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数学北师大版第七页的最后一个图怎么画?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共含1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每天都在大无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篇1: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教学内容:第89页例3、例4,90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二第5、6、7、8题。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会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教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名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谁先试一试?向上看 向前走200米 电梯上升15层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二、复习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负数,你能举几个负数的例子吗?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三、学习新知1.教学例3。出示例3的情境:小明向东走200米,小军向西走200米。教师问:你准备怎样来表示这两个不同意思的量?学生1: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向西走200米就记作-200米。学生2:向西走200米记作+200米,向东走200米就记作-200米。教师对这两种记法都应给予肯定。学生独立试一试(1)如果汽车向正北方向行驶50m记作+50m,那么汽车向正南方向行驶100m该怎样记?(2)如果体重减少2kg记作-2kg,那么+5kg表示什么?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小结: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3)练习:课堂活动第2题:说出表中正数、负数表示的意义。项目、父母工资、电话费、父母奖金 水、电、气费 伙食费收支情况(元) 4500 -130 1000 -280 -17502.教学例4。教师:其实,正、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某农用物资商场把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做了一个表:(出示例4)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篇2: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2、了解1克的实际含义。3、知道1千克=1000克。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换算。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台秤、天平秤、贰分币、重1千克的沙包、一大袋洗衣粉(1000克)、一大袋香米(1千克),苹果、袋盐、铅球若干。2、学具准备:2分硬币一枚,乒乓球一个。三、教学过程。1、设疑引新。(1)教师用台秤称―个沙包(事先准备的质量为1千克)。(2)问:若把1千克重的沙包放在天平秤的左盘,要使天平平衡,右盘应放质量是多少的物品?(也是1千克)(3)如果老师放上了一个乒乓球(显然不到1千克的'),天平会怎样?(不平衡)一个乒乓球不是1千克,究竟有多少重呢?我们可以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来表示。(板书:克)(4)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g)。①教师在天平秤上演示一次,每个同学用手掂一掂。②教师附带介绍天平秤和天平秤的使用方法。(5)掂一掂乒乓球,估计一下它有几克重(3克~4克)。在天平秤上试一试:左盘一个乒乓球,右盘三枚2分硬币,正好平衡。2、获取新知。(1)1个乒乓球有3克重(3个2分硬币重),那么1千克有多少克呢?(2)出示标有1000克字样的一大袋洗衣粉、一大袋香米,在台秤上称一称,为1千克,说明:1千克=1000克。(3)想一想:几个2分硬币为1000克(1千克)。(4)看书:课本第90页例2以上部分。(5)尝试练习:①2千克=( )克。②3500克=( )千克( )克。再看课本例2,同桌找找方法,说说想法。方法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过克与千克之间进率是1000。(6)试一试:①1千克200克=( )克。②8000克=( )千克。(7)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知道或想到什么?3、巩固练习。(1)估计下列物品的质量。①教师出示实物,学生派代表来掂一掂后作答。②一只苹果95( ),一袋碘盐500( ),一只铅球2( )。(2)练――练:课本第91-92页1、2、3、4、5。(3)思考题:1只菠萝X2+2=3+3。1只菠萝=2千克。篇3: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第87页例1、例2,88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至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2)巩固练习。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篇4: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解读本单元围绕“体育精神”这一主题,《苦练》一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姑娘》发表于1981年,写于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之前。作者沿着中国女排的足迹,记录了她们遭受挫折时的苦闷,夺得胜利后的欢乐和激荡在她们心中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介绍了她们的训练、比赛、国际交往、老运动员的爱情生活以及理想和情操。《苦练》记叙了排球姑娘陈招娣以惊人的毅力完成训练任务的故事。作品情节生动,文笔朴实,抒情意味浓烈,富有生活气息。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从陈招娣的两次罢练,最终又继续加练的过程中体会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精神。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4、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描写的揣摩,体会陈招娣为什么能在两次罢练后重新加练,感受陈招娣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体育精神。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五、教学策略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自由交流合作的舞台。老师是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站在平等的平台上进行对话交流。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铺垫,导入新课播放女排比赛取得胜利的实况(节选)。胜利是喜悦的,然而在这喜悦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艰辛?(板书课题:苦练)怎样的练习,才能称得上苦练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谁来写的?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引出陈招娣及中国女排。师生共同介绍中国女排的事迹:在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练练夺冠,获得了“五连冠”的殊荣。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讨论文章围绕“苦练”二字,写了什么事?汇报初读收获,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接读课文生生评价,师生共同正音。2、课文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3、课文按“加练”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三部分。