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压水井什么时候出现的进入中国的

非洲乡村头顶容器的妇女。视觉中国 供图

  苏丹、乍得、尼日尔……这些原本的非洲贫穷落后之地,一片片黄沙瀚海,如今变成了不夜城;一条条油龙伴着绿洲碧水,向远方铺展延伸。

  多年前,中国石油迈出了在非洲勇敢的第一步。无论惊心动魄的动荡局势还是赤日炎炎的恶劣气候,石油人勇往直前从未退缩。20年的拼搏努力,中国石油在非洲国家收获了鲜花与掌声。

  “中国梦”与“非洲梦”。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因中国石油人等中国建设者,手挽得更紧,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深……

  今年5月,尼日尔津德尔炼油有限公司高度最高、难度最大的项目——309火炬检修顺利完成。尼日尔项目建设的几年间,尼日尔政府官员曾到津德尔炼厂视察,他们表示,中国人来到尼日尔建设炼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不来这里参观,都不敢相信在条件这么艰苦的津德尔,会有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现代化炼油企业。这将大大促进尼日尔的经济发展,尼日尔油品将实现自给自足,端起“金饭碗”。

  早在4年前,乍得首都以南300公里处,随着Ronier管道外输管线主阀门缓缓打开,Great Baobab油田首度实现了原油外输。这个油田位于乍得项目H区块内,年产量达240万吨,通过205千米的Ronier-Kome原油管道与ESSO(埃索)公司运营的乍得—喀麦隆管道相连,实现外输销售。该油田开发和管道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由中国石油承担施工建设任务。

  中央媒体“走进央企,走向海外”采访团采访时,时任总统能源顾问Djibo Salamatou女士、津德尔炼油厂尼方副总经理Belko Ibrahim先生等尼方官员纷纷表示,与中国石油的合作让尼日尔成为产油国,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炼厂,实现了成品油的自给自足及部分出口。更重要的是,中国石油帮助尼日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在与中国石油的合作中,尼日尔技术人员逐步得到培养,中国是尼日尔真正的朋友。

  中国石油尼日尔上游项目在津德尔地区、迪法地区、管道沿线和阿贾德姆作业区投资建设学校38所;为当地社区打水井29口并在各作业点预留水源40余处,供附近群众取水和牲口饮用;在作业区内捐建两所诊所,油田现场为当地居民和部队士兵免费提供医疗服务,为当地危重病人和士兵提供紧急医疗转运和救援。尼日尔炼厂投产以来,先后为津德尔医院投资修建了部分病房,为当地社区新建了打水井,为周边村庄百姓设置无偿供水点15处,为附近的Bakin Birgi、Gaouna、Belbedji等村庄修建了医疗中心和教室,赞助了津德尔艺术家协会、津德尔大学、能源领域工作者协会等组织机构。

  CNPC“好样的”

  今年5月7日,尼日尔总理拉菲尼一行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访问,高度评价了尼日尔与中国石油多年来在石油领域合作取得的成果。2014年7月,尼日尔总统穆罕默杜·伊素福就曾到访中国石油,他表示,在中尼石油合作中,尼日尔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勤劳,中国人是伟大的劳动者,值得尼日尔人学习。

  尼日尔能矿部部长福马科伊加多(Foumakoye Gado)在阿贾德姆(Agadem)油田和津德尔炼厂考察时表示,他曾在1993年到过阿贾德姆,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漠,从津德尔(Zinder)往北180公里,村庄都很少见到。中国人用3年时间让荒漠变成了石油不夜城。中国人帮助尼日尔实现了几代人都未能实现的梦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多少西方公司来此勘探,不是说没有石油,就是说石油储量不足以开发开采,只有中国人帮助尼日尔实现了几代人的石油梦。

  2011年10月,尼日尔一体化项目原油销售协议、成品油销售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尼日尔工业发展新时代的开端及能源独立的起点,标志着中尼合作进入了收获期。

  位于撒哈拉南缘的乍得,有“非洲死亡之心”之称,四季弥漫着非洲稀树草原的气息。在这里,一个个“中国奇迹”被创造。

  一座现代化的百万吨油气处理装置崛起于非洲大地,位于乍得西南部的罗尼尔油田,正式投产仅仅用了短短1年零3个月的时间。被誉为乍得“南北和平纽带”——全长311公里的管道工程,注油投产一次成功。仅用18个月时间,乍得第一个炼油化工项目——恩贾梅纳炼厂高标准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石油乍得一期百万吨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运行,中国石油非洲油气合作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乍得国家实现了能源独立。

  炼厂投产庆典仪式当天,乍得总统代比、时任乍得总理纳丁加尔,石油、矿业和能源部部长塔贝等官员出席,代比在仪式现场称赞道:“CNPC(中国石油)好样的!中乍合作万岁!”

