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处理

实际利率法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实际利率法
法又称“实际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计算的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或折价。别&&&&名实际利息法特&&&&点随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
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是指按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算其及各期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3、在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计算的利息 - 按照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1、每期实际随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计算的利息大于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是指剔除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更高,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向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股票,地产,古董,……。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是基本上跟着趋势来走的。(一)摊余成本概念的准则界定
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最先提出了“”的概念,并以数量计算的方式给出了或金融负债(以下简称(负债))定义。金融资产(负债)的,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2.加上或减去采用法将该初始确认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即=初始确认-已收回或偿还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第二项调整累计摊销额利用法计算得到。法是指按照(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是指将(负债)在预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为该金融资产(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二)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
的概念适用于对(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与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将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负债)的计量中,根据摊余成本与法的定义,即在定义“当前”上,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上等于其账面价值。实际上,在(负债)的存续期间,其也等于其账面价值。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以为例,“”账户分别“成本”、“利息调整”、“”等进行明细核算。取得时,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作为初始确认,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投资计入“面值”明细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此时,计算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到当前账面价值的,即。在持有投资期间内的每个,对“利息调整”明细账户按照法进行摊销,假设不考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也等于“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借方余额,即账面价值,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可见,的第一项调整是对“成本”明细账户的调整,第二项调整是对“利息调整”和“”明细账户的调整,第三项调整是对“”账户调整,摊余成本在数量上等于账面价值。(一)实际利率法核算模型
对来说,在持有期间的每个,按照法计算的进行后续计量。其分录模型为:
借:面值()×
借/贷:——利息调整差额
该分录模型适用、可供出售和贷款等。分录中的“应收利息”是指的应收利息,属于流动资产;若为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应收取的利息属于非流动资产,应计入“——”科目。
与上述相同,对来说:
借:成本费用科目×实际利率
贷:(本金)×票面利率
借/贷:金融负债——利息调整差额
该分录模型适用和等。分录中的“”是指的应付利息,属于流动负债;若为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应支付的利息属于非流动负债,应计入“金融负债——”科目。
(二)实际利率法的简便算法
对于采用进行后续计量的(负债)的后续计量的核算,一般采用列表计算每个上述分录模型中的。在确认后,计算时,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在每个,按照表上进行会计处理。按照以上的分析,等于账面价值,那么,每个进行后续计量时,可以不通过列表形式计算分录模型的,而直接按照摊销前该项(负债)账面价值与的乘积确认各期应享有的或应分摊的成本费用,按照(或成本)与(合同利率)确认各期应收取或支付的债权或债务,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项目。这样,避免了编表以及保管表格供以后各期利用的麻烦。采用账面价值按照分录模型摊销,发生减值,重新计算后,按照账面价值与新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本期的即可,不必重新编制摊销表,简化了核算工作。
(三)一个简化核算的实例
下面以为例进行说明。例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23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例23-3改编。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 000万元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计算。甲公司将购入的债券划分为。
首先计算,(59×5+1 250)/(1+R)^5=1 000,得出R=9.09%,此时不编制“法摊销表”。
1. 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分录如下:
借:——成本 1250
——利息调整 250;
2. 20×0年12月31日,按照法确认,此时,“”的账面价值=1 250-250=1 000,分录如下:
借:——1 250×4.72%=59
——利息调整借贷差额=31.9
贷:1 000 ×9.09%=90.9;
3. 20×1年12月31日,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此时,“——成本”借方余额=1 250,“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方余额=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250-31.9=218.1,因此,其账面价值=1 250+59-218.1=1 090.9,
实际上账面价值可以根据“”的总账余额得到,
借:——应计利息 1 250×4.72%=59
——利息调整借贷差额=40.16
贷:1 090.9×9.09%=99.16;
以后各期以此类推。(一)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联系
的概念应用于(负债),在上等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或账面价值均不属于《》规范的5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一。与账面价值的区别在于:摊余成本运用于(负债)的后续计量,体现按法摊销的动态过程,表示在每期摊销后的余额;账面价值注重各资产或负债相关账户与备抵账户在某一的数量关系。
(二)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
若将的概念从(负债)的后续计量扩展到其他资产(负债)的计量过程,那么上述分录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到购买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无形资产以及等业务的核算。例如,在购买中,“长期应付款”的=初始确认-的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累计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账户余额经过“未确认融资费用”费用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即长期应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分期付款内每个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6206人阅读
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
  是根据企业债券发生时的市场利率来计算每期利息费用,再与实际应付利息相比较,以求得各期宜摊销的溢价或折价金额。
  1.计算实际利率
  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的贴现值。根据“试误法”、“内插法”可求得实际利率
  2.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折价
  a.溢价购入
  (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票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或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债券面值+溢价-上期累积已摊销的溢价)*实际利率
  应摊销溢价=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应摊销溢价贷记“长期债券投资——溢价”科目
  注:最后一期计算应摊销溢价时不再按上述公式计算,而直接用投资时的债券溢价总额减去以前各期已摊销的溢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计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造成的误差,同时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通过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溢价可求得
