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良玉吧不开放?


白杆兵给人一种白旗投降的感觉,为什么还要起这个名字?...
白杆兵给人一种白旗投降的感觉,为什么还要起这个名字?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所用的兵器的杆都是白色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白色的旗杆,所以说就得了白杆兵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吧,因为他们军队里的人都是拿着那种很长的白杆兵,所以就取了这么个名字。
2020-09-24 16:52
来源:
最爱历史
自古以来,
三峡是长江通航河段中最凶险,
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
犹如一夫当关,
将长江劈成两段。
三峡全长193公里,
滔滔江水从重庆奉节县倾泻而下,
由夔门天险夺路而出,
两岸最窄处不足百米,
向东流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请横屏观看:卫星图上的三峡。图源/NASA)

巍巍大气的三峡,
是百舸千帆的转折之地,
连通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三峡风光。图源/摄图网)

距今约4000万年,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中国西部地区抬升,
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
长江流经今四川境内,
接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支流后,
经由三峡地区向东流,
并加剧对峡谷的切割侵蚀。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图源/摄图网)

在江流与地质运动的长期作用下,
崇山峻岭犹如被利刃劈开,
长江三峡就此诞生。
三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群山耸立,峡谷纵横,
江水激荡,云雾缭绕,
从海拔200多米的丘陵,
到高达1000多米的高山并存,
既有江河盘绕,又有高山雪景。
(三峡,重庆巫山段。图源/图虫创意)

狭义上的三峡,
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段峡谷的总称。
从奉节县夔门顺流而下,
到巫山县大溪乡,
为第一峡:瞿塘峡。
瞿塘峡虽全长只有8公里,
为三峡中最短,却极为雄伟险峻。
(三峡,瞿塘峡。图源/摄图网)

夔门,是瞿塘峡的起点,
也是三峡西端的入口,
这里水面宽度只有百余米,
水流量达到每秒5万立方米以上,
古代木船行至此处,稍有闪失触礁即沉。
一位三峡的老船工说,
在常人眼里长江是一条河,
在他眼里,长江是两条路,
一条生路,一条死路。
(三峡,瞿塘峡。图源/图虫创意)

“水头如剑破夔门”,
夔门就像一道雄伟的屏障,
荆楚之人闯过夔门,就进入西南天府之国。
巴蜀之人冲出夔门,也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即便是没有来过三峡的人,
也都曾领略过“夔门天下雄”的气魄。
这道古老的江关天险,
被印在第五套人民币10元的背面。
(三峡,夔门。图源/图虫创意)

通过夔门,进入瞿塘峡,
伴随着逐渐走宽的水面,
山高水急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
经过千万年来长江的冲刷切割,
两岸绝壁面目峥嵘,如斧劈刀削。
三峡工程蓄水后,
瞿塘峡一带不少景观已被淹没,
但千万年来形成的悬崖峭壁与湍急水流,
依旧让人心惊胆寒。
(三峡,瞿塘峡。图源/图虫创意)

东起重庆巫山县大宁河,
西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
是全长46公里的巫峡。
巫峡也被称为“大峡”,
是三峡中最为整齐的一峡,
以峡深山秀著称。
(三峡,巫峡。图源/图虫创意)

久负盛名的巫山十二峰耸立于大江南北,
船动景移,宛如身在画中,
其中净坛、起云、上升三座峰,
隐于江岸之后不可见,
此即宋代苏辙《巫山赋》所说的:
“峰连属以十二,其九可见而三不知。”
在云雾之中可以辨识出著名的神女峰。
巫山云雨的神话
为山川抹上了一层奇幻的色彩。
战国时,楚人宋玉作《高唐赋》,
描写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故事,
赋予了她浪漫的传说。
如今,若隐若现的山峰依旧在诉说着往事。
(巫峡群峰。图源/图虫创意)

从湖北省秭归县的香溪口,
到宜昌南津关,全长66公里,
是滩多水急的西陵峡。
西陵峡浪涛汹涌,两岸怪石横陈,
西段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
东段有灯影峡、黄猫峡。
三峡之秀、险,当属西陵峡。
(西陵峡中的灯影峡。图源/摄图网)

古人写三峡,
写得最好的往往是瞿塘峡,
写得最多的却是西陵峡。
古代“驴友”从西陵峡逆水行舟,
常因峡中险滩被困于此,
走了几天都没过黄牛山,
李白有诗曰: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到了西陵峡口,
即三峡东端的宜昌,古称夷陵,
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
此地是长江上游与中游、
峡谷与平原的分界处。
江水东流至此,
在没有终点的旅行中继续奔腾。
(请横屏观看:湖北宜昌,西陵峡。图源/摄图网)

广义上的三峡,
是指三峡库区,
长江主干道河段部分全长约660公里,
跨越重庆、湖北30个区县。
1992年三峡工程正式立案后,
这一概念逐渐广为人知。
峡谷、溶洞、森林、岩石与河滩,
构成了这一方壮美的天地。
(重庆奉节风景。图源/摄图网)

重庆奉节县兴隆镇的小寨天坑,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溶洞塌陷或地表水流入地下,
就溶蚀而成特有的“天坑”奇观,
即地理学上的喀斯特漏斗。
小寨天坑坑口直径622米,
从空中俯瞰,
犹如一个叠放在山谷间的水杯,蔚为壮观。
(小寨天坑。图源/图虫创意)

距小寨天坑不远处,
天井峡地缝蜿蜒十余公里,
一同构成静谧的地底世界。
(幽深的天坑景观。图源/图虫创意)

从素有重庆“东北门户”之称的巫山县出发,
沿着长江支流大宁河往北至大昌古镇。
这一段60公里的峡谷,是著名的小三峡,
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
比大三峡峡谷更窄,山势更陡,怪石更多,
兼得长江三峡之胜,
又别有一番奇峰耸翠的天地。
(重庆巫山小三峡。图源/图虫创意)

位于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林区,
是三峡地区一处独特的生态文化圈,
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森林,
活跃着金丝猴、黑熊、大鲵等珍稀动物。
传闻中的“野人”,
更是为三峡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息。
(请横屏观看:神农架风光。图源/摄图网)

