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员风险问题研究 研究背景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积分:1998
内容提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7|
上传日期: 17:53: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8|
上传日期: 19:33:2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商业银行信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年第1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商业银行担负着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这必然加大信贷风险的产生。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现状及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 中国论文网 /2/view-398414.htm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13-0040-02      一、引言   信贷业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但同时信贷风险也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从内部环境来看,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施行股份制改革,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但这并非是基于体制上的根本改革,贷款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外部环境来看,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金融风险正在日益加剧。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必须正视这些风险,尽快构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完成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现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银行业承受的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日,央行发布消息,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六年来首度降息。政府积极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银行信贷投放量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就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跟前几年相比有所改善,但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显示,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有所改善。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5.2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比以往有所下降。从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持续好转,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仍然较高,信贷资产质量也较差。因此,信贷风险仍然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重点,中国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三、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正不断凸显,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正在经受着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的考验。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仍无法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形成自上而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具体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分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尚未建立专门的信贷决策机构,管理部门只能按传统的比率指标进行经营管理,无法保证整个信贷机制的有效运作。虽然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但信贷组织机构仍不健全,缺乏较强的独立性。银行内部信贷权力分配不合理,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的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的混乱。   (二)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大多数还停留在合规检查的范畴,风险的内部监控程度还不能与风险程度相匹配,具体表现在:一是风险发现存在时滞现象,控制效果不明显。从发现风险到对风险做出反映并采取措施再到最后产生效果都存在着时滞的现象,滞后性的存在使得银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信贷风险;二是风险监控手段单一,监控系统存在漏洞。中国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更多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同时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潜在风险的预见,降低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和应对能力。   (三)贷款结构不合理,信贷风险集中程度高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以行业为主要导向的信贷政策指引,不能有效地达到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目的。近年来,银行的贷款多集中于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这类企业一般既处于高增长的行业,又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高而风险低。这类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重点扶持,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往往会导致贷款隐性成本高且定价低,一旦形成风险则呈集中暴露趋势,并且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会因受政策影响难以取得实效。   (四)客户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信息的集中,初步建成了信贷风险信息系统,但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协调和共享,一些重要的内部信息仍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完全真实的公布出来。中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主要是根据客户过去的经营状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其信用等级,而对信用风险分析缺乏使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如: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这样使得银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贷信息中隐含的各种消息,降低银行贷款的质量。   四、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2008年,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建设敲响了警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由此中国未来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控监管机制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运用现代化风险管理技术,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订详细的风险资产标准来筛选客户,客观反映客户资产的风险状况。其次,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管理之外,还进一步强调横向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商业银行要实现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的转变,建立起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识别体系,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降低信贷风险。   (二)合理配置信贷资产,优化信贷结构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调整阶段,政府4万亿财政资金的信贷投放,必然会导致未来坏账的上升,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因此,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判断,及时了解国家经济金融调整政策,密切关注产业政策走势,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控制信贷投放总量,调整信贷结构。要高度重视对产能过剩行业已授信客户的授后管理,及时跟踪了解政策、市场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有效识别和衡量信用风险,研究制定积极的方案,规避过剩产能调整带来的风险隐患。同时要优化贷款担保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均衡发展各种业务品种,合理确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投放比率,优化抵(质)押贷款质量。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少数大型企业和少数项目,尤其是财政刺激项目。例如,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国家项目,票据融资大多面向信用好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投入量很少,融资难度高。银行可以在规避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加快对资金需求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投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利于银行分散集中风险。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应顺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的发展局面。   (四)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   银行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增添客户新的信用信息记录,完善和充实现有数据库,使征信体系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对此,人民银行不仅要与各商业银行建立相关的信用信息协调机制,而且要不断与政府等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料的采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映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二是客户的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客户基本面信息、合同信息、账务信息、清偿信息等;三是进一步采集非银行机构的信息,如中小企业信息,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四是建立建全个人征信体系,进一步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切实防范个人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王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3]李勇,谢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方向[J].经营管理,2009,(1).   [4]吴小平.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7).   [5]赵洪丹,李海红.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J].时代经贸,2007,(88).   [6]毕桂凤.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2).   [7]何树红,杨采燕.中国信用体系的健全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J].经济问题探索,2009,(2).   [8]邓波.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信贷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