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村养猪实用技术术杂志交了版费什么时候出刊?

1、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20xx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我县广大农民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水平开展培训。经全体人员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xx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1、“三进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具体要求,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切实把“三进村”工作扎实有效地抓紧、抓好,达到尽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目的。

  2、农民实用技术下乡集中活动。我校下村进行宣传,特作横幅15幅,参加活动的农业技术教师3人,接受咨询1万人次,发放法律、技术和农资产品等资料1万份,其中包括《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城务工指南》等。目前,在全镇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xx人次。

  3、进一步搞好农村“大喇叭进村”下乡进村试点工作

  “大喇叭进村”工程是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进行传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送到农民家中,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方便的形式,学到农业科技、法律和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掌握致富本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广覆盖的优势,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我校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把农业策法规、生产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及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利用广播迅速送进千家万户。现已配备各类科技图书200册,每个试点村赠送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录音磁带,及时组织收听“大喇叭”广播,深受广大农民和乡镇党委、府的欢迎。结合产业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本镇下坛村突出反季节蔬菜和特种养殖、区域特色产业,播放以温室特菜、瓜、果、食用菌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畜牧养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节目。主要组织播放实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及农事指导等内容,播报市场信息与行情,介绍致富经验及典型。运用科技录音带下乡播放等形式,使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进村入户,及时将新技术、市场信息传授给农民,并利用农村冬闲季节,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行村为基本培训单位,采取进村入户的培训方式,根据行村优势及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的原则,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与法律知识等综合素质培训,切实提升培训层次,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民身份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人,有效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培训内容:重点是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相关知识。

  2、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三种形式。把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有机衔接起来,大力推进培训进村、科技入户,通过采取进村入户、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讲授、现场示范、播放VCD光盘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基础性、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教学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

  目前,我校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xx余人次。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双带”本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方法;是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摆上首要位置重点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半年共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8人,在过程中我校与贵州省六枝技术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我校学习一年的理论课,由六技学佼派专业教师来我校上课。并开设了三个特色专业。现对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1、实施阳光操作,增加工作透明度

  对参加培训的学员一律实行“三免”,即免培训费、实习费、住宿费。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实行了“三个一工程”,即:学员人手一本务工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入学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上写上学员身份证号参训学员还要在通知书上按上手印)。

  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整个工作过程有章可循;对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招生办法、培训券发放名单进行公示。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确保家喻户晓

  为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劳动力转移”,给农民兄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开展了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深入全镇33个村庄进行了集中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张贴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100余份。

  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发布招生简章,做到了统一招生简章;统一招生时间;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报名办法。

  3、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多样化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按照“府推动、培训机构主办、培训管理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一是整合培训资源,营造培训环境。筛选确定了贵州省机械技工学校、马岭职业学校、县职业中学、承担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二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促进技能培训的开展。

  4、加强项目管理,督促规范操作

  相关培训机构首先进行项目申请,培训办在项目申请的基础上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培训办有关人员到培训机构给学员上第一节课,讲解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知识及意义、操作办法,同时还给学员提出了搞好培训、实现就业的有关要求,在培训结业后达到稳定转移就业。

  5、精心组织搞好转移

  培训办通过精心组织,转移输出了二批外出务工人员,共组织输出人员208余人。并为学员举行了欢送仪式,,欢送会上学校校长就外出务工要掌握的基本常识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培训办教师还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了务工手册,最后祝愿大家好好工作,勿忘龙山,宣传龙山,为龙山的明天多做贡献。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们的培训还只是一种短期的培训,农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都是很肤浅的。

  2、经费不足。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1、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各乡镇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仍然纳入目标考核,与其他经济工作和主要工作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其自主择业的能力,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快捷有效地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方针、策和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经验和经过培训、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劳务典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

  3、以返乡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者和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

  4、发挥学员作用,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2、劳动力市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劳动力市场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20xx年以来在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在县委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县劳动力市场以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指导,立足县实际,在做好企业与各类人员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城镇失业等人员的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推荐、职业介绍及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转接等工作,现将200年县劳动力市场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中专毕业生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推荐、职业介绍及档案转接工作方面。

  20xx年月份共对名大专进行了求职登记;对名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的职业指导;对名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职业推荐和职业介绍,有人通过职业推荐和职业介绍走上了工作岗位;为名大中专毕业生做好了档案接转工作。

