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身为三朝元老 最后为什么就会被乾隆给清算

1749年,77岁的张廷玉,向乾隆提出:辞官归隐,乾隆欣然应允。怎料,没过几天,却被乾隆抄家被取消安享太庙的资格!张廷玉被乾隆削爵抄家,是咎由自取还是另有隐情?张廷玉历经三代君王,当了50多年的官,康熙朝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康熙的私人秘书,雍正朝达到人生巅峰,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进入了权力的核心,乾隆朝初期被破例封为汉族伯爵。那么,这么位高权重的张廷玉,已经告老还乡了,怎么还被乾隆削爵抄家呢?原来,乾隆恩准了张廷玉告老还乡的申请之后,张廷玉想:“我百年之后,安享太庙一事,朝中大臣颇有微词,为保万无一失,我得让皇上赐个诏书。”于是,过了几天,张廷玉又进宫面圣,当面向乾隆求取安享太庙的诏书。乾隆一听,瞬间怒火攻心,可他转念一想,安享太庙一事,是父亲雍正的遗言,没有什么诏书,确实得给张廷玉写封诏书。乾隆深吸一口气,大手一挥,准了。过了几天,乾隆派人将诏书送到了张廷玉的府上,张廷玉看到诏书,终于安心了。张廷玉想:着事已办妥,终于可以安心养老了!就没亲自进宫谢恩,怎料,乾隆却想:“张廷玉太猖狂了!”于是,就让军机处下诏敲打敲打张廷玉。没想到,圣旨还没到张廷玉家,张廷玉就亲自入宫给乾隆道歉了。乾隆一看,怒不可遏,打发走张廷玉后。怒斥:“圣旨没到,张廷玉就进宫请罪,是谁走漏了风声?给朕查清楚!”原来,是张廷玉的学生汪由敦给报的信儿,乾隆知道后,一气之下,撤了汪由敦的职位,还削去了张廷玉的爵位。1750年,朱荃被人弹劾贪污受贿,乾隆一想到朱荃是张廷玉的亲家,当即下令:把皇家赏给张廷玉的财物没收。乾隆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好好清查,看有没有诋毁皇家的诗词字画!”这样的命令,不就是抄家吗?好在,张廷玉做事严谨,他把皇家赏赐一一造册保存着,上门抄家的人一到,如数退还了。上门抄家的人谨记乾隆的命令,仔细排查了张廷玉的诗词字画。可是,只找到了歌颂大清基业的诗词字画,却没找到诋毁皇家的只字片语,连抄家人都敬佩不已。1755年,张廷玉去世,享年83岁。乾隆考虑到自己的皇阿们的嘱托和张氏一族对朝廷的贡献,还是恢复了他安享太庙的资格,使张廷玉成为了大清朝安享太庙的汉臣。其实,张廷玉要求乾隆写安享太庙的诏书,派儿子代替自己进宫谢恩,都不算是过分之举,还有,亲家朱荃的事,只能算是张廷玉跌下神坛的一个导火索。乾隆登基以后,不可能再重用前朝的重臣,他定会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而张廷玉不被乾隆重视很正常。另外,据说作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晚年,在朝堂上,多次与乾隆的政策发生了冲突,这才是让君臣两人越走越远的关键所在。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为大清基业,奉献一生,晚年不被乾隆重视,却被乾隆猜疑,实属凄惨。关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感恩你的看见,关注我,给你讲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
被抄家的张廷玉被誉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在1750年遭到了乾隆皇帝的突然抄家。当时,乾隆派来的官员带着近200人的队伍,气势汹汹地欲要扫荡张府。尽管已经78岁高龄,但张廷玉并未被眼前的阵势吓到。然而,在抄家过程中,36万两白银、张府账册和他的私人来往信件等财物全部被缴走。这一幕,引起了众臣们的骚动。然而,不久之后,乾隆皇帝又下令将这36万两白银归还给了张廷玉。这一意外的举动引起了众人的疑惑和议论。为什么乾隆要迅速归还这笔财物?事实上,这其中隐藏着一个故事。扩写:张廷玉作为康雍乾三朝皇帝的重要辅佐,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在政务和社会事务方面的建言献策,以及对清廉原则的坚守,使他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然而,在官场上处事底线明确的张廷玉,也引来了乾隆的不满和警惕。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对张廷玉逐渐失去了耐心,甚至威胁要取消他的配享太庙的资格。然而,张廷玉并没有退缩,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尽管乾隆有意惩罚他,但张廷玉并未因此屈服,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权益。乾隆针对张廷玉的原因为何乾隆会针对配享太庙的张廷玉呢?事实上,乾隆上位后,清除结党势力、树立自己的威信是他上台后的首要任务。而作为历经多朝的元老,张廷玉的功劳和影响力一度超过了皇帝本身。