(1)、抓住重点语句作批注(2)、陈招娣为什么要加练?(3)、加练过程中,陈招娣为什么会两次罢练?又继续加练,是什么力量支撑她终于完成了训练任务?(4)、如果你和陈招娣的队友一起在旁观看她的训练,你有什么话想说?(5)、细读陈招娣的种.种表现,你能感受到她是怎样的一位运动员。(四)、回归整体,理解主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训练苦,还自我找“苦”吃,表现出陈招娣的倔强、好胜、不认输、不屈不挠的性格和为祖国荣誉锐意进取、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五)积累内化,拓展升华:通过我们课前看到的比赛,你觉得陈招娣成功的背后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苦练”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六)教师总结(略)(七)布置作业收集资料,了解袁伟民、陈招娣其人,了解现在的女排,进而了解中国女排的辉煌成绩及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启示。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整体导入交流同学们搜集的材料(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识字写字“猝”不能读成“碎”和“粹”。注意写好“袁、惫、毅”等笔画复杂的字。强调学生书写习惯。(三)自主选择,积累语言自己选择好词好句写在积累本上。(四)板书设计 :2、苦练袁教练征练 陈招娣请战为祖国荣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篇5: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3、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抓住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句子,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1、今天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来看课题:景阳岗区分:山冈 岗位(音和形的区别)2、老师使了一个小花招,让大家更明确了“冈”和“岗”的区别。可别在心里说我使用“鬼计”哈。(板书)。“诡计”的正确写法。3、文章较长,浏览一下,写写文章的思路。(喝酒---上冈---打虎---下冈)4、根据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5、用一个词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教师巡视,请同学把赞扬的字写在黑板上。(“豪爽、倔强、勇猛、机智”等)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武松的这些特点呢?二、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你认为课文中哪部分的描写最精彩?(打虎)请同学们 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段落多读几遍,可以边读边批注。1、重点研读,打虎动作。……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过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到一边。…………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体会“闪”用词的精当,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a、“闪”这个动作词与哪个动作比较接近?(躲)“闪”与“躲”在这里用哪个词比较好呢?b、小组讨论后交流。同学们,你们认为老虎凶猛吗?作者描写虎的凶猛其实是为了表现什么?)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a、勾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可以试着做一做动作,从这些词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b、武松的武器就是哨棒,作者描写哨棒的地方很多,但所用的动词却不一样,请看课件:“靠、提、拖、插、拿、抡、劈、丢”,请同学读一读,思考:武松为何丢下哨棒赤手空拳打虎?他的哨棒为何折成两截?(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小结:作者用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动词的描写直接写出了武松的豪放、勇武机智。以及对老虎和哨棒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2、重点研读,语言的描写。1、“打虎”这几段,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勇猛机智的武松。课文里还有其他的描写也表现了武松的性格,是什么描写?(语言)在哪些段落体现的?画出句子品一品体会一下。课件出示:a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b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c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d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豪爽 倔强性格)《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写打虎,却为什么用了7个自然段很大的篇幅来写武松冈下喝酒,以及不听劝告执意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为下文打虎做了铺垫。)三、回顾全文,体会写法。看着板书,学生小结。1、现在,武松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豪放倔强、勇猛机智)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四、读写结合,扎实训练。通过语言的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做个练习。课件: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我的邻居王叔叔虽是个出租司机,却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他都要帮上一把。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的哮喘病又发作了,喘得透不过气来。妈妈急坏了,决定背我去医院。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着,恰逢王叔叔送货回来,只听他问……(生:孩子怎么了?生:孩子生病了吗?生:小明又犯哮喘病了?)“是啊!”只听妈妈着急地回答。王叔叔说──(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 生:来,我拉你们去。)妈妈说:“能行吗?” (生:没问题,快上车!)妈妈说:“你刚干完活,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生:孩子要紧啊! 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到了医院,妈妈对王叔叔说:“小王,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呀!太谢谢你了!”王叔叔说──(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生:小事一桩。生:别客气,快看孩子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小结: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五、推荐名著,拓展阅读。1、在《水浒传》中,你还认识了哪些人?说这个人的时候,前面加一个修饰词。2、《水浒传》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希望课后继续读,在这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凡卡的信文内容二、预设目标:1、通过反复朗诵,自读自感自悟,体会凡卡所遭受的非人折磨。2、学会质疑问难的本领,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与他人辩论的好习惯。