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业会计核算流程怎样做,有谁知道?

我来说两句: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其它答案:共1条&您好!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回复如下&如果信息不完整,请与我们再次沟通!
&&&&可以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会计科目。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欢迎再次咨询!&&3人赞同
相关内容等待您来回答272914172569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会计人生互动交流论坛精华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中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
【摘要】:在我国,对税务会计的研究主要限于税务会计理论方面,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税务会计假设和一般原则、税务会计的内容和特点、税务会计的模式、税务会计的目标等等,而对税务会计实务的研究还较少有人涉足;但只有开展对税务会计实务的研究,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税务会计凭证和调整工作底稿与税务会计报表、纳税筹划等,才能促进税务会计尽早并真正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因此,本文在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税务会计独立的调整核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业的特点,对矿业企业各税种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和纳税筹划在理论和实务上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在对各种税务会计概念述评和对税务会计四个典型认识误区剖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税务会计的内涵,,对税务会计范围的三类观点进行了分析,探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分析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对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进行比较,对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尽早建立税务会计准则并对税务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纳税筹划的含义、特征、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对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进行了研究。所得税是矿业企业税务会计调整核算中的重点税种,在对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矿业企业流转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进行了研究。流转税各税种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中的差异较少,对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诸多税种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核算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将纳税筹划的一般原理与矿业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探讨了矿业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的纳税筹划方法。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①重新界定了税务会计的内涵,提出了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新观点,为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真正分离出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完善了税务会计理论;②总结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与特点,首次提出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可分为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两种类型,构建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理论体系,有利于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管理;③在研究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企业各税种的税务会计调整分录、调整工作底稿的设计思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推进了税务会计的实务研究;④考虑矿业的特殊性,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运用到矿业企业中去,并给出了案例。⑤将纳税筹划的一般原理与矿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探讨了矿业企业的所得税、资源税等税种的纳税筹划方法,对矿业企业合法降低税负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F426.1;F406.72【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3第一章 绪论13-25 1.1 研究背景13-22
1.1.1 我国矿业企业的特点与现状13-15
1.1.2 目前我国矿业企业税负情况15-16
1.1.3 我国税务会计研究综述16-19
1.1.4 纳税筹划研究综述19-22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22-24
1.2.1 研究意义22-23
1.2.2 研究内容23-24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4-25第二章 税务会计理论问题研究25-58 2.1 税务会计概念探讨25-29
2.1.1 定义税务会计的观点述评25-27
2.1.2 对税务会计分类的探讨27-29 2.2 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的必要性分析29-32
2.2.1 从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协调性看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29-30
2.2.2 税务会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与会计要素30-31
2.2.3 税务会计的分离有实践中的必要性31-32 2.3 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探讨32-34
2.3.1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分析32-33
2.3.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辨析33-34 2.4 对税务会计认识误区的剖析34-37
2.4.1 关于税务会计认识上的误区34-36
2.4.2 关于税务会计认识误区的原因分析36-37
2.4.3 为使人们走出对税务会计认识误区应采取的措施37 2.5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基本原理探讨37-38 2.6 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探讨38-42
2.6.1 对与财务会计相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分析39-40
2.6.2 对与财务会计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分析40-42 2.7 关于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特点的探讨42-44
2.7.1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差异性42-43
2.7.2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动态性43
2.7.3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全程性43-44
2.7.4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刚性44
2.7.5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中调整分录的特点44 2.8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研究44-46
2.8.1 直接调整核算和间接调整核算的诠释44-45
2.8.2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计算方法45-46
2.8.3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会计资料46 2.9 税务会计准则研究46-48
2.9.1 制定税务会计准则的必要性探讨47
2.9.2 税务会计准则的地位与性质分析47-48
2.9.3 税务会计准则的内容设计48 2.10 纳税筹划理论研究48-55
2.10.1 纳税筹划的含义48-49
2.10.2 纳税筹划的特征49-53
2.10.3 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53-55 2.11 小结55-58第三章 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58-80 3.1 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基础研究59 3.2 时间性差异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59-65
3.2.1 税法先确认费用或损失的时间性差异的调整核算60-62
3.2.2 税法后确认费用或损失的时间性差异的调整核算62-65 3.3 收入的永久性差异调整核算实务研究65-72
3.3.1 永久性差异分类探讨65
3.3.2 可免税收入的内容及调整核算65-67
3.3.3 应纳税收益的内容及调整核算67-72 3.4 扣除项目永久性差异的调整核算实务研究72-76
3.4.1 不可抵减费用、损失的内容及调整核算72-76
3.4.2 可抵减费用、损失的内容及调整核算76 3.5 所得税调整工作底稿设计76-78 3.6 小结78-80第四章 矿业企业流转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80-93 4.1 矿业企业增值税的调整核算概论80-81 4.2 矿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购销业务的增值税调整核算实研究81-83
