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行部岗位职责有哪些部门 探究证券投行部岗位职责的职能和部门划分?

美东时间周五,英伟达与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实工业集团发布联合声明,将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在印度的发展,建设超级计算基础设施以支持人工智能的指数级计算需求。两家公司将合作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开发印度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以印度的各种语言为基础进行训练,专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量身定制,以服务于印度。近日,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召开三场座谈会,分别听取专家学者和投资者意见建议,并就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做了交流探讨。会议指出,当前资本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杠杆资金等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下一步,证监会将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下为会议关键要点:1、完善资本市场法治供给,加大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力度,依法严惩欺诈发行、虚假披露、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2、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3、当前资本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杠杆资金等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要树牢底线意识,在发挥好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作用的同时,坚决防止市场大幅波动。4、近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综合施策,研究确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5、证监会将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6、及时倾听广大投资者的心声,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不断完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7、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塑造良好投资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及时就市场关切的重点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共同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8、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行业机构要敢于、善于逆周期布局,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赢得广大投资者信任。美股方面,三大指数小幅收涨,但周线上仍录得下跌。截至收盘,纳指涨0.09%报13761点,结束日线四连跌;标普500指涨0.14%报4457点,结束三连跌;道指涨0.22%报34576点。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苹果涨0.35%,微软涨1.32%,谷歌涨0.83%,亚马逊涨0.28%,特斯拉跌1.19%。英伟达跌1.45%,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的IPO已获得超额认购逾五倍;信实集团和英伟达将就AI建设超级计算基础设。热门中概股多数走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52%。阿里涨0.11%,拼多多跌1.31%,京东涨0.19%,百度跌1.02%,理想跌0.44%,蔚来跌0.35%,小鹏跌0.57%。全球资产表现上,WTI 10月原油期货收涨0.64美元,涨幅0.73%,报87.51美元/桶,本周累计上涨2.29%,连续第二周上涨。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涨0.73美元,涨幅0.81%,报90.65美元/桶,本周累计上涨2.37%。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最低触及7.3478,贬值逾0.2%;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一度跌破7.36关口,日内贬值超200点。专家认为,由于短期美元指数或继续高位运行,人民币仍然面临间歇性的内外部压力。未来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人民币进一步走弱的概率不大。1. 美方调查华为手机芯片?外交部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9月8日的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美方正在调查中国制造的先进芯片,这一芯片用于华为的最新手机,美方对此展开正式调查。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对此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反对滥用和泛化国家权力。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违反自由贸易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损人不利己。我想强调的是,制裁、遏制、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2. 多家券商发布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通知近日,包括中信证券、中金财富、安信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将于9月11日起,将融资保证金比例由此前的100%调降至80%。有的券商还特别表示,对于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为200%。中证金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全市场融资余额为1.48万亿元。保证金比例下调后,理论上可释放3700亿增量资金。3. 证监会专项检查8家高撤否率投行 6家被罚证监会官网发布一批针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监管措施。据了解,这是上半年针对“一查就撒”、“带病闯关”等突出问题,证监会组织开展的8家撤否率较高的券商投行内控现场的处理结果。根据问题的类型、性质和数量分类采取措施,证监会对中天国富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对国信证券、华西证券、西部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对华创证券、中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同时,对16名相应证券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等分类采取监管措施,并要求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4. 证监会: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据证监会网站,为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资产范围,丰富投资者选择,促进公募REITs市场健康发展,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证监会拟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证监会公告〔2020〕54号)第五十条进行修改,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5. 华为再突发预售全新折叠手机Mate X5、Mate 60 Pro+9月8日,华为终端官微宣布:华为Mate X5加入先锋计划,正式开启预订。同时,华为Mate 60 Pro+也于上午10:08正式发售,这款手机是目前华为最强的Mate机型。在华为商城及京东等线上渠道销售页面可以看到,华为Mate 60 Pro+和华为Mate X5上架即售罄。据悉,华为Mate X5是华为横向内折旗舰华为Mate X系列的最新产品,上一代产品为华为Mate X3,X3自上架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余承东也在微博表示,“最强”折叠屏手机还得看华为。6. 理想汽车:暂无进军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计划针对正筹划进军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消息,理想汽车方面回应称,暂无进军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计划,近期的确在招聘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背景的人才,但其应用背景是智能制造领域,用于开展智能驾驶物流进行零部件高效配送项目。7. 阿联酋第三大主权财富基金正式设立北京办公室阿联酋第三大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本周在北京正式设立办公室。穆巴达拉驻北京的团队约有10人,负责中国的直接投资和基金投资。今年以来,穆巴达拉投资公司投资的知名标的,就包括中国跨境电商巨头SHEIN、京东工业、海森生物。8. 台积电:8月营收1886.86亿新台币,环比增6.2%,为历年同期次高台积电公布8月营收报告显示,8月合并营收约为新台币1886.86亿元,较上月增加6.2%,较去年同期减少13.5%,为历年同期次高以及今年以来单月次高。2023年1至8月累计营收约为新台币13557.7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2%。9. 特斯拉宣布全球汽车超充桩数量突破5万个日前,特斯拉发布消息,目前特斯拉全球部署的超级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5万个。2012年9月,特斯拉启动了超级充电站网络,当时只有6个超充桩,而11年后的今天已扩大到5万个。特斯拉在其网站上表示,5万多个超级充电桩,特斯拉拥有并运营着全球最大的快速充电网络。公司声称,其超充桩可以在15分钟内增加200英里的续航里程。10. SEC调查游戏驿站董事长出售3B家居股份据华尔街日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调查游戏驿站董事长、亿万富翁RyanCohen持有3B家居股份并突击出售该公司股票的行为。证交会已要求Cohen提供有关他的交易以及他与该家居用品零售商高管或董事沟通的信息。11. 摩根大通唱衰iPhone 15 将苹果目标股价下调至230美元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即将于下周发布的iPhone 15并没有实质性的升级,因此也不会吸引大量用户更新换代。为此,摩根大通将苹果目标股价从235美元调低至230美元。12. 高盛拟最早10月开始新一轮裁员美国知情人士披露,高盛集团计划最早下月开始新一轮裁员,波及多个部门的业绩未达标员工。英国《金融时报》7日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高盛此轮裁员将涉及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运营业务的大约440人,各部门经理正在草拟可能裁减的员工名单。上述知情人士说,最终裁员人数尚未敲定,可能因一些员工在接到裁员通知前主动辞职而变化。 13. Apollo出行放弃收购威马 终止20亿美元收购协议Apollo出行在香港交易所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协议,因此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以及疫情后短期经济复苏等商业因素。14. 格力电器与中国稀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月8日,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广东省珠海市会见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敖宏,双方围绕深化稀土产业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董明珠表示,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大国重器,希望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进一步深化稀土产业合作,围绕稀土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开展深度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共同推动稀土及相关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15. 中国移动:今年有信心实现公司利润再创新高中国移动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我们按照年初给大家的目标,保持公司收入、利润实现良好的增长,而且今年还要做到“两个突破”:第一,收入超万亿,去年是9373亿,今年收入要超万亿,这是第一个突破。第二,利润再创新高,公司在十年前大发展阶段的利润处于一个高点,今年我们有信心实现公司利润再创新高。我们判断下半年依然可以实现全年移动ARPU保持平稳、稳中有升,保持C端总体客户的正常增长。1. 