由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
再加上森林茂密、山高水险,
三峡地区传统建筑为典型的干栏式吊脚楼。
巫巴山地是我国重要的吊脚楼分布区,
当地居民自古就“起高栏为居止之”。
吊脚楼点缀在山水之间,
或建在山坡与平地上,或依山河凌空而建,
唐代杜甫有“复道重楼锦绣悬”的诗句,
宋代陆游也有“人家避水半危楼”的记载。
(清末奉节县依斗门照片。图源/摄图网)

但是,
三峡最早的人类足迹,
远远比这更加古老。
大江大河孕育文明,
长江中上游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考古学家在重庆巫山县境内一个小山坡,
发现的巫山龙骨,
证明早在200万年前,
古人类就高举着粗糙的打制石器进入三峡。
中国先民打通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化走廊,
从此再没有离开三峡。
距今大约68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
位于瞿塘峡东口的大溪镇,
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
三峡大溪文化与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湖北龙山文化交相辉映,
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此交汇、融合。
(大溪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图源/图虫创意)

先秦时期,
三峡是巴人与楚人频繁活动的地区。
《山海经》写道:“西南有巴国。”
巴人自称是传说中三皇伏羲的后裔,
活动范围曾扩展到今陕西南部、贵州东北。
巴国因占据三峡一带的盐场,
成为先秦时期的盐业大国。
现在的“盐巴”一词
也与巴人垄断食盐有些渊源。
巴人崇尚武力,英勇无畏。
《华阳国志》记载,春秋时期,巴国内乱,
巴国将军巴蔓子到楚国求援。
巴蔓子无奈向楚国许诺,如平息战乱,
将赠予楚国三个城池。
楚国派兵助巴国平定内乱,
并派使者索要三座城。
此时,巴蔓子对使者说:
“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他取剑割下头颅,临死前命人将其送到楚国。
楚王为巴蔓子的忠义所感动,说:
“如果我能得到巴蔓子这样的大臣,
要城池有何用?”
至今,重庆各地仍有巴蔓子遗址,
他是三峡人敬仰的英雄。
(重庆博物馆,巴蔓子雕像。图源/图虫创意)

在秦、楚两国的进逼下,巴国不断迁都,
虽定都江州(今重庆),
先王陵墓却多在枳(今涪陵),
重庆丰都、四川阆中也有其都城的遗迹。
最终,巴国于公元前316年灭亡,
巴人融合到周边其他民族中,
现在的土家族,一说就是巴人的后裔。
(湖南都罗寨,一个土家族村寨。图源/摄图网)

楚国,
这个先秦时期长江流域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三峡注入了古老的楚巫文化。
《汉书》记载,楚人信神鬼,重淫事。
所谓淫事,指的是楚国繁杂的祭祀风俗。
尤其是在三峡地区,
人类身处峻山奇峰构建的自然奇观,
在日出日落、阴晴圆缺的交替中,
更是形成了“崇鬼信巫”的信仰,
一个是以巫山巴东为中心的巫文化,
一个是以丰都为中心的鬼神文化。
(丰都“鬼城”。图源/图虫创意)

丰都,地处三峡腹心,古称“丰民州”,
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有“鬼城”之称,
以鬼文化闻名中外,
当地鬼神节日一年四季不断。
巴人、楚人带来了崇鬼的习俗,
而鬼神世界也折射了人间善恶,
世间流传“人死魂归丰都,恶鬼皆下地狱”,
实为推崇惩恶扬善,
这是鬼文化中积极的一面。
(丰都“鬼城”。图源/图虫创意)

三峡人对鬼神的古老崇拜,
还体现在危岩绝壁的悬棺上。
巫溪悬棺,分布在大宁河沿岸的峡谷上,
或在崖壁上以天然洞穴置棺,
或人工凿穴置棺,
生于山水,葬于山水,
这是一种被称为“崖葬”的葬俗。
悬棺在三峡地区分布广泛,
巴东县龙船河、巫山县铁棺峡
以及奉节县盔甲洞等地发现有大量悬棺,
最古老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唐代诗人孟郊游览三峡见过岩隙间的悬棺,
他在《峡哀》诗中写道:
“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三峡中的悬棺群。图源/图虫创意)

三峡,像一条幽深的文明走廊,
一边沟通着荆楚,
另一边连接着巴蜀;
一面是勇猛刚烈,
另一面是神秘多情。
(图源/摄图网)

文化上,三峡并不荒凉落后,
莽莽大山与滔滔江水之间,
是千年不变的诗意与豪气。
屈原是三峡人。
他怀着忧国之思,
被楚王放逐后写下《离骚》等爱国诗篇,
彷徨于山川之间,
将楚辞这一丰碑树立于中国文学史。
《橘颂》中代表诗人秉性的橘树,
也许就出自三峡的橘林,
《九歌》中的高山密林,
仿佛就是在描写神农架的郁郁苍苍。
(屈原雕像。图源/摄图网)

王昭君是三峡人。
她从香溪之畔走向深宫,
为了大汉王朝远嫁匈奴。
或许只有站在其出生地,
山清水秀的西陵峡口,
才能读懂她
“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的别绪,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乡愁。
两千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
这位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三峡美人。
(兴山县昭君故里。图源/图虫创意)

秦良玉是三峡人。
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列入正式编制的女将军,
出生于三峡地区的忠州(今重庆忠县)。
她在明末乱世中,
率领当地军民组成了骁勇善战的白杆兵,
成为保境安民、勤王爱国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像》。清·叶衍兰绘)

三峡是英雄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先秦巴楚兴亡到三国吴蜀相争,
再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西迁,
三峡留存下大量战争历史的遗迹。
如今,湖北宜昌因葛洲坝闻名中外,
而在古代,
位于三峡东端的古夷陵,也曾引英雄竞折腰,
若无夷陵扼守三峡出口,荆楚之地一马平川。
三国时期,刘备大举伐吴,
东出三峡,从巫峡到夷陵,连营百里,
却遭到吴将陆逊反击,火烧连营,
蜀汉大军溃败,刘备仓皇逃到白帝城。
(刘备画像。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
最初是西汉末年,
自号白帝的公孙述据蜀时修筑的军事堡垒,
后来广为人知却是城中的诸葛祠和先主庙。
兵败夷陵后,刘备临终前在此托孤于诸葛亮。
位于三峡东西端的两座城市,
见证了一代枭雄刘备的人生最后岁月。
(三峡水位上升后,白帝城成为江中“孤岛”。图源/摄图网)

