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额的差异的论文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doc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两者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着差异。从世界范围上来说最初的税法基本上是在全盘接纳会计概念、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确立的,所得收入应依据记账时通用的会计方法计算。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所得税法和财务会计偏离程度加深并得到发展,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对两种所得的差异不进行会计处理和协调将导致企业税后利润不真实,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变得十分必要。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经过改革与国际协调,会计与税法逐步分离,因而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利润与纳税申报的所得税间必然存在差异,两者间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反映的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经济博弈关系,认真研究会计税收差异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使企业财务人员准确把握这种差异,从而正确纳税,避免涉税风险,并灵活利用差异进行筹划,为企业节约税款。2008年1月,我国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新税法下的会计与税法差异研究较少。
研究目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以浙江省宁波市上市公司为例)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税会关系模式提供实证的数据,并且对协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提出对策,为两者如何进一步协作提供方向,从而减小差异造成的不良影响。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二者之间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大小、趋势的分析;其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财政税收论文: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管见[1]_考试资料大全_绝想日记网
财政税收论文: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管见[1]
查看:343636
财政税收论文: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管见[1]日&&来源:找论文网
【找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一、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1.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我国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选择,笔者认为,应该尽量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理由如下:①纳税影响会计法综合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即当期的所得税支出与当期实现的收益相配比,属于当期的所得税支出应从当期损益中扣除,而不反映在以后各期;不属于当期的所得税支出,则不应从当期的损益中扣除。②纳税影响会计法能使税后利润得以正确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将税金的一部分递延到以后年度,相当于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极为有利的。③将来国家只颁布税法,对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许多具体规定则放权给企业,税法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将逐步扩大,从而会出现更多的时间性差异。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逐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④在税率一致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在一定会计期内的纳税总额相等,只是各个年度上交的金额不同而已。所得税税率不是一成不变的,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与债务法。  我国所得税会计应采用债务法,理由如下:①在债务法下,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将来应付税款的负债或代表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与递延法相比,债务法更强调资产负债表数字的真实性,既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又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纳税影响。②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债务法比递延法更符合配比原则,并能保证国家与企业利益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均不受较大的影响。③债务法根据当前的税率或将要实行的税率调整递延税款的账户余额,使其反映的纳税影响与当期和将来的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更为相关,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更为有用。④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所得税税率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递延法和债务法对时间性差异的计算基本一致,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在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以债务法为宜。  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方法  无论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引起的纳税调整,一般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调整的差异额与会计利润合并后计算的应税所得只作纳税调整,而不作账务上的调整。但从我国申报纳税执行的情况看,存在两个问题:①企业纳税申报表中的“纳税调增、调减项目金额”的填写主要是从有关账户或凭证中查找的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因查找遗漏或计算失误,多填或少填的可能性很大。②对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绝大多数企业未按财政部规定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笔者建议,当业务发生时,应在作账务处理的同时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会计科目的设置。  增设“税收调整差异”和“应纳税所得额”科目。①在现行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设“税收调整差异”科目,下设“税收调整差异-永久性差异”和“税收调整差异 -时间性差异”两个明细科目。借方反映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产生的差异额;贷方反映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产生的差异额;期末转入“应纳税所得额”科目,结转后无余额。②增设“应纳税所得额”科目,核算企业的应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科目贷方反映由“税收调整差异”期末贷方余额和由税前会计利润转入的金额;借方反映由“税收调整差异”期末借方余额转入的金额以及结转至“所得税”科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结转后无余额。  2.会计核算的步骤。  以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为例。①记录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产生的差异额: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税收调整差异-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②记录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产生的差异额:借:税收调整差异-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③税前会计利润结转:借:本年利润;贷:应纳税所得额。④税收调整差异期末贷方余额结转:借:税收调整差异-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贷:应纳税所得额。⑤税收调整差异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借:应纳税所得额;贷:税收调整差异-永久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⑥按应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永久性差异”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间性差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⑦结转“应纳税所得额”科目及有关账户:借:应纳税所得额;贷:所得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与会计报表的衔接。  增设的“税收调整差异”、“应纳税所得额”科目,可列入损益类。①在现行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项目下设置“税收调整差异”项目,在此项目下设置“应纳税所得额”项目。②在“减:所得税”项目下增设“税收调整差异”项目。采用这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既没有违背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保证了所得税会计的独立性,又满足了所得税会计有关数据要在会计账簿、报表上反映的要
