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特点是什么

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着文字狱的现象,历朝历代屡见不鲜。文字狱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在《汉语大词典》定义其为: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说了这么多文绉绉的概念,那么文字狱到底是什么呢?文字狱是扼杀人民思想的专制制度,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以清朝的文字狱案件最为多样,最为惨烈,最为登峰造极。尤其是清朝初年顺治皇帝时期和乾隆皇帝时期。今天小编我带大家一起走进大清王朝,去进一步了解文字狱。清代皇帝大施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族人的民族独立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而这种文化专制却造成了文化的凋敝,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的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的进步。据记载,顺治帝施行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行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行文字狱130多次,总历时140 余年。事情的发生总有前因后果,清朝皇帝想要维护其永久的特权和专制权利,肯定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维护其根基。而此时的文人墨客,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要是他们有反抗的意图,那便是不费吹之力就能轻而易举的蛊惑百姓进行反抗。于是清朝皇帝的矛头肯定指向了这些知识分子。在清朝,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这正好符合文字狱的本质---冤狱。“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有一次翰林官徐骏(字冠卿)的诗。徐骏的父亲徐乾学曾任康熙朝刑部尚书,又有另一重身份,即顾炎武的外甥。雍正八年,仇家揭发徐骏诗文集内有“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向皇帝挑剔的说‘清风’就是指的清朝,并且还将“陛下”写成“狴下”,雍正皇帝看见后勃然大怒,马上把徐骏革职,认为这是存心诽谤,于是照大不敬律斩立决。徐骏也因为这件事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江苏东台的举人徐述夔去世后,其子为纪念亡父而刊印《一柱楼诗集》。集中有诗句“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被指用“壶儿”比喻为“胡儿”,被暗指满清。而这句话明显包含有想要兴明灭清的意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仇家蔡嘉树检举诗中辱骂清廷,于是酿成大案,牵连的人很多,只要是涉及到一柱楼诗者,均一个不漏地查过去。乾隆帝指示:“徐述夔身系举人,却丧心病狂,所作《一柱楼诗》内系怀胜国,暗肆底讥,谬妄悖逆,实为罪大恶极!虽其人已死,仍当剖棺戮尸,以伸国法。”于是徐述夔及其子肯定不会免于一死,更为严重的是,皇帝对他们实行了更残酷的刑法,开棺枭首示众。徐述夔两个孙子虽携书自首,仍以收藏逆诗罪处斩。徐述夔的两个族人徐首发和徐成濯,名字连起来是“首发成濯”。皇帝就认为这两人的名字连起来是首“发”成濯,是嘲笑清剃发之制,以大逆罪处死。连乾隆帝的宠臣沈德潜因为给徐述夔写过传记,又兼写过《咏黑牡丹》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尽管沈德潜已死去多年,也被“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徐家惨遭灭门不说,当地其他徐姓族人也被翻箱倒柜抄家,有些徐姓人逼迫无奈隐姓改名,把自己的祖宗牌位藏在马桶里以躲追究,就这样一柱楼诗集事件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朝的文字狱毁坏了大多数的经典文化书籍,阻碍了文化的繁荣发展。追杀了大部分有文化的文人墨客,有知识的人都被杀害,在文化的这条道路上冤死。一个朝代没有杰出的文化自然会阻却整个王朝的发展。于此同时,文字狱的危害还漫延到了官场。清朝的大多数官员都是科举入仕,奸佞之臣在文字狱的庇佑下,虎视眈眈的盯着某些职位,总会想要暗地里挑拨离间。他们助长着文字狱的气势,这种制度摧残了他们,自然也就摧残了整个官场,败坏了官场风气。文化上的衰落自然会影响着一个朝代的生存与沦亡。
清朝的文字狱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但真正大规模实施的则是在雍正、乾隆时期。文字狱是指清朝政府针对一些被认为有异议言论或行为的人进行逮捕、审讯和判决的行动,其中以文人和官员为主要对象。清朝文字狱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当时,广东进士杨慎因发表《困学纪闻》等文章批评朝廷进行了侵权、压榨民众等行为,遭到康熙帝刑罚。此后,雍正皇帝接任,开始大力整顿官场秩序,打击腐败。他实行苛政,并且极力遏制思想启蒙运动和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势头,加强对异见、反对者的打压力度。乾隆年间,则是文字狱达到了巅峰。乾隆帝在位期间长达60年,治下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首先是抄家事件: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敕命各省会拿出记载贪污情况的田亩册、纳税册、捐献册、水利工程书等,大量官员和百姓的私人藏书被搜出,共抄家5.7万余次。此外,乾隆四十三年发生了著名的温体验案,这是清朝文字狱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当时,乾隆帝下令追究温体验的类书、编纂等行为,并关押了数百名文人士绅。除此之外,还有钦差大臣李卓吾勒令道士刘铁冠批评《高山流水》,认为此文反映了社会变革和农民起义的现实,导致刘铁冠入狱;乾隆五十三年又有“列祖文集案”,遭殃者共有43人;乾隆六十六年(1801年)还有“三停案”,层层上报,结果导致满蒙文化颓废。