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代报送外代 手续费 怎样计算是怎样计算的

清关费用怎么做帐,里面包含进口增值税,进口关税和手续费_百度知道
清关费用怎么做帐,里面包含进口增值税,进口关税和手续费
  如果是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是货物的成本,增值税是以完税价格的17%计缴海关征收。企业可凭海关增值税缴款书用于抵扣。  跟进口发票一起做帐,如下:  借:原材料 xxx  应交税金-进口增值税 XXX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XXX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所有需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简称海关完税凭证。应根据相关海关完税凭证逐票填写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随同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  海关完税凭证、运输发票、农产品收购凭证(含农业生产者开具的普通发票),由于这三种凭证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增值税抵扣的凭证,所以称之为“三小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采购生产用材料:借:银行存款希望能帮助到您,可以 把进口关税进材料成本)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把进口关税和手续直接进期间费用)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贷会计分录
来自团队:
其他5条回答
看你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凭增值税缴款书可以到税局抵扣进项如果进口的是材料,关税可以进材料成本如果是机器设备,清关费用包括报关港杂等进固定资产原值
增值税进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关税和手续费进原材料成本(我司的做法,进待摊费用,包括其他清关费用,月末转制造费用,进入产品成本)
 如果是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是货物的成本,增值税是以完税价格的17%计缴海关征收。企业可凭海关增值税缴款书用于抵扣。  跟进口发票一起做帐,如下:  借:原材料 xxx  应交税金-进口增值税 XXX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XXX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所有需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简称海关完税凭证。应根据相关海关完税凭证逐票填写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随同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  海关完税凭证、运输发票、农产品收购凭证(含农业生产者开具的普通发票),由于这三种凭证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增值税抵扣的凭证,所以称之为“三小票”。
进口清关上我倒可以帮到你
一般贸易进口有单据的,凭单据制帐就OK
进口关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天津外代”服务营销策略探究.pdf5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摘要 国际船舶代理业隶属于海洋运输服务业,其市场营销不仅具备服务行业的一
般特征,更具有其自身特点。但无论怎样,服务都是这一行业的灵魂与生命。伴
随着法律政策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及文化科技环境的新变化,国际
船舶代理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目前我国的从业企业却普遍存在着杂
乱粗放、竞争无序的通病,难以适应激烈的生存形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营销学者开始重视服务领域的营销,并将服务营销
各要素拆解分析,形成了不同的服务营销组合理论。同时,伴随着服务营销学的
不断发展,学者针对服务质量难以测量这一特点,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为基
础,确定用于评价服务质量的10大标准,并据此开发出评价企业服务质量的
