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所得500万要应纳税所得额吗?

[政务]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小麦育种专家获奖500万
发布时间: 11:3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昨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湖北省有15项成果获奖。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各奖项中,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4个最重要的奖项皆“名花有主”。而在此前的历年奖项名单上,4大奖项都曾出现过空缺。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据规定,其中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于科研,50万元归个人所得。李振声表示将50万元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助学基金”。引人关注的是: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摘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问鼎最高奖<FONTface=楷体_gb年度国家科技奖各奖项27日在北京揭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长春主持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延伸阅读】
【看到这篇文章你的心情是?】
【新闻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相关】           
国家最高科技奖历年得主500万怎么花?
来源:中山商报
第 3046 期 A4版 发布日期:日 
&&&&最高奖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的450万用来赞助获奖者科学研究之用,获奖者可自选课题,剩下的50万是个人所得。这500万怎么花?记者盘点了历年最高奖获得者,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花这笔钱的?&&&&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表示,奖给个人的50万奖金要捐给单位做科研用。他说:“这是应该的。现在什么都挺好的,不需要额外的钱。”&&&&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表示:“我自己的钱已经够花了。”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我得的奖是集体的工作成果。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包括那50万元在内,500万元全部都拿出来。几个研究团队要好好商量,怎么分配使用这些经费。经费要以稀土为主,要全部放在几个课题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说,计划将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综合
更多内容请点击:         ()
责任编辑:胡荻庄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肖小姐(电话:9) 吴先生(电话:6)。
  今日头条
  热点专题
  视频推介
  图片故事
  24小时热点新闻
12345678910
报料热线:(9 广告专线:(2
888060 技术热线:(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图文:分获500万最高科技奖_楚天都市报_多媒体报
&第2版 重点
第01版 : 导读与索引第02版 : 资讯 索引第1版 : 要闻第10版 : 楚天时评第12版 : 本地 经济第13版 : 本地 楼市第14版 : 本地 工商第15版 : 本地 热线第16版 : 本地 社会第17版 : 本地 跑腿第18版 : 本地 社区第19版 : 本地 教育第2版 : 重点第20版 : 本地 教卫第21版 : 本地 城市圈第22版 : 本地 鄂西圈第23版 : 视点第24版 : 中国第25版 : 中国第26版 : 国际第27版 : 体育第28版 : 体育第29版 : 体育第3版 : 聚焦2010武汉两会第30版 : 视觉第31版 : 娱乐 财经第32版 : 天天娱乐 视听坊第33版 : 天天娱乐 重头戏第34版 : 天天娱乐 八卦阵第35版 : 财经第36版 : 证券第37版 : 证券第38版 : 创富第39版 : 人文第4版 : 重点第40版 : 讲述第41版 : 连载第42版 : 健康周刊 速读第43版 : 健康周刊 保健第44版 : 健康周刊 名医第45版 : 健康周刊 心事第46版 : 健康周刊第5版 : 专版第6版 : 重点第7版 : 重点第8版 : 重点第9版 : 专刊
?图文:分获500万最高科技奖
数学巨匠谷超豪 探月总工孙家栋
图文:分获500万最高科技奖
50万用于个人450万用于科研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中共中央、国务院11日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颁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谷超豪与孙家栋,各奖500万元,其中50万用于个人,450万用于科研;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2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00万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按《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国家科技奖所得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最高科技奖得主平均81岁&&&&2000年,我国开始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2009年是第10个年头。除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以外,共有包括袁隆平、吴文俊等在内的16位专家获此殊荣,平均年龄81岁。&&&&我省收获34项国家科技奖&&&&我省此次共获国家科技奖34项,创历史新高。其中由我省主持完成的项目有19项。&&&&两个项目获一等奖,分别被武汉科技学院徐卫林教授,中交第二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布立顿?强斯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为我省首例。&&&&见习记者罗茜&通讯员刘一帆&&&&图书馆里邂逅佳偶&终生所学泽被后人&&&&谷超豪的加减乘除&&&&谷超豪,1926年生,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现年84岁的他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在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我国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谷超豪星”。他在致感谢词时勉励青年学生:“不仅要学好数学,更要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加法:科学与革命都是做大事&&&&小学时,谷超豪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他加入学校进步组织,积极为抗日宣传做后勤工作,14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科学家、革命者,两种身份同一使命,成了人生中并行的两条线。&&&&1943年,谷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苏步青教授。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谷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开始了长达半世纪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减法:归零后向薄弱领域攻关&&&&上世纪50年代,谷超豪主要从事古典微分几何研究。