  (二)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推荐、职业介绍工作方面。

  共有下岗位失业人员接受了求职登记;共有人接受了职业指导;共有人接受了职业推荐和职业介绍,有人通过职业推荐和职业介绍走上了工作岗位。

  (三城镇失业人员求职登激作、职业指导、职业推荐、职业介绍工作方面。

  共对人进行了求职登记,发放了《城镇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证》册;共有名城镇失业人员接受了职业指导;有人接受了职业推荐和职业介绍,有人通过职业推荐和职业介绍走上了工作岗位。

  1、由于县国家级僻县,县域经济欠发达,加之无工业基地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县人力资源供需总体上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2、是由于我县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思想及择业观念尚未转变,等待国家分配思想十分严重,自谋职业,自主择业意识淡薄,造成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推荐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建议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度,以提高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以培训促就业缓解我县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

  2、建议以为载体,建立信息共享,提高职业推荐和职工介绍的范围和广度,缓解我县人才供求矛盾。

  3、进一步加大职业指导和宣传力度,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失业人员进一步转变择业观念和自谋职业,自主择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自身努走上工作岗位以及鼓励他们从事第三产业。

  4、加强工作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失业人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提高职业介绍和职业推荐的成功率,促使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失业通过各种渠道走上工作岗位。

3、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习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招标;要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财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4、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20xx年,xx市科协把实施阳光工程作为科普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实行领导、人力、物力、财力多方倾斜,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选好培训基地,制定培训目标。

  根据我市初选的7所培训基地的性质不同,我单位把党校、技工学校和科技职校定为培训基地,并分别在这三个培训基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xx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到60人。

  二、落实培训总结,执行培训制度。

  培训基地要执行工作月报制,在月底前上报上个月培训转移有关统计数据,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点进行检查验收,对培训就业的学员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抽查转移就业情况。

  三、加强培训管理,实施承诺服务。

  培训基地将公开“阳光工程”招生简章,明确对培训岗位、内容、时间、收费及补贴标准,并公开学员名字,随时接受学员监督,对于接受培训的学员要实行承诺制原则,为他们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科协最大职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为打造“和谐xx”做出贡献。

5、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平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习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习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近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习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习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近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府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习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平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6、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作为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作用,挖掘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良性循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造成我县的支柱产业。xx年我们在县委、县人民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针对农民工返乡的现状,制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工作。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028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引导性培训120人和职业技能培训4608人,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226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16人,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转移培训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质量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列为xx年的首要工作,继续发挥县就业服务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输出具有一定技能、能尽快适应各类企业用工需要的劳动者。

  县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地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特别是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我们除了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积极做好农民工就业引导服务,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专业有针织机操作工、电动缝纫工、商品营业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员、建筑混凝土工、钢筋工、砌筑工、摩托车维修工、电工、电焊和SYB创业培训。除了组织农民工集中到县城培训之外,还考虑到农民的实际困难,通过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组织在当地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开办培训班前,都及时制定教学计划,设定好学时并选派专业技术水平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对学员采取签到制,严格按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课时要求进行培训。农民工培训后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者,发给了职业资格证或特种作业证,为他们外出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xx年,我县着重抓了创业培训工作,全年开展了SYB创业培训班4期8班,培训人数158人。许多学员经培训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其中同古镇四合村的岑昌庭从广东惠州市返乡后,申请办理了《返乡农民工优惠证》,通过自身努力,于09年11月开办了“钟山县同古镇富丽华电子加工厂”,还聘用了返乡农民工15人。类似岑昌庭的情况还有很多。

  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开展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据用工需要增设了数控机床专业的培训,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教学实习资源的优势,以及教育部门管理的有利条件,开展针对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的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后送入厂就业。经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比较高,深受用工企业的青睐。我县还利用到钟山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进行农民工培训,针对要求就地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我县安排用工企业开展定向培训,这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在县内投资的用工需求,还可以经培训后向他们在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总厂输送熟练工人。

  二、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县就业服务中心继续搞好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在现有场地基础上,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增加硬软件的投入,配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职业介绍工作队伍。

  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实现县人力资源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联网、实时共享,方便农村劳动力查询就业信息、登记求职、参加社会保险、参加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使广大农村劳动者随时了解和查询用工信息,及时掌握适合自己的工作与岗位,保证农民工经培训后能按时转移就业。完善和提高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功能,进一步落实机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工作“六到位”。对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加强策业务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素质和执行策的水平,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参加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了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或工作人员到广东的外资企业考察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了解到了企业的真实具体情况,为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了解到了第一手资料。

