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对于制造业企物流的重要性性究竟该如何描述...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BSC在制造业企业物流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pdf 4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BSC在制造业企业物流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对于物流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物流管理、降低
物流成本和科学地衡量物流绩效,已成为很多制造业企业强烈的愿望和要求。毫无疑问,
设计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创立完善的物流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是加强物流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旖,也是建立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
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整体效益的必然途径。.对物流运营进行绩效考核
将成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优越的绩效评价方法,它从财务、客户服务、业务流程、学
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与
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与先行指标、以及外部与内部的绩效等诸多方面,从而弥补了传
统绩效评价方法的缺陷,使得评价更科学、准确。平衡计分卡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它在企业绩效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一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理
论和实业界颇为关注地课题。
。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第1章和第2章),指出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
国内外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效果简介,并介绍了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的基
本概念与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为案例与实证研究部分(第3章),主要讲述了平衡计分卡在中国Z制造
企业物流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结论与建议(第4章)。这部分主要讲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得出
的一些结论和平衡计分卡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BSC;层次分析法;制造业企业;物流;绩效评估
UTlLJZATI ONRESEARCHOFLOGI STICSPERFORMANCEEVALUATl0N
SYSTEMBASEDONBSCAMNONGMANUFACTURI NGENTERPRl SE
yea瑙,ahina’s
m觚ufactlIrillgenterprisesprofoundundcrstandiIlg
mefoleofthe
havebecomethe
logistics.M龃ymanufacturingente印ri∞s
s们ng觞piratio璐
强ddemandst0
costs龇ld of
0ptinlizclo酉sticSm姐agement,rcducclogistics lo西sticS
sciencet0me踟fe
asetof∞i锄tificiIldex
perfb衄卸cc.Undoubtedly'the
useofcenainmethodS
creationofaso弧d
t0cvaluatcthe
of觚alySis、the
lo百sticSsystem
me勰ufet0cnh髓cc
lo西sti璐operationsare觚impon锄t
e衢ciency翘d
perfo衄勰cc
inevitablet0髓ta_blishiIlccntiVeand陀s仃aint
cost,and龇e也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包年阅读:300.00元
来源:作者:朱媚;
选择字号大中小
浅析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8-9)徐启文;
(10)朱岳坤;左国平;
(12-13)张广敬;
(14)孙崴崴;
(15)余宜娴;高坤;
(16-17)王国辉;徐龙刚;
(18-19)徐慧剑;章剑林;
(20-21)刘建凤;
(21-22)张营军;
(23-24)石贵龙;
(25)黄陈鹏;
(27-28)张永琴;
(28-29)张芳;
(30)娄佳奇;
(31)薛海霞;王焕;
(32-33)秦志强;
(34-35)徐汉军;
(35-36)曹杨;
(37-38)陈登彪;张澜;
(38-39)王明霞;
(40-41)余艳;徐平磊;
(42-43)许明;
(44)周跃军;罗秋明;
(45)周蝶飞;郑远民;
(46-48)高岳平;
(48-49)朱霖;
(50-51)孙春华;
(51-52)冯义;
(53-54)王剑芳;秦丽芬;
(54-55)张澄澄;
(56-57)张艳梅;
(57-58)王晓燕;
(59-60)党建民;姚伟坤;
(60-61)艾义华;
(62-63)蒋立剑;
(64-65)邓彤;
(65-66)田霖;
(67)牛湘子;
(68)王岫岩;
(69-71)丁志祥;刘加顺;
(72)隋玉凤;
(73)矫庆星;周利萍;王佼;
(74)徐永红;
(75)郭骁勇;吴丽薇;
(76-77)李建伟;
(77-78)陆生堂;
(80)潘灵峰;
(81)张琼银;
(83)王月中;
(84)戴春兰;
(85)赵中华;
(86-89)柳显军;
(89-90)张萍;
(91-92)刘高安;
(92-93)王娜;
(94)刘俊伟;姚兴华;钱枫林;
(95)贾燕南;
(96)唐勤伟;
(97-98)徐伟;龚京平;
(98-99)张超;
(100-101)蒋成忠;
(102-103)撒世敏;
(104)尹后顺;刘士武;
(105)周俊全;
(106)郑月;
(107)陈默;王乐;
(108-110)张爱萍;王娟;
(110-111)孙志恒;钱枫林;
(112-113)黄振宇;李宏龙;
(114-115)徐智伟;
(116)田芹;
(117)刘松金;
(118)曹红欣;牟元军;
(119-120)吴敬芳;洪星;
(120-121)徐莹;
(122-123)张越男;
(124-125)孙海燕;熊湘江;
(126-127)黄英婉;
(128)陈全明;胡玉敏;
(129)江玮;
(130)龚建龙;
(131-132)窦开龙;
(132-133)熊瑾;
(134)邵奋芬;廖资衡;
(135-137)邹波;仲波;
(137-138)丁依萍;
(139-140)陈纬;
(141-142)徐彦东;
(143)张丽耘;
(144-145)徐晓明;向阳;
