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古代是什么意思啊,古人想看现代是什么样子,用gta5游戏介绍是否可行?

11 月 21 日,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沉没了一百五十年后,终于被顺利整体打捞出水。这是我国目前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沉船,不少网友通过实时直播目睹了全过程。当网友们仍在好奇「船上有哪些文物」以及「文物价值多少」时,知乎答主 @螺旋真理 已经开始根据新闻里的蛛丝马迹,去拼奏还原一百五十年前清末社会了:「发现的绿釉杯说明当时和西方之间有不断交流」「青花瓷的样式反应了社会上审美的体现」「巨大的四爪锚证明了很高的造船工艺」沉船发现了八年时间,螺旋真理也持续跟踪关注了八年时间。他尤其期待更多考古发现,因为在他心目里,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信息像无数的拼图碎片,拼在一起,就能让人「穿越」。所以螺旋真理并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文史类答主」,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历史穿越专家」。螺旋真理的网名来源于一个哲学上概念:真理呈螺旋方式上升。螺旋真理又说,他的网名也起源于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DNA 的双螺旋结构。然而螺旋真理其人,既不是哲学学者,也不是生物学专家,本职工作是一个文博工作者。他是《中国博物馆》期刊编辑,也是《赢在博物馆》节目策划纪录片,还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栏目的专家。2012,他开始在知乎上进行创作,十年时间里,共回答网友问题超过 5000 个。在普通人眼里,文博专家大多是不苟言笑的老学究,戴着比碾盘还厚的圆框眼镜,从早到晚端坐在书桌前,面对历史文物一脸严肃,满口「之乎者也」又或「仁义礼智」。然而作为一个八十年代生人,螺旋真理却是一个具有「八零后」行事风格的非典型专家——他爱读书,但同样热爱打游戏;他擅长「之乎者也」,也经常脑洞大开、放飞自我。在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下,常常可见他的活跃身影,尤其是「穿越」。https://www.zhihu.com/video/1584238629442060289「如果穿越回古代,你最想穿越成谁?」做皇上?还是先在深宫大院谈一场恋爱?这种「穿越」的苦恼属于普通人,作为专业人士,螺旋真理的想法当然要不同凡响。有人问:如果穿越成将死的三国人物,你想穿越成谁,要如何自救?螺旋真理答曰:吕伯奢,改信佛吃素。吕伯奢夜半磨刀欲杀猪款待曹操,却被曹操误以为是要害命,因而被曹操所杀。有人问:如果技术宅穿越到中世纪会做什么?螺旋真理答曰:种植甜菜,一起熬糖发财。欧洲不适合种植甘蔗,在中世纪时期糖价极其高昂。本地只有甜菜可以制糖,但要到18世纪才被发现。有人问:如果中年孔子穿越到现在,被小混混打了,会有什么举止。螺旋真理答曰:题主小心,保重身体,不要梦见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以勇猛著称,古人小说里曾记载,子路在野外曾经单独杀了一只老虎。没有点儿历史功底,还真看不懂他在说什么。不过对于历史发烧友,这些答案简直要笑死人不偿命。他们特意赠与螺旋真理一个雅号,称他为「真理子姐姐」,简称「姐姐」(螺旋真理是天津人),尽管这位「姐姐」性别男。至于「姐姐」为什么迷恋「穿越」,在「人为什么要逛博物馆」这个问题下,螺旋真理做了如下解答:「你阅读了展品的说明,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你仿佛穿越回展品所在的历史年代,你沉浸了。当你回过神来,你会意识到什么?博物馆这个地方,和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又有自己的时空规则,你无法真的穿越,但是似乎能感受到穿越。」徜徉在博物馆里,穿梭在各式各样的文物之间,就如同一头扎进了历史洪流之中。作为一个文博工作者,所谓的「穿越」是工作,也是他的生活。假如凡事都有一个起点的话,那么螺旋真理的穿越生涯起源于初中第一次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在展厅内与「后母戊大方鼎」面对面的那一刹那。国之重器鹤立于中央,一身斑驳的绿色铜锈犹如冕服,在温柔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古老与庄严。