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答,没有答案的答案是什么?

2021年05月16日 12:00--浏览 ·
--喜欢 ·
--评论知乎上有个问题,问:领导微信发“辛苦了”,作为员工应该怎么回答?下面的高赞回复让人看完让人拍腿叫绝。这当然是个段子,但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拒绝做领导的舔狗,不愿意唯上级的命令是从。他们本能地抵触一些低级的拍马屁技巧,于是,微博热搜#每天一个离职技巧应运而生: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晋良。做个测试,看看你有没有掌握“离职小技巧”的精髓?情景一 工作篇:(1)约好周五交文件,周二领导就来催,这时你会回?A.好的领导,今天给你。B.实话实说,我没做完。C.咱不约好,周五交嘛?查看潜台词▼A.自己选的,含泪也得做(安全)B.看你不爽,我无可奈何(及格)C.你活不过周五了(离职小技巧)(2)出现分歧,领导要你按他意思做,如何回?A.收到,您还有什么吩咐?B.行吧,就按照您说的试试。C.诶呀,您要相信我的判断嘛!查看潜台词▼A.听话的孩子有糖吃(安全)B.人在屋檐下低头就好(及格)C.你在教我做事?(离职小技巧)(3)加完班刚准备走,领导又扔个活,你会说?A.好,包在我身上。B.之前的任务我还没做完。C.您得给我加班费呀,哈哈哈哈。查看潜台词▼A.我终究扛下了所有(安全)B.看来还得多磨一会(及格)C.感觉你最近有点放肆啊(离职小技巧)情景二 扯闲篇:(4)早上在电梯遇到领导,对方主动打招呼,这时你会?A.领导早上好!B.早啊,您今天真精神。C.点头示意“嗯”。查看潜台词▼A.论好员工的自我修养(安全)B.没摆黑脸可是真稀奇(及格)C.我不想和你废话(离职小技巧)(5)当领导说你辛苦了,你会回?A.哪里哪里,您更辛苦!B.客气,这是应该做的。C.呵呵呵。查看潜台词▼A.我睁眼也得说瞎话(安全)B.是实话,我不客气咯(及格)C.原来你竟然还有良心?(离职小技巧)情景三 激励篇:(6)早会领导又打鸡血,又飙鸡汤,还让我们挨个回应,咋回?A.领导好棒,撸起袖子加油干!B.势必完成,勤奋拼搏要点赞!C.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查看潜台词▼A.领导对,抓紧讨好不排队(安全)B.跟着混,浑水摸鱼玩一顿(及格)C.凑合办,肚子饿了先恰饭(离职小技巧)(7)领导“感慨人生”,吹嘘自己年轻时多招人喜欢,你会说?A.您现在也很有魅力。B.是啊,他们可真有眼光。C.领导颜值确实高。查看潜台词▼A.甭管说啥,马屁拍就完了(安全)B.这人辣么普通,却又辣么汁信(及格)C.我看你是脸大不害臊(离职小技巧)情境四 投票篇:(8)领导在群里发了投票链接,让各位帮他孩子投票,你回:A.已投,可惜只能投一次。B.哦了,我再帮您转发转发。C.要不,我把刷票的介绍给您?查看潜台词▼A.看我对你多忠心(安全)B.正好有玩手机的借口(及格)C.身为领导竟然带头蹭票(离职小技巧)如果回答AB居多,情况还好,若是C居多,咱就得收敛一下锋芒。虽然这一阵子大家都都乐于玩弄“离职技巧”梗,但打工人个个心里都明白,段子里的反话和阴阳怪气的回答不能当真,大家大都将此事视为消遣。人与人交际的社会,职场关系有时候比业务能力还重要,最不济也要锦上添花。整天研究离职技巧,确实过于消极。若要站领导那边:“人家承担巨大风险,又提供就业机会,每月还发薪水,不感恩也就罢了,员工们连尊重也没有?”可若是站在我们自己这边,核心问题就一句话:“领导钱没给到位,事情没办妥。”对于钱的事,受于行业和公司具体情况限制,这很难被改变。而对于事情能否办妥,这就要看领导个人水准。就像春节期间一条新闻:(来源:微博)发红包原本是好事,被领导一波神操作,就成了坏事。爆出来的成了新闻,没爆出来的恶意压榨,领导各种挑刺找茬,大家为了保住工作,默默承受则是常态。