央行:引导金融资源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保持帮扶政策稳定连续,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对青海省同仁市的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增强帮扶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引导金融资源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帮扶质量,充分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携手帮扶地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金融智慧和力量。2. 央行: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电视会议。潘功胜指出,坚持金融为民,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着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3. 国家发改委集中公开推介一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本次推介的项目共4894个,总投资约5.27万亿元。从行业领域看,城建、农业、旅游等项目数量较多,城建、公路、水路港口等项目规模较大。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密切跟踪相关项目后续落实情况,推动尽早成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合理扩大有效投资。4. 国家发改委召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调研座谈会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山西太原召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调研座谈会。会议要求,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好联通国内资源市场;要进一步主动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力度,坚持“立规矩”“拆篱笆”“铲土壤”,全力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5. 联合国粮农组织:8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8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除大米、糖以外的主要大宗食品价格下跌。联合国粮农组织8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21.4点,较7月下降2.1%,与2022年3月峰值相比低24%。报告显示,由于供应充足,谷物、肉类、乳制品、植物油等价格较上月均有所回落。但与之相反,联合国粮农组织稻米价格指数较7月上涨9.8%,达15年来最高位,主要原因是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对籼稻的贸易禁令。6.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消息称,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7月,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55吨,其中,中国和波兰央行均购金约23吨,土耳其也重回黄金买家行列。据世界黄金协会,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成为最大的官方黄金买家,7月增持黄金23吨,巩固了年初以来最大官方买家的地位(126吨)。自去年11月开始定期公布购金量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净购入黄金188吨,官方黄金储备总量增至2136吨(占总储备的4%)。7. 欧洲央行下周是否按下加息暂停键?调查显示受访者看法各占一半经济学家预计欧洲央行势将进行最后一次加息以遏制通胀,不过是否会在下周行动还很难说。机构对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受访者预计欧洲央行下周四将连续第10次加息,而另一半受访者预计央行会“鹰派暂停加息”,存款利率料在10月份达到创纪录的4%。受访者预计欧洲央行不晚于12月份确认利率见顶,明年将降息三次,3月份料首次降息,这远远早于欧洲央行官员的暗示。8. 俄罗斯石油出口预计在2023年下降至2.47亿吨文件显示,俄罗斯石油出口预计在2023年下降至2.47亿吨,2024年下降至2.4亿吨,而2022年为2.482亿吨。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预计将从2023年的63.4美元/桶升至2024年的71.3美元/桶。9. 美联储:第二季度美国股市市值增长2.6万亿美元据美联储,美国家庭净资产在2023年第二季度升至创纪录的154.28亿美元;第二季度美国股市市值增长2.6万亿美元;第二季度房地产价值上涨2.5万亿美元;第二季度联邦政府债务折合成年率增长12.7%。1. 五部门:加快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产业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技术体系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3—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3—5个产业发展集聚区。2. 乘联会: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92.0万辆乘联会发布数据,2023年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0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8.6%。今年累计零售1322.0万辆,同比增长2.0%。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9.8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07.8万辆,同比增长38.5%。8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1.6万辆,同比增长34.5%,环比增长11.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444.1万辆,同比增长36.0%。3. 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支持建设一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0059号(科学技术类004号)提案答复的函,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参与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完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支持建设一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快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推进地方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4. 国家体育总局:引导体育市场主体应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消费场景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以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组织开展体育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引导体育市场主体创新营销内容手段,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消费场景,不断提升体育消费体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体育消费电子地图和体育消费线上交易平台,为体育消费提供智慧支撑。促进线上体育赛事、线上体育培训等各类线上体育消费,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消费新模式。5. 海上丝路指数:多数航线供给过剩 综合指数跌幅扩大9月2日至9月8日,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688.0点,较上周下跌3.9%。21条航线中有6条航线运价指数上涨,15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主要港口中,6个港口运价指数上涨,10个港口运价指数下跌。欧地航线延续供过于求的失衡状态,舱位剩余严重,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维持下跌走势。北美航线运输需求表现不佳,美西航线涨后运价难以维持,本周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小幅下跌,美东航线由于运力供给过剩情况更为严重,航线运价跌幅更大。6. Omdia:2023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行业营收环比增长3.8% 达1243亿美元研究机构Omdia日前发布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追踪报告,指出全行业在经历了连续五个季度收入下降后,在2023年第二季度扭转了颓势,营收出现反弹。二季度的季度营收环比增长了3.8%,达到1243亿美元。创耀科技:星闪芯片主要应用于消费类产品,不会用于手机终端冠石科技:公司功能性器件产品仅有小部分应用于华为手机华为并非公司直接客户广汽集团: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2.68%江淮汽车:8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4.11%唐人神:8月生猪销售收入4.45亿元同比上升20.16%民和股份:商品代鸡苗售价大涨,8月销售收入环比增加41%华自科技:拟以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中电环保:签订可克达拉经开区热电联产项目合同柯力传感:拟取得华虹科技控制权中信证券:拟5亿元投资安徽海螺金石创新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昨日,A股方面,沪指跌0.18%,深证成指跌0.38%,创业板指跌0.35%。华为概念股掀涨停潮,中英科技等多股涨停;北斗导航、光刻胶、激光雷达、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游戏板块全天走弱,电魂网络领跌;煤炭、油气股震荡下行,房地产、教育及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居前。港股方面,因黑色暴雨警告及极端情况生效,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全日暂停交易,包括收市后交易时段;所有证券结算及交收服务亦暂停;沪深股通亦暂停。龙虎榜中,共有40只个股上榜龙虎榜,浙江世宝龙虎榜单日净买入额最多,达3.44亿元。在龙虎榜中,涉及机构专用席位的个股有24只,净买入额前三的是跃岭股份、东方时尚、威力传动。两市融资余额:截至9月7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808.9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2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970.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4亿元;两市合计14779.4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8.67亿元。
导语基于一个基础的思维框架,我们可以在其上挂上更多有效的武器和视角,帮助我们系统思考,认识复杂性,帮助我们区分真相和幻觉,区分真正的聪明和肤浅的事后诸葛亮。文章是个人在长期的行业研究工作中点滴积累和修正而成的阶段性成果。目的有两点,我强烈赞同投研界的一个说法并且深有体会:有框架比没框架要好。第二,借此也想为辛劳的研究猿(媛)们正名,研究是个无底洞,研究是很复杂的,任何号称“投资很简单”的人,要么是早就经历了前期复杂的过程,成功实现了化繁为简,要么就是被投资大师洗脑后陷入无可救药的教条主义,认为只要依赖若干教条式的所谓常识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教条和常识往往是在事后才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像我们常常经历的那样,在止损和净值回撤之后不停反思,反思,反思,最后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蹩脚的投资者。我们需要直面我们认知和预测能力的固有局限,直面投资的复杂性。
基于一个基础的思维框架,我们可以在其上挂上更多有效的武器和视角,帮助我们系统思考,认识复杂性,帮助我们区分真相和幻觉,区分真正的聪明和肤浅的事后诸葛亮。文章内容松散,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体系,随意删减添加,为我所用。1公司研究基本要素行业研究:产业链/竞争/波特五力/SCP/博弈论
公司:商业模式/非企业属性/人-文化-生态-战略
历史绩效:成长性/战略能力/优势打造/抗经营风险能力/管理
定位、竞争战略与核心竞争力(核心市场-资产-能力)
管理层与治理:进取心+诚信+动力+战略+历史绩效
公司价值链分析/关键驱动因素
产品与业务:客户需求/供需前景/定价力/周期性/可扩展的新业务
财务表现与归因:盈利性-杜邦/经营效率/成长性/CF/BS/CapEx
业绩预测:业务拆分/趋势/成长性/透明度/多情景分析
资本市场:增减持/诚信记录/融资/回购/股价波动/贝塔
风险分析:关键驱动因子的变化/关键环境变量的恶化
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提炼公司投资要素的第一步,全面鸟瞰公司的方方面面,收集信息,积累数据,为后续的步骤2-6打基础。2公司分析变量一:市场需求空间产品/技术/商业模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该需求/市场空间有多大?是否已启动?过于细分?
潜在客户有哪几类?需求点、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如何?