SERVQUAL模型。 本文借助SERVQUAL模型对“天津外代”进行服务测评:以8Ps理论为依据
分析企业服务营销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与机
会,最终以4C,4R和4V理论为原则,分别从产品、渠道、价格与促销、流程与
效率及人员五个方面提出企业服务营销策略改进的方案,以期其不断拓展创新,
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服务营销组合理论:SERVQUAL模型;国际船舶代理;天津外代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omarine shippingagencypertains servic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ts not
shares thecharacteristicsof marketingonly service alsohasits industry,but ownfeatures.Butno matterhow it isitssoulandl specialis,service ife. Underthenew circumstancesof and science. law,policy,economy,culture international facesnew and shippingagency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However. extensive administrationandchaotic existin competition commonly companies inand engagedmakethem suitforthefierc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有的东西是网上直接下载 如有侵权 请告知 本人会及时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集装箱运费计算
下载积分:700
内容提示:集装箱运费计算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68|
上传日期: 01:33:1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集装箱运费计算
官方公共微信我所经历的外代不同的历史时期
当前位置:
& 我所经历的外代不同的历史时期
我所经历的外代不同的历史时期
&&&&今天的外代总公司,与中远物流总部同在一座大厦,座落在北京东部耀眼的地带。走进这幢22层的独栋大楼,宽敞明亮,办公设施如此现代化,就连电梯间的门禁及房门只要用手机一晃就可自动打开。引领我们的办公室主任轻盈潇洒地介绍着,使我这个在远洋工作了30多年,且已经在海外八年多的“老外代”大开眼界。在时任总经理叶伟龙和马建华书记的介绍下,参观了顶层的“陈列室”,对外代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与中远物流十年来共同创造的辉煌成就感慨不已。来到各个部门,看到衣着光鲜亮丽,谈吐举止大方,朝气蓬勃,帅伙靓女的年轻一代们,我似乎又觉得拘谨起来。就像刚来求职的外人一样,既羡慕这样的工作环境,又怕自己不能迅速适应并融入这样的群体,怕他们聊起“微博”等话题,自己说不出日新月异的时髦语言。&&&&2012年初夏,张际庆总经理邀请了张传茂、薛同道、庞观潭、魏天吉、李光普、施建祥、张安国、孙士旺、魏天瑞等一些原在总公司代理处离退休的老同志们来新大楼参观。我正巧出差在京与他们相聚,不禁就回忆、畅叙起了他们的当年。东长安街6号:后小楼时期的“外代”&&&&1981年春天,23岁的我入职到了外代总公司。那个年代,座落在长安街上的北京饭店,是北京及至中国最大的涉外五星级饭店。就在它的对面,东长安街6号,全部由苏联进口的红砖砌成的老式建筑,就是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和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的办公大楼所在地。两个白色的木牌,就挂在一排大红门的正中两侧,煞是醒目。当时,我为之骄傲的不仅是“远洋”和“外代”这个令人羡慕的企业,光凭站在公司门口这高高的台阶上,背着这两块大牌,望着对面的北京饭店,那种内心的满足和骄傲,似乎穿梭在长安街上的行人都能看得出。不由地自己越发挺起了胸膛,尽力掩饰这种喜悦并暗下决心要为远洋和外轮代理事业奋斗终生。&&&&当时的外代,是全中国唯一一家公共船舶代理公司。其总公司是领导全系统开展业务及管理的中枢。虽名为公司,但在那个独家经营的计划经济年代,总公司里政府管理职能的影子随处可见。&&&&&&&&当时的外代总公司和中远总公司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老部长钱永昌就是当年的中远、外代总经理。对外冠以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行使业务管理职能的代理处,是中远总公司机构内的一个处室,而中远总公司在当时也是交通部机构内的一个司局单位。