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屹立是什么意思


前言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两千年前,易水河畔,荆轲唱起悲歌,义无反顾奔赴咸阳刺杀秦王。
两千年后,狼牙山上,壮士高喊口号,昂首挺胸跳下悬崖以死报国。
1986年9月25日,是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45周年纪念日,也是河北易县重建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仪式举行的日子。
典礼开始后,在人们的簇拥下,一位老人沿着盘山小路向山顶走去,望着那熟悉的山,熟悉的景,他的心情是那样激动。
他就是当年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也是跳崖之后的两名幸存者之一,葛振林。
在典礼上,老英雄葛振林向人们讲述了45年前五位壮士血战狼牙山、舍身跳崖的经过……
01 蓦然回首话当年
1941年8月,日本华北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近十万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秋季大“扫荡”。
9月初,一股日军从据点出来,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去向,他们进入八路军控制的狼牙山一带后,气焰嚣张,到处张贴“消灭第一团”之类的标语。
为了防止敌人突袭,葛振林所在的一团七连加强了装备,日夜轮流放哨。
9月23日这天,日军派出了一支超过3500人的联队围攻狼牙山地区。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第一团团长邱蔚下达命令:主力部队转移,留下七连以一团的名义继续坚持战斗。
“主力部队能够安全脱离敌人的包围圈,全靠你们能否把敌人死死地捆在棋盘陀上,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拖住。”邱团长给七连的所有战士们下了死命令。
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
很快,七连在民兵游击队的配合下,在大小山路下布满了地雷,等待敌人的到来。
第二天晚上,七连的战士们正在山上休息时,突然响起了地雷的爆炸声,他们知道:敌人已经包围过来了!
七连的战士们牢记团长的命令,利用夜幕和有利地形,机动灵活地与敌人周旋着,而山下的“地雷阵”也有效地阻止了大股敌人进攻的速度。
经过一夜的战斗,主力部队基本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邱团长命令七连往龙王庙方向撤离,留下一个班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七连连长刘福山决定留下六班,在撤退前,他叮嘱六班的五位战士:“同志们,狼牙山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像狼牙山一样,屹立不动,拖住敌人。”
六班只有五位战士了,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坚定沉着,将团里留下的几箱手榴弹,像埋地雷一样埋在敌人必经的山路上。
第二天一早,鬼子果然沿着这条山路向狼牙山进攻,没多久,狼牙山上便响声隆隆,烟尘四起,不少敌人被炸飞了。
硝烟过后,疯狂的鬼子用炮火猛烈地轰击六班的阵地,而五位战士则沉着应战,利用险要的地形作掩护,一边往山上爬,一边用冷枪和手榴弹打击敌人,吸引敌人上钩。
鬼子们吃不准山上到底有多少八路军,还以为是八路军主力部队,便不敢贸然行动,只是一会儿用机枪扫射,一会儿用炮轰,一会儿一小股一小股地轮番冲击。
五名战士则边打边退,等敌人靠近了才扣动扳机,不浪费一颗子弹。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通往主峰棋盘陀的崎岖山路上,却始终没能爬上棋盘陀。
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班长马宝玉下令转移。然而,他们能走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一条是通往棋盘陀顶峰的方向。
艰难的抉择摆在了五名战士的面前:走主力部队转移的那条路,可以很快赶上大部队,但敌人肯定会追上来;往棋盘陀顶峰走,那里三面是悬崖绝壁,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千钧一发之际,班长马宝玉做出了决定:把敌人引到绝路上去!他大吼一声“走”,然后毅然往顶峰走去。战士们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同样义无反顾。
在通往棋盘陀顶峰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向后射击,又打死了不少的鬼子。然而,子弹没有多久就打光了,最后一枚手榴弹也已经扔向了敌人。
这时,19岁的小战士胡德林说:“班长,你说团长他们走远了吧?敌人追不上了吧?”已经负伤的马宝玉点点头:“追不上了,他们就是长了四条腿也追不上了。”
五位勇士登上了棋盘陀顶峰,敌人也渐渐地向他们逼近,看他们没有子弹了,更是挥舞着“膏药”旗,叫嚣着往山上冲。
没有子弹了,就用石头砸!等敌人靠近了,战士们搬起山上的石头,狠狠地朝敌人砸去,被砸中的鬼子一个个摇摇晃晃地掉下了山崖。又坚持了一会儿,山上能搬的石头也用完了。
萧瑟的秋风中,夕阳如血。五名战士互相凝望了一下,往前看,是万丈悬崖,已无退路;往后看,是大批步步逼近的鬼子。怎么办?