需求演化的驱动力是什么?(认知/心理需求/功能需求)
未来3-5年需求的发展趋势如何?会不会爆发、减弱或消亡?
有无潜在的替代品?进入退出有无壁垒?
客户购买行为的实际决策逻辑是什么?心理学是什么?
需求/市场有哪些特点? 有无周期性?如何波动?区域性?
价格是否受管制?业务模式如何复制以实现增长?
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会导致竞争格局改变吗?
3公司分析变量二:护城河/竞争优势我们将公司的竞争护城河粗略分为如下9类:无形资产:品牌-情感联系/专利/特许权/国家保密/稀缺
转换成本:教育培训/转换风险/替代成本/情感联系-成瘾
网络效应:交易平台/技术平台-是否一招吃遍天下
成本优势:商业模式/流程/地理位置/资源/工艺/业务协同
规模优势:研发/原料/生产/分销/渠道/服务/定价力/费用
技术壁垒:技术领先/垄断 -(并非不可攻破)
资源独占/资金壁垒/强大后发优势将巨头打败
先发优势:区域性,市场小,产品同质
后发优势:退出壁垒高,重资产。要素低成本。学习成本低。
以上的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并不完全准确,甚至生搬硬套,因此还是应该回到“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含义上思考问题,比如:如何刻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不可复制/抄袭/摧毁?
竞争要素间如何相互作用?生命周期如何?
竞争优势是否与业务特点紧密结合?是否已充分利用?
竞争劣势为何?如何影响经营、定价与成长性?
行业演进中能否形成赢家通吃?此点管理层是否高度认同?
核心竞争力来源?竞争者能否学习模仿?难度多高?
盈利水平是否超出同行?可持续?最担心哪些因素?
原材料、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的优势如何?
定价能力:同类产品盈利能力比较;毛利率水平及变动;
提价能力;竞争结构;规模效应;行业领导力。
核心竞争力如何体现在财务业绩上?是否行业最优秀公司?
4公司分析变量 三:成长性公司业务所处发展阶段?
成长动力是否充足?成长路径与逻辑是否清晰确定?
业务有无越做越大越强势的正反馈机制?
自己研究的成长逻辑与管理层思路是否一致?
有核心竞争力、合理持续的高成长?
砍掉亏损业务回归主业的聚焦?
公司产能、职能、管理等环节是否协调以支持高成长?
分析的时间框架是否合适?更长或更短呢?
定价、销量、成本、费用、税收、非经的趋势如何?
如何判断公司/产业的成长周期位置?
产品/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在哪?(需求空间、竞争格局)
市场占有率、ROE无法继续提升标志成熟期到来?
盈利增速开始下滑而股价疯长见顶?如何实现成长?
区域扩张-新产品-渠道扩张-放量-提价-并购
国外有无类似公司/产品的成功案例?其成长逻辑如何?
实际上,公司成长性一般有两个相互纠缠的变量,需求市场的发展和公司自身的竞争力。前者表示整个蛋糕有多大,是在变大还是在成熟甚至萎缩,后者是指跟其他抢蛋糕的同行相比,你怎么甩开他们以吃到蛋糕,也许是霸占消费者(如品牌,特许权),也许是霸占渠道,也许是技术领先体验最好,也许是规模最大成本最低,等等。蛋糕越大,公司竞争优势越强,公司的持续成长性就越好。缺一个因素,持续成长性就要打折扣。5公司分析变量四:管理层与治理正直进取透明+管理难度低+抓住机遇应对困境实际控制人是谁?控制力有多大?股权过于分散吗?
管理团队的历史业绩如何?有无负面消息、历史污点?
交易所上市公司近三年诚信记录如何?
重大事项决策流程是否严谨科学、经董事会充分讨论?
战略意图、行动与公司优势、投资逻辑是否吻合?
是否有低级管理失误?他们当时如何应对?成效如何?
企业家的价值观、经历、个性、人格魅力如何?领导风格?
强项和短板分别是什么?是否谦虚但专业、坚韧?任期?
团队的学习能力、视野、市场敏感度如何?敢于面对现实?
团队技能组合是否满足行业当前的竞争和经营需要?
有无雄心壮志,争做第一还是得过且过?激进or明智保守?
团队的激励机制、凝聚力、战斗力如何?有无进取心?
文化与价值观基因?激烈竞争-狼性文化,鼓励创新-轻松平等
信任、平等、责任感、进取、放权,能让一流人才安心?
管理层给自己的薪酬如何?业内最高吗?团队是否稳定?
公司是否领导整个产业链围绕自己实现互补和共赢?
同行、对手或上下游对公司团队怎么看?
过往承诺是否兑现?是内在努力的结果还是水涨船高?
承诺少表现多还是承诺多表现少?
是否愿与资本市场保持长期诚实、充分、透明地沟通?
是否故意回避或美化利空、巧言掩饰、过度乐观?
高层对行业、公司及业务战略有无清晰、正确的理解?
经营模式是否合法、创造价值、可持续并符合大趋势?
其最大风险是什么?是否具备战略前瞻性还是简单追随同行?
是否有高管及其亲属在公司的供应商中任职或持有股份?
业务管理难度如何?是连续的的轻松决定还是痛苦抉择?
设想政府、同行及上下游如何打跨公司?
公司的战略执行力如何?
各部门人员是否稳定?(财务人员辞职可能暗示财务问题等)
公司如何创造新的增长点?老企业很少有大点子。
历史重大决策是否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管理人员兴趣或迎合政府官员的招商计划?
过去重大决策带来哪些结果?已开始布局未来竞争和增长?
6公司分析变量 五:安全边际分析的不确定性有哪些?信息掌握程度?哪些可观察的关键?
投资逻辑是否够强健?中小市值?-规模是成长的敌人
股价大幅调整后量缩价稳?横盘震荡?该股票的死多头是否意见有变化?你的看法?
股票目标价怎么定?短期有无利空因素导致股价下行带来介入机会?
负面冲击后能否东山再起?(大家熟知的毒胶囊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白酒反腐等等)
强大竞争优势?卓越管理层?
查理芒格特别强调逆向思维,要知道怎么活的更好,首先要学会避免死掉(毒品乱穿马路酒驾等)。受此启发,这里7-8整理了一些条条框框,帮助大家筛选。7公司选择之 逆向思维一:值得警惕的陷阱被新技术淘汰的公司
赢家通吃行业的小弟
充分竞争、产能过剩的重资产夕阳产业
景气顶点的周期性公司
细分小行业/产品单一,高增长后遇市场空间瓶颈
会计造假高成长:虚报收入、渠道压货、过度提价、Q4变脸
成熟周期股的高成长
竞争对手退出的高成长
基数低的高成长
傍大款型,需考量自身实力、依赖度和大款成长性
现金流紧张、应收款与收入暴增、账面现金少、大量垫资型的工程公司
盲目地无关多元(土豪企业家最喜欢的“做大做强然后做死”流程)
缺乏持续研发/推新品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单品周期短的公司) 控制权过于分散无人负责
大企业病与国企病:官僚、僵化、内耗、反应慢、无活力
8公司选择之逆向思维二:防止欺诈和情绪化确认前五大客户与终端用户,防止虚假大订单;
巨额订单,主业无关的热门收购;
产业上下游草根调研,与公司、分析师观点互相印证;
偏消费属性的公司一定要到终端/消费者处调研;
警惕财务报表造假,关注现金流/应收应付款趋势;
观点与逻辑应有大量可靠细节、基本结论支持;
信息提供者是否可靠?是否有相关利益?有偏见?
独立思考,不盲信他人(同行/权威/朋友);
分析师推荐时市场情绪是否热情高涨;
分析过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确定的趋势,哪些是合
理的推测,哪些是自己的幻想、偏见和情绪、价值观?
是否被概念、结论、其他牛股、心理地图锚定?
