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素怎么样制作王 软件 在哪里买?

2013年6月28日、7月5日和7月13日、7月24日,我应纳溪区打古镇政府邀请,曾四次考察了龙鼓村的王肖氏节孝牌坊、王肖氏墓园、古驿道和王肖氏居住过五十二年的白云村故居及宗祠正阳湾。这块节孝牌坊是泸州清代建立的最后一座牌坊,王肖氏是受到封建社会礼教桎酷残害的典型,古迹轶事,给人启迭。龙鼓村概况2012年底统计,龙鼓村有760户,2820人,3100亩耕地,周围紧邻本镇白云村、新阳村、杜家村,也与护国镇的宝平村、沈嘴村相邻。贯穿龙古村,2012年底修起了百龙(百合-龙古)公路和龙宝路(龙古-宝平)。龙古村以肖姓、庞姓为最多,其次才是王姓等。清代末年永宁管辖的桂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纳溪区龙古村。它是纳溪白节、护国通往打古、五通、九支的一个必经古驿道小站。龙古村古道离打古15里、护国25里、白节40里、五通40里。《王肖氏贞洁牌坊》,牌坊前有个大水潭叫龙鼓潭,喊走音后变成龙鼓滩。龙鼓溪水发源于打古镇白云村头道桥观音塘下,经丹桂村流向杉树坝,到了龙鼓村其形弯曲如龙,穿过牌坊前的七孔八墩宽90cm的平桥(现改建成拱桥),张开龙口,将溪水喷吐而出,形成无数晶莹水珠,飞溅起万千水花。水流汇集在下游十多米如鼓的大石下穿过,发出击鼓般声响。牌坊后有“永寿天”小庙,牌坊左前方有“大庙”一座。石鼓与寺庙晨钟幕鼓辉映成趣,构成美妙和谐的乐章。溪流石滩上有石磨和石碾,牛拉推粉,磨出丰收的喜悦。可惜,现在修公路需要片石,石鼓、石磨、石碾都被开采。永寿天庙只留下半个天井,大庙改建成了龙鼓村小学。牌坊前平桥建于民国二年,以后桥上加一层变成双层平桥,百年后,为配合新农村建设,在2013年7月已改修成了造型优美的拱桥,拆除百年前平桥桥墩时,肖邦勇医生拾得奠基铜圆两枚,证明平桥最早建于民国二年。龙鼓溪无污染,灌溉万千良田沃土,在护国注入永宁河,向北在纳溪流入长江。这里村民淳朴善良,四周竹林茂密是天然氧巴,海拔5百余米,气候不算炎热。2013年要建好一期新村别墅、小桥流水、柳绿护堤、广场锻炼、凉亭习习、溪水淙淙、钓鱼寻趣,登高望远,一派丰收景象,众多古迹,不失为旅游好地方。此处离泸州约1个多小时车程,自驾车直达十分方便。龙鼓滩牌坊远远望去,龙鼓滩牌坊恰似一位高大慈祥的母亲,孤苦地站立在龙鼓滩上,向世人述说辛酸身世,它已经历了百余年风吹雨打,仍然悲苦坚强地挺立。此牌坊旌表的是童年少女时期居住在桂花村小湾子,是肖学让的大女,她头发清秀,约一米六,眼睛大而明亮,长得俊秀结实,读过两年私塾,初知文墨。十八岁时,父母之命,媒说之言,嫁到正阳湾与王光璋结为连理,成为王家十七世祖长房女主人,人称王肖氏,因节孝堪为当时楷模受到旌表,乃牌坊于龙古滩。肖氏字派“正学文显通,中邦光祖宗,德修为国用,永世必兴重”,王肖氏是“文”字排。牌坊全部由厚重条方形的大石头垒砌而成,雄伟壮观。牌坊上雕刻有对联等文字,有二十四孝的浮雕,百年风吹雨打后掉落,惟明代戏曲多幅浮雕石刻还清晰可见。明代《金殿审刺》又名《盘龙剑》等川戏浮雕,人物饱满,形象与服饰园润。八个抱鼓石相当完整,吉祥动物栩栩如生,抱鼓石正面中部一对狮子,两边是大象;牌坊背后中部是一对麒麟,两边是鹿子。石鼓上刻有马、羊、螃蟹、花鸟等,工艺精细。