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座和什么座最配是PMI,和经济有关

您所在位置:
在国企混改和鼓励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试水员工持股计划正明显提速。
《每日经济新闻》(日)
《每经投资宝》
两大PMI确认经济向好 “微刺激”转“深改革”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在经济基本面上,前期政策已进入收获期。
8月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以下简称CFLP)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数据为51.7%,创下27个月新高;同日,汇丰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终值同为51.7%,创出18个月新高。大中小三类企业PMI全部站上了荣枯线。
下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央企改革试点推出、公车改革大幕开启、首批试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户籍制度改革推出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区分。&微刺激&正在逐渐向&深改革&过渡。
IMF认为,只有在经济增长有可能放缓到显著低于目标的情况下,才应实施大规模刺激。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也持相似观点,&微刺激&政策不宜退出,但改革应该加快进度。
小企业经营在转好/
官方PMI指数自今年3月份以来持续上升,主要分项指数保持同步回升,普遍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以上。7月,在官方PMI12个分项指数中,同上月相比,除从业人员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外,其他各项指数均呈现回升。
其中,生产量指数回升幅度最大,升幅为1.2个百分点;采购量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回升1个百分点;其余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购进价格以及产成品库存指数等环比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指数,自2012年5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53%以上,高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达到50.8%,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0%以上。
小企业PMI指数也自2012年4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生产、新订单、采购等指数均见明显回升,达到50%以上,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是采购量指数回升最为显著,升幅达到6.8个百分点。
CFLP报告称,小企业经营形势好转,说明一系列积极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已产生累积效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经营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交通银行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7月制造业PMI为年内首次高于历史平均值,比年同期分别高出0.4、0.6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持续上扬且升幅扩大,表明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较为明朗,系列稳增长措施效果显著,第三季度经济有望稳中向好。
就业压力仍需关注/
PMI数据在反映向好预期的同时,也暴露出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就业是最需关注的一项。
7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8.3%,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50%,指数在47.3%到48.9%之间。CFLP报告提醒说,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保持在48%左右,回升乏力。7月份为48.3%,低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
唐建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去产能化过程仍将持续,在传统的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摩擦性失业压力依然较大,制造业从业人员仍面临减少压力。
今年,727万高校毕业生直面就业问题。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向外界透露,截至7月1日,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然保持在70%以上,该数据同去年相差无几。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我国过去对经济增速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背后所对应的就业有关。一般来说,保增长可以保就业,但不同时间段,满足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经济增速是不同的,因此相比通过经济增速间接判断,调查失业率可以直接呈现出就业市场的状况。
唐建伟说,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活跃的带动下,未来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可能出现阶段性小幅好转;对制造业PMI就业指标低于荣枯线无需过度担忧,由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服务业及其他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增强。
&微刺激&转向&深改革&/
针对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建议,CFLP报告称,调控仍需关注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趋稳回升基础。同时要抓住经济形势转好有利时机,加快改革措施推出,以稳定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5%左右,但面临国内需求减缓、投资放慢等问题,同时房地产市场更深度调整的风险增大。此外,中国全年通胀将保持在3%以下。
7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 &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
在网易经济学家夏季年会上,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表示,工业投资要有进有退,产能过剩的行业不能再上新项目,特别要加大对存量的优化、改造和升级,调整投资结构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大国民经济短板领域的投资引导,从而提高我们投资的效率。
