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美国欧洲金融危机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提交日期: 10:08:00
| 访问量:961
【摘要】:
  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产生的背景、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危机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几方面,重点阐述了面对危机,中国的外贸企业不仅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而将危机转变为商机,寻求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的挑战、外贸企业的机遇
  【正文】: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中国外贸企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外贸企业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将危机转变为商机,才是中国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信用遭到破坏,银行发生挤兑,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根奇缺,官方储备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出现偿债困难等。
  国际金融危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⒈
国际货币危机:即一国货币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⒉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券债务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金和利息。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陷入金融危机,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⒊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银行也出现信用危机,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行也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二) 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本次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
  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1. 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一是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同时,美国的信用体制发达且完善,如此一来,美国的年轻人与中国不同,他们的消费都靠借钱来完成。二是美国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国民想要消费,只能靠借钱来完成。三是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来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则为负数。
  2. 经济管理思想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 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削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二、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1.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注1)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世界经济下滑几成定局。
  2. 国际金融危机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们心理上的改变,他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排山倒海般到来的金融危机不啻于美国经济领域的“9.11”。美国人开始质疑美国政府的决策能力,美国数家新闻媒体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8%的接受调查的人认为,当前美国国家路线不对。民心的这种微妙变化,无疑也在白热化的美国大选中发挥“威力”,奥巴马热情洋溢地发布解决经济困境的“妙招”,争取到了大多数美国国民的支持。
  金融危机也直接冲击到个人的生活。通货膨胀、企业倒闭、经济困难降低了人们的支付能力,这不仅使得还不起房贷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从几年前开始,就不断有普通美国人抱怨,连日常开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缩减。
  (二)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性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性危机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这次金融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将远远大于危机发源地。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进出口贸易产业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2. 金融证券保险业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经营及业绩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3. 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这次危机从源头上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我国几个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会面临一些海外投资客抛售房产、抽离资金的情况;其次,基于美国这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未来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大和价格的暴涨暴跌,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受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的需要,会出台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举措,以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因此,我国居民出国旅游会更加便利,国内旅游业面临着旅游人数分流的潜在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海外入境的人数会明显减少,这对涉外旅游会产生较大影响。
  4. 经济增长和经济地位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同时,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实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一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我国投资型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经济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会比我国大得多。因此,在未来几年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将会缩小,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上升。具体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可能会考虑“中国企业谈判因素”,而不是过去那种我国“需求什么”国际市场“炒什么”、“涨什么”的格局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对称依赖或中心主导与外围从属的经济体系,则是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由中心向外围扩散,中心对资本的垄断和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加强时,发展中国家内部生产过剩、金融过剩和与外部联系中的国际价值实现问题正不断深化发展。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脆弱,在国内要求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压力下,发展中国家极易陷入依赖外部推动、三重矛盾日益发展的状况。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西方资本流入和出口发展而快速增长,又因对外收支状况恶化和西方资本回流而爆发金融危机以至金融危机反复发作的原因。
  世界金融危机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很难改变。首先,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仍将处于严重不对称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年,除东亚少数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相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处于连续下降状态。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地位下降。年的金融危机又给予东亚经济严重打击,从而使其经济全面受挫。目前,发达国家占有世界财富的3/4,最不发达国家则增加到49个。从历史来看金融危机发生后,在经济格局不变、依存状况总体上不变而作部分调整时,几乎所有受危机打击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再度依赖外部资本流入和外部拉动。
  其次,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外部债务。国内经济结构和社会调整面临诸多困难,出口创汇又因技术革命发展滞后和西方国家的限制十分艰难,当西方资本流入时,可能导致新的生产和金融失控,而不会产生较多国际收益。这势必成为新危机的隐患。
  (四)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企业产生特殊影响的原因
  此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贸企业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其原因在于:
外需下降导致出口减少,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国外订单数量大幅减少,这成为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恶化的主要原因。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各国政府为了减缓经济衰退,保证产业安全,保护本国企业不受外来竞争者的影响和减少失业,利用技术、环保等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商品进行阻碍。
  3. 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而人民币相对坚挺,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减弱,这给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企业融资不顺,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亏损打击了银行的信心,银行收紧信贷标准,导致信贷短缺。特别是对于某些中小型的外贸企业。面对信贷融资的不顾,再加上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所导致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纷纷承受不了压力,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倒闭。
  三、 中国的外贸企业面对金融危机机遇大于挑战
  (一) 中国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所遇到的挑战
  我国各省市以外贸依存度的连年上升为荣,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许多学者虽早已对其负面影响及危险性提出过警告,但在GDP连年提高的狂热和片面追求出口业绩的浪潮下,科学发展的观点并不为人们所真诚和有效地接受。如今金融风暴席卷,世界经济三巨头的美、欧、日首当其冲,可是波及经济实体,危害最大的当推“外贸依存度”节节升高的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所遇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产品出口受阻
  许多外贸企业反映他们的出口产品到了进口国码头,买方不提货、不付款,甚至一走了之,下落不明;或者遇到买方要求退货、降价及合同发生争议等法律问题。与此同时,无数集装箱堆集码头,已装上货的轮船也不敢轻易发航。产品出口受阻成为中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首要挑战。
  2. 订单大幅减少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2008年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量价齐跌,首现负增长。有评论认为,“尽管我们2008年年中已经预计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但这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雪崩式的坠落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2008年10月我国广交会规模比上届扩大30%,展期也延长了3天。但是,各国采购商比上届减少了9.1%,总成交额下降17.
