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钢贸城中间人如何赚钱?

  @长恨哥拿3分 772楼
23:40:52  楼主神人也,希望能继续。本人在佛山从事不锈钢的,迷惘得很。不知道楼主对不锈钢了解如何。望打救  -----------------------------  实不了解,望业内人士说道。  作者:@大空小翼 时间: 16:26:48  小弟是中铁物的,你说的中铁物流事件在我们内部称为华东风险事件,中铁物旗下9大分公司,除西安外无一幸免,在总部及9大分公司的人事调整是非常大的,有些高层面的报纸、网站还透漏一些,好多的人事调整只在内部系统挂网通知。  -----------------------  那是我判断错了,呵呵~~通知 @rooooy1972 知晓。
  绝对内幕。  
  看了三个多小时,很受启发!我一直在思考各类市场中对倒手法的问题,毕竟太小了,接触不到更高层次的东西,认识上道行也还不够,,,今天碰到稍微了解的行业加上楼主详细的分析,受益匪浅。说的是钢铁行业的事却体现了各行业的普遍存在的手法…  曾经我家做矿砂的时候我就建议过我爸拉上银行囤货、倒货。。。(那时候才高中,太邪恶了)可毕竟他还只是个小商人,玩不转资本市场……  非常感谢楼主,我要把他打印下来慢慢学习去了
  @程章鹏 394楼
05:16:25  楼主?建阳人阿?水吉人阿''还是周宁人阿?还有很多人在死守呢'''别啥都说了'''那就真没的做了'''  -----------------------------  今天回看才看到这句,觉得比较重要单独挑出来回复一下:  这个贴主题说的是钢贸,但其实这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别的很多行业,尤其需要资金运作的行业,都是何其相似。  “很多人死守”和我“啥都说出来”其实完全不搭界。我佩服死守的,也佩服很多从业者的从商精神,但我也要认为任何东西都要在阳光下运行,如果是当着秘密而违反法律法规,这种死守我也只能残忍的说句死有余辜了。  原谅我说的这么重,我本人就有很多朋友都在这场危机之中倒下,甚至人已经被抓,去法院网上搜索TA的名字,已判、未判的官司多达两页。做为个人我深刻同情TA们,甚至都幻想自己能一夜暴富拿钱去救他们,或者祈求TA能早日度过难关。但做为普通的社会大众,或者说对社会对国家还有一点点使命感的人,我也清楚的明白,“公平正义比太阳的光辉还重要”不能仅仅是电视上随口说说……  相信你也会理解我的,若不理解,那就原谅我吧。
  但做为普通的社会大众,或者说对社会对国家还有一点点使命感的人,我也清楚的明白,“公平正义比太阳的光辉还重要”不能仅仅是电视上随口说说……  !!!
  回复第795楼(作者:@专用马甲122 于
00:48)  @程章鹏 394楼
05:16:25  楼主?建阳人阿?水吉人阿''还是……  ==========  哈哈哈  
  楼主站的高度不一样,是呀,公平公正最重要,但公平公正会少了些环节。短期可能是痛,但长远来说是好的。
  这个要顶,图文并茂,相当精彩。
  续上:  22、国企,国企  如果上图再加上担保公司,再加上联保互保公司参与,哪怕就是一单出事还不上款了,最后连带倒霉的就好多家。这时候所谓创新的联保互保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链条毒药了。  若或者货是有,但同时又被钢贸商再压给银行或是别的国企,再其中加上担保公司,扯上仓库……我都没办法再用文字叙述清楚了,你说这事怎么处理?这锅粥糊透了,大家还得硬着头皮等着吃不肯散去,也不能散去……  就以上图来说个实例。某国企2给钢贸商出资之后到期不能收回。按上图所示,实际上是钢贸商把钱花了,从道义上来说肯定得去找钢贸商还钱。可是从程序上来说不管是要“退钱”,还是要“发货”,都只能去找国企1。  经历周折之后国企2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将国企1列为第一被告,钢贸商A列为第二被告。于是三方都请律师一通折腾之后,国企2又调整顺序将钢贸商A列为第一被告,将国企1换成第二被告;  一审判决之后,钢贸商和国企1败诉。国企1开始发力——开始无所谓,你爱告不告,反正我要是赢了那没我事,我要是输了我再告钢贸商就是了,总归一句话,我没用钱我也不可能还钱给你。况且我们都是大国企,我还怕你不成?——遂再上诉,提请二审。  再重新组织证据,态度积极配合法院,申请法院调节。大意表明自己没用钱,你告我也没用,况且我自身官司也多了去了,这事真别找我了。况且钢贸商自己也承认钱不是我花的,干嘛纠着我不放呢?  法官也认为说的有事,便询间国企2,愿不愿意抛开国企1,这个案子只单起诉钢贸商?  国企2,我傻啊,起诉钢贸商要是有用,我还弄到现在?他要是有钱能还我还用走到今天这一步?国企1家大业大,程序上他绕不开,也是我最后的希望。什么都可以放,唯独国企1不能放。  好,大家来斗吧。反正我们都不缺钱,不缺人,不缺精力!  几个月后国企2看事情发展无望,再出一路走刑事路线将钢贸商负责人抓了……有作用吗?没作用,但是解气!