李毅中介绍说,我国投资效益系数已下降到不足0.1。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的关键,保持一定的增幅是必要的,但如果忽视了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率,恐怕事与愿违。
申银万国报告指出,改革有望超预期的是财税改革和微观放活。改革是破旧立新,只有破掉以融资平台、产能过剩和房地产为代表的旧增长模式,中断无效资金需求,降低资金成本。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增长模式才有望成功。
7月钢铁PMI微升至48.6%需求无起色价格难反弹
每经记者 胡飞军 发自广州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以下简称中物联)钢铁专业委员会获悉,7月钢铁PMI指数为48.6%,较上月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依旧处在50%荣枯线以下。
中物联表示,在宏观经济回暖和钢价低位回升的影响下,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不过,由于供应压力较大,加之目前仍处于季节性淡季,预计后期钢市仍将延续弱势震荡。
国内需求仍无起色
8月1日,中物联发布数据显示,7月钢铁PMI指数为48.6%,较6月微升0.3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处在50%荣枯线以下。
在生产方面,中物联表示,自5月份以来,受铁矿石等生产原料价格下跌影响,国内重点钢企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钢厂生产热情高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统计,1~6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79亿元,其中4、5、6月份利润总额分别为11.6亿元、28.47亿元和4.32亿元,盈利情况总体逐月好转。
因此,钢厂在盈利改善的条件下,粗钢产量居高不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粗钢产量6929万吨,同比增长4.5%,增幅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
中钢协最新数据也显示,7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量180.8万吨,减量0.68万吨,旬环比下降0.37%。
&在利益的驱使下,预计钢厂产量高位难下,后期供应压力或回升。&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认为。
尽管钢企生产热情高企,但国内钢铁需求实际上并未好转。
中物联称,除了汽车行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家电、工程机械和造船等行业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投资增速及新房屋开发面积增速仍在回落。
不过,海外钢材出口的大幅增长缓解了供应的压力,使得景气度得以回升。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出口钢材707万吨,较上月减少100万吨,同比增长33.65%;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101万吨,同比增长33.6%。
邱跃成分析,由于欧美经济缓慢复苏,人民币大幅贬值,国内钢材价格再创2009年以来新低,以及我国成品钢材高端化趋势加速等因素,促成了上半年国内钢材出口的全面回升。
钢材库存已连降21周
尽管出口大幅增长抵消了产量增长,减缓了社会库存压力,但是钢企库存压力却不降反升。
据西本新干线监测,截至7月25日,全国主要钢材市场库存量1292.67万吨,已连续21周出现下降,累计降幅达37.66%,目前的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已下降15.37%。
而中钢协数据显示,7月中旬末统计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480.8万吨,较上一旬末增加33.49万吨,环比增加2.31%。
对于在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连续下降,钢企库存不降反升的现象,中物联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钢贸商失血严重,&蓄水池&功能减弱,在资金不足及预期不好的情况下,主动去库存,目前库存压力基本转移到钢企身上。
&尽管当前较低的社会库存对支撑钢价有利,但库存仍主要集中在钢厂手中,后期在消费淡季及钢厂产量高位情况下,预计钢企库存仍将维持高位,而市场进一步去库存化的难度也将加大。&邱跃成表示。
邱跃成还认为,国际上对我国钢材出口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国际钢市受夏休等因素影响,下半年钢材出口攀升将面临更大阻力。
中物联表示,目前贸易商囤货意愿较弱,出口或将回落也将加重供应压力,多重利空下,钢价难以获得向上的动力,后期反弹有限。
延伸阅读:
Copyright (C) 2014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400-889-000810月PMI转跌 经济仍有回调压力
  出乎此前各界较为乐观的预期,10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经历了前两月小幅回升后,再次转为下跌,环比回落了0.8个百分点,降至50.4%,创下了该指数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有关专家表示,经济仍有继续回调压力。
  从11个分项指数看,除产成品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以外,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比上月回落10.4个百分点,回落到46.2%。
  针对10月份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10月份PMI指数回落,预示未来经济增速将继续降低。三季度出口和投资都出现了增速下降,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受其影响,经济增速总体呈降低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有关专家也表示,PMI再次转为下跌,反映出四季度经济增速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但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全年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9.2%左右的水平。
  该专家称,10月份的数据透露出一些积极变化,如小企业PMI指数自今年4月份以来首现显著回升,回升了4.4个百分点,达到49.7%,接近50%。生产指数打破持续4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局面,回升到50%以上。“这反映出,在国家高度关注之下,小企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这有助于提高微观经济活力。”
  “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46.2%,回落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自2009年4月份以来,该指数首次回落到50%以内,反映出通胀压力已明显缓解。”该专家同时强调。