是否有错误的推理方式和思维方式?
如何反驳、推翻整个投资逻辑?有效性多长时间?
■来源:创业与天使投资洞见资本研究院整理编辑IPO“好看”,你会更好看
银行的行业趋势篇(1)
从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状况看,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出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一、经营范围的扩大化、国际化趋势
从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经营范围的扩大趋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在业务领域方面的混业化(金融业内部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混合经营)、跨业化(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混合经营)趋势和在业务地域方面的国际化趋势。
1.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范围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混业经营趋势已经相当明显,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从事多种业务经营,标志着银行业进入了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时代。相对于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而言,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成本、获利能力、抗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得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在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带来的挑战中,表现出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强的竞争力。这说明,国际银行业最终走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模式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混业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跨业经营趋势也日渐明显。商业银行正迅速向综合服务机构转变,业务范围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除了提供财务咨询、委托理财、信用卡等新型金融业务,还提供关于旅游、交通、娱乐的公共资讯服务,向非金融业的渗透扩展已现端倪。同时,非金融业的企业也在图谋进入商业银行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地域范围方面,国际银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商业银行选择跨国经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赢利和谋求自身的更好发展,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通讯与交通等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与支持。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金融自由化继续深入、科学技术继续进步的背景下,可以预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曰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都会选择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以寻求更多的利润来源,和通过国际化获得更广阔的利润空间,从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化、国际化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二、经营方式的智能化、网络化趋势
1.商业银行经营的智能化。商业银行经营智能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体现为商业银行用计算机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以电子化方式自动处理日常业务。信息管理的系统化体现为商业银行内部综合管理信息的系统化,即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银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信息的使用、传递效率。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业务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银行的全部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预测,从而实现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的高度集成化、网络化的人机信息系统。
2.商业银行经营的网络化。网络银行,又称互联网银行、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络银行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以计算机及其他通讯工具为输入终端,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设置成本远远低子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猛。
三、经营过程的创新趋势
商业银行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内部管理创新也可以被称为“银行再造”,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调整、改变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业务流程,使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与竞争力。业务创新则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业务种类、金融工具的创新。
1.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表现为银行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改善内部管理。由于不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异主要是由内部管理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内部管理创新活跃的银行,往往比那些不能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内部管理创新的银行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目前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创新特点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创新的主要策略包括根据客户价值定价、通过战略联盟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整合业务流程、实行客户与银行单点接触策略、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扩大经营范围等。从趋势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的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变革之策,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只要商业银行存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创新就不会停止。
2.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从商业银行创新的频率看,较大的内部管理创新只是偶尔发生,业务品种、工具的创新则可以不断出现。大多数的金融创新都表现为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业务方式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NOWS)、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NOWS)、自动转账账户(ATS)、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货币市场存单(MMC)、现金管理账户(CMA)、浮动利率贷款、金融期货和期权、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都属于业务创新这一类型。总之,商业银行的创新,不管是内部管理创新还是业务创新,都是为了获取利润和提高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不会停止,创新的趋势会永远持续。
参考文献:
[1]王元龙.论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J].国
际金融研究,2002,(3).
[2]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
业的竞争与发展[ J ].经济研究,1999,
(8).
[3]姜海军. 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J].
新金融 ,2009,(3).
[4]杨建辉. 未来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与战银行的行业趋势篇(2)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加深,外资银行开始不断转变经营发展模式,从分业管制向混合经营模式转变,并开始大规模的涌入中国银行市场,与国内银行业展开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更为激烈的的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危机。其实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带给我们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必然会催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巨大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将会从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以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制定了银行经营转型的科学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个性化服务,促进综合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战略定位不够明确,优势不突出,营销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品种少,质量低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经营的是存贷款业务,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金融衍生业务等高科技、高收益、功能全的中间业务很少,并且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很慢,对业务产品的创新水平都相对较低,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自由资本率低,存在着高额的不良资产现象,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性。
(二)规模小,产权结构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小,实力有限,既无法与四大国内银行平等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在产权结构上,由于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和不可交易性,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缺位,经济效率较低,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赢利点,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三)服务水平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水平上与国外银行存在极大的差距,对银行的优质客户和优质资产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商业银行的综合化服务水平较差。同时商业银行不能满足客户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不可能使银行与客户增加了解和联系,使商业银行错失投资、增加收益的机会。
(四)高素质金融人才缺失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较为短缺,导致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法提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网络银行经营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量较少,无法形成跨国经营规模,这也是高素质金融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经营上将会向着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方向发展。
一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能化。面对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的重要趋势是从专业化向全能化方向发展,将会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进行金融创新,使客户能够享受到存、贷款,投资、保险和证券等广泛的金融服务。
二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化。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内业务日趋完善,将会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对跨国银行的设置的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增设大量的海外分支机构,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区于国际化,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三是,商业银行发展的规模化。面对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加强银行之间的并购重组,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从而使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加大,向世界范围内集中和垄断,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全球金融业版图扩张竞争中抢先一步。
四是,商业银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方向由传统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
(一)明确市场定位,加快推进转型
市场定位是企业竞争的赢利点。为此,商业银行面对国内外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必须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新的审视和衡量,根据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按照“适度、理性、有效”的原则,有选择地开拓业务空间,并更加重视基础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银行还要进行对经济资本的优化配置,加强对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的管理,大力推进引言业务资源的管理改革,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态势,赢得更多的多元化的收入增长点。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混业经营模式
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向全球金融机构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所拥有的一批优质客户群体优势,采用多种手段推进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开发出适应新兴市场经济的金融工具,采取渐进的原则,保证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顺利转变,为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化金融接轨打好有利基础。
(三)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技能
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扩大规模生产,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就要通过对银行产业的业务创新和扩展,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丰富银行金融品种,经营方式要从以储蓄存款为主向个人负债业务、个人资金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及中间业务综合经营转变,并以做大做强资产业务和理财业务为手段,带动个人银行业务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四)重视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对社会各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无外乎是一把有利的竞争武器。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努力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使金融机构的创新成为可能。商业银行可以设置网上银行业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进行个人业务存储、网络购物支付、引用卡业务办理等等,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服务,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五)重视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改革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跨国银行的增设都需要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支持和管理。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扩宽招聘渠道,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不仅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技术,而且还能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定期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提供有利人力基础。
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将会向着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方向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化经济发展进行接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同时这种发展趋势也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改革,采取渐进的原则,逐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科学的发展战略中稳健经营,更好的应对金融风险,使商业银行获取更高的赢利点,提升银行业间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宏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29):12-13.
[2]高自强;张明贵;;中小银行经营转型的趋势[J];中国金融;2011;(04):17-18.