在《2020年职场压力与加班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5.55%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承担了过大压力,未感到压力的受访者仅占5.22%。(来源:2020年职场压力调查报告)在《城市与压力》书中也曾指出:长期承受压力会损害我们的健康。除了心理层面所产生的抑郁症,在身体层面,压力的持续活跃会让冠状动脉变窄,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员工凡事听话守规矩,确实过于苛刻。所以人们玩弄“离职梗”的举动,更像是苦中作乐。如果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没人会逃避式的玩这种梗。有些话若是员工说错了,承担责任没毛病。可若是领导不给沟通机会,或只想让下属如何听话,事情憋在心里,隔阂就无法消除。上下级关系的维系,靠的从不是领导单方面行使权利,建立好的沟通环境,才是根本。美国加州曾有个小城镇,交通事故频发。即便有限速标志,警察经常开罚单,事故率也没降低。于是,有工程师做了新尝试。他们发明一套“驾驶员反馈”系统,在事故频发路段,安装限速标志、雷达传感器、显示车速的屏幕。这让路过司机,都能看到自己开车的实时速度。果然,这套系统在使用后,让车辆平均速度下降了14%,事故率直线降低。Netflix公司因此获得灵感,就在内部推行“反馈环”沟通机制:(1)反馈要以员工自下而上为主,这件事,他们是主角。(2)在倾听员工反馈时,要给予足够的“认同提示”。例如欣赏性的口吻、肯定的目光、以此予以鼓励。(3)作为交换,员工完成反馈后,领导者也要从自身角度提供意见支持。(4)定期将反馈内容列入会议议程,用公开结果,激励更多员工参与到反馈中。除此之外,美国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考夫曼也分享过一个方法:他在上市公司担任CEO期间,为了能多接触员工,平时就故意脱下上衣,再挽起袖子,让自己少些威严。吃午餐时,就专门挑和不认识的员工坐在一起。“你们看到那张布告了么?我真希望英语没写错,不然我的小学老师会很尴尬的。”之后就是各种唠嗑扯闲侃大山。员工们见领导如此接地气,慢慢就放下心中戒备,开始借这个机会,在饭桌袒露心声。而考夫曼也利用这个机会,摸清了任务执行的真实状况,从而及时做出调整。其实团队沟通这件事,本身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相互信任,领导信任我们,我们信任领导。面对顺耳的反馈,接受很容易。对于不太顺耳的反馈意见,领导在认真对待并接纳的过程中,正是彰显自身领导魅力的时刻。宰相肚里能撑船。能慧眼识人,找到这样的领导,也是职场生涯中的一场必要的修行。你还有什么离职小技巧吗?参考来源:https://m.sohu.com/a/439803859_161795#readhttps://mp.weixin.qq.com/s/dIxnJHtWzuFjVyUbt4QaWghttps://mp.weixin.qq.com/s/hAqRadSH9rhCLJWPG81g0Qhttps://mp.weixin.qq.com/s/iqrqpIUCOsTcaUzRfe8jtwhttps://mp.weixin.qq.com/s/Sst_6uUpcW-EQMxVTQ42jAhttps://mp.weixin.qq.com/s/swSRInRVwhBTgalt3hv3aw《记住你是谁》作者:黛西·韦德曼《不拘一格》作者:里德·哈斯廷斯文章来自:LinkedIn领英微信公众号(ID:LinkedIn-Chi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答案的答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