  “洋徒弟”撑起半边天

  2017年组建的西非公司乍得项目奉行“同一项目,一支团队”的企业文化理念,采取平等、非歧视的用工政策,积极推进当地就业、培训,为乍得石油工业培养了全产业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多年来,中国石油乍得项目与乍得石油、矿业和能源部合作,选定多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送往中国接受培训。乍得项目不断开拓就业机会,为新招聘的当地大学毕业生提供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学员还被派往现场实习操作技能。

  今年上半年,尼日尔炼厂按照制订的月计划、季考核的方式对尼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通过每月一次班组考核的方式来督促其学习进度。同时按照“一师一徒”的方法,每名尼方员工都有固定的中方师傅按照培训计划对其进行生产技术和操作的培训,有力提高了当地员工技能。

  曾有一封从苏丹1/2/4作业区发来的邮件,让长城钻探录井公司员工为之振奋。那是苏丹停产7个月后长城钻探承录的Bamboo W-56井二开进展顺利的消息,而且是中国员工的“洋徒弟”完成的。经营形势严峻的当前,长城钻探派出培养多年的“洋徒弟”,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当时,公司安排了录井作业队长Khidir Mohammed负责施工。不到两天,Khidir召集了8名外籍录井老员工,进行详细的责任分工。几日内,这支由外籍员工组成的录井小队到达井场,最终的施工质量全部达到甲方要求,充分验证这套“洋徒弟”培养标准作业程序(SOP)具有良好效果。可贵的是,Khidir还发明了一套“值班记录”工作法,队伍自我管理十分规范。经过多年摸索实践,这个公司将本地化业绩与中方员工晋级挂钩,以带徒能力衡量师傅个人能力,奖励外籍雇员带徒弟,重酬外籍雇员独立带队。

  “只有洋徒弟们撑起半边天,中方员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是只有教会洋徒弟,才能养活中方师傅!”长城钻探录井公司国际业务副经理万德辉说。

  2017年4月30日,尼日尔炼厂与津德尔大学举行了足球友谊赛。比赛当天,津德尔运动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许多当地民众到场为两队加油助威。代表炼厂出战的中尼方队员在赛场上敢打敢拼,展现出炼厂员工的良好球技和精神面貌,给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乍得上游项目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召开公共信息交流会时,来自乍得石油部、环境渔业部、NGO等社会团体和油田作业区附近议会等25家当地政府和社区组织机构的代表共3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乍得项目关于社区关系、环境保护等工作的报告,并就公众关注的“社区建设、人员就业、环境保护、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中油国际阿尔及利亚公司管理团队一方面加强与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生产经营联系密切的相关企业的沟通,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上游局、下游局,NAFTAL销售公司、天然气供应公司等加强接触,形成了经常性的信息沟通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经营运作过程息息相关的社会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公共关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的经营运作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在第23个国际非洲儿童日前夕,乍得公司举办了“大手拉小手”联欢活动,组织当地员工及其子女和中方员工代表欢聚一堂。儿童日当日,乍得公司邀请当地员工的子女到公司做客并开展娱乐活动,25名当地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身着盛装如约前来,一场跨越地域、国界的国际联欢活动在乍得公司院内上演。一个多小时的活动中,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场上洋溢着欢声笑语,汇成欢乐的海洋。

  在非洲,中国石油人发现了一个个油田,建起了一座座炼厂,帮助很多国家建立起完整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中非石油合作绘就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汇集中非合作的涓涓细流,中国石油在非洲的未来,光明可期……