  楼主大才,图文并茂,让我们了解了钢贸的冰山一角,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真乱啊,得好好研究研究去,希望楼主继续揭露
  楼主写得好啊,已经很久没有花了这样长的时间来看完一个帖子了,心情很复杂,真的很复杂,作为一个在位于杨浦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一是欣慰自己以前的作出的远离这些所谓的钢材大佬的决定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二是真是觉得可悲,不知道会如何收场。
  我在钢铁上游,受尽了钢厂的气,自以为还是比较了解钢铁形式的,看了此贴,才发现自己了解的太肤浅。  学习了,谢谢楼主。  
  mark,也算是冶金行业设备供应商,还真不了解这些内幕
  @专用马甲122
14:33:38  20、续上:  我们再回看上面的例子,试想,如果上例中3月4号A公司收到回款2150万,但却没有还给银行(没关系,我30元/月/吨的利息照付就是了),而是把钱挪做它用了呢?  银行实际出资是80%,即1600万元,费用30元/月/吨计算,一个月就是15万元,即这1600万现金融资成本为:0.9%,即1分不到。  如果我短期拆借给同行,按3分一个月算,一个月的收益是48万!,除去成本还有33万。我擦,这来钱也太快了吧。  房地......  -----------------------------  @521dys 710楼
15:24:41  这段精彩啊。大实话啊!  -----------------------------  我狂顶
  楼主加油!!
  顶一下
  @暗月风轻 801楼
11:10:00  这个要顶,图文并茂,相当精彩。  -----------------------------  刘敏
  @愤怒的葡萄核 781楼
12:55:21  这些风险都是投机造成的。而所谓的投机分子,往往也是很有眼光,看得到后面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钢贸的操作模式没变,结果却随时间推移发生巨变?那是因为初期国家经济发展的巨额投资足以托起这个不断吹大的泡泡,到后来,这个泡泡不在增大,或者说开始有破裂的迹象了,风险爆发。  其实诸位,观察肥皂泡是很有趣的:当它膨胀到一定程度,表面五颜六色的花纹增多并且急速流动时,意味着破裂在即。  -----------------------------  兄弟,那请问你一下,那楼市呢,务必做答
  @专用马甲122 783楼
15:36:16  20、续上:  说到根源呢,一开始涉足这个行业的国企倒也不是完全凭着钱多。一些大央企由于业务的拓展,自身的建设就需要很多材料供应,于是便专门成立物资供应公司来负责集团的采购,时间一长钢材便变慢慢被筛选出来了。再加之钢贸商的迎合,于是带动更多国企进入。  那实际演变到最后国企参与钢贸融资环节是什么?  是国企凭借着自身的信用和招牌,拿着银行的钱,以货物销售的名义,为下游企业进......  -----------------------------  刚贸商肯定在三国起领导那里使钱了,要不然不会那么简单
  夜了,都睡吧……日出日落,白昼更替乃天道所律。不会一直黑夜,也不回一直是中天艳阳,也许否极方泰来吧。  
  马  
  回复第802楼(作者:@专用马甲122 于
11:14)  续上:  22、国企,国企  如果上图再加上担保公司,再加上联保互保公司参与,哪怕就是一单出……  ==========  国企1和国企2有供销合同吗?有的话该判国企付款啊。  
  国企2,我傻啊,起诉钢贸商要是有用,我还弄到现在?他要是有钱能还我还用走到今天这一步?国企1家大业大,程序上他绕不开,也是我最后的希望。什么都可以放,唯独国企1不能放。  好,大家来斗吧。反正我们都不缺钱,不缺人,不缺精力!  几个月后国企2看事情发展无望,再出一路走刑事路线将钢贸商负责人抓了……有作用吗?没作用,但是解气!  ______________  其实不一定是为了解气,更多的是为了交差,证明自己已经用尽全力,国企业就是这样的,很死板,不知道楼主是否认可。
  回复第677楼,@专用马甲122  @沦落狗牙为看客 665楼
20:47:52   这么精彩,今天第三次看,终于更新了,皇上继续,小的给您伺候着   -----------------------------   别介,开玩笑了,只要允许写,没人看我也得写完呐。   作者:@andytom1 时间: 22:15:14   楼主,有个事不是很懂,既然钢厂是现货现收,不压货不余帐为什么好像也很缺钱那样子,就算是市场景气的时候资金链也不松呀,为什么呢,请指教。   ---------------------------   是,钢厂缺钱,比谁都缺,这段我肯定要写,腹稿的名字都取好了,叫《不能停产的钢厂》,再等等吧。其实我前提有一个地方稍微提到过……   明儿不更新,有事出远门。有微薄的朋友可以加我新浪同名微薄 @专用马甲122  --------------------------  跟上游铁矿石有关?  