三、教前准备:文字投影四、教学过程:(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凡卡》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二)现在我们先来学习信文的内容,信文的内容是文章的3 、8、10、11、15小节自读信文的内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哪一小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想想,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1、自己读2、同桌互说3、交流(三)学习3这一小节讲了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凡卡的文明有礼?反复读。(四)还有哪一段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8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悲惨的学徒生活)他到底受了什么苦?如果是分四人朗读,该怎样分配任务?学生自己分配任务读交流你们是怎样分配任务读的,为什么?这段内容是讲了凡卡所受的苦:挨打挨饿睡不好觉哀求爷爷带他回家(五)学习挨打1、凡卡为什么挨打?请你圈划一下哪些词语把你的心揪得紧紧的?2、交流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随手捞起的家伙可能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读好圈划出来的词语同样的方法学习挨饿和睡不好觉4、确实,凡卡的学徒生活惨不忍睹,他从心底发出了声声呼唤——学生读只要能回家,只要能摆脱悲惨的学徒生活,凡卡愿意干任何事情。他说,我会——(引读)5、学到这儿,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遭受毒打的凡卡,看到了正在狼吞虎咽喝着稀粥的饿凡卡,看到了漫漫长夜了摇着摇篮的凡卡,看到了孤独地走在大街上去打旧的凡卡,在他的眼里莫斯科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6、莫斯科很大莫斯科很繁华,但莫斯科没有凡卡的立锥之地,他梦寐以求地就是回到乡下,回到爷爷身边,他在信的结尾发出声声呼唤,哀求爷爷带他回家,齐读7、凡卡的信真是字字血,声声泪,那么凡卡到底有没有回到乡下,凡卡的乡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篇7: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体会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及其美。难点:感悟绿色的美妙。教法:读中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教具:搜集有关描写绿色的语句。流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阅读,激发兴趣直接板书向往绿色,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五、精读课文,领悟绿色的美妙。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3.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1.作者在表现绿色的美妙时,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引用与抒情的方法。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积累内化: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三、迁移练习: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缕缕阳光透过( ),给清新的树干投下( )的光影,给绿荫( )添几道光线。我抬头望去,天空( ),阳光明媚。3.造句:不是……也不是……但是……四、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一种春景,用自己话描绘它。篇8: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向往绿色》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并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课上完了,我结合学校提出的“立足实效,”课堂的精神,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以大问题统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感悟绿色的美妙,从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感受绿色的韵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紧接着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呢,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感受绿色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就水到渠成了。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五、课堂教学不足之处1、语文教学中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2、本次教学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缺少课堂生成。3、学生还没有切实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的评价也是以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为主,对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还体现不够,评价内容只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而对过程和方法评价少。4、语文教学味不浓,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不够,学生的朗读缺少个人体验。对文中的重点佳句指导不够。六、新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象这样的写景文章最后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绿色的韵味。初读课文,紧抓绿色的美妙。突出绿和人的和谐统一,提供相关的学习提示。利用网络论坛,提出自己所感兴趣及所要了解的问题,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在学习汇报中后完成相关的习题。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9: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这个班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同学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但是后进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个别学困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爱耍小聪明,爱捣乱,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刘雅静、肖雪钦、韩萌婷、徐洪浩、于帅等同学成绩太差,学习态度极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针对班级中的这种实际情况,本学期我准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二、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五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回顾整理部分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百分数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知识,学习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方面包括比例尺的认识和应用;数学与生活方面包括排列和组合知识;统计与概率包括:扇形统计图以及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包括小学六年来所学的第一、二学段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材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了数学情境,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也注重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路清晰、形式新颖,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板块的系列内容。