5%。全国各省市2009年的出口订单明显减少,作为广东进出口额最大的深圳、东莞的订单减幅则高达30%—35%。(注2)
  3. 企业相继倒闭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倒闭潮。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个岗位蒸发,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珠三角、长三角出口企业关、停、倒闭的情况更甚,仅广东省经贸委公布的数据,
月该省就有7148家企业倒闭,其中尤以出口加工企业为最;关闭企业的经营涉及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工产品、陶瓷建材等(注3)。到2008年底,倒闭风潮进一步蔓延,个别地方企业关闭过半,工人失业数字急剧上升,农民工返乡流增多。
  4. 国际购买力减弱
  外销市场需求不足,出口货物闲置,订单减少,出口企业倒闭,代工企业关门,工业增长速度连月下降,并导致GDP增速的回落。从华尔街金融风暴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及本次金融风暴发生以来各国经济受创的情况看,尤其是美元受财政赤字扩大的影响可能继续走弱的势态,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在2009年下半年无望走出低谷,甚至可能有更多的出口企业无法避开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国际购买力大大减弱,更多的外贸企业面临的是一场要么倒闭要么重生的压力和考验面临着困境。
  (二)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机遇
  任何一次危机带给人们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因此,本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也可能是一次难得机遇。压力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加快产业升级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沉着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时,我们不仅要面对挑战,更要看到千载难逢的改革和发展的机遇:
  1. 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总的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可能是一次大的机遇。美国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及对我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措施,短期内可能使初级性的加工产品出口受到影响,但可能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倒逼作用,企业将更加重视自身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也会更加重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维护,进而导致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目前的关键是政府要为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提供周密的指导与服务,此外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大技术、人才和市场以及品牌的投入,为自己创造转型的有力条件。
  2. 有利于中国稳定汇率,给出口导向型企业提供缓冲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和美国对本币的控制以及中国政府对冲流动性的措施,人民币兑美元开始出现了适度贬值,这就是一个务实的战略决策,这种情形可以产生两点效果;第一,防止了美元大幅度升值给我国汇率改革带来的冲击。由史可知,很多汇率改革的国家,包括日本,包括韩国、德国,往往在汇率改革的第一阶段,当该国兑美元从升值转向贬值,大部分会出现致命冲击。而我国的汇率比较稳定,这点可以很好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第二,由于人民币升值减缓,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可以说给了一个很大的缓冲作用。专家认为,在本年底之前,人民币会控制到目前的升值幅度之内,只要国内不出现大的金融动荡,甚至不排除人民币还会有略微贬值,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进一步安排出口生产。(注4)
  3. 有利于抓住国际市场商品暴跌契机,大力储备资源
  美元指数的长期图显示,美元在此次金融海啸中,依旧呈趋势性大幅度不断走高态势。美元指数走高不仅使大宗商品的牛市结束,同时压制资源出口国的贸易顺差,加剧全球汇市动荡,甚至资本外逃。美元强势导致大宗商品进入中期调整,中国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积极稳妥地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为中国工业化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同时,我国单一美元的外汇储备在美元下降周期中已经显示出明显的风险,因此在美元上涨过程中可以积极进行外汇结构的调整,适当提高外汇储备的灵活性,甚至利用部分外汇储备在市场低迷时加大国外资源的开发。
  4. 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入中国
  由于中国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态势,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预期。为保持经济增长,中国政府提出了10条措施,并将在2年内财政投放4万亿来拉动因出口不足而快速下滑的经济,并通过这样的措施带动民间和国家资本的投入。资本在投入和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更大数量的社会财富,从而带动旺盛内需。
  (三) 坚定信念,战胜金融危机
  1. 要有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们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坚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这就是对世界战胜金融危机、战胜面临的经济衰退的一个最有力的支持。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的年进口额2010年超过1万亿美元。月份,中国利用外资增长40%,进口额增长29%,对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很大的投资和贸易市场。中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有很大的国内市场。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贡献。按照温家宝总理在亚欧会议上的话说,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要强调“信心、合作、责任”。什么是信心?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首先就要树立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2. 加强合作,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克服不足、改进那些旧的金融体系、金融格局。各国政府、国际经济组织,都要负起责任,在这场金融危机里面,不能置身度外。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有全世界人民的齐心合力,战胜金融危机指日可待。
  3. 应对金融危机,提升产业竞争力
  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除了也坚定信心,更要增强危机意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实体的影响已经形成,且有加剧之势。收到影响的企业应该振奋精神,看到新的发展机遇和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变危为安,转危为机。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保持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强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管理以及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企业应对危机的强大优势。只要企业把握好发展方向,抓住有利时机,有效防范风险,就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难,保持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的外贸企业夹缝中求生存,机遇大于挑战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不断恶化,中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更应该转危为机,充分利用危机带来的新机遇,探索外贸企业的发展新战略,在夹缝中求生存,实现中国外贸企业的全面转型,提升竞争能力。