4.2.1 国内购进货物的调整核算81-82
4.2.2 进口货物的调整核算82
4.2.3 销售货物的调整核算82-83
4.2.4 购入免税农产品的调整核算83 4.3 矿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视同销售行为的调整核算研究83-86
4.3.1 将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调整核算83-84
4.3.2 将自产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的调整核算84-85
4.3.3 将货物用于集体或个人消费的调整核算85
4.3.4 将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调整核算85-86 4.4 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研究86-87
4.4.1 收入型增值税的调整核算86-87
4.4.2 消费型增值税的调整核算87 4.5 矿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研究87-88 4.6 矿业企业资源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88-89 4.7 矿业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89-90
4.7.1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务会计计量的调整89
4.7.2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务会计记录的调整89-90 4.8 矿业企业教育费附加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90-91
4.8.1 教育费附加税务会计计量的调整90
4.8.2 教育费附加税务会计记录的调整90-91 4.9 矿业企业收入计量和关联企业间收入的计量差异的调整核算91-92
4.9.1 对矿业企业收入计量的调整核算91
4.9.2 对矿业企业关联企业间收入的调整核算91-92 4.10 小结92-93第五章 矿业企业纳税筹划实务研究93-106 5.1 矿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实务研究93-99
5.1.1 矿业企业筹资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93-94
5.1.2 矿业企业投资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94-96
5.1.3 矿业企业经营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96-99
5.1.4 矿业企业改制重组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99 5.2 矿业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研究99-103
5.2.1 利用运输费用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100
5.2.2 利用销售方式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100-102
5.2.3 利用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102
5.2.4 利用购进固定资产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102-103 5.3 矿业企业其他税种纳税筹划实务研究103-105
5.3.1 资源税的纳税筹划研究103
5.3.2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纳税筹划研究103
5.3.3 营业税的纳税筹划研究103-104
5.3.4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筹划研究104-105
5.3.5 房产税的纳税筹划研究105 5.4 小结105-106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06-110 6.1 主要结论106-108 6.2 创新点108-109 6.3 展望109-110参考文献110-117附录1 某矿业企业有关涉税的经济业务117-121附录2 某矿业企业有关涉税业务现行财务会计处理分析121-127附录3 某矿业企业涉税业务在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分离情况下的财务会计处理127-128附录4 某矿业企业涉税业务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探讨128-140附录5 某矿业企业纳税筹划报告140-142致谢142-14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峻;;[J];当代经济;2013年14期
渠利民;;[J];商;2013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婕妤;[D];吉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恒英;许西美;;[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翁玉良;[J];财会通讯;2004年03期
邓中华,符桂珍;[J];财会通讯;2004年12期
邓中华;;[J];财会通讯;2006年08期
符桂珍;;[J];财会通讯;2009年07期
符桂珍;;[J];财会通讯;2009年22期
贾宗武;[J];财会月刊;1996年02期
冯益湘;[J];财会月刊;1999年05期
陈源;[J];财会月刊;2000年24期
申嫦娥;[J];财会月刊;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玮玮;[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史淑芹;[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史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吕冬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董岩;[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邓中华;[D];湖南大学;2004年
林春雷;[D];武汉大学;2005年
高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徐登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张媛;[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倪国爱,郜炳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史锐,余志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董恒英;许西美;;[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陈丽娟;王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刘冰;常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李亚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梁岳;[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徐玉祥;;[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苏春林;;[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宁宇;包育红;;[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红艳;;[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夏玲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原芳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宁宇;;[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门瑢;;[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刘静;高孝伟;;[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苏迅;干飞;;[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王丹;;[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丘惠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张鹏飞;;[A];第七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承武;[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郑洪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仲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高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王娟;[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马长海;[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侯立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周园;[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崔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张新民;[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大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王杜杜;[D];湘潭大学;2010年
刘俊;[D];湘潭大学;2009年
万文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尹国明;[D];南昌大学;2010年
周亚玲;[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曾琼;[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魏雯;[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薛鲲;[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王振生;[D];山东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恒英;许西美;;[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刘培俊;郭小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温芳丽;;[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5期