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四、具体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6、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的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单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篇10: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0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2、数学思考领域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解决问题领域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4、情感与态度领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四、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引入数学问题(如P7例1、P18例1);引导学习思路(如P71第11题);激发学习兴趣(如P26例1、P54主题图)。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例1、P81主题图);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第9题);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第8题,P89第3题)。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课堂活动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主要形式:操作、游戏等。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个体与集体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P16第8题、P62第4题,认识周围的数、我有一双小巧手。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篇11: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6. 注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简史,数学趣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影响……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两个数学文化:P58“分类”和P80“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五、教学重、难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六、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七、教学进度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1 准备课 2课时2—3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9课时4—9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16课时10 分一分、认识物体 5课时11—13 11—20各数的人数 7课时14—16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课时17—1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9课时20 总复习4课时篇12: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二)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5.掌握年、月、日。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习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三、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2.积极学习组织教学的方法和艺术,以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答案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4.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5.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6.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在校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2)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3)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7.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注意宽松氛围的营造和浓厚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促进从小热爱学习习惯的养成。8.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9.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10.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11.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四、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安排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一 克千克吨的认识 1 克、千克、吨的认识 3实践活动;小调查 1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2-4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笔算 6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6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5三 东南西北 5-7 认识东南西北 3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2实践活动:办数学小报 2四 旋转与平移现象 8 2五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8-11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估算 6解决问题及整理复习5六 周长 12-13 认识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2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3-14 认识分数 2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八 年、月、日 14-15 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2实践活动:做一个家庭年历 2篇13: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通过句子比较,体会到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3、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4、自选句子读一读或写一写。5、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的友好。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朗读课文,从第3、5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背诵。