华日报》等报社任职。1982年后曾任《新中原报》督印人兼总经理、采访部主任二总编辑等职。她擅长政治新闻报道,所采写的新闻涉及面广,文字直率中肯,在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新闻界都颇有影响。

篇一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一部)自序

2013年1月27日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开始播出由我主讲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一部),24集播完已经是癸巳年的春节了。和我此前在百家讲坛录制的“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样,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社会反响,都让我觉得,为了录制这个节目所付出的心血和劳累还是值得的。当然,我清醒地知道,这并不意味着节目在各方面都很令人满意了;实实在在说,这更多地需要感谢观众朋友和媒体朋友的宽容与鼓励。央视新闻频道已经发布了消息:“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计划录制120集,分五部,其余四部会在接下来的4个春节期间播出。这样,我即可有起码四年多的时间,领受大家的教益,回报大家的厚爱了。

按照百家讲坛的一般规则,现在又到了出书的时候了,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这个节目的来龙去脉,向为电视录制和书籍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极大贡献的朋友表示我由衷的谢意。

我在百家讲坛讲完《三字经》和《弟子规》后,有感于当下中国大陆国学热的方兴未艾,也觉察到社会上对传统蒙学读物进行现代解读的渴求,当时就发愿,假如有合适机会的话,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百家姓》和《千字文》的解读,使我个人解读“三百千”的工作形成1个完整的系列。但是,此后的两三年时间,我杂事缠身,因缘并不具足,所以也就没有将上述的发愿付诸实践。

金越先生就任科教频道总监后,每次和我见面,都充满激情地提到解读《百家姓》的选题。金越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学长,是有文化关怀和承担的著名电视人,他期望通过对《百家姓》的解读,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姓氏文化为切入点,顺着每个中国人对自己姓氏的天然兴趣,激发起追根寻源的意识,从而培育和增强国人对传统的回顾、探寻、尊重乃至敬畏,使得我们在飞速的现代转型中飘荡的身心可以宁静歇宿。我不仅完全认同金越先生的意见,而且为之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我决议收拾心情,集中精力和时间,重返百家讲坛,录制“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对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略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绝对不是项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必说由我这样才疏学浅的愚钝之人来独力承担了。离开了朋友们的帮助,要完成这项工作,几乎形同梦呓。

幸运的是,我和百家讲坛的团队实在是太熟悉了。毫无疑问,这是当今中国致力于传统文化电视普及的首屈一指的专业队伍。从频道总监金越先生、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聂丛丛女士、总导演高虹先生,制片吴林先生、执行编导张长虹女士,到化妆师杨静女士以及摄像、剧务等等其他团队成员,都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的情谊一如既往,让我铭感五内,不能稍忘。

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解读《百家姓》的工作涉及面之广,几乎难测涯岸。所幸我们生活在网络日见发达的信息时代,利用网络进行检索探查,才使得这项工作的推进具备了基本的可能性。尽管我将网络信息主要视作通往姓氏文化幽深殿堂的索道,自己终究还是要做大量的深化、比对、校核、编排,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电视讲坛的特点进行解说;然而,尽管我不能知道他们的名字,我对提供、丰富网络信息的朋友们的感激之情,也是我贫乏的文字无力表达的。这是1个共同探讨、共同丰富、共同分享的知识爆炸的时代。

还有一点应该特别说明,很多朋友一定很关注自己姓氏的人口数以及排名,这是人之常情,我完全理解和尊重。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基本没有办法找到明确无误的数字,这种无奈是很遗憾的,这也彰显了中国姓氏文化研究还有待大力深入和推进的事实。所以,我们在书里提供的相关数字,都只能是1个大约数,意在为大家提供比较直观的感受,仅供读者朋友参考,如此而已。希望有朝一日我能为大家提供精确的数字和排名。

节目播出后,有十多家出版机构与我接洽,我对他们的垂青深表谢意。书最后落户在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凤凰联动的董事长张小波先生、时任总编辑的卢俊先生和我的朋友、诗人徐江先生,还有责任编辑齐文静女士、康晓硕先生,终审曹红凯先生,都为这本书的出版做出了难以形容的巨大贡献。特别是齐文静女士,及其细致、专业、踏实地负责和我的来回联络,我要向她表示我由衷的敬意。凤凰联动拥有一支非常出色的、敬业的出版队伍,没有他们的投入,这本书是不可能以今天的样子出现在读者面前的。

央视国际电视总公司也对电视节目和书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和我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约,完全由国际电视总公司投入人力物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百家姓》以及我的解说。这是对我的厚爱,更是对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令我感激并且敬佩。祁刚先生为此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在节目上或者书里也许看不出来,但是,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我要感谢的师友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我会永远铭记。我要特别感谢这些师友的代表,他们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先生、著名学者和作家乔良将军、《解放日报》著名记者高慎盈先生。其实,冠在他们大名之前的头衔是无法概括他们令我由衷敬佩的学行的。长久以来,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一直都是我人生小舟的桅杆。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们拨冗出席这本书的首发仪式,更是让我感动。

最后不必说,我要感谢关心、批评、宽容、支持我的读者朋友,感谢你们愿意垂顾我的小书。能够有机会为你们工作,使我温暖地体认到自己的人生并非毫无意义。

此刻,我内心充满了感恩之情。

篇二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在我们对于姓氏文化的认识里面,还有一个误区,什么误区呢?姓是不能改的:姓怎么能变啊?“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这是一句老话,“好汉都这样!”不对,千万不要以为,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爷爷奶奶或者爹妈给的,就不能改,不是这样的。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改姓的情况相当普遍。有自愿的,有被迫的,有荣耀的,有悲哀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改姓的情况:

第一, 因为避祸、避仇改姓。

桂,这个姓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比如国民党的海军司令桂永清将军就姓桂。这个姓哪儿来的?原来出自一个字,什么字啊?上面一个曰,下面一个火,炅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念jiǒng,还有一个就念guì。汉代有一个人叫炅横,他有四个儿子,家中遇难,四子走避,其中有一个孩子改姓为桂。这就是一个避祸改姓的例子。

再比如,春秋时候,陈国有一公子叫陈完,避祸外逃,他就不姓陈了,改姓为田。陈和田今天不是一个音,但古音是一样的。大家看“陈”的繁体字“陳”,右边有个田,显然陈完是从陈字中取了一部分改姓田。这是春秋时候改的姓,这一支姓陈的,从那往后便姓田了。

再说个近的,明朝。明成祖朱棣,不是从他侄子手上抢夺的王位嘛,什么借口呢?清君侧。就是说建文帝身边有奸臣,以这个名义起的兵。其中有一个他认为的奸臣叫黄子澄,朱棣在起兵时就点了他的名。后来朱棣夺位成功了,黄子澄的后人为了避祸,改姓田。你看黄下边也有一个“田”字,也是取了一部分。

司马迁我们都知道,大史学家。司马迁受了宫刑,对不对?但有一点要搞清楚,受宫刑前也许人家是有孩子的;或者是后来过继的。反正民间认为司马迁是有后人的。司马迁的孩子后来不姓司马了,起码有两个孩子改了姓,因为爹犯事了嘛。一个改成了冯,马字加两点,不就变成冯了吗?还有一个改的姓诸位想都想不到,“同”,“司”加一竖不就是“同”吗?所以,你现在看到姓同的,基本上他就会自我介绍是司马迁的后代。“同”是个小姓,姓冯的则不是,姓冯的太多了。