抗日战争中,另一位英雄,
重庆人卢作孚在三峡
成就了中国“敦刻尔克”奇迹。
这位“中国船王”与他创办的民生公司,
全力支援祖国抗战。
从武汉到宜昌,再到重庆,
民生公司的轮船为了将宜昌数万难民与战略物资抢运到西南后方,
冒着日军的炮火不停往返于长江各大港口。
据不完全统计,1937-1940年期间,
卢作孚船队运入四川物资有19万吨,
为八年抗战建设大后方起到重要作用。
而这位爱国实业家、伟大的三峡英雄,
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私财。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

三峡的自然与人文,
都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页史诗。
正因如此,来过三峡的人,
无不沉醉于其山水风光与风土人情。
1500年前,郦道元来到三峡,
在《水经注》中描绘三峡四季风光,
只有区区两百字的篇幅,却成为千古名篇,
至今仍是中学生必背课文。
从此,中国人记住了
三峡的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的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的林,“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晚霞中的三峡。图源/摄图网)

1200多年前,李白来到三峡,
他因参加永王幕府而被下狱流放,
行至半路遇赦东归,乘船泛舟三峡,
写出其生命最后几年难得的超然洒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今日已难寻觅。图源/摄图网)

同一时期,杜甫也来到三峡,
寓居夔州(今重庆奉节)两年,
创作了437首诗,
其中多有描写三峡之作。
常年漂泊的他在秋天登上西阁,
写下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宋时,三峡森林覆盖率为75%左右,
两岸居民多以垦殖、捕鱼为生,
十分悠然自得,
刘禹锡在诗中就说:
“巴人拱手吟,耕褥不关心。”
现在,由于工业发展与森林开发等问题,
三峡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
两岸犀牛、虎、猿等野生动物也销声匿迹。
诗仙与诗圣笔下的两岸猿声成为历史,
但千年前的三峡,因他们而永生。
(1946年,高空拍摄的三峡。)

十多年前,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
将镜头对准三峡工程中的重庆奉节县城。
即将远行与依然留守的底层小人物,
在三峡变迁的纷乱背景下相遇,
旅行的人、打工的人、摆渡的人、算命的人,
就像平凡的你我,像无数“三峡好人”。
这部现实主义作品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大奖,
片中房子被拆迁的场面,都是真实情景,
就连男主角扮演者也不是明星,
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平凡的煤矿工人,
只拿了1万块钱的片酬。
(《三峡好人》。图源/电影截屏)

三峡好人从何而来?
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对三峡影响深远,
大量湖广籍移民通过三峡这条长廊进入四川,
同时也有大量人口就近滞留在了三峡。
今天的三峡老百姓,
不少是湖广籍移民的后裔,
清末巫山县的73姓,从湖广迁入的就有26姓,
民国时期云阳县178姓,明代迁入的有33姓,
正所谓巴楚同风,自古皆然。
(三峡人家。图源/图虫创意)

勤劳朴实的三峡人,
在巴山楚水之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近代航运工具进入三峡之前,
凶险的三峡让无数船只望而却步,
三峡两岸的纤夫只能在一声声川江号子中,
拉着木船沿着险滩艰难前行,
用血肉之躯打通万里长江。
瞿塘峡上纤夫拉船留下的纤痕,
如今全部被淹没,
但其坚韧的性格已深深烙印在三峡人心中。
(民国时期,三峡的纤夫。)

山区交通主要由凿山而成的“碥路”组成,
三峡人中形成了特有的“挑夫”群体,
他们肩挑背负,来往于各个码头,
搬运货物行李,
一根扁担,两根绳子,就挑起了一家的生计,
重庆人称之为“棒棒”,
奉节一带叫他们“扁担”。
挑夫、纤夫与袍哥奔走于三峡各地,
这是三峡的码头文化。
直到现在,
三峡人依旧拥有码头特色的生活习惯。
(山城的特殊地形中孕育了挑夫群体。图源/图虫创意)

水路纵横的三峡诞生了重辣的毛肚火锅,
这一风靡全国的“水八块”,
一说来源于近代的重庆码头,
因为当时人们不喜食牛羊脏器,
穷苦的码头工人却爱它物美价廉。
如今是川渝菜中最有影响力的美食之一。
(麻辣的牛肚火锅。图源/摄图网)

饮食文化上,
值得一提的还有成为网络段子的榨菜。
这一风味独特的腌制菜出产于川渝地区,
尤以三峡的涪陵、丰都等地品质最优,
而且价格实惠,人人吃得起。
(榨菜最初也是三峡特色。图源/摄图网)

三峡最有特色的酒是咂酒,
这是用高粱、小麦等酿制而成的低度酒,
饮用时用竹管吮吸,
在云、贵、川各地颇为流行,
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
堪称中国酒文化中的“活化石”。
除此之外,
三峡地区自古是柑橘的生产地,
红橘、杂柑、脐橙、柠檬、柚子,
从江边到山坡,一年四季,碧树满山。
(深秋冬日,西陵峡的橘子红了。图源/图虫创意)

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终非长久之策,
三峡木耳、香菌、药材等山货被大量挖掘,
这促进了三峡的经济发展,
也形成了三峡历史上的结构性贫困。
《三峡好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
千禧年之后,
三峡在困境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折。
三峡好人,该向何处去?
(《三峡好人》。图源/电影截屏)

三峡工程是载入史册的百年工程,
也是人类历史上鲜有的水利工程项目。
早在1919年,
孙中山《建国方略》就提出了三峡工程设想。
三峡工程,
不仅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改善了长江上游的防洪与航运,
其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的水库,
175米的正常蓄水位,
也改变了三峡业已存在千百万年的自然形态,
库区淹没范围涉及两个市,
11个县城,1711个村庄。
(高空俯拍的三峡水利工程。图源/图虫创意)

