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塔吉克族多少人为什么会崇拜太阳?有何传说呢?

  在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们还特别喜欢吃“帕罗”,这是一种用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捏团抓食,被人们称为“抓饭”,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反映在恋爱婚丧方面,如深受男女青年喜欢的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布依族的对歌“丢花包”,回族实行的无棺土葬和藏族实行行火、水、天葬。这些习俗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愿因。我国民族风俗多种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曲节奏悠扬、向以鼓钹、欢乐自在。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彩节目,传统的演唱形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好来宝”,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哈萨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戴黑绒圆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等等。  我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我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各民族群众,不论信仰何种宗教,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他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1、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在唐宋时期,土家人手工生产的溪布、水银和朱砂远近闻名,成为贡品。“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族的两朵艺术之花之一,它编织精巧,色泽绚丽,有100多种图案。土家人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杷。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众神之首,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土家族是少有的过两个大年的民族,即赶在汉族过大年的前一天多过一个大年,俗称“赶年”。土家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和东北三省等地区。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他们居住的是圆形的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回族的形成与友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回族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苗族的芦笙舞蜚声国内外。蜡染工艺己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5、傣族  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曾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怀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子上身穿短衫,下着长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有纹身的习惯。妇女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住房是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德宏瑞丽一带的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过去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才能还俗回家。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6、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族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7、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喇嘛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豪强结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15世纪以后,尊崇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以前,藏族地区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过着奴隶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作了主人,开始了民族的新生。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他们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区,从事高原畜牧业。  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为便于活动,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女子大多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绚丽的围裙。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区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8、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圭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聚居地区多山,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壮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还膜拜巨石、高山、土地和龙蛇等。壮族人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他们常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壮族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瑰丽的文化艺术。壮族的先民在广西左江两岸的陡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崖壁画。从战国时期开始,壮族人民就能铸造铜鼓,它既是乐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独具民族风格的壮锦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  9、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孪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沸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10、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高山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早稻、粟、黍等。雅美人以捕鱼为主,同时饲养鸡、犬、猪。排诱人主要养牛  11、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2、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3、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4、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5、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圉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61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16、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一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A4~J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7、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8、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胃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9、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20、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髁、蜜圈圈和油香。  