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每月平均工资资2000元,综保转城保后单位每月应缴多少钱啊...

在山东济南,我一个月2000元工资,单位给交五险一金 请问我个人部分缴纳多少钱?_百度知道
在山东济南,我一个月2000元工资,单位给交五险一金 请问我个人部分缴纳多少钱?
提问者采纳
这个是看你的缴费基数,所以不能准确告诉你,不过五险一般是11%,大概220元,公积金6%,大概120元。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五险一金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平均工资为1500元 公司每月需要给我缴纳多少社保
平均工资为1500元 公司每月需要给我缴纳多少社保 30
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如下所示: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这个看了,但我不会算,
你说的1500元如果是当地平均工资的话,那就好算,你个人每月应缴纳:
1、医疗保险:个人承担元 2、养老保险:个人为元 3、失业保险:个人为元4、工伤保险:个人无 5、生育保险:个人无 6、住房公积金:个人%= 52.5元合计:你每月应交30+90+15+52.5=187.5元;单位那部分计算方法一样。
备注: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你不需要缴纳。
呵呵,谢谢,能帮我算下公司该为我出多少不?对了,那个是一定要的吗?
如果你辞职的话,当地办会按你单位上缴的档次给你结算的。如果你认为不合理可匿名拨打省劳动保障热线12333咨询,全省标准是统一的。
只要你和单位签有正式,按规定,这都要交。
如果按1500元做基数的话,单位应为你出532.5元。其中:
1、:单位承担0元; 2、:单位承担0元; 3、:单位承担元; 4、:单位元; 5、:单位元; 6、:单位%=52.5元。
单位承担合计:120+300+30+15+15+52.5=532.5元备注:和生育保险的费用无需个人承担,全部由单位缴纳。
嗯,好的,怕就是怕和公司自己协商,我 不知道要他赔多少钱,所以才来问的,就你的回答最好了
如果你算下大概给我也好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感谢了,这个答案很好,不过可能公司没这么多给
其他回答 (1)
这个与平均工资没关,与公司实际为员工选择的社保档次有关~
那我们公司没给我们买,按最低的来算呢?因为辞职,来给他一次算清,
假如公司同类岗位的其它员是也是买最低档的社保:
1、按照国家劳动法,只规定了企业必须与员工买社保,而没规定买那个档次的,所以目前造成大多数企业只为员工提供最低档次的社保;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职场就业领域专家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小刚的爸爸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月工资2800元.按规定,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的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的部分又要分为两部分,即不超过500元的部分按5%纳税,超过500元不超过2000元的部分按10%纳税.你能算出小刚的爸爸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元吗?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2011,宁波模拟题)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月总收入减去2 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按5%纳税;超过500元但不超过2 000元的部分按10%纳税……若职工小王某月税前总收入为2 400元,则应纳税________元.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内蒙古法制报-新个税法实施满两年体现“量能课税”9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满两年。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新个税法实施以来,达到了改革的目的,但在收入分配改革亟待提速的背景下,个税改革也待迈出大步,充分发挥出其调节杠杆的功能。2011年9月1日,新个税法实施。根据这部新税法,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9级超额累进税率结构修改为7级,相应的级距也进行了调整等。从新个税法实施后我国个税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10月开始,个税收入连续下降,一直到2012年10月,翘尾减收因素基本消失,个税收入开始由降转升,保持增长态势至今。可以看出,新个税法的减税效果明显,达到了改革目的,但也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个税制度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无论是税制层面还是征管层面都与20年前即提出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目标仍相去甚远。在我国个税制度中,应税所得项目包括11个,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与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然而,虽然近些年,财产转让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税等项目增长较快,但工资薪金所得税一直在个税中占有较高比重。以2012年为例,个税总收入为5820亿元,而工薪所得税3577亿元,占比超过60%。在收入来源日渐多元化的如今,不仅是工薪所得,财产性所得、资本所得等都成为个人收入的重要渠道,而无论从税制本身还是从国际经验,个税都应该体现出是向高收入者多征税,向中低收入者少收税的思路,实现税负公平。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我国现行个税制度基本体现出“量能课税”原则,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征管,根本上还是要推进个税制度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在收入分配改革亟待提速的背景下,个税作为更加直接地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税种被频频提及,个税改革也更加呼唤提速,而在个税改革目标早已明确的背景下,改革的核心还是路径的选择问题。今年初,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加强个税调节。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完善高收入者个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取消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税等税收优惠。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上述措施是目前个税改革推进的突破口,从总体上看,个税改革应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综合改革,涉及税制、征管乃至户籍等一系列改革,需要一个宏观、整体的设计,应该看到的是,目前个税已经具备改革的条件,应下定决心不断突破,有序加以推进,这将对我国税制结构的整体优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国个税法颁布实施于1980年,至今已有30余年,期间历经数次调整,主要涉及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2005年,扣除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7年再次从1600元上调至2000元。(何雨欣侯雪静)
新个税法实施满两年体现“量能课税”9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满两年。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新个税法实施以来,达到了改革的目的,但在收入分配改革亟待提速的背景下,个税改革也待迈出大步,充分发挥出其调节杠杆的功能。2011年9月1日,新个税法实施。根据这部新税法,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9级超额累进税率结构修改为7级,相应的级距也进行了调整等。从新个税法实施后我国个税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10月开始,个税收入连续下降,一直到2012年10月,翘尾减收因素基本消失,个税收入开始由降转升,保持增长态势至今。可以看出,新个税法的减税效果明显,达到了改革目的,但也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个税制度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无论是税制层面还是征管层面都与20年前即提出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目标仍相去甚远。在我国个税制度中,应税所得项目包括11个,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与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然而,虽然近些年,财产转让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税等项目增长较快,但工资薪金所得税一直在个税中占有较高比重。以2012年为例,个税总收入为5820亿元,而工薪所得税3577亿元,占比超过60%。在收入来源日渐多元化的如今,不仅是工薪所得,财产性所得、资本所得等都成为个人收入的重要渠道,而无论从税制本身还是从国际经验,个税都应该体现出是向高收入者多征税,向中低收入者少收税的思路,实现税负公平。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我国现行个税制度基本体现出“量能课税”原则,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征管,根本上还是要推进个税制度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在收入分配改革亟待提速的背景下,个税作为更加直接地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税种被频频提及,个税改革也更加呼唤提速,而在个税改革目标早已明确的背景下,改革的核心还是路径的选择问题。今年初,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加强个税调节。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完善高收入者个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取消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税等税收优惠。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上述措施是目前个税改革推进的突破口,从总体上看,个税改革应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综合改革,涉及税制、征管乃至户籍等一系列改革,需要一个宏观、整体的设计,应该看到的是,目前个税已经具备改革的条件,应下定决心不断突破,有序加以推进,这将对我国税制结构的整体优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国个税法颁布实施于1980年,至今已有30余年,期间历经数次调整,主要涉及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2005年,扣除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7年再次从1600元上调至2000元。(何雨欣侯雪静)
Copyright & 2013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蒙ICP备号-1
本站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月平均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