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胜汽车荣获湖北省“专精特新”称号,企业在创新方面到底东风鼎新动力科技怎么样样?

2020-2025年中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调研及全网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MBA智库文档
";
str2+="...";
}
$('#nav1').html(str1);
$('#nav2').html(str2);
});
$(".top_nav_li a").click(function(){
var h = $(this).attr('data-href');
var channel = $(this).attr('data-channel');
if(typeof(statTopChannelEntrance) == 'function') {
statTopChannelEntrance(channel);
}
//location.href = h;
});
$('.topbar-logo > img').click(function(e){
if(typeof(statAll_logoBtn_) == 'function') {
statAll_logoBtn_();
}
if (e.ctrlKey) {
// ctrl+鼠标点击,新窗口打开
window.open('/');
} else {
// 非ctrl+鼠标点击,当前窗口刷新
location.href = '/';
}
})
$('#p1').mouseenter(function(){
if(typeof statAll_PilotFileSort_ == 'function'){
statAll_PilotFileSort_();
}
})
$('#p2').mouseover(function(){
if(typeof statAll_PilotTopicSort_ == 'function'){
statAll_PilotTopicSort_();
}
})
$('#p3').mouseover(function(){
if(typeof statAll_PilotApplyCertification_ == 'function'){
statAll_PilotApplyCertification_();
}
})
';
for(var i in result)
{
//计算评分
var show_score = result[i].score;
if (show_score > 5)
show_score = 5;
var score = Math.round(show_score * 2);
str += '';
}
str += '';
$("#related_browsing").html(str);
}
},'json')
}
//
relatedBrowsing();
包含本文档的专题
合作伙伴
加入专题
收藏
TOP
全屏
放大
缩小
/94
下载即可得无水印文档

热烈庆祝我司荣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
NEWS
新闻资讯
聚焦动态,了解行业前沿,深度认知锅炉行业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 800 1125全国统计服务热线
(工作日:8:30-17:30)
官方微信
微信扫码关注
TOP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将《襄阳市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襄阳市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襄阳市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襄阳市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襄阳市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5月12日(此件公开发布)襄阳市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发〔2021〕12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鄂发〔2021〕10号)、《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襄发〔2021〕14号)要求,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推进“五城共建”,促进襄阳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目标,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与统筹协调联动相结合,提升中心城区能级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相结合,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区域性科技创新城市带动能力大幅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更加强大、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节点作用充分发挥、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示范效应全面显现,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二、建设目标到2024年,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汉江流域城市首位度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产业竞争和人口、人才吸附能力大幅提升,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突破7000亿元,全国50强城市位次继续前移,成为支撑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群协作成势见效。创造性落实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襄十随神城市群战略链接;探索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共建城市群新模式,引领带动汉江流域城市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示范区。——市域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以中心城区发展引领县域发展;巩固枣阳、河谷组团两个市域副中心城市竞相发展态势,支持宜南保特色发展,以县域发展支撑中心城区发展。统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形成“一核引领、两极并进、多点支撑、全域美丽”的高质量发展市域布局。——城市宜居品质显著提高。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实现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度集聚,力争到2024年中心城区人口突破200万人。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更加科学合理,城市品质和能级大幅跃升,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精细化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奋力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县域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落实全省“三百”战略,支持枣阳市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50强,打造全国县城产城融合发展标杆;老河口市、宜城市、谷城县奋力向“全国百强县市”迈进;南漳县、保康县持续做大经济总量,不断争先进位。——营商环境实现大幅提升。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区域性统一评价”“拿地即开工”“无申请兑现”改革,不断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扎实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全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新高地,每年引进10名以上产业领军人才、6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力争到2024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4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企业总量突破15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5万户。三、主要任务(一)发挥中心城区“一核引领”驱动作用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高品质、升级产业、增强辐射为重点,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全市高质量发展核心引领区。1.全面优化提升“一心四城”空间布局。推进高新区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强化创新驱动,依托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开放平台,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先导区。发挥东津新区高铁枢纽优势,推动东津中心商务区、高铁站区等区域开发,推进东津新镇、华侨城、汉江生态城、国际会展中心等建设,加大招校引院、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承载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凸显鱼梁洲城市生态绿心、汉水文化核心区、休闲娱乐度假区地位,加快城市体育公园建设,增强“城市绿心”功能,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加快樊城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更新,升级产业层次,巩固商贸物流和消费中心地位,推动陈老巷修复重兴,加快推进菜越、七里桥等片区城市更新,打造美丽宜居新樊城。推进襄城区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襄阳古城保护利用、襄水古水道生态修复、岘山城市中央公园、庞公滨江生态商务区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城。