  20世纪4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在二战集中营里完成了关于地中海世界总体性研究的鸿篇巨著,揭示出地中海多种层次的历史变化节奏,树立了典范性的样板。近几十年来,中央欧亚、印度洋世界、东亚海域、大西洋世界等新的历史研究领域相继形成,其共通之处在于加深了我们对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交往与互动的理解。关于这种地理空间广袤、涉及文化多元、延续时间漫长的巨大区域,有学者称之为“互动区”。印度洋世界是研究进展极为显著的一个“互动区”。

  以往学者关于印度洋史的兴趣,长期聚焦于年,重点研究印度洋贸易纳入全球化进程之中的历史表现。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欧洲人(主要是葡、荷、英、法四国)在印度洋的殖民活动留下了大量公私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受欧洲中心主义心态影响,轻视之前时代印度洋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积累。然而,过去几十年里,考古学、语言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工作,呈现了印度洋世界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多元文化长期交流的丰富细节。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欧洲人的影响被夸大了,尽管他们在15世纪末闯入了印度洋,但是直到18世纪中叶,印度洋世界的运行仍然遵循着历史积淀形成的节奏。

  印度次大陆向南伸入海洋,将印度洋分成东西两块被陆地半包围的海域,形似一个大写的字母M。在西印度洋,北部海域由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彼此联通,为西亚、埃及、阿拉伯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海上通道。公元前4千纪,当人类文明在西亚崭露曙光时,这片广大区域里的人们就开始利用海陆通道进行自然资源与手工制品的交换。大约公元前2500-前1950年,两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的频繁交流,带来波斯湾海上航路的初次繁荣。此后,随着印度河文明的衰弱,主要贸易网络向东地中海转移,波斯湾航路的长途贸易沉寂了近千年。进入公元前1千纪,印度、中国进入兴盛期,成为在地中海之外欧亚大陆上的另外两个文明中心,影响力逐步向外扩展。在印度次大陆,以北部的恒河流域为中心,形成多国并立的文明核心区,与德干高原、斯里兰卡形成互动发展的网络,进而与周边世界加强了海陆联系。在此背景之下,西印度洋的海上贸易再度繁荣,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阿比西尼亚等地的商人共同参与了这一历史进程。可能在希腊化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统治时代,就已经有希腊商人介入印度洋贸易,但要等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埃及,之后才真正出现地中海商人远赴印度洋西海岸的长途贸易活动。

  东南亚文明的发育相对较晚,印度与东南亚之间跨越东印度洋的交换网络,约在公元前1千纪中叶之后的几百年才确立,推动力可能是南亚商人向东方探求新的财富来源。由此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环南海的东南亚贸易网络开始向西扩张,与向东伸展的印度洋网络联通,进而使得从东亚到地中海的海上道路完全打通。以地中海、印度、中国为核心区域的欧亚大陆文明地带,通过陆路或海路的交通网络,结成一个频繁交流、相互影响的整体。

  印度洋上的季风和洋流为人类活动限定了运动路线和时间节奏。简言之,印度洋世界的海上通道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近海航路,如果从东向西,沿着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的海岸线行进,从阿曼湾、亚丁湾可以分别进入波斯湾、红海,或者沿着非洲之角折向南方,经索马里、坦桑尼亚抵达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岛,那里是历史上贸易船队的终点。另一条是横跨印度洋的航路,从东向西,自东南亚的苏门答腊或马来半岛出发,径直向西,经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可以直达亚丁湾。这是东南亚、斯里兰卡的香料输送到印度洋西岸的快捷路线。大约到公元前1千纪晚期,沿着上述海陆交接的轮廓线,印度洋世界周边的多元社会形成了资源交换、人口流动、财富转移、文化互动的定期交流机制。

  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绕道好望角,抵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此时他对当地香料和宝石的渴望与羡慕,与1500年前处在欧亚经济网络西北边缘的欧洲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漫长的岁月里,印度洋上的物资流动方向基本保持不变:丝绸和瓷器来自东亚,阿拉伯半岛供应乳香、马匹,波斯出产丝织品、地毯以及马匹,索马里以南的东非海岸则供应黄金、象牙、龙涎香、奴隶,价格高昂的丁香、肉豆蔻产于东南亚的马鲁古群岛、班达群岛,胡椒和生姜的主要产地是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高等级的肉桂只有斯里兰卡和印度西南部才出产。此外,印度大量出口棉织品,西北的古吉拉特、东南的科罗曼德尔海岸以及东北部的孟加拉都是重要产地。