[3]李钧锋;陆晖明;丁全喜;陈志英;徐君;;天津市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研究[J];华北金融;2012;(05):10-11.银行的行业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11-02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的逐渐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投资和融资的方式日益丰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投资基金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国家的基金数额甚至超出了储蓄存款数额;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的完善使得融资方式多种多样;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二、商业银行的存在受到的冲击
第一,融资证券化。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最核心的传统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在金融市场上,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工商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贷款融通资金的方式就是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则是指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相互之间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
第二,储蓄存款基金化。很多发达国家基金规模逐渐增加甚至有超过储蓄存款的趋势。由于存款利率较低,而且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实际利率甚至可能为负;然而基金既能保证资金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又能通过专业的投资策略获得较高的基金收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人们金融觉悟的提高,储蓄存款可能逐渐被各种基金所取代。
第三,金融电子网络化。目前,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业务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网上银行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三、商业银行不会消亡的理由
第一,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达,虽然融资方式越来越多,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渠道可能不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但这只是对于部分工商企业而言。对于规模较小,信用不足的企业还有个人消费者而言,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或者是股票的形式获取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公司治理而言,公司需要安排合理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结构,为发挥财务杠杆的功能,在利用股票、债券筹集资金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负债经营。所以,银行贷款仍然是重要的融资渠道。
第二,储蓄存款只是存款种类的一部分,基金和储蓄存款都是流动性不足的,因为基金公司通常是要把募集来的基金用来投资,所以之前与基金投资者都有期限上的协议,尤其是封闭式基金,提前支取会扣取一定的费用。而很多消费者对资金的流动性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对活期存款、用来转账支付的支票存款等需求还是很大的。
第三,网上银行只是商业银行的一个载体,网络即使取代机构,也只是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不能改变商业银行的本质和职能。网上银行只能说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形式,而不能说网上银行取代商业银行。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计提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使得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创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规定信贷政策,需要商业银行的实施才能有效。总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强有力后盾。
四、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首先,资产负债证券化。为了改变等待存款的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可能除了吸收存款之外,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其次,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逐渐消亡,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将越来越广泛,逐渐走向混业经营。正如前面叙述的,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等业务逐渐受到挑战,商业银行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将打破传统的存、放、汇的基本传统业务,逐渐向保险、投资、证券经纪、金融租赁等方方面面的金融业务渗透,甚至会开展一些企业评级、投资咨询、企业并购与重组等其他业务。
然后,网络银行越来越发达。由于网上银行极其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种业务,而且网上银行的功能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齐全,逐渐向实体银行靠拢。
最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越来越丰富。这不仅仅是指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而且表现在商业银行为获取利润,进行表外业务的创新。还有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支付手段、营销方式等等各方面的创新。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
总之,这些变化能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主动,从货币资金向信用和风险转化;商业银行的提供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甚至提供一些非金融类的投资咨询和评级服务;存贷款利差可能不再是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可能跟多地通过收取手续费盈利,商业银行网络化电子化的趋势也将增强。
参考文献
[1]博斌,张建友.商业银行的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定义调整[J].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2]李海平.融资方式演变及商业银行发展趋势[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银行的行业趋势篇(4)
一、经济下行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15年来,我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表现在多个行业领域方面,而经济下行带来的行业领域的影响,则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首先,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来讲,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经济稳定,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又离不开商业银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济下行的趋势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其资金链的维护就会受到负面影响,一旦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那么在整个市场中,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其资金的来源都是依靠商业银行放出的贷款,市场的滑坡,经济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经营收到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在还贷方面的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就成为经济下行的间接受影响者。其次,从股票市场的发展角度来讲,股票市场也就是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对于资本市场的触动是最为明显的,资本市场往往能够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提供非常明显的反馈。从2015年的股市发展环境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当年的经济环境的下行特点明显,中国整体的经济形势表现出来的负面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而股市的动荡,股市环境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股市是资本流动的大环境,资本的流动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大,商业银行提供给他们的资金支持也是其资本依赖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整体的市场资本流动过程中,股市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股市动荡的环境中,企业的资本融合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而,整体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影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中来。当企业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撑的时候,那么其信用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削弱,给商业银行的资本信用管理带来风险和隐患。
二、经济下行趋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整体的商业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也非常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做好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防范经济下行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未来,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不良贷款和融资平台的监管,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应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从政策的调整过程中适当的对自身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变,这一点是商业银行自主防范各种信用风险的一种重要对策,通过这种政策分析,能够让商业银行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产业调整的步伐,也能够在产业的政策变动方面,更加规范自身的信贷政策,保障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动,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保障。此外,对于信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的因素,也就是贷款方面的企业,要注重加强对贷款企业的信用管理,商业银行注重发展信贷业务自然是好事,但是这种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否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这一点还需要作为信贷主体的企业能够有比较好的信用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该对贷款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风险分析,做好贷前调查,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能够做到及时发现,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2.强化信贷后的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信贷后的管理风险防范问题,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点。风险管理应该是贯穿商业银行管理工作始终的,是强化贷后管理,在整个贷款额度的存续期内,贷后管理不仅是一个风险管理概念,更是一个经营战略概念,是银行最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跟踪、专业的组合分析发现客户可能违约的蛛丝马迹。要做好贷后的风险管理,就需要对影响还款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如:贷款用途是否按照规定使用,贷款合同是否如期履行,贷款抵押品,贷款的还款情况等。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调查研究,要及时跟踪企业所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和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或选择退出,或增加风险缓释措施,或采取保全手段等等,以化解风险或减少风险。
3.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个重点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管控和信用能力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标准,从多角度来提升全社会人民的信用风险认识能力,提升社会中的个人对于信用的认识。未来,社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运行,应该从人的角度入手,提升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中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水平的风险管理工作团队,提升团队主体中的人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和管理能力,通过人的角度来管控各种风险。此外,在未来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还应该注重加强对信贷主体的人,企业中的管理主体的信用风险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对信用能力的认识,进而更加规范信用管理的各项指标。
三、结论
经济下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如何在经济下行趋势基础上,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当前乃至未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风险管理和扩展业务的辩证关系,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要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展业务,要用长远的眼光来衡量客户,注重扶持行业的龙头企业,完善服务渠道,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和契机。
参考文献银行的行业趋势篇(5)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银行业有了很好的发展,但银行业仍然存在着风险。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存在的风险也必然会影响我国银行,研究分析风险的类型和生成机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竟争力,显得至关重要和十分迫切。
银行业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这种风险还隐含着另一重含义:即联动效应, 银行业蒙受的损失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处于瘫痪,社会发生混乱。
银行业的风险
1、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
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较为原始主要体现为:(1)在风险管理工具尚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对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资本附加值等国际上先进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大都是离全面应用还有不少距离;(3)风险管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市场工具的匮乏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4)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积累不够。
2、风险防范与管理意识淡薄
风险防范与管理的理念决定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到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涉及各个员工,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大多数工作人员对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风险防范与管理理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银行业的高速发展、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地表现为:第一,对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充分。第二,对银行业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关系的认识不充分。第三,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意识在全行业职员中和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充分,让银行业的职员产生了风险防范与管理只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的认识误区。
3、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银行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呈现为:(1)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完全形成;(2) 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3)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4)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全行全员,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
4、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
我国银行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健全,基础还不够坚实。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我国银行控制权的垄断很难避免“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金融业机构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构有效性不足,从而使得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基础薄弱。第二,我国银行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现代金融业机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的最大特征是纵向式的。而目前我国银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它致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也都是横向的。这种横向的管理体制造成了金融低效率。第三,我国银行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第四,风险防范与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第五, 我国金融业机构还缺乏一支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就是凭识别者的判断能力、识别手段与经验去认识风险。由于金融企业对宏观风险很难把握,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应侧重于微观风险的识别。为此,银行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较完善的信贷档案,真实记录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应参照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包括贷款者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担保抵押文件、分析报告及备忘录在内的较完善的信贷档案。根据人行的监管要求,所有企业贷款和大额个人贷款均实行一厂一档管理,并尽可能完善,否则,信用贷款的风险就无法有效控制。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基础。二是关注早期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关键。