加快襄州区融入主城区进程,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市区一体化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加强与宜城城区、南漳县城及中心城区周边紧密联系,通过整合周边资源,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体化进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联系紧密、各具特色的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局、市自贸办、汉江国投,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强化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功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扎实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135”产业集群,着力做优1个3000亿级汽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龙头产业,做强装备制造、食品、纺织等3个1000亿级支柱产业,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健康、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5个500亿级特色产业,加快建成万亿工业强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抓好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主导产业就地配套率实现质的提升,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全新态势;加快推进东风股份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襄阳卷烟厂易地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打造全国车联网先导区、全国智能制造基地、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打造“五枢纽五园区”物流体系,构建“铁水公空”无缝衔接、内畅外快的物流网络,全面提升现代物流质效,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超、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营运水平,发展首店经济、节会经济、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引进华润万象城、王府井百货等高端商业品牌,打造樊城滨江商务带,再现襄阳“南船北马、商贾云集”辉煌;加快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城市,依托华为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四个中心”、中国电信樊西大数据中心,建成一批数字经济支撑平台,打造襄阳云谷数字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以古隆中、襄阳古城、唐城、华侨城等景区为重点,推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种源安全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百亿斤粮食产能;做强做优10条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大(襄州)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盼盼食品全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全面提升“襄”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文旅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全面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功能。增强科技创新功能。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建设;大幅提升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运营质效,加快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投产达效,湖北隆中实验室实质性开展创新探索;加快推进湖北文理学院迁建,支持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组团发展,建成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增强交通承载功能。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完善“四纵四横”铁路网、“四纵三横一环多支”高速公路网、“三纵两横两出口”国道网;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全面实施“江海联运、港港联动”战略,形成东至上海、西至重庆、北至河南、南至广西的水运通道;加快推进襄阳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建设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性航空中心。完善城市快速路网,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南段、东西轴线、内环提速、中环连通、庞公至东津第二联络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开通,构建中心城区半小时快速交通圈。增强开放平台功能。加快襄阳自贸片区制度推广和功能延展,把襄阳自贸片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及升级示范区、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引领区以及中西部内陆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积极推动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打造襄阳自贸片区铁路港口;高水平建设襄阳综合保税区,加快中国(襄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功能。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延续历史文脉,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升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全民体育运动中心、市工人文化宫等功能性场馆建成运营,规划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城市书房、社区文体广场,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鄂西北(襄阳)应急救援基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营,切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优化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市一医院高新医院、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市儿童医院等项目建成运营,有效提升卫生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完善网格管理模式,推行智能化服务,打造中部地区城市高效精准治理新样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自贸办、市经信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汉江国投,各城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二)促进枣阳、河谷组团“两极并进”协同发力巩固提升枣阳、河谷组团竞相发展态势,促进东西两翼齐头并进、联动发展,打造市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4.齐头并进做大经济总量。支持枣阳市紧盯“百强进位”,力争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50亿元;支持河谷组团对标“百强储备”,深入推动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打造千亿级市域副中心。支持枣阳市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纺织服装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支柱产业,加快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生态农业强市转变,擦亮“千古帝乡·花海枣阳”旅游名片。支持老河口市做大做强资源综合利用、专用车、食品加工、木业家居、光电信息、现代化工等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70亿元。支持谷城县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资源综合利用、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智能制造基地,力争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8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招商局,枣阳市、谷城县、老河口市人民政府)5.齐头并进发展块状经济。大力发展块状经济、网状经济、民营经济,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枣阳市、河谷组团发挥比较优势,走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道路。支持枣阳市围绕建设汉十经济走廊先进制造业名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市,着力构建“一主(中心城区)四副(吴店、兴隆、太平、七方四个重点城镇)两轴(316国道沿线城镇发展轴和滚河沿线城镇发展轴)多点(小集镇为基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更具实力的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更具特色的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引擎城市、更有活力的汉江流域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支持老河口市围绕建设汉江流域城市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着重构建“一体五特、城乡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即一体化推进主城区和高新区建设,建设好仙人渡镇、洪山嘴镇、孟楼镇、薛集镇、张集镇五个特色城镇),打造汉江流域滨江精致城市典范、城乡共同繁荣样板。支持谷城县围绕建设全省工业强县,着力构建“一区多园”(即谷城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区、再生资源园、石花星火技术密集区、城关纺织工业园、盛康硅产业园、冷集子胥工业园)工业空间布局,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市、谷城县、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三)推动宜南保“多点支撑”争先进位支持宜城、南漳、保康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发挥对接荆门、宜昌、十堰、神农架等地门户节点优势,打造襄阳对外链接桥头堡,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形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6.支持宜城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化工等四大产业集群,支持宜城市将精细化工产业园打造成省级特色园区,建设汉江流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支持宜城市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标准谋划建设小河临港经济区。加快推进湖北能源集团宜城路口电站、346国道宜城汉江二桥及接线、宜城高铁站及配套设施、小河临港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7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跻身中部地区50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宜城市人民政府)7.支持南漳建设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深化城乡融合,积极融入“襄宜南”宜居生活和都市休闲组团。深化农旅融合,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打造“有机文化之旅”循环线路,串联特色文旅资源,积极融入沿麻竹生态旅游带。