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是UI是做什么的 详解UI的定义与作用?

UI 是什么?有很多误以为 UI 就是各种漂亮的界面,是创意,甚至是平面设计的一部分。这些并不对,如果你一开始是从这种认知开始学习 UI 的,大概率难以立足。我曾经问过很多UI设计师一个问题:未来1-3年,一个UI设计师、或者一个想做UI设计的人,如果是只会画画、只会把界面画出来,只会做各种效果,几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大家是否同意?结果几乎所有问过的UI设计师都说很同意,确实发现这个问题了。而网上很多对 UI 的解释是错误或者不全面的,现在很多地方把学 UI 变成学画画,这是误人子弟。出自UI(全链路设计)能力地图:我在知乎里给很多零基础、小白的同学解答了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大家往往这个时候最需要获得帮助。有些业内的人会认为我只会给小白同学解答问题,其实,如果你当初入行的时候能够我这样资历的人(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来解答问题,应该会很有帮助。千万不要自己已经入行了就觉得别人的问题都很小白。我会分成几部分来回答:第一、如何理解 UI 设计 第二、UI 设计的新变化第三、如何获得UI的学习资源UI 的全称叫 User Interface,就是用户界面,也就是一个产品(例如 App,或者汽车上的车载设备、智能硬件等等)和用户交互时,需要借助的界面。不要把 UI 理解成画画,和手绘之类的更不沾边。我曾经请艺术类的大学老师来做 UI,结果做的一塌糊涂。而反过来,中国最顶级的一批 UI 设计师(很了解他们,就是我们周围的一些朋友),很多都不是艺术出身,甚至以前没有过绘画背景。UI 设计本身是互联网研发中的一部分,要以互联网的视角来看。这里有一个互联网项目完整的流程和角色:第一:如何理解 UI 设计我经常会做的一个比喻,就是盖房子。就像这样一栋小木屋,盖起来的整个过程,需要多种角色的配合才能完成。首先,需要一个人提出需求, Ta 需要一栋什么样的房子。需要房子能够提供哪些细节。然后,由一名设计师,规划房子的整体使用情况,包括房间的布局等等。其次,由另一名设计师,提供房子的整体外观的设计。再次,由一名工程师给出房子的整体架构、材料等等建议,以及规划盖房子的流程。最后,工人施工,前者依次验收。这样的一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这样的一栋小木屋都是一个人完成的。但是如果把这栋房子,看成一款互联网产品的话,那么就能够找到对应的角色了。提出需求的人,在一个流程中,往往是产品经理,而他则是从多个层面获取到的相关的需求。规划房子的整体使用情况和布局的那个人,我们一般都叫作交互设计师。决定房子的外观,给房子刷什么柒的那个人,我们一般叫作视觉设计师( UI 设计师或 GUI 设计师)。而建立房子的工程师和工人,一般都是我们整体产品团队中的研发工程师。等等,这里肯定会有人产生疑问,已经看到了 UI 设计师,那么 UX 设计师在哪里呢?其实,在这个盖房子的例子中,UX 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比如说,我们建立这栋房子的目标,是要秉承着冬暖夏凉,通风好,采光棒,房间布局合理,住起来舒服又放松,睡一晚就能够充分放松身心。那么,所有盖房子的人,都要秉承着这样的思想,那么就时刻考虑着 UX 是什么。这个例子是比较贴近于 UX 和 UI 的概念的。UX 的概念什么是UX首先要明确的,UX 并不是具体的一个职位或者工作技能,而是一种思路或者一个流程。UX ,在百度百科中,解释如下:UX是User Experience的缩写,即用户体验,其核心是用户,体验指用户在使用产品以及与产品发生交互时出现的**主观感受和需求满足**。用户体验发生在用户接触产品的时候,随着用户使用产品的深入,用户体验也从内部感受逐渐转变成某种用户需求的满足。UX设计师研究和评估一个系统的用户体验,关注于该系统的易用性,价值体现,实用性,高效性等。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用户体验最开始的简称是 UE ,但是与可用性工程的缩写重合( Usability Engineering ),行业中为了区分开二者的缩写,将「用户体验」缩写为 UX 。用户体验的工作内容,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说明:广义的角度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用户体验的工作内容涉及到的是一款产品的使用周期,我们可以定义为,这款产品从用户开始使用到使用完毕的感受体会。这种产品,并不是单纯指软件类产品,还包括硬件类的产品。对于软件产品,结合用户的使用任务,是一个有开头和结尾的故事。用户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打开软件,然后结合对应的操作,最终达成目标。而对于硬件产品来说,往往从开箱,一直到使用以及使用完毕,整体的过程都可以使用「用户体验」来解释和设计。我个人非常喜欢苹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第一次购买苹果产品,从开箱到开机的整个过程舒服的体验。最近一次觉得苹果的用户体验无以伦比,还是第一次拿到 Air Pods 从打开包装,到自动连接手机一瞬间的那种触动感,为我的使用过程制造了非常完美的用户体验。对于产品设计的整体过程,用户体验应该应该是融入其中的,因此就需要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产品研发人员、产品生产人员以及产品测试人员、质检人员都要带有用户体验的概念来完成工作内容。