  三、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改善劳务输出服务

  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再转移就业,我们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部门各自优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广泛宣传,按照“府扶持、整合资源、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务工提供岗位,多举措、多渠道促进返乡农

  民工再就业。通过利用广播、电视台、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有关优惠策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增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的信心。组织邀请20多家当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下到乡镇集市开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进村入户宣传府有关创业、就业优惠策,积极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现场招聘员工,实现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满足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的良性互动,有效解决了农民找工和企业招工“两难”问题。至xx年12月,已在钟山县城、清塘镇、凤翔镇、珊瑚镇、镇等举办14场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据统计,专场招聘会进场应聘人数达17750人,发放宣传资料23720份,共发布空岗信息5610条,达成就业意向3360人,其中1840人已经在当地企业实现就业。

  我县由人事劳动、农业、财、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组成了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落实组织劳务输出的有关工作,由过去劳动部门的单一组织输出,转变为多部门的配合,组成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开展的格局。县人民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把农民工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纳入双文明建设岗位责任目标。为了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基层工作作用,在各个村委均落实12名村干部作为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上传下达及时将用工信息向农户宣传,形成一个府统筹、部门协作、上下衔接、高效运行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同时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局、共青团、妇联、总工会为成员单位,成立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权领导小组,切实维护好我县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县还做好了跟踪服务工作,积极加强与用工企业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确保组织输送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四、扶持民工返乡创业,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我县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注重和外商接触,介绍我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和招商引资的优惠策,吸引外商到我县投资办厂,仅县劳动部门就成功引进了两家港资企业到我县投资办厂,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以劳务输出为契机开展招商引资,是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的新途径,无疑更能发展当地的经济,减少外出成本,增加劳务收入。因此,我县出台优惠策,以外商同样的待遇扶持民工返乡创业,激励外出务工人员以就业为手段,以创业为目的,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学到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带回家乡,创办自己的企业。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返乡农民工优惠证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桂劳社发[xx]78号)文件精神,做好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的工作,引导和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策、创业服务等方面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全年已办理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5072本,实现创业(含规模种养殖)的农民工人数达1316人,接受培训、创业、税收、信贷、就业扶持策等方面服务咨询8960人次。

  我县xx镇以针织业为龙头兴办了35家针织厂,清塘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了玩具厂,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20XX多个工作岗位,使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了转移就业,特别是大龄农村劳动力和有家庭拖累农民工就近就地解决转移就业问题,从而形成一条链条式的良性互动的劳务输出模式和有组织有规模多元化的劳务输出格局,扩大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

  五、存在问题和明年工作打算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就业服务中心的培训场地(特别是实习场地)已经不适应开展培训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场所来满足就业工作的进行。为此,我县正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加强建设县就业服务中心培训场所的工作,为今后转移就业工作打基础。同时做好开通和运行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劳保所的信息网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准确及时的用工信息。xx年初要结合春风行动的开展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的良好开端,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注重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和品位。努力做好劳务输出,结合开展招商引资,为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地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特别要注重做好扶持返乡创业,完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策,落实优惠待遇,切实做好服务,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7、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工作总结

  下派新农村工作,竖家和省委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根据省、市、县关于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意见,乡党委、府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依靠群众,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指导员的领导,各新农村指导员深入村社,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将200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工作计划。

  乡党委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工作领导组,在缺党委副书记的情况下,及时把分管党建的副乡长充实到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负责全乡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充实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办公室人员,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制定各项制度和工作措施。今年,结合全乡实际,制定全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围绕中心工作进行阶段任务安排,并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和目标,确保了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县委要求和党委的工作计划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宣传惠民策,鼓舞凝聚人心

  为把和省、市、县的支农惠农策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精神及时广泛宣传农村。按照省、市、县、乡的有关部署要求,各新农村指导员深入第一线,到农户家中体民情、察民意、知民心,利用各种会议、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村内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省、市、县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各项惠农支农策,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和认识,振奋人心,鼓舞干劲,营造氛围,把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来。共发放资料18000余份,召开座谈会160次,书写标语160条,广播宣传100次。通过以上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群众学习难的问题。

