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资金申请报告注册资金100万,合作社资金申请报告成员集资180万,多余的80万...

山东临清多家合作社涉非法集资 村民2000万存款难兑付|非法集资|合作社|山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山东临清多家合作社涉非法集资 村民2000万存款难兑付
  鲁网财经5月9日讯(记者 徐坤)农民合作社本来是以同类产品生产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但在山东省聊城临清市却摇身一变成为类金融机构进行非法吸储,造成大量资金无法兑付面临集中偿还难题,有的已经跑路,临清市公安局已经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村民向记者展示存取款及身份证明材料
  5月7日,鲁网财经接到聊城临清市新华街道办事处作西店村打来的新闻热线后,记者随即赶赴聊城临清市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个村近2000万存款无法兑付
  走进临清市新华街道办事处作西店村居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办公桌上罗列着十几堆厚厚的单据。村主任胡晓光告诉记者,这是他给全村村民投入合作社的资金统计的数据,以及村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资料。
  “我们全村人近600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共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而且这些钱目前都无法正常存取了。”胡晓光焦急地说。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主要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怎么与存取款有关系呢?
  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加入的合作社,主要是打着高息存款的名义进行存款,利息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利率的50%以上。
  记者在村民出示的“东旭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股金单”上看到,这种股金单类似于银行存单,上面记载着户名、账号、金额、合作社名称、利率以及出纳员、操作员和合作社签章等一应俱全。
  村民董庆梅日在东旭合作社存了1.2万元,约定一年期利率为5.04%,到期自动转存。像董庆梅这样在东旭合作社存款的村民还有很多。
  据统计,在作西店村,共有近600村民卷入合作社集资,统计在册的存款合计947.3768万元。另外,还有部分大户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报,初步估计全村涉及金额近2000万元。其中,村民存入汇融合作社金额最多,高达590.4838万元,东旭合作社次之,金额为255.50万元。其他合作社相对少了些,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6.11万元,汇田合作社5.5万元,汇聚合作社31.80万元,鼎丰合作社14.74万元,汇昌合作社11.99万元,汇鑫合作社1.25万元。
合作社出具的存取款证明
  信用社信贷员参与其中
  一个根本没有金融营运资格的农民合作社,怎么搞起存取款了呢?农民又为什么会如此大规模地卷入其中呢?
  说起到合作社存款,不少村民情绪激动。作西店村民李荣河告诉记者,“平时挣点钱都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设在村里的农村信用社信贷员那里,在作西店村有徐连峰、李吉相、李吉福3个信贷员,近二十年一直如此。从2012年开始,我去处理到期存单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可以存到这几家合作社里面,一年利息是5.04%,三年利息是8.4%,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多了。”
  李荣河表示,信贷员还告诉他,在农民合作社存款,和平时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并无区别,存款随时可以提取,如果不到期取出来,则按照活期利息结算。由于是同一个村的村民,就相信了。由此,李荣河把大半辈子的积蓄先后存入汇融合作社、汇聚合作社两个地方,合计存款15.6万元。
  73岁的高通老人一提起到农民合作社存款更加生气。他表示,之前他存款到期准备取出来,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村里的信贷员给存到了农民合作社。由于都是一个村的村民,平时也很熟悉,就没有追究。就这样,全村人的存款慢慢都参与到这几家农民合作社里面了。