3、自选句子读一读,写一写。4、激发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写字。教学难点: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二、复习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2、检查背诵课文3或5自然段。引导:一只小喜鹊掉到了地上,被好心的郭奶奶带回了家,郭家母女对小喜鹊关怀备至请你背一背描写郭家母女关心、爱护小喜鹊的自然段。从此,小喜鹊就离不开郭家母女了,小喜鹊都是怎样做的,你再背一背。三、学习生字:1、指名读生字。狂刮弱存至展跃止撒跳蛋2、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困)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合体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存至止可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也可以按笔画或笔画加部件的方法记。注意:撒、坠、巢的读音3、指导书写。展:被包围部分是7画,不要在竖提旁边加一撇。最后两笔是撇、捺。存:书写时注意“丨”、“子”的位置。跃:右边是“夭”不是“天”4、写生字。要求:A、从整体上去观察一个字,观察时,要用心地把字形记在心里,然后一气呵成,不要看一笔写一笔。B、写好后,要对照范字进行自我反馈,要争取每写一个字都有所进步。四、完成课后习题: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3个生字,希望大家记住所学生字,并能运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或“我知道的益鸟”为题写稿,向板报组投稿。六、作业:抄写生字,读或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11、小喜鹊的两个家展撒课后反思:生字掌握的较好。第二课时(重点课时)体现新课程理念:课文学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在学习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期的方法。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2、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话能力。4、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教学重点: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以及小鸟对人的友好。教学难点: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真正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小喜鹊的两个家》,请同学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生:小喜鹊有两个家师:同学们你们有几个家呀?生:一个二、整体感知师:奇怪了,小喜鹊怎么会有两个家呀?它到底有哪两个家呀?请同学快速读课文后告诉我答案。生:一个是大喜鹊建的鸟巢,也就是它自己的家;一个是郭奶奶的家。(师板书:郭奶奶的家、小喜鹊自己的家)师:老师发现你们读书读得真仔佃!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下面谁再来说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使小喜鹊本来有自己的家――鸟巢了,怎么还会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自己的家?(一天,狂风刮断了树枝,鸟巢从树上掉下来,三只柔弱的小喜鹊坠落到地上,其中两只当场就死了,只有一只幸存。被郭奶奶发现后,救回了家并对它关怀备至,使小喜鹊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三、细读课文,体会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狂风过后小喜鹊的家被破坏成什么样了吗?(指名说)生:散了、烂了。师:假如你在现场看到这种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特别伤心、特别难过师: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生:立刻把小喜鹊救回家。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这种现象是不是也会这样做呀?生:是师:那好,带着你的感情出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是怎么做的?师: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师:郭奶奶也跟你们的做法一样,把小喜鹊带回了家。下面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把小喜鹊带回家后是怎样照顾它的?请你在书上画下相关的句子(生自读)谁来说说。生:①买漂亮的鸟笼;②每天用小米、鸡蛋喂它;③把长大的小喜鹊放飞。师:你们能想象一下,郭奶奶给小喜鹊买了一个什么样的鸟笼呀?生:特别大、特别好、特别漂亮。师:它怎么个漂亮?师:你们再想象一下郭奶奶平时是怎样照顾小喜鹊的?(提示:那么柔弱的一只小喜鹊在笼子里呆着多孤单呀,郭奶奶会跟它说什么呢?在喂小喜鹊吃食时又会对它说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照顾非常好、非常周到。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生:感受到了。师:那好,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师: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一下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好到什么程度?生:关怀备至。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吗?(指名读)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关怀备至”这个词,郭奶奶对小喜鹊怎么“关怀备至”了。生:对小喜鹊特别的关心,特别的好,什么都为它想到了(吃的,喝的,住的,还陪它聊天)。师:你觉得谁对你关怀备至呀?(困)师:带着你的感情再给我们读读这一段。(指名读)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这一段(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过渡:师:小喜鹊在郭奶奶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地长大了,于是她们就把小喜鹊放飞了,小喜鹊找到了妈妈,回到了自己的新家,心情多么高兴呀!请你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读读第四段。(学生出声自由读课文)四、体会小喜鹊对人的友好师:小喜鹊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它忘记了郭奶奶一家人了吗?生:没有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同学们快来读读第五自然段。1、〔出示课件〕读一读,比一比,体会他们的不同。①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②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③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立即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一个撒娇的孩子。2、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写的具体,生动。)3、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小喜鹊与郭家母女的亲密程度。)提示:①抓词体会。“立即”“跳跃不止”“撒娇”②抓句子体会。“欢快地跳跃不止”、 “像一个撒娇的孩子”(方法:想象一下你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是个什么样子呀?)生: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师:你能读读第③句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吗?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第③句。