仰望着这尊青铜方鼎,螺旋真理不由自主地默念了一声「好大」,难以名状的强大压迫气息随即袭来。这样的奇妙感他从来没有体验过——明明彼此遥隔千年,却又近在咫尺相逢,很像是折叠了时间与空间,自己的灵魂悠然栖息在了一个古人身上。后来谈及这次「穿越」,螺旋真理仍在感慨:「这给了那时候的我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震撼。而这样的震撼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了。」几年后的高中时代,螺旋真理开始展现出了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独特天赋——他不知不觉就创造了一个奇葩记录——成为了建校以来学习总成绩与历史单科成绩反差最为夸张的课代表。也是从高中时开始,螺旋真理开始痴迷于逛博物馆。教科书上一行一行文字,与活生生的实物相碰撞,思考已久的许多问题「轰隆」一下子在心中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职业「穿越者」的工作是怎样的?高考时,螺旋真理毫无悬念地报考了南开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从此把「穿越」当成了事业。2004 年,螺旋真理大学毕业,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穿越」生涯。他先在博物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去了行业协会。彼时社会范围内「博物馆热」尚未兴起,博物馆刚刚从无人问津的低潮里爬出来,但依然门可罗雀,距离迎来方兴未艾的局面还要继续等待许多年。这时候的螺旋真理朝九晚五,生活和事业也与博物馆的发展轨迹如出一辙——平静如水。不过尽管平淡,也有一次足以他引以为傲的经历:工作后不久,他有幸参与了绵阳博物馆中心库房的建设。2008 年汶川大地震里,这个中心库房巍然不倒,保全了 20000 多件文物。后来在知乎上,螺旋真理称这个举动足够自己吹一辈子牛。他说不仅仅因为项目本身取得了成果,还因为从最终成果中找寻到了自我价值。2012 年,螺旋真理注册了知乎,撰写文章,试图在网络上成为一个历史「布道者」。螺旋真理说:「文物的知识可以让大家很好的知道自己的过去,我们只有明白了自己的过去,才能知道我们的未来。文物也好,博物馆也好,文化遗产也好,在社会当中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最初回答的问题大多与博物馆相关:如何参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现在的开放程度如何?为什么博物馆需要傍晚或者更早闭馆?博物馆的文物库的专业技术设备有哪些?耗费大量时间查询资料,精心准备,可是常常反响平平。螺旋真理便不再拘泥于问题形式了,除了严肃的文物历史问题之外,也开始涉猎各行各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答。有人问:为什么土豪富二代不会娶网红只是跟她们玩玩?螺旋真理以《汉书》做解: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有人问:为什么在日本「莫西莫西」不能乱说?螺旋真理郑重其事地胡说八道:夏桀失国,携爱妃「妹喜」逃亡日本,因易联想起耻辱史,「妹喜妹喜」遂成岛国忌讳。在介绍文物拟镶金兽首玛瑙杯时,他尝试过采用现代诗的介绍方式;科普古代器物造型时,则引入了「三国杀」游戏。甚至在元宇宙概念火热时,将博物馆比作古代的元宇宙。他也科普博物馆工作人员最讨厌的游客:和最喜欢的游客:这样严肃中掺杂荒诞、荒诞中夹杂科普的方式让他渐渐被普罗大众所关注。截止到了 2022 年底,螺旋真理已经获得了将近七十万赞,累积了三十六万粉丝。在知乎科普文博知识是什么体验?在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博推广,螺旋真理发现,知乎这个平台有点儿不一样,一不留神,往往可以在问题下面炸出来一大堆大神跟专家。争辩不是抬杠,是观点上的碰撞。君子动口不动手,虽然常有激动的时刻,但要「以理服人」。所以每每棋逢对手,查论文是必然的,查书籍也是必然的,逼急了,他还要翻看自己从前特意留存的资料照片。「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停修炼的感觉如同在精研一部武功秘籍,既要融会贯通老招式,又要取长补短学习新招式,不知不觉功力大涨。用螺旋真理的说法:「实现自己的进步。」虽然失败的次数不多,但是输了就要心服口服,螺旋真理看得很透彻,认为这是对自己很好的促进,「无论是大到一个学术观点的出处,或者小到一个这个错别字,我都会非常的感谢。」也有的辩论难分难解。