  (三)建立制度,健全村级组织

  针对一些村委在制度上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发挥指导员自身的长处,帮助村 “两委” 完善工作职责、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指导所驻村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同时将自己了解和知道的一些好思路或做法与村干部一起探讨和交流,取长补短,通过村规民约形式通过全体村民的表决通过,用以约束规范村民行为。逐步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监督的机制,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权利,扎实推进基层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四)制定科学规划,做实基础工作

  驻村指导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村情民意,按照党委府的统一部署,从具体的村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后续产业的培植做文章,培育骨干产业,扶持积极分子,以提高农村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权、村庄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符合该村发展的综合性规划或单项规划。切实解决了农村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五)做好项目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全乡僻面大,一时难以解决众多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此在实施的项目上,每个新农村工作队员认真学习相关策,了解相关项目建设情况,协助、指导和督促落实好每个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效益最大化,达到预期目标。年内工作队协助抓好 2009年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指导实施好各村的示范点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及其他项目的建设。保证了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得以实现,以此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六)增强发展后劲,壮大农村经济

  一个地方要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和资金投入。因此工作队把产业培植与整合投入结合起来,致力于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生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解决的是生产发展问题,落脚点在构筑产业支撑上。要把产业发展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构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两条腿走路”的长效机制。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培植优势特色产业,全乡建立了七大示范基础;二是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非农收入。三是深入生产一线,切实抓好春耕备耕、烤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切实壮大农村经济。

  (七)倡导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要求,贯彻落实“八荣八耻”荣辱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以村规民约为载体,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着手,大力弘扬公民道德规范,着力破除农村封建迷信、聚众博等歪风邪气,积极遏制一部分人国家集体观念淡薄,偷盗、吵架闹事、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倡导健康文明生活风尚,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了一批“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的新型农民。积极帮助村干部开阔视野、提高文化水平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把农村优秀青年人才、致富能手和创业能手培养发展成为党员;把农村优秀青年党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真正做到村级后备干部选得出、管得好、用得上。

  (八)推动党建创新,激发基层活力

  乡党委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的领导、跟踪管理服务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工作领导组,党委蒋书记任组长,调整充实了办事机构,明确安排党委组织委员专职负责新农村工作队的日常事务,从机构上、人员上、经费上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给予全力的支持,市派、县派和乡派的8名新农队员和7名大学生 “村官”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了新农村指导员“六员”作用,每月在岗时间都在23天以上,经常走村串寨、进村入户宣传策、调解纠纷、了解民情,用扎实的作风走进群众中间,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帮助村上出谋划策,积极争取资金、项目,为所驻村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帮助所驻村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巩固扩大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加强与村组干部的协调与联系,教育引导村级组织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在凝聚群众力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上。主动帮助村“两委”主要干部明确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理清发展思路,提高他们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对存在不和谐因素的“两委”班子,采取个别谈话,生活会等形式,全面了解,沟通思想,多做工作,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强合力。所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在岗期间各项作用发挥良好。

  市、县、乡各部门下派的工作队员,都能按照规定,驻村开展工作,严格遵守《昭通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为。

  杨显梅(驻松林村指导员、乡中心学校选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与寸田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抓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落实,粮食生产、林改归档、烤烟生产、“数字乡村”、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发归档等中心工作。

  孔令贵(驻坪地村指导员、乡选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与坪地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粮食生产、烤烟生产、林改归档、“数字乡村”、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发归档等工作。

  周兆云(驻仙马村指导员、市商务局下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与仙马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粮食生产、烤烟生产、林改归档、“数字乡村”、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发归档等工作。争取资金15.6元解决仙马村委会建设,村卫生室建设,恢复生产自救,仙马小学僻生的学习生活用品。

  凌成堂(驻黑拉村指导员、县民局选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参与党委、府各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与黑拉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粮食生产、林改归档、烤烟生产、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参与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等工作。争取资金8万元解决黑拉村委会建设,碧发村民小组公路维修,解决罗寨村民小组良种购买。

  王录海(驻松林村指导员、团市委下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与寸田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粮食生产、林改归档、安全生产、稳定工作、烤烟生产、“数字乡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发归档等工作,争取资金9400元解决松林村委会建设。