因此,当我进入公司时,办理的工作证也是交通部的,其部门为交通部远洋运输局,编号为0268,保留至今。&&&&&&&&上班后即得知,上述的几位老处长和老前辈们全是交通部的老人,张星帆还是解放初由公安系统调入的级别不低的老干部。张传茂处长曾因长期在香港工作,所以,就显得更洋气一些。对这些老领导们的记忆,除了他们的被人尊敬,最多不过的还是他们和蔼可亲、待人朴实诚恳。那个时候,外代属显眼的涉外单位,由国务院特批的进口打字机、复印机,特别是丰田面包车和皇冠小汽车,不要说在口岸城市,就是在北京,跑在街上也是当时的一道亮丽风景。多少单位和部门来外代打字、复印,以至于复印机修理跟不上,都是由上海外代派人坐火车来定期维护。老处长们为了给下属谋点福利,提高一下外代人的对外形象,根据外代系统业务人员统一制装的有关规定,通过上海外代为每人定制了一套中山装。据说,当年还受到了批评和责问,只是他们几位领导没做而罢了。&&&&后期,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加之外代需要一定的业务和对外交往空间,代理处从大楼搬到了南侧的后小楼。那是一座毗邻食堂和开水房,属院内违章的建筑。由于是简易的三层楼房,四面不透风,又受开水房的热气袭扰,那个年代又没有空调,与当今的办公环境真是天壤之别。那时的夏天,老同志们有的穿着短裤、背心、凉鞋,手持扇子,伏案工作,可想人们战高温的苦境。后因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暑期都实行了下午3点下班的作息时间,我们还享受了这几年特殊的避暑待遇。冬天,由于暖气不足,窗上的玻璃都结冰,男女都是穿着棉衣在上班,戴着露手指的手套拨着电话。&&&&记得那个年代,代理部的办公和通讯设备相对中远其它部门算是好的了。除了有香港益丰公司送的传真机一部,英文打字机若干,有一部可直接拨号北京长途电话局的直线,还有可直拨有关港口外代的铁路电话,剩下的就是几个人合用一部的分机了。那时,没有电脑,传真机还很少,联系口岸外代,要么去中远电传室发电传或电报,再就是靠这几部电话了。如果你想联系海口、八所、三亚外代,等长途台半天或一天给你接通那是常事。再比如:好不容易接通了石臼所(现日照)外代,因线路信号太弱,经常看到老同志蹲在地上,捂着一只耳朵,对着电话在那大声喊叫。碰到了像张丕义、岳冠甲这些操浓厚山东口音的老一辈经理接电话,更是让你心急如焚,比听外语还难,不知如何是好。&&&&每逢春节,各个处室在办公室搞的聚餐更是别有情趣。在办公桌上报纸一铺,排队买来的熟食一摊,拿出外宾送的洋酒和礼品抽抽奖,远洋总公司的领导们也纷纷前来祝贺新春,并小酌几杯,还评论一下哪个处室采购的食品最好。简单而热闹,一派喜气洋洋,充满了和谐。就是在这简陋冰冷的房间,人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并不丰盛的食品,谈论着三天的春节假期如何走访,也企盼着春天温暖的来临。(附照片3,春节大吃喝)&&&&那个年代,真的很简单,很纯真。同事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的交情淡如水。一本挂历,几个年历片,就是够朋友的标志了。领导手头一般多收到外单位或国外的挂历,但最终还是分给了部下和其他员工。&&&&在那个后小楼的年代,外代总公司为全系统的业务规划和制度建设;《业务章程》和《费收项目与费率》的修订;企业经营承包合同的尝试与推进;帮助政府部门协调远洋运输和代理业务放开后,中远(外代)、外运(中租)的交叉关系;保护“国货国运”和代理行业的有序逐步放开;以及面对市场开放后的生存与发展,为适应“狼来了”的竞争环境全面提高外代服务质量等举措,包括86年在中组部招待所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代理工作会议,为后来的第五次乃至第六、第七、第八次代理工作会上先后确定的“16字、20字和23字”经营战略方针的出台,都具有深远影响意义,为后来的“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开了好头,奠定了基础。&&&&这几次全国代理工作会议的召开,着重研究解决了外代如何面对市场开放,转变经营观念,创新服务手段,迎接行业竞争时代的到来。那一阶段,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国际商报、中国日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都对外代的船舶代理艘次、净吨、货运量以及会议有关内容进行了报道,对国际航运代理的“龙头”企业,如何适应改革大潮,给予了高度关注。从此,PENAVICO正式宣告结束独家垄断经营的历史,揭开了迎接市场开放和挑战的序幕。&&&&&&&就我本人而言,那个年代我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在老一辈和同事们的带领下,我以小学生的姿态努力学习,跟在师傅们的后面,从一点一滴做起。特别是那一辈人的做人品格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让我终生受益。&&&&&那时,我年轻还没成家,有时下班后在办公室继续学习或找点事干。