  回复第801楼(作者:@暗月风轻 于
11:10)   这个要顶,图文并茂,相当精彩。 ==========  
  23、国企的作风  一直在说国企干好了是奇迹,干不好是常态,这话虽有偏颇,但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笔者就述以自己一斑之窥,让大家自测全豹之貌。  以下叙述是将多家国企经历融合一起,各位权当做是故事来看,切勿对号入座:  某国企(大央)在钢材贸易发现商机,但由于种种限制,迫切需要成立新公司来运作(具体原因就不交行了)。于是将新公司计划上报总公司,经过总公司会议讨论之后方案通过。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新公司的组建了,董事长要配、副董事长要配、总经理要配、副总经理要配、总经办的人员要配、分管行政人事,分管仓库,分管风控,分管融资的各部门副总都要配上。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这么重要的角色当然得要配上。  好了,万事俱备,等等,还没有,搞了这么长时间,居然忘了要配业务人员了,这个岗位也很重要,谁能胜任,有没有懂钢材的?呃,这个没有?没事,没事,业务副总由我们自己人来做,再从外面招个懂行的部长或是部分经理吧,不就是花点钱嘛……  再往下的什么市场部宣传部,网络部门什么的,需要什么就配什么好了。各部门跑脚的小弟小妹看着招就好。  公司成立了,下面就是着手开个动员大会了,要是能把上级公司、上上级公司领导请过来,那阵势才好看。  会议开得非常的隆重,气氛热烈而祥和。最后由业务部门某负责人发言说,“当前我们新成立,我认为目前与某某公司合作,凭借我们**的品牌优势,肯定能……”话音未落,大领导脸就变了:“我们**公司还需要跟别人合作?要做就做第一,除此我们丢不起这个人!”  平时什么什么上级来人全程接待,什么过节送礼Pad一买就是几十个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下面挑几个事情大家自己去品味。  俗话说会议上能决定的都不是事,重要的事情都不是会议上决定的。所以你在他们的会议上会看到“奇怪”的景象。当大领导说要做什么,下面由大家来讨论下是否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保证鸦雀无声。被点到名不得不说也只会说同意;当遇到问题大领导问需要怎么解决的时候,基本不会有人说我认为这事应该怎么办怎么办。哪位领导这时候如果提出了意见,后面也会是一片默认或是赞同之声。如果不是侵犯到自己的利益,那么所有的会议审批我不可能去做反对之声。原因很简单,第一,反对是需要理由的;第二,你反对不成功让自己下不了台,你反对成功了以后按你说的办出了事你得担着责任;第三,所有说的话都有会议记录,尤其是最先提出观点的人。  我不能一刀切的说全是这样,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是行政级别高的公司,越是规模大的公司,上述的现像也越严重。  所以这现造成了国企的两个常见的现像:  1、 有魄力,敢改革的大领导往往能带领公司做出突出的成绩;  2、 主张改革,个性张扬的领导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
  @不才楼
03:57:01  回复第802楼(作者:
@专用马甲122
11:14)  续上:  22、国企,国企  如果上图再加上担保公司,再加上联保互保公司参与,哪怕就是一单出……  ==========  国企1和国企2有供销合同吗?有的话该判国企付款啊。  -----------------------------  当然有合同,上面图中相连的两个单位之间都是销售合同做线的。  作者:@我在中国好多年 时间: 07:20:48  几个月后国企2看事情发展无望,再出一路走刑事路线将钢贸商负责人抓了……有作用吗?没作用,但是解气!  ______________  其实不一定是为了解气,更多的是为了交差,证明自己已经用尽全力,国企业就是这样的,很死板,不知道楼主是否认可。  --------------------------------------  当然认可,为了交差,为了认为还有最后一丝希望,为了认为能逼出钱,为了让更上级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自己是纯被骗的,得要拿出姿态来……可是最后的结果很明了,没有作用。  作者:@arebuarebu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11:07:05  跟上游铁矿石有关?  -----------------------  钢厂缺钱,和铁矿石有部分关系,还有更多原因,员工结构,产能严重过剩,设备落后等等吧。这个后面会说到。
  天理不容  
  每个行业里面的运作细节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尤其楼主条理清晰地讲来,既客观中立又满含人文关怀,并不是每个曾经的局内人都能做到的。
  得留名  
  23、续上  国企的作风  2012年该公司业务部、风控制部与钢贸商谈好一笔业务2千万,为了方便出款,也为了便于向领导汇报,要求付款对像也得一家国企,于是钢贸商便如上图例找来了“国企1”。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司仍用上图中的“国企2”来表示,交易流程如上图不变,过程如下:  钢贸商分别向这两家国企提供了另一方的资质(国企1和2业务人员从未谋面,中间的文件合同等均由钢贸商传递)  钢贸商A与国企1签订销售合同,将钢材卖给国企1。——收全款,45天后交货;  国企1与国企2签订销售合同,将钢材卖给国企2。——收全款,45天后交货;  国企2与钢贸商B签订销售合同,将钢材卖给钢贸商B——先收20%货款,90天后收余下80%货款,90天后交货。  同时钢贸商A和B私下再和国企2签订担保合同,担保这次交易全部环节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均由A和B公司负责。  合同签好,B公司保证金打到国企2,国企2的二千万便迅速出款了。