时晓宇;;[J];当代经济;2009年18期
盖地;钱桂萍;;[J];当代财经;2005年12期
耿超;;[J];改革与开放;2011年04期
王献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王石义;;[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4期
姜欣;;[J];经济管理;2007年23期
杨娟娟;;[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淑贤;[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杨军;[D];黑龙江大学;2011年
胡蕾;[D];重庆大学;2004年
周宇飞;[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芦晓莉;[D];山东大学;2006年
王倩;[D];天津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丽;[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岳;[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王广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陈国辉,崔刚;[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3期
梁云凤;[J];财会通讯;1999年04期
曾荣胜;[J];财会通讯;2002年03期
彭志华,罗才荣;[J];财会通讯;2002年11期
朱家荣;[J];财会通讯;2002年11期
韩明圆;[J];财会通讯;2002年11期
翁玉良;[J];财会通讯;2004年03期
薛钢;[J];财会通讯;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罗美琴;[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祖玲;[J];出版经济;2001年11期
张彩英;[J];内蒙古财会;1999年02期
张建云;[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符桂珍;[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2年06期
薛智慧,张颖华;[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马瑞;[J];黑龙江财会;2001年05期
程梅,毛祖华;[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1年11期
任燕华;[J];山西财税;2002年07期
黄乃宽;[J];广西会计;2003年08期
,刘富兴;[J];吉林财税;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宁宇;;[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白华;;[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谢天雪;李勇;;[A];铁道工务(铁路房建管理专集)[C];2007年
丘惠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张锋;;[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宋洪祥;;[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沙海;;[A];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7年
徐淑敏;;[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刘永;王云林;王智丽;王大伟;张海俊;陈义海;;[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戴佳君;;[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建华;[N];北京科技报;2001年
屈涛;[N];中国会计报;2011年
于腾;[N];中国审计报;2006年
管海蓉;[N];吉林日报;2009年
邹国金;[N];中国税务报;2003年
商丹;[N];财会信报;2009年
蔡昌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N];财会信报;2009年
蔡昌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N];财会信报;2009年
蔡昌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N];财会信报;2009年
朱蓓宁 实习生
王佳华;[N];南通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中华;[D];中南大学;2010年
李绍萍;[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陈钰泓;[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董盈厚;[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冯向前;[D];暨南大学;2006年
杨绮;[D];厦门大学;2006年
李永芳;[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范伟红;[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余佳霖;[D];厦门大学;2001年
宋德亮;[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冬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刘强;[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周娟;[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王英;[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吴永雷;[D];清华大学;2004年
黄思华;[D];暨南大学;2010年
董岩;[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刘其文;[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王春艳;[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王玉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由于您使用IE6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造成无法正常浏览网页,建议升级浏览器后继续使用。
选择工作城市 最多选择5个地点
最多选择5个地点
&销售热线:010-4
&销售热线:010-4
&销售热线:010-4
社会招聘APP
校园招聘APP
西部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会员等级资格说明
普通免费用户
VIP1VIP1累计付费小于12个月
VIP2VIP2累计付费1年-2年
VIP3VIP3累计付费2年-3年
VIP4VIP4累计付费3年-4年
VIP5VIP6累计付费4年-5年
VIP6VIP6累计付费5年-7年
VIP7VIP7累计付费7年-10年
VIP8VIP8累计付费10年-15年
VIP9VIP9累计付费15年以上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二年以上及以上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三年以上及以上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一年以上及以上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一年以上及以上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一年以上及以上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二年以上及以上
工作城市:青海西宁市 |
本科及以上
二年以上及以上
集团公司招聘
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性质:其他
扫一扫,关注公司动态早知道
查看HR的联系方式
热搜职位:
各地招聘:
客服:400-671-1818
销售:010-4
安全与帮助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00065号&&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号
Copyright (C) 英才华网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Untitled Document
 网上直播 
陈元旭:矿业城市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中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探讨
新华网甘肃频道( 07-1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 摘要:在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和压力。其中,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是最重要的要素。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种产业,小到对一个组织,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核算,纳入资本化管理,是有必要的。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说来,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知识。在本文中,人力资源会计指为确认和计量经济组织中人的价值、成本和使用效果,为管理者及外界利害关系人或机构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探讨在产业升级中的高科技企业试行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对我国矿业城市的人力资的源深度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业城市;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探讨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及其内涵
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西奥多?舒尔茨发表《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经济理论,认为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人力(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本。这一演讲推动了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并从中衍生出了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1964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企业研究所赫曼森(R.