辛亥革命之后,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为了避祸,改出多少姓大家知道吗?最常见的是改姓金,因为“爱新”在满语当中,就是金的意思,所以改姓金;有的改姓王,因为都是王爷的后代;有的改姓罗,这是比较偷懒的,爱新觉罗里面拿个“罗”,就姓“罗”了;有的改姓黄,因为他是皇族啊;还有的改姓艾,等等等等。你看,一个爱新觉罗就改出那么多姓。

第二种情况,比较荣耀,不是避祸,而是帝王赐姓,这种很多。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项伯姓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还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有一个匈奴王归顺了汉朝,汉武帝便赐姓为金。

七下西洋的郑和原来是姓马的,本名叫马三宝,还是回族,后来才被赐姓为郑。这个当然很荣耀,一般的子孙也不会改回去的。也就是说,同为郑姓的人,很可能有不同的血缘关系。

第三种情况,兄弟民族改汉姓。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鲜卑族很多人改了姓,比如拓跋氏改成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等等,非常非常多,这个我们就不介绍了。

第四,汉族人改兄弟民族姓,这个也很多。特别像元朝的时候,因为地位太低,汉人、南人就改了兄弟民族姓,主要是蒙古族和色目人的姓。

第五,还有部分兄弟民族的姓氏,不像我们汉族那么严格,它有时候会变化。

第六,因为避讳而改姓。举一个邱姓的例子吧。在清朝雍正皇帝以前,中国是没有邱这个姓的,一说姓丘就是土丘的丘。但雍正皇帝下令,不许用这个丘了。为什么?因为犯了孔夫子孔丘的讳。于是加了一个偏旁,才有了今天这个邱姓。

第七,由于入赘、过继、收养而改姓,这个就更普通了。请大家牢牢记住,并不是每个姓都有单独起源的。中国有那么多姓,都源于几十个非常古老的姓。比如姚姓,统共分出来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60多个姓,这些姓之间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当然了,陈与姚不一定就真有关系,因为有的陈姓是从别的姓改过来的也说不定,很复杂。

另外,还有一点,请大家务必注意,在读别人姓的时候,要千万小心。汉字最容易读错的就是别人的姓。比如,区作姓时可是念ōu,你千万别叫人家qū先生,那会把人气着的。比如黑,作为姓读hè,不读hēi。再比如,还有一个最常读错的姓,盖作姓时这个字念gě,不念gài,很容易念错的。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查,不能念chá,对不对?比如教,作姓氏的时候,一定读jiào,不能读jiāo的。比如任,作姓的时候一定读rén,不读rèn。比如缪,在作姓的时候读miào,不能读móu的。单,单雄信,你可千万别说dān雄信。比如乐,作姓的时候读yuè,就不能读lè了。还有一个姓,员,在作姓的时候要读成yùn。仇,作姓的时候读qiú,这些都是不能乱读的,所以要非常非常小心。

姓氏文化十分复杂。只要一个个姓去深入研究,你就会知道中国的姓氏文化有多么奇妙精深。我觉得研究《百家姓》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当然,我这么说不是我们不尊重姓氏,我们对每个姓都很尊重。

2、有人姓毒,有人姓死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个姓都包括非常独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每一姓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当然,每一姓也都有不肖子孙。姓的出现有早有晚,比如姬姓,非常古老;妫姓,非常古老;姚姓,也非常古老。姓的出现有早晚,底下的人口数也有天壤之别,大姓一个亿,小姓几万,都有。但姓与姓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大家千万要搞清楚。

《百家姓》是不是记录了所有的姓呢?如果不是,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个姓呢?我用的是最通行版本的《百家姓》,四字一句,一共142句,568个字,是“三百千”里面字数最少的一部。里边讲到的姓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可在中华姓氏的大海里边,这是沧海一粟。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啊?老实说,不知道,说不清楚,我看也没有人说得清楚,尽管现在调查手段已经非常先进。

我手头有比较新的数字,在1996年的时候,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有11969个,而且民间肯定还有很多姓没有包括在内。有些姓匪夷所思。比如毒姓,这个蛮瘆人的——您贵姓啊?我姓毒。在陕西,蹦也是姓。还有用死作姓的。死这个姓在台湾,而且只有一家人,这一家现在很恐慌,因为没有孩子。于是便专门为这事开会讨论,“为死而生”。因为他们只有有了孩子,这个姓才可以延续下去,不然这个姓就没了。有意思的是,我讲的这个节目播出以后,有位观众和我联系,他家乡那里竟然就有姓“死”的,而且人数还不少呢!这是一些极特殊的姓。

常见的姓是一个字,复姓是两个字,那么还有没有字数更多的啊?有的是。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有三字姓、四字姓、五字姓、六字姓、七字姓、八字姓,最高九字姓。三字姓很多,随便举几个吧,扈地干、树若干、独孤浑、奚什卢、破六韩、破多兰、普六茹、壹斗春,很明显,这些都是兄弟民族的姓。四个字的姓,也有不少,爱新觉罗、叶赫那拉,这些大家都知道。五字姓,忽神忙兀歹,这一听就是蒙古族兄弟的姓。最牛的是九字姓,迄今为止发现一个,这个姓怎么念呢?“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想象一下,有两个人路上碰上了:“您贵姓啊?”“我姓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对方肯定晕了。或者你碰到这么一个朋友,喊他“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还没叫完,人家早走远了,都没听着。所以,姓文化真是非常的复杂和有趣。

能跟秦始皇攀亲戚的赵姓

作为《百家姓》里排第一的姓氏,赵姓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它同战国七雄里的赵国有怎样的联系呢?

赵,《百家姓》排名第一,它起源于什么呢?起源于嬴姓,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那个姓,形成于西周时期。嬴姓的祖先叫伯益,伯益第13世孙里有一个叫造父的,他是干什么的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驾驶员”,是为那位特别爱玩的周穆王赶马车的。造父驾驶技术非常了得,是一个超速大王,放到今天,肯定罚单无数。史书记载,他曾经赶着八匹千里马驾的车,一天一夜走了两千里路。这当然是开玩笑,不可能的事。总之就是造父赶车速度非常快,并为此得到了周穆王的封赏。周穆王把造父封在赵城,就是今天山西省赵城县南部。于是,造父的子孙后代就姓赵了。

赵姓的后续发展过程很复杂,因为姓赵的人里面很多不是汉族人。比如汉代有个人叫赵安稽,这个名字全是汉字吧?对不起,他其实是匈奴人,不是汉族人。比如唐朝有一个人叫赵曳天,非常漂亮的汉字姓名吧?对不起,他是南蛮,也不是汉族人。情况类似的还有五代时期的一个人,叫赵国珍,是广西、贵州一带的南蛮人。蒙古族当中有一个姓,叫要术甲氏,不知道为什么改成了赵,所以蒙古族里面也有赵姓。壮族、瑶族当中,也有赵姓。而赵宋王朝时赵匡胤又赐了很多他姓的人为赵姓。比如,他曾经赐过姓李的、姓穆的、姓隆的、姓宇文的人改姓为赵。所以赵姓的血缘非常复杂。这排在百家姓第一位的姓,就彰显出中国姓氏文化的这种复杂特点了:不单纯。

到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灭亡时,赵姓就已经分布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了。秦初,秦始皇派了一个叫赵公辅的人到甘肃天水,于是甘肃也开始出现赵姓了。大概在同时,有一个赵王的后代,被流放到了今天的湖北房县,所以湖北也开始有了赵姓。还有个叫赵佗的人,建立了南越国,所以赵姓又进入了两广。赵姓大规模的南迁始于三国时期,宋朝建立后,赵成为国姓,赵姓人口开始飞速增长。宋以后,赵姓已经遍布全国。

赵姓的迁徙线路很清楚,先是在中原地区,包括今天的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然后到了湖北和甘肃天水,一个往南一个向西;三国时候,开始大规模南迁,最终遍布全国。在我所掌握的较新的资料当中,中国的赵姓人口排名第八,总人口2600万,几乎相当于人家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了,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和东北。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请大家务必注意:关于某个姓的人口数,在今天的排名,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都是一个大约数;我们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各种数据彼此并不一致。有的姓有不止一个数据,有的姓干脆找不到任何数据。提供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有个约略的、直观的印象,如此而已。

3钱姓原来真是“管钱”的!

