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古诗的方法有哪4步啊!

中国诗词大会火遍了全国,并带动了起一大波人开始对古诗词的发生了浓厚兴趣。诗词大会我不去评价什么是是是非。

我们只探讨怎么学好古诗词,怎么样才是真正学好和学透古诗词。此文章建议继续阅读,你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的。

第一:学古诗词不只是学会背。

背是初级,你在背时要学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好理解对吧?

这样说吧,你在背诗时要脑子中想起那个画面,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刚有小苞时,那蜻蜓飞上去了,画面很美,你说我没见到荷花,那么你可以搜索一下图片,然后强化下。

比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简单!把这诗扔到网页搜索图片中,肯定会有的。

所有风景诗都可以这样操作。

你会问抽象的怎么办?你可以把自己放进去想象,比如那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好抽象,你怎么把握,也不难的。我就不信你没有那种很失落的境界!那就想象成你站在高山上或者阳台上也行,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然后想想就想哭。明白了吧?

第二:学古诗词不要老是只学一段,那样很难正确理解。

再讲上面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前面实际还有一段“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前面也这么美,而且也说明这荷花是长在一个有泉眼地方,而且诗名就叫《小池》,树倒映在水中是晴天。你没发现这是一个很安静的氛围吗?

只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无法体会到妙处,因为前面也是灵魂和让这个诗描述的场景更立体化,层次化。

第一句,泉水流出来本来就是无声,泉水出来的水本来就是细流,哗哗的大流量那叫溪不叫泉,然而却凭空加一“惜”字,就变少了。更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爱”字,让本来晴天树倒映水中很平常的事物,重点却放在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这就十分空灵了。

这时在三、四句再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就更是佳境,如果你不看前面那两句,只看这二句你就无法体会到诗人怎么会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所以你只能看全面一首诗你才会体会到此诗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三:要了解每首诗作者的背景,遭遇!

为什么这样讲?每首诗字面意思你只是理解字面意思,但当你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写的,什么情况下写的,他的人生经历是什么样的,你才能真正将这诗读透。

经常有一些诗句很美,但是那不是那个诗的本义,只是引出后面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我才强调第二点,不要只看一段,而且是要看整句诗。还是讲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你感觉这就是没有遇到明主的抱怨。

但是:陈子昂在极度悲愤的情态下写成的。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轻出兵,致使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麾下万人为前驱,但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此时的陈子昂,满怀悲愤,“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这是为一方面是自己建议没有被采纳,另一方面是为牺牲的将士不甘,在泣泪的!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如果你认为这是歌颂将士勇敢杀敌,你是理解了一半,但是另一半是为那些不应该牺牲的将士抱不平。如果你看到以为是讽刺当时主将张守珪就错了,实际是讽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后来高适参加平叛安史之乱,作战勇敢,很难说是不是他就是因为这些牺牲将士而非常痛恨安禄山。

所以一定要查一下作者写诗的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再比如杨万里写很多田园诗,有时你感觉他应该没有当官吧?但实际又不是,杨万里是官居高位的。而且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当得起能臣之称。

唐代有几个田园诗人,他们更多是一个过客态度去写田园风光,但是杨万里却不是。他是一个不端架子,注意观察的一个人,他是真正融入到田园中去,融入农民中去,他可以驻足仔细观察农民耕作,甚至去交谈,会很仔细观察一些儿童的行为和言行。他的一些田园诗甚至可以成为当时农民耕种生活的重要史料,而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我一直认为一个文人一个诗人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非常伟大,我很不喜高高在上的那类诗人,即使有再高的文学成就也让人感觉缺少点什么。

比如你看杨万里的《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而唐代几个田园诗人就没有这个深度力度,更多是一种过客走马观花只注意景罢了,当然我不是全盘否定他们,但是相比杨万里就缺乏一种生活气息,还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杨万里却不是,他写得很富有生活气息,证明他是很深入了解了,不深放了解就不会写出这么富有生活气息和生动的诗。

第四:配合诗去找一些图片来了解诗词的意境。

当你找到一幅非常符合诗的画时,你会发现你对这个诗的意境会更深一层次。

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人也针对诗来做画一些国画,包括古代一些著名画家,都有喜欢照着诗来绘画的习惯,当然这要建立在他文学功底要很深厚的基础。

比如明代《黄氏画谱》又叫《唐诗画谱》就是明代著名出版家黄凤池编著的,,就是一诗一画。凡是每诗都会针对诗意绘画一幅。包括了《草本花诗谱》、《唐诗画谱》、《唐解元仿古今画谱》、《五言唐诗画谱》。(本人百家号有文章专门介绍过,有兴趣可以查阅)

下面就是《唐诗画谱》中由明代著名画家陈继儒书写的虞世南《春夜》诗意图。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我们可能有时无法找到完全合适的,但是可以找风景画,找别人拍好的照片,别人根据诗意设计的图来配合自己学习。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找到更符合诗意的画。你会发现你对于一首诗词又提高一层次。

本人就经常看到一些不错的图片,然后感觉很有诗意,就会另存并将图片标上诗的名字,这就是我的诗词图片数据库了。所以有很多读者说你配得图真好,那是因为我为了找张能符合诗意的图甚至要花上几小时时间找遍全网,找遍各个主流素材网站。实在找不到也要找到非常接近的。(下面就是训练图)

这图你能想到什么诗意呢?