这些事件表明,在清朝多个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了一系列文字狱事件。文字狱给清朝带来了极端消极的影响。其一是打压思想启蒙运动、对异见、反对者进行打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其二是文化的颓废。由于清朝时期,官僚贪污、权力腐败等问题日益猖獗,导致不少优秀人才被打压或者自我审查,对清朝文化良性循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三是社会政治的动荡和不稳定。文字狱使得人们普遍感到“言而无信”的现象愈加普遍,彼此间失去了信任和合作基础,加剧社会政治不稳定。清朝文字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格局和人民生活,也为今后学界和社会共同思考中国历史与文明、法治与民主、思想自由与文化传承等话题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2022-12-04 18:00
来源:
风尘讲历史
“文字狱”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派生物,是统治者根据文学作品的只言片语,罗织罪名或仅仅根据其主观臆想而给作者定罪的一种行为。虽说是自古有之,但以清初康乾盛世之时的文字狱规模最大、影响最盛。
上承康熙朝、下启乾隆朝的雍正帝当朝时设立的军机处正是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可见文字狱与皇权集中关系颇大,这其中也潜藏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大规模文字狱为巩固清朝统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更多的是使中国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延缓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步伐。
一、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①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的延续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初只是盘踞在东北的区域政权,由于明末内忧外患不断,给了满清可乘之机,这才得以入主中原继而统一天下,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对于拥有“华夷观”的汉人来讲,满清毕竟是异族,因此清朝在入关之初遭到了广大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即便清朝统治者通过武力镇压了下去,也难消汉族对满清的敌对情绪。
清朝入关后与南明、大顺、大西、明郑争天下,虽然很顺利的征服了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但以郑氏为首的反清集团还在台湾苦苦支撑,威胁着清朝东南沿海地区,严重影响了东南赋税之地的稳定。加上江南学子众多,大多数人都心怀大明,对满清“剃发易服”的政策极其排斥。清朝为了镇压反清思想,巩固统治,便决定将矛头指向汉人的中坚力量——知识分子,而文字狱显然是对汉族知识分子进行打击和镇压的好办法。
②消除皇权之争,排除政治异已势力
清朝皇族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激烈,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夺来的、顺治帝是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两败俱伤后的折中方案、康熙帝晚年更是饱受九子夺嫡的困扰,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登基称帝,即雍正帝。雍正帝继位后为了防止再出现先前皇族内部的血腥争斗,便将文字狱当成打击各位皇子势力的有效手段,许多与皇子们结党的大臣都因此被清除,如权臣隆科多、汪景琪等异已势力,巩固了皇位。
③清朝统治者不自信的表现
清朝很多“文字狱”案件都是捕风捉影、拼凑罗织出来的案子,这都是由于清朝统治者对于统治人口基数数百倍于自己的汉人缺乏自信,对于汉族知识分子的一言一行便非常敏感,导致过度猜疑。比如雍正年间江西乡试主考官查嗣庭因以“维民所止”为题而获罪,被人劾告“维止”二字系雍正去头,但实际上“维民所止”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的“邦畿千里, 维民所止。”明显是被有心之人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曲解了。
二、清朝文字狱下文学创作的特点
清朝初年的文学创作受“经学致用”的影响很大,此时的作品多以思念故国、以诗补史为主,多引古鉴今,寻找明朝灭亡的原因,也出现了以顾炎武、王夫之、傅青主等为代表的遗民文人群体。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治理后,在文字狱高压下很多文人思想发生了转变,此时的作品强调规避现实,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目的,便出现了以王士慎为代表的“神韵”派。追求蕴藉空灵,冲淡清远,诗歌专注对内心世界的拓展,从而转移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关注。
随着清朝政权日益稳固,很多文人便接受了现实,加入了与清政权合作的队伍,通过科举入仕,成为文化界的中坚力量。这些文人生活在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所以作品也充满了对满清政权的歌颂,很少有描写社会黑暗现实的诗,大部分都是点缀太平盛世的酬唱诗和逍遥自在的山水诗。
从思念故国到暗藏对现实的讽刺,再到歌颂太平盛世,可见清朝统治者的“文字狱”对巩固统治,消除汉人的抵触情绪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如今的上帝视角看,清朝的文字狱自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它给思想文化、士人风气带来了恶劣影响,在如此高压下文人学士不敢畅所欲言,只能谨小慎微、泯灭思想、丢掉气节,从而远离现实,根本不敢过问政治,不仅禁锢国人思想,更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所以说“文字狱”要对清末中国落后于世界负些责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