要说钱姓的祖先,非寿即贵,远的可以考证到寿星彭祖,近的可以推到吴越国钱镠。最值得钱姓骄傲的是,历史上钱家人还出了个连中六元的才子,他是谁呢?

《百家姓》里第二个姓是钱。钱姓的起源相当单纯,还真和钱有关。根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五帝之一颛顼有个曾孙叫陆终,陆终的太太怀孕了,居然一怀三年,不生,最后剖腹产,一胎生了六个。这事的真假姑且不论,这其中的老三,就是著名的寿星彭祖。彭祖叫什么?姓篯,名铿。在商朝,他当的官叫做守藏史。因为他活了800岁,所以到了周代,他还在当官,官名叫柱下史。彭祖有个后代叫彭孚,西周时担任了钱府上士,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长。从此以后,他的后人便以钱为姓,去掉了竹字头。所以,钱姓源于彭姓,发源地在今天的西安附近,这是可以确定的。

听我们家老辈讲,在过去,钱彭是不能通婚的,当然,今天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我查过我们家的家谱,里面就写着,钱彭是不通婚的,并且还有这么一道家规:如果彭氏有难,钱姓要提供帮助。毕竟两家源于一个姓嘛。

钱姓的迁移路线是怎样的呢?大概到了秦朝、汉朝的时候,钱姓开始南迁,迁到了江浙一带。到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建立了吴越国。他有几十个儿子,都分派到江浙各个地方当官。最后由于吴越国纳土归宋,直接投降了,所以,钱姓子孙基本得以保全。要知道,历朝的末代皇族,下场一般都是很惨的。像崇祯皇帝,最后上了吊,其余的朱姓子孙,不少被各地农民起义军赶杀,多惨啊;宋代灭亡后,赵姓皇族子孙即便逃亡海上也未能幸免。得益于祖先的先见之明,吴越国的几十个钱姓子孙基本上获得了善终,一直还在环太湖流域生活。

现在的钱氏也主要来源于这一支,堂号叫吴越堂。我老家祠堂门口贴的对联就是“吴越家声远,彭城世泽长”。中国科技界著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吴越王那里。而且,由于钱氏不是一个大姓,主要的家谱都还在,排名按照“百字派”,五个字一句诗,一共是20句诗,子孙排名排序森严,辈分很清楚。

钱姓的起源很单一,但即便这样,它的血缘也是很复杂的。比如,满族里面有钱姓,哈尼族里面也有钱姓,而且,哈尼族里面钱姓还是一个大姓。为什么哈尼族里会有钱姓呢?我一查之后发现:在浙江临安一带,曾经有一个钱姓的子孙,他担任过云南哈尼族聚居的一个地方的官员,后来,就留在当地了,其子孙渐渐地就被同化成了哈尼族,甚至后来都忘了自己是汉族。所以,哈尼族里就有了这么一支钱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兄弟民族中的钱姓的起源非常有意思。例如蒙古族的钱姓怎么来的呢?在历史上的某一天, 某位姓“敏罕”的蒙古族大哥碰到了一位汉族人,人家问他:“您贵姓啊?”因为“敏罕”在蒙语当中与“千”的含义相同,这位蒙古大哥怕人家听不懂,于是用汉语答道:“我姓‘千’。”结果汉族人就给听成钱了,也就写成钱了。误会已然发生,这位蒙古大哥倒没发脾气,反而觉得,自己姓钱,挺好,于是他这一支就姓钱了。比较有意思的是,台湾的高山族中居然也有一支姓钱。怎么回事呢?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58年,这里一个效忠朝廷的部落被乾隆皇帝赐姓为钱,从那以后这一支高山族一直保留钱姓,直到今天都没改过。

此外,由于吴越国割据江浙达71年,这期间赐了很多人姓钱。所以钱姓的复杂,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你看,钱姓这么个小姓,都那么复杂,大姓就更别提了,这不是更反映出中华民族是一家吗?

今天的钱姓人数在全国排名第96位,人口220万,占全国人口约0.2%,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已经不算是个大姓了。和钱姓有关的典故也不少,给大家举两个,一文一武。

一个叫衣锦还乡。吴越堂的始祖钱镠早年家境贫寒,后来投身军旅,不想却由此发迹,割据一方,最终占有吴越13州土地,建立了吴越国,成为一方霸主。发迹以后,他就想模仿汉高祖刘邦,在家乡人面前炫耀一下。怎么炫耀的呢?他将自己的家乡改名叫衣锦郡,在老家大建亭台楼阁,召集亲朋好友,笙歌宴舞,彻夜不休。而且,他还把自己小时候玩耍的地方都披上了锦绣、彩缎,以表示不忘过去。他自己还写了一首歌让大家唱,名字就叫《还乡歌》。这样一来,家乡自然是热闹非凡,也就有了衣锦还乡这个典故。

再给大家讲一个文的典故。连中三元大家都听过吧,连中六元听过吗?很少吧。这说的是有一个叫钱棨的人,公元1734年出生,1799年去世,是苏州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28岁那年,县试、府试、院试都考了第一名,中了秀才。这叫小三元。接下来,乾隆四十四年,他又以乡试第一名中了解元,即第一名举人。两年以后,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又中了会元。同年,参加殿试,又高中状元。这样一来,钱棨就连中六元。

在历史上,上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明朝人黄观,而钱棨则是清朝第一个连中六元的。乾隆皇帝大为高兴,觉得这是太平盛世的瑞兆,于是便让他教皇子读书。后来,由于拒绝跟和珅同流合污,钱棨遭到了和珅的迫害,辗转到了云南做官。嘉庆四年(1799年),钱棨卒于云南任上,后归葬于苏州府吴县胥口镇香山。

这就是钱姓的两个典故。

4、贩卖鲤鱼?板子伺候!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赵钱孙李的最后一个姓——李姓。李是中国当今第一大姓,人口9200万,约占中国全部人口的7.5%,要是算上旅居海外的,得超过一个亿。

李姓的来源相当复杂,其中最浪漫的一种说法是出自皋陶。皋陶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当时这个职务叫理官,他的后代一直世袭这一职务,便以“理”为姓。商纣王时,皋陶后人理征,因执法如山惹恼了纣王,招来杀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便携幼子理利贞出逃。逃难途中几乎饿死,到了一棵李子树下,靠食李子得以存活。后来为了表达对李子树的感恩之情,就由“理”改成了“李”。附带一句,皋陶的长子叫伯益,讲赵姓来源的时候我提到过,伯益就是嬴姓的祖先。从这个角度说,李姓和秦始皇还是大有渊源的。

另外一个说法,没有李子什么事儿。根据《姓氏考略》,周以前没有李姓。李最早见于史籍姓名的,是老子李耳。李耳或许也是理利贞的后裔,不知道为什么,到他这儿就由“理”改成“李”了。