  在资源分布、市场流向以及固定航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环印度洋的一些区域成为长期活跃的商品集散地、中转站或造船基地。达伽马进入印度洋之后,他首先看到的是东非海岸商业繁忙的莫桑比克,不晚于7世纪,这里就已经成为西印度洋贸易的重要一环。继续北上,是港口城镇星罗棋布的斯瓦希里海岸,由于非洲班图族与从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来的商人长期通婚杂居,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化。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1331年造访斯瓦希里海岸,在控制黄金出口的重要港口基尔瓦,看到街市繁华,东方瓷器比比皆是,还有来自印度古吉拉特、马拉巴尔的商人。

  从斯瓦希里海岸继续北上,即抵达扼守红海出海口的非洲之角,它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阿曼隔着亚丁湾对望。此处是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两个贸易区域的重要通道。据约在公元1世纪撰写的希腊语文献《红海周航记》记录,非洲之角东侧的索科特拉岛,有希腊人与印度人共同生活。2001年,考古学家在岛上一个深达两公里的洞穴里面发现两百多处涂鸦,产生时代集中在2世纪至5世纪初。多数涂鸦用的是印度西部的婆罗米文字,其他还有犍陀罗的佉卢文、大夏文、希腊文、帕尔米拉的阿拉姆文、古代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文、南部阿拉伯文等。可能是在等待季风转换的空档期,来自各地的商人、旅行者、僧侣利用这一洞穴进行求神祈祷等宗教活动。这些涂鸦涉及语言种类之丰富,让我们对两千年前西印度洋这个小岛上多元文化杂处的状况有了更新的认识。

  与红海入口处的亚丁类似,霍尔木兹同样因为扼守波斯湾出入要道而成为商业都市。霍尔木兹岛炎热多雨,土壤贫瘠,整个岛屿只有一口水井,生活用度完全靠贸易输入,但凭借其有利位置成为国际化的贸易中心。当地居民以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主,犹太商人、亚美尼亚商人、古吉拉特商人均以此地为其贸易网络的重要据点。11-17世纪,是霍尔木兹作为西印度洋贸易中转站的盛期,来自印度、东南亚的货物抵达此地,再转运西亚、阿拉伯、东非。

  在印度洋的另一侧,与霍尔木兹类似,室利佛逝和马六甲凭借其险要的地理位置,控制印度洋和中国南海之间的海上交通,依靠对商品征收进出口关税,先后发展成为商业王国。他们的统治者运用灵活的手腕,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各方势力建立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友好关系,以维系其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16世纪初,葡萄牙人托梅·皮列士初到马六甲,在港口看到各国商人摩肩接踵,他们来自西亚、南亚、东亚等各地,肤色各异,信仰多元,使用语言多达84种,繁荣景象让其惊叹不已。

  研究印度洋世界的学者经常强调,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的1500年里,尽管周边社会有复杂多样的族群、语言、文化、宗教,甚至同一宗教之下又有各种教派的信仰分歧,但交往的基调是和平、友好、互惠的,没有一种政治势力企图谋求垄断性霸权。葡萄牙人的到来,在16世纪以后逐步改变了这里的游戏规则,暴力手段成为经济霸权的后盾,而往昔的和平岁月难以追回了。

  (作者:岳秀坤,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三个月前,夏日炎炎。上洋镇南山岭海滩,大黄色的勾机在海滩边上嗡嗡作响,火辣的太阳直射在海滩上,一时之间,勾机被磨得光滑的机身,晒得滚滚烫的细沙,都闪着金光,甚是刺眼。勾机一番穿梭,海滩上“地拉网”网具、非法作业船只等设施被彻底销毁,在阳西有百年历史的“地拉网”率先在上洋镇烟消云散……

  如今,海浪一如以往般波澜不惊,只是海滩上,多了一份整洁,多了一份祥和,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期许。

  上洋镇,位于阳西县东南部,东有龙高山与溪头镇相隔,北与织篢镇接壤,西和儒洞镇、沙扒镇相邻,南临南海。该镇地处南海之滨,东、北面有连绵起伏的龙高山,地势东北高西南地,东南部有省级渔港——河北港。该镇山海资源兼优,素有“鱼米之乡”“瓜果之乡”美称,建有大规模的西瓜基地、荔枝基地、蔬菜基地与海产养殖基地;滨海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丽,人文景观多样独特。