世纪之交时,
三峡工程开始135米蓄水,
三峡移民牵动着全国的心,
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
140万移民或搬入三峡各县市的新城,
或带着对故土的眷恋,走出巫山巴水。
前后共14万余人搬迁到了沿海浙、闽、粤等省和中部其他省市,
但因社会关系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一些迁走的移民最后又回到了三峡。
(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图源/NASA)

重返三峡,物是人非,
部分三峡旧景从此长眠于水下。
重庆涪陵城北的白鹤梁淹没于40米下的江底,
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无压容器”的方式,
创造性地修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珍贵的题刻在诞生1200多年后,
以“水下碑林”的形式保存下来。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图源/图虫创意)

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大昌古镇,
始建于晋,已有1700年历史,
是三峡地区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
古镇原址被淹时,
按原貌在旧址8公里外的大昌湖旁复建。
云阳县张飞庙,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是三峡三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近现代历次天灾人祸中都安然度过。
如今,张飞庙拆而复建,
溯江而上30公里搬到新县城,
是三峡工程中最大的“移民”。
(云阳张飞庙新址。图源/图虫创意)

“鬼城”丰都也进行了搬迁,
但古城珍贵的汉墓群在建设时被破坏,
当地文物部门对1000多座汉墓进行了“抢救”,
挖掘了10万多件文物,其余已深埋水下。
全长60多公里的三峡古栈道,
从瞿塘峡口到西陵峡一路连绵不绝,
由三峡人依绝壁一锤一凿建成,
这是千百年来通过三峡的另一条途径。
由于古栈道位于三峡工程淹没水位线下,
它也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长睡于江中。
(巫峡石壁上的古栈道。图源/图虫创意)