李姓的族源相当复杂。唐朝时,李成了国姓,有很多人就被赐姓为李。比如徐、安、杜、郭、麻、鲜于,这些姓氏中很多人都被赐姓为李。李姓当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洛阳李氏,其实是鲜卑族之后。鲜卑族被赐姓为李不仅发生在唐朝,更早的时候也有过。还有,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方蛮族叛乱后,因为当地的民族都没有姓,就赐了很多姓给他们,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改姓李。所以,李姓的血缘很复杂。尤其让人称奇的是,在李姓当中,还有一部分是犹太人,这个可能连姓李的朋友都不知道。犹太人进入中国始于唐朝,这是中外文化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到北宋中叶,进入中国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主要散居在洛阳、南京、杭州、宁波、泉州,其中以河南开封人数最多。他们的寺庙叫“一赐乐业寺”,读快一点,发音与“以色列”相似。开封的犹太人当中,姓李的居多,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姓李,反正姓了一千多年了。

李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鹿邑一带,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后来,其中一支迁到了陇西一带,又分出三十九房。在英文里这叫“家族树”,就像树干、树枝、枝杈,一支支分出去。三十九房中的一房后来迁到了赵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一带,再后来这一房又分成东、南、西三支。所以李姓分得非常厉害。到了西汉,李姓开始迁往山东、江西,东汉时,迁往西南,其中有很多原本是汉族的李姓,甚至加入到白族、苗族、壮族、彝族等兄弟民族中。三国以后,李姓就已经分布全国了。唐朝有一次非常重要的党争,叫牛李党争——姓牛的和姓李的吵起来了。李派首领李德裕后来被贬到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这样,他的子孙就留在海南了,成为海南岛上李姓的始祖。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所以李姓声威显赫。但也正因为如此,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麻烦。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以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这个禁忌还算是比较高雅的,还有一件事,可能就不太雅了。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什么?李虎。所以,老虎当然是不许吃的,当然一般也吃不着。这还不算,还不许人说“虎”字,得用别的字代替。哪个字呢?马。这个“马”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过去咱们都常用的物件——马桶。其实早在汉朝的时候,马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一直以来不叫“马桶”,叫“虎子”。到了唐朝,由于要避讳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马子了。再到了后来,这物件又改叫马桶。你看,李姓的威风,甚至改变了我们的风俗习惯。

5、“军容推细柳,理学尚濂溪”

每个姓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同源,异姓也可能同出一宗,每个姓里几乎都有这种情况出现。周、吴、郑、王这四个姓也不例外,作为非常古老的姓,四个姓都是名人辈出的。它们的最初都起源是哪里?最早的得姓始祖是谁?又分别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和不同凡响的历史呢?

周姓是一个大姓,发源于西北的周姓,它是怎样一步步遍布全国的呢?最为周姓人称道的一文一武两位祖先是谁呢?他们在历史中上演了怎样的传奇故事?

每个姓的背后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即使讲这样一部在“三百千”里面篇幅最短的《百家姓》,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前面的赵、钱、孙、李这四个姓,我“洋洋洒洒”讲了很长的篇幅,接下来,我还是按同样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周、吴、郑、王。

周姓历史非常悠久,但是这个姓的来源简简单单,非常清楚。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两位叫周书、周昌的大臣,他们的后代就是周姓的来源之一。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出于姬姓。我们曾经讲过,中国很多姓都是从姬姓、姚姓、嬴姓、姜姓这种带女字偏旁的姓氏分出来的,这些姓氏非常古老。改为周姓的姬姓一支可以追溯到后稷的12世孙古公亶父,当时他为敌人所逼,就率领族人西迁到了陕西岐山下一块叫做周原的地方,自此以后他们这个部族就被称为周族。后来古公亶父的后人周武王姬发攻灭了商朝,创建了非常重要的周朝。传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执政时期,周朝被秦国灭掉了,周朝的子孙都被废为庶人。为了纪念故国,他们从此开始改姓为周。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哪里呢?河南临汝县西北,也就是今天的汝州庆阳古城这一带,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当地民间都称自己为周家。

另外,还有些周姓是从别的姓改过来的。比如,唐朝时,为了避唐玄宗李隆基的讳,一些姓姬的也就改姓了周。唐末有个叫成纳的人,被赐姓为周。元朝时,许多姓苏的人也整族整族地改姓为周。不过,总的来说,相对李、赵这种大姓,周的改姓情况还算是比较简单的。还有一些兄弟民族改用汉姓时,就姓周了。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的贺鲁氏就整个部族都改姓为周,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

那么周姓是怎么一步步遍布全国的呢?周姓最初发源于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的时候,随着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国,周姓就广布到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其由西向东迁徙,就慢慢形成了以河南和陕西为两大中心的周姓聚居区;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就把前朝贵族包括周姓分散安置,要么集中到咸阳,要么迁到各地;到了秦末战乱时期,周姓又迁徙到江苏北部,并在当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北方长期战乱,民族大迁徙开始出现,主要趋势便是从中原往南迁;唐末五代又是几十年的军阀混战,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都迫使河南、山东一带中原的周姓人口大量地南迁,主要是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元末明初的时候,长年战乱,湖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人了,江西吉安府的周姓便大规模移民到了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遍布全国。

现在周姓人口2500多万,在全国排名第九,占全国人口约2%,这种排进前十名的大姓,其人口数轻轻松松就可以抵上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今天,要说姓周的人最多的是哪个省?我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是湖南省。

周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留给我们的历史故事实在太多。那么,怎样去观察一个家族的文化传统呢?怎样去了解一个姓氏呢?我们是讲文化基因的,这是有窍门的。什么窍门呢?首先是看他家祠堂里的两样东西——匾额和对联;第二,看他的堂号。比如我姓钱,我家就是吴越堂里的钱氏,吴越王的后代,非常清楚。

比如周氏,你去问人家:“您是哪个堂的啊?”一般你会听到两个堂号,一个叫细柳堂,一个叫爱莲堂。这就是周氏家族最荣耀的一文一武。你接着问:“你们祠堂里的对联是什么啊?”记性差一点的人,可能只记得住一副四字对联:“功高细柳,泽普爱莲。”碰到一个记性稍微好一点的,也许能说出一副五字对联:“军容推细柳,理学尚濂溪。”还有更厉害的,能记住一副七字对联:“汉室军容推细柳,宋朝理学尚濂溪。”

你看,这些对联的关键词都是“细柳”、“濂溪”。“细柳”云云说的是汉朝鼎鼎大名的名将周亚夫。周亚夫(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43年),西汉著名将领,沛县人,跟刘邦是老乡。周亚夫是名将周勃的儿子,曾统率汉军,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他官至丞相,被御封为大元帅。汉文帝六年,匈奴入侵,周亚夫和另外两位将军驻守在细柳,也就是今天咸阳一带。汉文帝听说周亚夫治军严谨,军纪严明,便想到军营里去看看。结果,他没有通行证,不知道口令,守卫不让进去,只好在军营门口等候。这就是“军容”、“细柳”的典故。那么“濂溪”又是谁呢,是指宋朝的周敦颐()。哪里人呢?湖南人。你看,汉代的周亚夫是江苏北部人,宋代的周敦颐是湖南人,周姓南迁的痕迹是不是很清楚?周敦颐先生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宋明理学理论对中国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即使大家对理学了解不多,也一定会熟悉他的《爱莲说》,这篇文章被选进了中学课本,很多人都背过。一个细柳堂,一个爱莲堂,一文一武,足够周氏朋友们感到荣耀的了。

6、日本人是吴姓的后代?