45天后监管公司反馈,并未收到货物。  国企2的业务人员开始找钢贸商A,问货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按合同是国企1交货给国企2,应该找国企1要货。但实际上大家也知道,问题肯定出在钢贸商那里了)。钢贸商告知,货订了,但钢厂货还没发出来,还在催。国企2不相信,便要求查看与钢厂的订货合同,合同拿到后发现是伪造,钢贸商根本没去订货!随后钢贸商坦白确实没有订货,钱花了,但是保证45天后(即总共90天)会以钢贸商B的名义把另80%款还回来,只要钱回来了,货不货的就不重要了,反正事情就这样,现在外面风声鹤唳,你们看着办吧。  业务人员随后回公司向部门领导汇报,部门领导觉得事情太大,自己担不了,便汇报总经理(总经理负责日常业务,董事长/副董事长只是上级公司挂名)。  于是公司立即召开小范围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最后拿出的方案是先盯着钢贸商,催他要么赶紧发货,要么提前还款。但合同毕竟还没到结束期,暂不上报。  此期间国企1也找钢贸商要过货,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已经与国企2达成协议了,到期会直接还款,不用催了。国企1想想也是,国企2都不催,我帮着催什么,出款的人不急,我中间人没必要做这种不讨好的事。  再45天后(最黄金的45天过去了),想都不用想钢贸商肯定没有钱还。国企2着急了,开始对钢贸商软硬兼施,一边业务人员声泪俱下谈感情,一边放话威胁我不好惹。  光放话看来是不起作用了,先发函吧,程序上得先给国企1发个函,再给钢贸商A和B发个函。这算是正式一步,将来万一有什么好歹给上头也有个交待。  函发了,照样不顶用。估计这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别人家虽然货权有争议,但好歹了算有,我们倒好,压根货影都没有。  货是没得抢了,那抢资产吧。查!查钢贸商名下有没有财产,要有的话能覆盖掉也成。结果出来了,资产倒是有,但这东西需要评估,得要时间。  该企业便一边评估,一边上报上级公司——上级公司其实也知道了,一个公司这么大家子,见风使舵的还怕没人么?——这一上报,其实也为难了上级公司了,大家想像一下自己要是上级领导怎么办?罚还是不罚?做点动作还是无动于衷?钱损失了事小,路没走对那就是糊涂了。  罚!总经理,业务副总先革职写检查,其余人员先先处理善后,等下一步发落。上级单位重新派人来全权处理此事,直接像上级公司汇报。  于是前期基本谈妥的资产覆盖方案搁浅,新上任领导需要重新评估。一查发现我钱是付给国企1的,货也是他没交,至于和钢贸商之间的事情我不管,你们下面以前来往的人你们该要接着要,但公司目前的重心转向找国企1,钱要不要得回来不是重点,程序对了才是重点。  交锋几次之后发现国企1态度蛮横,一时也没办法。于是在某次国资委会议上向“大哥”申诉,某公司欠我钱不还,您得给做主。大哥笑了笑,都是自己人,我怎么好说什么,转身撂下一句话:“你们的事自己去解决,该打官司就打。”  大哥发话了,后面不用想了,律师现成的,文件准备好,起诉国企1,起诉钢贸商。什么资产覆盖,多少都不要,除非现款打我账上,不然就只有上诉一条路了。  另一头国企1也不是吃素的,大领导在国姿委会议上当着大哥面被别人要钱,这个脸丢大了。高层震怒,给我查!所有与此相关人员统统查办!  下面就是律师斗法了:国企2说很简单,合同是与国企1签的,钱也是打给国企1的,货没收到,你这是合同未履约,要么给货,要么现在就还钱;同时钢贸商做过担保,也诉。  国企1说,这事不简单,我才是受害都者,是被你们合伙骗了。这是国企2自己给钢贸商融资,从我这里过是为了欺骗他的领导,拉我垫背。现在找我要钱?我又没花你钱,至于具体怎么回事,你心里明镜似的。你跟我签的什么合同,我们连人都没见着面,几千万你就打我账上,有你们这么做生意的吗?  钢贸商说,我承认,钱是我花了,现在还不上,你们说的我都认,要是愿意宽限时间就给我宽限,要不愿意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没完没了的拉锯便开始了……  几个月后国企2的新领导说,我听说开始还有资产覆盖,要不再派人去问问还有没有。回话来了,钢贸商自己前来:当初说的资产已经抵给别人了,现在还有几处房产,估价大概七八百万,要不您先收着,余下的我再慢慢还。  领导仔细想了想,仔细想了想,想了想——放弃了!  “我告诉你,除去利息,你欠我1600万,这事不是我手上发生的,不关我的事。现在的状态,如果你能一次性还我,这事就了了,我有功;如果不能一次性还我,我接受了你的这个方案,到时候万一处理不干净,留了尾巴,反而成了我的事。所以你这方案我不能接受。”  这话太实,太真,太TMD真了,简直就是要进入职场社会,进入国企,进入公务员行列的年轻人必听的话啊!光听完了还不够,还得好好琢磨!  后续:  半年后,国企2将案件转刑事,钢贸商负责人被抓,其公司破产,仅有的资产提前被转它处。双方信任全无,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国企1被纠缠其中,不能自拨……  至此,各位看官,您还记得起来开始头所述的国有企业应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起哪些作用吗?还记得吗?!  24、国企之小结