(145-146)王毅;
(147)陈丽;
(148-150)周莉;周晓志;刘忠印;肖离离;
(151)李青;
(152)王潇;王宇峰;孙雯;
(153)王爽;陈海源;
(154)胡雯蓉;
(155-156)蒋黎晶;
(156-157)刘宇;
(158)王利;
(159)吴渝璋;
(160)孙萍;
(161)孙龙;
(162)范庆平;
(163)李淑英;
(164)彭秋琼;
(165)李建勋;
(166-167)李晨;潘蕙;尹平;
(167-168)李宁;
(169)杨敬伟;
(170-171)陈溪;
(171-172)冯梅珊;
(173)郭勇;王哲;聂武;
(174)郭旭红;
(175-176)杭亮;
(177)严立;
(178-179)郑炜;
(180-181)仇晓峰;
(181-182)杨文平;
(183)高子琴;
(184-185)郭明;
(185-186)徐国维;
(187)陈鹏;
(188-189)秦广业;
(190-191)汤海浩;
(192-194)韩薪雨;
(194-195)甘维;
(196)高华;
(197)刘啸;
(198-199)张月;
(200-201)刘芳清;
(201-202)冯海燕;
(203-204)黄亦农;
(205-206)马晓维;吴昊;任琳;
(207-208)陈超;
(209)宋琳;宋玲;
(210)王伟;
(211)简安;
(212)黄玉燕;
(213)王东岚;
(214)魏爱金;蒋宇慧;
(215)周志刚;
(216)邓霞霞;
(217-218)卿秀玉;
(219-220)杨玉荣;
(220-221)蔡河山;
(222)孟国强;
(223)倪蕾;张弘帆;赵哲;
(224-225)原晋英;
(225-226)冯英梅;
(227-228)周丽;
(228-229)张金福;
(230-231)马金民;
(231-232)王嘉齐;
(233-234)张润波;姜华;
(234-235)刘晓宏;
(236)聂佳;
(237)李祥玲;
(238)李伟杰;
(239-240)袁文红;
(240-241)孔令芬;
(242)陈海;
(243)胡明凤;
(244)桂东;
(245)信蓁蓁;
(246)刘天义;
(247)王正宏;
(248-249)郑华;
(249-250)闵权凤;曾理;
(251)吴灵均;
(252)周瑞云;
(253)王文敏;
(254)谢克宝;
(255)李贵玲;
(256)黄远远;
(257)方云霄;
(258)孙力;
(259)陈志军;
(260)李长兵;
(261)谢瑞红;
(262)朱征;
(263-265)沈晨光;
(265-266)许韬;
(267)龙姚;
(268)徐天骥;
(269-270)李常敏;
(270-271)张小艺;欧阳超英;
(272)杨洋;
(273-274)徐平磊;陈浩凯;
(275)徐永盛;
(276)黄玉姣;
(277)梁颖;
(278)陈晓红;
(279)白永胜;
(280-281)熊毅;
(282-283)缪嘏玮;
(284-285)周海锋;傅奕群;
(286)杨学用;
(287)钟汉波;
(288-289)秦小辉;
(289-290)施他;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503 Service Unavailable
Error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Guru Meditation:
Varnish cache server各地动态: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物流业与制造业应紧密对接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中国最给力的教育考试网站】&&&日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上游制造企业运量萎缩和运输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根据调查,超过四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日,困境中的中国物流业迎来了利好消息,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服务领域的产业规划,物流业搭上了调整振兴规划的末班车。那么,物流业的具体现状究竟如何?物流业和制造业有怎样的关系?物流企业如何与制造企业对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就以上问题,e-works记者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马增荣。  物流业与制造业:星星跟着月亮转  在被列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前,很多人对物流业的概念并不了解。认为物流只是一个简单的运输过程,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马增荣给出了正确答案:“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实体流动的一个过程,它是对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等进行有机整合的一个活动。”他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崔会长对物流业有过这样的一个比喻,“物流业就像是一个旅行社,你报了名以后它就把你的住宿、交通、景点、购物等等全帮你完成,是一条龙的全面服务。”  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物流受服务对象制造业、商业的影响比较大,“相当于星星跟着月亮转”,马增荣介绍说,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制造业的影响也传导到了物流业。以汽车物流为例,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下降了62.06%,使得国际物流这部分受到了很大影响。国内的汽车物流与汽车市场走势相近,因为国家实施了“鼓励小排量车”、“汽车下乡”等政策,一季度国内汽车销量有所提升,但其“增产不增收”即“数量上有提升,经营额却有所下降”的现象同样出现在汽车物流企业的身上。  马增荣解释说,物流的价格与物流对象的价格是有一定关系的。对于附加值高的产品,物流的价格就会高一些,对于附加值低一些的产品,物流价格也很难有所上升。“鼓励小排量车”以及“汽车下乡”等政策,刺大大激了附加值低的汽车产品的销量,再加上,目前汽车产品的价格整体上往下走,汽车生产企业也在压缩它的物流成本,压力自然就转移到了物流企业。  制造企业要与物流企业紧密对接  马增荣指出,当前物流业有三大热点,而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对接也围绕在这三点上。  第一点是外包,制造企业要把它的物流外包。在《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汽车物流,而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也提到汽车企业要着重抓汽车生产研发制造,把非核心的业务实现外包,其中提到了生产性物流。实际上作为一个汽车生产企业,它在生产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决定在三个方面:一是研发;二是生产加工;三是市场。但是一个汽车生产企业一个生产过程的完成绝对不止三个方面,还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仓储和运输。