当乾隆认为张廷玉依靠自己的地位和权势来保护其他人时,他决定以此为借口,对张廷玉进行严厉的审查和打压。这一系列行动的目的,旨在震慑其他官员,向朝廷和民众展示皇帝的权威。因此,乾隆选择了抄家的方式,希望从中找出张廷玉的贪污和结党证据,以彻底打击他的声望,然后加以镇压。扩写:乾隆对张廷玉的打压并非毫无原因。作为一位权威的君主,乾隆明白自己的权威和威信需要建立在清除朝廷内的结党势力的基础上。而张廷玉作为一个历经数朝的元老,享有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成为了乾隆“清除结党势力”的必要目标。乾隆认为,张廷玉依仗自己的高位和权势为其他人遮风挡雨,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势力。然而,正是这种行为,引起了乾隆的怀疑和不满。他认为张廷玉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权威和统治造成了威胁,因此决定以抄家的方式来对张廷玉进行示威和惩罚。张廷玉的反应和乾隆的反转对于被抄家的结果,张廷玉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动摇和恐惧。他以淡定的态度面对这一突然的事件,甚至在抄家行动结束后迅速地提出要求归还被缴走的36万两白银。这一举动让乾隆皇帝感到震惊和困惑。乾隆原本以为抄家能够削弱张廷玉的声望和地位,但他却没有预料到张廷玉事前早已做好准备,将每一笔赏赐都记录在册,并且拥有合法的来源。这对乾隆来说是一个突发的大反转,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找到张廷玉贪污的证据,无法对他做出严厉的处罚。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和声誉,乾隆只能将抄走的财物原样归还给张廷玉。扩写:此次抄家行动的结果出乎乾隆的意料。张廷玉事前充分准备,将每一笔赏赐都记录在册,并且能够提供合法的来源。这让乾隆意识到自己没有找到张廷玉贪污和结党的证据,无法对他做出严厉的处罚。而抄家行动所引起的议论和质疑,也让乾隆感到担忧和不安。他意识到,如果张廷玉完全清白无辜,那么对他的打压将会引起朝廷和民众的不满和反弹,导致他自己的声誉受损。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和权威,乾隆决定将抄走的财物归还给张廷玉,并撤销对他的处罚。张廷玉的清廉和原则张廷玉作为一个清官,一生都坚持清廉和原则。他从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也从不窝藏包庇。在乾隆即位之前,他努力整顿吏治,清除了历史上存在的刑律、军事、选官等方面的积弊。张廷玉的这些努力和奉献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然而,在乾隆上位后,张廷玉也遭到了一系列的打压和威胁。面对抄家行动,张廷玉并没有动摇和退缩,反而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以淡定的态度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并迅速要求归还被缴走的财物。这一举动彰显了张廷玉对清廉和原则的坚持,也展现了他对乾隆的果断回应。张廷玉的清廉和原则不仅在官场上赢得了口碑,更引发了乾隆重新评估他的价值和地位。扩写:张廷玉一生都以清廉和原则为己任,不仅担任重要的国家职务,也坚决维护了自己的底线。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不受私欲的干扰,一心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在乾隆即位之前,张廷玉努力整顿吏治,清除了历史上存在的刑律、军事、选官等方面的积弊。这些努力和奉献得到了乾隆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然而,在乾隆上位后,张廷玉却成为了乾隆清除结党势力的目标。尽管面临抄家和打压,但张廷玉并没有动摇和退缩,反而以淡定的态度迎接这一挑战,并快速要求归还被缴走的财物。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对清廉和原则的坚守,也彰显了他对乾隆的果断回应。张廷玉的清廉和原则不仅在官场上赢得了口碑,也引发了乾隆重新评估他的价值和地位。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我爱你