  续上:   22、国企,国企   如果上图再加上担保公司,再加上联保互保公司参与,哪怕就是一单出事还不上款了,最后连带倒霉的就好多家。这时候所谓创新的联保互保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链条毒药了。   若或者货是有,但同时又被钢贸商再压给银行或是别的国企,再其中加上担保公司,扯上仓库……我都没办法再用文字叙述清楚了,你说这事怎么处理?这锅粥糊透了,大家还得硬着头皮等着吃不肯散去,也不能散去……   就以上图来说个实例。某国企2给钢贸商出资之后到期不能收回。按上图所示,实际上是钢贸商把钱花了,从道义上来说肯定得去找钢贸商还钱。可是从程序上来说不管是要“退钱”,还是要“发货”,都只能去找国企1。   经历周折之后国企2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将国企1列为第一被告,钢贸商A列为第二被告。于是三方都请律师一通折腾之后,国企2又调整顺序将钢贸商A列为第一被告,将国企1换成第二被告;   一审判决之后,钢贸商和国企1败诉。国企1开始发力——开始无所谓,你爱告不告,反正我要是赢了那没我事,我要是输了我再告钢贸商就是了,总归一句话,我没用钱我也不可能还钱给你。况且我们都是大国企,我还怕你不成?——遂再上诉,提请二审。   再重新组织证据,态度积极配合法院,申请法院调节。大意表明自己没用钱,你告我也没用,况且我自身官司也多了去了,这事真别找我了。况且钢贸商自己也承认钱不是我花的,干嘛纠着我不放呢?   法官也认为说的有事,便询间国企2,愿不愿意抛开国企1,这个案子只单起诉钢贸商?   国企2,我傻啊,起诉钢贸商要是有用,我还弄到现在?他要是有钱能还我还用走到今天这一步?国企1家大业大,程序上他绕不开,也是我最后的希望。什么都可以放,唯独国企1不能放。   好,大家来斗吧。反正我们都不缺钱,不缺人,不缺精力!   几个月后国企2看事情发展无望,再出一路走刑事路线将钢贸商负责人抓了……有作用吗?没作用,但是解气!   …………………   写的太好了,楼主继续。解气。  
  请继续  
  回复第827楼,@专用马甲122  23、续上   国企的作风   2012年该公司业务部、风控制部与钢贸商谈好一笔业务2千万,为了方便出款,也为了便于向领导汇报,要求付款对像也得一家国企,于是钢贸商便如上图例找来了“国企1”。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司仍用上图中的“国企2”来表示,交易流程如上图不变,过程如下:   钢贸商分别向这两家国企提供了另一方的资质(国企1和2业务人员从未谋面,中间的文件合同等均由钢贸商传递)   钢贸商A与国企1签订销售合同,将钢材卖给国企1。——收全款,45天后交货;   国企1与国企2签订销售合同,将钢材卖给国企2。——收全款,45天后交货;   国企2与钢贸商B签订销售合同,将钢材卖给钢贸商B——先收20%货款,90天后收余下80%货款,90天后交货。   同时钢贸商A和B私下再和国企2签订担保合同,担保这次交易全部环节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均由A和B公司负责。   合...  --------------------------  好大一块蛋糕。渣子够养活一堆人。  
  写的好!!!!!!  国企啊一般都是说得比唱的好听  
  回复第827楼(作者:@专用马甲122 于
21:18)  23、续上  国企的作风  2012年该公司业务部、风控制部与钢贸商谈好一笔业务2千万,为了……  ==========  法院有法不依。既然国企1和同企2有合同,国企1用了国企2的钱,怎么不判国企1还钱?合同到了法院不管用,那还订个什么合同呢?  
  几个月后国企2的新领导说,我听说开始还有资产覆盖,要不再派人去问问还有没有。回话来了,钢贸商自己前来:当初说的资产已经抵给别人了,现在还有几处房产,估价大概七八百万,要不您先收着,余下的我再慢慢还。  领导仔细想了想,仔细想了想,想了想——放弃了!  “我告诉你,除去利息,你欠我1600万,这事不是我手上发生的,不关我的事。现在的状态,如果你能一次性还我,这事就了了,我有功;如果不能一次性还我,我接受了你的这个方案,到时候万一处理不干净,留了尾巴,反而成了我的事。所以你这方案我不能接受。”  这话太实,太真,太TMD真了,简直就是要进入职场社会,进入国企,进入公务员行列的年轻人必听的话啊!光听完了还不够,还得好好琢磨!  _________________  新官场现形记,宁求无功,但求无罪。
  半年后,国企2将案件转刑事,钢贸商负责人被抓,其公司破产,仅有的资产提前被转它处。双方信任全无,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  钢贸商估计也是苦呀,以楼主的例子为例,欠1600万,加上利息,估计最少坐牢也要10年或以上吧,罪名应该是诈骗罪吧?  广州市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法定刑幅度
  数额3000元,量刑起点最高为一年,每增加1600元至2000元,增加1个月刑期。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
  数额50000元,量刑起点为三年,每增加65000元至66000元,增加1年刑期。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
  数额500000元,量刑起点为十年,每增加500000元,增加1年刑期。  度娘了下法律条文,钢贸商也苦呀,十年以上的日子在高墙内度过,何苦呢。  希望楼主讲讲刑期及值不值,我对这个有兴趣,付出的代价与收获成不成正比。呵,
  乐从钢材城也是一片萧条。  
  楼主,小弟不懂。麻烦解释一下,按照你22号那张图来分析,既然国企2掌握了货权,如果钢贸商B不给钱,那国企2为什么要发货给钢贸商2?直接把货卖了可以不?
  好文章,因为有这样的好帖子,我们才常来天涯。
  再次顶贴
  @我在中国好多年 834楼
08:21:36  半年后,国企2将案件转刑事,钢贸商负责人被抓,其公司破产,仅有的资产提前被转它处。双方信任全无,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  钢贸商估计也是苦呀,以楼主的例子为例,欠1600万,加上利息,估计最少坐牢也要10年或以上吧,罪名应该是诈骗罪吧?  广州市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法定刑幅度  数额3000元,量刑起点最高为一年......  -----------------------------  钢贸企业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很多的法人往往是七老八十、病病歪歪,监狱是不收的,你要打官司去找法人好了。至于实际弄到钱的,一个个生龙活虎、一夜七次不成问题,但问题就是按照法律程序走太平无事。
  精彩!请继续  
  为什么第9页怎么都打不开 别的贴都能想看那页就看那页的
  好贴,楼主继续!!