支持(343636)
上一篇:下一篇: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08号
绝想网友交流QQ群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比较探析_金融论文_梦幻网络
您的位置:&>>&&>>&&>>&
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比较探析
&&& 摘要:新旧债务法同属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纳税影响法,具有内在共同性;但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新债务法与建立在收益费用观基础上的旧债务法相比,在核算对象、核算程序、科目设置上均有鲜明区分,其中暂时性差异涵盖多种时间性差异未能包括的可转回差异范畴,着重体现了新债务法的优势。&&&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债务法;&&& 所得税准则是新准则体系中发生重大变更的准则之一。了解新旧所得税处理,尤其是两种债务法处理的鲜明区分和传承联系,有助于人员加深了解新处理方法的特色优点,改变思维定式,更好地实现新旧制度的衔接转化。&&& 一、两种债务法的共同特点&&& 与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应付税款法不同,两种债务法同属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纳税影响法,具有内在共同性。&&& (一)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符合配比原则&&& 两种方法均将当期应交所得税费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跨期分摊,将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中可转回差异对未来期间的纳税影响,即递延所得税费用确认为利润表所得税项目的组成部分,利润表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加(减)递延所得税费用。在忽略永久性差异和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情况下,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税前利润*税率,使所得税费用与税前利润相配比。&&& (二)递延税款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 两种方法均将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中可转回差异对未来期间的纳税影响,即递延税款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可抵扣暂时性(或时间性)差异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税款的减少,即导致未来期间经济利益的流入(负债的减少),符合资产的定义。应纳税暂时性(或时间性)差异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税款的增加,即导致未来期间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的增加),符合负债的定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借项)代表企业预交的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税款(贷项)代表企业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根据上述阐述,在不存在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情况下,两种债务法最终得出的利润表所得税费用及递延税款净额一致。另外,无论在应付税款法还是两种债务法处理中,永久性差异即制度与税法规定差异中不可转回差异的纳税影响都直接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中。&&& 二、两种债务法的不同特点&&& 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同看待制度和税法规定的不同,建立在收益费用观基础上的利润表债务法从收益、费用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同看待制度和税法规定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分。资产负债观对收益费用观的替代是新企业准则体系最令人瞩目的特色之一。传统的收益费用观以收入、费用相配比得出的企业已实现收益作为企业价值评价的核心,资产、负债的确认从属于收入、费用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则以期末、期初资产、负债的变动形成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作为企业价值评价的核心,收入、费用的计量从属于资产、负债的确认。这一理念的变更树立了资产、负债在要素确认中的主导地位和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由于资产、负债体现了企业财富的存量,是收入、费用的来源,也是预测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依据,资产负债观的引入可为利益相关人员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资产负债观贯穿新准则的许多方面,其中,所得税处理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利润表债务法的替代是鲜明的一例,着重体现在新旧债务法的不同核算对象和核算程序上。&&& (一)核算对象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在于确认暂时性差异,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可转回差异,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账面金额与税法规定的比较;利润表债务法的核心在于确认时间性差异,即税法与制度由于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利润表各项目与税法规定的比较。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不同视角分析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可转回差异。类似于以资产、负债变动界定的全面收益相对于以收入、费用界定的已实现收益更为广泛,以资产、负债的计税成本与账面价值相比较而得出的暂时性差异范畴较以收入、费用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较而得出的时间性差异范畴更为广泛。暂时性差异包含了所有时间性差异和特殊类型的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例示:&&& 1.一般类型时间性差异,如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时抵扣,税前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时间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的角度来看,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特殊类型时间性差异,如筹集期间开办费,处理计入筹集期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从生产经营当月起在不少于3年内分期摊销,税前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时间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的角度来看,可视开办费的账面价值为0,计税基础为尚未摊销的开办费发生额(未来可抵扣),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所有时间性差异均符合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或可视同暂时性差异。&&& 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例示:&&& 1.计入资本公积的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包括各类资产评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现金流量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的公允价值变动等)。处理按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税法依照原始成本计税。&&&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时计入商誉的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按被合并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税法依照原始成本计税。&&& 3.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企业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不含净损益变动)而按比例确认的计入资本公积的长期股权变动。处理调增(减)长期股权投资,税法规定按原始投资成本计税。&&& 以上差异符合暂时性差异定义(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可转回差异)。不符合时间性差异定义(时间性差异指核算与税法在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而核算和税法均未将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列为损益),也不符合永久性差异的定义(以上差异在资产处置时将转回),即上述差异均属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 4.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税金的减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确规定视同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利润表债务法未作相关规定。&&&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资产重估、企业合并等经济形式日益普遍,暂时性差异涵盖多种时间性差异未能包括的税法与制度之间的可转回差异范畴,全面反映各类交易行为的纳税影响,可提供更准确详实的信息。