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张大均编制的《青少年科学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调...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状况的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14篇
  摘要 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44063名青少年的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在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中国论文网 /6/view-1134057.htm  关键词 青少年,适应,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鉴于此,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1,8,9]。并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适应的结构,将适应分为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六个方面[1],并编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适应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适应的年龄变化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人,女性2%)人;来自城市2%)人,农村2%)人;重点学校1%)人,一般学校2%)人;独生子女1%)人,非独生子女2%)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张大均、江琦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6个维度,即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其中生理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情绪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人际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学习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社会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生活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量表条目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适应得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适应状况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适应状况越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分量表α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0]。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适应状况整体特点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7,标准差为0.40,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8~2.976。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61,峰度值为0.002,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青少年适应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适应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结果显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0%。   3.2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特点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适应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56.04,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适应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学生;初一学生适应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学生;初二学生适应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学生;初三学生适应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初三学生和大学学生的适应无差异;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适应显著低于大学学生,而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适应无差异。   3.3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3.3.1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理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56,标准差为0.64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50~3.062。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生理适应较高,大学阶段下降明显,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64,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生理适应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三、大学学生;初一学生生理适应显著低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三学生;初二学生生理适应显著高于高二、大学学生;初三学生生理适应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大学学生,初三学生和大学学生的生理适应无差异;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生理适应显著高于大学学生,高一、高三学生的生理适应高于高二。   3.3.2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45,标准差为0.512,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0~3.05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情绪适应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26.34,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情绪适应显著低于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学生;高一、高二学生的情绪适应显著高于大学学生。   3.3.3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人际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34,标准差为0.55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29~2.939。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人际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21.93,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人际适应高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一学生的人际适应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二学生的人际适应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高一学生的人际适应高于高二、高三 ;高二学生的人际适应高于高三、大学;高三学生的人际适应高于大学。   3.3.4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学习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22,标准差为0.596,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16~2.927。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习适应最高,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334.44,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高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二学生的学习适应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学习适应低于大学。      3.3.5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0.57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95~3.00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社会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逐渐平稳,结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39,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高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一、初二、高三学生的社会适应高于高一。   3.3.6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活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854,标准差为0.63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848~2.86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生活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82.82,p<0.001。LSD检验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生活适应高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一学生的生活适应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初二学生的生活适应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学;高一、高二学生的生活适应低于大学。      4讨论      4.1青少年适应的一般状况   在对44063名青少年适应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得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97,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调查总人数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及社会大环境的培养过程中,对生理变化、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活动变化、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4.2各年级青少年适应和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适应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又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也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维度上。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应状况将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初中、高中阶段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和大学阶段却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都较简单,矛盾不多,压力不大,心理冲突较少,所以其适应状况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他们都面临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到了大学阶段,尽管其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经历地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其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强。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与大学生的适应,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适应。也就是说,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只是低水平的适应,而大学生的适应才是高水平的适应。   在生理适应这个维度上,我国青少年适应状况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这一阶段青少年对于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适应性增高。而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学习,沉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从而使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的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他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这一结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特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心理发育均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较以前更广泛,并开始经历各种角色的转换。因而比较注重外在形象,从而造成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心理困扰。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   (2)我国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适应水平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 567~571    2 王永丽, 林崇德, 余国良.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 108~114    3 聂衍刚.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4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1    5 陈君.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咸宁学院学报, ~97    6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3    8 梁宝勇.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 心理与行为研究, ): 577~581    9 张大均, 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 心理与行为研究, ): 582~585   10 张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 81~84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ADOLESCENT IN CHINA      Zhu Zhaohong,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l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A part of the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 adaptation sca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Chinese adolescent. This scale includes six dimensions: bilogical adaptation, emotional adaptation, living adaptation, study adaptation, social adapt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most of adolescent adaptation ability is higher. Adolescent adaptation ability decreased with grade in a whole.   Key wordsadolescent, adaptation,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x5f;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x5f;信效度再研究&#x5f;沈德立,信度和效度,效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_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_信效度再研究_沈德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吉林教育》2014年13期
浅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幼儿素质教育是我国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和重要内容,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对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44【正文快照】:
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而且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乃至今后的人生走向。没有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跛脚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素质教育。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刘云艳,张大均;[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米加德;杨爱华;;[J];中国编辑;2010年05期
孙巧霞;;[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高淑珍;;[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武国荣;;[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徐薇;[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张大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胡晓燕;;[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2期
张大均;[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张大均,冯正直;[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张大均;江琦;;[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刘秀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陈旭;[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刘云艳;[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郭成;[D];西南大学;2006年
江琦;[D];西南大学;2006年
唐点权;[D];西南大学;2007年
赵苗苗;[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雷燕;[D];西南大学;2011年
卢玲;[D];西南大学;2011年
金枝;[D];南京大学;2011年
邓婉君;[D];暨南大学;2011年
张书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甲福;[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孙小园;[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朱立娟;[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徐桂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世朴;[J];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03期
陈佑清;[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郭文安,王道俊;[J];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祝新华,陈群;[J];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王极盛;赫尔实;李焰;;[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刘晓陵,金瑜,林云祖;[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2期
钱含芬;[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肖汉仕;[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声远;;[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康晓光;;[J];中国卫生经济;1988年03期
,原红霞;[J];山西老年;1995年10期
吕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王长生;[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胡东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赵聚奎,肖文锦,王蓉;[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Z1期
余敦旺;[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李国龙;[J];职教论坛;2000年08期
吴星义,李友杭;[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昭红;石艳华;;[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廖明英;;[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会法;王华;;[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吴谅谅;;[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沙若莲;;[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王文增;魏忠凤;;[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启明;;[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陈飞霞;;[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解岩沁;;[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缪海涛;[N];无锡日报;2005年
苏福;[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N];连云港日报;2010年
高虹 季帅;[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王丹;[N];榆林日报;2010年
方娟 苏玲;[N];巢湖日报;2010年
李艳;[N];岳阳晚报;2010年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N];文汇报;2011年
义煤集团公司直属幼儿园
曹卫华;[N];周口日报;2011年
杨丽;[N];北京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艳芬;[D];西南大学;2011年
杨海;[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戴吉;[D];中南大学;2013年
张帆;[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阳中华;[D];中南大学;2012年
李逸龙;[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高文珺;[D];南开大学;2012年
许明智;[D];中南大学;2003年
杨剑;[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张爱莲;[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艳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蔡先锋;[D];扬州大学;2004年
张晓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朱佳;[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齐原;[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莫夏莉;[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胡蓉;[D];西南大学;2010年
孟淑青;[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张亮;[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周方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青&#8203;少&#8203;年&#8203;心&#8203;理&#8203;健&#8203;康&#8203;素&#8203;质&#8203;调&#8203;查&#8203; &#8203; &#8203;文&#8203;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科学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