紧接着周姓的吴姓实在太精彩了,我把它压缩再压缩,压缩到以下这么点篇幅讲给大家听听。

第一,上古时期的吴氏。《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时有一个人叫吴权,他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吴刚。他的妻子与炎帝的孙子伯陵通奸而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三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据传说是钟、磬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创制人。

除了这一个吴姓的记载外,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传说——黄帝的妈妈就姓吴。可见,吴姓是很早就有的了。

上古吴姓中还有一个跟后羿齐名的神射手,叫吴贺。这个人在《帝王世系》里面有记载,只不过后来咱们只记住了后羿这个射太阳的,却忘了吴贺。其实我个人觉得,说句玩笑话,拿箭射太阳有没事找事的嫌疑。吴贺就有正事儿多了,基本上就是打猎、打仗,在当时非常厉害,可惜后来名声没那么大。

其实,吴姓的主要来源不是上面的传说,是什么呢?还是姬姓。这就又要说到周朝的老太王古公亶父了。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这三个人都非常贤能,非常优秀。但是,按照周人的传统,只有长子也就是太伯才可以继位。然而,老太爷最喜欢的却是老三季历,儿子们也都看出来了。这时候,出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太伯和仲雍知道父亲喜欢弟弟季历,他俩居然跑了,离家出走了。从陕西岐山一路南下,来到了当时还没有开化、荆蛮遍布的吴越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到了那儿以后,兄弟俩就按照当地风俗来生活了。什么风俗呢?文身、断发。文身,就是在身上文花纹;断发,中原汉人是不能剪发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但是他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也把头发剪断了。这等于什么?自绝希望:他们已经变成蛮族了,就不可能继承王位了。

季历于是就继承了王位,是为周季王。后来,武王克商,周朝建立,太伯和仲雍的后裔都受到了周王朝的表彰。其中有一对兄弟,一个被就地封在了吴地,也就是今天江苏无锡这一带,子孙就以吴为姓;而另一个被封到了虞,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带,他的后代也就有改姓为虞的。所以,姓吴的和姓虞的一般认为是可能有血缘关系的。过去,在江南的一些吴氏大族里面,吴虞是不通婚的,因为虽然虞国在山西,吴国在江苏,但毕竟是来源于一对亲兄弟,从根儿上说是一家人。

在江苏常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的遗迹非常多,直至今日,在无锡市的鸿山,也就是梅里山,还有太伯墓。当然,到底底下埋的是不是太伯谁也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叫它太伯墓,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一些非常奇特的吴姓存在于兄弟民族当中,例如苗族的吴姓就特别多。苗族在学习汉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就逐渐把本民族姓氏用汉字来表达了。苗族吴氏当中出现了很多人才,其中明朝有一位叫吴鹤的,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直到今天,在湘西当地苗族中,吴姓还是第一大姓,这是很独特的。苗族吴姓里边甚至还分支分派,比如分出了一支姓伍的,这很有意思。另外,蒙古族非常古老的七大部落中有一个部落姓吴兰苏和,后来就以吴为姓,他们跟汉族的吴基本没有血缘关系。鄂伦春族里也有姓吴的,是从吴查尔坎这个姓改过来的。东北的赫哲族中也有吴姓人氏,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电影的编剧白辛(原名吴宇洪)先生就是赫哲族。

古时候,吴姓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无锡一带,慢慢地向北方齐鲁一带发展,后来迁入了河南、安徽。总体来说,中国大多数姓氏都是从中原往南迁徙,吴姓的迁徙方式却不太一样,它先在南边形成规模,接着往北发展,不过造成的结果倒是一样的。历经各种战乱,吴姓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大概三国时就已经有吴国的吴姓人到了台湾,现在吴姓也是台湾的大姓,吴姓人口数量一直排在第六、七名。

民国初年,吴姓出了一位著名的将军——吴佩孚,他身为大军阀,晚年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非常有民族气节。吴佩孚是秀才出身,是有文化的,他对自己的姓氏非常自豪,常常自己研究,结果他发现自己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居然是同辈,都是吴太伯第121代子孙。这事就很有意思了。怎么回事呢?据说,当年吴国被越国灭掉以后,有一批遗民东渡到了日本,天长日久就逐渐融合到日本民族中,其中的一支后来演变为日本的皇室。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来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我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对此都有记载。数千年来,他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并衍生出今天日本的“吴服”、“吴汉”、“吴服部”等日本姓氏。可见,日本人还与吴姓人有这么悠久的血缘关系。

说完了日本,我们再来说越南。越国灭掉吴国以后,很多吴人被抓到了越国,还有些吴人自己跑到越国去了。后来越国又灭亡了,吴人又跟着越人相继南迁,逐渐就到达了今天的越南地区,成为最早一批移居越南的吴姓人。秦汉以后,内地的吴姓人因为做官、经商、寻亲、从军等原因,也有不少移居到了越南。唐代中期,有一个叫吴纳的人当了越南一个地方的刺史(见《元和姓纂》),可见当时已经有人在越南当官了。

7、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哟!

从字面理解,多少就可以推测出王姓与皇帝、君王有关的尊贵血统,尤其是两汉之际的王莽,更是一个争议人物,做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王当然是个大姓,其来源非常复杂。一说来自姬姓,周文王之后。周文王第15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就改称为王。

二说出于子姓。这一支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后。比干姓子,是王族,他的后代改过很多姓,其中有些因为自己是王子、王族,就改姓王。

三说出自妫姓,齐太公田和之后。田和先祖田敬仲本是陈国公子,而陈国是周初分封的妫姓诸侯国之一,后因内乱田敬仲投奔齐国。齐被秦国灭了以后,齐国后人因为曾经是王,就改姓王。从妫姓改姓王的这一支里边,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王莽。过去的教科书中,王莽完全是一个反面人物,一个处心积虑的伪君子,一个篡位者,而现在的史学界对他持一种越来越肯定的态度。因为做伪君子一年、两年是可以的,如果做一辈子,难度是相当高的。王莽就干了这么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照此说法,恐怕他还真是一个君子呢。

我讲了这么多王姓的来源,看上去挺复杂,其实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很多王姓都是各个诸侯国的王族后裔。秦国统一天下后,六国子孙中每一国都有改姓王的,这也是保命的方法。你想啊,这么多改姓王的,混在人堆里,谁也认不出来是敌是友。后世很多朝代的王族,也有因各种原因改姓王的:金朝灭亡后,很多贵族改完颜为王姓;为了避免争权夺位引发的动荡,成吉思汗第六子逃到中原,也改姓王;辛亥革命以后,爱新觉罗家族里面就有一支改姓王的。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改姓王是别的原因。大家还记得燕国的太子丹吧?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后代就被王莽赐姓为王。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隋末有一个王世充,可他原本就不姓王,姓支,是西域胡人,因母亲改嫁汉人王氏,才随继父姓王的。

秦汉时期,王姓基本生活在山西的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的开封、虞城、淮县、陕西的咸阳、山东的淄博等等地区。我们可以看到,王姓在当时的分布范围已经扩大成一个个区域了,不像别的姓只是散落分布成一个个点。后来,子姓王氏的后裔中有一支从河南的卫辉迁到了甘肃天水、山东的东平,河南的新蔡、新野、焦作等地方。两汉之际,因为王莽势力庞大,妫姓王氏繁盛一时。魏晋南北朝时,又出现了中国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晋皇室南渡以后,著名人物王导对东晋在南方扎根、开拓居功甚伟。有一句话说:“王与马,共天下。”其中“马”指的是晋朝皇室司马氏,“王”指的就是王导,王氏能够与司马氏平起平坐共天下,可见其确实权倾一时。当时的王氏占据了所有朝廷高职,甚至掌握了当时的舆论导向,非常显赫。唐朝末年时,福建还是一片荒蛮之地,不像今天这么繁荣,王潮和王审知兄弟两人南迁福建,建立了闽国,由此王审知被称为“开闽第一人”。至今,东南沿海一带的王姓人口数量特别多。