2、建立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在金融风险防范的事前预警中,金融风险分析是核心,具体包括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方面。一方面,根据会计分析的要求,通过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流动比率、杠杆比率四个指标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获得对企业真实、全面、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借款人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社会及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分析, 掌握借款人的基本风险,直接分析具体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程度,准确把握企业兴衰的脉搏。
3、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风险一般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决策中的风险考量,整合风险管理所有管理过程,保证所承担风险与管理手段匹配,用风险管理增强竞争力。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在于信息支持的更好决策、深思熟虑的风险承担、规范银行的治理结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始于董事会的决心,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投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于战略决策层面,而不仅是在流程控制与保险层面;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历程,实施需要时间,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计划一般为3―5 年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管理就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要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正确对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从基层业务人员到风险管理人员对要对风险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消除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的观念,促使全体员工树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开拓业务的理念。做到人人重视风险,人人防范风险,人人在风险中实现利润。通过风险意识的全员化,提高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1、电子银行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应用。在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渗透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带动着银行业务的扩展,金融业是由信息技术获益最多的行业之一。上个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的应用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自助业务,使服务更加贴近客户,也为银行节省了大量开支。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网上支付水费、电费、电话费、信用卡等项开
支。许多银行还开设了电子信件及时回复的服务,并有专人负责在网上回答客户问题,指导客户查寻所需信息。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银行的服务。
2、风险管理技术受到足够重视并日渐成熟。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自巴林银行倒闭、安然公司破产以来,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组合管理为特征的新技术、新方法,管理和度量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框架下,风险管理技术将在实践的应用中更加完善和成熟。
3、营销技术备受国际银行业重视。从营销学的发展看,营销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顾客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阶段,在过去的十年,出现了全面营销的观念,全面营销包括内部营销、整合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关系营销等四个方面。营销战略在银行界的应用始于1970 年代,目前,“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营销观念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理念,在银行业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勇.2008年银行业趋势预测与对策选择[J]. 银行家. 2008(04)
[2] 王飚,李炎军.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J]. 新金融. 2009(11)
[3] 季贝贝.外资与国内商业银行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5(26)银行的行业趋势篇(6)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的信用机构。然而,它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商业银行是主要经营货币商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现代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主要有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职能。
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发展问题
截至2013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51.4万亿元,比2003年的28万亿元增加123万亿元,增长了近5.5倍。从机构类型看,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大,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65.6万亿元,占比43.3%,同比增长9.3%;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6.9万亿元,占比17.8%,同比增长14.5%。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增长速度较快。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虽然我国银行业相比世界起步较晚,到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才首次进入榜单前十。但是在2014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经全部进入了榜单前十,这种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这也充分展示了中国银行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再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素质的提升,商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更加重视社会效益。此外,我国的网上银行业务由于既方便快捷,能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又有利于银行降低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一经出现,便飞速的发展起来。
然而,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它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一)产权性质单一,国有化程度过高
我国银行业中的大型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市场份额稳定,国有化程度较高,占据了垄断地位,虽然部分银行已经上市,但股权大都集中在政府手中,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相对国外而显得单一。
(二)资源配置无序,决策效率低下
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来多以分支行为资源配置中心,采取层级授权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开展各项业务。然而这种多层次的组织管理模式,将使得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总行对资源的掌握和调配能力不足又会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内控机制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构布局并不合理,管理环节过多使权力严重分散,内部部门职能重叠,协同能力不强,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权力中心。内部审计机构仅被当作一般职能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
(四)不良资产巨大,金融安全堪忧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尽管国家组建了东方、长城等几家资产管理公司来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对其不良资产进行转移,商业银行自身也处置了诸多不良资产,但其不良资产依然在增长。
三、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大改革,产权股份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也应对现有的体制模式进行转变。我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不健全的背景下,为了保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国家资本控制的形式,加大实行股份化的改造。银行业应使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应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并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二)提高员工素质,优化竞争环境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素质必须与世界发达国家看齐,并不断赶超。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员工素质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培养和竞争环境。
(三)加强特色化与自身核心业务的建设
面对日益开放的国内外金融市场,虽然发展混业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潮流,但我认为,“一超多强”或“几超多强”才是一条顺应潮流又不盲目的大道。在开展混业经营的同时,还应根据市场的导向,强化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业务,并重新组合和选择适应于各银行自身情况的中心业务流程,实施特色化经营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相关领域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应根据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进程和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有侧重地开展经营业务,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的客户和产品中去,树立品牌形象。
如今,金融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其发展质量的好坏往往反映了该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而我国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保证其发展的稳健与良好更为重要。虽然我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后,已有飞速的发展,但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同样也存在了许多问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体制,组织结构,人员组成,经营战略,核心业务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加强自身的改革建设,使其在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时,与时俱进,从容应对。这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建设和中国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张珍.透过次贷危机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银行家,2008(12).
[2]郭丽.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探析[J].南方金融,2009(8):67-68.
[4]王艺宁.浅析网上银行及其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银行的行业趋势篇(7)
总体上看,在近几十年来,世界主要地区和经济体国内银行业呈现不断走向对外开放的趋势。这种开放趋势,不仅表现在发达的工业化经济体,而且也表现在发展中地区,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银行业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先看美国。对外开放不仅表现为美国国内银行对外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增加,而且也表现为大量外资银行进入美国国内市场。在美外资银行的分布有突出的地域集中性。纽约,中西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是外资银行活动相对集中的几个代表性地区。纽约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来自各国的银行机构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分行或代表处,有的专门从事货币市场业务,有的从事公司银行业务或零售银行业务。中西部地区(五大湖地区或伊利诺州)有若干来自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外资银行。尤其来自加拿大的银行在当地开展了大量银行并购活动,成为当地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来自日本的银行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曾进行大肆扩张,利用当地与日本紧密的贸易和投资联系而扩张业务。这种局面近几年有所弱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内经济的相对不景气以及日本国内金融业的结构调整。在南部地区,来自西班牙语地区的国外银行十分活跃,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众多的西班牙移民及其后裔居民。
英国(联合王国)。国外银行在英国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伦敦。伦敦集中了全世界最大数目的外资银行。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不仅有其他发达国家的银行机构,也有大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各类银行机构。伦敦发达的货币市场,银行间拆借银行,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都离不开众多国外银行的参与。伦敦之所以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尤其是在战后英国经济地位已经相对显著下降的背景下继续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伦敦金融市场一直保持对外高度开放的局面。
欧洲大陆。欧洲大陆各国的银行业与其他服务行业类似,早先具有高度的“民族性”,相互之间融合程度相对低。在各国范围内,银行业从中世纪晚期开始就有长足的发展并高度普及,保持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欧洲银行业密度(按照居民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数目来测算)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欧洲经济与货币一体化进程,各国银行市场也开始显著地对外开放了。这种开放首先表现为欧盟成员国银行市场对其他欧盟成员国银行机构开放,各成员国普遍实行“相互承认”监管原则(即一个外资银行机构只要得到来源国监管当局的认可,所在国监管当局将认同这种认可并通常不再施加重复性监管措施)。其次,对来自非欧盟成员国的银行机构开放。在这方面主要突出的表现是来自其他发达国家的大型国际化银行以显著规模进入到欧盟成员国。当然,总体上看,由于各国零售银行业是高度本土性的,外资银行所占比重并不大(在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外资银行在本国银行业总资产所占比重不超过百分之十)。
最后简略看一下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在这个地区,除了传统的少数几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外,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银行市场是相对不开放的。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后,一些外资金融机构明显增加了对这个地区的进入,它们看到了这个地区的市场潜力和参与结构调整的机会。在政策上,东亚许多国家也开始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从而进一步吸引了外资金融机构。总的看,外资金融机构目前仅仅是刚刚开始进入,外资在当地银行市场中所占份额很不显著。
开放国内银行市场的基本理由
第一是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流动。许多国际性银行都说,“银行跟着客户走”,“客户的经营活动走到哪里,银行服务就扩展到哪里”。这似乎是一个被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的基本商业事实。如果银行不跟着客户走,银行就会失去自己原有的、很可能是优质的客户资源。在各国经济日益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银行的客户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业务。
对东道国来说,欢迎外资企业前来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自然就面临一个需要同时欢迎为这种贸易和直接投资提供服务的外资银行的问题。如果东道国对待外资企业与外资银行有不同政策待遇,外资企业的活动会感到不便利,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努力便会受到不利影响。这是许多国家在早期对外开放阶段就向外资银行实行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东道国政府在早期开放阶段可以对外资银行的活动施加某些特别的限制性措施)。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允许外资银行在华开展业务活动,只不过将这种经营活动的范围限制在仅对外资企业并以外币形式进行。从80年代直到现在,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之所以能不断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与它们相应地得到了来自它们本国的外资银行服务有密切关系。
对外开放本国银行市场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利用外资银行经营服务优势为国内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支持,在一定发展的阶段为国内银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机构重组带来催化作用。对外资银行的这种利用,不仅会大量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而且也会不时地出现在发达经济体中。
银行业原本是一个高度本土化的服务行业,各国银行业都是在自身独特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民族特色”。这些特色,互有长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动本国银行业多样化发展,克服传统“民族”银行业的相对单一局限性。
对外开放银行业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推动本国金融中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推动金融中心的形成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是能够促成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国内企业部门提供长期融资服务并促进企业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是加快国内资源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提高经济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第三是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为本国经济增长服务;第四是促使本国金融部门成为国际社会中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使之成为吸收高报酬就业、高附加价值的一个重要部门。
