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专政首辅是什么官职意思啊


2023-08-04 09:00
来源:
武成历史发布于:天津市
张居正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自古以来众说纷纭,答案莫衷一是。但是根据明史的记载,张居正擅权十年间,任人唯亲,朋比为奸,被他任用的官吏大多都是通过贿赂才得到升迁,《明史》记载:“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贿赂。”张居正6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是进士,很多人都怀疑是张居正营私舞弊,明史记载:“居正三子皆登上第。世以此益恶之。”张居正生前骄横跋扈独掌朝纲树敌太多积怨太深,张居正死后纷纷招致御史弹劾,皇帝大怒下令夺封抄家,在张居正家中果真抄出黄金万两十余万两白银。《明史》记载:“诚等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张居正贪万两黄金官至首辅,擅权十年跻身名相,他的为官到底有何奇术?
师承首辅,外忠内奸,借力攀升
张居正是个少年老成的人,在他23岁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庶吉士。庶吉士这个官职是翰林院的一个短期官职,但是他却可以变成皇帝的近臣和内阁权臣的辅臣,在这里他结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此人就是后来官至内阁首辅的内阁重臣徐阶。
徐阶对张居正非常器重,教授他为官做人之道,一般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的人,必定血气方刚,意气用事,轻狂傲慢。但是张居正拜在徐阶门下掌握了“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的为官为人之道。
虽然张居正少年得意,但是他却沉稳老练表现出来一副外忠内奸的形象,面对朝廷的腐败他从来不会像海瑞那种冒死直谏,而是选择同流合污明哲保身,从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一直到去世,他只在嘉靖二十八年上过一次针砭时弊的奏疏《论时政疏》,其他奏章都是例行奏章从不涉及弹劾腐败这种敏感的事情。他对朝廷腐败选择冷眼旁观,不仅仅可以明哲保身而且还可以团结一批同僚,所以人脉越来越广官也做得越来越顺。
朋比权臣,平冤救困,邀买人心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官至首辅,除了他会借力攀升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结交了很多权臣,并且为一部分遭诬陷的官吏平冤,重新启用,被平冤的官吏自然对他感恩戴德,最后都依附于张居正成为他擅权十年间的左膀右臂。
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被老师徐阶推荐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朱载垕何许人也?他就是后来的明穆宗,大名鼎鼎的隆庆皇帝。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张居正从而掌握了很多人进入官场的渠道,这也为张居正打开了广阔的人脉。
后来在权斗中严嵩倒台,张居正的老师徐阶继任首辅,张居正就和自己的老师徐阶一起为前朝明世宗时期因冤获狱的朝臣平反,重新授官启用。《明史》记载:“阶代嵩首辅,倾心委居正。世宗崩,阶草遗诏,引与共谋”。
张居正师徒这种做法不但会让被平冤的官吏对他们感恩依附,而且也得到了朝臣同僚的一致好评,这一招达到收买人心的奇效。
献媚皇亲,勾结宦官,以上驭下
公元1572年明穆宗朱载坖驾崩,年仅10岁的神宗万历继位,张居正联合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向万历生母李太后进谗,罢免内阁首辅高拱。《明史》记载:“神宗即位,保以两宫诏旨逐拱,事具拱传,居正遂代拱为首辅。”
张居正当了首辅但是根基并不稳固,在封建王朝的家国体系中,真正当家做主的还是皇亲,万历皇帝即位时候年仅十岁,真正掌权的还是他的母亲。但是万历生母只是皇贵妃并非皇后,为了献媚,所以张居正又联合太监冯保封万历生母,保欲媚帝生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
张居正为了相位的稳固勾结独掌后宫实权的大太监冯保,两人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太监不能干政所以需要依附权臣,张居正为了献媚皇亲太后又不得不利用冯保来联合后宫势力,在内外共用的夹击下,张居正擅权10年代替万历皇帝处理朝政,实际就是名副其实的代皇帝。
结语
张居正死后家中抄出万两黄金,招惹朝廷一片非议。张居正借助首辅徐阶的支持,一步步攀升到内阁首辅,为了稳固首辅相位和太监冯保朋比为奸,献媚皇后挟持皇帝专政擅权10年。张居正的为官之道确实值得后世学习,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不会借力也不会走向权力的巅峰,一个人再会做事如果不懂得团结人脉也不会长期站在权力中心,古人云:“靠己之力勇也,借人之力智也”,只有真正明白“黑就是白,白就是黑”的辩证道理,才会真的明白张居正的为官奇术。