龙鼓滩王肖氏牌坊耸立在溪旁,东西向,古驿道经牌坊下通过。牌坊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石牌坊,高约10米,宽6.8米,主柱与次柱等大,呈正方体条形石柱,每边长67cm。四个台基石等大,体积为240×118×21 cm;抱鼓石110×60×30cm。,面向低矮处一面是正面,。按郑论主编的《隆昌石牌坊》结构图标示叙述王肖氏节孝坊。龙凤牌“圣旨”下的主匾上是《忠孝节义真烈女总坊》,集体坊,必须获准“圣旨”批准之人才能刻姓名于其上。由于这是泸州封建时代行将结束,泸州建造的最后一块牌坊,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王肖氏节孝个人牌坊,“节孝”有对长辈尽孝和,守节不改嫁两层含义。正面主柱对联:折尽九回肠,古井澄波,懔烈冰霜同皓质;长留一片石,大书当道,辉煌日月照丹心。正面次柱对联:正气长留与灵山挺秀,真心永露同潭水澄清。次上匾右为“冰清”,左为“玉洁”。 牌坊背面主柱对联:浩气塞乾坤,达德维三,达道有五;英风昭日月,烈女不二,烈士无双 。上联赞扬王肖氏是遵守三纲五常的楷模,德三道五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三纲指三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五种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和基本道德规范。下联赞扬王肖氏是守节不移。现在提倡民主,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对联赞美的美德到今天许多已不再适用。牌坊背面次柱未刻对联,上下匾只刻了一个“義”字,其余皆为空白。次上匾右为“月白”,左为“清风”。牌坊次柱右侧阴刻有一方王肖氏的二叔监生王世权的一段撰文,追忆光璋祖父因公款而失业;光璋父辈三人随祖经商,辛苦创业有成;赞扬大侄女媳妇肖氏具备勤俭持家,发奋脱贫,不歧视穷人,也好施舍的优秀品德。“生前不趋贫、不恶贫者,来舍,尽父母生前,至念”龙鼓滩牌坊,是在肖氏六十岁在世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永宁县据实祥报,经皇上批准旌表后,肖氏还在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建牌坊,称为“预建”,经四年半,辛亥年(1911年)王肖氏亡故,牌坊才完全建成,因满清被推翻改元民国,缺文字处未再补刻,就连“王肖氏”几个字都没刻上牌坊。文革期间,红卫兵认为牌坊是封建主义东西欲捣毁,但是遭到住在牌坊两侧住家和全体村民反对,纳溪县干部沈德明、徐良玉也出面阻止,牌坊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老百姓说,经百年风雨,牌坊有些飞檐鳌角上,刻有明代民间传说“安安送米”,还有24孝中 “郭巨埋儿” ,宣传孝道的浮雕,已掉了几块下来,有些人人马马雕刻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纳溪区政府2001年6月20日公布龙鼓滩牌坊为文物保护单位,体积80×60×10cm。区文管所有人委托在牌坊对面村卫生站的肖邦勇医生看护,13年来,他尽心看护文物未得过报酬。修建龙鼓滩的王肖氏贞节坊,流传一些难以忘怀的故事。桂花村趣事碉楼人命债