显然,金融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多样化金融机构的参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更离不开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从历史经验看,外资银行的进入和经营活动的普及往往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未来中国大陆的若干大城市朝着国内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方向发展,十分需要吸引大量外资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并为多样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
开放的影响
银行业市场开放会对本国经济增长和金融部门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总的看,只要本国金融部门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政策,监管当局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者采取有预见性的适当政策,开放进程的基本影响将是积极的。
在这方面首先需要消除一点不必要的顾虑,即一说开放就担心国内金融部门被外资控制,害怕因此失去“国内主导权”。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银行市场都对外开放,但让外资银行在本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并不多见。实际上这主要出现在部分东欧转轨经济体,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正常的开放进程中,对外金融开放同时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国内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结构调整能力,它们与外资金融机构一样也将受益于开放进程,并且可能利用其本土优势在国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对开放的另一种担心是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会带来对银行体系甚至对国民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挑战。对这个问题现在开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外资银行进入如同普通外资企业进入一样,增加了东道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并促使这种国际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给东道国经济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稳定性的作用,即东道国经济可利用国际资源来缓和国内经济增长出现的不稳定倾向,另一方面是不稳定性的作用,即国际市场的波动性或多或少会传递到东道国经济体中。两种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政府宏观经济体制和政策应对能力。
其次,在外资银行与东道国经济相互影响关系上,同样存在双重性或双向性,即不仅是外资银行进入会影响到东道国宏观经济情势,而且东道国宏观经济情势也会影响到外资银行。拉丁美洲外资银行的情况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拉丁美洲若干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势及其变动显著地影响到外资银行的行为。在当地经济景气增长时期,外资银行被显著地吸引到当地;但在当地经济出现不景气时,外资银行因为业绩受到不利影响而被迫收缩业务。当地部分外资银行出现亏损而影响到其总行的业绩,引起外资银行在来源国银行市场的一定波动。银行的行业趋势篇(8)
一、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主要由外部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内部监管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社会监管,即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评估;第三层次是行业自律,一般由银行业协会监管;第四层次是银行的内部监管,即为银行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一)政府部门监管
1.银监会的监管
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2.国家审计署的监管
国家审计署对商业银行实行外部监管的基本目的也是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
3.财政部的监管
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管上:制定和修改金融会计、财务制度;财政部通过制定和修改商业银行的会计、财务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行;对财务制度执行予以监督。
(二)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银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主要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来操作。银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四)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借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保证银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石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实施的自我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现存的监管体系及问题,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个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一)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中社会监管还比较少,英国银行监管当局在监管实际中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去完成,而自己集中精力于风险的辨别。美国的银行监管虽然不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接受社会监管,但各大银行都委托社会执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
随着服务手段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银证转账等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一部与之配套的法律对这些业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不利于银行类机构业务电子化的发展,也加大了相应的经营风险。
(三)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如果说分业监管强调的是对不同金融领域分别监管的话, 那么,随着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和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为标志,混业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我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中,银行的混业经营也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混业监管也是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现行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是会越来越严格,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违规现象,对其的处罚肯定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做到符合现行监管制度,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促使银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本管理体制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就是单一资本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巴塞尔Ⅲ在提高资本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针对银行的流动性、杠杆率等设置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严峻的同业竞争形势对资本实力的要求,决定了建立在先进管理技术之上的专业化资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资本管理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促使银行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税务部门审计等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等外部机构的审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外冲审计的要求,并根据外部审计结果,适时调整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共同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建设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合规经营的任务始终相生相伴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当局更加严格的监管。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以保证整个运行机体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轨道,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和效益最优化。
(四)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趋势的准备
上述已经提及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也论证了我国金融机构可能的混业监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居民和企业基于金融资产需求的有效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建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家,2009(04).银行的行业趋势篇(9)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必将融入国际潮流。面对这样一个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银行业间竞争越演越烈,混业经营已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在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自身定位、认清国际差距以及制定发展战略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发展之路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几年前我国学术界在关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上还存在争论,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国际化日趋迫近,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为混业经营预留一定空间的新银行法的实施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的种种举措都无疑表明: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银行业分业、混业的原因、优劣程度进行分析,在混业经营的策略研究上,又大多集中在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全能银行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上,而对于当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策略选择、以及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借鉴上,研究得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研究试图对比国外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的策略选择,并结合我国混业经营趋势的新动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新道路。
二、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现状及障碍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银行业监管政策上对混业经营的放松,我国商业银行在实践中也开始逐步由严格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全面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资金结算以及产品销售业务;一些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境外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证券或保险业务,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式实行混业经营。在这样一个混业经营趋势加强的银行业发展进程中,障碍与制约因素并存。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自律能力弱
从国外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实践来看,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混业经营的基础,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收效甚微,虽然“将专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说法已提多年,但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银行始终存在所有权虚置、经营权无法落实、权责利不对称以及过分行政干预等现象,商业化机制难以真正确立和有效运行。
到目前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政企不分的局面,构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形成行政附属物。金融主体产权不明晰导致金融企业自律能力弱、委托机制形同虚设、很难做到资金的收益风险对称。一旦我国实施了混业经营,这种产权制度的不明晰,极易造成权利和义务脱节、收益由小集体获得、损失则由国家承担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金融业融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的基本前提是不能轻易拆除金融业的产权“防火墙”。
(二)内控制度及其完善程度难适混业经营要求
基于金融安全,混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具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金融业务具有制度保证的相对独立性。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避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机构的安全运作与稳键经营。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尤其是由计划经济改制而来的国有商业银行,其内控机制较薄弱,产权主体不明晰,一旦实行混业经营,无法依靠其自律机制进行约束,风险很难有效控制。早在1993年前,我国金融业也曾有混业经营的经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都相继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等业务,但遗憾的是,薄弱的内控机制以及自律和风险约束机制,使得混业经营不仅“混”而且“乱”,各机构将货币市场的资金用于炒股票、做房地产,结果造成大量呆坏账。时至今日,我国金融机构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相当部分是“混业”时代的“战利品”。
(三)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制约混业经营
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整个银行业的基础,高比例的不良资产意味着行业自身的高系统风险。不良资产一项成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历史包袱,迅速提升资产质量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尽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部分不良资产予以剥离,却仍无法阻挡不良资产繁衍的脚步,不良资产并将持续产生。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直接降低了银行资产流动性和偿债能力,阻碍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进程,难以应对越加激烈的外来银行竞争与挑战,严重制约混业经营。
(四)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难适混业经营需要
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银行的全能化、多样化经营,实现“金融超市”的蓝图,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风险来源,并且带来不同行业的利益冲突。金融监管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尽可能防止或遏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崩溃的发生。不同市场叠加的风险放大,进而对金融监管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缺乏高效率的监管体系,就难以达到金融监管的目的,反而更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与分业经营相比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或许更大。因此,混业经营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具有较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而我国目前金融监管能力及水平至今难适混业经营趋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策略
(一)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商行的正确路径选择
就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尚不具备发展全能银行模式和母银行公司模式这两种混业经营模式所需的微观经营主体基础、法律制度保障以及相关的市场条件和金融监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模式选择。首先,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能有效地避免法律对于混业经营的禁止。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不违反当前分业经营的法律规定,作为控股公司实行混业,而作为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则实行分业,各自独立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业务。其次,在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的情形下,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能有效阻断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务之间的风险传递,这种“内在防火墙”的方式对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很有利。第三,发展金融控(下转第202页)(上接第159页)股公司对于进行金融监管也很有利。各子公司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不妨碍各自行业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并且在协调分工下可实现分业与混业的协调监管。
(二)混业经营要走“渐进式”的改革方向
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从制约因素上看,大多数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障碍:一是金融市场还不健全;二是金融主体难深化,三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基于此,商业银行混业之路必须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现有经营管理体制,并适度放宽经营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存贷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全能银行制模式,走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曦,胡克琼.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8(3).