参考文献:《明史》《张居正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公元1584年,当抄家的官员推开张府的大门时,张家十七口人早已被活活饿死,而张居正的儿子因不堪受辱,自缢身亡。抄家的官员从张府抄出十万两白银,珠宝玉器不计其数,自此,张居正的贪官之名盖棺定论,一代贤臣从此背负上了骂名。殊不知,张居正登阁拜相之时,隆庆帝刚刚驾崩,年仅十岁的万历被推上皇位,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败象尽显,风雨飘摇。在这个帝国的权力中心,一场场权力游戏不断上演。也正是他,在大明帝国病入膏肓之际,施以猛药,才让大明王朝起死回生。有人说,明朝最后的76年,都有赖于张居正才得以续命。但是,也有人说,他工于心计,独断专权。那么,历史上的张居正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明朝中后期,那个充斥着尔虞我诈,同时也满载着救世理想的复杂官场上,张居正是如何成为左右国运的一代名相的呢?这一切,都要从张居正的首辅之路说起。公元1572年,农历五月的一天深夜,时年36岁的隆庆帝在乾清宫突然中风,生命垂危。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与次辅张居正等人被紧急召入宫中。病榻上的隆庆帝早已奄奄一息,见到榻前的高拱等人,隆庆帝挣扎起身,断断续续地说道:“朕……朕突患恶疾,恐命不久矣,有负……有负先皇嘱托,然太子年幼,今后,这天下大事就拜托先生了。”话音刚落,隆庆帝便一头栽倒在榻上,气绝身亡。高拱见状,跪地前行至隆庆帝榻前,大声呼唤着皇上,可是,此时的隆庆帝再也没有了回应。遥想当年,隆庆帝还是他的学生,他教他读书写字,教他处理朝政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今,登基才六年,便已驾鹤西去,高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痛哭道:“皇上,太子年幼,刚满十岁,这天下可怎么治啊!”闻得此言,众人纷纷侧目,心思各异。为避免横生枝节,传旨太监随即起身,朗声道:“先皇遗诏,请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位内阁大臣接旨。”“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协心辅助,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钦此。”听罢遗诏,高拱一阵惊诧,他登时站了起来,大声质问道:“司礼监掌印太监不是孟冲吗?何时变成你了?”冯保沉默半晌,恭敬地回道:“高大人,原掌印太监孟冲因办事不力,被革职查办了,如今,这掌印太监一职,暂时由老奴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任用,先帝向来都会与老臣商议,如今怎会在遗诏中改用他人?”高拱不信,仍然追问。见此,冯保也一改恭敬之色,厉声说道:“高大人,先帝遗诏在此,你有何不信?难道,皇上刚刚驾崩,你就要抗旨不遵吗?”眼见两人争执愈演愈烈,张居正当起了和事老,劝道:“冯公公切不可这样说,你在司礼监任秉笔十几年,难道还不清楚高阁老的为人,皇上驾崩,他难免心急悲痛,还请冯公公不要误会。”冯保见张居正出面维护,也不好再起争执,便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先帝遗诏托孤,咱们这些做臣子奴才的,理应忠心辅佐才是,但是,若有人想要欺东宫年幼,惑乱君心,朝纲法度也定不会容。”其实,冯保与高拱素有积怨,冯保担任秉笔太监十几年,只因高拱出出阻挠,提拔自己的亲信太监,他才迟迟不能升任掌印太监。而这次,冯保借着皇帝驾崩,凭遗诏上位,自然惹得高拱不满,但是,碍于遗诏,高拱也无法阻止,只能接受这一事实,但是,他显然从未想过要放过冯保。在高拱眼里,冯保一介阉人,不过是凭着太子伴读的身份,为人嚣张跋扈,处处恃宠而骄,任秉笔太监之时,就屡屡干预朝政,如果让他升任掌印太监,更是后患无穷。高拱的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众所周知,明朝政治黑暗,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宦官干政。明朝初年,太祖皇帝明令禁止太监识字,可是到了明宣宗时期,后宫不光为太监设置了学堂,还大加鼓励太监认字。自此之后,凡是皇帝的口令皆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过后,再交由内阁撰写诏书。至于奏折,皇帝甚至连看都不看,直接让内阁给出处理结果,再交由司礼监批红盖章。起初,皇帝只是想用司礼监牵制内阁的权力,相互制衡。但是久而久之,司礼监的职权越来越大,甚至凌驾于之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更是有“内相”之称。可见,这司礼监的头把交椅定是地位显赫,百官臣服。如今,冯保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企图与身为首辅的高拱分庭抗礼,自然不为高拱所容,他发誓,定要将当日所受之辱全部讨回,二人的权力之争也是一触即发。一日,冯保像往常一样正在批阅奏章,突然,一份高拱奏请皇上收回司礼监批红盖章职权的奏章赫然入目。看完奏章后,冯保不禁怒火中烧,司礼监批红盖章之权乃是祖宗法度,岂是一介首辅说收回就收回的。于是,他大笔一挥,在奏章上写下六个大字:“知道了,遵祖制”,驳回了高拱的奏请。冯保看似轻飘飘地处理了此事,但是,他惊惧的内心早已起了波澜。为了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当夜,冯保乔装前往张府,拜见了次辅张居正,张居正见冯保来访,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将他迎进了府中。刚一坐下,冯保便道明了来意,从怀中掏出一物,正是日间高拱上书的奏请,冯保将奏章递给张居正后,严肃地说道:“张大人,高拱此举可是要违背祖宗法制啊!”张居正细细地看完了奏章的内容后,略一沉思,回道:“冯公公,依我看,高阁老只是想为皇上分忧解难,您说此话,过于严重了!”此时的冯保不打算与张居正绕圈子,他直言道:“张大人,您是聪明人,怎会看不出高拱的真实意图。表面上,他是针对我司礼监,实则,他是想独揽朝政,架空皇上,如若不阻止,那我大明朝岂不是又要多一个严嵩!”张居正闻言,反驳道:“高阁老虽有点独断专制,但他为人正派,绝不是那奸相严嵩可比的!”冯保听罢,冷哼一声道:“那高拱之所以能够登阁入相,全凭着自己是先帝老师的身份。如今,圣上年幼,根基不稳,您身为皇上的老师,难道他高拱不会忌惮您?依我之见,不如你我联手,将他赶出内阁,您来做这个首辅,如何?”面对冯保的拉拢,张居正并未正面回应,他说:“冯公公,我张居正只想尽心辅政,报效朝廷,无意与谁争锋,还请公公莫要再为难我。”但是冯保依然不死心,竭力劝道:“张大人的为人,冯某深知。可如今皇上幼年登基,根基不稳,正需要像张大人这样尽心辅佐之人,而非高拱那般独断之人,难道您能眼睁睁地看着皇权旁落,皇上成为高拱的傀儡吗?