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分红网?

会计分录中"借"和"贷"是如何理解的?含税和不含税公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不含税是含税/1+税率?
【SeanTan的回答(115票)】:
就Mr Toyy的答案补充:
“借”、“贷”的区分基于恒等式的拓展,我们来看会计恒等式:
1、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由于:所有者权益=初始投入的资本(简化为股本)+留存收益(简化为留存利润),得到:
2、资产=股本+留存利润+负债=股本+利润-分红+负债
——由于:利润是结转科目,利润=收入-成本-费用,那么得到:
3、资产=股本+收入-成本-费用-分红+负债
——把负号科目调整到等式另一边,得到:
4、资产+成本+费用+分红=股本+收入+负债
我们得到了调整后的拓展的会计恒等式,恒等式左边的科目增加记为“借”,右边的科目增加记为“贷”;减少反之。恒等式要保持恒等,故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在恒等式中,贷方可以看作企业经济利益的来源——“钱”是股东投的,还是借来的,还是自己销售挣的?借方可以看作经济利益的流向,“钱”是形成资产了,还是花掉了,还是分配给股东了
【hbUmbrella的回答(33票)】:
这个问题之前入门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教材和资料都莫衷一是。“只是符号”这种话。岂是向学之态度。
直到后来,学了日语,了解了福泽渝吉之后才贯通了源流。
现按时间轴略述一下: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意大利。而在当时奠定了西式复式记账全部基础的就是意大利广泛应用并日臻完善的银钱业簿记。
所谓的银钱业,大致与银行相似。银钱业不同于生产业和商业的主要方面在于它以货币资产作为资本,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而取得利息收入为主要目的,经营银钱业的商人一方面收存经营商的游资,给以利息;另一方面又把钱贷以更高利息给其他经营商,赚取差额。
为了适应借贷业主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的需要。把借贷业主的账户分为
(意大利语威尼斯方言)dare和avere。
dare ——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表示现金流出。(放贷了啦!)
avere ——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表示现金流入。(吸储了啦!)
则dare与avere的最初意义可知。是以银行业为主体的记账方法。
内涵的起源如上述
下面开始叙述(dare、avere)到(借、贷)的字面演变
第一步,复试记账慢慢影响逐渐扩大到工商和生产,意大利的学者卢卡·帕乔完善了这种记账方法,使其适用于任何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在记账符号的选择上,用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分别取代了威尼斯方言的dare与avere。在意大利语中,credito意为债权,debito意为债务。直到最终为了适应复试记账的发展而成为了符号,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但如今银行业依然可以用借和贷来直观理解。不信你的银行卡叫什么?借记卡!因为你存钱给银行,银行表示欠你钱。而买房,你借银行钱,所以叫贷款!)
第二步,随着经济发展,复试记账法传到欧洲,英国学者欧文进一步完善这种记账方法,在记账符号的选择上,用英语的debit与credit分别取代了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在英语中debit意为债务,credit意为债权。
第三步,时代在发展,日本学者福泽渝吉于明治6年(1873年)翻译了美国的会计教科书,取名『帳合之法』(记账的方法),在这里福泽渝吉用日语“貸す”和“借りる”来翻译。
貸す-credit
借りる-debit
这两个日语单词的意思
貸す:借出,借给。 (债权增加)
借りる:借入,借到。(债务增加)
福泽渝吉不愧是改变时代的学者。他的翻译直接取自源头。从银行业的角度来对应。我个人觉得他的选择非常深刻。
到这里借、贷这两个汉字终于出现了。
这两个汉字本意如下
贷:施也。謂我施人曰貸也。(说文解字注)
借:假也 (说文解字注)引申为假借、借进、借出。如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书非借不能读也。这里取借进的意思。
而日语在引入汉字时主要是借型。借助汉字表意强的特性来作为文字表达。所以这两个日语单词中的汉字,实际就是古代汉语借与贷这两个字的本意。
第四步,当然就是国内引进了,中国近代大举学习日本。在汉字上有不少倒传的现象。这里。再一次把借和贷引入回来。却刚好是原来本意。再一次感到汉字的伟大。
到此为止。借贷记账中的借和贷这两个汉字的出现。就不是那么没理由的了。个人觉得非常之贴切合适。也符合会计的历史轨迹,初学者也就不会对字面困惑了。
回答完毕。
【MrToyy的回答(17票)】:
会计分录中,借和贷仅仅是表示方向而已,没有特别的含义。就像+、-号表示正、负一样。
不含税价格的计算方式要区分。这就牵扯到价内税和价外税的概念。
价内税指税包含在税务局认可的收入中。价外税则相反。
价内税一般没有不含税价格的说法。价外税的不含税计算方式是含税/(1+税率)
目前国内常见的价外税是增值税。
【陈哲的回答(2票)】:
对于借贷标记,有历史上的源头,一般来说就是上面 所说的,贷代表债权增加,借代表债务增加。
不过现在借贷标记已经抽象成一组标记。
我说一下如何记忆方面。要点就是将 负债权益
作为一个资金池,上图好说明。
一切流出权益池的都是借,流入权益池的都是贷。
我也是刚学会计,对于借贷标记的记忆也感到很困惑,后来自己总结了这个流出流入的方法。我也是刚学会计,对于借贷标记的记忆也感到很困惑,后来自己总结了这个流出流入的方法。
希望可以帮到你。
======================================
再详细说明白点.