  村主任胡晓光告诉记者:“老百姓都不是很懂,以为这样能多拿点利息,所以就导致了现在这个样子。”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25号之前,村民到期单据都还可以合作社中存取,从25号之后就取不出来了,其中汇聚合作社给农民的理由是没钱,等有钱后再给兑付。但让村民害怕的是,在临清市做得风生水起的东旭合作社的领导找不到了,全村的人开始怀疑信用社的操作模式是否一个骗局,有人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随后,对农村信用合作信贷员徐连峰、李吉相、李吉福的《农村金融服务协议》也被解除,并公开贴在了村委会门口。解除协议盖章单位为作西店村村委会,但村主任胡晓光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为了解信用社信贷员的情况,记者来到胡里庄农村信用合作社采访,该社张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取消和作西店村徐连峰、李吉相、李吉福的合作,之前他们合作社是与村里签订的合约,并且也是村里推荐上来的,事情一出我们立马就解除了合作关系。
  在临清汇融种植合作社,工作人员对前来了解情况的记者说,“领导不在,我们也不知道情况”,随后把记者叫到门外说,“这个事你最好别管,涉及的事情太多,对你个人也不好,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出了什么事就不好了。”
  在汇融种植合作社,十几位信贷员依然在等候取钱,其中一位赵姓信贷员表示,钱取不出来,村民都来找他要,因此只能在这等着,根本不敢回家,而合作社却一天天推迟。
  据介绍,涉及合作社存款的并不只有作西店村,在临清市其他乡镇也不同程度存在。据称,临清青年办事处姜庄涉及200多万元,刘垓镇几个村有300多万元,像这样的村庄大都是村里推荐的信贷员出来对接的。
  临清市已成立专案组
  临清的合作社变身成为集资的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谈之色变的话题。而此前,临清的合作社模式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年初,临清市形成了以果品、蔬菜、粮油、畜牧、水产、中药材等6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合作社700多家,覆盖涉及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的376个村(居),带动发展致富专业户3500多户,培训新型农民5.5万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72项,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80多万元。
  对于合作社的疯狂集资行为,并导致农民大量资金无法兑付,当地监管部门又将作何处理呢?
  8日上午,记者来到临清市公安局了解情况,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里已经成立专案组,对这件事展开立案调查,具体案情还处于保密阶段。”
  有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清的合作社情况,很可能是一起打着合作社旗帜进行的非法集资案件,由于农民专业知识匮乏,容易把合作社和信用社混淆,并且他们开出的利率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在信贷员的引导下很容易上当受骗。这与此前的“万里大造林”模式有些类似。
  资料显示,东旭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为吴青松,出生于1984年。合作社由石家庄藁城社、栾城社、鹿泉社、行唐社,保定的定州社、望都社、曲阳社、唐县社,邯郸邱县社,山东的临清、宁津,江西宜春社和邯郸投资公司,邯郸碳素公司、广西硅业公司、江西农业旅游观光基地、藁城无公害蔬菜基地、邯郸中药材基地、邯郸种猪养殖基地等二十个单位组成,总资产1.216亿元,总产营业值4.82亿元,年收益6200万元。
  而村民们表示,并没有看到他们所谓的农业基地。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河北三地合作社非法集资大起底 - 民主与法制时报
& 上一版 & &
本版文章标题:
河北三地合作社非法集资大起底
一个河北农民,带领着另一群农民,在6年时间,涉嫌向十几万农民非法集资80余亿元。记者采访发现,他们除了热衷走“群众路线”和“政治包装”外,更善于钻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空子。&4年前杜志国(化名)还是一个开着农用三轮车满街跑的猪贩子,现在他已是拥有进口“宝马7系”的某科技公司总经理。杜志国今年42岁,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2012年他成为邢台隆尧县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三地合作社或三地)在赞皇县的非法集资代办员,两年时间积累财富5000余万元。而该县其他三地代办员,就没杜志国那么幸运了,目前有的被抓,有的跑路。“我没那么贪,反正这些钱都不怎么干净,差不多就可以了。”杜志国为自己提前“金盆洗手”感到庆幸。虽然三地合作社地处邢台隆尧,但距其70多公里外的石家庄赞皇县农民,近3个月来就为其集资5000多万元。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得知,三地在该县开展的集资业务,已至少4年。“初步统计,从我们这卷走的资金总共有几亿元。”某不愿具名的赞皇县官方人士透露说。