还请张大人三思啊!”冯保的一番话说得是言辞恳切,张居正的内心也是游移不定。然而,浸淫官场多年,他见惯了朝堂上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想当年,张居正刚入翰林院时,曾亲眼目睹了夏言与严嵩的首辅之争。权倾一时的首辅夏言最终被奸臣严嵩谋害,取而代之,结局可谓是惨烈。朝堂上从来不缺斗争,大家你来我往,如命运轮回般,不曾停止。如夏言、严嵩、徐阶,这些人也曾煊赫一时,大权在握,但结局也大都相同,或死或离。张居正早已看清了一切,他深知,想要在朝堂上明哲保生,只能是“内抱不群,外欲浑迹”。于内要洞察时局,伺机而动,于外要保持中庸,顺势而为。所以,张居正不想这么快就战队,更不会贸然与谁为敌。因此,对于冯保的这番游说,他不动声色,想要再进一步观察,再做决定。翌日,冯保将批复好的奏章交由内阁,高拱见到了奏章的朱批气愤不已,他忿忿不平道:“就是因为遵守了司礼监掌印的祖制,才导致了如今宦官专政的局面,这个冯保,不除之不足以正朝纲。”话音刚落,只见张居正前来拜访,高拱随即就将手中的奏章递给了张居正,言辞犀利地说道:“你看看这冯保,居然敢越权干政,我必须要向皇上联名弹劾他。”张居正看完奏章后,回道:“冯保刚刚上任掌印,何时有干政之举?”高拱眯着眼睛,死死地盯着张居正道:“你看这奏章上的朱批,如果不是冯保,难道还会是那个10岁的孩子干的?”高拱的话让张居正的心里一惊,“10岁的孩子”,这就是高拱对当今皇上的称呼。张居正合上奏章,正色道:“高阁老,依我看,弹劾之事不宜操之过急,先帝遗诏,冯保也未托孤大臣。况且,他又是皇帝的伴读,要弹劾他,恐怕会惊扰圣心,还是从长计议的好。”高拱闻言,脸色微微一沉,不假辞色道:“当今圣上就是被这些狗奴才给惯坏了,他已是天下之主,如何还能由着性子胡来。依我看,正好借着弹劾之事,让他涨些教训。张大人,你身为皇上的老师,可要秉承先帝的嘱托,严加管教。”张居正虽然表面仍显恭敬,但是内心却不大认同。小万历的身上早就展现了少年天子应有的才能和气度,他从不荒废学业,总是废寝忘食,即便是日日学习到深夜,第二日也决不耽误早朝,这样的皇上会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呢?高拱对皇上表现出的轻蔑和不敬,让张居正的内心开始摇摆,他担心,冯保说的会成为现实。如果有一天,小万历真的成为高拱手中的提线木偶,大明王朝将中兴无望。经过几番权衡,张居正做出了最后的抉择。当晚,他给冯保写去了一封密信,将高拱准备联合内阁弹劾冯保的决定和盘托出。而另一边,冯保接到了张居正的密信后,也是一阵心惊。他想,高拱,真的不可再留了!恰逢一日,李太后召见冯保,向他询问小万历的学习情况,冯保随即为张居正美言了几句,而后又话锋一转,将高拱斥责万历是个被惯坏了的小孩的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了李太后。此话一出,李太后顿时大怒,直言:“何时轮到他来说皇上了?”冯保见太后已然生气,便吞吞吐吐地继续说道:“先皇驾崩当日,高大人还说,皇上只有十岁,治不了天下。”太后听罢,怒气直冲脑门,她怒吼道:“反了,反了,皇上刚刚登基,他就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来,哀家岂能再容他。”为了自保,也为了趁机拔除心腹大患,冯保说尽谗言。可高拱的那句“太子年幼,刚满十岁,这天下可怎么治啊”却是发自肺腑的忧心之言。当时的民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国家财政更是入不敷出,经济濒临崩溃。身为首辅的高拱十分清楚此刻的国情,他忧心不已,才发出这样的感叹。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到了冯保的嘴里,却成了高拱意图独揽朝政的证据,也让高拱的政治生涯走到了终点。另一边,高拱对目前的情况一无所知,他正在积极地联络朝臣,一手策划着联合百官弹劾冯保的计划,并决定,在6月16日的朝会上,一举实施弹劾计划,击败冯保。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信心满满走上朝堂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削官的旨意。那日,满朝文武大臣早已位列大殿之上,可等了许久也不见皇上前来,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之时,冯保带着李太后的懿旨,立在了大殿中央。他大声说道:“皇上今日不早朝了,命老奴前来宣旨,请诸位大臣听旨。”见群臣跪下,冯保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告尔内阁五府、六部诸臣,大学士高拱揽权擅政,夺威福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惊惧。便令回籍闲住,不许停留,内阁首辅一职由次辅张居正接任,钦此。”听完旨意的高拱内心一片惊涛骇浪,起身时只觉一阵眩晕,差点没栽倒在地,好在张居正一个健步上去一把扶住了他,高拱看了一眼张居正,只留下一声叹息,慢慢走出了朝堂。对于张居正与冯保联手驱逐高拱的这件事,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说,张居正勾结宦官,谋夺高位,是其一生不能抹灭的污点。也有人说,张居正的所作所为,权利更迭的必然性,是他拥有政治智慧的结果。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张居正毫不在意,他也从未想过辩解。他不在乎别人是如何看待他登上首辅之位的,他只想将这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公元1572年,47岁的张居正终于登上了首辅之位。20年来的官场沉浮,他早已看清了结局。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兢兢业业,尽量掩藏锋芒,这一次,他终于登上了顶峰。然而,面对突然拥有的权力,张居正却显得有些迷茫。此时的明朝虽然看似强大,却早已是强弩之末,国库亏空,财政赤字高达三百万两,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底下早已是怨声载道。