  郭友刚(工作队副队长、驻奎阳村指导员、县科技局下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负责新农村工作队工作并参加村“两委”各项工作,与奎阳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并全面完成任务,抓好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的落实,粮食生产中抓科技种植,样板带动,创办了科技样板500亩、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抚养费征收、扶贫工作、矛盾纠纷调解、烤烟生产、“数字乡村”、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归档等工作,主持全乡林改并指导全面业务工作,有效地完成了全乡十多万亩进5000本林权证发放。同时向单位争取1万元资金修帮助建奎香集镇街道。

  牛长欢(驻安乐村指导员、县地税局下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参村 “两委”各项工作,与安乐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粮食生产、农村合作医疗、矛盾纠纷调解、烤烟生产、“数字乡村”、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归档等工作,争取资金12万元解决松林村委会建设和梁山村民小组的引水工程建设。

  罗明伟(驻吉塘村指导员、乡级下派):按规定到村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党委、府各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与吉塘村干部一起参与计划生育、粮食生产、农村合作医疗、矛盾纠纷调解、烤烟生产、“数字乡村”、安全生产、稳定工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换归档等工作。

  (一)少数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中,农村工作经验少,办法不多,点子少,工作中有被动的一面。

  (二)有少数指导员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相关策学习理解不深,理论联系实际少,操作略显吃力。

  (三)有部分指导员根本没有从事过农村工作,对基层工作不熟悉,个人开展起来比较吃力。为村级组织及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能力较弱,缺乏上下沟通协调能力。

  四、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切实为新农村指导和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使其安心驻村工作,充分发挥指导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密切与市、县下派队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二)抓好各项社会事业,营造群众生活的新环境。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合率;积极开展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产业化进程,发展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一是着力发展主导产业,做好“七大”示范基地建设。抓好林权制度工作,培植与林业相关的产业,加快林果等产业的发展。二是着力扶持僻农户增收脱贫。采取资金扶持、党员干部帮等措施,扶持僻农户发展产业增收项目,确保每个僻户通过发展产业逐步实现脱贫致富。三是着力抓劳动力转移,开展劳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及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抓好文明新风,形成安定和谐的新风尚。

  一是组织广大村民参与,制定和完善符合法律、适合村情、简便可行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二是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治理好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五乱”现象。三是“四进家”活动,即抓好党的策进家活动,使群众知晓党的策法规;抓好科技文化进家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抓好法律知识进村进家活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抓好文明新风进家活动,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五)抓好治建设,探索管理的新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的内容和议事规则,促进村民监督管理。二是抓好村务、财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

8、街道度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街道度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次抽样调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5月14日,我街道办事处样本框范围为所辖地毯路居委会内07调查小区居民区。

  街道办事处根据区府要求,于20xx年5月10日前分别完员职责划分、对外宣传等任务,使入户调查时困难最小化。

  二、样本框确认阶段

  确认本次地毯路居委会07调查小区无拆迁变化,并再次明确本小区边界,以文字形式确切表述四至范围,确保辖区不重不漏。

  5月12日,我街被抽中地毯路居委会07调查小区全部完成区域图及调查小区的绘制,街办事处对本次参加调查的调查人员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培训,并下发了办公用品。随后我们明确了本次调查的1名调查指导员、4名调查员,并再次对可能遇到的业务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业务上保证按时完成此次调查任务。

  5月14日至22日,地毯路居委会07调查小区调查指导员、调查员放弃休息、克服困难,将各自小区内所有房屋居住情况摸清。在我街广大调查参与人员共同努力下,整个调查过程中最困难的入户登记阶段于5月22日圆满结束。由于人口调查的特殊性,单靠正常工作时间难以完成,所以各居委会调查指导员、调查员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每天清晨7点至晚间9点入户,然后回居委会整理一天资料,10点以后回家。

  本次调查中,工作时间的不确定和延长是比较容易克服的'困难。由于地毯路居委会07调查小区人口构成比较复杂,个别居民不但不理解、不配合我们的登激作,有时甚至恶语相加,把他们对生活的不满、怨恨全部借机发泄到我们的调查员身上,每次面对这种情况,调查员们都能顶住压力,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使他们逐步转变了态度,除极少数拒不填报外,大部分居民都很好地配合了调查工作,使我们掌握了准确的辖区人口数据样本。