不可思议的是,赞皇属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全部财政收入才4.3亿元。这位官员还介绍,近几年当地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三地代办员,且他们多是附近较有威望的人物。卷入集资活动的农民,因为对这些人高度信任,最后差点演变成全民集资。杜志国看到这种情况后,感到后怕,于是理清了自己名下所有对农民的业务,完全退出集资市场。“那利润太高了,往里面存10万本金,一年给10万利息,好多人贷款往三地放钱,和捡钱一样。”而三地合作社资金流动模式为:用一个人的本金,还另一个人的利息。由于其缺乏有效盈利项目支撑,长时间下来,资金漏洞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另外,除赞皇县外,石家庄的高邑县、元氏县、赵县以及邯郸、保定、衡水、沧州等地农民,也在为三地集资,即便该组织总部资金泡沫破灭后,仍有不少代办员,上演着高息揽储的戏码。“统计下来,三地在河北省涉嫌非法集资有80多亿元,这种业务还延伸到其他省市。”河北省公安系统人士对记者透露。上述人士还介绍,三地合作社非法集资不同于其他非法集资形式,应引起更高层注意。“这个组织不是公司,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且集资年息100%,最主要的是,受害对象全是农民,这也是我们最痛心的。”记者调查发现,2014年前后,国内已有几个省份,开始出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集资的苗头,但由于这些组织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司法部门的普法宣传成效几乎为零。“河北三地合作社将非法集资做成了中国样本。”石家庄市公安局一人士称。包装下的洗脑  在河北多个农村,如果有人问起“浙江吴英”,几乎没人知道,但要问起隆尧三地合作社,他们随便可以讲上两个小时。日前,虽然三地合作社遭遇警方打击,但它的追随者,继续为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洗脑,并安排他们到河北省政府门口上访,要求释放三地高层,当警方前去处理时,有些人甚至躺在地上装死。近日,记者见到了三地专业合作社高邑分社一位负责人,对方至今都不认为该组织集资行为违法,不停地重复“我自豪,我高兴,我是农民合作社人”。河北省农业厅人士告诉记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最主要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搞金融业务,更不能跨区域操作。”前述河北省公安系统人士强调。记者采访得知,三地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10日,注册地为隆尧县。这一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当时发起人为巩某海和刘某统,他们组织37位农户,集资6000万元,推举巩某海为理事会理事长。”一熟知三地专业合作社的人员介绍。根据他的介绍,该组织发展到2013年6月时,在全省融资资金总额达到81.678亿元,并建起265个服务站点,拥有135168户社员。随后,记者也从多种渠道佐证了这些数字。另外,三地合作社除了超高息揽储外,还为考上大学的社员子女补助60%学费,而且,它建立起了自己的医院,每年定期为社员免费做两次体检,并免费让社员旅游。正是在这种“基层路线”诱惑下,不少农民纷纷加入三地合作社。接下来,该组织又开始为自己编织荣誉光环。其中一个荣誉为,国家农业部为其颁发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证书,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该本证书上看到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印章。奇怪的是,证书上既无日期,也没注明哪一个年度荣誉。记者通过向农业部有关部门核实后得知:“隆尧县三地农民合作社不在农业部表彰的合作示范社之内。”很显然,加盖的农业部公章系伪造。三地则对此的回应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是物流发过来的。”另外,三地合作社获得的荣誉还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AAA企业”等,“这些荣誉全部成了他们非法集资的道具。”河北省政法界一官员说。事实上,2014年5月份,三地就因付不了利息,同时退不了本金,频频遭遇农民举报,为挽回影响,其通过运作,在5月19日至20日,让国内某知名重点新闻网站,带领十余家中央主流媒体,到该组织进行采风。“当时以为要出事,后来看到国家大媒体都报道他们的新闻,就觉得没事。”石家庄元氏县某三地合作社社员说。石家庄政法界这位官员介绍:“三地合作社一高层,还冒充国家领导人亲信,骗取农民信任。”  传销式的集资  去年5月,三地合作社频遭举报后,理事长巩某海公开称:“查不怕,不怕查,越查名气越大。”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社员表示担心。赞皇县孤山村村民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几年下来,觉得它更像一个传销组织。”“不管生产,只管收钱,4个月许诺30%利息,一年100%利息,有的是村里代办员推销,还有外村人员上门推销。”