Hermanson)发表的《人力资产会计》一文,是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他指出,人力资源构成了大多数企业最有效的经营资产,财务报表中应该包括人力资源。1965年至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需要对人力资源费用成本及人力资源效益进行衡量与评价,并交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试验。
我国会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也有不少定义,如:“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是测定和报告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动和现状,帮助决策者决定行动方针的一门新兴会计”。这与弗兰霍尔茨的定义差不多,只是将“企业”改成了“组织”。还有人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以金额数字作为反映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和价值的管理活动,是会计体系一个新兴的分支”,这个定义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仅局限于对人的成本和价值中可用货币单位计量的部分,对于人力资源的非货币性价值,如人力资源的教育程度、经验、知识水平等则未包括在内,这样,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模式之――非货币价值模式也就难以找到理论支持了。笔者认为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于1973年所下的定义更适合:“人力资源会计是用来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这一概念将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核算方法和核算目标等内容均包容其中,比较全面。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对象与分类
根据如上所述,人力资源是指某个特定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质量两者的综合。人力资源会计是用来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
1.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假设
除了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外,
人力资源会计应有其自身的基本假设如下:
①人是有价值的组织的资本。人能为组织提供现在和未来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对于企业具有经济价值。
②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其价值是其管理方式的函数。人的价值除了来自其自身的技能、受教育程度、才智外,还受管理方式的影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增长;反之,人力资源的价值或者难以实现,或者只能维持原状。
③用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形式所提供的信息对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分配、组合、维护等信息,对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应非常有益。
2.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人力资源,就某个经济组织(如各类企业、盈利性的事业单位等)来说,人力资源的占用形式表现为“人力资产”,来源形式表现为“人力资本”。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人力经济资源,即通过人力资产的使用和支配能为经济组织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人力资产是以“人”成为企业的劳动者为标志,以未来收益中视为人力资源产生的部分的现值作为计价尺度,它在性质上类似无形资产,但其价值不因使用而摊销。企业在员工的招聘、测试、录用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应作为“人力投资”予以资本化,它在性质上类似递延资产,应在预计受益年限内摊销。人力资本是与人力资产相对应的概念,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它的确立意味着要承认劳动者在经济组织中的应有地位。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称为“劳动者权益”,则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恒等式为“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劳动者权益)”。如把人力资源会计同传统会计综合起来,把“人、财、物”都作为整个会计系统核算的对象,则会计恒等式应改为“财物资产+人力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其中:债权人权益的报酬是利息,所有者权益的报酬是红利(或股利),劳动者权益的报酬是工资。
3.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分类
对人力资源会计按其核算对象的分类,会计界也有不同的认识。埃里克?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分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体系;国内有些知名会计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两大体系。这两种分类方法均与现代会计的分类方法有差异。本文把人力资源会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而各自又有其特点的人力资源财务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三个分支,它们的内容分别对应并归属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使传统会计学科的内容更加丰富。传统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增加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内容后,仍然可以通过内容与方法上的相互交叉和借鉴,来保持它们之间的联系,使整个会计核算系统保持其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人力资源财务会计
对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就是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内容,即增设相应的帐户,并在会计报表中增加披露人力资源信息的项目。
1.帐户设置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要求,需增设以下几个帐户:
①“人力资产”帐户,属资产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借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减少数,其余额一般在借方。人力资产的计价应由权威的人力资产评估机构,结合企业每个员工或员工的整体素质及其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由于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为了反映人力资产的质量,该帐户应按劳动的“等级”设置明细帐。
②“人力投资”帐户,属资产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及摊销情况,借方登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予资本化的部分,贷方登记每期摊销数,余额在借方。
③“人力资本”帐户,属劳动者权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劳动者权益的增减变化情况,借方登记劳动者权益的减少数,贷方登记劳动者权益的增加数,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该帐户应按具体的劳动者设置明细帐。
④“人力费用”帐户,属期间费用类帐户,借方登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费用化的部分及人力投资(资本化部分)的每期摊销数,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借方的数额。由于该帐户的设置,传统财务会计中与核算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有关的帐户(如“管理费用”等帐户)的核算内容应予调整。需要说明的是,人力费用是劳动力的取得、维护与发展成本已费用化的部分;而工资是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应在“应付工资”帐户中核算并分配到相关成本费用帐户中。