对于会计分录,有两种类型:
1.会计要素内的科目的资金流动。(企业自身的价值不变)
对于资产类,贷是资金流动的起点,借是终点,等于上图资产先经过权益池再回到资产池。
例如,贷: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
对于权益类,换转,借才是起点,贷是终点。等于上图权益先经过资产池再回到权益池。
例如:贷:实收资本;借:资本公积。
2.会计要素与外部收支的资金流动.(企业自身价值有变)
简单点就是,你经营,别人付钱给你,或者你付钱给别人,你就有了涉及外部的收支。
外部收支相当于上图中的损益类,
这里要注意,上图的损益类表示的并不是会计科目损益类,而是表示涉及外部收支,这么说来负债的增减,资本的增减也算损益。图我就懒得换了.
另外,貌似涉及外部的流动都会与资产类相关,因此起点终点必然有一个是资产类科目。
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分录就是:
--------------------资产 -------权益--------外部
(1)对于收入, 终点←借 (路过)←贷 起点 例子: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应收账款
(2)对于支出, 起点 贷→(路过) 借→ 终点 例子:贷:银行存款 ; 借:管理费用
注意:月末的结转,本年利润 结转到 主营业务收入 等,算是权益类的内部流动,因为实际流动应该在之前发生了,月末结转是为了统计。
=============================
排版不好,请见谅。
【西安会计林静的回答(2票)】:
我们一般用的银行储蓄卡就是标准的借记卡,只能往里存钱,不能透支,而我们用的信用卡,就是贷方增加的,借贷大概有印象了吧!其他的可以看楼上
【xlander的回答(1票)】:
免责声明:我不是的。只是在家庭记账需要整理EXCEL的时候,偶入此处。请路过的大神,广泛批评。
搜索了N多网页,没人说的清楚。 把借和贷的历史脉络整理的很全面。对于我的理解有很大启发。
借和贷在一般的教材里,有的解释成两个符号,有的解释成两个栏目。
按照的说法,我特意查了一下谷歌翻译。
avere 翻译成英语,有get,have,obtain的意思,意为“获取、拥有”
dare 翻译成英语,有个give,cast,grant的意思,意为“交付、发出”
真相大白了。
NMD,上面分明借和贷就是动词好不好,教材里来的“符号”、“栏目”,分明就是自己都说不通,还装专家,嘴硬好不好。
借分明就是收入吗!
贷分明就是支出吗!
收入和支出,扩展成完整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就是“某某某 + 收入 + 多少多少钱”。
用在家庭记账上,就是:
老公的工资卡 收入 5000元 -& 单位发工资到银行卡
老公的工资卡 支出 4000元 -& 老公跑去提现了,提现4000元
老公的现金 收入 1000元 -& 现金在老公的兜里
老公的现金 支出 19.8元 -& 老公去市场买菜
生活费 收入 19.8元 -& 买来的菜(易耗品,被消耗掉了)
老公的现金 支出 3000元 -& 老公去买电视机
家具家电 收入 3000元 -& 买来的电视机(就算是固定资产吧)
【木子轴的回答(0票)】:
个人觉得不用纠结于如何理解,注重于使用吧
【黄ch的回答(0票)】:
会计的借贷应该区别其本身的意义,不需要太追究,分录中的借贷有自身的含义,其含义就体现在会计分录中的表达而已,会计科目才是其真正要表达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不要按字面意思来记 某些要素增加用借 某些要素增加用贷 恒等式是平衡的 对于价外税 含税价=不含税价+税 因为是价外税 税=不含税价*税率 so 自己推一下就出来了
【姜汤面的回答(0票)】:
1、 借 贷 :这两个单纯就是表示增减的符号。 你用 上 下 左 右 替代也毫无影响,只要所有人都愿意用就行。
2、①一般意义上的含税不含税指:增值税含税价/增值税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 。商业合同的价格一般是增值税含税价(除非特别注明本价格为增值税不含税价)。
②很多小公司在谈业务的经常会有这么一种说法,这笔业务10000能做,加上6税点,总计10600元。这里的这个税点其实跟税法或者前面说的含税价不含税价没什么联系,实质就是对方把他所需付出的各项税费支出(营业税or增值税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通过事先的计算加到价格上,保证自己的利润。 你在谈价格时其实不用管它几个税点,只需要记住10600你需要最终付钱的价格。 在不同供应商之间比较这个价格。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基金每十份分红0.2元怎么理解?总不能说我昨天买的明天分红就可以每十份拿到0.2元吧?具体举例怎么测算呢_百度知道
基金每十份分红0.2元怎么理解?总不能说我昨天买的明天分红就可以每十份拿到0.2元吧?具体举例怎么测算呢
提问者采纳
每十份<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2元=0.02元/份,红基金净值相应降,所红前买,红角度说没区别,:A基金红前1.5元/份,十份<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2元,红净值<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6c655f.48元/份,红前买1000份,<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6c655f块钱,实际<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6c655f80块(考虑手续费),红买1000份,1480块(考虑手续费),所!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呵呵基金派发红利权益登记呀持投资者才享受红
是的呀,但是净值降低了,不是一样没得赚了,呵呵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可在服务器上查看具体错误信息)华讯财经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华讯财经立场,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证实,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若该资讯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如果您对以上信息有任何疑问或因我们的工作疏忽,在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有异议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及时联络我们。华讯财经拥有本声明最终解释权。
公司作为内蒙区域电力龙头点对网电厂盈利能力较强,在点对网...[]
>&明日是谁
个股评测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分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