这位村民说。记者调查发现,为三地跑业务的最下线业务员提成为5%,前述杜志国所谓的代办员,其实就是最下线的业务员之一。除了杜志国这样的业务员靠集资积累了财物外,最早往三地合作社放款的农民也赚了钱。“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在三地合作社存2万元。以4个月为例,一年存3次,每次利滚利。第一次是26000元,第二次是33800元,第三次是43940元,也就是说,你在三地合作社放2万,一年连本带利是43940元。”孤山村民介绍。这位村民还向记者计算:“如果你放2年,那么就是96536元;放3年,就是212089元,当然,这些许诺到后期就成白条了。”同样的模式,记者在高邑县也得到证实。“三地合作社还打着惠农旗号,押钱领米领面,发放社员证,把高息说成是国家涉农贴补。”高邑县政府一官员告诉记者。另外,还有一些生活极度疲困的农民家庭也被卷进这场非法集资中。“他们几十块、几百块的往里面放钱,三地收钱后在一定时间内返还远高于本金的米、面、油以及肥料等,并声称如果退出返还本金,让村民尝到甜头之后再说服他们存更多的钱。”高邑县某银行领导透露。记者调查还发现,三地合作社吸纳资金还有一种方法:社员入股金。“比如交860元入股金,半年到一年之内会返给2000元,交纳5000元,一年内返10000元,交一辆汽车的押金,免费给你一辆汽车,押金一年内返还。”知情人感慨道,“这是什么样的诱惑?”&三地合作社的入社程序十分简单,任何农民只要把自己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交到合作社,再交1000元现金,便可领到一张社员证,但这1000元是不会退还的,也没有任何收款证明。尽管有如此大争议,三地合作社却始终坚称:“是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的,绝无诈骗行为。”“国家每年补贴给老百姓的钱会通过合作社反馈给老百姓,但前期你得给国家做贡献。”这句话成为三地合作社以及其他开始有非法集资苗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常用的揽储伎俩。  政策上的空子2014年12月18日夜,三地合作社集资大戏终于走下神坛。当晚,邢台方面出动警力,抓获百余名组织骨干。19日,隆尧县下发《关于打击和处置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有关事宜的公告》,声明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对案件涉及的资金及其他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和追缴,对涉案人员已采取强制措施。“凡集资参与人可进行报备登记,呼吁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人员主动自首,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案件调查。”隆尧县官方人士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随后,石家庄高邑县、元氏县等地警方也展开了对三地合作社的打击。“就在邢台警方行动前,我们县的代办员还在往三地打钱,后来发现钱打不过去,电话也联系不上,有些人意识到出事了,跑了不少,现在有的已被列为网上追逃。”赞皇县官方人士透露说。另外据官方人士介绍:“除邢台地区外,目前掌握卷入三地的,还包括石家庄的14个县市区、邯郸8个、保定2个、衡水2个、沧州1个,其他还在统计中。”而河北多地农民在三地合作社取不出来钱后,有的人甚至拿着收据找公安部门支取:“看着他们很可怜,可追逃希望很小,我们也知道被骗了,可这些老乡手中的法律证据太少,我们只能尽力。”石家庄市公安系统一领导痛心地说。“我报案回来后,村里的代办员说,你要报案,钱更要不回来。”元氏县一受害者至今不明白他选择报案是对是错。知名金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戴险峰对此指出:“出问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都违背了提供与农业生产相关服务的宗旨,而进行了金融服务。他们违规操作,使农民误以为参股合作社等同于银行存款,形成了非法吸储,这反映出两方面问题。”戴险峰认为,现有监管存在缺陷,从而形成监管漏洞。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属于商业行为监管领域,是消费者保护问题。虽然中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生活消费的活动进行明确立法保护,但针对金融服务的消费,没有明确立法。戴险峰称:“传统金融对农村的服务不到位,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农民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理财等金融服务,让不法经营者钻了空子。政策上应鼓励正规经营的普惠金融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发展,以填补金融服务的空白。”&截至发稿前,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还获知,三地合作社上述骨干被抓后,甚至有其他未被抓获的骨干,近日冒充受害群众写信给河北省主要领导,希望放人。“三地理事长巩某海就是个农民,以前家里很穷,怎么集了这么多钱?”隆尧县某局领导至今对三地发展持质疑态度。而这种质疑,对于前猪贩子杜志国来说,却是一个难以超越的“神话”。您当前的位置:&&&&