面对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的王朝,张居正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挽救,可谓是难如登天,但是,他辅世救国的理想不容许他放弃,他想,唯一的方法就是,变革!可是,古往今来,推行变革者有很多,例如秦国的商鞅,宋代的王安石,虽然都得到皇帝的支持,可最终的结果无外乎身败名裂。但是,张居正不在乎,他要改变,他要救国,他要大明中兴。思前想后,他将改革的第一记重锤砸向了官僚体系。公元1572年,太和殿朝堂之上,张居正正在向万历皇帝上书奏请。“皇上,如今官场积重难返,皆因官员无考核体系,长此以往,政事荒废,祸患无穷,故臣想请皇上颁布《考成法》。”高坐在龙椅上的万历皇帝听罢,疑惑地问道:“先生,何为《考成法》?”张居正回道:“今后凡六部官员所上奏之事,皆由六科进行考核后交给内阁,内阁每年按照考核的结果来判断官员的去留。”原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为了考察官员,特别成立了六科,六科可将朝廷所有官员的违法行为直接报告给皇帝,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党争往往从六科开始。而张居正的《考成法》则是将六科纳入了内阁之中,大大削弱了六科的权力,但是,这一举措也改变了明朝承袭两百年的官员体制。听完了张居正的陈述,万历急急地问道:“先生可是要变法,可是朕初登皇位,根基还未稳,此时变法,只怕会重蹈宋代王安石变法之覆辙啊!”虽然万历皇帝一开口就是拒绝,但张居正还是耐心地解释道:“臣所提的《考成法》并没有违背纲常,而是依照祖制,《考成法》的依据来自于《大明会典》,这也是当年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在张居正的一番解释下,万历皇帝终于同意实施变法,这让张居正欣喜不已。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张居正所料,因为借用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大明会典》中的先例,作为《考成法》实施的依据,新法推出后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但是,早已懒散惯了的官员们却对新法大有怨言,只是大家碍于张居正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可是新法实施后,官员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让朝廷的运作逐渐变得通畅,中央及地方的冗官被裁撤一空,朝堂上呈现出一派清明景象。在《考成法》日益见效的同时,张居正又将目光投向了明朝的经济问题。自隆庆帝登基以来,国库连年亏空。张居正发现,问题的根结在于,大量的土地被地主偷偷吞并,为了逃避赋税,这些地主与贪官勾结,瞒报手中的土地,导致税收锐减。为此,张居正强烈推行清丈田亩,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核查,一旦上报的土地数量与事实不符,土地将被朝廷没收。而张居正的这一改革措施,严重触动了官僚地主的核心利益,各地的官员纷纷坐不住了,开始将矛头指向了张居正。弹劾的声音如狂浪般袭来,起初,张居正并不在意,直到一封来自辽东的弹劾奏章,让张居正心生失望。这封弹劾奏章出自辽东巡抚刘台之手,他是张居正的学生,明朝开国两百年来,学生弹劾老师,这是第一遭,张居正自觉无颜面对百官,于是决定向万历皇帝请辞。万历皇帝接到了张居正的辞呈后,直言道:“先生,您能看着学生身处困境,大明朝身处困境而撒手不管吗?先生如此看重师生之情,可知朕也是您的学生啊!”万历皇帝百般挽留,言辞恳切,让张居正不由得心软。他明白,变法革新已经到了必须实行的地步,除了他,这事没人敢做,也没人敢接,于是,他只能收回辞呈。为了挽回张居正的颜面,万历皇帝下令,将刘台下入大狱,杖责一百后,发配充军。此时的张居正虽然对刘台已无师生之情,但是念及往昔的情谊,还是向皇上求了情。最终,刘台被贬为庶民,永不录用。自刘台被罚后,朝廷上下无人再敢反对张居正,而张居正的首辅地位从此也无人可以撼动,张居正的变法也得以顺利地推行下去。不到一年时间,大明王朝亏空了数十年的国库终于有了盈余,这也意味着,张居正的变法让岌岌可危的大明开始恢复了元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又会迎来一个盛世。但是,通往光明的道路上,总是会出现那么几块绊脚石,给人沉痛的一击。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突然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张居正必须辞去官职,回家为父亲丁忧守孝三年。此时是张居正实行变法的第五个年头,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如果此时离开,意味着变法可能会前功尽弃,但是,如果不走,那张居正就将面对难以想象的政治舆论压力。思前想后,张居正还是决定回家守孝,于是,他再次向万历皇帝上交了辞呈。在接到张居正的辞呈申请后,万历皇帝也是左右为难,他还只是个15岁的少年,登基五年来,所有的政事都有赖于张居正的教导,如果张居正走了,他便无人可以依靠了。他想,朝廷不可一日无张居正,为了留下张居正,万历皇帝只能“夺情起复”,拒绝了张居正的辞职请求,可张居正再一次坚持上交辞呈,请求离去。无奈之下,万历皇帝只能将张居正召入宫中面谈。面对万历皇帝的苦苦请求,张居正只能谨遵圣,继续留任。但是,万历皇帝的这次“夺情”举动,将张居正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明王朝迎来了一场极为猛烈的弹劾风暴。在儒家思想的引导下,古代帝王都奉行“以孝治天下”,但是张居正这次被“夺情留任”,被抱守传统理念的士大夫阶层所不容,他们认为,张居正的所作所为有悖人伦,是道德上的极大污点。而一个有道德污点的人,如何能成为百官之首,甚至有人认为,此次夺情留任,是张居正为了一己私欲,威胁皇帝下令的。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入了太和殿。而此次,第一个上书弹劾的是翰林院编修吴中行,而他也正是张居正的学生。