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如何理解


2022-12-20 21:30
来源:
大西北消息速览发布于:北京市(来源:长武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要求,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深化理解。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近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梦想和追求,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量问题,为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和价值体系的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讲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既不可能成功开创,也不可能继续向前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既反映在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要求上,也反映在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路径,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准方向、走对道路。党的二十大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作了全面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更加错综复杂。目标越宏伟,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是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来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编辑:兰丹
审核:王晓波
声明:凡“长武发布”信息,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被刊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万里江山。经过一个世纪的栉风沐雨,一个成立之初仅拥有50多人的小党,已经壮大到如今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也从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实验室”。这次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显示党继续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显示“领航中国”的思想力量,进一步打开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时代窗口,彰显党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旗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团结奋斗”是我们胜利的保证。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协调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这一刻,我们身处承前启后的历史方位。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10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重大使命荣光,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的创举。可以想象,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进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其艰巨程度、变革深度、影响广度极为深远,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国上下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条心、万条心、连成一条心,以空前的团结推进空前的事业。习近平同志用了“九句话”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支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对形成现代化发展持久动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长久以来,贫富差距过大是阻碍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发展中缩小贫富差距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首先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使发展具有强劲的内驱力。对于后发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人口压力、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生态环境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作出了科学回答。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成就未来。远眺前路,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有大江奔流,也有乱云飞渡。纵观人类史,一个国家往往在两个时期面临的压力最大,一个是积贫积弱之时,一个是发展振兴之时。当下的中国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知重负重的艰难攀爬,都是一次披荆斩棘的闯关夺隘。当此之时,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有力应对风狂雨骤,穿越惊涛骇浪,去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来源:“政协君”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