21、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周围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侬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腊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腊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布依族居住区风景秀丽,那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盛产木棉、剑麻、竹笋、香蕉、黄果以及松杉、青冈等建筑木材。  2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3、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问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4、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5、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侗族人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村落依山傍水,住房一般用杉树建造木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或堆放奈物。饮食以大米为主,普遍喜食酸辣味,好饮米酒,用油茶待客。  26、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子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7、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8、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哈尼人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农服。男人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穿右襟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圆帽。哈尼人的住宅大多在山腰,依、山势而建。房屋多为土墙草顶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杂物,中层住人存粮,下层关养牲畜。哈尼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几段打了结的绳子作为账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29、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塞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他们的服装多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早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住圆形毡房,俗称“宇”,冬季住平顶土房。  30、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道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漓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32、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3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宋末元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高超的纺织技术,就是在黎族地区居住了40多年学到的。黎族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还盛产橡胶。  黎族妇女在脑后梳髻,上插用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胸无扣,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男人上穿无领对襟。衣服,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部分地区的黎族人保留着纹面、纹身风俗。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36、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37、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  38、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棘羯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人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我国的满族人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39、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唐以茼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史籍记载称毛南族为“茅滩”、“毛难”,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40、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41、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42、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遮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43、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44、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45、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1954隼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  46、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47、仡佬族  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奠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仡佬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48.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南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49、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50、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维吾尔族很早就从游牧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渊,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妇女在宽袖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方面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白面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51、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纪,逐渐形成民族。