在螺旋真理的印象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他刚来知乎不久时,对于仰韶文化里「小口尖底瓶」底部用途的探讨。对方写出了一个很长的回答,脑补之后,坚称「小口尖底瓶」是用来酿酒;而螺旋真理也写出了一个很长的回答,列出考古结论,坚称目前没法证明「小口尖底瓶」用来酿酒。然而最后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几年之后,通过考古还真发现,「小口尖底瓶」就是用来酿酒。虽然对方赢了结论,但是螺旋真理不认为自己输了:「考古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他的推测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符合一个学术的规范,论证的方式就是错的。」「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不但要看结论,还要看过程。」这一次辩论给了螺旋真理很大的触动。他一下就明白了科普时科学方式为什么重要,过程为什么重要。他十分欣赏知乎上的一个说法:「蒙中不算数,必须得算中。结论对了,过程也得符合科学的方式,那才是有科学意义,有学术意义。」文博专家人均「鉴宝大师」?考古等于「职业盗墓」?随着螺旋真理渐渐声名鹊起,新的困扰也随即而来。他开始收到各方节目邀约,其中不乏知名电视台,最后却往往沮丧地发现,无论在策划还是专业性上,对方都不足以达到心中所期望的科普与传播效果。尤其他还惊讶地察觉到,很多人的真正目的不在文物,也不在历史,只是希望请一个专家站台,去高谈阔论古董收藏和估价,如果能够现场进行鉴宝则更佳。螺旋真理不愿意妥协,在「收藏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的回答里,他写道:博物馆从业人员有不成文的规矩,不能搞收藏,而自己曾经从事过博物馆行业,所以立志终身不碰收藏。在「为什么有的收藏者要将珍贵的藏品捐给博物馆?」中,他近一步阐释:收藏从根本上说是追求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而捐赠或出售给博物馆,是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是实现了自我价值。有人对此认同,也有人对此表达了强烈反对,更有人直截了当地说:卖了换钱可以生活的更好。螺旋真理极少辩驳,因为这是「价值判断」,不过也隐隐觉得可惜,「说明了大家不明白文物价值承载的信息量。」受盗墓类文学和影视剧作品影响,「考古等同于盗墓」的观点甚嚣尘上,甚至一度出现在了主流纸媒的报道当中。这让包括螺旋真理在内的许多业内工作者多多少少感觉到伤感:如果考古等同于盗墓,那考古人员不全都成了盗墓贼了?在某一次好友聚会上,螺旋真理正兴致勃勃谈论自己工作,旁听的酒吧老板忽然询问:你是不是就是盗墓小里,那种搞盗墓的人才?这种被冒犯的感觉给了螺旋真理很大冲击,他开始在知乎上科普:考古和盗墓有什么主要的区别?盗墓剧的热播对实际古墓保护有影响吗?如何评价「考古是有证的盗墓」这种观点?如今的考古挖掘从某种意义上讲算不算盗墓?「有些争议涉及到我们这个行业的根本问题。我想无论是哪个人被触碰一下他都是非常难受的,不在文章中表达出来自己会很不舒服。」另一方面,螺旋真理也依然在试图通过提供专业的内容和素材,以期改变大众对于文物的观念。2018 年,他参与了《如果国宝会说话》栏目的文案撰写。随着这档节目在年轻群体中爆红,有人评论他的文字:只手摘星辰,又饱含泥土香。他意识到大众可能并非对文博和历史不感兴趣,但是「他们没有生活,那我们就没有工作。」「整个社会都在忙,生活碎片化,时间也碎片化,大众就算想去感兴趣,也有没时间去感兴趣了。」不过他希望自己可以改变一点点。最受欢迎的回答发表于2020年底,「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问题下,他没有刻意搞笑和幽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录下了「曾侯乙墓」考古挖掘的来龙去脉,最后深入浅出地分析出土文物的内在价值,以及背后衍生出来的历史意义。堪称一本「穿越」指南。这篇指南共获得了三千个收藏和八千个点赞。有网友赞叹:看着他的文章,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生活中。也有网友受他鼓舞,表示也想去看一看。「一定要到现场看,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作者:李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古代是什么意思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