涉非法集资 山东3家农民合作社被叫停整顿
【字号: |
合作社已经停业。
本报见习记者 邢敏 摄
合作社宣传页。 见习记者 邢敏 摄
4日,济南市金融办、商河县农业局等部门对百余家合作社进行检查,“永正苗木种植合作社”等三家涉及非法集资问题,被相关部门相继叫停,让农村非法集资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据商河县农业局党委副书记李忠昌介绍,随着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有不法分子假借合作社名义从事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高利放贷等违法违规活动,潜在风险加大,影响了农村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警惕和打击非法集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非法筹款120多万元,三家合作社被叫停
11月4日,位于贾庄镇的一家名为“永正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集资机构被济南市金融办、商河县农业局检查组叫停整顿。无独有偶,位于沙河乡的亿润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位于龙桑寺镇的根润粮食种植合作社,也都于当天接受停业整顿。
4日上午,记者找到了“永正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资金互助部”的牌子已经被摘掉,合作社门口张贴着《给全市市民合作社的一封信》,出具单位为济南市引导规范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据合作社负责人韩拥政介绍,合作社主要从事苗木花卉生产,合作社与村民签订了租赁协议,农民将租赁费存入合作社,并从合作社获得相应的高于银行的利息。“在收到政府的叫停通知后,社员存入的资金已基本返还。”韩拥政说。
据了解,这三家停业整顿的合作社中,商河县根润粮食种植合作社设有一处经营网点,信用合作社21人,信用筹资10万元,发放信用贷款4.7万元;商河县永正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有一处经营网点,信用社成员133人,信用筹资62.43万元,发放信用贷款52.46万元;润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有一处经营网点,信用合作成员154人,信用筹资51.3万元,发放信用贷款35万元。总计筹集资金120多万元,贷款9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均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据悉,目前三家合作社营业网点已全部撤销,信用筹资已基本返还社员,系统已全部关闭。
入社门槛低,只需填张表,收益却是银行存款4到5倍
在一家名为商河根润合作社散发的宣传单页上,记者注意到该合作社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与银行无异,而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许诺的高收益。以10000元为例,活期存款为0.5%,三个月为6%,为同期银行存款的2倍多。定期存款6个月利率为8%,为同期银行固定存款的3倍,一年期存款收益率为10%,如果存款数额较大,收益率却是银行存款4到5倍。据知情人士透露,贷款的收益可能达到20%,存贷差之间的高额利润,催生了非法筹款冲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合作社除了打出高收益吸引市民,入社门槛也很低,类似银行的操作模式也易于欺骗群众。只需填一张入社申请表,即可获得一张类似于银行存折的“社员股金证”或“社员互助金证”凭证,凭证可到合作社提取收益。此外,这些合作社都有固定营业网点,类似银行的营业大厅,也有相应的存取款办理窗口,容易对群众造成欺骗。
据了解,这些合作社大多是粮食、果蔬、花卉为主,本为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农民以土地作为资产入社,成为社员,享受土地增值的红利,但是在运转过程中,部分合作社逐渐开始对外吸收存款、贷款,利用存贷款差赚取利润,背离了服务农业发展的初衷。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加之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存在很大的风险。
据悉,三家被叫停整顿的合作社都为近两年成立,其中最大的“永正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是济南市首家正式注册的农民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该合作社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成功,成为全国第一家合作社股权上市的企业。