老前辈看到后随口建议,“外代系统还没有一本电话通讯录,你收集一下资料,看能不能搞出一本”。随后,我也加入了“打长途,大喊叫”的行列,向一家家外代核对着资料。经过领导反复地指点,耐心地教我如何排序、如何规范格式和隶体,终于完成了初稿。阮淑文同志热心相助,找来了一位中学校办工厂的人员,承接了印刷。这样,含有50家外代地址和经理等人员信息的外代系统第一本通讯录诞生了。虽然它内容还不够丰富,虽然还只是个油印本,但它却弥足珍贵地被保存在了外代档案室。&&&&1988年,我在船务处工作。当时外代迫切需要满足船东和货主需求,对外强化树立个性化服务的形象。总公司领导提出,要在全国发行有影响力的人民日报上定期刊登外代发布的《船期公告》,以方便货主了解船期,同时扩大外代的公共形象和服务理念。我被指定承担了联系报社、设计版面、招揽广告、组织口岸外代的报送操作培训等具体实施工作。前后几年下来,通过《船期公告》这一窗口,使国内外的船东、货主和港口以及口岸“一关三检”单位更加深刻印记了PENAVICO的服务和纽带作用,树立了市场形象,就连各级领导也从此对外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后来的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为推进国际班轮要准班而制订的&“五定”(即:定船舶、定航线、定港口、定泊位、定抵离日期)的过程中,外代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参加了由交通部、中远、外运、外代、港务局等组成的工作小组,从南到北,逐港调研落实。我作为外代派出的一员,和工作组成员一起经常到部里向林祖乙副部长直接汇报,并与交通部水运司总调主任戴嘉贤、中远航运处副处长马杰麟和调度室主任陈金福等先后近一年,走遍了全国各地中远班轮挂靠的港口,结识了各地中远公司航运处、货运处、外代以及港口、货主和海关等口岸单位的人员,为我以后的工作和业务关系建设又打下了广泛基础。&&&&外代服务质量检查标准(100条)实施后,我随总公司和口岸外代有关领导去了不少公司进行检查。这项举措对当时外代全面提升服务水准,应对当时市场开放面临的竞争需要,用服务赢得船东信任和市场份额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这期间,我学习到了许多业务知识,同时也发现了各外代与船公司之间的船舶动态电报和信函往来存在诸多问题,且是国外船东反映最多,阻碍服务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Barwil、&GAC&等国外代理公司(即“二代理”)异常活跃,雇用的香港人到处游荡在我们的港口和外代之间,用他们能讲普通话的优势,在了解了船舶动态、泊位及装卸信息后,用他们较好的英文抢先一步发给了船舶委托人,以致于抢了我们的饭碗,造成外代信息不灵、服务不好的负面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口岸外代人员建议,应该由总公司牵头,编写一本代理业务英文函电的规范参考书,使业务人员拿来就能用,还能理出外代业务的全部内容和程序。受总公司领导指派,我作为这项任务的具体担当,开始筹划并组织了“广、大、上、青、天”五大外代的英文和业务老前辈组成编写组,着手编写一本实用的《国际航运业务英文函电》。在大连王佑民、上海雷兰芳、青岛唐翔中和钱军、天津袁洪林和广州外代周绪钟等人员的努力下,编写组成员反复讨论素材的取舍和内容的编排,不同阶段分别在上海、青岛、大连和湛江进行了集中编纂和审议,历经近一年时间,最终在92年8月委托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本书。为全系统业务基础建设,为方便外代系统业务人员操作使用,乃至后来为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学员作为专业的辅助教材,都发挥了它的价值和作用。&&&&&&&&当年的外代,在中远系统分支机构最多,网络覆盖最广,人员外语和专业知识水平平均最高。所以,一些重大的业务拓展,包括中远海外机构的人员派驻,都从外代选拔了大批骨干。这也是为什么各个时期,中远的领导一直都把对外代骨干人员的关心和培养放在重要位置。&&&&1988年,中远总公司从南通市收购了南通船厂。这是中远应地方请求,解决南通船厂的工人出路及生存问题,也是中远开始涉足陆地产业的最初尝试。&&&&&9月底,总公司交给我一项任务,陪同刘松金总经理和董玖丰副总经理赴南通参加船厂交接仪式,并汇同当地外代,做好中远接收组的全面配合工作。在上海一下飞机,我们便驱车跋涉四小时,中途还要换乘轮渡才能到达。紧接着就是中远领导前往市委、市政府拜访,与周祺芳、李建红等厂领导见面,参加船厂及工作组的汇报会,会见记者,出席全厂职工大会等等。先期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工作组成员,包括干部处长虞国伟、人事处长张发长和财务处长潘承伟等一再表扬南通外代经理单鸿祥,对他们在当地作为中远的唯一机构所给予的出色配合充满感谢。随后,我又陪同几位领导对沿江的周边几家外代进行了视察,了解长江外代的发展情况。