这个你可以配几首诗出来?

这个你能配出几首诗来?

这个你又可以配几首诗?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诗就是如此之美妙,关键你的积累要够。

今天就分享这些,后面还会继续分享,请持续关注!本人原则是:只写干货,不写水文!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艺术泛舟

  怎么学好古诗词,古诗词作为我国的语文教学特色,如何学好古诗呢?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六种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一、掌握基础知识,熟知基础内容

  理解古诗文时代背景、掌握字词句、理解诗词意思等是学好古诗的前提。

  诗人常常借诗来抒发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揭露、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因此,了解诗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要理解诗的大意、主要内容,首先要审清题目的意思。

  如题目《早发白帝城》的意思:“早”指“早上”,“发”表示“从……出发”,整个题目的意思是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审清题意,对全诗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古诗中有些字词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有区别的。

  如《山行》一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现在的意思是动词“坐下”,而在诗中却当“因为”讲,与现在的意思差别就很大了。

  理解诗句先理解词义,再把词语连起来就是整句的意思。

  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先理解“朝”“辞”“白帝”的意思,再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容易了。

  全句可解释为“早晨离开了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古诗在写作上有许多艺术手法,如采用比喻、夸张、烘托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诗的意境。

  如《夜宿山寺》一诗中的.“手可摘星辰”是用夸张的手法写楼的高;“不感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用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动天上仙人的丰富想象来烘托楼的高。

  二、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古诗言简意赅,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

  例如教学《咏柳》一诗,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春天到来之际,你行走在路上,一定会感受到严冬过后,大自然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秃秃的柳树,这时是不是有了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在学生想象之后,老师就可以提问他们想象的情景,然后就导入诗文,指导他们朗读。

  将诗文与他们想象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看似对柳树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作者很巧妙的笔法。

  让学生最终明白这首诗的主旨是赞颂春风吹得树儿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三、今曲唱古诗,感受意境

  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都是可以唱的。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对已有曲调的,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王维的《阳关三叠》……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

  对没有曲调的诗词,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格调的把握,调动自己的音乐素养,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用民歌、通俗歌曲、影视歌曲、儿童歌曲来套曲。

  用今曲来唱古诗词,不仅唱出诗情画意,使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通过自己的音乐活动感染了他人,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兴致勃勃,寓教于乐。

  四、举一反三,类比学习

  我国古典古诗文灿若繁星,数不胜数,如果一首一首的慢慢学习,这样耗费的精力太多,而且不利于记忆。

  其实,我们可以把描写同种题材、表达同样情感或使用相同表达方式的诗歌放到一起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还可以在比较中更好的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说:李煜的《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来比喻忧愁的名句,它以春水的汪洋恣肆比喻愁思的深广无边,而且以春水的长流不断比喻愁思的无穷无尽。

  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词人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悲伤与感慨。

  学生在学习这句的时候就会思考了,这么形象的写愁的诗句还有哪些诗中有呢? 这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一系列写愁的诗句,例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等等。

  五、开展趣味训练,培养诗兴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词,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生们痴迷于诗词,个个跃跃欲试。

  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自由创作诗词。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纷纷模仿古诗词书写出自己的诗篇。

  诗作虽然不太工整、漂亮,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学生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

  如巧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填写诗句,设计一些文学史常识的回答,让学生学写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等等,这些趣味联系,让学生掌握技巧方法,激发兴趣。

  可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或创作等。

  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六、延伸课外阅读,积累诗文

  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的画卷。

  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

  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就会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

  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地促进我们语文的教学。

【怎么学好古诗词】相关文章:

学习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古诗词需要掌握正确的步骤和方法。鉴赏古诗词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进而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应该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注意五方面内容。

  一、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

  如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如果没有诗下的注释,我们只认为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但加上注释,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首诗表面句句在写景,实则是通过写景表达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二、了解诗人的生平

  如李弥逊的《春日即事》。从字面上看,作者描写的春日环境是幽静凄清的,情绪是低沉的。但问题答到这个层面上还不够。我们结合一下诗人的生平可以知道,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从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他政治上从位高权重到大权旁落,人情上从门前的车马喧闹到门可罗雀。那么这种低沉的情绪即是他政治上失意的落寞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三、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典诗歌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松、梅象征高尚的节操;牡丹象征富贵;柳象征送别、留恋等。诗人在用到这些意象时,一般都和自身联系起来托物言志,这样,在其固有的象征意义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诗作,主旨就不难理解了。

  四、善于发现诗眼。

  一首诗里,诗眼往往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显示全诗的思想。它是诗中最能体现事物精神、表现诗人感怀、概括力最强的语汇。品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来品味,看它在拓展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了解了诗歌的结构,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

【学习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古诗的方法有哪4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