部门表态:严肃处理合作社超范围经营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县在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信用合作社共有895家,分散于各个乡镇。针对部分合作社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向社会筹款贷款,商河县农业党委副书记李忠昌告诉记者,不法分子假借合作社名义从事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高利放贷等违法违规活动,影响了农村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政府将会严肃处理合作社超范围经营问题,并将严格执行相关政策。
据李忠昌介绍,农业合作社必须坚持服务产业发展,实行“社员制”,“封闭式”、不对外吸储放款,分红不分息,依法规范运营。信用合作资金主要为本社成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小额、短期、分散的资金支持,不得将资金集中用于合作社自身或投向少数社员。
李忠昌透露,为了更好管控895家合作社,农业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将对农民合作社进行逐个调查摸底,掌握其合作方式、参与成员、合作规模、管理运行等情况,严格界定合作社成员身份。“非法分子打着农业合作社的牌子,对外公开设立银行式的营业网点,吸收非成员资金,对外放贷,违背了省里制定的‘四不许’政策。”李忠昌说,对于类似非法集资行为,政府将严格清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记者 李文平 见习记者 邢敏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非法集资,专业合作社,种植,封闭式,给全市市民合作社的
责任编辑:jockbang山东临清多家合作社涉非法集资 村民2000万存款难兑付-财经网
当前位置: &
个股查询:
山东临清多家合作社涉非法集资 村民2000万存款难兑付
本文来源于 
  来源:鲁网
  农民合作社本来是以同类产品生产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但在山东省聊城临清市却摇身一变成为类金融机构进行非法吸储,造成大量资金无法兑付面临集中偿还难题,有的已经跑路,临清市公安局已经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村民向记者展示存取款及身份证明材料
  5月7日,鲁网财经接到聊城临清市新华街道办事处作西店村打来的新闻热线后,记者随即赶赴聊城临清市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个村近2000万存款无法兑付
  走进临清市新华街道办事处作西店村居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办公桌上罗列着十几堆厚厚的单据。村主任胡晓光告诉记者,这是他给全村村民投入合作社的资金统计的数据,以及村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资料。
  “我们全村人近600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共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而且这些钱目前都无法正常存取了。”胡晓光焦急地说。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9.96, -0.44, -4.23%)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主要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怎么与存取款有关系呢?
  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加入的合作社,主要是打着高息存款的名义进行存款,利息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利率的50%以上。
  记者在村民出示的“东旭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股金单”上看到,这种股金单类似于银行存单,上面记载着户名、账号、金额、合作社名称、利率以及出纳员、操作员和合作社签章等一应俱全。
  村民董庆梅日在东旭合作社存了1.2万元,约定一年期利率为5.04%,到期自动转存。像董庆梅这样在东旭合作社存款的村民还有很多。
  据统计,在作西店村,共有近600村民卷入合作社集资,统计在册的存款合计947.3768万元。另外,还有部分大户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报,初步估计全村涉及金额近2000万元。其中,村民存入汇融合作社金额最多,高达590.4838万元,东旭合作社次之,金额为255.50万元。其他合作社相对少了些,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6.11万元,汇田合作社5.5万元,汇聚合作社31.80万元,鼎丰合作社14.74万元,汇昌合作社11.99万元,汇鑫合作社1.25万元。
合作社出具的存取款证明
  信用社信贷员参与其中
  一个根本没有金融营运资格的农民合作社,怎么搞起存取款了呢?农民又为什么会如此大规模地卷入其中呢?