  @不才楼
07:34:03  回复第827楼(作者:
专用马甲122
21:18)  23、续上  国企的作风  2012年该公司业务部、风控制部与钢贸商谈好一笔业务2千万,为了……  ==========  法院有法不依。既然国企1和同企2有合同,国企1用了国企2的钱,怎么不判国企1还钱?合同到了法院不管用,那还订个什么合同呢?  -----------------------------  兄弟,我没有具体说法院怎么判的,你何来法院有法未依呢(有个地方还说国企1一审败诉,不服再上诉)。况且这里面国企1“用了”国企2的钱,表述不算完全正确,他是收到之后立马付给上家了。另外我也分别叙述了三方的辩论观点,你要不在看看?  作者:@我在中国好多年 时间: 08:21:36  希望楼主讲讲刑期及值不值,我对这个有兴趣,付出的代价与收获成不成正比。呵,  -----------------------------------------  刑期我不熟悉,但了解的是双方辩论的焦点。  国企走民事诉讼,提是合同未履行,要退钱;  走刑事,提的是合同诈骗;  钢贸商则回应为不是合同诈骗,而是一种融资行为。  最后就取决于法院的认定了,如果是诈骗,那都不轻,八年十年都还是少的了。如果是融资行为,就不好说了。  至于说值不值,仁者见仁吧。前面有个兄弟说牺牲某一个幸福了全家,我已经表达过个人不认可。只是这个社会价值观都转为唯钱论英雄,我也不好说值不值得,称在各位心中。  作者:@不懂就问人2013 时间: 10:22:52  楼主,小弟不懂。麻烦解释一下,按照你22号那张图来分析,既然国企2掌握了货权,如果钢贸商B不给钱,那国企2为什么要发货给钢贸商2?直接把货卖了可以不?  -------------------------------------  国企2没有拿到货,要是有货还怕什么。你估计没有看清楚我说的,我即使说到有货也是说前几笔做了真货,到后面就才把钱转移玩虚的了。  作者:@swp515 时间: 16:54:43  钢贸企业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很多的法人往往是七老八十、病病歪歪,监狱是不收的,你要打官司去找法人好了。至于实际弄到钱的,一个个生龙活虎、一夜七次不成问题,但问题就是按照法律程序走太平无事。  ----------------------------  这个你放心,法人重要,但现在也更讲究实际控制人,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我说的刑警盘问司机的故事(第4页),最后身为法人的司机交代清楚之后也完全没事了。“他们”是做了很多我们看起来像猪一样的事情,但是他们绝对不傻,相反,他们是很多精英份子……我就不细说了。
  支持楼主!  
  @不才2013
07:34:03  回复第827楼(作者: 专用马甲122 于
21:18)  23、续上  国企的作风  2012年该公司业务部、风控制部与钢贸商谈好一笔业务2千万,为了……  ==========  法院有法不依。既然国企1和同企2有合同,国企1用了国企2的钱,怎么不判国企1还钱?合同到了法院不管用,那还订个什么合同呢?  -----------------------------  兄弟,我没有具体说法院怎么判的,你何来法院有法未依呢(有个地方还说国企1一审败诉,不服再上诉)。况且这里面国企1“用了”国企2的钱,表述不算完全正确,他是收到之后立马付给上家了。另外我也分别叙述了三方的辩论观点,你要不在看看?  作者:
@我在中国好多年
时间: 08:21:36  希望楼主讲讲刑期及值不值,我对这个有兴趣,付出的代价与收获成不成正比。呵,  -----------------------------------------  刑期我不熟悉,但了解的是双方辩论的焦点。  国企走民事诉讼,提是合同未履行,要退钱;  走刑事,提的是合同诈骗;  钢贸商则回应为不是合同诈骗,而是一种融资行为。  最后就取决于法院的认定了,如果是诈骗,那都不轻,八年十年都还是少的了。如果是融资行为,就不好说了。  至于说值不值,仁者见仁吧。前面有个兄弟说牺牲某一个幸福了全家,我已经表达过个人不认可。只是这个社会价值观都转为唯钱论英雄,我也不好说值不值得,称在各位心中。  作者:
@不懂就问人2013
时间: 10:22:52  楼主,小弟不懂。麻烦解释一下,按照你22号那张图来分析,既然国企2掌握了货权,如果钢贸商B不给钱,那国企2为什么要发货给钢贸商2?直接把货卖了可以不?  -------------------------------------  国企2没有拿到货,要是有货还怕什么。你估计没有看清楚我说的,我即使说到有货也是说前几笔做了真货,到后面就才把钱转移玩虚的了。  作者:
时间: 16:54:43  钢贸企业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很多的法人往往是七老八十、病病歪歪,监狱是不收的,你要打官司去找法人好了。至于实际弄到钱的,一个个生龙活虎、一夜七次不成问题,但问题就是按照法律程序走太平无事。  ----------------------------  @专用马甲122 843楼
23:08:52  这个你放心,法人重要,但现在也更讲究实际控制人,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我说的刑警盘问司机的故事(第4页),最后身为法人的司机交代清楚之后也完全没事了。“他们”是做了很多我们看起来像猪一样的事情,但是他们绝对不傻,相反,他们是很多精英份子……我就不细说了。  -----------------------------  我不怀疑有些人的智商,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有些人是穿着一条裤子的。弄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个环节上的每一个人默契配合,否则是不可能做成事情的,所以也必须就是利益均沾的。  讲一个故事:06年某银行的稽核来我所核实上海SY的审计报告,立刻发现所谓的05年度SY集团公司审计报告是套用下面一个公司的报告文号自己编的,我们根本就没出具过这样一份审计报告。当我指出这个问题后,银行的稽核抓过报告就跑,拦都拦不住。直接打电话到该行找领导,领导先说要调查核实,过几天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说是让该公司再出五万块钱给我所,我所把这份报告认下来,这事情就过去了,你说这是人话?我想去报案,给所里其他人拦住了,因为手里没有证据,证据给银行的拿回去了,看这个架势绝对不可能给你的。最后只能给注协写个情况汇报了事。没有利益的话鬼才会信事情会这样发展。所以后来对这些钢材大佬我是敬而远之的,哪怕是那位周会长与人搞的私募也请他拿回去了。