1957年,他被公派到苏联进修,后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随后,便由微分几何转入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这一国内数学的薄弱领域。&&&&放弃已有成绩,归零重新出发。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谷超豪在数学最前沿领域,为我国航天工程的基础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乘法:逻辑能力辅以浪漫情怀&&&&1950年,谷超豪在数学系图书室里,偶遇胡和生,彼此都留下了好印象。&&&&60年过去了,谷超豪荣膺国家科技最高奖,当年那位青涩的小姑娘胡和生早已成为中国数学界唯一的女院士。&&&&一间书房两张写字台,丈夫的书桌朝阳,妻子的书桌面墙。当年的同学少年,如今已白发苍苍。&&&&除法:满腹学问皆传给后来人&&&&谷超豪每周两次去复旦大学,雷打不动。至今,谷超豪、胡和生还带3名博士生。&&&&如今复旦数学系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从这里已走出5位科学院院士、5位工程院院士,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谷超豪的培养和熏陶。&&&&钱老点将投身航天&半瘫妻子相濡以沫&&&&孙家栋的轨道人生&&&&孙家栋,1929年生,辽宁瓦房店人,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总设计师重任……他被称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参与我国1/3航天器的自主研发。&&&&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日,孙80华诞之际,已故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致贺信: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事业:航天改变人生轨道&&&&孙家栋18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他和另外29人被派往苏联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67年,中央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点将,聂荣臻批准,孙家栋被委以重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孙从此走上了航天之路,再没有离开过。&&&&受命:送东方红一号上天&&&&1958年,毛泽东用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太空递上了一份战书:“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5年,国家确定了卫星要“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总体目标。为了让卫星升空后能让地面“看得见”,孙家栋和同事们绞尽了脑汁。根据对卫星目视亮度的计算,孙家栋最终和搞火箭的同事们想出了一个“借光”的办法,让末级火箭和卫星一起运行。&&&&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问世,一鸣惊人。&&&&家庭:照顾半瘫妻子康复&&&&孙家栋背后,妻子魏素萍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他。&&&&1994年11月,我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即将发射,孙家栋坚守在第一线。此时,魏素萍却因脑血栓半边麻木。&&&&孙家栋一有空就搀扶她到户外散步,坚持每天给她按摩,说笑话逗她开心,想方设法调剂老伴的饮食。一年后,孙家栋这个创造奇迹的科学家,再次创造了奇迹,魏素萍竟然完全康复了。&&&&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t望》报道您所在的位置:
2008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 两院士获500万奖励
日10:19  
新华网快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新网1月9日电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结果今日揭晓。两位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简介:
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其中,国家最高科技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历年获奖人物:
2007年 闵恩泽(;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 ,著名植物学家)
2006年 李振声(;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年 叶笃正(;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 ,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3年 刘东生(;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2002年 金怡濂(;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年 王选(;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2005,著名物理学家)
2000年 吴文俊(; ,世界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相关专题:
腾讯访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paulzou]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4:49:04)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日 我国设立最高科技奖
  日&我国设立最高科技奖,金额达500万人民币。
  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中国公民,将有可能获得由500万元的奖金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日,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向记者宣布,国务院近日批准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方案》,作为本次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决定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奖金中5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2人。
  在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同时,还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保留了原有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技术进步奖&。后三项奖的奖金也上调为一等奖9万元、二等奖6万元。
  徐冠华指出,奖励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鼓励创新,鼓励攀登科技高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共发表1099篇]
人生网伴您度过美好人生
您可能也喜欢
记住用户名
本周【这一天】阅读排行
留下你斑驳的笔迹
人生推荐阅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或查找公众号 人生网 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纳税所得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