68岁肖安蓉背得王草平修正阳湾时的民谣:“金湾、银湾、正阳湾,王草平修龙古滩。先修里边天花板,后修外边石栏杆”。 王草平何许人呢 ?打古镇宣传干事陈靖采访到一个故事。王草平是永宁桂花村、白云村一带出名的人物,有碉楼武装称霸一方,曾负一命债。个头一米七几,头包白帕,颧骨突出,地方上修房造屋建牌坊等工程承揽非他莫属,龙鼓滩上修牌坊和白云村修王氏祠堂都是他当总负责人。王草平在社会上吃得开,村民间矛盾多靠他去摆平。有一天乌云滚动,社会不得安宁之时,有个外乡人途经王草平碉楼外,仔细观看迟迟未走,王草平认为他是歹人,怀疑他是土匪探子,于是一枪结果了这位外乡人。后来,知道这位外乡人也是一个有地方武装小头目,王草平只好送去尸体,向其家人赔罪、赔钱消灾。可是,这位外乡人的下属不是省油的灯,派出探子打听到王草平于某天要带了几个随从到渠坝吃喜酒,于是仇家按日约了几个兄弟,带上武器和燃油火柴,悄悄翻墙钻进王草平家,把留守值勤乡丁捆绑起来,摸进碉楼,堆上柴草,泼上燃油,放火后打开后门逃之夭夭。村民见到火情,都来帮助灭火,等王草平从渠坝归来,碉楼已经被烧成光框框。王草平心知肚明,是自作恶遭到的报应,冤冤相报何时了?只好自认倒霉不了了知。从此,王草平在社会上冒失德性有所收敛,碉楼也未再重建。竞标掌墨师
王草平作好考察,仿照合江五通牌坊修建,规模略小些,物色修建王肖氏节孝牌坊的掌墨师采取竞标方法。有三位大师各怀绝技前来应聘,按约当众献艺,确定中标人。第一位姓罗,雕刻一个石龙头嘴含圆宝珠,既能滚动风也吹得响,还掉不出龙嘴;第二位姓高,雕刻一个鸟笼子,笼里有个石雕画眉活灵活现,画眉在笼里可以转动;第三位姓鲁,用布蒙住眼睛,斬子打出石线条,从山坡上一直打到坡下十来米,一根线条笔直,用墨斗一拉,分毫不错位。全体村民看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王草平反复考量,最后确定第三位中标担当掌墨师。由他找一帮石匠来完成。智放金钢座
金钢座又叫须弥座,是牌坊最上面宝顶,包括刹尖和鸱吻。鲁大师在安放牌坊上金钢座时犯难了,超吨重的石刻品,怎样才能平安弄上牌坊顶呢?考虑几天也没想出好办法。突然看见,古道上,一位鹤发童颜外乡老者,正从山下朝牌坊处走来,鲁大师毕恭毕敬请教老者歇脚,递上一袋水烟,端上一杯花茶,虚心请教金钢座上顶良方。老人勒着胡须说“你看,泥巴都埋到我的颈子上了,老糊涂了,还能想得出啥好方法啊?”还比划泥淹颈的动作,说完告辞,健步向打古方向而去。鲁大师目送老者消失在远山丛林。忽然顿开茅塞“泥巴都埋到颈子上了”,自言自语“对,这就是解决难题的钥匙了。立即请来民工,往牌坊两旁地面堆泥巴,一直堆积到牌坊正楼正脊处,金钢座就顺利安放上去。庆祝上顶顺利完成后,将泥堆刨掉挑走,一座雄伟的三门四柱三檐节孝牌坊就立在龙古滩上了。民国二年,在牌坊前面修起了八墩七孔平桥,两岸住了十来户,小小驿站繁荣起来。王肖氏墓园王肖氏晚年,为修牌坊花掉绝了大部分积蓄,六十九岁时病已沉重,自知来日不多,将所余钱财,嘱咐她的三个养子用来修建坟墓及墓园。墓园正中是王肖氏墓及墓碑,墓碑正中行刻有“旌表节孝王母肖太君之墓”,邻中行平第二字处右为 “癸山” ,左为 “丁向”,标明墓的座向。右下是子和媳姓名,长子秉钊,刘氏、周氏,二子秉铨,刘氏,三子秉锡,马氏。