  说起到合作社存款,不少村民情绪激动。作西店村民李荣河告诉记者,“平时挣点钱都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设在村里的农村信用社信贷员那里,在作西店村有徐连峰、李吉相、李吉福3个信贷员,近二十年一直如此。从2012年开始,我去处理到期存单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可以存到这几家合作社里面,一年利息是5.04%,三年利息是8.4%,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多了。”
  李荣河表示,信贷员还告诉他,在农民合作社存款,和平时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并无区别,存款随时可以提取,如果不到期取出来,则按照活期利息结算。由于是同一个村的村民,就相信了。由此,李荣河把大半辈子的积蓄先后存入汇融合作社、汇聚合作社两个地方,合计存款15.6万元。
  73岁的高通老人一提起到农民合作社存款更加生气。他表示,之前他存款到期准备取出来,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村里的信贷员给存到了农民合作社。由于都是一个村的村民,平时也很熟悉,就没有追究。就这样,全村人的存款慢慢都参与到这几家农民合作社里面了。
  村主任胡晓光告诉记者:“老百姓都不是很懂,以为这样能多拿点利息,所以就导致了现在这个样子。”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25号之前,村民到期单据都还可以合作社中存取,从25号之后就取不出来了,其中汇聚合作社给农民的理由是没钱,等有钱后再给兑付。但让村民害怕的是,在临清市做得风生水起的东旭合作社的领导找不到了,全村的人开始怀疑信用社的操作模式是否一个骗局,有人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随后,对农村信用合作信贷员徐连峰、李吉相、李吉福的《农村金融服务协议》也被解除,并公开贴在了村委会门口。解除协议盖章单位为作西店村村委会,但村主任胡晓光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为了解信用社信贷员的情况,记者来到胡里庄农村信用合作社采访,该社张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取消和作西店村徐连峰、李吉相、李吉福的合作,之前他们合作社是与村里签订的合约,并且也是村里推荐上来的,事情一出我们立马就解除了合作关系。
  在临清汇融种植合作社,工作人员对前来了解情况的记者说,“领导不在,我们也不知道情况”,随后把记者叫到门外说,“这个事你最好别管,涉及的事情太多,对你个人也不好,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出了什么事就不好了。”
  在汇融种植合作社,十几位信贷员依然在等候取钱,其中一位赵姓信贷员表示,钱取不出来,村民都来找他要,因此只能在这等着,根本不敢回家,而合作社却一天天推迟。
  据介绍,涉及合作社存款的并不只有作西店村,在临清市其他乡镇也不同程度存在。据称,临清青年办事处姜庄涉及200多万元,刘垓镇几个村有300多万元,像这样的村庄大都是村里推荐的信贷员出来对接的。
  临清市已成立专案组
  临清的合作社变身成为集资的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谈之色变的话题。而此前,临清的合作社模式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年初,临清市形成了以果品、蔬菜、粮油、畜牧、水产、中药材等6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合作社700多家,覆盖涉及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的376个村(居),带动发展致富专业户3500多户,培训新型农民5.5万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72项,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80多万元。
  对于合作社的疯狂集资行为,并导致农民大量资金无法兑付,当地监管部门又将作何处理呢?
  8日上午,记者来到临清市公安局了解情况,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里已经成立专案组,对这件事展开立案调查,具体案情还处于保密阶段。”
  有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清的合作社情况,很可能是一起打着合作社旗帜进行的非法集资案件,由于农民专业知识匮乏,容易把合作社和信用社混淆,并且他们开出的利率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在信贷员的引导下很容易上当受骗。这与此前的“万里大造林”模式有些类似。
  资料显示,东旭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为吴青松,出生于1984年。合作社由石家庄藁城社、栾城社、鹿泉社、行唐社,保定的定州社、望都社、曲阳社、唐县社,邯郸邱县社,山东的临清、宁津,江西宜春社和邯郸投资公司,邯郸碳素公司、广西硅业公司、江西农业旅游观光基地、藁城无公害蔬菜基地、邯郸中药材基地、邯郸种猪养殖基地等二十个单位组成,总资产1.216亿元,总产营业值4.82亿元,年收益6200万元。
  而村民们表示,并没有看到他们所谓的农业基地。(本文来源:鲁网)
(编辑:唐新)
新浪用户评论(0条)腾讯用户评论(0条)
暂时还没有用户评论噢~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作社资金申请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