  @专用马甲122 843楼
23:08:52  这个你放心,法人重要,但现在也更讲究实际控制人,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我说的刑警盘问司机的故事(第4页),最后身为法人的司机交代清楚之后也完全没事了。“他们”是做了很多我们看起来像猪一样的事情,但是他们绝对不傻,相反,他们是很多精英份子……我就不细说了。  -----------------------------  又看了一下,说道这个司机问题老兄可能就没有我知道的多了,因为按照工商注册公司的规定,办理过程允许委托授权代理,但是注册文件包括章程之类的东西所有股东是必须要到现场签字确认文件的,绝对不允许委托代理,代签那更是有问题的。经侦之所以放过那位司机一是因为这位运气好,没有在文件上签字,而是因为如果要追究司机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把代办公司的那伙人包括工商的经办人员都要扯上了,那就会弄得工程浩大。而且只要能证明工商存档的文件不是本人签字,那工商肯定有脱不开的干系。所以这个事情经侦也就放过司机了。
  @专用马甲122
23:08:52  这个你放心,法人重要,但现在也更讲究实际控制人,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我说的刑警盘问司机的故事(第4页),最后身为法人的司机交代清楚之后也完全没事了。“他们”是做了很多我们看起来像猪一样的事情,但是他们绝对不傻,相反,他们是很多精英份子……我就不细说了。  -----------------------------  @swp515 846楼
02:06:47  又看了一下,说道这个司机问题老兄可能就没有我知道的多了,因为按照工商注册公司的规定,办理过程允许委托授权代理,但是注册文件包括章程之类的东西所有股东是必须要到现场签字确认文件的,绝对不允许委托代理,代签那更是有问题的。经侦之所以放过那位司机一是因为这位运气好,没有在文件上签字,而是因为如果要追究司机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把代办公司的那伙人包括工商的经办人员都要扯上了,那就会弄得工程浩大。而......  -----------------------------  swp515,的确是这样,GA也不想将事情扩大化,也怕搞出更麻烦的事来,本来就够烦的啦。不过说真的,现在的有限公司,真的是有限公司呀,只要资产一转移,以现行的法律,办法还真不多,所以跟有限公司打交道,最好签合同时写明,万一出什么事,实际操控的人也承担责任就好了,可惜实现中,普通人的法律观念没有这么强,并且合同的双方不怎么平等,你要人家签这个,人家可能找第二家。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顶顶,支持楼主
  “我告诉你,除去利息,你欠我1600万,这事不是我手上发生的,不关我的事。现在的状态,如果你能一次性还我,这事就了了,我有功;如果不能一次性还我,我接受了你的这个方案,到时候万一处理不干净,留了尾巴,反而成了我的事。所以你这方案我不能接受。”。。。精彩!现今中国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看了上面一段话,也就理解了。
  @我在中国好多年 847楼
07:42:56  swp515,的确是这样,GA也不想将事情扩大化,也怕搞出更麻烦的事来,本来就够烦的啦。不过说真的,现在的有限公司,真的是有限公司呀,只要资产一转移,以现行的法律,办法还真不多,所以跟有限公司打交道,最好签合同时写明,万一出什么事,实际操控的人也承担责任就好了,可惜实现中,普通人的法律观念没有这么强,并且合同的双方不怎么平等,你要人家签这个,人家可能找第二家。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  所以就会有律师带领着穿黑皮夹克的光头上场啦,而且现在他们也是讲法律的哦,就是你打110叫来JCSS们也是经济纠纷不是他们管辖的范围。
  @haoyunlaiok 358楼
23:13:19  回忆起90年,那时6.5的线材从1400多元,几个月就涨到4300多元!我们单位一傻胖子,给某个单位发货,货到车站后那个单位的领导嫖娼被拘留了,没人收货,这个傻胖子就把货卖给另外的公司了,然后把货款收来汇給厂家,叫厂家继续发货。货到了就找人接手,几个回合下来,等第一个拿钱进货的经理从拘留所放出来时,我们单位的傻胖子已经掘得自己的第一桶金了,傻胖子就自己辞职开公司了。成功了的谭傻胖子四处吹嘘自己聪明,并美其名曰:借鸡生蛋!  太多的故事,改天再说,我们单位那个谭胖子08年坐在自己花了8000万造的别墅里,和大老婆,二奶,小三及她们为他下的崽(他有4个老婆,并且和睦相处),全家坐在别墅里看奥运会开幕式,只听一声巨响,别墅倒塌,全家丧命,身边的仆人只是受了点轻伤,后来调查倒塌的原因是:劣质钢材引起的……  -----------------------------  这故事前后都是真的?经历太过传奇,能发此人的八字来研究一下吗?谢谢,没有时辰的话,光生日也行。
  马克刘明顶楼主
  liu~~~~~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高人,膜拜。
  mark  
  一早起来顶一顶,跟喜欢此帖的同学及楼主说声早上好
  牛人!做记号!  
