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费用明细账样本本发给我好吗...

&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分析
本站编辑:admi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0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资产管理整改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管理上能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使行政事业固定资产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 问题 措施
  管理固定资产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人们侧重对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而忽略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管,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很多漏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有效地管好国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并使保值增值得以实现。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不准确,不规范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目前存在的普遍的现象是固定资产明细账设置不完整造成明细账与总账不一致,从而导致大量帐外资产的产生。
  2.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更是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缺陷在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下,存在着特有的核算方式,这便使行政经费一旦成为实物后,就游离了单位的监督视线。依据现存的会计制度规定来看,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时只针对占有的固定资产,然后把核算出来的结果提供给统计部门作为参考资料,这样核算出来的结果是不经过其他部门的,因而它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是没有保障依据的。另一方面,会计制度还有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折旧情况,所以在统计报表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因而固定资产的净值也不能反映出来,久而久之便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偏离了实际价值,最终形成资产总量的虚增。
  2.报废程序繁复,造成会计处理滞后固定资产在清理资产和核对资产的手续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在中间的出来环节、程序过程中又缺乏严密的监督管理,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是不提及折旧情况的,报废的过程中只是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好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后,然后再上报主管部门就可以,所以这些手续在操作过程中是存在漏洞的。因此,按照比例就有一些固定资产是没获核准报废的。如果在申请第二次报废时,又必须重复上一次的申请报废工作手续。
  3.单位人员的意识淡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都不是专业出身的,同时又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从而造成监管不到位;另外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意识也很淡薄,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需要各方面的有效衔接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的。但是,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重行政,管理制度松懈,领导管理缺乏主观管理的意识,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等等,造成财会人员一切听从领导指挥,而未根据制度规定来进行处理。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树立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切实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利用固定资产所经营收益的,必须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不能用于其他的用途。另外,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按照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来执行,坚持按规定程序来申报固定资产,节约使用国家资金,固定资产报废、调拨、转让等,提高单位领导和一切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
  2.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责任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填写保管单位并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单》,据单入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工作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和思想素质,规范账务处理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核算技巧,有效的分析技术,全面的理财能力。此外,单位会计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单位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单位与上级主管理部门,单位内部财务科室与其他业务科室,单位负责人与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建立和谐关系,需要财务人员多跑腿,多动嘴。
  4.建立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模式指的是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单位的固定资产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软件集中管理。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摸底排查工作,核对账上资产与实物资产的一致性,对发现的“账外资产”及“虚有资产”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情况得知,国有资产是否管理规范是否存在流失的潜在风险是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密切相关的,更加能够直接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管、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辉.浅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才智.2011(18).
  [2]张淑娜.小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财经界(学术版).2011(3).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gggllw/12761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公共管理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主营:、&|&服务热线:400-080-8380&|&企业QQ:&|&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的重点及方法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的重点及方法——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1:17:5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的重点及方法.DOC
官方公共微信求固定资产明细账的电子表格_百度知道
求固定资产明细账的电子表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自用EXCEL设计抬设置序号固定资产名称计量单位类原值残值折旧限月折旧额净值等自需要数据名称填数据利用排序工具按类排序再按类汇总想要类汇总数据般房产按20折旧车类5电类3-5设备8-10残值按5%计提
留下邮箱,我发给你。
其他类似问题
固定资产明细账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应关注“五性”-会计论文发表
财会论文发表
财务论文发表网 高级会计师评审
财务论文 高会评审
职称评定评审 论文发表网站-财会论文网
当前位置: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应关注“五性” 作者: 王守富   审计署
发布时间: 点击数:750  正文:【
】 简介:  对固定资产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多数审计人员不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审计,或者不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深挖细审,致使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混乱,甚至隐藏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 ...   对固定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多数审计人员不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或者不注重对固定和使用中的问题深挖细审,致使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混乱,甚至隐藏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问题。笔者认为,审计机关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的以下几个问题 。
  一、要关注固定资产账簿设置的完整性。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是行政核算的最基本要求,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国家财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单位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据笔者调查和了解所知,有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关注单位的和支出,对固定资产则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应有的重视,不少单位根本没有固定资产账目,或者只有总账,而没有明细账,对固定资产的作用几乎为零,造成单位内部财产管理混乱,毁损、私自占用、丢失等现象严重。
  二、要关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一切会计核算的基础,只有真实地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才能便于管理者掌握真实的信息,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严重失真,有的单位的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长期不转入固定资产,应列支出而不列支出,长期挂账往来款项,造成财政、财务收支反映不实,虚增结余,既影响会计决算的真实性,有弱化了对固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一些单位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任意扩大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将不属于基建工程列支的计入基建工程,虚增固定资产;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长期不进行清查盘点,应入账而不入账,应销账而不销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账已非账现象,必然造成,使国家资产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况,进而影响固定资产的安全性。
  三、要关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的合法性。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各级政府或门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规定。审计中,一是要检查有关固定资产购置手续是否完备,有无越权购置,违控购置,批小建(购)大,应该政府采购而未实行政府采购等问题;二是要检查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无利用账外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行为,有无乱拉赞助或将财政资金应收不收,变相转为固定资产购置资金等问题,审计时特别要关注一些单位账外固定资产且无法说明资金来源的问题;三是要检查购置过程中有无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虚开套取财政资金的不法行为;四是要检查固定资产购置中手续合法,实质违法,超标准购置或装修,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问题。
  四、要关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的合规性。固定资产处置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职务侵占、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同时也是最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地带”。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违规处置固定资产问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是:不经财政或国资部门批准或评估,擅自变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变卖收入不按规定上交财政,截留、或挪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应实行公开拍卖的不实行公开拍卖,个别单位存在暗箱操作,低价出售固定资产的行为;个别单位不履行报批手续,随意报废固定资产;个别单位固定资产长期丢失被盗不进行账务处理等等,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处置的合规性。
  五、要关注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作为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重要载体,对于最大限度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更好的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予以关注。审计中,一要审查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是否与本单位的工作量大小相适应;二是要审查某一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率、固定资产闲置率;三是要审查固定资产维护水平是否与固定资产规模相一致,有无浪费;四是要审查固定资产的毁损率、丢失率、更新率和每年的固定资产投入情况,能否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效果最大化。要把评价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做为今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的重中之重,为全面开展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以上是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审计工作实践,就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审计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观点。当然,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并非千篇一律,应该具体单位具体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真正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的问题查深、查透、审深、审细 ,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细账样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