重点打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有机食品、纺织轻工、资源综合利用等七条产业链,培育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机制活、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金南漳”。加快推进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襄阳武安环保能源发电厂、电池级磷酸铁梯级全产业链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三类县市中冲刺第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南漳县人民政府)8.支持保康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支持保康发挥串联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和通达中原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旅游枢纽作用,借力高铁、高速网络打造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大力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形成以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新型工业、磷矿采选业、特色农林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撑的“一主多元”产业体系,建设开放、繁荣、精致、典雅、绿色保康。加快远安至保康段货运铁路、保康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后坪高铁新镇、蜡梅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力争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三类县市中保持领先地位。(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局、市生态环境局,保康县人民政府)(四)推动区域联动融合发展发挥襄阳区位优势,深度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宜荆荆恩城市群联动发展,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流通。9.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承接长江经济带沿线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深化区域合作。围绕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加强区域间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共同研发汽车关键技术和节能、环保、安全新产品,构建配套协作、体系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迭代升级,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强化襄阳在浩吉铁路煤运通道上的货运枢纽地位,充分发挥铁水联运优势,谋划建设国家级煤炭储配基地,打造华中地区煤炭储运和集散交易中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招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0.加快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核心增长极。加快推动雅口、新集枢纽和襄阳新港建成运营,加快汉江干流及支流防洪治理,实施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推进襄阳至王甫洲航道整治,贯通“干支通达、通江达海”的千吨级汉江黄金水道;推动郑万高铁全线通车、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加快建设,加快推进合襄高铁前期工作,完善“米字型”干线铁路网;开工建设襄阳至南阳(新野)高速公路。牵头办好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推进经常性交流互动。积极探索与南阳、荆门等周边城市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市招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1.更好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围绕基础设施共联、产业发展共促、创新平台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生态联保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协同发展共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落实一批重大事项,推进产业同链、交通同网、民生同保、生态同治。依托千里汽车走廊,加强汽车产业配套协作,提升“襄十随神”汽车工业走廊的产业竞争力;依托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集聚优势,打造游江(汉江)观城(襄阳城)、登山(武当山)问道、谒祖(炎帝)赏乐(编钟)、探秘神农等精品游线,打造“一江两山”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实施交通“硬联通”工程,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加快推动深交所资本市场“襄十随神”培育中心建设运营,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等便民措施,协同搭建工业企业供应链公共服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共用平台,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强生态联保共治,联筑鄂北生态屏障,加快推进汉江流域中下游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国家储备林、鄂北生态防护林、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引江补汉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丹河谷”“竹房神保”“随枣”等城镇密集区域组团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享和产城融合,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承载区。加强与武汉城市圈联动发展,联合武汉高校、科研机构在科研开发、技术协作、人才引进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与宜荆荆恩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实施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积极支持唐白河—汉江—江汉运河—长江—松西河航道建设,加快融入国家南北高等级千里航运大通道。〔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招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医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年建设方案工作部署和任务分工,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本部门具体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审议重大决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查考核各项工作。(二)夯实项目支撑,完善要素保障。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方案落实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加强核心要素保障,确保方案目标如期实现。以区域性中心城市项目库为基础,继续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不断增强储备规模和质量;加快项目前期推进,尽早获取“用地、用林、核准”等准入手续,抢抓更多的“能耗、碳排、资金”等要素配置;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债、中央财政专项计划、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支持方向和申报条件,优选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挤进国家政策的“笼子”、资金的“盘子”,切实推动项目“进规划、进项目库、进试点示范”,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滚动接续良性格局。(三)强化督办检查,健全奖惩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督查,对确定目标、完成时限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反馈问题,督促限时整改。将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对执行力强、成效突出的县(市、区)、开发区和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进行约谈通报。襄阳市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湖北省科技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襄阳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依据《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襄政发〔2021〕12号),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紧紧围绕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实施区域聚焦、要素集聚,实施创新策源、双链融合、人才引领、要素聚合、协同创新五大工程,打造省域创新优势突出、创新特色显著、创新活力迸发、引领带动力强的创新高地,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二、建设目标到2024年,襄阳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核三城”核心功能基本健全。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布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超过14%,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40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创性科技成果与产品不断涌现,新材料、“双碳”、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进入价值链中高端,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3.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一核三城”创新高地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形成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三、主要任务(一)实施创新策源工程,打造湖北战略科技力量1.襄阳高新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自创区与自贸区改革举措深度叠加,改革创新功能有机融合。(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2.加快襄阳(高新)科技城二期、三期建设,推进生物样本库、毫米波雷达应用研发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打造高水平源头创新基地。