一般在实体行业中,并不会有专门的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岗位,而是需要把用户体验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个角色中去。狭义的角度一般我们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以及谈论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在软件或互联网行业中。完成用户体验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用户研究员,设计师,包括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用户体验的工作内容,包括的整体流程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挖掘通过研究用户和数据分析,挖掘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然后定义产品的初始形态或者产品的迭代。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研究员、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需要协同工作,共同努力,通过反复的讨论以及考察验证,才能找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需求。此时的产品形态,往往是从0-1,或者是处于快速迭代的阶段。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貌似是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实际上,用户体验设计师同样也要参与进去,把用户体验的概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产品经理往往要结合多个角度去考虑具体的设计,包括产品的实现架构,用户需求,市场目标等,此时就需要用户体验设计师把用户需求进行拆解,然后融入到产品经理的整体设计中。在这个阶段,产品经理和用户体验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会非常多,并且基本上处于一种假设阶段,后面在产出具体的原型以后,可以再进行验证。3.界面设计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是用户体验设计师充分把自己的专业性落实的阵地,从交互设计到视觉设计,基本上每一个细节都要以用户体验为目标指导设计的执行。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的范畴,实际上就包含在用户体验的概念中。用户体验需要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把一款互联网产品从一份文档或功能列表,转化为交互流程图、界面交互原型、带有视觉效果和动效的高保真原型。因此,在行业里,我们会把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都称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而他们所完成的工作内容,都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4.原型验证针对于原型验证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基本上是可用性测试或 A/B 测试这样的方法论。在行业中,众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通过可用性测试来收集用户的反馈,在建立一定的用户体验标准(依据不同的产品实际情况,用户体验指标会不一样),来考察所设计的原型,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真实的需求,实现用户的目标,以及完成任务。可用性测试可能有些大费周章,因为要邀请用户在模拟的环境中使用,而互联网产品的原型验证,可以考虑MVP 或通过一部分用户的甄别,让他们参与使用测试,收集实际使用的数据情况,然后来分析之前的设计能否达成目标。无论是传统的方式,还是更灵活的方法,对于用户的甄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部分内容也是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参与以及主导完成的工作内容。5.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这里,用户体验设计师要配合运营的同事,做好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作,尤其是针对于产品的界面操作等,关键界面或元素,一定要做好数据埋点。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反映出主流用户群体的产品使用情况,以及针对于接下来的产品改版和迭代,都会有所帮助。6.整体的流程多年前我们在官网上曾经有这样一张图。这张图在当时能够充分反馈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整体工作流程。现在行业中会有一些变化,针对于工作地环节接入和输出的阶段会有所不同,但是大致的概念上还是不变的。