[2]李营,刘迎春.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J].环渤海经济望,2006(5).
[3]唐士奇,李孟宸.关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再思考[J].西南金融,2006(10).银行的行业趋势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17-02
引言
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一方面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全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将给中资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中国投行在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为投行业健康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美国投行业的分析,并将中美两国投行业在业务发面做进一步的比较,试着探析中国投行业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
一、次贷危机前后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分析
1.摩根士丹利的收入结构和变化。摩根士丹利的收入主要由投资银行业务、佣金收入、资本交易业务、利息与股利收入、资产管理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组成,其中利息与股利收入是大摩业务收入的最大来源。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收入和利息与股利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总收入虽然出现大幅度减少,但相对于其他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总体表现尚能令投资者满意。
2.高盛集团的收入结构及变化。从收入类型来看,高盛集团主要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业务、交易和投资业务以及固定收益类业务四部分组成,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固定收益、外汇和利率产品等低风险收入。从2005—2008年高盛集团都维持了较为稳健的业务结构,特别是由于低风险业务占比较高,使其较其他投资银行拥有较为稳定的业务收入,也是其在次贷危机冲击下仍保持较为稳定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
3.美林集团的收入结构及变化。美林集团净收入在危机爆发前后有巨大的差别,其中佣金类收入、账户管理以及利息类业务收入相对稳定,而与资本交易业务以及衍生品交易业务相关的收入受次贷危机影响很大,是其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亏损的主要原因。由于亏损巨大,美林不得不在2008年申请破产,最终被美国银行收购,从而结束了近一百年的独立投行的生涯。
4.雷曼兄弟的收入结构及变化。2004—2007年,雷曼兄弟在总收入上保持了逐年增长的态势,而2008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只有186.1亿美元,净利润则为-24.08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证券资产经营相关的业务收入占其业务结构的很大比例,使其在此次次贷危机冲击下出现巨额亏损,金额高达34.34亿美元,可以看出过度依赖证券经营业务是导致其破产的重要原因。
5.贝尔斯登的收入结构及变化。全球票据交换业务、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业务是贝尔斯登主要收入来源的三个部分,其中来自资本市场的业务净收入占比最大。在其三大业务收入中,全球票据交换和财富管理两项业务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资本市场业务收入在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了9.5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也是最终导致贝尔斯登收入大幅缩水的原因。由于持有大量有毒资产包括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及投资者对其信心下降并兑现大量现金,导致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二、中美投行业务比较
1.业务类型比较。从国际投行发展历程来看,早期业务主要是承销、交易和经纪业务,随后逐渐扩展到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重组并购、资产管理、结构化融资、股权直接投资、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目前中国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承销和经纪这些本源业务,各家投行的金融服务并无多大的差别,只有部分规模较大的投资银行从事其他业务,但是在业务经验、企业信誉等方面和国际知名投行仍有很大差距。西方投资银行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其业务范围广泛,从上面对于五大投行的业务分析可以看出差距。
2.业务结构比较。从业务结构来看,五大投行形成了包括证券、银行和保险等业务在内的综合经营模式。美国华尔街知名投行,无论是资本规模、创新能力、市场地位还是客户基础,都处于全球顶端。同时各大投行也拥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美林证券公司擅长资产管理;高盛公司则长于担任被购买方的财务顾问。相对而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投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3.业务收入比较。金融危机对华尔街的金融巨擘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可是据汤森路透数据显示,华尔街金融公司仍占据了2011年亚太投行市场(不包括日本)收入前十位,平安证券紧随其后,位列十一。收购与兼并、风险管理等策略性业务是否属于投行的主要业务是区分一个国家的投行是否进入现资银行的主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投行和知名投行之间的巨大差距。
4.业务创新比较。美国投行的业务创新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1)创新方式以衍生性为主,原发性为辅。金融工程的广泛应用,使得基础性金融工具,如基金、各类期权、互换等被大量挖掘;(2)信用类金融衍生产品大量出现,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年间,新的信用衍生产品不断涌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3)产品复杂性大幅增加,不确定性因素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金融创新过度疯狂的力证。虽然不比西方,但中国投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2003年至今,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监管和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投行业的金融创新需求,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不断发展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特别是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类被称为“本土新型投行”的投资公司,在美国又被称为“精品投行”,是一批具有全新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的中介机构。他们的出现实际上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资本的日渐渴求,对投资银行业务的多样化需求趋势有极大的关系。
5.风险管理比较。通过对五大投行的资产负债项目的分析我们看出五大投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当市场向好时,投行有能力将其持有的证券资产及时变现用于债务偿付,但是当市场出现波动,市场信心动摇,其所持有的证券资产无法迅速变现,必将导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相对于西方投资银行源于内部压力而采取的风险控制管理,中国证券公司往往是基于外部的压力,如监管部门在政策法规上对防范风险作了最新规定,或为应付人民银行或证监会的检查,即便成立了风险控制部,却难以真正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
三、启示与建议
1.拓展业务盈利渠道多样性,建立中国本土的竞争新模式。在金融改革大环境下敢为人先,不断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证券公司应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开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增加创新业务的拓展,促进中国投行业务新发展。本土财务公司要想在金融市场存活并且有很好的发展,除了不断掌握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同时应加强与他们的更全面的联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为企业设计资本扩张计划,为企业寻求潜在的投资者,并把企业的股票推销给这些投资者,在企业需要资金时,利用与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密切关系,还可以为企业设计出各种筹资方案,如进行项目融资、发行可转股债券、发行公司债券等。
2.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从未来的竞争形势来看,金融创新是必要的,投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金融工具的创新,如支付方式、期限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新特征的有价证券、汇票和金融期货交易对象。(2)金融市场的创新,随着证券交易的国际化和不断进步,金融业不仅可以从事跨越国境的股票交易和债券与股票,基本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市场。(3)金融制度的创新,这也是当今中国资本市场最迫切需要的,通过调整金融政策、一定程度地放松金融监管,如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实行新的管理办法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中国的投资银行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摆在第一位,发展摆在第二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拓展业务”的发展战略,树立“风险管理高于一切”的经营理念,在借鉴国外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完善体系提高技能。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是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健全法律法规,确保披露信息及时、真实和完整。监管部门应当以日常信息披露监管为主线,打击虚假披露为重点,结合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制定不同的披露标准,加大处罚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度,增加金融监管决策的透明度和保障公众知情权,提倡“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防止市场欺诈行为。
4.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注重培养专门人才。人才是未来投行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发展金融机构与高校的联合教育培养,适当转变高校理论研究和教学方向,使其更加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对提高国内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学俊.投资银行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 冯有利,王静.中国投资银行务发展现状及业务创新[J].北方经济,2008,(1).
[3] 黄建平.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投行部岗位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