  “今年以来,上洋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阳西2021行动方案》工作部署,按照“责任、担当、效率”主题活动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在实施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民生保障、创新社会治理、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全镇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上洋镇委书记叶汝现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作出了客观的概括。

  农业农村工作渐入佳境。截至目前,该镇特色农产品西瓜荔枝销量稳步增长,其中西瓜产量6.8万吨,产值1.96亿元;荔枝产量1.75万吨,产值2.3亿元,借助“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有机融合,特色农业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投资930万元的2017年高标农田项目加快推进建设;投入资金480万元组织实施25个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完成白石村垦造水田项目,持续推进菩提村垦造水田建设;完成沙湖沙沟村、那西大朗村共44.49亩拆旧复垦工作,持续开展菩提水井垌等村拆旧复垦工作。九步河、白石河综合治理工程动工建设,已完成清表和河道清淤工作。发放2018年度耕地力保护补贴380万元,2018年度422只渔船柴油补贴455.77万元,按要求开展村集体清查核资工作。现代渔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省二级渔港河北渔港升级改造和港池锚地主航道清淤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最近进入施工阶段。

  ▲上洋西瓜畅销全国

  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近日,位于该镇的华侨城签订100亿投资意向进驻白沙湾开发,招商引资成果初显。积极对接引进鼎龙集团白沙湾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全力推动白沙湾旅游综合性开发。以白沙湾为主枢纽,辐射福湖岭地质公园、南山岭、南山海旅游度假村、大树岛和炮台岭打造经典蓝色滨海旅游带。南山海矿三旧改造已展开前期工作,将打造成为综合旅游开发体。双鱼城至溪头马村古驿道建设规划设计已完成,年内将投入建设。推动宝光大屋上洋文化博物馆建设,结合中小河流治理推动上洋绿道建设,全力推动人文古屋、紫色古驿道、蓝色滨海三条连片连线旅游线路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模初具。

  顺利推进重大项目征拆工作。该镇提高政治站位,班子成员全部挂点重大项目,力促征地建设工作有序进行。该镇积极开展征拆“百日攻坚”工作和重点项目大干120天工开作,仅100天时间完成海上风电产业园区411亩土地丈量工作,全部具备交付施工建设条件,三峡一二期和海上电缆登录线路已动工建设;完成阳西电厂#1-#2线路辖区内43基塔基土地征收工作;完成海上风电输出线路一期24个基塔任务中20个基塔征地工作,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利用15天时间完成处置拆解南山海、南山岭和沙湖等村8槽地拉网作业船只、网具工作,提前完成县交办工作任务,得到表彰。持续优化交通网络,省道S541县城新上洋桥至白沙湾公路、滨海旅游道路纳入阳西县2021行动方案,征拆工作有序进行,可望加快推动建设。那西危桥建设项目顺利动工建设,预计年内可建设完成,目前,该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加快对全镇危桥进行改造,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已完成农村道路硬底化建设逾20公里,全镇交通路网得到不断优化。

  ▲百年历史的“地拉网”彻底取缔

  “今年以来,孙波书记、谭忠健县长多次到上洋调研,为我镇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我镇近期中心工作之一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全县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县的规划,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精品村和美丽宜居村,提升农村整体形象。”上洋镇镇长林志远说。

  镇区环境整治动真格。目前,该镇投资4116万元对镇区主街道进行升级改造,现已完成项目立项和设计招标工作,预计年内可动工建设。通过竞选市级镇区人居环境整治第一批示范点,落实整治资金2000万元,计划开展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东湖文化广场建设、宝光大屋上洋文化馆建设、镇区连接那西村主道路改造以及镇区主街道和其他巷道硬底化建设等工程,将大大提高镇区面貌。组织开展违法违章建设整治,拆除违法构筑物600平方米,发出乱搭乱建临时棚整改通知书44份,违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镇区人居环境得到有力整治。