加大襄阳科技城周边云湖和连山湖环湖生态开发,构建良好的创业休闲生活环境,将襄阳科技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创的生态科技新城。(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汉江国投)3.加快襄阳(东津)科学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投入运营,在校硕士生达2000人以上,推进八大科教融合中心建设,争创八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投入运营,教师规模达500人,在校学生达10000人。襄阳云谷建成投入运营。(责任单位:东津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汉江国投)4.加快襄阳(尹集)大学城建设。加快推进湖北文理学院迁建,推进与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合作设立研发平台与新兴学科,提升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加快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建设发展。(责任单位:襄城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汉江国投,各建设单位)5.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集聚龙头企业围绕先进工程材料共性关键技术共同组建湖北隆中实验室,加快建设湖北省航空装备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东津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各依托单位)6.推动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建设为国家级孵化器及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标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东津新区管委会)7.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和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双创平台。到2024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54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科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8.大力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双一流”建设发展,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襄高校建设发展,支持襄阳技师学院升办高职高专,力争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各建设单位)(二)实施双链融合工程,推动产业升级跨越发展9.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对进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优先给予政策支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规升级。到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180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0.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优计划。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每年打造50家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每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150家以上。加强新物种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到2024年,认定瞪羚企业50家以上,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1.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发展特色技术、特色工艺,每年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2.建立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针对“卡脖子”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襄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3.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计划。每年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项目200项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3%;每年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4.推进创新技术应用赋能。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支持现有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以建设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标准,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鼓励新建项目按智能工厂标准设计和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搭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拉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登“网”上“云”。每年推进1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创建5家左右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搭建1—2家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5.推动低碳、零碳等技术研发,加强现有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基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储能装备等储能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推进特大功率变频软起动装置等高效节能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开发适用于制造、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的电能优化成套设备及系统。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应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三)实施人才引领工程,构筑汉江流域人才高地16.重点引进产业领军人才,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引才”,加大顶尖人才柔性引进力度,探索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出台加强与顶尖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每年引进1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7.深入推进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加强与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通过“无偿资助+公益投融资路演活动”等措施,每年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60个,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000人。〔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招商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8.实施市级首席技术专家计划,青年科技英才开发计划,积极支持专家实施技术攻关、培育青年人才、开展科技决策咨询等活动,发挥专业特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在襄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科协,各相关高校)19.促进人才高效合理流动,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兼职在襄创办科技型企业,探索建立高校院所、企业科研人员“双跨”机制。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候鸟式”人才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相关高校〕20.健全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推动建设一批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大学生租赁房等人才保障房。在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实施要素聚合工程,营造活力创新创业生态21.加快湖北·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依托汉江科联网、“科创中国·湖北中心站”等平台,开展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的线上智能匹配,推进科技成果精准转化。持续开展“联百校转千果”等产学研对接专场活动,每年发布最新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0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科协,各相关高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2.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产业园,大力引进技术开发、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工业设计、质量认证、检验检测、决策咨询等各类国内外科技服务机构入驻产业园,加快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汉江国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3.支持龙头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标准制定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4.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机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到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8家,省知识产权五大工程企业5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人行襄阳中支)25.