另外近些年衍生出的「服务设计」的概念,同样也可以归纳入用户体验的一部分。毕竟在用户体验行业产生之初,实际上随处可见的是「服务设计」的影子。第二:UI 设计的新变化这部分结论非常重要,我在其他回答里也说过。在设计师的分工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未来3到5年,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视觉设计的 UI,几乎招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的工作。我说的这个判断,几乎绝大多数 UI 设计从业者都同意。现在好的 UI 设计师挺难招的,招不到。很多朋友的公司、包括很多大公司的团队都在让我帮忙介绍。难招的原因主要是能力不匹配。公司期望你能够真正的把 UI 做了,不仅仅是画个图标、填个颜色,而是整个用户界面(UI 就是 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这才是本来的意思)。一个合格的 UI 设计师,要有视觉思维,也要有交互思维。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摆脱「美工」心态。如果一家公司要招美工,肯定就是美工的工资和期望。但是招的是 UI 设计师,你就得往设计师的方向发展。未来,UI 设计师需要具体更多综合的能力,或者我们可以说,是狭义的全链路设计师。UI 设计是做什么的?在很多人的眼里,UI 设计就是画图标、画界面,是画画的,所以各种培训也都按照画画来教大家。这在以前确实还能凑合,因为那个时候 UI 设计领域都追求拟物化、写实,视觉效果很重,所以对于「画」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在,我和业内很多顶级的设计师、设计团队的负责人讨论过,大家普遍反馈,现在招人的标准已经改变了。有一位阿里的P9朋友说,他们在招人的时候,如果是UI设计师,一定会问他交互相关的问题。这是一定要掌握的,单纯的 UI 设计师(只会纯视觉技能),在未来两三年里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看看现在各种产品的界面设计,是不是几乎都是以扁平化、简洁风格为主?UI 设计师的技能,一定要和交互等紧密连接在一起。单纯会画就能做 UI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 UI 是全链路设计(严格来说,全链路设计还包括运营设计、营销设计等等,但是对于初学者,掌握UI+UX的狭义全链路设计,就已经很有竞争力了),要求设计师能够做好视觉和交互设计。对于很多中小规模的公司,公司并不希望花钱招聘分别的视觉设计(只画界面)和交互设计(设计界面流程),而是希望一个人能够把工作都做了。而对于大公司,要求综合能力,更是要两者都具备。这个门槛确实是高了,但是这是行业必然的要求。UI 设计本来就不是一个艺术类工作,而是一个产品工程类工作,就像我们在一开始贴的那张图里说的一样。第三:如何获取 UI 设计的资源这里是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的能力地图:这两个详细的能力地图,可以在这个训练营里找到:免费的课程:「培优计划」免费申请知群训练营你可以先在知群免费的课程里学习,继续详细了解 UI 设计方向,也了解互联网行业最前沿的人们都在做什么,需要什么能力,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做这个职业。或者参加知群的中国产品设计运营大会,先去了解。知群现在全职和兼职的同事有上百人,我们是在做互联网大学,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有阿里腾讯等公司的项目实战合作,包括你现在正在用的知乎,也和我们有实战的项目合作。为什么知群很靠谱,三个原因:1.课程的含金量很高。我们每年和北京邮电大学都有一个研究生的课《产品经理》,也在不断迭代,让很多没有经验的同学能够有基础进入互联网行业。这是各种线下和线上培训机构都没有的,我们的课程同样会教给研究生,获得了大学的认可。过去一年我们邀请了上百位P8、P9、P10的老师来讲课,还有清华等各大高校的教授,我们的学生现在遍布各大大厂。2.有大厂项目实战的机会。我们还和阿里、腾讯、滴滴、携程、知乎等公司合作,为大家提供企业的实战项目。如果你没有大厂的经验、或者本身是转行等等,根本没有机会去获得经验,我们的课程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和这些大厂、知名产品的合作,都是官方的,不是你平时找到的各种培训班那种一堆虚假信息。很多培训班号称的名师、名企,往往都是假的,从平时知群联合的企业、专家当中,你可以看到行业内对知群的认可。3.在知乎里,知群的信誉度很高,你不用担心各种托儿,还有很多官方的内推机会。我是知乎里关注人数最多的产品经理(136万人关注),知群现在全职兼职的同事有上百人,我们不是一个小培训班,而是互联网大学。从知乎官方,到阿里腾讯滴滴等很多企业,都在和知群合作。我们的内推系统现在有两百家以上的公司和团队在接受内推。知群是什么?知群是互联网大学,我们要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做一些创新,让知群成为大学教育中很好的补充。过去几年,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的创立,其实都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的问题,这些大学其实都是由科研人员在主导的,更多的关注大学里能做出多少科研项目。