峡间栈道虽已废弃,
但水路也早已不是通过三峡的唯一便捷通道。
100年前,中国开始修建川汉铁路,
中国工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开辟巫巴山地,
让当时前来参观的东西方学者“咋舌”。
但,这就是三峡人的精神,
他们曾在山水之间,
用数千年的岁月开辟出一条千古长廊。
可惜,川汉铁路最后只留下残桥断基。
近年,
横贯长江中上游的三峡铁路——宜万铁路建成通车。
这是本世纪初中国修建难度最大、
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
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三峡陆路交通的困境,
也结束了长江没有铁路贯通的历史。
(由近及远,318国道,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图源/图虫创意)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峡的一些风景消失了,
但三峡的文化永远不会亡,
飘向四方的三峡人还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孤帆远影驶过三峡,
跨越了万里长江的千古险关,
看见的,
是三峡人的顽强与勇敢,
是一个民族不断拼搏与重生的征途。
(图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晋] 常璩:《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10年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年
蓝勇:《千古三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黄健民:《长江三峡地理》,科学出版社2011年
杨永富,王志江:《永远的三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济民:《三峡诗话》,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黎小龙,张文,郎诚:《三峡移民文化理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一、喜欢听历史故事的女人性格?这种女人性格是内向型,喜欢安静,喜欢恋旧的性格。这种女人比较有同情心,平时有点多愁善感的表现,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望着窗外,是一个踏实稳重的女人。喜欢听历史故事说明这个女人很有智慧,她会在听的过程中记录研究历史文案,所以这种女人值得信赖和交往的。二、女人辜负男人的历史典故?诗经卫风中诗歌中就出现这里其中忙,是很有名的一篇,讲述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伤故事。有个成语叫覆水难收,讲的是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出自两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名人,姜子牙和朱买臣,60岁的男人遇上了18岁的美少女,他们之间不知道有没有真爱,但是男人被激发了无限活力,女人也过得非常幸福,但是只要幸福,两个人的年龄不是问题。三、杨贵妃的一生历史故事?①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杨玄璬家。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和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德妃荐福,并赐道号“太真”。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变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花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明皇杂录》)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花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元朝诗人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云:“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铁崖集》)就是咏及玄宗与杨贵妃的宠物白鹦鹉的。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分阝)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于是更为情趣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唐国史补》卷上)杜牧《过华清宫》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六)就是咏岭南贡荔之事,后世岭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据说得名于此。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儿子。禄山以入宫谒见干娘为名,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杨贵妃来。杨贵妃在长安庆祝最后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于华清宫,玄宗令梨园置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适广东南海进荔枝到,遂以《荔枝香》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述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杨贵妃能诗,《全唐诗》收有女性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这是以女人写女人的舞姿,比之秋烟芙蓉,若隐若现;复比之岭上风云,飘忽无定,更比之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在诗词中反映杨贵妃的故事是很多的,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云: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就是咏贵妃放事。至于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唱。贵妃死后,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在戏剧中演杨贵妃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朴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记》传奇、吴世美《惊鸿记》传奇、无名氏《磨尘鉴》传奇,清朝有洪升《长生殿》传奇,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其它地方剧种也有许多演杨贵妃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尤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以其独创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饮誉海内外。小说则有《杨太真外传》、陈鸿《长恨歌传》、《隋唐演义》等。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这些名胜古迹因为与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有密切关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②杨贵妃的本名叫杨玉环,是一位身姿艳丽,能歌能舞的美女。而且特别的精通音律,乃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以及舞蹈家。中国历史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是个单纯的女人,没有过多的权术的心思,正因为如此才赢得了李隆基的喜爱杨贵妃也是个一心一意想要得到丈夫的爱的女人,杨贵妃要让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唯一的妻子一样对待自己,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妃子,皇后等等!而是自己的丈夫!这也没有什么,这其实也算是女性的正常需求把!只不过其他的女人没有她那么大的魅力!