  5月23日起,我们组织各居委会普查员对收回的登记表逐项检查和互查,将错项、漏项、笔误、逻辑错误减少到最低。29日开始,街办事处组织人员开始进行数据录入,最终数据显示本小区共有125户,其中1户为集体户,124户为家庭户,5月14日晚居住本户人数为326,其中16岁及以上人数为310;户口在本户未居住本户人数为2,其中16岁及以上人数为1。

  通过数月,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的20xx年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使我们掌握了街域内准确的样本人口信息,也为今后的人口数据开发和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农村进村入户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一、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找到了一些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走出机关来到农村,由 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整天面对的由抽象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和活生生的人,这种变化对我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比如,同样是对待土地征用和农民失地问题,过去从材料和新闻上看到他们,我可能会产生一些同情;但是现在,当我实实在在面对这些事,面对农民兄弟,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时,我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同情,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了。过去看到这种情况,我总希望别人去做点什么,现在却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类似这样的变化,半年来经常发生着,而且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我相信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我的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在三岔“三同”的.日子。六个月对农村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与农民兄弟的促膝交谈,也让我看到了、听到了、认识到了、体会到了市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换句话说,我们到基层锻炼,就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利,将“三同”融入“三农”。锻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意志、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

  “三同”期间,我比较注意调查研究。为期六个月的“三同”活动,我既要当好农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农民。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到基层锻炼为什么,锻炼期间做什么,锻炼之后留什么),认真思考西片区发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走访活动。虽然我生在农村,但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现在农村的条件、环境、现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凭印象、凭经验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了,难以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不到农村不知道,一下基层才知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农村工作事情非常具体,鸡毛蒜皮一大堆。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了熟悉农村工作,我经常跟着村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问问,慢慢熟悉环境,经常和村干部促膝交谈,虚心向他们学习,到村子里进行村情民意调查,了解农民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我所在的三岔村委会地处原西山乡府所在地,是这里的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岔村民委员会共有4个村民小组,1035户农户,人口3787人,人均有粮41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543元,人均耕地只有0.41亩。由于近年来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三岔农民一年时间是“一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十个月外出打工挣钱”。三岔属城郊结合部,经济相对发达,目前正抓紧小康村的建设,大多数农户基本不干农活或干农活的时间很少。我所在的农户家户主是村民小组的副组长,土地大部分被征用,基本上无农活可干,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三同”期间,我主要是帮助他们做点家务,收割季节帮助收割谷子、玉米,辅导两个子女的学业。对村委会的工作则尽力而为,列席部分会议,积极提一些意见和建议。针对三岔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地、农民外出打工的实际,对三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发展城郊经济我作了一些调查,可以说,这些调查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是活生生的,是在办公室的文件材料中读不到的。到农村后的感受是在机关里无法找到的,一些鲜活的知识也是在机关无法学到的。

10、农村工作个人工作总结

  xx年又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在上级教育行和党组织的关心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的工作,紧紧依靠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同心协力,努力工作。一年来,始终坚持团结学校一班人,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工作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规范,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扎实推进课程,有效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学校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起色。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年来的工作。

  一、为人师表,廉洁自律。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以诚待人”的做人原则,把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坚持原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廉洁自律。坚持团结学校一班人,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提升、学校的发展。

  二、学以致用,提升自我。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任务。因此,我常告诫自己,无论工作有多忙,也不能忘记学习。首先,坚持学习治理论。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坚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策和法规,才能保持与党的一致。这也是作为学校领导所必备的一种治素养。其次,坚持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报刊、专著,学习管理理论,实践管理理论,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更好地为管理学校提供新的养料。第三是学习教学专业知识。我是一位校长,但首先是一位老师。所以,我没有忘记自身的业务学习,每天总要翻阅教育杂志,浏览教学专业网站,了解最新的教学信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不时地做一些笔记,做到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本学期,我积极参加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九次名师名校长例会活动,积极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第二届全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论坛活动,还参加了吴江市中小学课程建设校长论坛活动等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一年来,本人坚持每学期在校内上公开课,与青年教师开展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今年,本人在吴江市骨干教师送教活动中两次执教观摩课;在常熟举办的“苏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暨小学数学学会年会”上执教观摩课;在河南登封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观摩课;在安徽泗县举办的“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观摩课;在山东省青岛胶州举办的“全国一线名师中华行,走进胶州,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观摩课;在宁波举办的《教育科研论坛》理事单位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作讲座。暑假期间去了老区广西钦州市和百色市,给当地老师作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及专题报告。今年,本人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篇。