&&& (二)核算程序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于期末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金额与计税成本,分别得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累计余额并将其纳税影响分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对比后得出当期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再将当期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对抵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费用。由该计算程序可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余额并从二者对抵金额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债务法于期末比较税法规定和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将当期可抵扣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抵金额乘以税率,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由该计算程序可知,损益表债务法直接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并计入相关的资产/负债(递延税款)项下。&&& (三)对递延税款的科目设置不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二科目,分别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分别反映企业期末预交的所得税资产和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利润表债务法仅设递延税款——科目,反映可抵扣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即仅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对抵金额——递延税款净额,未严格区分企业期末预交的所得税资产和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综上所述,两种债务法同属纳税影响法,均确认税法与制度可转回差异的纳税影响,并将其作为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的组成部分——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时,计入递延税款项下,确认为企业预交的资产或应交的负债。但是,基于资产负债观的新债务法较基于收益费用观的原债务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着重体现为暂时性差异涵盖多种时间性差异未能包括的可转回差异范畴,提供更准确详实的信息。另外,新债务法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分别列示,更严格遵循资产、负债的定义划分。
相关信息:
摘要:政府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对于财政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由于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统一,科目设置的单一造成核算信息不明晰,收付实现制基础造成负债信息不完整,这些必然...()
摘 要:本文围绕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讨论,在研究金融资产减值的性质和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的实施。关键词: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年发布并于2007年在上...()
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依法破产的,破产财产优先支付其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1.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2.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3.所欠税款;4.清偿公司债务。破产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案例:A公司为上市公司B公司的控股股东。2010年年初,A公司销售给B公司一批产品,含税价格为1 000万元。按照合同规定,B公司应于2010年年底偿还货款。2010年年底,B公司为突出主营业务,准备进行重大战略经营调整,调整内容包...()
正如代理制度存在的一样,并不要求被代理人对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事必躬亲。企业采购、销售等经济交易也可以容忍赊销,只不过延缓了债权债务关系的终止,其债权债务关系的最终目的必然体现合同关系终止这一死亡基因上。合同关...()
关键字含有“债务”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比较”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处理”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所得税”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会计”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差异”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资产”的论文:
关键字含有“负债”的论文: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的差异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注册会计师
&&>>&&>>&&>>&正文
【会计】应纳税所得额的问题
10:35:37本站原创字体:
&&& 比如一题,一企业税前利润为28800,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相关事项,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但是由于谨慎原则,企业没有确认公允变动。2,7月1日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100都确认无形资产,但其中10是研究阶段支出,90是符合条件的资本化支出,可使用5年。3,企业当期影响税前利润增加的是1081,其他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300,发生的其他应纳税暂时差异200.尚未确认暂时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 应缴所得税=(调整后的税前利润29881-20-(90-90 /5*6 /12)+300-200)*0.25                 &&& 1,为什么要用调整后的税前利润啊?不可以直接用没有调整的税前利润来调整嘛?                 &&& 2,-(90-90 /5*6 /12)这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啊?为什么要考虑这个呢?+300-200是什么意思啊?                 &&&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20*0.25+(90-90 /5*6 /12)*0.25+200*0.25.为什么有(90-90 /5*6 /12)这个啊?什么意思啊?
&&& 答:学员您好!  1,为什么要用调整后的税前利润啊?不可以直接用没有调整的税前利润来调整嘛?因为没有调整的税前利润是确认的利润,是按会计准则计算而来的,但在有些方面可能与税法不一致,这种情况下,税法不认可会计的税前利润(严格的称法应当叫“利润总额”)。由于税法的刚性规定,所以,必须对会计利润总额进行调整,将其调整为应纳税所得(即您所说的“调整后的税后利润”) 2,-(90-90 /5*6 /12)这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啊?为什么要考虑这个呢?+300-200是什么意思啊? +300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调整。例如,本期会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00,但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要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所以是“+” -200是对应纳税所得的调整。例如,本期会计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但税法对于该 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损益不需纳税,所以是“-” 式中“(90-90 /5*6 /12)”内容,老师认为不是很正确,可能您给出的题目并不完全。 3、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20*0.25+(90-90 /5*6 /12)*0.25+200*0.25。为什么有(90-90 /5*6 /12)这个啊?什么意思啊?这个问题请您参照老师对于上面的+300-200的答疑来理解。 这位学员,欢迎您提出学习中的问题。从您提出的问题来看,老师建议您先搞懂课本的例子,加深对于暂时性差异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祝学习愉快!                             
责任编辑:xiexinku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注册会计师导航
专业阶段科目优惠价/购买
财务成本管理&元
战略与管理
财务成本管理380元
经济法380元
战略与管理380元
财务成本管理480元
经济法480元
战略与管理480元
财务成本管理680元
经济法680元
战略与管理680元
会计1800元
审计1800元
财务成本管理1800元
经济法1800元
税法1800元
战略与管理1800元
案例精讲班元
学习指导班
财会英语元
案例精讲班
学习指导班
财会英语元
案例精讲班
财务成本管理元
战略与管理元
综合阶段元
名师编写权威专业
针对性强覆盖面广
解答详细质量可靠
一书在手轻松过关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京公网安备:号&& &&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纳税所得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