只有他有如此大的魅力!李隆基离开他就感觉受不了!有其他的妃子也是不行!心里只有对杨贵妃才是如此的专一,不去宠爱其他嫔妃了!杨贵妃的问题就在于,他不知道,他的丈夫是皇帝,皇帝不应该天天只围在自己的身边还要去处理很多的军国大事!这既可以说与杨贵妃有关,但是更多的原因还是李隆基的怠政!杨贵妃如果能像长孙皇后一样稍微的侧面劝谏一下他的丈夫皇帝李隆基的话,那就更好了,可能也没有了后来的安史之乱!杨贵妃是贵族出生的一个女人,杨贵妃的爸爸也是一位高官。杨玉环显示唐玄宗的儿子的李瑁老婆。结果杨玉环就被唐玄宗看上了,就把李瑁派去当和尚。别人都说坑爹,没想到连儿子也坑。由衷的佩服唐玄宗,牛逼。后来,听说杨贵妃和安禄山眉来眼去,勾搭成奸。安禄山为了能得到杨贵妃,于是就发动了“安史之乱”,果断叛乱。杨玉环也因这事被迫随唐玄宗逃亡,并在逃亡巴蜀的时候,在马嵬驿回归西天。据说死于乱军中。所以杨贵妃可以说是“红颜祸水”,一个女人再一次背负起了“黑锅”。历史总是把一些“黑锅”果断地扔给了天生丽质的女人来背负。因此,我觉得杨贵妃是一个“祸水”,是一个生于安乐,死于战乱的苦命女人。四、中国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哪些巾帼英雄?1、商朝的妇好,武丁的妻子,带领商朝多次远征,为商朝开疆拓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商朝很多文献都记载妇好事迹。2梁红玉,韩世忠的妻子,不过不是结发妻子。出身红尘,不过后来帮助韩世忠多次打退金人进攻。3秦良玉,明朝末期著名将领,是四川土司。在南明时期多次打退清军进攻。巾帼英雄,为什么叫巾帼英雄呢?是指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被称为英雄,这是赞美古代妇女为国家为百姓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个赞美女性的词语,而巾帼英雄一词的由来是指古代妇女佩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英雄这个词语的典故曾在三国志里出现过。诸葛亮带军攻打魏国,而魏国的统帅司马懿与诸葛亮对战渭南。由于诸葛亮作战的道路过远,又急于作战,而狡猾的司马懿采取相持战术,这样的战术对于深知战局的诸葛亮来说,如果长时间僵持下去,对于自己的大军来说相当不利,而要发动强攻又很难取胜。作为经常在战场上胜利的诸葛亮来说,又怎能败给司马懿?于是想了一个退兵的好办法,派人去给司马懿的军营送了一份厚礼和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随后又送一封信,信中说到,司马懿你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不敢来战。如果你要是能出战就是一个大英雄。不战不如回家做妇女,包上头巾布,再用脂粉把脸涂上,证明自己是一个胆小的妇女。尽管司马懿看到这封讽刺的信,依然没有中诸葛亮的圈套。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女人,可以被称为巾帼英雄,如武则天,梁红玉,冼夫人,孝庄太后,萧皇后。但是作为现代女性的我却认为清末的赛金花完全可以被称为巾帼英雄。赛金花原名叫傅彩云,父亲是一名太守,洪秀全起义时赛金花的父亲被这些太平天军杀死。母亲带着赛金花与姐姐逃往苏州,以帮别人干活为生。不久由于母亲劳累过度又加上过度惊吓,之后也随着父亲一起去了。而年长的姐姐无法生存,只好带着妹妹赛金花,以卖笑为生来养活自己和妹妹。常年生活在卖笑场所的赛金花渐渐长大,由于生得漂亮,被一个员外的儿子洪文卿相中两人长时间呆在一起,彼此心心相印。但是赛金花有自己的打算,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对洪文卿说,要想娶我,必须先考取功名,要不你我永不相见。而当时的洪文卿也知道赛金花的个性,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主。万般无奈之下回家闭门读书,之后两人不再接触。功夫不负有心人,洪文卿喜中状元,赛金花如愿以偿成为状元夫人。而此时的赛金花在晚清曾轰动一时,曾经陪丈夫出使德国,俄国,荷兰,澳大利亚欧洲学会了三种语言。在德国时期曾与当时的德国大将军瓦德西有过亲密的接触,回国后不久,赛金花的丈夫去世,而赛金花流落烟花场所又重操旧业。当时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开始毁灭性的攻打北京,对北京大肆的烧杀抢夺,奸虏淫杀无所不用其极,采取对北京强烈的报复行为,而此时的北京城成为可怕的恐怖之城。最严重的是八国联军把水路交通也封锁了,粮食被迫中断。饥饿与病疫接踵而来。京师一带民不聊生,而居住在京师贤良室内的和谈代表李鸿章更是一筹莫展。北京所有市面上的店铺被外国人烧光抢光,到处是死尸。赛金花与自己的家人被困在屋内一筹莫展。当时有个女仆对赛金花说,八国联军有个将军叫瓦德西,听到瓦德西赛金花眼睛大亮。因为与丈夫去德国时,这个瓦德西就曾对赛金花暗通私情!由于当时自己的身份特殊,两人并没有增加彼此的关系。现在知道是他带兵当统帅大将,赛金花毫不犹豫地去见瓦德西。当两人一见面,瓦德西用激动的话对赛金花说,来北京这么长时间,我终于遇见你了,两人互诉衷肠,彼此不能自己。过后赛金花要求他撤兵,而瓦德西却说,只要你答应做我的情妇,我就会考虑。由于赛金花又回到烟花之地,此时的北京百姓被困境阻挠,赛金花义不容辞地甘愿俯首称臣,答应瓦德西的要求。瓦德西见赛金花答应自己的要求也说到做到吩咐下去退兵回国。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不管瓦德西是多么一个厉害的人物,还是一个统帅大将,也难以抗拒美色的诱惑。身为在卖笑场所长大的赛金花,深知男人心里的爱欲经验,而用自己的身体降服了天性顽固的德国老瓦德西。作为一名风尘女子,表现出奇的爱国情操,虽然是用不光彩的形式,但是却也得到百姓的追捧。经过这件事后,北京城渐渐恢复往日的繁华。人们感激赛金花的奔走与自身的牺牲,没有一个人轻视她的这种做法,以色相迷惑一名侵略者的首领。由于赛金花的事迹使中华民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此事不胫而走人人皆知。至此,赛金花的大名震动当时朝野。因为为朝廷立了大功,连西太后这个女人都在四处寻找赛金花的踪迹,但是无人得知此时的赛金花身在何处。而赛金花曾对找到她的人说:任何人都不用感谢我,我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一个中国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当亡国奴不论哪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情愿的,我何功之有!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曾评价过赛金花。你做过一些义举,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烧戮抢劫,秩序逐渐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有一位北大教授曾为赛金花写过一部书,这是史无前例的事迹。虽然赛金花的事迹充满传奇色彩,但是却出生可怜,她到后期曾流离失所,过得相当悲苦。曾接受许多人的救济,而到晚年贫困潦倒,身边只有女仆陪伴到最后。而赛金花过世后,人们为纪念她,把她葬在陶然亭香冢旁。在陶然亭还有三块石刻记录着赛金花的生平。这样极富色彩的女性在国难当头时,用自己高超的手腕,以一己之力拯救于人民水深火热之中,是一位值得我们任何人尊敬的一名巾帼英雄。而巾国英雄这个名字对她来说也当之无愧。③1、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带领军队东征西讨,为商王朝开疆拓土,曾经打败二十多个方国。甲骨文上就有“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记载,讲妇好带领一万三人征发羌国,妇好带领军队占当时商王朝一半以上,妇好调度有方,身先士卒,很快击败敌人,拓展了商朝疆域。妇好还创造出中国最早的伏击战,她和武丁在征伐巴方之战中,武丁带领精锐部队从东面发动攻击,妇好在西面设伏,一战围歼敌人。除了作战,妇好还负责主持商王朝祭祀,受命主持祭祖、祭天等仪式,也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只是天妒红颜,妇好三十三岁就去世了。2、冼夫人,是南朝、隋朝期间的南越首领,是梁朝高凉太守的妻子,她在南朝刺史李迁仕叛乱时,通过假称送礼,突然袭击,击败叛军。丈夫冯宝死后,广州刺史欧阳纥发动叛乱,她与陈朝大将章朝达里应外合,击败欧阳纥。隋朝建立后,冼夫人带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番禺人王仲宣谋反,冼夫人派遣孙子冯盎出兵,与朝廷军队一起击败王仲宣,八九十岁高龄的冼夫人亲自披挂上吗,骑着战马,撑着罗伞,带领铁骑,保护宣诏使者裴矩安抚各地。特别是自汉朝放弃对海南控制,正是冼夫人上书梁武帝,设立崖州,恢复了中央对海南统治。冼夫人一生致力维护农民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生产,被周总理称赞为巾帼英雄第一人。3、梁红玉,南宋中兴四将之一韩世忠的夫人,本是营妓出身,但能挽强弓,精通文墨,嫁与韩世忠后,先是在苗傅、刘正彦之乱中,面对高宗被困,飞马疾驰一昼夜到韩世忠营中求救。