  三、凝心聚力,打造团队。

  今年,我们提出要打造优秀山湖团队的口号,我始终坚信,只要能形成优秀的学校团队,发扬团队精神,就一定能取得各项工作的胜利,也会获得丰硕的成果。因此,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同心协力,团结合作,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凝聚全校教职员工的集体力量,共同奋斗。工作中能充分发扬,坚持校务公开制度,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学校的重大决策都是集体讨论决定。学校全体行班子人员及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大家群策群力,人人都为打造优秀山湖团队作出了贡献。

  四、勤奋工作,积淀底蕴。

  年初,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部门的指示精神,以校为本、因地制宜,制订了切合自身发展的工作规划,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今年,在开发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共投入了近两百万元的资金,进行了设备添置和校园文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学校完成了“六大中心”的建设,即:科学中心、阅读中心、艺术中心、信息中心、图书阅览中心、教师研究中心。完成了行楼展厅、报告厅、乒乓室、心理咨询室、少先队队室、多功能会议室、档案室、名师工作室等专用室的建设;完成了校园电视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所有专用室的制度全部上墙;学校西立面增添了校名;各幢楼的楼名已确定并即将安装完成;校园总平面图、楼幢的导示和楼层的导示牌都即将安装完成;学校的班牌全部更换;在教学楼的墙面上布置了评比栏和宣传栏,其中宣传栏内容有:教师风采、学生风采、吴江名人、吴江名胜、中外节日等。通过这些中心和专用室的建设,改善了校园环境,较好地营造了校园的育人氛围。

热点聚焦·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植根于中国的实践之中

李扬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经济研究》2017年5期

资本逻辑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

郗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1期

《资本论》如何证明了唯物史观

白刚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张一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摘自《教学与研究》2017年4期

政治经济学批判功能的当代价值

丰子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10期

张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17年6期

西方学界关于选举概念的重构

景跃进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摘自《探索与争鸣》2017年5期

胡卫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摘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6期

媒介学视野中的宗教安全问题

谭苑芳 涂家颖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商学院,摘自《广州大学学报》2017年4期

汤一介先生对新哲学的瞩望

金春峰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哲学编辑室,摘自《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2期

新时期英文世界中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王栋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2期

“剑桥学派”的史学方法与激进民主

刘小枫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摘自《学术界》2017年6期

德鲁克著 李平 杨政银译 译者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摘自《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年6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平等与正义

林剑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3期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三重批判

刘荣军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生活哲学研究中心暨现代社会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3期

论信用与人的存在方式:从马克思到希法亭

黄志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摘自《哲学动态》2017年4期

跨越“英国实践”的马克思哲学

乔瑞金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摘自《山西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

薛秀霞 杨亚蒙 薛芹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宁波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从“实效”与“实践”之辨看实用主义哲学的分野

高来源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哲学研究》2017年4期

严廷植著 俞丽霞译 作者单位:韩国汉阳大学,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摘自《第欧根尼》2017年1期

道家“自然”观念的演变

叶树勋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摘自《南开学报》二〇一七年三期

慈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追问

周中之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摘自《湖北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卢永欣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摘自《广西大学学报》二〇一七年三期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基本思想

陈村富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摘自《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3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性建构

高楠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5期

文学理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性

南帆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摘自《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3期

视觉文化三个核心概念考察

周宪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摘自《文学评论》2017年3期

“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

肖伟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17年3期

祭告制度与《春秋》“书法”

过常宝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学遗产》二〇一七年三期

唐宋词与现代流行歌词创作研究

张慧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17年4期

晓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江汉论坛》二〇一七年五期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语言互通”的层级、定位与规划

卢俊霖 祝晓宏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摘自《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2期

王莉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摘自《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焦兵)

历史视野中的水环境与水资源

南德等著 申志锋译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环境研究中心 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 浙江大学江南区域史研究中心 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译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摘自《浙江大学学报》2017年3期

魏晋以来的“禅让革命”及其思想背景

楼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宋代文化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

秦开凤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摘自《浙江学刊》2017年3期

中共对农民运动的领导和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刘景泉 顾友谷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南开学报》2017年3期

日本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张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3期

伏尔加河大宗商品运输与近代俄国经济发展

张广翔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摘自《历史研究》2017年3期

美国《情报人员身份保护法》研究

杨楠 刘国柱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摘自《美国研究》2017年2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积累的社会结构经济危机理论研究