班长马宝玉说:“我们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能当俘虏。”副班长葛振林接着说:“对,人牺牲了,枪也不能留给敌人。”
于是,五位勇士举起手中的枪支,狠狠地往山上的岩石上砸去。折断枪支后,班长马宝玉高喊“打倒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第一个纵身跳下山崖,其他战士紧随其后,一个个跳下深不可测的悬崖……
02 英雄得救终脱险
老英雄葛振林的讲述让在场的人一个个热泪盈眶。
这时,一位记者问葛振林:“葛老,您跳下悬崖后,和宋学义是怎么脱险的呢?是谁救了你们?”
葛振林老人说:“当时我跳崖摔晕了,醒来后发现宋学义也还活着,我们两人忍着伤痛爬呀爬,多亏遇到了一个穿着便衣的青年干部,他救下了我和宋学义。过去,我一直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葛振林和小学生在一起
当年,五位勇士跳下悬崖后,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不知过了多久,葛振林从昏迷中醒来,发现天已经快黑了,他睁开眼睛,觉得全身疼痛。此时鬼子已经撤了,于是他便忍着痛往上爬。
爬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发现悬崖上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个人,他定睛一看,正是战友宋学义。原来宋学义也是在跳崖时被树枝给挂住了,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两人不顾一身的伤和痛,咬牙往上爬着,终于,他们爬到上了山崖,就在两人互相搀扶着下山时,突然,他们身后传来了脚步声,葛振林和宋学义顿时提高了警惕,仔细打量着来人。
而对方显然也吓坏了,待他看清两人身上破烂不堪的八路军军装后,连忙赶了上来,将受伤更重的宋学义扶起。
葛振林这才看清,对方是一个穿着蓝色干部便服的年轻人,他这才松了口气,以征求的口气对这个青年干部说:“老乡,我们要去棋盘陀庙,但我俩都摔伤了,你能不能帮帮忙,和我们一起走?”
青年干部点点头,轮流搀扶着受伤的葛振林和宋学义,三人艰难地在夜色中向前移动着。
幸存的宋学义、葛振林
山路坎坷不平,特别难走,有的地方更是坡陡路滑,还有野草遮盖着,稍有不慎就会滚下山谷,幸好青年干部之前来过这里,对周围的环境还算熟悉,三人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摸到了“欢喜台”,又经过了“饮虎池”,最后终于到达了棋盘陀山腰的古庙。
棋盘陀古庙里原来存放有一些八路军的公粮,但此时已经被敌人焚烧殆尽了。青年干部点起了火把,在古庙里发现了两锅小米焖饭,那是八路军战士撤退前没来得及吃的。
葛振林和宋学义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了,当过伙夫的青年干部东找西找,在庙里找到了一个铁锅,于是赶紧生火把这些饭热了热。正准备吃时,进来了一个八路军战士,葛振林一看,原来是与部队失散了的司号员李文奎。
后半夜,葛振林、宋学义和李文奎就在庙里的土炕上睡了,而青年干部因为疥疮发作,怕传染给三名战士,就主动要求在室外放哨。
宋学义、葛振林、李老道
第二天一早,青年干部给大家做了炒饭,吃过饭后,他和李文奎一起帮助葛振林和宋学义简单地清理和包扎了一下伤口,又从外面找来一把山韭菜做汤,烧给两位伤员喝。看着两位战士的脸色好了不少,他这才放下心来。
临近中午,古庙的主人李老道回到了庙里,原来昨天鬼子进山时,他出去躲在了一道崖缝中,见敌人走远了,这才敢回来。
李老道听说庙里的两位战士是打鬼子受伤的,顿时肃然起敬。他讲起了自己在崖缝中看到的一幕:五壮士跳崖后,日本鬼子被他们深深地震撼了,纷纷向着悬崖的方向列队行礼。
经过短暂的修整后,葛振林和宋学义的伤情有了好转,他们急着赶回部队。于是,青年干部和李老道一起,将三位战士送到了棋盘石,在一棵大柏树下握手道别。
此后,葛振林一行人回到了部队,向部队领导汇报了战斗的经过。这时,他们才猛然想起:临别前只顾着尽快追上大部队,竟然忘了询问那个救他们的青年干部的姓名!