孙子为忠字辈:忠绅、肖氏,忠维,忠缙。左边是立碑时间“大清宣统辛亥岁(1911年)十二月初四 天吉”。墓园在其节孝牌坊以东约三百米处,由墓室、墓碑、拜台、三面石料砌成围墙构成,占地约一百平方米。墓园左壁、右壁和后壁,好似三合院,墓在正堂屋处。测得墓地为北纬28度33,东经105度27。整个墓园形似太师椅,左右像扶手,墓后壁高2.2米,似椅的高靠背。整个墓园前低后高,墓主人睡在太师椅中,墓为坐北向南,条石砌成堡坎,堡坎边缘是过往路道。墓园前面两边外柱相距10米,墓碑194×102×15cm,碑座石200×94×30cm。墓园左、右壁呈对称型,有等大墓志各1块,墓志石板寛164cm,高83cm.两侧壁墓志、对联、后壁字匾及对联皆为卢锡美题写,书法粗壮有力,字体浑厚。侧壁书刻各有两个大楷字赞肖氏守贞节,右侧楷书“其人”,左侧行书“如玉”。落款“天姻愚侄”说明墓主乃卢锡美的姻母。墓侧内壁有对联:一片死心扶正气;两番抚嗣慰良人。扶手前沿对联:节入青山留淑气;孝行大地留清光。右侧壁有一块墓志,叙述了王肖氏生平:“节孝王母肖孺人墓志
古今来,以饬扶纪纲,撑天地,音惟节孝而已。故天地佑之,鬼神钦之,国家必旌表之,吾实有见王肖氏孺人焉,孺人蘭陵学譲之长女也,年甫十八,适配王公光璋,淑慎无荒原,尊和谐百世,太惨遭。壬戌发逆蔺川,,王公被逆贼虏,生死不明,时孺人年方二十,遂志誓言,丹心如铁石,初抚公仲,兄光将之第二子秉钊,抚公季弟光听之第七子秉铨以立夫子之嗣,皆完娶无育,既此,儒人孤苦节晓,于天道无知也,至六十时,领生肖安国,【1】生杨世钦,职员卢履洁、监生王世权等,据实禀祥永宁县转奏朝廷,蒙恩旌表,准于建坊。非孺人能为天地完人能获如此之荣乎?至辛亥十月十四 亥”。 阅读后知道王肖氏享年七十岁,生于清道光二十年,即1842年,在咸丰十年,即1860年18岁时嫁给王光璋,同治元年(1862年)肖氏20岁时开始守寡,一直守寡到70岁去世。王肖氏连续五代都是抱养子,养子要么没成人就死了,要么就都没生育儿子。墓园左侧壁是续右侧壁的墓志:“时告终于太原村内寝,族众念孺人之节孝,堪范坤维,议立秉铨之四兄秉锡,以为孺人子,抱锡之姪忠绅承钊之嗣,抱铨之姪忠维承铨之祧,以为孺人孙,使孺人不得慰心于生前者,得目于没後。亦天地神祖垂鉴,人之节孝默启而为之矣,是孺王櫬瘞于桂花村后山生基,立癸山丁向芙蓉,呈锦龙虎关,山环水绕,殆亦天造地设也。待慰孺人者乎,美素知志,但笔如杠,不能详述,勉志此付珍珉俟,后采女史者,再为扬彤管焉。中华民国元年阳历二月十九,天姻愚侄,尊五卢锡美沐手敬撰。
古符牟人义隽。”墓志撰稿者完全站在清廷立场,称太平天国石达开部队为“逆贼”,败退进四川沿途拉壮丁叫“蔺川”,实际是秉承“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历史观念。墓碑上知道肖氏虽无亲生子,但抱养过秉钊、秉铨、、秉锡三个儿子,有忠绅、忠维和忠缙三个孙子。墓志可见墓地处叫 “永宁桂花村后山深基”。 王全贵和许多村民都见过皇帝批准修牌坊的圣旨批件,黄纸上盖有两个朱红御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龙古村一社王志贤家保存着。墓后壁有字匾及对联,高1米,宽2.1米,四个大楷字 “得其所哉”,即死得其所。笔画粗壮遒劲有力。字匾上联赞肖氏;下联赞王家。