在弹劾了张居正之后,他特意带着弹劾奏章的副本,拜见了老师张居正。见到学生前来,张居正悲恸的心情稍微有了缓和,他以为吴中行是来宽慰他的,谁知,吴中行却将弹劾自己的奏章递给了张居正。看过奏章的内容后,张居正嘲讽地说道:“既然你已经将奏折递上去了,还带来给我看做什么?”吴中行回道:“正是因为递上去,我才敢带来给老师看。”吴中行此举,无疑是在向张居正宣战,这对于正在守孝的张居正来说,又是一记沉痛的打击,但是,此刻的张居正无意与他争执,只是挥挥手,让他离开了。吴中行之后,又有众多官员上书弹劾张居正。朝堂上,十五岁的万历皇帝早已怒不可遏了,他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弹劾张居正者,一律庭杖八十,有谁敢替他们求情,一同法办。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都怕触怒了皇上。然而,为了营救即将被行刑的同僚,时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王锡爵只得带着十几名同僚,前去张府请求张居正为弹劾他的官员求情。他们清楚,此刻,能让皇上收回旨意的只有张居正了。当他们来到张府门前时,发现张府大门紧闭,询问守门人,得到的却是张居正闭门谢客,不再见任何人的决定。王锡爵无法,趁着一个空挡,溜进了张府,见到了正在守孝的张居正。王锡爵一开口,便是求张居正去为即将庭杖的官员求情,张居正听闻其来意后,言辞拒绝了,张居正的态度一下子惹恼了王锡爵。他疾言厉色道:“首辅大人,您舍孝尽忠,举国皆知,此时,你却要为一己私欲,枉顾人伦,弃师生情谊不顾,就算您功在千秋,也难逃悠悠众口。”张居正正色道:“王大人,我若求情,天下人说我挟天子治天下,我若不求,便是不仁不义之辈。如今家父去世,我只想一心守孝,至于那些同僚,全凭皇上做主,恕我无能为力。”王锡爵没想到,张居正拒绝地如此干脆,更加怒不可遏,喊道:“如今这一切,还不是你张居正造成的。”张居正闻言,顿时怒从胸中起,恶狠狠地说道:“好一个皆是因为我张居正。”随即他拿起桌边的匕首,抵住自己的胸膛,说道:“王大人,如果今日一切皆因我张居正而起,若我一死,能够堵住这天下悠悠众口,那我甘愿一死。”张居正的凛然之气让王锡爵为之一振,无奈之下,他只得离开张府,而弹劾张居正的官员,全部被施以庭杖,行刑现场惨不忍睹。守孝49天后,张居正重新回到内阁,这一次,世人发现他变了,他不再拥有仁者之气,推行新政更加强硬和严苛。张居正的这种转变,或许是出于对弹劾声浪的一种报复。更或者,是他意识到,唯有厉行改革,才能堵住这天下的悠悠之口,唯有手握强权,才能让百官臣服,才能毫无阻力的实行他的兴国大业。张居正一怒,堪比帝王之怒,所到之处,官员们怨声载道,但也不敢反抗。但是,让张居正没想到的是,他的强硬手段,最终惹恼了万历皇帝。从此,这对昔日亲密无间的君臣之间,怀疑与反叛也在潜滋暗长,并最终演变成一场惊闻天下的政治悲剧。曾经,张居正与万历虽是师生之命,君臣之位,但更是情同父子。从张居正成为万历的老师那一刻起,他殚精竭虑,誓要将万历培养成中兴之君。而万历皇帝也从来不称呼张居正的名字,不管是朝堂上,还是私下里,他都会恭敬地称呼一句,先生。正是因为感念先生的谆谆教诲,万历皇帝才会一力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大业,这也让大明王朝从泥足深陷的困境中走出来,开始走向了久违的盛世。但是,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张居正的内心也在急剧变化,尤其是经历“夺情风波”后,张居正一改之前中庸的为官之道,对国事、对人情都变得强势严苛。雅自负不世出,为刘台等所,志意渐恍惚,而至是始知天下之不见与,思以威权劫之,益无所顾忌。面对不臣服的官员,他不再寄希望于以德服人,而是用更加强硬的手段镇压,行事风格更加无所顾忌。张居正的改变,让他与万历皇帝之间的相处开始有了隔阂。公元1578年,16岁的万历皇帝大婚,曾经的幼年天子已然成年,渐渐露出了对独立行使皇权的渴望。这个曾经无比依赖张居正的小小少年,竭尽全力想要成为大明王朝真正的统治者。成婚之后,万历不再受母亲李太后的管束,花钱渐渐开始大手大脚起来,内廷库银一年五六十万两,都不够他与皇后挥霍。为了能继续享受皇帝应有的生活,万历皇帝下令,向户部拨取20万两白银用于内廷的开销。但是,当旨意刚刚下达到户部时,就被张居正给拦下了。张居正面见万历皇帝,心急之下,直接质问起皇帝,内廷的库银都用到哪里去了。张居正的严厉质问,让万历心生不快,却也不好发作。他反问张居正道:“张先生,您说朕是太平天子,那么何为太平天子?”张居正回道:“边境清宁,国富民丰,四海升平,九夷来朝,当是太平盛世,盛世之君,即为太平天子。”万历听罢,又问道:“既然国富民丰,朕又是太平天子,为何花几个钱都不行?”张居正叹了口气,继续劝道:“皇上,老臣不止一次跟您说过,居安思危,居富不奢,才是太平天子之道。”张居正一再坚持,户部的银子只能用在国事上,后宫的用度只能从内库支取。万历皇帝见张居正不愿松口,便提议,如果户部的银子不能支取,那便自己铸造铜钱使用。没成想,万历皇帝的建议再次遭到了张居正的严词拒绝,这让皇帝的内心更加不快,他想,自己堂堂一国天子,居然连铸造一枚铜钱的权利都没有,何其可悲。这件事后,万历皇帝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窝囊,但是,碍于张居正的身份,他也不好发作。此时,万历身边的太监张诚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便想谄媚讨好。张诚开始不断地给万历皇帝进谗言,痛批张居正自多情之后,越发的居功自傲,居然连天子的命令都敢驳回,这天下哪有臣子做天子主的道理。万历皇帝虽然对张诚的话怒不可遏,直言让他滚出去,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张诚的话确实戳中了他的心思。自此,万历皇帝虽然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出对张居正的尊重,事事都会询问他,但在行动上,渐渐显露出乖张难测的一面。公元1580年的一天,万历皇帝在内廷的宴会上喝多了酒,他命两个小太监唱歌助兴,但两个小太监推说不会,一下子就惹恼了万历皇帝,竟然拔剑就要杀了二人。经过旁人的劝阻,万历才作罢,但是他仍然坚持要割下两人的头发,以示“割发代首”。这件事传到了李太后耳中,登时勃然大怒。