王姓作为一个大姓,典故多得讲不完,和很多其他的大姓一样,一个王姓我们就可以至少讲300讲。在这里我就想讲一点,即王姓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独特影响。

大家都听过《百家讲坛》易中天先生讲三国,也都看过《三国演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三国姓氏文化的一个特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多是单名。张飞、刘备、马超、赵云、吕布、董卓、诸葛亮、曹操、孙权、孙策、孙坚、鲁肃……怎么都是单名?想过吗?易先生好像忘了讲。

按照中国姓氏文化的传统,单名是很少见的。因为家族起名时需要有一个排行字,像我钱文忠名字中间这个“文”字是老祖宗定的,我爹不能改,我爷爷也不能改,后面有个“忠”字专属于我。而且,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是非常讲究出身的,一个人是不是名门望族,最好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哪一支的、哪一辈的,名字里都带着呢。那为什么偏偏三国时,出现这么多单名啊?这个反常的现象大家可能都没太留意。说起来传统文化里边的奥妙实在太大了,这事儿是谁干的呢?王莽。原来,王莽曾经颁布了一条法律,规定“去二名”,也就是不准用两个字的名字,而且还补充了一条——一旦人犯了罪,名字就得改回两个字。这样一来,没有犯过错误的人都是单名,犯了错误的都是两个字的名,这下犯没犯过错从名字上就区分出来了。王莽这个人特别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对自己家人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他自己有一个孩子犯了法,就逼孩子自杀了。为此,很多人说王莽是伪君子。如果这叫伪君子,那真就没法说了。王莽的长孙王宗也曾犯了法,自杀了。但人死了还不算完,王莽说:“宗本名会宗,因制作(注:古代法律旧称)去名,今复名会宗。”所以王宗就改回了王会宗。

就这样,王莽的一条规定影响了一个时代。三国时期上溯到王莽的新朝,还是有点儿年头的,居然一直延续使用着这条法律,可见影响时间之长。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条规矩就作废了,人们的名字又变成以两个字居多了。现在中国人姓名最长的有十三个字。我一直想拜见这位高人的爹妈,问问他们为什么给孩子起这么长名字。怎么称呼他呢?就跟我们前面讲的九字姓一样: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孩子的名字没叫完,人家走出去三里地了。

兄弟民族当中姓陈的也非常多。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很多鲜卑人改姓为陈;后来的金朝完颜氏,有改姓王的,也有改姓为陈的;蒙古族也有姓陈的,元朝灭亡后,有很多蒙古贵族投降了明朝,朱元璋便赐这些人姓陈;满族陈姓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来陈姓的汉人编入汉八旗,有的搬到关外去生活,时间长了就成了满族,还有的满族人本来就姓陈;海南的京族里陈是大姓;羌族人里陈也是大姓。

汉族陈姓,大多源于河南淮阳,至今当地仍有人管自己叫“老陈户”,意为非常古老的陈姓人。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南迁,全都是迁往福建,这个南迁过程跌宕起伏、非常精彩。

公元669年,当时唐朝派河东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叛乱。677年,陈政去世,他当时只有20岁的儿子陈元光接替父亲继续平乱,打了9年仗,终于在公元686年平定叛乱,报请朝廷批准,设立了一个行政区划——漳州郡(今福建漳州)。陈元光设立的这个行政区划太重要了,所以他有个称号,叫“开漳圣王”,他的子孙后代就被称为陈氏开漳圣王派。这一派非常重要,成为闽、粤、台湾以及南洋陈姓的主要始祖。

现在我们到东南亚各地遇到姓陈的,一问:“您是陈姓的哪一支?”一般对方都会回答是开漳圣王派之后,就是陈元光之后。台湾如今就有五十三座陈圣王庙,因为有很多台湾人就是从漳州过去的。

陈氏进入广东始于南宋,金兵南侵的时候,中原氏族大批南迁,陈姓也在其列。跟随郑成功入台的很多陈姓人士对台湾的开发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台湾的屯田制度、设立学校等措施,就是一个叫陈永华的福建同安人主持的。顺便提一句,在民间传说里,陈永华还有个更为人熟悉的名字——陈近南。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曾在越南存在达175年的陈朝,就是陈姓人于公元1228年建立的,直到今天,陈姓还是越南十大姓之一。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在台湾、广东、浙江,陈都是第一大姓。在福建,陈姓仅次于林姓。总之,陈姓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姓。

讲到陈姓,就特别要讲一种精神,义门精神。

唐代中期,有一个叫陈伯宣的人,跟朋友结伴游览庐山,到庐山一看,觉得当地风光非常美丽,所以他就带领子孙迁居到了江州德安县太平乡长乐里永清村。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德安位于江州之南,所以,这一支被称为江州陈氏。在这一支里,就出现了“义门独著,百犬同牢”这样了不起的事情。据文献记载,义门陈氏初创时只不过父子几人,到了宋朝初期,已经有740多口人。等到仁宗时期,人数已多达3700余人。这一门为什么这么了不起呢?因为他们从没有分过家。3700个陈姓的人同灶而食,专门有管做饭的,一开饭就是300多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食堂了。而且还有家规:按照辈分,长幼有序都坐好了,人都到齐了才能吃。在义门陈氏,没有你的我的、你家我家这一说。耕田,壮劳力全部出动,一起下地;衣服脏了往那儿一扔,家族的妇女就给你洗好了。甚至“百犬同槽”——几百条狗在一起吃饭,用一个槽。而且就连这里的狗都会等狗,缺一条不吃;吃好了一起回狗圈,狗不住在每个人的家,集中住宿,所以叫“百犬同牢”。因为他们太符合中国传统里的仁义之说了,所以人称“义门陈氏”。义门陈氏延续了整整十九代,跨越三百多个春秋。宋太宗曾经为此赞叹:“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居五百年天下无双。”三百多年的辈分,可以拉开很远的,差五个辈分一点不奇怪,七八个都有可能,但人家就是没有分家。

后来,到了1062年,因为相互照应,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增强了,义门陈氏人口暴涨,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满大街都是姓陈的了。于是义门陈氏要分家了,不是姓陈的想分,而是不得不分了。这次分家,号称“史上最牛分家”。谁替他们分的?皇帝。谁具体执行呢?包拯包青天。有人可能要说了,原来包公还管过分家呀。是啊,因为他公平嘛。包公和当时的名臣文彦博专门研究了分家方案,并上报皇帝批准,宋仁宗御赐编号,将家族财产分为291份,然后开始分。这时感人的一幕出现了:虽然包公想分得很平均,但总归有点区别的,陈家人就开始互相谦让了,这就又耽误了很长时间。义门陈氏这次分家后,分流到了今天的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地,共16个省,125个县,分出来291个村庄。分家以后,到了当地,大家知道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在门口挂起一个灯笼,上书“义门”二字。有的地方,这种灯笼到20世纪50年代都还挂着。一看到这灯笼,人们就知道,这家陈姓是从九江迁出来的,绝不会错。这就是义门陈氏精神。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姓出现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例如陈独秀、陈毅、陈赓、陈云、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他们都是义门陈氏之后。义门陈氏的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不计较一些私有财产得失,以家族、整体的利益为重,这种精神曾经支撑我们中华民族度过了很多危机。

陈姓在今天的中华姓氏当中排名第五位,人口58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7%。

朱姓是中华大姓,来源极其复杂。一个来源说是颛顼帝之后。颛顼帝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大致相当于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或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这一带,在当时是比较偏东的,是鲁国的附庸。这个国家被灭了以后,其后代是怎么改姓朱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邾国后代因为国家被灭掉了,土地没了,所以就把耳刀(我们今天这么说,其实是“邑”字旁)旁给拿掉了,变成了朱;第二种说法认为邾国诸侯的旁系子孙为了表示和嫡长子的区别,就把耳刀旁给去掉了。总之,朱姓最重要的一支就是从邾过来的。