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鼓励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逐步提高纯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信贷创新产品比例,支持第三方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增值增信和融资服务,形成投贷联动。(责任单位:人行襄阳中支、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襄阳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汉江国投、汉江控股)26.发挥汉江产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积极对接湖北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创业投资市场,鼓励和引导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主体为区域内重点种子期、成长期科技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责任单位:汉江控股、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人行襄阳中支)27.深入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支持“三创四新”成长性创新创业企业、硬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创新型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充分发挥深圳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湖北基地襄十随神培育中心功能,举办公益培训、走进交易所等系列活动,提高科技企业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力。(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汉江国投、汉江控股、人行襄阳中支、襄阳银保监分局)(五)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建设高水平开放样板区28.推进汉江科联网扩容升级,深化在襄十随神城市群的推广及应用,建立科技信息互通、科技人才互用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协、市地方金融工作局)29.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国内创新高地建设科创飞地,鼓励本地企业设立飞地研发中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由襄阳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议重大战略决策,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督查考核各项工作。(二)加强政策支持。积极落实国家和湖北省关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人才培育、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供给力度,不断丰富完善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打好政策组合拳。(三)加强资金保障。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与产业化、前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四)加强考核评估。建立与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适应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突出对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集聚、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考核。襄阳市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省委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襄发〔2021〕14号)及相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推动襄阳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紧紧围绕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锚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目标,落实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和“五城共建”总体要求,统筹推进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全面优化交通运输格局和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市域与省域、区域交通网络融合发展,加强对周边城市群交通辐射,强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二、建设目标加快建设“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络,打造全国铁路枢纽;加快建设“四纵三横一环多支”高速公路网和“三纵两横两出口”国道网,打造全国公路枢纽;加快建设汉江黄金水道和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加快提升襄阳机场保障水平和辐射能力,打造区域航空中心;加快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打造运输一体化区域示范中心;加快建设全市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打造智慧交通区域示范中心。三、主要任务(一)加快打造全国铁路枢纽加快推进在建铁路建设,建成郑万高铁全线、呼南高铁襄荆段,形成“四纵三横”铁路网络,加快推进合襄高铁前期工作,充分发挥襄北编组站和浩吉铁路分解站的作用,努力构建“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络,实现襄阳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等核心城市群快捷直达的格局。到2024年,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二)加快打造全国公路枢纽完善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完成3条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建成绕城高速公路襄阳南段,实现主城区外环闭合,提升主城区对外出行效率;建成枣潜高速襄阳北段,实现枣潜高速全线贯通,新增一条省际通道;建成襄阳至南漳高速公路,打通襄阳城区至南漳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打通襄阳至川渝城市群的高速通道;开工建设襄阳至南阳(新野)高速公路,打造新的鄂豫省际通道;规划建设河谷组群至南漳高速公路,争取纳入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打通西南山区对外发展通道;研究谋划襄阳至信阳高速公路,打通襄阳至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速通道。到2024年,“四纵三横一环多支”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提升国省干线服务能力。建成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畅通南北运输大通道,彻底解决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干扰问题;建成316国道枣阳至随州段、谷城至丹江口段一级公路,打造襄十随公路发展轴;尽快建成316国道河谷汉江大桥、346国道宜城汉江二桥,新增两个汉江过江通道,有力支撑河谷组团发展和麻竹生态旅游带建设;加快完善中心城区至各县市的快速公路,建成217省道东津新区至宜城段一级公路、302省道樊城至老河口段一级公路,规划建设440省道东津至枣阳快速通道,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范围;建成467省道谷城段、275省道南漳至谷城段、468省道保康段等山区公路改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山区路网;全力打通谷城茨河至赵湾至保康过渡湾、南漳长坪至保康龙坪等山区公路,有力推进西南山区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国省干线绕城绕镇改造和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区域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到2024年,全市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占比力争达到90%。加快建设四好农村公路。进一步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创建成果,每年新建、改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000公里,推动农村公路进一步向较大村组以及人口、资源、产业聚集地延伸,加快实施以乡镇对外双通道、乡镇内部双循环、行政村通双车道为主要内容的“三双”工程,大力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开发、旅游康养等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新增一批“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全面完成“三年消危”行动,推进桥梁基础管理数字化、危桥加固改造科学化、桥梁养护规范化,持续完善安防设施,强化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到2024年,基本实现所有乡镇有两条及以上出口通道、有两条及以上内部循环道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双车道畅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三)加快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加快建成雅口、新集枢纽,研究启动王甫洲船闸改造,贯通汉江千吨级航道,加快实施唐白河航运开发工程,构建“干支通达、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加快小河港区、唐白河港区、河谷港区建设,推动余家湖港区转型发展,打造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港口。规划建设进港铁路,依托省港口集团发展平台,全面实施“江海联运、港港联动”战略,形成东至上海,西至重庆,北至河南,南至广西的水运通道。高标准谋划建设小河临港经济区,打造襄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兴绿色增长极。到2024年,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襄阳港总体布局基本实现。〔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江国投,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加快打造区域航空中心加快完成襄阳机场飞行区改扩建,提升襄阳机场保障能力。有序新开航线、加密航班,持续优化时刻、提升服务。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尽快开通全货机航线。积极谋划国际包机业务,待国家批准襄阳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后,适时开通国际包机航线。