后来,在黄天荡与韩世忠一道指挥宋军围困金兵达48天之久,开战时,韩世忠率军江上拦截,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金兀术多次进攻,最后迫不得已偷凿老鹳口,才脱困。最后,这一战虽然最后因韩世忠骄傲自大导致失败,梁红玉又上书弹劾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是全国上下人人感佩,被朝廷封为“杨国夫人”。4、秦良玉是明朝末年女将军,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拜将封侯的女将军,被封为镇东将军,忠贞侯。秦良玉十八岁嫁给土司马千乘,丈夫死后,她接任土司职位。播州土司杨应龙发生叛乱,协助明军大破杨应龙军,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之后,后金入侵辽东,朝廷召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弟弟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后金进逼北京,秦良玉率军勤王,她以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在京师外围相遇,打得清兵落荒而逃,接连收复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围。张献忠进入四川后,她竭力保护家乡不受侵犯,直到75岁去世,她的一生都在剿贼御侮,只认忠君报国,《明史》评价她: “夫摧锋陷敌,宿将犹难,而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④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巾帼,指妇女配戴的头饰或头巾;如果把“妇女”定为泛指的“女性”,巾帼英雄指的是,女子英雄或女性英雄。当看到提问的巾帼英雄时,我想到了在小学课本上的刘胡兰,赵一曼,以及课外读物上的郭俊卿,向警予,江姐等近代女英雄和古代历史上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还有近代女英雄集体的“八女投江”,“红色娘子军”等。中国历史上的女性英雄存在不计其数。当我在拍摄一组开学小学生上学的照片时,我看到了这个问题,面对现实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比起现在大人们一路护送上学的孩子们,以及如今的家长对孩子捧在手里怕碰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细致入微的照顾,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幼年的榜样“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她们一个11岁,一个9岁,在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了暴风雪,为了保护集体财产,二人奋力追赶聚拢羊群,饥寒交迫最后晕倒在雪地里。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考虑了很多,老漁还是选择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图片来自网络)⑤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女英烈是向警予,杨开慧,赵一曼,伍若兰,王根英,成本华,江姐,刘胡兰,八女投江,陈慧中,陈铁军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秋瑾。等等。她们是千千万万中华民族优秀女儿的杰出代表。其中有很多只要乞求便可活下来的,但她们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宁愿一死而不苟且偷生!她们与千千万万烈士一起,谱写了中华儿女壮丽诗篇!⑥八女投江、赵一曼、成本华、刘耀梅、江竹筠、李青竹、王根英、杨开慧、秋瑾、向警予、伍若兰、邓惠中、刘胡兰、沂蒙七姐妹、向秀丽、陈铁军等为代表的优秀中华女儿,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花木兰!⑦就中国现代历史来说,真实存在的巾帼英雄有杨开慧、毛泽建、向警予、李贞、刘胡兰、李玲等人。据我所知,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的巾帼英雄大约有10万人。⑧1、妇好妇好 , 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 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 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2、花木兰花木兰,412年-502年,武汉黄陂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3、吕母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山东日照境内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吕母起义的点将台犹存,后来称作吕母崮,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纪念地。吕母起义,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4、迟昭平迟昭平,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在漫长的历史长卷中,熠熠闪光,展示着一代女性的尊严与骄傲。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迟昭平也于吕母起义的同年秋,聚众数千人在河阻中,现平原城西南,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府衙,杀豪绅,掠贵族,扶危济弱,分粮与贫苦百姓,一时声威大震,成为众豪杰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迟昭平部与徐异卿部汇合,战斗在平原、富平、乐陵、无棣、盐山等地,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之众。5、冼夫人冼夫人,公元512年农历11月24日—公元602年农历1月18日,又称冼太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阳江一带,出生于今出生于今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奉为“岭南圣母”。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一生身历三朝,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6、平阳昭公主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⑨“巾帼”一词出于《晋书》里诸葛亮为激将司马懿开战而送“巾帼”的事迹,“巾帼英雄”就是女性英雄;人类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人类的历史也同样离不开男人和女人;虽然有国家以来,男人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男英雄层出不群,可是依然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如商代的妇好、宋代的梁红玉、清代的冯婉贞……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位不怎么出名的女英雄:完颜阿鲁真,生卒年不详,金朝宗室上京元帅完颜承充的女儿,丈夫是金朝上京路下辖胡里改路(金朝的行政区划)的一名“猛安”(千夫长)名叫夹谷胡山,丈夫死后,阿鲁真寡居在家,继承了丈夫的事业,手下有一千多人;当时的金朝为躲避蒙古侵袭的威胁南迁汴京,国势日衰,金朝的龙兴之地上京空虚;兴定元年(公元1217)二月,蒙军统帅木华黎被成吉思汗授予太师、国王,负责全权攻金事宜,重点图谋中原;金朝叛将蒲鲜万奴感到有机可乘于三月率军北上进攻上京;这时阿鲁真的父亲完颜承充担任上京元帅,负责保卫上京;正当完颜承充全力备战时,他的搭档上京行省完颜太平却暗中与叛将蒲鲜万奴勾结,并挟持了元帅完颜承充,夺取军权,焚毁上京的宗庙等建筑…在这国家危难、亲人被俘的关键时刻,女真族女英雄阿鲁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阿鲁真没有弃城逃跑,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带领众人修整废弃的堡垒,修造刀枪器械,积储粮草备战;蒲鲜万奴先是派人来招降她,被她严词拒绝;一计不成又生二计,蒲鲜万奴把完颜承充的书信射入城中,企图动摇瓦解军心,阿鲁真拿到书信后撕碎,对大家说:“这是敌人的阴谋!”