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52、锡伯族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东北,内蒙古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53、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54、裕固族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剪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55、彝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支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阿诗玛》是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帕米尔高原海拔在4000米~7700米之间,被称为世界屋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就是这样一片“不毛之地”,却分布着大片热点地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家园,在这里留下了青春、洒下了热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好奇:外国面孔守卫中国边境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的时候,一些网友们惊讶地在视频中看到一名胡子拉碴的军官竟然长着外国人面孔,难道解放军也有“外籍军团”了?其实这张“外国面孔”的主人既不是外国人也不是外国人和中国人通婚的孩子,而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比如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这些战斗在一线的少数民族军人来说,最讨厌被人叫老外了。守卫中国边境的“外国面孔”并不罕见,他们和内地的民族一样热爱着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有的穿上军装奔赴前线,有的没机会从军世代为农,但也要投入保家卫国的事业中,比如下面这位——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凯力迪别克是塔吉克族,家住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红其拉甫。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里的意思是“血染的通道”,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地方有多险恶。红其拉甫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常年刮七级以上大风,最低气温能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所以红其拉甫还有另一个称呼:死亡之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解放军在红其拉甫部署了边防连。边防连负责的边境线很长,一次边境巡逻要花费一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时间。从内地赶来的边防官兵初来乍到,出现不熟悉道路、不适应环境的问题,导致病患和伤亡。这时凯力迪别克站出来,义务给边防官兵充当向导。他指引着官兵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和官兵们一起守护着神圣的帕米尔高原。军营里流传一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在红其拉甫边防连,不仅营盘是铁打的,还有铁打的凯力迪别克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凯力迪别克的向导工作一干就是23年,直到1972年年迈的他因疾病再也走不动了才停止。他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十分不解,为什么父亲如此执着地当向导?1972年,凯力迪别克带着巴依卡一起当向导,这次巡逻一走就是一个月。因为家里缺人照看,二十多只羊被狼吃了。巴依卡心疼羊,不想继续干向导。凯力迪别克跟他讲:“过去国民党军队来了只会抢牛羊,你的叔叔还因此被打死了;现在解放军来了,不仅给牧民送牛羊,雪灾时还把粮食、柴火、马料和医药送到牧民家里,牧民才得以保住人畜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依卡不用父亲说完,巴依卡就听明白了,从此,巴依卡接替父亲充当向导。巴依卡十几岁就开始随着父亲巡边,坚持干了39年义务向导,比父亲的时间还要长。39年间,巴依卡累计巡逻700多次,行程3万多公里。为了巡逻,巴依卡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他的牦牛在边防线上摔死了4头、累死了5头、伤了7头。牦牛是牧民的命根子,部队要赔偿巴依卡却被他拒绝,他说巡逻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有了国家的界碑才有牧民的牛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凯力迪别克去世,巴依卡在巡逻路上;1987年妻子难产去世,巴依卡也在巡逻路上;巴依卡他自己也患上了高原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和胃病。部队想补偿他,问他有什么要求,巴依卡回答想入党。巴依卡的事迹感动了各界,他于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2006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依卡2004年,巴依卡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就拉着刚从部队退伍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当向导。此后他又坚持了五年,直到2009年身体彻底扛不住为止,不过此时拉齐尼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向导了。拉齐尼当向导很拼命。2011年,拉齐尼为了救掉进雪洞的边防战士,他被严重冻伤入院抢救了3个小时。2012年,由于牦牛突然失控,拉齐尼为了救牛背上的战士掉入冰河,被冲出去十几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探路时被山坡滚落的石头砸中头部,拉齐尼伤口鲜血直流险些丧命。同行的官兵多次劝他先回家,他却说“这是我的任务”,坚持走完剩下的路。拉齐尼也受到了各级的表彰,他先后被自治区评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爱国拥军模范,后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优秀护边员”“全国道德模范”,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说,他要当一辈子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等自己的孩子长大,也要培养儿子当向导。他还说,如果有一天离开了人世,他要把所有能用的器官全部捐献出去,献给需要的人。现在看来,这些话怎么听都像是在立fla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齐尼2021年1月4日,喀什的一处人工湖上,一个孩子不幸坠入冰窟,正在附近的拉齐尼闻声赶过来救人。正要拉孩子出来,冰面突然再次破裂,拉齐尼也掉进了冰窟。拉齐尼衣服浸湿,在水中活动困难,他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把孩子推出水面。最后孩子得救了,而他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下,不幸牺牲。02 敬佩:世代守卫帕米尔的雄鹰凯力迪别克祖孙三代义务当向导服务国防并不是个例,查阅典籍后会发现,不光是他们一家,整个塔吉克族都是卫国戍边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吉克人崇拜鹰,视之为勇敢、正义、忠贞的化身。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就像雄鹰一样同侵略者战斗,守卫着祖国的边防。1740年中亚出现了浩罕汗国,该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成为一个地区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觊觎喀什等中国领土。浩罕国建立后,军队曾多次入侵新疆,塔吉克族的家乡塔什库尔干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成为浩罕军队袭扰的重要目标。在浩罕国早期一系列的侵略中,塔吉克人虽然保住了城池,但是人口、牛羊被大量掳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吉克人中有一个叫库尔察克的少年,13岁被掳到浩罕,忍辱负重20年才辗转逃回。不久,浩罕国再次派兵入侵,为奴20年的库尔察克利用自己熟悉浩罕的优势,带领族人取得很多战果,成为塔吉克英雄。他战斗勇敢,在保卫莎车县的战斗中面部中刺刀死战不退,终于打败侵略军。浩罕国不死心,之后又屡犯边境,被库尔察克一一击退。1838年浩罕国再度入侵,这次敌人来势汹汹,塔吉克人战力处于劣势,库尔察克作战失败被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浩罕国派出使者威胁库尔察克投降,被回击:“只要我还活着,你们就休想占领这块土地!”最后时刻,库尔察克拒绝部下要他突围的建议,因为他不愿抛弃部属独自逃命。库尔察克脱下盔甲,向敌人发起自杀式冲锋,英勇战死。