2.帐务处理
①如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的记录,应根据人力资源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借记“人力资产”帐户,贷记“人力资本”帐户;当雇员被录用时,应根据对其评估的价值编制相同的分录;年终,企业应对其人力资源进行“财产清查”,由人力资源评估机构对人力资源重新评估其价值以保证“帐实相符”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如评估价大于原帐面价应按差额部分,借记“人力资产”帐户,贷记“人力资本”帐户。反之,则作相反的分录。
②如企业经营终止清算,应按清算日的帐面原值,借记“人力资本”帐户,贷记”人力资产”帐户。
③当雇员被解雇后应按评估价借记“人力资本”帐户,贷记“人力资产”帐户。
④结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时,借记“人力投资”帐户,贷记“人力资源开发”帐户(该帐户的结构见“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部分)。
⑤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时,借记“人力费用”帐户,直接费用化的部分,借记“人力投资”帐户(资本化的部分),贷“现金”、“银行存款”等帐户;摊销人力投资时,借记“人力费用”帐户,贷记“人力投资”帐户。
⑥期末,结转人力费用时,借记“本年利润”帐户,贷记“人力费用”帐户。
3.会计报表(只探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这里不单独列表;现金流量表不作单独讨论)
为了披露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应对传统的会计报表指标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
①人力资源投入时,在资产负债表的“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增记“人力资产”,相应在“所有者权益”里增记“人力资本”;人力资产的摊销在“人力资产”下减“人力资产摊销额”,以求出“人力资产摊销净额”。人力资源减少时,相应减记“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人力费用”项目应列示在损益表的“管理费用”项目之下,作为“营业利润”项目的减项。
②人力资源会计报表与传统会计报表的关系: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人力资源会计报表与传统会计报表的框架是一样的,只是在传统会计报表里加入了人力资源的增减变动、使用情况,从而使得包括了人力资源的资产负债表,其资产总额总要比传统会计报表的资产总额要大;在两种损益表里,由于包含了人力资源的损益表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费用处理是当期的人力资产摊销额,而在传统的损益表里,当期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则两者之间的数额一般情况下是不相等的,这就造成了两种损益表计算出的损益也不一样。
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1.人力资源成本的涵义
美国会计学会认为,“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个定义的外延相当广泛,远远超出了产品成本概念的范围。人力资源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劳动者被企业雇佣之前为了培养自身的劳动能力所花的代价(劳动力受雇前成本)和企业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所花的代价(劳动力受雇后成本);狭义的人力资源成本仅指劳动力受雇后的成本,也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要研究的对象,它可用历史成本计价,是企业核算人力投资的基础。劳动力受雇前的成本往往很难用历史成本计价,它是构成企业人力资产的基础,常常用评估的方法确定其重置价值。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方法和程序
①设置成本计算帐户,即“人力资源开发”帐户,该帐户的借方归集劳动力受雇后其成本应予资本化的部分,包括招聘费、选拔费、培训费、开发费等项目,贷方登记雇员交给有关部门使用时结转到“人力投资”帐户借方的金额;劳动力受雇后其成本直接费用化的部分归集在“人力费用”帐户的借方。
②成本计算,即在发生应予资本化的招聘、选拔、培训、开发等费用时,借记“人力资源开发”帐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等帐户;雇员正式交付给有关部门使用时,结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借记“人力投资”帐户,贷记“人力资源开发”帐户。
严格说来,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责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其中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内容。当然,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某些内容,如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责任、成本考核也可以归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五、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结合,它主要利用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计划、考核,其目的是通过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传统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本量利分析法、变动成本法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内容则是在传统管理会计基础上的创新。
1.人力资源决策会计
决策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的,一个企业组织应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来预测自己将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一个企业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取决于其生产、服务的需要及其投入与产出(或服务)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常用的有:人力资源现状规划法、经验预测法、分合性预测法、描述法和计算机模拟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后,面临的决策问题是:增员还是减员?何时增员(或减员)?等等。企业人事部门应会同财务会计部门确定若干人事方案,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方案。
2.人力资源控制会计
控制建立在全面预算和计划的基础上,传统的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应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预算信息,包括“人力资产”、“人力投资”、“人力资本”、“人力费用”等预算指标,企业的财务成本计划体系中也应增加相应的计划指标,据此进行人力资源控制,包括:
①增员(或减员)控制,即根据招聘费或委托招聘代理费、人力资源维护费等人力资源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一个使总人力资源成本最小的增员(或减员)数量,这个数量可称为“经济增员(或减员)批量”。
②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即对影响人力资源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及时发现与成本预算或计划之间的差异,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完成预定的目标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要求在坚持整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分级归口管理原则、权责利相结合原则、例外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成本特性来进行。