李太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曾经仁厚善良的孩子,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于是,她将万历皇帝召进后宫,想要重重地惩罚他。在慈宁宫的主殿中,万历皇帝跪在大殿中央,不断向李太后承认错误,然而李太后怒气难消,直言要将万历这个皇帝废了,吓得万历崩溃大哭。等到张居正赶来,万历皇帝早已泣不成声,听得李太后想要废黜皇上的决定后,张居正随即跪倒在地,恳求道:“太后若是想要废黜皇帝,就请将我这个内阁首辅一并废了吧。”张居正的话让李太后颇为感动,她这么做也无非是想吓唬一下不懂事的万历皇帝,哪会真的废了他,张居正心里也明白,就顺水推舟,配李太后演了这么一出戏。碍于张居正的求情,李太后也不好再做惩罚,只得饶了万历皇帝,只叮嘱万历要多听张居正的教导,今后切勿再出现此等荒唐行径。作为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是一个颇具政治眼光的聪明女人。她明白,若想要匡扶社稷,中兴大明,只能依赖于眼前的张居正。她希望张居正能帮助他们母子俩护住大明江山,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张居正的庇护下,稳坐皇位,因此,李太后一直都全力支持着张居正。不得不说,母亲的眼光比儿子万历看得更加长远,如果万历能听从母亲的告诫,平心对待张居正的劝说,大明王朝或许真的可以再延续百年。然而,李太后虽然聪明一世,却始终忽略了万历皇帝的心理变化,她对张居正的肯定与对万历的打压,激化了万历与张居正的矛盾,心中开始逐渐露出不满。对于万历皇帝的变化,张居正也是看在眼里。他辅政已有八年,皇上也已经18岁了,或许也是时候该放手了。张居正久经官场,他明白功高盖主的下场,也目睹过太多墙倒众人推的悲剧,为了避免重蹈前人覆辙,张居正思虑再三,决定辞官归隐。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辞呈,交由万历皇帝。看到辞呈的万历皇帝内心忧虑,一方面,他早有亲政之心,张居正的请辞正是一次机会,另一方面,他受张居正庇护多年,担心不能独自面对波云诡谲的朝堂。万历的担心被内侍张诚一眼看穿了,他略带讨好的进言道:“张大人为国操劳多年,也是时候休息一下了。以皇上之圣明,将来必能宏图大展,大明盛世必会到来。”万历皇帝听了张诚的恭维,一下便自信满满,心中暗下决定,准备批准张居正辞官归隐。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太后坚决驳回了张居正的请辞,还让张居正辅政到万历三十岁。李太后的一番话,彻底击溃了万历最后的一丝尊严,也彻底断送了张居正明哲保身的机会。张居正只能重新回到内阁,兢兢业业地辅佐皇帝。然而,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年事已高,面对繁复不清的政务和阴谋算计的官场,他早已力不从心,而他的身后,万历皇帝始终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看着他。这一切,都在不断摧毁着张居正的身体和内心。终于,在万历10年6月26日的这天,辅政十年,时年58岁的张居正溘然长逝,大明王朝的支柱轰然倒塌,举国悲痛。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场清算正在逼近张居正的家族。张居正去世后,朝廷谥号“文忠公”,上柱国,一切都极尽哀荣。但是,随着张居正的逝去,反对的声音逐渐起来,其中,有张居正曾经的政敌,也有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的政治集团,更有急于独立操控局面的万历皇帝。为了能将权利牢牢地抓在手中,扫除张居正在朝廷中的势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倒张居正。张居正去世半年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张居正当权时的罪状,监察御史杨四知更是列举了张居正的十四条罪状,上书皇帝。皇帝看着这些弹劾张居正的奏章,内心一时难以名状,但是,他清楚的明白,只有扳倒了张居正,才能重塑皇权,才能成为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所以,他默认了这一切。但是,念在张居正是托孤重臣,且有十年的辅政之功,如今也已亡故了,万历皇帝便假装大度,不再追究。虽然皇上没有明令责罚,但是群臣们已然清楚了皇帝的态度,于是,更加毫无顾忌的弹劾张居正。两年后,万历皇帝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他终于按耐不住,对昔日恩师下了手。万历十二年八月,都察院按照万历的旨意弹劾张居正,这是一份来自万历的起诉书,他为张居正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做了总结。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万历下令,褫夺张居正所有的官衔,其“文忠公”的谥号也别夺取。其儿子张简修也被革去所有官职,全族抄家流放。生前居功至伟的张居正,死后差点被断棺戮尸,儿子自缢而亡,全族难逃厄运,真是可悲可叹!张居正死后,挡在万历皇帝身前的大树终于倒塌,万历皇帝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日子。在这场举朝堂之力,打倒张居正的狂欢中,大明王朝再也无可挽回地冲向了悬崖。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被废,迂腐陈旧的官僚体系卷土重来,清丈田亩全面停止,富户与贪官重新勾结,张居正用十年心血建成的大明盛世,仅两年时间就被砸个稀烂。曾经,张居正临危受命,成为托孤重臣,他如师如父,爱护年幼的皇帝,尽心竭力地辅佐他,他也曾舍孝尽忠,即便被天下人指责,他也毫无怨言。但是,他败了,败给了曾经他最爱护的学生。张居正的一生,后世之人无法评说,但是,他的改革为大明王朝延续了76年的寿命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长卷中,他不应该被抹去。后人或许只知道,大明王朝亡于崇祯十七年,却不知道,明亡于万历乃是千秋公论。张先生,若有来世,愿您能达成所愿,一生心血不被辜负!