江阴外代经理、中远的老船长周福泉,张家港外代经理、中远的老劳模徐锋,我都是从那时开始认识他们,至今没忘。&&&&92年夏天,为了筹备外代40周年的有关纪念和推介活动,总公司决定拍摄一部宣传外代业务的录像片。由我和中远总公司宣传处的一位同志全程陪同外聘的摄制组到十个口岸进行影像采集。&&&&在我们一行乘坐的面包车由海口驶往三亚的途中,由于下雨路滑,司机服药犯困,半路发生车祸,抛在了黄昏的途中。我坐在前方驾驶员旁边,伤势稍重,眼镜破碎,胳膊和腿擦伤。当时,我和其他两人被送到附近的派出所简单救治,等待救援。时任中远驻海口办事处的顾文广主任,得知后立即连夜派车派人把我们接回,联系医院,周到安排,倍加照顾,让我感到了中远大家庭的温暖,给摄制组的人员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长安街6号工作的年代是丰富的。我还有幸被安排在中远航运处实习、工作近半年。因为那时很少有一般工作人员的岗位变动和交叉,自然我就倍加珍惜。航运和代理是两个业务关系密不可分,令人刮目相看的两个最大的部门。不要说他们的业务范围令人羡慕,那个年代颇多的外宾接待和宴会也令人十足垂涎。忘不了航运处春节前给大家运来的西非黄鱼,在满楼道那个热闹的拆分摔打,这也是公司领导关心职工生活,显示单位实力和福利的具体体现。忘不了航运处的李自然、陈学坤、刘祝、刘京生、王明贤、马杰麟等老领导们曾经传递的亲切微笑和热心的指点。&&&&短暂的时间,我粗略地知道了船东对代理的要求和企盼,知道了代理作为“港、航、货”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需要多少付出和努力才能胜任的。&&&&在这些年,我向外代的老一辈和师傅们学到了太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老领导曹臧同志,他性格的秉直,为人的正派,办事的严谨,衣着的笔挺,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记。就在今年初,传来他过早地离开我们的噩耗,使我更加不能忘怀。组建中远集团:幸福大厦时期的“外代”1992年起,组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外代也抽调了一些人员参加各项筹备工作。我作为工作小组成员,在刘国元、曹臧和张清涛等领导下,参加联络小组和外事审批权的申办工作。那时候,我第一次有机会进了中南海,跟着领导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递交文件,汇报中远集团外事审批权及外代总公司享有外交部授权的对外邀请权的有关工作。那时,外代总公司也在进行着机构重大变革。单独成立党委,人、财、物等部门也将分别建立,雷海也被宣布为兼任的外代总经理。记得为了组建外代新机构的需要,集团先后从大连调来尹秀春任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从南通调来了陈洪生任公司党委委员兼船务部经理。当时没有条件为他们更好地安排,没有齐备的家具,住房都是与他人合住的中远宿舍楼。热心的总务部李树村总经理,亲自批准从食堂给我们拿了一小袋米、一瓶油,两双筷子两只碗。就是这些,随着我们一起去机场把他们分别接送到了宿舍。当然,后来集团有越来越多的借调干部,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明显改善。&&&&日集团成立后,外代第一个搬到了幸福大厦。我作为办公室的筹备负责人,自然从搬家开始就进入了角色。外代总公司最初搬至五楼,因中集总部和中散公司的先后成立和进京,外代随后又两次搬家,从五层搬至十四层。&&&&那个时期,真正有实体意义的外代总公司刚刚组建,各业务部门及行政、人事、财务、党群等部门从人员拼凑到刻章开始,各项建章立规的事情都要从头做起。我作为经理办的筹备负责人到后来的主任并兼任机关工会主席,经历了太多的磨砺和考验。经理办的文秘、档案、外事、行政等事务千头万绪,当时的条件又有限,就连公务和外事用车还要向集团申请或向中远旅行社租用。总裁事务部的总经理魏卿和后任的张莉在那个时期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和支持,使我们感激至今。&&&&新的办公楼,一切都是新的,让大家忘记了搬家时的苦和累。特别是告别了早上提着暖水瓶打开水,中午拿着饭盒排队买饭的麻烦。办公室内有饮水机,中午有免费盒饭,公司给所有员工开始统一制装,男女全是深色西服,上班要打领带,佩戴胸卡的时代来到了,真所谓是“幸福大厦”的幸福生活。&&&&然而,航运周期性的低谷恰恰而至,原本“站着挣钱,躺着也挣钱”的航运板块,94年突然将效益跌进了谷底。那一年的春节,集团领导带头,号召大家不放假,在各个岗位拼夺效益。幸福大厦门外气球上悬挂的“开头紧、紧一年、紧到底”的对联飘浮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和春天。&&&&这时的外代,各家公司都在“翻箱倒柜”多上缴利润,又开始凸显它的作用和贡献。正如陈忠表总裁代表中远集团领导在外代的工作会议上多次肯定的那样,“外代系统有一只非常强大的、专业素质高的人才队伍,特别是每当船队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外代对中远的改革和效益贡献总是那么及时,那么重要”。