对联曰:蘭陵贞主地,槐室节撑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盗古墓猖狂,王肖氏墓未逃脱被盗命运。村民说盗肖氏墓盗了三次才成功。肖氏寿材外面有石头砌的外棺椁,用糯米石灰粘合,扣得很严实。盗墓在第一、二次没有弄开外棺椁,第三次可能用了千斤顶,终于盗墓成功,将坟中金、玉及陪葬品全部盗走。村民白天经过,发现肖氏墓被挖开了一个大洞,头盖骨、头发、牙齿都被抛在墓外,村民感到无比愤怒,但也无可奈何。肖氏族人只好将祖先的头盖骨、头发、牙齿放回墓穴里,扣好棺椁盖好泥土。王肖氏墓园左前方约百多米处,有明代帅将军夫妻双墓,右立“明诰封明威 将军帅公之墓”,左立“郡凤扶明诰封安人帅母王氏之墓”古墓碑【2】。中间立有一块高大的新墓碑,上书“明诰封明威将军帅公讳伯礼之墓”,是2010年泸州帅氏宗亲联谊会重立的。明威将军帅伯礼夫妻古墓,从明代保留至今,未被村民毁坏,实属不易。石刻宝库正阳湾正阳湾是王光璋的祖父十五世祖就开始居住的清代大院,王肖氏嫁到王家成为十七世祖长房女主人,地点在打鼓镇白云村九社49号,离龙古滩牌坊约六里路。肖氏18岁来到这里,过了两年甜蜜夫妻生活后,孤灯伴长夜,青丝变白发,孤苦伶仃42年的伤心之处。正阳湾房屋座东南向西北,风光迤逦,右为金湾、左为银湾大片王氏的良田沃土,比尧坝大院还大的正阳湾古迹琳琅满目。院内有三个天井,院坝大约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上千平方米,窗上还有蝙蝠、麒麟等内容木雕,有清咸丰任子年(1852年)春一名患者赠的谢医匾,上书“神奇枝矣”四个大字,虽经160多年沧桑岁月,至今仍字迹清晰。走进大院,就走进了石刻宝库,窗户大字、建祠若干块碑文、先祖牌位、石香案、石桌----家庭成员、祖父因公款失业说明、建祠堂经过,每年完成重大项目等全都刻在石头上,给后人留下的是王氏族谱石刻版本,在泸州实为罕见。观石刻王氏族谱,知道王肖氏夫家历史:光璋是进川后第十七代世祖长房。光璋叔伯弟兄五人。十六代世祖是三房人,依次是王世柄、王世权和体弱多病的幺弟王世○。光璋是王世柄的独子。世柄、世权的祖先是明代成化年间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到四川,道光二十七年(1847)前,世权三弟兄才迁到永宁古白云村(现属纳溪区)。白云村的金湾、银湾,是两湾大片水田,土壤肥沃,是王氏家族的聚宝盆。王氏先辈之前在离此不远的太原村居住,后来买下金湾、银湾和正阳湾后迁居而来。肖氏嫁给王光璋后,夫妻恩爱。肖氏贤惠、勤劳、节俭,对公婆极为孝顺。王肖氏结婚两年,适逢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军队,在南京被清军打败后,率部败退进四川,沿途遭到清军和地方民团追杀,兵员损失惨重,所过之地,只好强拉青壮补充兵源。同治元年(1862年)当太平天国军队经过永宁白云村时,王光璋躲在后山竹林中被搜了出来拉走,从此一去不复返,杳无音信。光璋被拉走后,肖氏信奉封建礼教“一日夫妻百日恩,从一而终”。立志一生不改嫁,生是王家人,死作王家鬼。光璋被拉走后,其父辈三房分家,共有金湾和银湾的田土约九百担租田亩,其中王肖氏分得三百担租田亩。正阳湾祠堂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大石门阴刻对联“端霭愧庭气象新;昌繁蜀郡家声旧”,门额书有“春思堂”三个溜金大字,字迹酋劲有力。