文|观景说史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安徽桐城人,是清朝的三朝元老(康熙、雍正、乾隆),历任刑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张廷玉是清朝时期唯一的享配太庙的汉臣,对清朝作出杰出贡献是得到乾隆皇帝认可的,否则也没有这份荣耀。太庙是清朝皇帝祭祖的地方,作为臣子能配享太庙可以说是最高的荣誉了。张廷玉画像插图清朝时期的军机处制度,是由张廷玉来规划的谈起张廷玉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不过说到清朝的军机处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军机处主要的制度都是张廷玉来规划的。而军机处的设立是将皇权更加的集中,所以雍正非常喜欢有能力的张廷玉。在此后,清朝中的许多重臣都担任过军机处大臣,例如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张廷玉的家族背景也不小,父亲就是大学士张英,当时的大学士跟现在中央顾问委员类似。所以说张廷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从小就耳濡目染官场上的氛围,这也让他深知官场上明哲保身的道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廷玉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一生的高光时刻。张廷玉画像插图张廷玉深受雍正帝重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雍正即位。雍正是在经过夺嫡等事件后,从艰苦激烈的奋争中最终成为皇帝的。深感皇位来之不易,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大力扶植和培养自己的势力。由于张廷玉父亲是雍正的恩师,再加上张廷玉才华横溢,所以很快就被雍正重用。张廷玉深受雍正帝重用,除了协助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之外,还让他身兼多个要职,成为雍正帝身边的红人。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予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这都是张廷玉的功劳。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临终前留下遗诏,命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在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这个时候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雍正画像插图晚年坎坷的命运乾隆即位之初,还需要依靠四个顾命大臣维持政局的稳定。这个时候乾隆非常尊敬张廷玉。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顾命大臣就剩下了张廷玉,他的命运却开始发生变化。封建社会有一种说法就是怕功高震主,如果懂得激流勇退就可以安度晚年。张廷玉作为一个汉臣,还受到皇帝的重用,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公元1748年正月,张廷玉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以不能再胜任职位向乾隆辞官回乡。可是乾隆一听,就不乐意了。你张廷玉是我皇阿玛遗诏都要说放进太庙的,你这时候撂挑子不干,这不是打我脸吗,于是驳回了张廷玉的请求。张廷玉剧照《清史列传》卷十四《张廷玉传》:“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恩或过之。可例青田原佑庙,漫愁郑国竞摧碑。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第二年冬天,张廷玉再次请辞,乾隆帝这次终于是让他以原官致仕。张廷玉虽然是不用再操心官场事务了,但皇帝还有不允许他自回老家安享晚年,他害怕死后,乾隆不遵照雍正帝的遗诏让自己配享太庙。如是就让乾隆帝给他写一个保证配享太庙的手诏。这样的做法让乾隆心里很窝火,但他还是给张廷玉写了“保证书”。张廷玉剧照张廷玉第二天觉得要拜谢一下皇上,就派自己的儿子去谢恩。皇帝一看张廷玉不是亲自来谢恩大为恼火,传旨让张廷玉亲自来,但圣旨还没下达,张廷玉就来了。乾隆认为有人给张廷玉通风报信,更加不快,最后削去了张廷玉的伯爵。1750年,张廷玉再次请求回乡,这一次彻底把乾隆帝惹怒了,罢去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后,让他回乡。回到家乡的张廷玉过得并不是太好,因为受四川学政编修朱筌连累,所有皇上赏赐之物都被追回。1755年3月20日,张廷玉死在家中,享年84岁。张廷玉剧照结束语:乾隆帝感念其对清朝所做出的贡献,最终还是按照雍正帝留下的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中,享有如此殊荣的汉臣只有张廷玉一人。只不过,死后的张廷玉也不知道了,所以也不得不说这是他的一种悲哀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廷玉和乾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