到2024年,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万人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江国投,高新区管委会)(五)加快打造运输一体化区域示范中心统筹考虑高铁、民航、长途班线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坚持公交优先,规范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发展。坚持区域公交服务“一盘棋”,实现襄州和中心城区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建设南漳、谷城、保康、宜城高铁换乘中心。加快实现襄十随神城市群公交卡互联互通互惠。优化提升道路客运班线运输服务质量,积极推动“丹河谷”“随枣”道路客运一体化。积极对接旅游一体化发展需求,引导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客运企业联盟,优化、简化城市群内旅游包车审批手续,积极开通城市群旅游专线,提升旅游客运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各种运输方式运力配置合理、无缝对接、城乡一体、内外通达的客运系统,满足区域内多元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到2024年,基本形成襄阳市区30分钟通勤圈,襄阳市区至各县市1小时市域交通圈,襄阳至周边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时城际交通圈,襄阳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5小时交通圈。〔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六)加快打造智慧交通区域示范中心全面对接“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平台,重点建设政务服务—交通信用—交通执法信息系统、公路—港航—物流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和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配套建设一批智能感知终端设备设施,搭建全市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交通系统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为公众、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信息服务,方便百姓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交通行业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进一步转变。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试点建设一批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园区、智慧公交。到2024年,全市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全面运营。〔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气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汉江国投,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实施机制。市县两级要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整体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绘制路线图,制定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将目标任务清单化、项目化、时序化,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加强项目支撑。紧盯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持续加强项目建设调度管理,加快建成一批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大项目,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等级和运输服务水平。紧密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持续谋划一批管长远、关全局、提功能的重大项目,持续巩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三)加强要素保障。各地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强化资金、土地、审批等要素保障,为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要强化奖补资金争取,落实地方配套,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机制。要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加强用地组件报批,全力做好土地供应、征迁协调等工作。要做好重点交通项目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持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襄阳市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省委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襄发〔2021〕14号)及相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推动襄阳物流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紧紧围绕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锚定“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我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齐备和得中独厚、七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交通“硬联通”和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联运的交通物流体系,以提升物流体系的通达性、时效性,实现社会物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以区位优势聚集更多要素、聚集更多产业,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二、建设目标落实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和“五城共建”总体要求,大力提升铁路物流能级,加速优化公路物流环境,高效开发港航物流资源,着力拓展航空物流服务,积极培育龙头物流企业,突破性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体系,推动襄阳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到2024年,基本建成“五枢纽+五园区”的物流空间布局,初步实现物流通道畅通化、枢纽布局集约化、方式衔接无缝化、运输组织高效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信息系统智能化。三、主要任务(一)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统筹推进铁、水、公、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畅通襄阳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长株潭等城市群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与重庆、西安等中欧班列枢纽城市衔接,深度对接上海、宁波、深圳、钦州等沿海港口,持续提升襄阳—欧洲、襄阳—宁波等国际物流大通道质效,巩固“一江四线”外向物流发展格局。到2024年,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二)加快打造五枢纽五园区的物流体系加快打造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持续提升小河港区泊位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后方陆域物流设施,充分依托周边浩吉铁路、焦柳铁路、二广高速、麻安高速、207国道等物流通道,重点发展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业务,为汉江中上游地区提供多式联运和中转服务,打造成为汉江流域最大的铁水联运物流枢纽。高标准谋划建设小河临港经济区,打造中部地区保障国家能源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支点、中西部出海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汉江流域物流中心、襄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兴绿色增长极。加快打造高新区公铁联运枢纽,新建襄阳铁路物流基地、中国邮政襄阳邮件处理中心、顺丰快递分拨中心等项目,承接主城区襄阳火车站货运服务功能,整合东风铁路物流处、金鹰重工等物流资源,推动组团发展,打造以集装箱公铁联运为主、服务中部、辐射全国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加快打造樊西公路物流枢纽,新建传化公路港二期、中通快递二期等项目,承接主城区小型公路物流设施外迁,整合竹叶山、新合作、好邻居等专业化物流设施,积极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服务襄十随神城市群、辐射汉江流域的商贸服务型公路物流枢纽。加快打造刘集航空物流枢纽,加快发展航空物流,不断拓展腹仓带货,开通货运航线,实现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并争取正式开放,积极谋划布局临空经济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空港物流枢纽。加快打造唐白河港多式联运枢纽,新建唐白河港区,对接汉丹铁路、焦柳铁路,与高新区公铁联运枢纽、刘集航空物流枢纽联动发展,打造以集装箱铁水联运为主、服务襄阳主城区、辐射周边地区的港口型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浩吉铁路襄州北站物流园、襄州双沟农副产品物流园、东津综合物流园、襄城余家湖物流园、襄州经开区电商快递物流园等五大园区,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高标准的物流服务。到2024年,基本形成“五枢纽+五园区”的物流空间布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三)整合优化现有物流设施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采取外迁、关停、转型等方式整合优化主城区内部现有物流设施。积极争取将焦柳铁路襄阳站货场外迁至高新区多式联运枢纽,将国储538处、中车等铁路货场外迁至襄州北浩吉铁路物流园;将同济堂、义城、大石桥等公路物流园外迁至樊西公路物流枢纽;将邮政分拨中心外迁至高新区多式联运枢纽;将团山停车场、运龙停车场等位于中心城区的货车停车场逐步关停;推动光彩、四季青、乾通等物流园转型为交易市场,取消社会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万友通、九州通等配送中心开展城市绿色配送。到2024年,物流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完善。〔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通樊西物流大道,加快建成小河港区至浩吉铁路专用线、至207国道专用公路,新增一座福银高速互通服务高新区物流发展,统筹规划唐白河港区及刘集机场集疏运体系,打通枢纽园区“最后一公里”集疏运通道。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滚装运输、陆空联运、江海联运等物流组织模式,推广应用集装箱、箱式半挂车、交换箱体、托盘等物流标准设施,培育具备跨方式组织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经营人,引导发展“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次保险、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服务模式。