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陶渊明过得好吗饿死妻子儿子,有史料记载吗?

谢邀。不为五斗米折腰。朱湘、陶渊明都是洒脱清廉之人,此类型者都是追求自我实现,或精神满足之人。是属于马斯洛的第三层次、第五层次之人,他们把物质需求看至极低,是唯心主义者。而有些人则是相反,为了物质、为了私欲,只要不危机自己生命,不要说是折腰,让他跪舔他都会做。题主提到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让家里老婆孩子受罪。我个人看法是,要看这五斗米的出处。如是亲朋好友助之、借之的,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拒绝,何况这也无需折腰,后续返还回报便是。如是需要卖自己良心,有违背道理伦理的,完全可以拒绝,何况家里老婆孩子只是受罪,还未到饿死的地步。如果家里老婆孩子快饿死了,该怎么办?完全可以等值交换,比如用家里的物件,或者替他人做工来交换,按陶渊明那个年代,还可以写字帖。获取五斗米的正确途径还是有很多的。假设有个极端场景,自己无任何途径获取五斗米,且家里老婆孩子快饿死了,只有折腰(不能危机他人生命)才能获取,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的。毕竟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是美德,也很重要,但首先要保证其活着。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行为我是认可的,也赞成推崇。一个人的荣辱观多大,也间接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
陶淵明辭官有不得已的理由,並非是品格高尚。當時劉裕以武功見稱,而副丞相劉毅卻武功平平,兩人鬧掰之後,劉毅主政江州,成了陶淵明的頂頭上司,但陶淵明在劉裕幕府當過參軍,他的彭澤令也是叔父陶夔找劉裕要來的,義熙元年陶夔奉留守之意率儀仗去迎還被桓玄挾持而反正的皇帝,在三月初返程到建康附近時,在長江江面上因為風暴翻船溺亡了。陶淵明既失朝廷強援,又有前主子的政敵來找麻煩,不得已只好辭官走人,免得被害。不過,陶淵明二月份得官,八月份才上任,十一月異母妹妹在武昌去世就去奔喪去了。東晉的縣令的官秩主要是二頃耕地,所以義熙元年那一茬陶淵明還是收穫了的。陶淵明正式辦好交接在第二年春上,這在他的詩歌中有所說明。當時陶淵明只要願意向劉毅派來的督郵服軟,劉毅還是願意留他的。畢竟當時王謝家族的精英都有聚集在劉毅幕府。不過,當時的世家大族也不是完全將寶押在劉毅身上,劉裕那邊也有不少。所以他們不管那邊最後入主,都會有子弟在。
陶渊明的归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数次出仕,数次归隐,每一次归隐的原因都不一样。可以说,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官生活是从拥有“猛志逸四海”的理想抱负开始,期间不断尝试,又不断失望,终“心为形役”至绝望的过程。陶渊明自幼受儒家文化的教育《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受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父亲陶逸的影响,颇为家族历史自豪,自小立志做官,有远大抱负。《杂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第一次出仕公元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其顶头上司是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一次归隐1.当初,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击败杜弢,被王敦表荐为江州刺史,司马睿称帝后,由于陶侃战功卓著,遭到王敦排挤打压至交州,其去交州之前险被王敦杀害。陶侃到交州后,击溃占据交州的杜弢余部杜弘与温劭,进号平南将军,后都督交州军事。王敦控制朝廷中枢以后,与陶侃不合,多次交恶,直至王敦之乱被平定。此后王家势力并没有被削弱,王敦的弟弟王导和外戚庾亮共同执政。二人矛盾较深,陶侃支持庾亮。苏峻之乱,陶侃作为勤王军的盟主,曾宽恩于庾亮,后陶侃一度欲举兵废黜王导,所以陶、王两家是世仇。2.王凝之是一个庸才,被其妻,才女谢道韫所鄙夷:“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3.陶渊明的曾祖父因功升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位极人臣,但毕竟是寒门出身,而且到了陶渊明这里已经衰落,陶渊明在朝中被轻视、排挤。另外,晋升难。那是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时代,寒门庶族要想晋升,只能依靠在门阀士族不屑的武职上获得军功,比如陶侃、刘裕,都是因为军功而晋升。但军功不是想获得就可以获得,先要有战争,然后要能立功。第二次出仕公元400年,由于农耕日子贫困潦倒,迫于无奈,投入荆州桓玄门下做幕僚。第二次归隐桓玄控制着长江中上游,有谋反之意,陶渊明不肯与桓玄沆瀣一气,于公元401年冬,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回家守孝。曾写诗表达过对桓玄的失望《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第三次出仕公元403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软禁安帝于浔阳。公元404年,建军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走,把安帝带到江陵。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乔装驱弛,独自出走,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经过报给了刘裕,在刘裕手下做镇军参军。第三次归隐陶渊明见到为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立下汗马功劳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掉的桓玄心腹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除此之外,刘裕的篡位野心开始显露。这些黑暗现象让陶渊明感到困惑和失望,于是辞官归隐。第四次出仕公元405年,投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下,任建威参军。第四次归隐因目睹上司刘敬宣遭受同僚倾轧,同年三月,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辞职后,他也随着去职归隐。最后一次出仕公元405年秋,在叔父陶逵的介绍下,任彭泽县令。最后一次归隐到任八十一天,不愿为彭泽小人折腰,于是辞官归隐,到此仕官生活彻底结束。一点补充:在刘裕称帝后,他还有机会做官,但是他以晋遗民自居,拒绝承认以弑君犯上夺得天下的刘宋王朝的合法地位,更以做刘宋之臣为耻,遂「不肯复仕」。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耻复屈身后代」是陶渊明能坚守并能安于为人之节操,在刘宋时能坚守并能安于晋遗民之政治节操的表现。陶渊明不是天生爱归隐,他也有理想抱负,也想改善贫困的生活。为了实现抱负和解决困苦生活多次尝试出仕,但终因看不惯朝廷官吏为争权夺位而厮杀连天,在出仕与归隐之间痛苦徘徊。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被门阀士族掌控的时代,在党同伐异的政治环境下,其理想抱负终究不得实现,在经历一次次失望后终于幻灭。或许陶渊明可以选择去做一个攀附权贵的小人,去寻得舒适的生活,但在我们的文学历史上会少一个伟大的诗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过得好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