鼓励大家做好战斗准备;蒲鲜万奴见阿鲁真软的不吃,只好派兵猛烈进攻,危急时刻,阿鲁真换上男人的衣服亲临城头,与儿子蒲带一起督师力战,打退叛军数次进攻,并打死打伤叛军几百人,生擒活抓几十人,严重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蒲鲜万奴进攻受挫,无计可施,只好退兵;“宜将剩勇追穷寇”阿鲁真决定利用战机扩大战果,派兵主动追击叛军,俘获敌将一名,大获全胜,保住了城池;阿鲁真在前线英勇抗敌也间接挽救了他的兄弟,原来利用蒲鲜万奴出去的空挡,完颜承充乘机劝说两个儿子逃走:“我从侍卫做起,做到一品官职位,我现在死而无憾;可你们还年轻,没有为国家报效过一天,应当想象后面的路怎么走,你们还有很大的希望”二个儿子乘机逃到汴京!金宣宗得知阿鲁真在前线抗敌的事迹后,下诏封阿鲁真为郡公夫人,她儿子蒲带也因功得到封赏!巾帼不让须眉,阿鲁真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勇敢地站起来护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人民,用智慧打退敌人,值得人民的敬仰和称赞!⑩巾帼英雄!当然是女的,历史上就是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都统称历史!以下回答不分先后了。1、梁红玉2、妇好3、樊梨花4、秦良玉5、花木兰6、秋瑾7、赵一曼8、刘胡兰9、江姐10、冯婉珍/贞综上是列举的很出名,历史上社会中影响巨大的!中国从古至今出了很多为了民族大义而称得上英雄的女子,毕竟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深远五、豹女的历史背景故事?豹女是一个来自非洲的传奇人物,她的真名是玛伊米。据传她在祖鲁国家族中出生,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和冒险精神。在她成长的青春期,她开始接受一些祖鲁的战斗训练和仪式。在一次仪式中,她被赋予了改变形态的能力,使她变成了一只豹子。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历练,豹女已经成为祖鲁地区最形象的战士,经常驾驭豹子来保卫她的部落和殖民地。她虽然经常独自行动,但她却拥有着一个坚实的粉丝阵容,他们都是被她救助过的人,并在她的召唤下为她而战。豹女的传说在当地人之间流传了许多年,她所代表的勇气和实力成为了祖鲁民族的象征。背景故事:宏伟屏障的南部是一片被诅咒的凶险之地,因此人烟稀少,而英雄更是凤毛麟角。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残留着上次符文战争留下的创伤,特别是神秘的库莽古森林。在这些陌生的土地上蕴藏着被人久已遗忘的宝藏,许多人不惜冒生命危险去寻宝。奈德丽当时只是一个小姑娘,随着寻宝的父母一起迷失在这片茂密的雨林中。丛林是无情的,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染上莫名的恶疾在痛苦与煎熬中死去。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奈德丽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由于她天真无邪,童稚可人,丛林中的野兽都很喜欢她。更幸运的是,居住其中的美洲狮一家将她当作自己的亲人般抚养。奈德丽渐渐长大了,并不知不觉地吸收着茂密丛林的魔法原力,她的进化超越了人类和猫科的本能。奈德丽现在已经成长为神话般存在的凶狠捕猎者,用她的尖牙利齿抵御着胆敢侵犯她丛林的家园的敌人。人物传记:人血一声巨大的裂响。一股油脂、硝烟和火药的臭味。这声音和气味都不属于这片森林。女猎手握紧长矛,朝着声音的方向奔窜跳跃。她循着刺鼻的味道在树干和灌木的迷宫中穿梭。不一会儿,她就来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堤岸旁边的一小片空地。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静谧之地。空地中间有一条清浅的小溪正汩汩流动。溪中的鱼数不胜数,就连不善捕猎的幼兽都能随便捉住一条。平静的空气现在却被痛叫打破了。这是什么动物,或者什么人,在巨大痛苦中的嚎叫。奈德丽在小溪边缘的一颗粗壮的树干后面找了个观察的位置,同时小心地将长矛收在树干后。小溪对面有一个瓦斯塔亚的男性,正跪在地上。他的外形有蜥蜴的特征,一只手捂着肩膀,虽然正在痛苦地呻吟,但目光中透着怒火。女猎手看到他的长尾巴被陷阱夹住了。硕大的金属尖齿咬穿了他的鳞片。一个人类端着一杆又长又丑的武器,站在瓦斯塔亚人面前。奈德丽紧盯着金属圆管外面包着的死木。她以前见过这种东西。它能够喷火,同时射出夺命的种子,可以轻易穿透目标,而且速度快得让她的眼睛都跟不上。她从树干后面跨出一步,特意踩在干枯的树叶上。那个人类转过头看向她,但手中的武器依然对准着那个受伤的瓦斯塔亚。他看不到她的长枪。“乖乖,这是谁来了呀?”那个人类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她,眼神像是饿鬼。“你迷路了吗,亲爱的?”女猎手懂得如何摆布他这种人。人类经常因她的外貌而松懈——他们的眼睛在她身上只能看到柔弱。她不动声色,谨慎地打量着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调整着抓握长枪的手。她的双眼落在他手中的武器上。他对这个女野人狞笑着,把她的反应当做是恐惧。“第一次见这东西吗?过来好好看看。我不会伤害你,”那个人哄骗道。他转过身把猎物留在原地,并将武器举到面前。那杆武器刚从瓦斯塔亚身上挪开,奈德丽就从树后飞旋着跳出来。她将长枪掷向那个人类的躯干,同时横冲到空中跨过小溪,将自己包裹在猛烈狂野的魔法中。眨眼间,她的形态改变了——指甲硬化成锐利的尖刺,皮肤上长出淡黄色的软毛,骨骼收拢成细长的形体。那个人躲得太慢了。长枪刺穿了他的大臂,将他仰面击倒在地。奈德丽变成了一头轻盈的美洲狮扑在他身上,锋利的爪子穿透了他薄薄的衣衫。她用一只前爪按住了他身上的伤口,换来一声痛苦的嚎哭。美洲狮在趴那个人的脸上,张开大口,锐利的牙齿抵住他的咽喉。在他的尖叫声中,奈德丽慢慢地咬住他的脖子,深度刚好见血,但尚不致命。过了一会,她放开了那个人的喉咙,看向他的脸,对他露出滴血的尖牙。又一阵魔法之风飞旋掠过,她变回了女人的形态,但她尖利的牙齿却依然闪耀着凌厉的光芒。她依然蹲在他身上,用一对绿宝石一样的明亮眼睛俯视他。“你要离开,不然就死。明白吗?”女猎手没有等他回答。她从那个人的衬衫上扯下一块布,然后走向那个瓦斯塔亚。只用几秒钟,她就解除了他尾巴上的陷阱。他被放开的瞬间,立刻扑向那个人类。奈德丽抓住那个瓦斯塔亚的手臂阻止了他。那个人类之前被吓得一动不动,现在知道这是自己逃跑的唯一机会,于是连滚带爬地逃走了。那个蜥蜴外形的瓦斯塔亚扭着胳膊挣脱了奈德丽的手,气急败坏,用一种她不懂的语言咒骂了一句。然后再用一种熟悉的语言质问她:“你为什么放它走?”奈德丽指了指那个人类逃跑的方向,地上留着鲜红的血迹。“我们跟着他。如果还有别人,他能带我们找到他们。如果他们不离开,他们就一起死。”那个瓦斯塔亚看上去并不满意,但没说别的。奈德丽半跪在河边,洗了洗那块从人身上扯下来的布。“你管它叫做……人类。”他很不习惯这个词的发音。他的嘴巴很大,分叉的舌头在说每个词的中间都会吐出来一下。奈德丽把清洗干净的湿布包在他肩膀上。“是的。”“你不是人类?”“不。我和你一样。”“瓦斯塔亚和你不一样。你是人类。”奈德丽用力拉紧他肩膀上的布,疼得他发出嘶嘶的叫声。她忍住笑意,用牙齿打紧死结。“我叫奈德丽。你呢?”“库尔坎。”“库尔坎。今晚,我家要狩猎。你和我们一起。”那个瓦斯塔亚伸展了一下胳膊,适应着绷带。虽然绑得很紧,但却不影响他活动。他抬头看着女猎手,她正高高站在那里,双臂交叉在胸前。库尔坎点了点头。珀西坐在火堆旁边,满脸通红——一是因为激动,二是因为啤酒,但主要还是因为难为情。他和三个同伴说了那个女野人的事情,然后他们就一直大笑不止。其中一个人甚至兴高采烈地抱起了吉他,在火堆边上摇头晃脑地唱起了给“丛林女王”的下流小曲儿,另外两人则哄笑着跳起了舞。“小点声,你们几个要死的笨蛋,”可他的要求换来的是更喧闹的笑声和吼叫。“她可能会听见的。”厌倦了嘲弄,也灌饱了麦酒,珀西悄悄离开了捕兽人同伴,前去回应自然本能的召唤。伤口的疼痛依然剧烈,无论多少酒都无法驱走喉咙被她的牙齿衔住的感觉。当他重新扎紧腰带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歌声和笑声都停下了。就连风都静止了。他听不到落叶飘零和枝干轻拂的声音。除了那一小团篝火的朦胧光线,整个营地都被黑暗彻底包围。营地外围的远处,阴影中有东西在闪烁。珀西揉了揉眼睛用力看去,黑暗之中很难看到什么东西。突然一下,灌木丛开始骚动,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在摇摆。黑暗中有无数双眼睛睁了开来盯着他,野兽的低吼和猫科动物的嘶叫震耳欲聋。珀西认出了离他最近的那双绿宝石般的眼睛。现在这双眼里已经没有任何人性残存。这双眼眨了一下,消失在黑暗中,随后一个声音在他耳边怒吼。“警告你了。”他没能来得及叫出声,锋利的牙齿就咬住了他的喉咙——这一次,见血之后并没有停下。六、五十多岁的老女人为什么喜欢听历史故事?喜欢历史,以前常听父辈讲历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良玉复原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