3.人力资源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权、责、利”相结合,责任源于分权,利益基于权利的合理运用和职责的有效履行。人力资源责任可以划归传统管理会计的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人力资源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的控制内容之一;由于在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全局,因此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开发(特别是职业开发)的责权应归投资中心。
六、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在矿业城市人才强市战略中发展的必要性及前景展望
当今时代不再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时代,而是知识经济时代,即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规模经济和要素质量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其中由于人力资本的增量而导致的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规模经济和物质资本质量的作用,即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贡献率远远大于物质资本。事实上,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能在二战后物质资本严重受损的条件下,经济迅速恢复、崛起,很大原因要归因于这些国家保存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使用给予了高度重视,而我国矿业城市的现实状况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在人力资源的政策上未予重视,人力资源在量上虽然巨大,而质却不高。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可促使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的特点,为了在经济上尽快赶实现产业接替与转型,我国矿业城市应积极促进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推行。当然,适应改革开放、国际接轨的需要,也应积极探索、推行人力资源会计。
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现已为我国理论界,甚至其他人士的认同;另一方面,我国现在已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对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人力资源的流动、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都有了其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资源型矿业城市在发展人才强市战略中,只要合理借鉴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先进科研经验、实践经验,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支持,鼓励国内学术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探讨,鼓励企业界,特别是在产业升级中的高科技企业的试行,在我国矿业城市尽快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并付诸实践是可能的。
Discussion about 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Check in The
Human Resource Deep Exploitation of the Mining Cit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100083,
Abstract: It faces much difficulty and pressure during
realizing mining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deep exploi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e human resource is more valuable treasure for a
country, a city, and an industry and even to an organization. It’s necessary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scientific check and to bring into organization of
capitalization. At present, 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haven’t a unitize
defini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ccounting of the human resource is based on
using the theory of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ssociating Manage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an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effecting together, and then forms a
kind of special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In this paper, 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eans to confirm and count people’s value, price and effect in
e to offer an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for organizations, outside important person or agencies, and it is a
subsystem in Accounting of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ing Accounting Check in
high-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trying to use the human resource is more
important to theory and reality for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our mining
Key words: Mining city,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check,
Researching&
〔1〕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周涛.人力资源会计初探.
四川会计,1994(2).
〔3〕文善恩.人力资源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万会等.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亟待经济转型DD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矿业快报,):1-6.
〔5〕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谌新民主编.新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赵曼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9〕陈维政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财务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1〕Gary Dessl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645~652,2001.
&作者简介:
陈元旭(1971- ),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崔彬教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制作单位:新华网甘肃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核算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