  b.折价购入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债券面值-债券折价+上一期累积已摊销折价)*实际利率
  应摊销折价=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按票面计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应摊销溢价借记“长期债券投资——折价”科目
  注:最后一期计算应摊销的折价时不再按上述公式计算,而直接用投资时的债券折价总额减去以前各期已摊销的折价,同时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加上应摊销的折价作为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总之,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关键是:
  1.计算实际利率;
  2.计算长期债券投资每年年初实有数,即债券投资总额-已摊销的溢价(+已摊销的折价);
  3.最后一年(或一期)的溢折价摊销额应为债券溢折价总额减去以前各期已摊销的数。
本文出自: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4243345次
积分:44667
积分:44667
排名:第30名
原创:462篇
转载:209篇
译文:28篇
评论:1487条
(3)(7)(7)(10)(3)(5)(2)(3)(10)(3)(1)(10)(8)(1)(1)(11)(13)(18)(9)(5)(2)(13)(14)(31)(1)(1)(2)(3)(4)(13)(3)(1)(12)(6)(4)(6)(4)(2)(1)(6)(15)(35)(11)(3)(2)(25)(2)(3)(13)(2)(5)(2)(1)(15)(5)(7)(8)(41)(33)(54)(40)(7)(2)(4)(1)(12)(17)(3)(8)(8)(1)(55)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财务与会计》1994年03期
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摘要】:正 发行债券筹资,因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常有不同,由此就产生了债券溢价或折价的发行和后期摊销的问题,现行会计制度没有特别规定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涉及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时,笔者认为,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
【分类号】:F275【正文快照】:
发行债券筹资,因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常有不同,由此就产生了债券溢价或折价的发行和后期摊销的间题,现行会计制度没有特别规定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涉及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时,笔者认为,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应付债券溢价或析价的内涵 1,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舒惠好;;[J];财务与会计;1994年03期
杨俊亮;;[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3年10期
刘卫华;;[J];商业会计;2010年24期
章道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汤克才;[J];中国税务;1994年05期
朱家银;贺宝琳;;[J];经济师;2006年12期
刘玉勋,李彦苹;[J];黑龙江财会;1994年06期
楼土明;;[J];财务与会计;1994年06期
舒惠妤;[J];财会通讯;1994年05期
黄华继;[J];天府新论;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红;;[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王平;;[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郭宏;王秀芬;潘广伟;;[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黄当玲;;[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郭建华;[N];中国财经报;2001年
李军;[N];中国财经报;2001年
张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谭钦;[N];海峡财经导报;2005年
韩永强;[N];中国财经报;2002年
作者:张云;[N];中国财经报;2003年
张正军;[N];现代物流报;2006年
高志谦;[N];中国财经报;2008年
高志谦;[N];中国财经报;2007年
高志谦;[N];中国财经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圣举;[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李宗光;[D];北京大学;2007年
董隽;[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李攀;[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杨宗书;[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谢丹;[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钮煜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刘素华;[D];福州大学;2006年
陈庆椿;[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李祥;[D];西北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债券溢价-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bond premiumpremium on bond,bond premium指债券的发行价格或现行售价高于票面价值。
与"债券溢价"相关的文献前10条
目前,国内介绍的实际利率法,均是以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为例,且以列表方式计算各期应摊溢价或折价,这不仅不符合我国实际,而且计算过程又繁琐。本文从实际利率法的原理出发,探索出简捷
红利收益率(盈利收益率)可以预测股市的未来收益率,而国债到期收益率可以预测未来债券的收益率,因此,红利收益率(盈利收益率)与债券到期收益率之差反映了股权风险溢价。本文实证发现只有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以债券的形式进行投资或筹集资金,日益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会计的重要事项。债券的价格往往与债券的面值不一致。当债券票面利率大于市场
正 发行债券筹资,因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常有不同,由此就产生了债券溢价或折价的发行和后期摊销的问题,现行会计制度没有特别规定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涉及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
正 企业以债券形式进行长期筹资时,债券的发行价格取决于债券利率与市场利率,由此产生了债券的溢价与折价。在债券到期一次偿还本息的溢价或折价摊销,可采用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但对债券分
正 《财会通讯》1995年第5期刘知生同志撰文对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公式进行了探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曾对按实际利息法摊销债券溢价与折价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比较简便易行
正 债券溢价或折价是指在债券投资或举债的双向经济行为中,购入成本或发行价格与债券面值的比较差额。大于面值为溢价,小于面值为折价。它是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一致的影响,而不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我们发现,由于很多人没有正确认识股票与债券折价、溢价的实质,影响了对会计处理的正确理解.为了正确组织股票与债券
正 企业(公司)可以折价或溢价发行债券,但在债券发行后有一个折价和溢价如何摊销的问题。西方国家的企业发行债券,一般是每半年(或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即分次(期)支付债券的利息,而我
正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和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的债券将被广泛地采用,债券业务的核算也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由于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其发行
"债券溢价"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长期债权溢价摊销法是怎么摊销的,怎么计算的?_百度知道
长期债权溢价摊销法是怎么摊销的,怎么计算的?
提问者采纳
我想问应实际利率吧
债券折溢价摊销问题我购买债券作期投资由于购买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溢价)或购买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折价)所引起确认投资收益用调低(溢价)或调高(折价)我投资收益数额
溢价购入由于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使我愿意高于市场价格购入债券每期支付利息我收较高票面利率计算利息由于我购买债券高于市场价格购入债券实际我应该确认投资收益没实际应该收利息需要抵减部溢价(折价同理)
债券折溢价摊销我选用实际利率按债权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期应收本金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贴现值采用插值计算(关于插值理解请参阅财务管理教材教材认实际利率认购市场利率我认问题实际处理能现摊消完情况)
应收利息科目=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科目=(面值+未摊销折溢价)*实际利率 差额每期折溢价摊销数计入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溢价)科目
录: 借:应收利息
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贷:投资收益
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实际摊销折价、溢价同笔投资同现
按我说试试看具体我替算呵呵
其他类似问题
溢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际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