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最终会到企业、产业界工作,这些同学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一些已经在企业工作的同学,也没有更好的提升途径。这里的教育更是需要改革,需要能够真正让大家学到知识和能力。知群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一个西湖大学式的学校,用互联网来提升效率的效率,让更多的人由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互联网不仅仅能够叫外卖、买菜、打车,还能够革新教育。而在中国,大学教育才是现在最需要改革和优化的。一些误区:现在经常动不动有人说,知群就是教小白的同学,其实,知群有很多同学来自哥大、布朗大学、国内的各大名校,还有阿里腾讯字节美团的员工、国外的苹果、Facebook、Google、微软等的员工。这些背景够好吧?美团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就在知群学习,还有几个即将上市的公司的团队负责人,也在知群学习。有知群的同学通过学习,直接拿到了字节等公司的 Offer,最近还有很多同学的视频分享会发出来。还有人说知群的同学是不是背景都太好了?所以我可能跟不上?但是知群同样有中专背景的同学,也在一家大厂。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不容易,但是每一个人都在前进。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机会就应该是公平的,有梦想的人,就应该有更多机会。针对一些互联网圈的朋友:我也希望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同行能够明白,我们在做一件很好的事。有一些人可能因为误解、或者因为潜意识里的傲慢,觉得知群是培训班如何如何。我想告诉大家,知群是互联网大学,我们的使命就是改变大学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现在在很多公司里都有知群的学生,很多大厂的P8、P9、P10级别的同事来知群做过分享,很可能以后你的同事、你的老板都和知群有联系。我们现在同时还在帮很多大厂招人,以后你在互联网行业发展,知群就是你很好的助力。我们现在有一个免费的训练营,会将我们和阿里腾讯等合作的实战项目,质量很高,如果你希望入行或者提升,可以报名:
时间:2022-02-11 17:38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layui(推荐教程:layui)layui是一款采用自身模块规范编写的前端 UI 框架,遵循原生 HTML/CSS/JS 的书写与组织形式,门槛极低,拿来即用。其外在极简,却又不失饱满的内在,体积轻盈,组件丰盈,从核心代码到 API 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非常适合界面的快速开发。layui 首个版本发布于2016年秋,它区别于那些基于 MVVM 底层的 UI 框架,却并非逆道而行,而是信奉返璞归真之道。准确地说,它更多是为服务端程序员量身定做,开发者无需涉足各种前端工具的复杂配置,只需面对浏览器本身,使得开发十分便捷。为什么使用layui?layui更多是面向于后端开发者,所以在组织形式上毅然采用了几年前的以浏览器为宿主的类 AMD 模块管理方式,却又并非受限于 CommonJS 的那些条条框框,它拥有自己的模式,更加轻量和简单。layui 定义为“经典模块化”,并非是刻意强调“模块”理念本身,而是有意避开当下 JS 社区的主流方案,试图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去诠释高效!它的所谓经典,是在于对返璞归真的执念,它以当前浏览器普通认可的方式去组织模块! layui 认为这种轻量的组织方式,仍然可以填补 WebPack 以外的许多场景。所以它坚持采用经典模块化,也正是能让人避开工具的复杂配置,重新回归到原生态的 HTML/CSS/JavaScript本身!兼容性和面向场景layui 兼容人类正在使用的全部浏览器(IE6/7除外),可作为 PC 端后台系统与前台界面的速成开发方案。主要模块layui 提供了丰富的内置模块,他们皆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按需加载,其中包括:layer、layDate、layPage、laytpl、table、form、upload、element、tree、layeditor、rate、carousel、flow、util、code等。目录结构├─css //css目录│ │─modules //模块css目录(一般如果模块相对较大,会进行单独提取,比如下面三个)│ │ ├─laydate│ │ ├─layer│ │ └─layim│ └─layui.css //核心样式文件├─font //字体图标目录├─images //图片资源目录(目前只有layim和编辑器用到的GIF表情)│─lay //模块核心目录│ └─modules //各模块组件│─layui.js //基础核心库└─layui.all.js // 包含layui.js和所有模块的合并文件以上就是layui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gxlsystem.com其它相关文章!本类排行今日推荐热门手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i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