依托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和高效的运输服务组织,全力发展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打造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到2024年,基本建成省级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区,多式联运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量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汉江国投,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五)完善城乡配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城市配送网点布局,完善配送车辆停靠装卸设施,推进绿色配送示范区建设,优化配送通行条件,引导燃油货车逐步退出主城区,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积极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组织模式,提升运输组织效率。统筹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资源,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推动快递服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到2024年,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占新增城市配送车辆比例逐年提高,农村物流、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六)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引导浙江传化、浩吉铁路、省港口集团、盐田港、中通等市场主体发挥龙头作用,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引进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国际化、品牌化运作。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增强物流网络组织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持传统货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定制化物流服务,满足个性化物流需求。加强襄十随神城市群内物流企业沟通协作,引导建立区域内物流企业联盟,提升城市群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到2024年,4A及以上级别物流企业数量达到65家。〔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七)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发展数字物流,推进人、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全面数字化转型,鼓励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物联网、车联网技术,鼓励物流企业为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积极推广网络货运平台,提升车货匹配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建设综合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集企业、货物、运力、政策发布等信息数据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到2024年,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接入襄阳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比例达到90%,基本建成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汉江国投,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健全方案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发改、财政、商务、规划等部门及地方政府职责分工,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方案实施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督办检查,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二)强化政策支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通行等政策,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对符合物流发展规划且具备一定规模、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冷链仓储等物流设施给予投资补助,对于开展多式联运、城市绿色配送等先进物流模式给予运营补贴,对于通过国家3A级以上评定、获得“省级重点物流企业”称号的物流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出台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襄阳的专门支持政策。(三)保障用地供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重点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做好空间要素保障。对规划确定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集疏运道路、冷链物流设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保障。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者提供物流服务。襄阳市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消费扩容升级的决策部署,加快落实《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襄发〔2021〕14号)及相关工作部署,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紧紧围绕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挥襄阳位于“四大城市群四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结合部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搭建消费平台,提升消费品质,创新消费业态,拓展消费市场,优化消费环境,努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二、建设目标到2024年,把我市建设成为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承接“四大城市群”毗邻地区,辐射汉江流域的高端消费中心、购物体验中心、商品集散中心。培育形成2个以上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核心商圈和旅游示范区,8个(条)以上智慧商圈和街区,2个以上知名节会(赛事)品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600亿元,总量居湖北省前列,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示范效应基本显现。三、主要任务(一)搭建消费平台1.建设高品质消费载体。重点招引华润万象城、正大、宜家家居、山姆会员商店等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建设高品质商业消费载体。打造樊城滨江商务风光带、庞公滨江生态商务区,加快建设东津民发世纪广场、王府井百货、和信·奥特莱斯购物公园、红星美凯龙等新兴商圈,打造城市商业新地标。推进鼓楼商场搬迁,加快人民广场商圈、长虹路商圈、诸葛亮广场商圈等传统商圈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商圈。加快建设襄阳综合保税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中国(襄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增加国内外优质商品供给。着力吸纳区域总部和高能级商贸企业进驻,建设区域消费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襄阳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完善便民消费设施。大力支持襄阳北街、长虹里步行街、民发主题街区、谷城星悦茂步行街等创建省级示范步行街、特色商业街,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商业聚集街区。大力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推动各类机构向品牌连锁便利店开放空间(门店)资源,到2024年,本土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数力争达到100家以上。推进正大“四位一体”创新项目和襄阳市邻里中心项目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构建多领域消费格局。推进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多领域联动发展。以建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推进岘山城市中央公园、襄水生态修复、古城功能疏解、华侨城、隆中文化园、汉江生态城等重点文旅项目,持续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推出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节会。以创建湖北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抓手,推进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襄阳市游泳健身中心和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襄阳马拉松等高水平赛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1—2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以建设国家健康城市为契机,培育、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康养专业品牌和服务企业,推进医养结合工程、综合性大健康产业园区(健康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二)提升消费品质1.引进知名消费品牌。大力引进国内国际一流消费品牌,培育区域首店首发经济。实施商业“招品引牌”行动,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引进首店、完善品牌、优化服务、强化供给”等思路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区域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及概念店布局。