师:文中还有没有说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好的句子,谁来给我们说说?生:郭奶奶的女儿上班时,小喜鹊会跟随着她;郭奶奶的女儿下班回到家时,有时小喜鹊会在门口叫喳喳地迎接她。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吗?(比如:你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学校,放学时又把你接回家。)生:小喜鹊和郭奶奶一家很亲密。师:你来给我们读读吧!师:同学们也来读读体会一下他所说的。师:还有没有。生: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鹊就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师:小喜鹊为什么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呀?生1:因为小喜鹊想要去陪伴郭奶奶。生2:因为小喜鹊已把自己当成了郭奶奶的女儿了。……师:你真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孩子,把小喜鹊当成人来看待了,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说的真好!4、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小喜鹊为什么会与郭家母女相处的这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体会人对小喜鹊好,小喜鹊也会对人好,因为动物也是通人性的。)5、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对小喜鹊的关爱?①小喜鹊受伤了,郭奶奶把它救回家;②为小喜鹊买鸟笼,喂它小米和鸡蛋;(师:这些是最有营养的东西呀,也许平时郭奶奶自己都不舍得吃,今天为了受伤的小喜鹊也拿出来了。)③大喜鹊在原来的那棵大树上又造了一个新家。(师:同学们对这一条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这句跟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好没关系呀?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实际上有没有关系,谁来给我们说说?生:有,郭奶奶如果对小喜鹊不好,大喜鹊就不会再在原来的地方做窝了。)④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跳跃不止;⑤郭奶奶的女儿上班,小喜鹊会跟随着上班,下班会在门口迎接;(师:小喜鹊和郭家母女那么亲密也从侧面说明了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⑥晚上在郭奶奶家过夜。(师:小喜鹊决得在郭奶奶家过夜安全,它才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呢?如果郭奶奶对它不好,它也就不会回来了。)五、总结全文师:回到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小喜鹊为什么会有两个家?”谁来说说?师总结:就是因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关爱,使得小喜鹊对郭奶奶一家产生了感情,才和郭奶奶一家相处的那么友好,小喜鹊才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才使得它有了两个家。从而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幅人、鸟共处的合协画面。七、写作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去关爱它们呢?请你以《关爱----》为题,范围: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动物、关爱社会、关爱世界、关爱自然等。展开思维的翅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六、板书11、小喜鹊的两个家关爱郭奶奶一家小喜鹊一家友好相处板书: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篇14: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2、选择3、5段中的一段背诵。3、学生在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升华情感,从而有感情朗读。4、通过抓重点词、想象、比较等方法体会课文原句的具体生动。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类的友好。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原句的具体、生动,有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类的友好。教学难点:1、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类的友好。教学策略: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仅仅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词语。媒体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小喜鹊、郭奶奶、鸟笼、鸡蛋、撒娇、关(怀)备(至)、(展)翅(高)飞、跳(跃)不(止)。【为学习课文打基础。】二、讲授:(一)整体感知师: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用词说句子。媒体出示:狂风、刮断、死了、坠落、柔弱、幸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细读感悟学习第二段:师:看来大家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情景吧。1、自读,谈感受。师:请你轻声读这句话,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抓重点词语理解。(柔弱、幸存)柔弱看图理解。媒体出示:柔弱(出图理解)师:你能说说“柔弱”的意思吗?师:请你结合句子想想“幸存”的意思。2、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师:在这两个词的引领下,请你边读这句话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师: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师有引导性的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展开想象,体会情感。师:看到这种情况,大喜鹊围着可怜的孩子,拼命的拍打着翅膀,叫个不停,你就是大喜鹊你会说些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适当评价。第三自然段:师:郭奶奶和女儿是怎样对待小喜鹊的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来。1、理解重点词,有感情朗读。重点词(每天、漂亮、鸡蛋、小米)师:都来读读,你感受到什么了?师:你抓住了关键词来理解,你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出示:(1)小喜鹊生病了,她们( )……(2)小喜鹊( ),她们( )。2、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师: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照顾远远不止,开动你的脑筋想想她们还会怎么做呢?师:通过想象,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郭奶奶和女儿对小喜鹊的是那么的好,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关怀备至。板书:关怀备至师:“关怀备至”什么意思?1、展开想象,体会感情。【展开想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郭奶奶对小喜鹊关怀备至。】师:难怪那只大喜鹊经常停在郭奶奶家门前的大树上,唧唧喳喳地叫呢!这时它会说…—媒体出示:大喜鹊( )地叫:“( )”有感情朗读本段。媒体使用:配乐。师:大喜鹊把家重新建好,小喜鹊养好了伤,那么小喜鹊该回家住了是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学习第五段: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本段。师:前面的内容大家学得特别好,这回请你根据自学提示,希望你们能有更多的收获,更大的进步。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本段,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2、互相说说自己的体会。