刘谦 裴小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纵横》2017年6期

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

刘贯春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摘自《财贸经济》2017年6期

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分配

张衔 蒙长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6期

孙聪 宋志达 郑思齐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摘自《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4期

宋丽智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4期

张可云 满舰远 蔡之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摘自《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3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发展型社会政策:我国社会福利的路径选择

胡文木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求实》2017年7期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问题建构

王婷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6期

乔万尼·萨托利的政治理论遗产

包刚升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摘自《政治学研究》2017年3期

当代俄罗斯文化政策的核心理念与总体规划

田刚健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摘自《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3期

县委书记的角色认知与形象塑造

王东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摘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3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张萍)

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及争鸣

周方银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摘自《国际政治科学》2017年2期

例外论与中美战略思维的差异性

潘忠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美国研究》2017年2期

小国的“大国平衡外交”机理

孙西辉 金灿荣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当代亚太》2017年2期

话语操控与安全化: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艾喜荣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自《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3期

国家话语能力的内涵: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认识

文秋芳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摘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3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思考

渠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摘自《法学家》2017年2期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宏观建构

石冠彬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法学院,摘自《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2期

获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之辨

王若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私法》第14辑第1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

象征性立法对刑法功能的损害

刘艳红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摘自《政治与法律》2017年3期

区域立法合作的探索与思考

戴小明 冉艳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二〇一七年二期

构建我国行政审判“参照”惯例制度

柳砚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17年3期

统合性警察概念的当代价值

陈鹏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研究》2017年2期

陈林林 何雪锋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摘自《求是学刊》二〇一七年三期

电子证据的形成与真实性认定

汪闽燕 作者单位:法制日报社,摘自《法学》2017年6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刘亚秋)

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历史基础

景天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4期

中国农业社会学的现状与前景

熊春文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研究》2017年3期

对中国人类学亲属研究的反思

马腾嶽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摘自《思想战线》2017年4期

人类学研究中的“门环误区”及其规避

关丙胜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摘自《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2期

生育史对中国老年女性寿命的影响

李建新 张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3期

关于退休年龄的人口学分析

顾宝昌 朱晓 祁静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摘自《人口与经济》2017年3期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进展及国家治理研究

马伟玲 王俊华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3期

银色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服务体系重构

杨燕绥 陈诚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2期

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和结构研究

薛海平 唐一鹏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摘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2期

高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的工作适应研究

朱佳妮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摘自《复旦教育论坛》2017年3期

理解马克思历史正义思想的两个前提  张颖聪等

扬弃私有制:超越新自由主义的现实选择  方珏

理论创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现实要求  黄凯锋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青年的行为准则  代玉启

中国古代逻辑的特征  龙潇等

儒家经学《周易》古礼研究的欠缺  张朋

概念结构整体论  刘壮虎

施佩特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  萧净宇

西方文论关键词:有机整体  张欣

文艺批评“反哺”文论的意义与途径  胡一峰

宋诗注释方法述略  唐玲

网络时代电影艺术的新形态  黄莎等

汉语的中动结构  武成

歇后语的结构与功能再探  束定芳

日名制的产生与商王尊号  魏鸿雁

从简帛材料看汉初黄老之术的实质  高凯等

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交流  王治来

第五次反“围剿”前后党和红军作风建设  唐金培

中共华北根据地的春节宣传  李军全

进口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进展  魏浩等

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经验  钟春平等

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从“权衡”转向“制衡”  钟茂初

发挥民主推荐制度效用的政治学分析  麻宝斌等

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特点与有效运用  刘红凛

人口变动趋势下基本公共服务精准化配置的建议  王茜等

中国草根NGO政治关联与政策倡导呈倒U型关系  李朔严

中国海外安保体系的建构  崔守军

涉非三方合作的中国策略  张春

历史哲学视域下的西域—中亚  施展

美国环境外交中的认知共同体  周圆

积极组建互联网国有企业  罗勇

亲属法律文本与实践的统一路径  李拥军

《唐律疏议》前言“疏议”透视  王立民

宋例地位新探  吕志兴等

农村分家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杜鹏等

中国生育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贺丹等

社会保障顺应国家治理新要求  张怡恬

重构研究生课程范式  李金碧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从“救助性”转向“发展性”  张更立

短讯(19)(29)(8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用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