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豪华游轮旅游沉浸在神秘古埃及旅游攻略文明之中?

2020-11-17 17:05
来源:
佚名(来源:海淀区老干部局)
在我国中学的历史课中,讲到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是埃及、印度、中国、古巴比伦,这些国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曾发出过耀眼的光芒。那三个古国灿烂的文明吸引着我,我心始终有个夙愿,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去这些国家看看,这也算是一生中的幸事,这个夙愿终于在退休后实现了。
我们身处中国,国内的很多文明古迹都看过了,国外的印度也去过了,而古巴比伦现今所在地伊拉克、叙利亚有战争,不安全。因此,几年前我报团参加埃及游。十月里的一天,带着崇敬的心情,我踏上了埃及游之旅途。我们在早上5点到达埃及首都开罗机场,接下来这一天就开始了紧张的观览。说紧张,是因为埃及文明历史久远、厚重,文明古迹如繁星般众多,靠旅游的这几天根本看不过来,我们只能按导游安排的线路,抓紧时间重点参观几处著名景点,这几处景点都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世界文化遗产。
瞻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国家展览馆
下了飞机,吃过早餐,导游便带着我们乘大巴车直奔金字塔。我们参观的金字塔是距开罗市区25公里的埃及最大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这是仅存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巴车刚驶出市区便能看到它的身形。古埃及的金字塔很多,在开罗的郊区就有80余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也即国王的陵墓,当时的法老认为葬在金字塔内,人就能升天有来世。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60年,距今已近5000年,这正是我国的三皇五帝时期,比我国建造长城的年代还要早2000年。胡夫金字塔高近150米,相当于现在的50层楼高,底边为正方形,每边长230米,每个斜面正对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建成,每块巨石平均重2.5吨,最重的要达50吨。当我身临其境的、真真切切的看到它,站在它身边时,真让人难掩激动的心情,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近5000年前的古埃及。在历经了近5000年的风风雨雨,多次大地震,金字塔至今仍保持完好无损,令人叹为观止。阿拉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切都怕时间,而时间却怕金字塔。当我们站在这巨大、雄伟的金字塔边时,脚下是漫漫黄沙,面对是那高耸入云的巨塔,白云从塔边飘过,在这样的巍峨的建筑面前,我们显得是多么渺小。我怀着敬畏的心情仰视着金字塔,听着导游讲解,我在想,在近5000年前,在生产和运输工具那么落后的情况下,古埃及人就能建造出这样精密的、伟大的建筑,这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啊,这是多么发达的智慧和坚毅的力量。
距胡夫金字塔不远处就是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像高20米,长73米,它的脸部最宽处有4.2米。这座陵墓是利用一座小山雕塑而成,据说此人面的头像是哈夫拉法老的画像,看着这么雄伟的狮子般的陵墓,我在想,墓主人生前是不是会像狮子般的威猛。
时间在流连中飞逝,已是下午,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埃及国家展览馆。展览馆的面积不大,但是展品却是非常多而内容丰富。展品涵盖了从石器时期以来近万年的历史文物,这里有石制的、陶质的、贝壳制成的工艺品,也有制作精美的金、银工艺品。当我看到有些青铜器制品,而且文字介绍这是4000年前的制品时,很是让我惊愕,这相当于是我国的夏朝时期,也就是说,古埃及人发明铜器的年代比我们还要早。展品中有雕刻精美、彩绘鲜艳的巨大石棺,以及介绍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工艺过程,展品还有长达几十米的方尖碑。
展览展示了古埃及人在天文、历法、文字、造纸、医学、建筑的精密设计与施工、冶炼技术、雕刻、彩绘等领域里的科技成就。古埃及人的聪明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看到这些,令人肃然起敬。
游阿斯旺及采石场
在开罗的参观结束后,当晚我们便乘火车前往南方的阿斯旺市,两地相距950公里。开罗火车站就在市区内,车站很小只有十几间房子,而且还很古老,而我们乘坐的火车也是很旧,但是车厢内很干净,设施也很配套齐全。我们睡的卧铺车厢都是单间,面积只有4平米,是上下铺的双人间,但是配有洗手间,很方便旅客。在之后的旅程中,我发现,这个国家在旅游方面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是蛮高和蛮周到的,无愧旅游大国的称号。火车开的比较慢,不到1000公里用了12个小时,但也有一点好处,就是车很平稳、很舒适。
在车上用过早餐后,8点30分火车到达终点阿斯旺市,但我们没去市里,而是乘大巴车直接来到一个采石场。这是埃及众多采石场之一,这里的石头是米黄色夹杂着暗红色花纹的花岗岩,颜色好看且硬度很高、耐腐蚀。据导游讲,我们中国进口了很多这种花岗岩。在埃及这种石料主要是用来制作方尖碑,我们看到,在采石场的半山腰,有一个40米长的方尖碑的半成品,有两个平面已制成,但是因石材的中部有一条大裂缝,只得前功尽弃,这个半成品在此一放就是几千年,看到这,更让我们感到古埃及的这些匠人们是多么艰辛和苦难。在这个石窝附近还有很多这样的大石窝坑,据说这里曾产出过上百个方尖碑。