这些环节就可以让更专业的领域去做,它可以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更关键的点上。  第二点是整合,物流业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只有整合才能降低物流的成本,增加效益。如果是汽车生产企业自己去做物流,就无法整合别人的资源。但是,作为物流企业来讲,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它能更好的整合资源,而且运输工具和管理方式都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专业的服务,跟其他更多的企业去建立一种资源整合的关系,来实现运输的满载。  第三点是信息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物流企业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大,对及时性、快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制造企业还是物流企业,信息化有助于优化物流流程,实现快捷准时。信息化要求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在供应和销售终端必须和物流接口,一旦接上口以后,信息系统嫁接到一起,就很难切开。运营中出现良性发展的时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马增荣将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合作比喻为找对象,一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就像结了婚的两口子,碰到问题之后只有互相帮助解决,因为采取极端的方式会造成双方不小的损失。  物流业机遇大于挑战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产业。物流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作用很大,《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发布,也充分体现了物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马增荣分析说,我国GDP总值中物流的成本在18%以上,发达国家是5%-8%,我们的物流成本要比国外高10%。10%意味着什么?打个比方,如果我国的汽车产业每年是1万亿的产值,中间可节约的物流成本就是1千亿。只要降低一个点,每年生产企业就可节约100亿,物流企业就会有100亿的增收。因此,物流业的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  除了巨大的市场,还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除九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都与物流业有关联之外,马增荣认为,国家的四万亿投资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建设铁路,此举会对物流业带来利好。铁路在大批量快速运输上有着任何一个运输工具无法替代的优势,在节能减排、绿色安全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据他了解,大概两到三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干线上要实行客货分流。目前是客货混运,未来,原来的既有线可能都用来货运,客运会有专线。一旦铁路物流的能力释放出来,就会对国内物流行业的整个格局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能形成中长距离的货运都由铁路来完成。很多物流企业都是从公路运输起步的,将来跟铁路运输要进行更多的合作,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后 记  在进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物流业的曝光率才大增起来,实际上,在此之前,物流业一直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来,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以及与信息化的融合正在成为热点,也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国内最大的物流企业中远物流建立起了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完成了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与客户精确、及时的信息共享。如今,物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相信它能给过冬中的中国制造业一个强大的推力。
  欢迎进入:
  更多信息请访问:
  欢迎免费体验:
来源:考试大-
责编:xxm&&&
&考试大网校: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考试大物流师评论排行
主讲:苟杰&&&&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专家解读物流业崛起:制造业物流成本高得惊人
来源:《新楚商》&&&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物流业崛起之专家解读
    ——透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新楚商》杂志 记者 | 李婷
  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将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那么,物流业的发展将会为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的推动?物流行业将需要怎样的扶持?物流行业现在是个怎样的发展状态?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规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6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实施定向调控、注重标本兼治,推动经济优化升级,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决定简化合并增值税特定一般纳税人征收率,减轻企业负担。
  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兼并重组,健全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进物流配送车辆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服务和联通千百万企业,方便和丰富广大群众的多彩生活。
  会议决定,从日起,将自来水、小型水力发电等特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6%、5%、4%、3%四档征收率合并为一档,统一按现行简易计税办法,执行3%的征收率。每年将为相关领域企业减轻税负约240亿元。