库尔察克的孙子英提巴哈也在之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库尔察克一家三代人用鲜血谱写了一曲保卫祖国领土的英雄赞歌。1877年,随着左宗棠大军逼近,塔吉克人再次发起战斗,终于收复家乡。但是不久,他们再次面临侵略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世纪下半叶,沙俄灭亡浩罕国,代替后者继续侵略新疆地区;而吞并印度的英国也深入帕米尔高原,对塔什库尔干虎视眈眈。深感边境威胁严重的清政府,派出张鸿畴等人加强边疆防务。张鸿畴采取了中国古代常见的屯田戍边政策,组织塔吉克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生产运动。在抓生产的同时,张鸿畴还建立用于屯兵防御的塔什库尔干古堡,派驻军队防御和监视边境,并联合边境居民建立军民联防制度。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张鸿畴不得不带领部队撤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期的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东北、东南沿海、南部边境都面临严重的边防压力,加之经济疲敝,清政府已经无力顾及这里。这就导致塔吉克人在抵御入侵时困难重重,不仅敌人更强大,而且能得到的支援很少。为抵御沙俄和英国的入侵,塔吉克人自行组建部队守卫家乡。没有入选部队的普通塔吉克牧民,许多自愿迁到靠近边境的地区垦牧,成为部队的耳目和辅助战斗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8年,俄军派出侦查小组伪装成地质勘探队进入塔什库尔干,行迹败露后被塔吉克牧民包围驱赶。俄军侦查小组被迫离开,他们问带路的向导:你们愿意接受阿富汗人管辖还是愿意接受汉人领导?向导回答:“这里的游牧民族都非常愿意接受中国皇帝的管理,因为中国人从不欺压我们。”俄军侦查小组并没有就此逃离,他们接着转悠,又再次遇见了之前包围他们的牧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牧民说:“附近的堡垒还有中国驻军,不久前就有中国骑兵来过,他们可都是优秀的射手!”其实在大约十年前内地来的驻军就撤走了,牧民说的那个堡垒也早被英军和俄军捣毁了两次,牧民只是想把这群俄国人吓走。没有支援却要独立面对强敌的塔吉克牧民,要靠骗来驱赶侵略者,让人唏嘘的同时也为之动容。时间到了1938年,共产党人胡鉴、许亮等人来到塔什库尔干,为保卫边境,他们组织成立边防大队和修建哨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吉克人纷纷响应,副县长还亲自带人在恶劣天气中穿越复杂地形,给边境哨所送粮食。由于熟悉地形、吃苦耐劳,塔吉克人成为边防的主要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边境线上终于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哨卡,有效遏制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副县长亲自送粮,县长更不落下风。时任县长达卡组织牧民监视外国情报据点,切断其与外界联系,还在边境巡逻中亲手抓获偷越国境的间谍和走私犯。解放后,由于国内趋于稳定,反动势力主要从境外派遣人员向国内渗透,塔什库尔干再次成为战斗的最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边境后勤压力大,帕米尔高原上的中国驻军长期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塔什库尔干的边境线上共有45条对外通道,只有4条有边防部队把守。为了守卫边境,塔吉克人不仅组建了200余人的民兵队伍长期活跃在一线,还几乎全民皆兵,一处住所就是一处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情报员,守卫了其他41条对外通道。03 研究:原是欧罗巴血统中国人塔吉克人卫国戍边的故事可歌可泣,可是作为中国人,他们为什么会是白种人的特征呢?这要从他们的起源说起。中国的塔吉克族人口很少,目前只有五万多人,但是这个民族的历史却很悠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认为,我国的塔吉克人属于欧罗巴人种,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白色人种,难怪常常被人当作老外。塔吉克人的祖先在公元前几百年来到帕米尔高原定居,除了与当地民族融合外,留在塔什库尔干的部分就发展成今天的塔吉克族。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两千多万塔吉克人,大部分分布于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不过虽然都叫塔吉克,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塔吉克族差异很大。公元前2世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外交官之一的张骞来到西域,之后汉朝在这里设置了都护府管辖西域。就这样,古老的塔吉克民族,早早地成为了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骞出使西域,也开启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塔什库尔干处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这也就给当地带来了繁荣。经济的繁荣使得作为游牧民族的塔吉克人不再逐水草而行,陆续修建了城市,安心定居下来。世代生活于此的塔吉克人民风淳朴,他们把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勤劳俭朴等作为信条,有着“君子国度”的美誉。实际上塔什库尔干的治安很好,曾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等重大案件,甚至连小偷小摸也极少发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这里真实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吉克人尤其讨厌偷盗,对偷盗的处罚很严格,据说过去偷盗的人被抓到一次就要剁掉一根手指。他们外出不用锁门,即使路上捡到东西也不会据为己有,反而会把失物放在路边做好标记,等待失主取回。虽然地处古代商业要道,这里却并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因为塔吉克人觉得,赚取本钱以外的钱财就是骗人。品德优良的塔吉克人,怎么会不爱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塔什库尔干,关于塔吉克族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一名公主在波斯卫队的护送下离开家乡,担负起中原王朝与波斯和亲的使命。当迎亲队伍登上帕米尔高原后,因前方发生战争被困于半路。为了保证安全,卫队官兵把公主安置在一座山峰上,自己则守在山下。还没等到战争结束,久居高山的公主竟然在怀孕了。山下有卫队守卫,怎么会有人上山使公主怀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番查证无果,公主的侍女说,是太阳神每天前来约会公主,公主怀的是太阳神的孩子。由于公主怀孕,卫队怕受惩罚不敢返回波斯复命,就推举公主生下的儿子为国王。由于是汉人公主和太阳神的所生,所以这个国王也被称为“汉日天种”。从这个传说来看,塔吉克人把自己当作中国人的后裔,也意味着他们在文化上对中国有天然的亲近感。另外,塔吉克人有尊重妇女的良好传统,来访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人会被视为最尊贵的客人,也不知道是否和这个传说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后,塔吉克人就一直中央政府联系紧密,即使是中央王朝灭亡、政权分崩离析,难以控制西域时也初心不改,乱如南北朝时也曾数次派遣使者前往北魏和梁朝。宋朝时期,中原王朝无法管控西域,由于阿拉伯人的扩张和蒙古大军西征建立四大汗国,塔吉克人和内地的联系一度中断,直到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才恢复。从此,塔吉克人心中沉寂几百年的热血被唤醒。1938年,共产党人胡鉴、许亮等人到来,除了组织抓边防外,还兴办教育,在大部分都是文盲的塔吉克人中产生很大影响,推动发起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塔吉克人听从中央号令,活跃在建设家乡、守卫边防的一线,这使得他们和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信在未来,塔吉克人将继续谱写出辉煌而壮丽的历史新篇章。参考文献:1.《塔吉克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中工网《39年义务向导巴亚克:要与解放军一起守边防到老》3.中国国防报《新疆塔吉克族民兵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救坠入冰窟儿童英勇牺牲——帕米尔,雄鹰永留雪山之巅》4.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塔吉克雄鹰库尔察克5.《我国塔吉克族的形成及其历史演进》;西仁·库尔班,马达力汗;《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2卷第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塔吉克族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