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竹布货币发行的那一年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郑娟娟
安徽大学
摘要:自古以来宗教对人们的影响甚大,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也不例外。自从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其强烈的排他性和将理想主义转化为现实的强烈愿望,使它与近代殖民主义往往结合在一起。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传教士借着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涌入中国各地开展传教活动,在遭到种种的抵制后,传教士们选择了以创办学校作为突破口。安徽的教会学校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本文着重考察了近代教会教育在安徽的缘起、发展及评价。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安徽教会教育的缘起,介绍了清末基督教在安徽基本发展状况,作为基督教的两大分支——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由于进入安徽的早晚的不同,传教策略和方式上的差异,它们发展各有特点。在传教士传播福音的过程中,教会与广大民众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安徽各地接连不断的掀起反教运动,使教会的发展壮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举步维艰的时刻,教会通过创办教育来攻破人民的反教心理,安徽各地中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第二部分介绍了教会教育在安徽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1年以前,教会教育得到初步发展,但也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教案带来的影响较大;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到1922年,教会教育在清末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特点;第三个阶段从1922年到1937年,是教会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历了非基督教运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在逆境中教会学校不断寻求改变,先后向政府立案,取得合法的地位,教学活动也逐步走向正轨;第四个阶段从1937年到1945年,是教会学校艰难的发展阶段,由于日军的大举入侵,很多外国传教士在战争期间受到迫害,大量教会学校被迫停办,能继续坚持教学的学校有的迁移到了外省,有的去了皖南山区,这样的学校数量虽不多,但却为抗战结束后恢复教学作了准备;第五个阶段是从1945年到1949年,在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又经历三年的解放战争,动荡的政治局势使教会学校逐步衰落下去,到安徽解放的时候,教会学校先后被人民政府接收,教会学校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纵观教会学校盼发展历程会发现,每个阶段都是各有特点,这些特点的背后受到国内政局、民众心理、传教士的传教策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三部分是对安徽教会教育的评价。一方面指出了它在提高民众的素质,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启发部分民众的觉悟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其侵略的本性,如破坏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利用宗教教育麻痹人民的意志等。因此,对待教会创办的学校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
总之,在国家大力提倡以教育为本的今天,本文通过对安徽教会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期望能够在某些方面为现代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安徽;
教会;
教育;
发展;
导师:张本英;
手机阅读即刻使用手机阅读第一步扫描二维码下载"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第二步打开“全球学术快报”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第三步扫描二维码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CAJ整本下载
分页下载
分章下载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下载:476
页数:44
大小:2781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47年民国纸币5000元值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