关于张居正,陈泽敏先生曾这样评价他:
张居正有着天使与恶魔这两面。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懂他。
是的,作为治世能臣,张居正从容不迫,在狂风暴雨中逆行十年,用壮士断腕的决心生生勒住了大明王朝即将失控的缰绳。
张居正影视剧照(唐国强饰)
历史像张多变的脸谱,大明王朝的君王更替也和他们的臣子一样。
嘉靖皇帝从明武宗朱厚照手中接下大位,飘飘欲仙45载,他的儿子明穆宗朱载坖沉默寡言了6年,接下来,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即将登上大位。
时光匆匆,内阁也像一部公交车,首辅们在各自的站点上位:严嵩赶走夏言,徐阶扳倒严嵩,然后高拱取代了他。
高拱才高八斗,可专横独断,让朝里朝外一片痛骂。在明穆宗之后,他的政治生涯也近尾声。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首辅将呼之欲出,不用问,这个人就是张居正。
然而,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也并非那么容易。
朱载坖弥留之际,高拱匆匆忙忙从宫外一路狂奔到乾清宫,定睛一看,屋内已跪着5个人。
他们是:皇后、未来的万历皇帝和他的生母李氏、内阁次辅张居正和御马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冯保。
高拱很是疑惑,张居正为什么先他而来,这个死太监又为何出现在这里?
其实,高拱并不知道,因为他的霸道,这两个人一内一外,早已联手实现了同盟。而他们的这次联手,即将让大明王朝步入快车道,再次鼎盛10年。
高拱影视剧照
朱载坖断气后,冯保立即从床头取出遗旨,上面赫然写着:
着冯保与内阁共同辅佐新皇。
高拱差点惊掉了下巴,朝这个缺物少件的人睨去,冯保骄横地向他一瞥,高拱转而投向张居正,张居正淡定自若,好似在说:我们之间依旧是铜墙铁壁、牢不可破。
冯保和高拱却不同,他们的仇恨可谓不共戴天。当年,高拱自视帝师,把持着内阁,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候选人上一再推举陈洪,根本不把冯保放在眼里。
就这样,冯保和张居正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而高拱自认为与张居正同一个战壕,于是拟好奏疏,率先出手了。《明史.张居正传》载: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
大意是:神宗即位,高拱因为皇帝年幼,苦于宦官专政,分列条目奏请皇帝抑制司礼监,把权力还给内阁。
这一次,高拱打算把冯保踢到皇陵去种菜,没想到张居正却给冯保泄了密。
熟悉明史的人大抵都知道,朱载坖死后,万历皇帝和母亲李太后孤儿寡母,活在恐惧之中,最害怕的就是“主少国疑”,狂臣挟幼帝自重。
冯保抓住了这一点一一司礼监的权力同样属于国家公器,为什么要给内阁?且高拱居然用了一个“还”字。
冯保哭,哭得天昏地暗;李太后也哭,哭得很心酸一一与其一家独大,不如继续三权分离,更何况冯保值得信任,之所以争权,也无非是为了保护他们母子,并无它图。
李太后、冯保同框影视剧照
一部好戏即将登场。
第二天早朝,高拱趾高气昂地来到大殿,想聆听两宫太后和皇帝贬谪司礼监的诏书。
宣读完毕,高拱彻底懵圈,诏书细数他的专横、专权,归结起来就是:内阁擅权,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着高拱告老还乡,即日离京。
高拱的背部像被插入一把匕首,汩汩地流着血,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随后瘫软在地上。
同时,张居正俯下身来,用大手将高拱掺起,然后在宣武门外为他雇了一辆骡车。
返回大殿,和高仪(内阁成员)一起,奏请两宫太后留下高拱遭拒,但用驿站的马匹送他还乡却获得批准。
不久,高拱离开京城,几年后,在老家郁郁而终。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张居正的搭救之恩。
事毕,冯保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成为内廷第一人;张居正变身首辅。从这一天起,张居正正式登上明朝的最高舞台,将给帝国留下10年惊艳。
冯保影视剧照
开始张居正吧!
张居正(1525年一1582年),湖北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人,字叔大,号太岳,人们根据他的出身地习惯称之为“张江陵”。
他还有个乳名:白圭。这个乳名和他曾祖父的一个梦有关。
一夜,曾祖父梦见皎洁的月亮落在自家的水瓮里,然后一只白龟浮出水面,而“圭”属于古时候的法器之一,因此得名。
张白圭自幼机智过人、聪明无双,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1536年(嘉靖十五年),参加童试,倍受荆州知府李士翱爱怜,李士翱嘱咐他要从小立志,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一一堂堂正正、端端正正。
一年后,参加乡试,一篇雄文打动巡抚顾璘,暗称:未来国器也!但因文字过于狂傲,顾璘故意让他落第,理由是:玉若要成大器,还需打磨和精雕细凿。
1540年(嘉靖十九年),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举人。这一次,顾璘不再阻拦,也无法阻拦。《明史.张居正传》载:
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当腰王,犀不足溷子。
大意是:你日后必定会佩玉腰带,犀牛皮带是捆束不住你的。
笔者在此感叹,不得不佩服李士翱、顾璘洞察千里的神眼,又或许,彼时张居正的文章和思想早就超越了他们的认知。
张居正影视剧照
第二年,张居正考取进士,被封庶吉士,和内阁次辅徐阶一起专门研讨国家朝章典故,深受器重。
请注意,庶吉士这个称谓,不是什么具体官职,但却是开启内阁大门的钥匙(入内阁,必先成为庶吉士)。
另外,张居正能脱颖而出,或与他的长相有关。《明史.张居正传》载:
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
这说明文凭固然重要,但有一幅俊秀的脸孔才能相得益彰,而这一点,张居正算是齐活了。
此时,朝中内阁一派忙碌,权力之争如盖地的网。张居正旁观者清,他深知,要跨进这道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不想沉默,一篇《论时政疏》,首陈治体“血气壅阏”,痛指“臃肿瘘痹”五病,同时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改革主张。
这道奏疏如泥沉大海,被嘉靖皇帝漠视。但却让一个人过目不忘,这个人就是严嵩。
张居正影视剧照
无论日后的惊涛骇浪有多么可怕,不管严嵩和徐阶斗得再不可开交,作为徐阶提携的门生,严嵩依然对他刮目相看。《明史.张居正传》记载:
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大意是:严嵩任首辅,忌恨徐阶,和徐阶亲近的人都作回避。然而张居正却很从容,严嵩同样器重他。
在这件事情上,严嵩和徐阶第一次找到了契合点,彼此抛开门阀和偏见,极力推崇和保护这个奇才。可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将万世不腐。
严嵩影视剧照
文人或许有自己的孤傲。由于奏疏未能获批,张居正故意请病假回老家江陵旅游去了。且一去就是三年。
这三年,张居正本来打算彻底放下,但农庄的田租,百姓的辛劳却无法让他释怀。他发现了民间的很多问题,所以在《荆州府题名记》中说:
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他痛百姓所痛,惜家国之不公,这个想法点燃了胸中那粒火种,再次让他雄心万丈。
而要实现心中理想,唯有一个办法,去北京,找到自己的位置。
1557年,张居正再次就职翰林院。但面对波诡云谲、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张居正逐渐成熟,而且找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像老师徐阶一样:
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换句话说,在狂涛巨浪面前,从容淡定,隐忍不发,一旦光明重现就逆流而上,无论是黑夜还是黎明,不管是艰难还是险阻,绝不动摇一一这或许就是张居正成为伟大政治家的潜质。
7年后,经严嵩点头,张居正进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与此同时,徐阶推荐他为裕王朱载坖(日后的隆庆皇帝)的侍讲侍学。
在裕王府,张居正感染着朱载坖,其声望仅次于高拱,从而打开人脉,为日后一飞冲天做足了功课。不久,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隆庆皇帝朱载坖画像
好了,让我们回到前文,张居正联合冯保赶走高拱后,终于迎来了他的时代。
在这里补充一下:张居正日后能大刀阔斧、锐意改革还有几个重要原因。
1:冯保主内廷,所有政令都能畅通无阻,以最快时间抵达各州、各府及边关;
2:张居正深得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信任,李太后同意他放手一搏,这点无比重要,等于获得了一把通天的钥匙;
野史记载:李太后仰慕张居正的容颜和风采,曾以身相许。不过,正史没有,笔者不敢枉言,但个人坚信,张居正日后遭清算一定和这个原因有关。
3:万历年少,无法亲政——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张居正成功利用了这个空档期。
《明史》云:
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理想风采。
1573年(万历元年),张居正拉开改革的大幕。
这一年,强力推行“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再用内阁控制六科,彻底改变了“以上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从源头开始,“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吏治一新。
万历四年,要求地方官员大力征税,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当年就多收435万两,比隆庆末年增幅74%。
实现了: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
李太后影视剧照
第九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这是继唐代两税法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重大改革。使得赋役合一,开了“摊丁入亩”的先河。
这一举措沉痛打击了官僚地主阶级,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但却为各级官吏横征暴敛提供了可乘之机。
军事上,由于之前的“隆庆议和”与蒙古人互巿,双方划干戈为玉帛,压力减小。
与此同时,命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又在山海关和居庸关一线加修“敌台”三千多座,时刻防备北方骑兵的入侵。
局部开放边疆,获取太仆寺需要的战马,还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让蒙古人仰赖中原,保持边关宁静。
这样一来,全国土地比弘治时期增加300万顷,太仓存粮可支用十年,朝政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
张居正成功了!
长城图片
接下来,位高权重的张居正,完全一副铁血宰相的派头,虽慧眼能识英杰,但行事霸道,眼里很难容下沙子一一这或许是政治强人的通病,又或是那个时代的局限。
野史记载,当年徐阶致仕后,为保护自己在京畿一带的田产,曾安排儿子送给张居正三万两白银。而《明史、张居正传》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而拱客构居正纳阶子三万金,拱以绡居正。居正色变,指天誓,辞甚苦。
大意是:高拱为压制张居正,曾含沙射影地提到这件事,张居正拒不承认,据说这也是他和高拱决裂的重要原因。另传,张居正的奢靡不亚于任何一位官僚。
好了,回到正文。
张居正还干了件让后世诟病的事,这件事就是夺情。
张居正夺情影视剧照
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五日,江陵老家传来噩耗,父亲张文明去世,在这改革的十字路口,张居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是回家丁忧(服丧三年、葬父)还是夺情(留在朝中,穿孝服服丧)?张居正被推上风口浪尖。
多方资料显示,以李幼孜为首的言官倡导张居正夺情,而内阁成员张四维、吕调阳等却认为应回家丁忧,行为人子弟的孝悌。
万历皇帝的态度呢?下诏抚慰,一再挽留,最后行使生杀大权才平息了这件事。
表面看,张居正似乎站在道义的一边,但笔者却有自己的看法。
1:回老家丁忧,意味着改革不能延续,之前的努力或会前功尽弃;
2:一部分人支持证明了张居正在朝中的影响力,其他人反对则是因势利导,符合封建礼俗,而这一点,正是张居正必须防备的,不然他就会遭至疯狂报复,处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3:皇帝的泪水和挽留其实就是作秀,基本代表了李太后的惊惶之心;
4:夺情成就了张居正,使“万历中兴”变成了“张居正改革”,注定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且名留者史。
在这里再次补充:明史上的宦官并非所有的都一无是处,冯保就是一个佼佼者,他集智慧和文艺于一身,为这次改革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自私贪婪又和其他宦官非常相似。
张居正画像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张居正积劳成疾,病死在文案上。
万历皇帝沉痛悼念,为他辍朝三日,赠上柱国,谥“文忠”。
然而,这一切都是假象。不久,朱翊钧狂呼,终于撵走了那个让他内心胆寒的影子,接着中止改革,否定张居正的丰功伟绩,亲手毁掉了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不仅如此,他还对张居正进行疯狂报复:没收全部家产,决定对其鞭尸,所幸有人阻止。
但张居正的家人却厄运难逃——几十口人被封锁在府内,房间用铁钉钉牢,命将士把守,不给粮食。包括家仆一起,大多在房间里饿死,其情其景,天地为之动容。
万历皇帝影视剧照
后记:站在各自的立场,不管后世如何评价,笔者始终认为,张居正锐意改革,在逆风中前行,至少在那十年,是他生生地勒住了大明王朝即将失控的缰绳。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高拱传》.《明史.张拱传》等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辅是什么官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