大门两侧装有镂空石雕 “福”、“寿”字窗,体积为长101cm,宽90cm,厚13公分。据现在屋基住户63岁的王权友介绍:这“福”、“寿”两个镂空石雕大字,有文物贩子多次来想出高价购买,出再多钱也不卖;但是正堂大门外上方的“九龙灯”精美木雕,两年前却被叔父仅以120元的低廉价格卖给了文物贩子,想起真是可惜。从正阳湾王氏祠堂的祖先牌位也是石刻,供奉王肖氏的二叔王世权,王世权(80寿)正八品(相当于现在正科级干部),立牌位人是王世权的大夫人唐氏(60寿)生两子光煦、光曙,王世权的二夫人吴氏(30寿),生光骏、光贼。王世权之兄嫂生子光璋而无嗣孙,其弟夭亡,因此均未写进祖宗牌。祭祀台下左边是块石碑,记叙修建宗祠居室时间:十二年三房分观;十三年各承祭祀;十四年刊碑;十五年彩画门窗;十六年修正脊中堂;十七年修石香案、石桌。文革时,王氏后人将祖先石牌位埋进泥土中躲过劫难,文革后刨出洗干净仍放会宗堂祭祀台。1878年在王氏祠堂大门右侧墙壁里,有大清光绪四年戊寅天中月上浣日,立的一块 “修谱建祠立庙置祀统归宗堂始末总记”(以下简称“总记”) 66×45cm石碑,小楷阴刻,字约1cm×1cm大小,石材坚硬,风化很少,记载珍贵。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房世权遵梦示改宅为祠,向兄炳权提出想法,炳权起于咸丰八年(1858),重修龙虎山观音雨殿,同治九年(1870年)庙祀、祠祀完成。直至丁丑岁(1877年)三房统一意见,计划三十二年内(到1909年)将宗堂建成中等规模。王氏祠堂建成到现今已有135年历史。正阳湾大院背后叫大坟山,埋葬着他们的祖先王世权,坟碑上生卒年代已模糊不清了,只能见到雕刻很深的“王公世权之墓”六个隶书大字了。王氏后代王全贵,现年68岁,他提供了《白云村王氏族谱》文字记载本,王氏字派是“洪月普廷应以添,国世光秉忠孝全,明新朝仕文太永,汝洁邦宗喜正元” 二十八个字,这一带现在许多王氏,是王世权的六世孙、七世孙了。正阳湾背后山包,呈大馒头形,是栽满竹子的王氏柴山地,清幽静谧,后来成为她二叔王世权安息地了。王肖氏婚后两年便失去丈夫,未有亲生子,被封建礼教桎酷束缚五十二年,终身不改嫁,何言有个人家庭幸福?抱养三子,为他们完婚,一生也够艰辛。死后七十余年,还惨遭掘墓和抛尸,何其不幸矣!封建社会,妇女命运悲惨何止一人?离石牌坊二百多米的古驿道旁,有位肖丫鬟命运更加可悲。古驿道旁丫头坟龙古滩牌坊下古道旁, 2012年这里修起村村通公路,但是龙古村的古道还算保存较为完好。这条杂草丛生、石板磨损严重的古道,是自古以来四川纳溪经打古往贵州赤水运送盐、米、茶、糖、山货的必经之路,龙鼓滩处是个小驿站。据当地村民讲,当年肩挑背磨负重走这条道的人路绎不绝,热闹异常。观这条岁月沧桑的盐茶古道,令我们感慨万千,古道上,青石板宽窄不一、坑洼不平、磨损严重,走到离龙古滩牌坊约百米处,进入马十万家外,古道特征更为明显。村民说这里石板坑洼多,是因为修汽车道前,这里是必经古道,过往客商相当多,马帮铁蹄和背哥木杵留下许多痕迹,那时行人喜穿木履,木履底面有铁钉,导致石板受损严重。前些年,有些石板由于磨损太严重,已经翻面来铺在路上了。马十万姓马,“马十万”是老百姓给取的外号,真姓名到没有流传下来。马某是个大财主,脱顶圆头细眯眼,在古驿站旁开旅馆、磨坊、经商等,他何止万贯家产,十万之多更富霸一方,雇有丫鬟长工好几个。