距采石场不远就是阿斯旺水库大坝。尼罗河是非洲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二大河,由于河水充沛,河流经常泛滥成灾,给河流下游的人民造成危害。1970年在苏联帮助下建筑了阿斯旺大坝,坝长400米,高112米。大坝将尼罗河拦腰截断,河流被驯服,用于灌溉土地和发电,在当年这曾是世界第一大坝,但是,当我国的三峡大坝建成后,阿斯旺大坝只能退居第二了。当地政府对大坝保护异常严格,可以说是戒备森严,有专门的武装部队守卫,任何人都不能走上大坝,只能在坝边观看。在坝边我们看到,笔直平坦的大坝伸向对岸,河岸两侧的小山夹着宽阔的河面伸向远方,隐没在如云如雾的天边,河面上没有任何船只,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微风轻拂,一切都是那么寂静。看着眼前美景,自然而然的吸引着我们,大家心无旁骛的欣赏这绝佳天成的山水画卷,流连忘返。
游帝王谷
参观结束,我们来到坝下不远处的尼罗河边,开始了乘船游尼罗河。我们乘坐的游轮是由埃及国家统一规划制造的,船长约40米,三层客房,约50个房间,可接待100名游客。船上设施齐备,餐厅可作舞厅,船顶的露台是个大晒台,有躺椅、阳伞、小桌、小卖部,还有一个小泳池,是休息和观景的好地方。看着眼前的游轮,我不由得想起,早年有一部世界著名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影片中的场景就是同样的游船。当年我们还羡慕人家那样的休闲旅游,而如今我们也都能实现了,这让我们怎能不感慨,这得感谢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的船是顺水而下,河的东岸主要是耕地,西岸除了河边有点绿地,其远处是无际的大沙漠。船白天航行,晚上靠岸休息,船行速度很慢,也是便于我们休息和欣赏尼罗河两岸的风光。船自阿斯旺起航至终点卢克索市全程约600公里,用时三天,途中我们欣赏着河两岸的旖旎风光和不时出现的一些神庙的残垣断壁,古埃及神庙就如同我国的佛教寺庙一般普遍。
卢克索市在历史上曾是古埃及的首都,我们参观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卢克索神庙。古埃及的神庙都是用巨石建造而成,神庙就是神祗之家,是古埃及人的宗教文化的中心,神庙也是埃及法老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卢克索神庙建于公元前14世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神庙虽破败严重,但其主要结构完好,无论从神庙的建筑规模、体量、构件还是能映衬出当年的宏大、雄伟、壮观的风貌,堪称颠峰之作,震撼世人。神庙内有巨大的方尖碑,坚固厚实的门道,雄伟的柱廊,天花板是天蓝色的,上有繁星点缀,象征着深邃无垠的苍穹。在庙内的柱子、墙壁上都雕刻着反映法老执政时期的生活、祭祀、发生的战争,平民和奴隶生活劳动的情景以及发生过的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大事。神庙内巨大的柱子高16米,直径达2米,人站在旁边显得那么渺小。我在想,远在3500年前,那时的人在生产水平那么不发达的情况下,是如何完成这么宏伟的工程,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古埃及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神庙的建筑和雕刻是无比精妙绝伦的,令人叹为观止,绝对称得上是世界文化遗产。
下午参观帝王谷,这是我们这次旅游结束之前的最精彩的节目。之所以称为帝王谷,是因为这里埋葬了公元前1550年——前200年间古埃及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的法老。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的峨昆山中,山自然成金字塔状而且很荒凉,几乎没有绿色植物。帝王谷内道路曲折蜿蜒,目前已经发掘出63位法老的陵墓。导游带我们参观的是近些年才发掘的颇具神秘色彩的图坦卡门陵墓。图坦卡门18岁继承王位,但没多日就突然死亡,且死因不明,至今都是历史学界的一个谜。帝王谷的法老陵墓通常的建法是在山里打几十米的深洞,里面建有墓道,多个墓室,用以放置法老的石棺和随葬品。图坦卡门墓之前没有被盗,是因为其上部的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转移了盗墓者的视线,因此使之保存完好,而早期的盗墓者都是西方的一些考古人。我们沿着墓道前行约20米,就到了墓室,在室外温度还是30度的情况下,墓室内还保持很凉爽。在墓室里我看到,这里有众多的陶器、石器等随葬品,但是让我感到惊奇、赞叹的是那一副至今仍然色彩鲜艳的彩绘石棺,还有那石壁上精美的、栩栩如生的彩色人物绘画。时间已过去3000多年了,这些色彩仍能保持的如此鲜艳,绘画技艺如此高超,这都是让我非常佩服古埃及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
令我更加震撼的是,在帝王谷几公里远的地方,有那么一座体量巨大、气势恢宏、如宫殿般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陵墓。哈特谢普苏特是古埃及第18王朝著名女王,她在位时就为自己兴建了葬仪殿,其一反传统观念,标新立异的大胆采用了以阶梯式庙宇、希腊式廊柱和独具特色的岩雕而使葬仪殿蜚声世界。庙宇没有采用传统的神庙布局,而是按山崖谷地景观的需要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叠升的三层。背靠的山崖高过100米,庙宇总高30米,宽300米,纵深从第一层广场算起有500米。每层都有数十根10米多高的浮雕的廊柱,每层之间靠平缓的梯道连接,第三层的廊柱后面才是内殿,内殿的墙壁上布满了壁画和雕刻,都是极其精致的作品,而内殿已是凿于山崖之中。看着眼前辉煌的建筑,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埃及的旅游结束了,几天的时间也只是看了埃及古代历史文明的皮毛,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埃及灿烂、绚丽的古代文明和它对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贡献,再次印证了毛泽东曾说过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句至理名言。对于爱好历史的老同志们,去埃及一游定会不虚此行的。
作者:北京翠微集团退休干部 侯智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埃及旅游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