后来,葛振林和宋学义回棋盘陀庙去拜访过李老道,但当年的那个青年干部,却始终杳无音讯。这也导致后来的一些报道中,将李老道当成了唯一的救助者。
此后,葛振林又多次参加战斗, 先后六次负伤。建国后,他历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队长,衡阳市武装部副部长,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由于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病一直折磨着他,1966年,经党组织批准,49岁的葛振林离开了工作岗位,安度晚年。
另一位英雄宋学义在抗战结束后退了伍,他拒绝了在国家机关当干部的安排,毅然回到农村老家,后来成为了一名基层村干部,带领着乡亲们艰苦创业,使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1年,积劳成疾的宋学义逝世,年仅53岁。
宋学义临终前,还为没有没有找到当年救助自己的人而遗憾,而葛振林,也一直不曾忘记当年的那个青年干部,只是那时候条件落后,要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犹如大海捞针。
03 故地重游会恩人
1981年,退休在家的葛振林突然收到了一封信,读完信后,他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是他!40年了,终于找到了当年救助自己的那个恩人!
来信的人叫余药夫,如今在河北师范大学任副校长。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当年救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和宋学义。
当年的余药夫
当年,19岁的余药夫是狼牙山区易县青年救国会的主任。1941年9月24日,他奉命到狼牙山脚下传达县委“反扫荡”会议精神,当天就碰到了日军大举进攻狼牙山。在突围时,他与同志们失散了,紧急时刻,他隐藏在悬崖的一处夹缝中,一直躲到敌人退下山去,他才趁着夜色往山下走,结果就碰到了受伤的葛振林和宋学义。
与两位英雄分别后,余药夫也下了山,找到了当地地委组织部长牛树才,向他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此后,他再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当年的这段经历。在他看来,革命军队和老百姓鱼水相依,自己帮助一下八路军战士就是分内的事,不说自己是个干部,就是普通老百姓,碰上这样的事也会竭力救助的。
“他们把生命都豁出去了,我做的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后来接受采访时,余药夫这样说。
很多次,他也想和当年救助过的两位英雄联系,再见一见他们,但一是根本不知他们在哪,更不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二是担心别人认为自己这样做是想沾英雄的光,因此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余药夫与老伴
一晃就是三四十载,时间来到1981年。这天,已经是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的余药夫在浏览报刊时,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某报记者探访狼牙山英雄葛振林的报道,他喜出望外,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次,余药夫觉得不能再等了:宋学义已经去世了,葛振林和自己也都是60多岁的人了,再不联系,今后怕是没有机会了。于是,他拿出纸笔,给报社和葛振林分别写了信。
收到信的葛振林激动万分,很快就给余药夫寄去了回信。此后几年,两人经常通信,在信中,他们回忆几十年前的往事,将分别后自己的经历告知对方,倾诉牵挂之情……
在分别45年后,如今他们终于要重逢了!
在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上,老英雄葛振林激动地宣布:“今天,当年救助我的那位干部也来了!”一时间,全场响起了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掌声中,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伸出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余药夫、葛振林
整整四十五年过去了,当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时间可以作证,狼牙山可以作证,我们的战士永远是英雄的战士,我们的人民永远是伟大的人民!