出示:对比句。【通过对比句子更好的体会课文的感情,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根据交流的情况,展开教学①第一句话抓重点词语:跳跃不止、立即等。对比句子体会。师:快看,活波的小喜鹊飞来了!它把我们的句子挡住了一部分,请你自己读读挡住后的部分。师:它们又飞走了,我们一起读读现在的句子。师:读了小喜鹊飞来和飞走时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师:运用好语言可以使大家更加深刻的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在今后的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词句使我们的作文更加感人。②学习第三句。(一…就)③这段话都是围绕着那个意思写的?师:这些说明了小喜鹊把郭奶奶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可以说它们亲如一家。板书:亲如一家。④有感情朗读本段。师:请你朗读第五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有感情朗读课文。】(三)整体回顾师:这件事以后,小喜鹊就有了两个家,是那两个家?它怎么会有两个家呢?师:正因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关怀备至,小喜鹊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是因为爱让小喜鹊有了两个家。板书:爱师:其实像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我们对鸟儿的关爱,小鸟也对我们人类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媒体配乐出示:人与动物关系的资料。其实不论是小鸟,还是其他动物都是我们人类亲密的朋友,我们人类应该是动物信赖的伙伴。就像这首歌唱的那样,让我们把爱给传递给动物朋友,并且永远永远地传递下去。【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篇15: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3、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件配乐小河录像)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条弯弯的小河,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玉带缠绕山间。瞧,哗哗流淌的小河多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它快乐的穿过丛林,越过山岗。这一路走来,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小河进行一次愉快的长途旅游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快活的小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文)2、课文我们读完了,这些词你认识了吗?(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理解1、这条快活的小河,唱着歌儿流呀流,他都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课文吧2、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朗读课文。3、学生汇报。4、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理解“抱怨”。“抱怨”是什么意思?(心中不满,责怪别人;埋怨)小河为什么要抱怨?谁来把小河抱怨的口气学一学。(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5、小结:面对小河的责备和抱怨,大山宽容地笑了,他是怎样说的呢?(出示大山说的话,点击“多少、从来”变红) “多少”是几个?(无数个)泉水从山峰上跳下来,一路上摔了无数个跟头,可他们从来不叫苦,“从来”是什么意思?(从过去到现在)从这我们能看出什么?(泉水很坚强)6、是啊!泉水从山上流淌下来,可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磕磕碰碰,一会儿遇到山石,一会儿撞到树根,溅起无数水花。泉水就是这样流淌着,奔向前方。7、我们再来读这段话,要读出大山的慈爱和对泉水的赞美。(练习读,指名读。)8、学习3——6自然段小河听了大山的话,他不哭了,小河又快活了起来。他对泉水说,(出示3、4自然段)9、小河和泉水结伴而行,一起流进大河,推着船儿驶向前方。河水结识了泉水这个好朋友,小河是快活的。于是小河称赞泉水:你真勇敢!可泉水并没有听了小河的赞扬而洋洋得意,他是怎么说的呢?(重点理解第六自然段)10、(出示:“瀑布比我更勇敢——还高声地笑哪!”)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瀑布遇到的困难之大,而他却能高兴地面对,这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说出瀑布的优点)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理解重点词语)谁来读一读,试着读出瀑布的勇敢。(指名朗读)老师觉得同学们还是没有读出瀑布的勇敢,那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这勇敢的瀑布呢?(课件播放瀑布的录像):这瀑布从高达数百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飘飞!太美了,难怪李白曾在诗中写到:飞流直下……(师引,生齐背)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瀑布从高达数百米的岩壁上倾泻下来,却毫不畏惧,多么勇敢,多么了不起啊!让我们再来读泉水的话,感受瀑布的勇敢。(出示泉水的话,自由读,指名读)11、学习7、8自然段小河虚心地听取了泉水的意见和勇敢的瀑布成为朋友,他是多么的快活啊!他甚至高兴的叫了起来!(出示并齐读小河说的话)12、就这样三个好朋友,手拉着手……(出示最后一段并齐读)大家看文章的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同学们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在这里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他们可能还会遇到更多更多的困难;小河也许还会结识更多的朋友;小河也许还会用他的勇气和坚强去帮助别人……他们会互相鼓励,共同流入大海。)(四)总结1、(对照板书)这条快活的小河,在流向大海的途中,认识了慈祥的大山,他是快活的;结识了坚强的泉水,他是快活的;能和勇敢的瀑布成为好朋友,他更是快活的。他能虚心的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他是快活的。因此我们说——这是一条快活的小河。三个小伙伴团结合作,手挽着手,快活地奔向大海。(板书:合作快乐)2、下面就让我们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板书设计:14、快活的小河泉水坚强合作快乐瀑布勇敢篇16: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犀、黛、沼”等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能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情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具准备:自然美景图片。教学方法: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学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图片。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宗白华去体会不同时期他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二、初读课文,初建对大自然美景的印象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3.想一想:作者不同时期描写的自然美景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深入精读,寻访作者笔下云、风、山、湖之美1.在作者小时候、少年时、青年时究竟以什么自然风景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读一读,品一品。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四、再读全文,颂大自然之美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作者对这些美景所引发的感受和怎样的想象。