  就10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新订单和生产量的下滑是PMI环比下滑的主因,同时,国家对于和投资项目等的控制也促成PMI的下滑。虽然从目前看经济仍有继续回调压力,但随着政策预调微调,未来PMI和经济增速可望企稳回升。
徐涛】 (责任编辑:李吉龙)
  “钱荒”效应已迫使银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了。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2011年第17期
在8月份小幅回升基础上,9月份PMI指数继续回升,达到53.8%,比上月提升2.1个百分点
  【《财经》记者
要雪梅】在8月份小幅回升基础上,9月份PMI指数继续回升,达到53.8%,比上月提升2.1个百分点。对此,分析师们认为,PMI环比回升,显示经济趋稳迹象。
  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PMI指数为51.7%,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三个月回落局面。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呈现普遍上升态势。与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下降了1.9%和0.3%,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
  中国工商银行投行部副处长史晨昱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9月PMI继续攀高,显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处在稳定增长区间。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位向潜在增长区间的主动回归,所谓“二次探底”之忧不足过虑。
  史晨昱表示,从分项数据来看,虽然针对结构失衡以及节能环保,中国在部分微观领域的调控正发出愈来愈紧的信号,但保障房投资、地区振兴规划、新兴战略产业等领域将有望掀起继“四万亿”后中国最大规模的产业投资浪潮。消费增长仍可观。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新订单指数接近60%,主要来自食品饮料烟酒、汽车类、石油制品以及因前期房地产销售回暖而带动的家具、建筑装潢材料的销售。
  申银万国研究发现,年的5年间,9月份的PMI平均比8月提升2.3个百分点,虽然,此次9月份PMI指数环比回升2.1个百分点,但是,从PMI的趋势值看,已经连续数月趋稳,“我们认为这预示当前经济也已趋稳。”
  国金证券分析师曹阳表示,PMI数据比较积极,这反映了工业生产未来将继续反弹向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还显示,新订单指数继续上升。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3.2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只有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低于50%,其余行业均高于5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达到60%以上。
  与此同时,生产指数继续上升。9月生产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尤其以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为最高,达到60%以上。
  9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8%,比上月略升0.6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反弹力度高于上月,国外需求的回升将有望带动出口继续向好。“但由于基数因素、国外补库存结束等的影响,我们预计出口增速在四季度将继续回落,预计全年增速为28.5%,未来出口存在继续超预期的可能。”申银万国研究人员如是说道。
  曹阳表示,进口定单增速加快,一是海外经济疲弱,出口增速将下滑,二是与国内生产反弹带来进口增加有关,这将促使中国在贸易领域的再平衡。
  除了海外需求放缓因素影响出口外,史晨昱称,在人民币汇率和外贸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出口增长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同期的购进价格指数攀升,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65.3%,比上月上升4.8个百分点。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60%,其中中间品类企业最高,达到70%以上。
  对此申银万国称,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大幅反弹,是受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我们认为这主要由前期钢铁、水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动,预计未来持续涨价的概率较低。”
  (网络编辑 刘玥)
【作者:《财经》记者 要雪梅 】
(责任编辑:刘玥)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文档附件:
相关阅读:
? (02-01 09:09)
? (02-01 08:01)
? (02-01 07:35)
? (02-01 09:08)
? (01-31 15:31)
? (01-31 13:55)
? (01-31 13:45)
? (01-31 11:57)
? (01-31 11:02)
? (01-31 10:22)
相关推荐:
全景网特色内容
&48小时博客热贴十天内免登录
汪涛:中国经济稍显起色 官方PMI与汇丰基本吻合
网易财经6月1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个月上升0.2%,高于此前的预期值50.1。分项指数中多数有所回升,购进价格指数明显提高。
对此,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网易财经表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稍好于预期,相比于四月份也上升了0.2%,一般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五月份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四月份,但现在五月份略高于4月份,更显出中国目前的经济有一些起色。 汪涛认为,从分项数据来看,主要是生产环节走强,本月生产指数为53.3%,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这其中主要是电器机械器材这些行业产成品去库存告一段落,然后订单也有所上升,生产有所恢复,但是有些重工业,比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可能还处于去库存阶段。另外,出口订单依然较弱,整体来看,经济有所恢复主要是国内的生产恢复速度比出口要快。相比之前汇丰发布的统计数据官方数据表现更为乐观,汪涛称,汇丰的数据样本较小,主要偏重于小企业以及与出口有关的企业,官方发布的数据里面小企业与出口有关的企业同样较差,这与汇丰的数据是接近的。(杜明远)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692条
评论1662条
评论1518条
评论1364条
评论1334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子座和什么座最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