尾声
1990年10月1日,余药夫专程赴洛阳拜访了宋学义的遗孀李桂荣,了却了英雄宋学义临终前的遗憾。
此后,余药夫和葛振林一直保持着联系,余药夫还数次奔赴衡阳与葛振林见面,直到2005年葛振林去世。
如今,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写进了小学课本,感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然而,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所谓“言论自由”的旗号,质疑起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但我们坚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真实的历史终将打败那些歪曲的谣言。
岁月虽流逝,热血仍沸腾。
狼牙山五位勇士的壮举和精神,将如同悠悠易水,巍巍太行,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上奏响一曲永不消逝的慷慨悲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2-18 21:43
来源:
无风不出门发布于:山西省
“小小红色故事讲解员”
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激发青少年的读书热情,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易县图书馆开展 “小小红色故事讲解员”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图书馆,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
我们继续为大家展播优秀作品。
《狼牙山五壮士》 剧苡蓦
狼牙山五壮士
小小红色故事讲解员:剧苡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红色故事是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易县狼牙山大举进犯,为了拖住敌人,掩护军队转移,七连六班的5名战士,把大批的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紧跟其后,在弹尽路绝的危机关头,5位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纵身一跃,这时,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中国共产党万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4:17 中国新闻网
  巍巍狼牙山,屹立着一座庄严的纪念塔。每当人们看见这座塔,就会想起“狼牙山五壮士”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如今,“五壮士”中的幸存者宋学义、葛振林相继离开了我们,最了解这段悲壮历史的,该属“五壮士”的指导员――当年为他们下达掩护任务的蔡展鹏老人。
  在河北省保定军分区第四干休所,记者见到了91岁高龄的蔡老。老人看上去身体略显
'
document.write(adCode);
}
//主过程
if(InternetExplorer == true){
IEad();
}else{
NSad();
}
虚弱,但精神矍铄。提起“狼牙山五壮士”,蔡老为自己连队里能培养出名垂青史的战斗英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941年9月19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狼牙山地区大举攻击。  蔡展鹏所在的一团二营七连参加了这次战斗。9月23日深夜,一团接到上级命令:为保存实力,跳出包围圈,留下二营七连继续阻击敌人,掩护群众突围。  蔡老向记者回忆道:“那几天,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连长也负了伤,由我来指挥全连作战。25日早晨,我接到上级指示,全连转移,留下一个班掩护。我当时就想,这样艰巨的任务派那个班掩护才好?这时六班长马宝玉主动要求担任掩护任务。于是,我向六班的5名同志详细交待了战斗任务。要求他们在任务完成后,再到预定地点集合。”  当时,六班班长是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有胡福才、胡德林、宋学义。  命令下达后连队开始转移,六班也与敌人交上了火。他们凭着勇敢和机智,牵着600多敌人在山上转,一步步把敌人引向狼牙山深处。敌人以为找到了我军主力,纠集的人马越来越多。凭着险要地形,六班接连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  过了中午,班长马宝玉确信主力部队已经转移,开始寻找撤退的路。当翻过一座山时,发现有200多敌人在山下集合。班长马宝玉对副班长葛振林说:“如果我们撤退,敌人在找不到我们的情况下,动用飞机很容易发现主力部队和群众的转移方向。”于是,他们毅然决定站出来把敌人引向棋盘砣。  棋盘砣是狼牙山上最险的山峰,三面都是刀切似的悬崖峭壁。他们爬上棋盘砣后,居高临下,立即作好战斗准备,可此时弹药已所剩无几。敌人越来越近,赤胆红心的“五壮士”异常镇静。这时,敌人才发现棋盘砣上只有五个人,气急败坏地直喊:抓活的。  胡德才正要举手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出去,却被马宝玉拦住。大家都明白班长的意思,于是聚拢过来。“班长,我们死也不当俘虏!”马宝玉看看身后的万丈深渊,还是把手榴弹扔向了敌人。敌人又冲上来,葛振林搬起一块石头,朝敌人砸去。当扔完最后一块石头,“五壮士”又一起把枪摔碎,扔进了山谷。  见敌人又扑了上来,马宝玉把手一挥高喊:“跟我来!”说毕,便转身跳下万丈悬崖,4位战友也先后纵身一跃……“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3位同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两位同志挂在树上,后来被群众救出脱险。  军分区为了表彰“五壮士”,在易县的北楼山召开大会。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晋察冀军区党委和聂荣臻司令员,向葛振林和宋学义同志授予银质奖章,号召全区党政军民向“五壮士”学习。  讲完这段真实的故事,蔡老动情地说:“是我将他们留在了狼牙山!作为革命军人必须要有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为了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尊严,死也不屈服。”  解放后,蔡展鹏先后任团政委、军政治部处长等职,离休时为副师职。蔡老有一个儿子,在安新县任人武部部长。蔡老经常这样告诫儿子:“如果在未来战争中出现与‘五壮士’那样相似的险情,你必须像五位叔叔一样,用伟大的民族气节来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不可战胜的!”  是啊!这也是一位抗战老战士对新一代共和国军人的勉励。  (来源: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张潇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