五、积累内化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2.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六、迁移练习1.识字写字。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 )。天上的流云,一会变成( ),一会变成( )。有一天我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 )云、( )云、( )云( )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七、实践活动1.课文文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句段。篇17: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识:认识2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情感:感受丹柯为了拯救大家而牺牲自己的爱心的高贵品质。重、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有关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丹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教具:课件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今天我们来共同读一篇伟大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通畅。2、小组合作读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丹柯的一件什么事?3、小组汇报读文情况及问题。三、精读体会:1、丹柯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大家遇到了什么危险?2、你对“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是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气力浪费在悲哀和恐惧上呢?走,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段话怎样理解的。3、“因为在他的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力量和火一样的光芒”中“坚定的力量”是什么?“火一样的光芒”又是指什么?4、找出人们对丹柯愤怒、不满的句子。讨论该怎样读呢?(随机指导朗读)5、面对人们的质问、怀疑、愤怒,丹柯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体会丹柯处境的艰难、他的勇敢和坚强。)6、最后,丹柯怎样拯救族人的,你有什么感想呢?四、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哪些人物的品质令我们感动?五、积累内化: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六、实践活动:课外搜集一些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读一读。篇18: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等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2、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3、激发学生对丹柯的敬佩和崇拜之情。学习丹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丹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指名阅读。师引导学生按自学指导的要求自学本课,时间8分钟。(给学生充足时间自学,以学生为主) 小组内交流3分钟四、汇报点拨1、学生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师适当点拨,指导朗读(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2、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师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阅读和习作紧密结合,为习作课做铺垫)五、小结布置作业。篇19: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认识物体》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分类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对几何形体有一定的感知的基础上后进行的。学生能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感受物体的形状特点,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难点是知道立体图形的名称。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四种物体形状的生活品,如:乒乓球、月饼盒、铅笔盒、魔方,易拉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然后创设了把这些物品分分类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把其中的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积累感性认识,接着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并认识相应图形的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成功之处:1、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将实物放在封闭的纸箱里,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摸,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2)将实物摆到讲台上,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在那里见过,并说出它的用途。2、自主探索,构建新知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四种物体形状的生活品,如:乒乓球、月饼盒、铅笔盒、魔方,易拉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然后创设了把这些物品分分类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把其中的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积累感性认识,接着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并认识相应图形的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通过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大多能说出物体的名称。只有在说到圆柱的时候,学生会说成:圆柱体。球,学生会说圆或球体。对名称反复强调,学生便能准确说出各物体的名称。3、实践应用,拓展提高用橡皮泥捏一个自己喜欢的形体,可以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比比谁的手巧,就能获得这片金钥匙!不足之处:1、在突破难点上,我没有让学生举例子,让学生在生活找这些物体。2、没有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表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模板★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一)》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香港夜色》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ei、en、enɡ》第二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ɡ、k、h》第二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西师大版3单元作文:小白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9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