   我国物流占GDP居高不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年3月7日公布的《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0.2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8.0%,与上年基本比重持平。
  而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更是高得惊人。今年5月29日,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发布的《马士基集团在中国影响力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对中国的制造商而言,物流成本可高达生产成本30%-40%。
  物流成本的降低将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如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降低CPI指数、减少运输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而宏观上,则可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这对减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乃至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物流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超他国
  物流行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向松祚[微博]曾在电视节目上表示。
  为什么这么讲?现在大家经常说一个数据,中国物流的费用占GDP的比重是18%,远远高于美国、欧洲,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其实这恰好说明了物流对中国经济的极端重要性。为什么?这是因为由于中国庞大的国家的经济内在结构决定的。
  首先,我们的农业是非常分散的,我们的农业现在仍然是分散的家庭的经营单位,农产品要运到城市,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这个庞大的运输必须要满足,所以这是我们城乡二元结构所决定的。”
  反过来,我们的制造业的产品又要从城市里面运到广大的农村,让农民去消费,这个物流是非常巨大的。第三,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比如原材料,我们的能源,主要在西部和北边,但是制造中心主要是在沿海地区,所以你要把原材料比如说从内蒙、山西、新疆,从西边北边运到东部沿海这些省份,这些省份加工成产品以后,再运回去一部分。
  为什么说物流对中国经济如此关键,首先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地理结构决定的。第二个,比如说农产品,我们算过一个帐,很多的农产品至少有60%是运输成本,比如鸡蛋,西红柿等等。每次当菜价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抱怨说没有得到好处,城市市民也说我们成本高,在这里面,运输成本能占到整个成本的60%。如果我们把这一块压下来,或者我们把这一块中的一部分能够转移给农民,那当然是最大的好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流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决定的。
  “小散乱”存在于目前物流行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有辆大卡车,一家人一起就可以成立个物流公司了。这也是我国物流行目前的一个普遍状态,公司小、分散并且比较乱,这对整个行业的价格、效率影响也比较大。”
  他称,其实物流行业的发展很快,现在很多上班族、学生每天都可以收到一个甚至多个快递。像小的地州市,我们说好听了是物流,其实也就是运输,从A地运送到B地而已。
  据了解,中国去年的物流费用超过10万个亿,现在全国没有一家物流公司的年营业额能够超过1000个亿。即使超过1000个亿,是什么概念?也就是1%,所以说为什么很小?因为买一辆卡车,就可以搞物流公司,做夫妻店,太太发货,然后丈夫跑运输,它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散,它很难实现集约。
  向松祚在媒体上指出,物流最理想的状况是什么?比如你买东西,最理想状况是什么?在欧洲他们能做到,从农场直接到超市,中间没有环节,特别是对于新鲜疏菜,他能够做到。
  第二个就是,工厂的材料可以做到,一个是从厂门到家门,一个从厂门到厂门。但是我们现在这样小的公司是做不到的,它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这就带来第三个问题就是差,什么叫差呢?比如说蔬菜,在北京五环外有几个非常大的集散地,但你的车不能进北京,你必须要在岳各庄停下车储存,少则储存两天,多则可能更长,那这个菜早已经蔫了。所以所谓差的问题,比如说很过东西被摔坏了,还有很多东西不能保质保量,这都是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所以怎么解决这三个事,核心还是从小入手。
   发展:政策能否落实到位?
  向松祚称,自2007年,他就看过几个物流企业,当时准备投资,这些年他一直在关注。现在从政策上,各级政府能不能把这三件事做到实处?
  第一件事就是减负,现在物流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成本太高,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专门提到,要降低成本,怎么降低成本?第一,你能不能把乱收费,乱罚款从根本上解决?第二,我们市与市、省与省之间收费的关卡能不能统一?你仍然可以收费,其实现在电子信息系统这么发达,你可以不设卡,但是你仍然可以收到费,国外都有这样成功的经验。
  第二件事就是引导。比如说农产品、日用品,你确实要引导他们成立一些比较大的公司,这个是政府可以做的。
  第三个就是鼓励,比如说一些能够储藏的产品,它确实需要很好的集散中心,在这个集散中心的土地方面给它一些优惠。其实有一些地方发展确实有一个瓶颈,就是土地供应的问题。所以政府把这三件事真正做到实处,首先做到减负,其次你能够引导规模做大,再者是能够鼓励他,包括在税收优惠,土地政策方面,这三件事做到以后,你不用担心企业活不活,因为企业的积极性是很大的,他有钱可以做了,政府的政策就是引导。
  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其实搞物流国外有很多非常先进的经验,比如说大货舱的分捡,现在德国,美国,日本发展出一套完全无人化的系统,就是分捡产品不需要人,完全是智能化。这次国务院提的智能化,智能化这个系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落实国务院这个文件的核心是各级政府在政策上要做到位,你不要担心企业没有活力,只要政策到位以后,企业引进什么技术那完全是他自己的事,这个他一定会做到,你不用担心,我们也不用去说。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