充分发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优势,吸引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进驻襄阳自贸区,在我市开设跨境电子商务O2O体验店,利用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引进化妆品、手表、服装等国际品牌,打造区域高端品牌营销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招商局、襄阳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培育本土消费品牌。精心打造襄阳本土消费品牌,提高本土品牌区域影响力。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支持创建“中华老字号”“湖北老字号”,组织参加老字号博览会等节展活动,推动老字号进商场、进街区、进景点。支持襄茶、襄菜、襄酒、襄油、襄粮等本土特色产品经营主体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完善“襄阳制造”产业生态体系。提高“知味襄阳”美食文化品牌影响力,开展美食汇展、美食探店、美食评选等活动,推出30道“来襄必点菜”,以襄菜创新发展拉动餐饮消费。建设襄阳国际会展中心等本土展会平台,做大做强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襄阳汽车展会等本土消费节会,打造区域知名节会品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发展特色消费品牌。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挥“汉水文化”“古城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优势,建立完善旅游营销推广体系,持续开展“襄阳好风日”城市品牌营销推广,提升襄阳旅游影响力。引导襄阳文化产业园、文字六〇三等文化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发展枣阳粗布、汉陶、老河口铜雕、程河柳编等襄阳特色工艺品,培育具有襄阳特色的文旅商品。紧盯旅游行业国牌,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4A级景区,放大襄阳旅游品牌效应。〔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三)创新消费业态1.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加快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促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商业新模式。引导商业实体上线升级,推广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推动互联网与各类消费业态紧密融合,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在线教育、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等新消费业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推动传统与新兴消费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体验经济,加速传统消费业态与新兴消费业态融合互补。繁荣夜间餐饮、文化、旅游、购物、体育健身等消费,开展夜间特定街区外摆试点等,建成10个以上知名夜间消费集聚区。推动网红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对接,发展“网红+商圈”“网红+市场”“网红+电商”“网红+旅游”等新型运营模式,培育一批网红人才、网红品牌和网红打卡地。支持实体商业发展体验经济,加快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旅游景区智能化、主题化改造,建设和引进一批新型超市、新式茶饮、生活礼品店、智能零售终端、新型书店、跨境电商线下展示体验店等新零售商业主体,大力发展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智慧消费等新消费业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推动城乡消费融合发展。建设城乡融合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畅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以乡镇为重点,支持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鼓励连锁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下沉农村,加强数字赋能,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打造乡镇商业集聚区。增强农村产品上行动能,整合现有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统筹产品开发、设计、营销、品牌等服务,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拓宽农村产品上行渠道。提高生活服务供给质量,引导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生活服务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加工制造等特色产业跨界融合,增强服务业推动生产、促进流通、扩大消费的功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拓展消费市场1.健全县乡消费市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完善县域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县乡商贸流通体系。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引导大型流通企业下沉供应链,布局一批县域前置仓、物流仓储等设施,提供直供直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库存管理等服务。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县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购物、餐饮、亲子、娱乐、农资等多种业态,承接市民下乡和农民进城消费需求。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整合县域物流资源,完善仓储、分拣、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设施,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到2024年,培育1个社零额过400亿、2个社零额过300亿的消费强县(市、区),全市乡镇社零额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拓展区域消费市场。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形成覆盖“四大城市群”毗邻地区、襄十随神城市群的区域强大市场。加强襄阳同周边城市在重要消费领域的合作,促进优质资源协同共享;支持本土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实现区域消费联动发展。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储备建设工程,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突出襄阳农业特色,以“中国有机谷”交易平台、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四季青农贸城、襄阳国际旅游茶城等农产品市场为重点,建设2个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打造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开拓国际消费市场。利用襄阳综合保税区、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等对外开放平台,借助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平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大国外原产地直采力度,设置进口商品销售专柜(区)。依托跨境电商、“楚贸通”等外贸数字化平台,带动传统商品市场拓展对外贸易,推动更多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等企业走出去。加强内外贸制度、体系、市场的对接,引导内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襄阳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五)优化消费环境1.优化消费服务环境。全面落实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规定。推进消费领域标准化建设,鼓励平台、企业、行业组织研究制定新型消费服务标准,健全市场监测、用户权益保护、重要产品追溯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2.完善消费监管机制。构建新型消费信用监管机制,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协调互补、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联结互动,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商业信用共享与应用,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严厉打击销售侵权假冒商品、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用好“红黑名单”制度,确保“放心消费在襄阳”活动持续有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3.强化消费发展支撑。统筹用好中央、省、市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和建设资金,支持开展消费券投放活动,加大对建设区域消费中心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重大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强风险防控,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供金融和政策保障。围绕消费扩容升级,狠抓招商引资,聚焦国内外知名消费类企业和知名消费品牌,开展精准招商,有效推动重大项目招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二)强化统筹协调。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工作督办协调会,部署具体工作,研究解决问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相关责任单位要主动作为,优化服务,实施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化、路径化,确保各类消费项目按计划开工、按时序推进、按节点竣工。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结合各自实际,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完善配套措施,认真抓好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各项工作落实。(三)注重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和经验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对我市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新业态的推广,对外广泛推介我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措施和成果,营造强大发展气场,扩大城市影响力。同时,积极倡导健康、智慧、便捷、共享的消费理念,营造有利于消费良性发展的舆论氛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风鼎新动力科技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