马十万长得肥头大耳,嗜烟酒如命,对过往客商装得十分友善,对妻室和丫鬟则脾气暴烈。有次他在堂屋酒酣饭饱后想抽叶子烟,烟杆米多长,喊来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肖姓丫鬟来点烟,少女肖娥丫鬟高挑个、细眉毛、瓜子脸、丹凤眼,说话心直口快。主人醉熏熏地说“我钱多得用不完,要怎样才花得完啊,你给我出出主意?”丫鬟回答说“只要一遭命案两遭祸,再多钱财也出脱”。马十万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认为丫鬟是在骂他,于是举起铜头烟杆就打,丫鬟脑后部被打几下就扑倒在地,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就这样被财主残暴地夺走了生命。肖大女乃本地肖老师之长女,盼长大美如月宫嫦娥而取名肖娥,肖老师后来又添了好些子女,养不活一大堆人,只好把大女送到马家当丫鬟。肖娥死得太冤,王肖氏对肖娥之死十分同情,资助经费给肖老师打官司。肖娥家人和族人群情义愤,大闹马家,停尸十天半月在马十万的堂屋不下葬,肖母嚎啕大哭,骂马十万是禽兽不如。王草平仗义,陪伴肖父进县城状告杀人犯,官府立即派衙役将马十万逮捕。很快,永宁府传原告和被告开庭,书吏读完尸体勘验文书,出示凶器烟杆,马十万垂头丧气招认画押。接着,宣读对于马氏财产赔偿判决书,将马十万家产分为三份,一份赔与丫鬟的父母,一份打发马家妻室迁走他乡,一份充公。拆除马氏房舍变卖,将丫鬟就地安葬在原马家堂屋处。马十万被痛打五十大板后收监,等侯择期按律宣判。马家就这样迅速地衰败了,马家大院从此变成庄家地,只余下原马家大门前一对石狮,如今还躺在古道路坎下,其一已被为打烂成几大块,另一石狮还算完整,经测量狮高60cm,身长1.3米,头颈长80cm,腚部宽60cm,石料很好,雕刻写意成份浓,其雕刻手法类似今天打古镇古纯村的那对宋代纯州石狮。65岁龙古村二社农民肖志良说,马十万家石狮是个古东西,起码有上千年历史。丫鬟坟堆如今还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肖丫鬟的坟曾被盗过,传说被盗有玉圈、金饰。丫鬟坟堆的冤魂,不断地在向过往行人诉说,控诉封建社会马财主为富不仁义,方圆几十里农民都知道肖丫鬟冤魂的故事。观龙鼓滩文物古迹和新村建设,占得《观古龙滩牌坊及墓园有感》一首:斜阳古道龙鼓滩,清末牌坊对墓园。小桥流水依新村,明时将军笑开颜。龙鼓滩文物古迹众多,牌坊、墓园、古道、将军墓、古石狮等,古迹完整,记载明确,笔者建议把王肖氏墓园和王氏宗堂列为文物保护,龙鼓村新农村建成后开发旅游前景应当看好。文化考察,得到了打古镇郭绍波、李奥两位副镇长和宣传干事陈靖,龙古村罗文书和村民王全贵、肖安蓉、肖邦国等的热情支持,特此感谢!注:【1】领生,应为廪生。【2】明威将军,军事职官名称或武散官阶称号。魏始置,明代为30阶中第19阶,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董代富 陈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素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