第二个来源是祁姓,是尧帝的儿子丹朱之后,后来的子孙就以朱为姓。

朱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安徽、山东、江苏这一片,比较偏东。后来随着战乱,开始南迁。唐朝末年有个叫朱葆光的迁到了湖南,这是比较明确的。东晋的时候还有一个叫朱玮的,从河南迁到了今天的江西,这一支后来出了朱熹。

所以,朱姓很早就分布到了全国各地。在历史上,朱姓的南方色彩很明显,一直是南方四大姓之一。到了明朝,朱姓成为了国姓,朱元璋分封诸子到各个地方当王,所以朱姓散布全国,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显赫的姓氏。朱姓中称帝的就有21个人,这点是跟李姓、刘姓有一比的。

说到朱姓的辉煌,我们从堂号也可以看出一二,例如白鹿堂。如果你遇到一个朱姓的人,问他是朱姓哪个堂的?他回答说:“白鹿堂。”那就说明他是朱熹的后代,因为这个堂号就源于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再例如居敬堂,“居敬”就是要求一个人平时要非常端敬,要有一种“敬”在身上。朱熹讲学时候曾用“循序渐进、居敬持志”作为教学宗旨,居敬堂这个堂号就是由此而来,因此居敬堂这支中也有朱熹的后代。

朱姓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堂号叫折槛堂,其中人数众多。这个很奇怪的堂号是什么来历呢?要说明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传说中的典故了:“朱云折槛”。汉代时有一个叫张禹的奸臣,权倾一时,谁也惹不起。可这么大个人物竟然就被一个叫朱云的小官给告了——这个朱云官不大,也就是槐里的县令,居然就上奏本要求皇帝杀张禹。当时的皇帝汉成帝是很宠幸张禹的,一听这奏本,立马就怒了,当即下令把朱云拖出去斩首。这个朱云太有意思了,一看皇帝要拖他出去杀头,还面不改色,继续滔滔不绝地向皇帝陈述张禹的罪状,大讲一定要杀张禹的道理。这时,刽子手已经拎着刀进来要把朱云给拖走,朱云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啊,被刽子手这一拖就倒地了。倒地以后的朱云太绝了,依然用手扒着门槛,还在说:“皇上,您一定得杀张禹啊,留张禹祸国殃民,杀了张禹国泰民安……”刽子手一看,太没面子了,一个文弱书生都拖不动。皇帝更火了,让赶快拖出去砍了。可无论刽子手怎么拖,朱云就是不走,死扒着门槛,一边扒一边说张禹必须要杀。到最后,朱云把门槛都给掰断了,刽子手也累得没劲了,两个人都倒在了地上。皇帝一看:哎呀,这个人太忠心了,不畏强权。于是下令:这事儿就算了吧,不要杀了。并且奖励了朱云。过后,大家一看,皇宫里门槛被朱云给掰断了,于是跟皇帝说:“咱修一修吧。”这个昏庸的皇帝这个时候倒挺清醒的,说:“不要修了,就让它留着,可以让我检讨自己,多听忠言。”并且号召官员们都向朱云学习。所以,朱氏折槛堂一支基本上就是朱云的后代,这是很清楚的。

朱姓现在在中华姓氏里排名第13位,一共16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也是个大姓。

提起秦姓,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秦朝。事实上,秦姓和秦始皇还真有点关系。甚至有一位日本首相都自称为是中国秦氏的后裔,他是谁呢?

在中国,秦姓主要分成两支。西北的一支在甘肃天水,多少和秦始皇家有点关系;另外还有一支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东南部。有意思的是,西北的皇亲国戚那一支的子孙不太多,后来并没有成为秦姓的主干,而东部和东南部这支姬姓的黄帝后代反而枝繁叶茂,成为秦姓的主流。大约在秦汉之际,随着秦朝灭亡,大量嬴姓四处逃散,魏晋南北朝时,很多秦姓已经开始迁往南方江南一带,这样说起来,秦姓散布全国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

不仅如此,秦氏在日本也是一个古代氏族,这一点从流传至今的一些传说中就可以发现蛛丝马迹。根据日本的史书《日本书纪》记载,在公元3世纪前后的东汉时期,秦始皇的后代弓月君(又名融通王)渡海到了日本,并在此定居。雄略天皇以后,这支秦姓已经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其中一个叫秦河胜的人成为了圣德太子的宠臣,宠信到什么地步呢?让他负责建造了日本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广隆寺。后来,秦姓演变成了一个在日本非常有名的姓——羽田。大家都熟悉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曾经在公开场合说:“我是中国秦姓的子孙。”承认自己是秦姓后裔。可以说,这是一支现今已经完全融合到日本民族当中的秦姓。

与秦姓相关的典故太多了,比如现在我们说一个人病重,经常这样讲——哎呀,这个人病入膏肓了。“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大家都用,但是这四个字最早是谁说的?很多人不知道。不是名医扁鹊,也不是神医华佗,而是春秋时期秦国著名的医生秦缓。

说到姜姓,很多人都知道是姜子牙的后人。但没有人会想到,姜姓其实和吕姓有很大的渊源,两个姓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人们大多以为姓吕的人不太多,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吕是个大姓。

吕的第一个起源是姜姓——炎帝之后,是以国为氏,始祖是我们都知道的齐太公吕尚。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就一个吕尚代代繁衍至今几千年,生出100万人没什么神奇的。

第二,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的时候,追随人当中有一个人叫魏犨——魏武子。后来重耳回国当上了国君,魏犨就被封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被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叫吕,一个地方叫厨。被封在吕地这一支魏犨子孙就以地方为名,改姓吕。

还有兄弟民族改姓的。北魏孝文帝的时候,代北(今天山西北部一带)有一支鲜卑族叫叱吕,后来叱吕氏就改成了吕氏。如今鲜卑族早已经没了,早已融入到咱们民族大家庭里,因此这一支现在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姓吕的朋友如果老家是山西北部或者偏北的,那么你的血缘就又多了一种可能。

同时,满族、黎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都有吕姓。至于吕姓具体是怎么融入这些兄弟民族的,有的能说得清楚,有的就不一定能说清楚了。

吕姓的迁移非常频繁,因此分布广泛。我们知道,历史上以同一个姓氏为名的国家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尤其小国家,封了一个灭掉,再封一个再灭掉,如此循环往复,以同样姓氏命名的国家位置可能完全不同,吕国就是这样。过去历史上就有两个吕国,最早的吕国在南阳,后来的新吕国就在新蔡了。虽然都在今天河南境内,但不是一个地方。其中南阳的吕国灭亡以后,它的部分移民迁到了哪里?湖北蕲春;新蔡的吕国灭亡以后,它的移民就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今天咱们的省际观念很强,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各省分得很清楚,但这是今天的行政区划。在过去分的可没那么清楚,只能说这一片是什么国,那一块是什么国,尤其像交界的地方,根本就说不大清楚的。所以我们只能说,新蔡吕国这支遗民流落到了今天河南南部、安徽北部这两省交界处。

在康公失国以前,齐国有一支吕氏已经散居在了韩、魏、齐、鲁之间,这一支有些子孙很早就到了陕西和甘肃。两汉时期,这支吕氏已经遍布河北、陕西、内蒙古。东汉末年很有名的吕范,就带着自己家里人跑到了安徽寿春(今天的安徽寿县)。三国的时候,蜀汉的吕凯、魏国的吕虔,他们后裔非常有势力,迁到了河东(今天山西永济县一带)。相比咱们好多往南跑的姓氏,吕姓这一支是往北走。