  1. 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
  2005年以来,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改善贸易顺差对经济的影响,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加工贸易升级,禁止并限制一些产品的加工贸易;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降低资源性、高能耗和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水平;调整土地政策;公布实施《劳动合同法》等,尤其是2007年4月、6月和12月连续三次出台范围更大、力度更强的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从而,减少了对出口贸易的激励,并提高了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外
贸企业的竞争力。但是,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促使中国政府开始转变宏观经济调整政策,并逐渐扭转了出口贸易政策倾向。在“保增长”的目标主导下,开始部分取消出口关税措施,取消加工贸易限制性规定,并分步骤调整和提升出口退税的政策力度和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这都有利于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
  2. 加速寻求海外新市场,以专业化提升竞争力
  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在冲击外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刺激外贸企业加速寻求海外新兴市场,尤其是开拓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市场,提高潜在市场的出
口份额,从而降低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依赖性,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在发达国家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延续对开拓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视,是中国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同时,为更有效应对国际市场震荡,中国外贸企业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代理的专做代理,自营的专做自营,即使是专营服装类的也按女装、男装、童装进行分类细化,让外贸营销人员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紧跟国际潮流,并以此调整客户和市场,调整商品结构,调整贸易增长方式。
  3. 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以自有品牌提升经营效益
  严峻的经济形势成为倒逼外贸企业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动力。金融危机加速了进出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推动企业和商品改变过去单纯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形
象,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品牌质量和综合服务占领市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中国外贸企业要从国情和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出发,不能满足于做代理收取代理费,也不能满足于为外商贴牌生产,只赚点儿加工费。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走开发自主品牌的道路。虽然目前,自主品牌的比例还比较低,但已成为很多企业的最具附加值的核心业务,这也是有些企业出口总额下降、利润却上升的主要原因。
  4. 人力资源培训和储备的强化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而王忠明认为在危机时加紧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以迎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到来,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殊经济发展阶段。人力资源培训是获得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仅为职工创造持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绩效,达到企业和职工双
赢的目的。历史上的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利用经济大衰退时期引导全民技能培训,储备经济发展人才,尤其是培养蓝领技工。鉴于危机时期企业普遍缺乏资金,可以挖掘利用内部资源,采用岗位轮换等成本较低的培训方式。
  另外,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外很多人才面临发展的困境,一类是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后失业的高级金融人才,一类是大量海外就业的中国留学生。外贸企业可以积极举办人才交流会,招揽海外“相对过剩”的高端人才。使得外贸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加强人才方面的管理,进入一个相对较集中的“人才储备期”,为今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面对这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外贸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外贸企业想要在危机中求生存,就必须正确面对困难,从危急中找准商机,在寻求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主动应战,坚定信心。只有通过各外贸企业的齐心合力,才能积极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把握挑战中蕴含的各种机遇,寻求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取得更大的成功!
  引文注释:
  (注1)袁昌华:《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对策》,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注2)上海证券报(上海):《09年中国经济十大预测:外贸环境面临多重挑战》
  (注3)南方都市报:《粤企关了多少家?省经贸委披露1-9月数据》
  (注4)孔艳杰:《走理性开放道路,增强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中国金融》,2008年16期
  参考文献:
  1. 隋广军,肖鹞飞:《后危机时期广东外经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广东经济, 2010,(01)
  2. 韦丹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挑战与机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10)
  3. 俞抒羽:《金融危机下外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市场, 2009,(05)
  4. 宋树理:《金融危机下浙江发展外贸经济的挑战与机遇》,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5. 张松涛:《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机遇与挑战》,国际贸易, 2008,(11)
  6. 西奥多&舒尔茨: 《人力投资 人口质量经济学》,
  7. 夏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及对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8.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在10月23日《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讲座
  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到2010年中国年进口额将达1万亿美元》
  10. 孙菲:《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的发展》,《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11. 经济参考报:《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外贸在激荡中走向平衡》日期
  12.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金融危机解决方案设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