&&&&94年的春天,外代为了提升管理水平,适应国际航运代理服务业质量保障体系的需要,决定推进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系列标准。新接任的总经理张立勇,在集团的有力支持下,从此开始了他进一步推进外代“新的经营战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质量体系和新的企业形象”的构想和举措。&&&&为了让外代,包括让中远集团的人们熟悉什么是ISO9000,为了推动此项工程的快速实施,集团调来了中远英国公司的质量经理泰勒先生,就安排在我们经理办工作了近一年。这在当时,国有企业聘请外籍员工还属罕见。看到一个老外,整天也在中国员工的餐厅吃盒饭,不免会引起特有的好奇。记得他从英国抵京时是在周末,考虑到时任集团发展部总经理的马泽华曾在英国任职,集团就委托他一起到机场迎接。这也是中远历史上第一个外籍员工被派到中国工作,并且有外代经理办副主任的正式聘书。新恒基国际大厦:中远物流成立初期的“外代”&&&&96年秋天,外代总公司搬入了新恒基国际大厦。这不仅是外代支持中集和中散兄弟单位的扩充需要,更是集团领导出于让外代享有更加相对宽松和独立的对外交往环境的考虑而作出的决定。&&&&这个时期,外代已经渡过了改革开放之初,应对市场竞争带来的阵痛,开始了“求生存、求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强化代理服务,先后推出了“一条龙”、“24小时全天候”和“一站式”等服务的新举措;再就是大力发展货运,以货代保船代、促船代,仓储、陆运、拼箱等业务蓬勃拓展。&&&&记得刚刚搬入新恒基大厦,为了支持中远集装箱船队多揽货,集团委派李克麟副总裁随即主持召开了“外代系统揽货紧急工作会议”。雷海、金端升副总裁及中集总部有关领导均到会,重视程度空前。我作为货运部经理,亲自见证并组织全系统货运人员开展了“为中远揽货32万箱”的攻坚战。再后来,在杨斌、高伟杰副总裁主持实施的“中远货运体制改革”和“中远集装箱营销一体化”的过程中,外代再次向中远货运和集装箱队伍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和业务资源。真所谓“船队离不开代理,代理离不开船队”,外代在中远的发展壮大中,不断贡献着力量。&&&&由于代理行业放开经营后,交通部一管到底的政府职能已不复存在,迅速开业的上百家代理公司,在服务标准和费收项目与费率等方面都亟需规范。成立行业协会的呼声不断,迫在眉睫。中国外代作为历史最悠久、市场份额第一的行业“老大”,自然就被冠上了组建代理行业协会的牵头人。&&&&1996年夏,交通部委托外代总公司牵头,中外运和中海派人参加的筹备组成立。在张立勇和陆富根两任总经理的领导下,外代总公司付出了巨大努力,经历了艰难的审批过程。最终,在交通部与民政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报经国务院审查,终获批准。张春贤副部长还参加了日的成立大会,并亲自揭牌。洪善祥副部长欣为协会首届名誉会长,水运司苏新刚司长、海事局刘功臣局长为名誉副会长,说明了政府主管部门对代理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和高度重视。此间,黄光河和郭小媛同志作为筹备组专职人员为协会《章程》的起草,为机构的设置和审批做了大量工作,为外代履行会长单位应尽的义务做出了贡献。我作为第一批上报的兼职秘书长,参与了部分工作,甚感荣幸和欣慰。&&&&2002年,在外代走过近半百的风雨历程后,企业还有没有发展后劲,能否创新,再铸辉煌?是摆在每个外代人面前的课题之一。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机遇就是这样的不期而至。就在中远集团的大船在魏家福船长的操舵下,从国际航运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向的时候,中远物流随之孕育而生。外代从此伴着中远物流,开始了又一个50年的新征程。在“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的指引下,“专家型代理,人性化服务”的崭新理念以及外勤人员实施的行为规范“八要八不要”相继出台,对全体外代人提出了更深刻的服务内涵和形象要求。这给外代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外代50岁生日之际,推动外代与中远物流并肩前行,飞奔跨越历史的新时期。&&&&这是外代几代人辛勤付出的写照,这是正在岗位拼搏的外代人及已经退休或者逝去的前辈们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所换来的荣耀与辉煌。&&&&祝我们的中国外代60岁生日快乐!&&&&&&&&&&&&&&&
来源:中远西亚公司总经理、原中国外代副总经理
共点击<font color="#FF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外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