南北朝的时候,浙江、江苏已经有不少姓吕的人。北宋初年,吕姓进入福建,逐渐到了泉州、漳州,后来又有一些从那里移居广东。康熙年间,吕姓开始移居台湾。

吕姓作为中国的一大姓氏,各行各业都是名人辈出。例如三国时候的大将吕布,还有一些人和咱们今天用的成语紧密相关:“奇货可居”、“一字千金”,跟谁有关?吕不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谁啊?吕蒙。这样的吕姓名人太多太多了。

施姓被很多人说成“方也施”,其实更有故事的拆法应该是“方人也”,为什么这么拆分呢?因为施姓和方姓的关系密切,这就涉及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悲情人物。

施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它的第一个起源是姬姓。春秋时候鲁惠公有个儿子叫尾生,字施父。自此以后他的后代就都姓施了,这是一支。

第二,夏代的时候有一个施国,施国的后人就以国名为姓。这一支施氏所在的地方在恩施(今天的湖北省恩施一带),这个地名至今未改,挨着今天的神农架一带。这一支和上面提到的那支,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还有一支出自子姓。商代有七族,七族是指什么?七个行业,七种分工。比如说后来咱们讲的士、农、工、商,叫四族,对不对?或者叫四民。商代七族里面有一族的祖先就叫施氏,干吗的?做旗子的。这个职业其实也正是“施”字本来的意思,后来这一些人就索性以职业为姓,成为施姓的一支。

还有一支来自我们前面讲过的方孝孺。前面我们刚讲了方孝孺后人中有一支改姓何的,另外有一支就改姓了施。为什么改姓施呢?施字大家写写看,怎么念?方人也。将施字拆成“方人也”,这非常妙。后来这些人没有再改回去,就世代姓施了。

还有一些,我们都能猜到了,是兄弟民族的汉姓。比如以海螺为图腾的云南白族,大概因为海螺扭来扭去比较像篆体施字,所以就姓了施。再比如,世代居住在沈阳的满族有施姓,还有京族、彝族、苗族、蒙古族、羌族、傣族、怒族、纳西族、傈僳族都有施姓,这些施姓的具体来源就说不清楚了,很有可能就是有个汉族人流落到当地,娶了当地的姑娘,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那个民族的人了,子孙沿用父姓,但可能连汉语都不会讲。

先秦时,施姓主要在山东、安徽一带活动,随后西迁到河南北部,接着南下到湖北恩施地区,从恩施又进入湖南、贵州,其中有一支西迁到四川泸州和云南的洱源地区,就成为西南施姓的主要来源。今天中国西南地区姓施的很多,就是这么来的。

(发现自己越来越缺少竞争的心) 组长 楼主 16:35:49

戴 湖南邵阳隆回石燕戴氏自宋朝从河南迁来,蕉国戴氏。由新化到石燕,石燕戴氏尊迁来湖南千胜公为始祖,葬新化。现已三十多代。辈份为“千远继寿业,信隆富永才,君重万世大,前哲恩深厚,贻某沽泽长”。 沧州戴氏初祖为黄帝,商殷帝王的后裔,春秋宋国之王宣公为子姓戴始祖,东汉圣公为小戴起祖。晋朝时,圣之遗孙荆公迁山阴会稽(绍兴),达公由会稽迁剡县(山乘县),而后纪实公再迁浙江奉化小方门,充成公又迁浙江余姚县(现宁波市江北区东郭花园),元末明初或(洪武年间),荣公先迁直隶景州,最后落籍沧州李村,据咸丰二年(1982年)的《沧州戴氏祖谱》记载,我祖在明洪武时期,自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初迁山西洪洞,再迁直隶景州,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沧州李村镇(始迁祖戴荣),此后600年戴氏后人,孝谨酿良,服勤力穑,在沧州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日益兴旺,逐渐成为书香绵远,生齿日繁的名门望族,迄今已有5000余户,近3万人,以沧州市为中心,散居沧州各县,为沧州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谱载,戴氏家族迁沧后,由于祖宗重善积德,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至明清两朝,戴氏子孙,通过科考,得中榜眼一人,进士14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沧州历史上只出现了两个榜眼,而戴王伦即为其一/学而优则士,在沧州戴氏家族,科第学士中,明清两朝为官者达95人,其中武官10人,官居7品以上30人,五品以上8人,一品尚书2人,有6人被受赠为资政大夫兼右都御史,7人被授为中顺大夫,中宪大夫,奉政大夫,奉直大夫,2人被封赠为明远将军,2人被封赠为武略骑尉.为嘉许戴氏重文兴族,齐家治国的贤门良风,明清两朝皇帝先后御赐"司农司马文门风,太史御史贤人家","渤海源流君思学,沧州阀阅科第家等春联,予以加勉. 戴氏族人格守"达则献身天下,穷则善身济民"族训,为官者竭力尽忠报国,为民者服勤力穑,孝谨酿良,因此涌现出功勋卓著或颇而建树的官宦. 五世戴才(以始迁沧祖荣为一世祖),明嘉靖甲辰(1544)进士,累官两京兵部尚书,增太子太保,他曾先后巡抚甘陕,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师余年,三次去珊饿,屡建功勋,为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边疆的经济繁荣,国家的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世戴明说,在任清户部尚书时,因国家匮乏,有人议加征判公向,他说:"这是前朝失败的政策,只要我在职就不能重蹈覆辙."在其守孝期间,官府发下檄文,要追交沧州欠狐皮等银八千两,戴明说知道等项银已经赦免,就带着诏书去巡抚面前辩理,得以停征,使家乡数万百姓受益. 九世戴王伦,字经碧,乙末年经殿试,得中榜眼,初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后直升到江西后补驿道. 九世戴王缙,字云极,戊戌进士,经逐步升迁,最后做到福建道御台史. 十世戴宽,字敷在,庚辰年进士,翰林院蔗吉士,32岁病逝. 戴氏家族的男儿如等,巾帼也不让须眉,明清两朝戴氏家族中被皇帝封赠为上至一品夫人下至儒人的有36人,被史志载入列女,贞节表入祠的多达93人,明戴才夫人田氏,对公婆极尽奉养之职,自己卑、谦、退、让,毫无富贵凌人之相,与丈夫以名节相砥砺,临终前还让家人转告戴才要“竭忠报国,扬名显亲,母以妾为深念耳”。清戴明说的母亲王氏知书达理,相夫教子,告戒子孙“不逊声色,不殖货利,是学问之根本”为人要继承传统,要宿怨藏怒,要谨慎格职,但不畏强暴,不仅儿子高中晋官,两个孙子也榜上有名。 荣为“渤海人文第的沧州戴氏,清芬浓郁,文人辈出,据有关史志记载,有诗文传的戴氏族人共16人,著述诗文集多达30余部。 道光26年(1846)的《国朝沧州诗抄》收编有顺治以来沧州诗人122家,1396首诗歌,其中戴明说,戴王伦,戴王缙,戴景,戴宽,戴寅,戴鸾图等七位戴氏族人的作品211首,占总诗抄的五分之一。家繁之盛,尤其清户部尚书戴明说一人就有《定园诗集》、《定园文集》、《历代诗集》、《篆书正》,《偶见录》,《礼记提纲广注》等12部著述传士。 根据我的家谱介绍,我的祖籍是山东登州府,后来迁到现在的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河东戴家堡.我只记得家谱有"广维明启俊,锦绣玉春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江西籍最大的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