  脱贫攻坚战见实效。全镇新时期建档立卡共有贫困户826户1492人,今年上半年止,已脱贫700户1236人,脱贫率84.75%。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共投入扶贫资金约5994万元做好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其中“6.31”扶贫专项总资金达1166.44万元,资金使用99.39%,用于民生保障的光伏项目投入资金604万元,美味源项目投入资金400万元;“6.30”扶贫专项资金72万元,资金使用86.49%,用于为贫困购买电视,报装自来水、信号服务等,解决贫困户日常生活问题。对照市委巡察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反馈意见,该镇扎实开展专项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立行立改,使整改取得明显实效。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呈亮点。目前,该镇2个省定贫困村共申报项目146个,已发包项目133个,开工133个,完工129个,资金支出1932.99万元。同时,已全面铺开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对16条行政村77条自然村开展“三个三”工作,其中73条村完成清理任务并通过验收。16条村的规划设计也基本完成,各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正进行申报立项。

  ▲美丽乡村——河北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积极争取乡贤支持——到目前为止,筹集了2688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双鱼城村张氏家族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全资捐建双鱼城公园以及双鱼城村至古驿道连接绿道,福湖村陈专先生出资约1000万元捐建上洋中学教学楼、饭堂和村道拓宽项目。此外积极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周新村委会西瓜产业成功申报2019年省级“一村一品”项目。石门村委会对虾养殖市级“一村一品”项目已原则同意项目入库,上洋镇西瓜产业省级“一镇一业”申报已上报相关材料。该镇还全面推进全镇18个村“一村一党建公园”建设——至6月底,已完成14个行政村的党建公园建设工作。完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5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全面完成19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升级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乡村振兴阵地建设进一步夯实。

  该镇形成共识,把扫黑除恶工作作为社会民生的有力保障抓紧抓实。为此,该镇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线索排查,紧盯黑恶势力‘保护伞’不放,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这场硬仗。与此同时,全镇各级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定不移打响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社会治安的重拳治理,保障了全镇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生态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上洋镇禁毒知识讲座进校园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加强。该镇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上半年共发放1576名老人高龄老人生活津贴金额共32.54万元,发放低保、五保、残疾人及防灾减灾救助等资金共约386.17万元,发放优抚金和农村退役人员补贴共121.35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共25.45万元,发放大病救助资金18.62万元,完成军人悬挂光荣牌工作。全面完成2018年40户新增危房改造工作。

  生态保护不断落到实处。在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督导下,该镇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严格执行落实河长制制度,落实巡河责任,开展河道、水库垃圾清障等工作;抓好水库水体污染监管控制;扎实开展河道“五清”行动。加强入海口排污口、养殖排污口的监测。

  ▲上洋镇县镇人大代表调研水污染治理工作

  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推进。该镇社会事业发展势头猛,各界联手持续做好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紧扣“平安上洋”创建目标,重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排查线索5条,处理人员15人。投入20万元通过宣传、大型活动等方式推进全民禁毒工作,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常抓不懈反邪教、精神病患防控工作。全面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维稳制度,上半年,累计镇、村两级受理信访及矛盾纠纷案件164宗,化解150宗,化解率91.46%。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宗,查处治安案49起,社会实现和谐稳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快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今年已开工建设8间,完成选址3间,初定选址1间。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 “零事故”。此外,武装、应急处置、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联、工会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

  让上洋镇各级干部和河北边防派出所干警深受鼓舞备感振奋的是,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孙波日前到该镇调研,看望了边防派出所全体干警,充分肯定了该镇各级勇于担当、执法为民,做好治安防范和社会维稳工作,发挥了保一方平安的作用。孙波还对该镇卓有成效保障法治社会建设工作的落实予以赞赏。

  ▲上洋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这是该镇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廉政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上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亮点。

  坚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今年以来,该镇严格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能力进一步增强。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注重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全面推广“学习强国”平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你超我赶学习氛围。以此为动力,全镇法治建设得以完善、优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坚持推进政府廉政建设。该镇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对“四风”问题,坚持抓早抓小,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半年来开展谈话提醒120多人次,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镇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半年办理人大建议7件。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切实提高工作透明度。

  坚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积极响应县委关于开展“责任·担当·效率”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部署,该镇抓好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致力锤炼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转变工作作风,以敢负责、勇担当、提效率的干劲,落实到每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目前,该镇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行为,严格遵循“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至目前为止,全镇公共服务中心实体办事1200多件,办结率100%;全镇村级公共服务站实体办事逾3000件,办结率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水井什么时候出现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