  怎么没了  
  早上好,争取今天更新。楼主不会太监的,晃心好鸟。  @我在中国好多年 这位仁兄顶了好多次,感谢了。  @宁吉尔苏
说:  这故事前后都是真的?经历太过传奇,能发此人的八字来研究一下吗?谢谢,没有时辰的话,光生日也行。  ------------------------  兄第只研究四柱吗,还有没有别的。比如六爻,拆字,梅易什么的……
  天天潜水今天再顶一次  
  MARK。
  早上好,争取今天更新。楼主不会太监的,晃心好鸟。  @我在中国好多年
这位仁兄顶了好多次,感谢了。  @宁吉尔苏
说:  这故事前后都是真的?经历太过传奇,能发此人的八字来研究一下吗?谢谢,没有时辰的话,光生日也行。  ------------------------  @专用马甲122 865楼
09:14:19  兄第只研究四柱吗,还有没有别的。比如六爻,拆字,梅易什么的……  -----------------------------  么有,就四柱都没研究透呢,呵呵,所以想多收集些实例研究看看,毕竟八字流年大运生下来就是固定的了,不会变了,可以慢慢研究  六爻见别人玩的,单玩的准确率都不高,往往拿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去套,那些会配合别的一起看的往往断事准一些,不过我估计也是很多个人经验在里头
  24、国企之小结  节选虚拟经济的定义:“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  笔者不懂经济学原理,以有限的认知枉断。实体经济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是人类通过劳动而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而虚拟经济只是对实体起到辅助作用,只是在某些地方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切勿本末倒置啊!  反观现在的某些大地方国企,某些有着“共和国长子”美喻的大央企,本应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保值增值,为经济的调节发挥作用,但实际却是凭着“人民”给予的资源,在市场竞争中与民争利。凭着“人民”给的信用,在市场及资本运作中飞扬跋扈。本应走在“创造”的最前沿,可实际却是冲在“收益”的最前头。  又何止是钢贸,现在哪行哪业,只要有利可图,哪里没有充斥着国企的身影!顶着人民的后盾,不去创造价值,生产价值,却还披着实体的外衣,打着实体的幌子,游戏般将账户上的数字从这个增变为另一个,前赴后继,乐此不疲。这种戕害经济,扰乱经济的做法早已与身负使命背道而驰。其部分“长子”,“次子”的部分行为,又与弑母何异?  分公司之间抢货,打官司;被同一个客户同一个手法欺骗多次;刚进入行业还一单没成做就被骗好几个亿;出事如无头苍蝇,危机处理方法让人贻笑大方;欺瞒股民;只为保身,不计损失;铺张浪费,好大喜功;对上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对下工于心计,发个指令都故意含混,让下面的人去揣测,对外则趾高气扬,装腔作势……  涉及钢贸的企业的名字我就不点了,也算是兑现我不点名的承诺。但你们的总上级国资委若真有心,若真想着一点为国为民负责,也该来好好查查,该处理介入的纠纷也该介入,而不是简单的交由法院处理。钢贸仅仅是冰山一角,他们甚至不满足于钢贸商的资金流量,把资金流到钢厂,流到更上游的矿石,矿砂,涉及资金量之巨,令人咋舌。(PS:附送一条“旧闻”,被喻为中国钢铁物流企业重组第一案的五矿、浙江物产收购科弘系。 有兴趣自行百度)  民企出了问题,就是老板出了问题,责任还得背负到底。而国企出事了,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新到任领导对旧账甩手不管,甚至拒不承认。多么严重的事情都能找个替罪羊,盖以“不务正业,深受其骗,认真反思,悔过自新”掩去,他年不久,又能东山再起。悲呼!  某央企高管曾无比痛苦的跟我说,我辛辛苦苦几十年,才爬到这个位置,就因为这事,现在被革职,这半年来就是不停的写检查,不停的写交待,出来办事情想要报销发票都得提前打申请,薪水也停了,每个月只发一点生活费。  我心里想着:子叹如今,犹忘初乎?人前显贵,背受利惠,何等风光。今日大浪,尚能自保,子昔日之友尚囚笼中,步寸不行,如鱼待砧板,涕哭之状,又忘乎?——翻译成人话就是:滚你妈的个逼!  你,还记得该负的职责吗?!
  马了再看  
  @专用马甲122 869楼
11:40:04  24、国企之小结  节选虚拟经济的定义:“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  笔者不懂经济学原理,以有限的认知枉断。实体经济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是人类通过劳动而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而虚拟经济只是对实体起到辅助作用,只......  -----------------------------  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静待钢厂登场,希望也是猛料。
  写的好,
  下午来顶一顶,跟喜欢此帖的同学及楼主说声下午好。
  好帖子,受教啦,难得有让人一口气从头看到底的帖子。。。楼主真是个有心人。。。
  好,楼主继续  
  留个记号  
  静待 钢厂为什么不能停产  
  看的我都头晕了!
  @沦落狗牙为看客
20:47:52  这么精彩,今天第三次看,终于更新了,皇上继续,小的给您伺候着  -----------------------------  别介,开玩笑了,只要允许写,没人看我也得写完呐。  作者:
时间: 22:15:14  楼主,有个事不是很懂,既然钢厂是现货现收,不压货不余帐为什么好像也很缺钱那样子,就算是市场景气的时候资金链也不松呀,为什么呢,请指教。  ---------------------------  @专用马甲122 677楼
22:35:30  是,钢厂缺钱,比谁都缺,这段我肯定要写,腹稿的名字都取好了,叫《不能停产的钢厂》,再等等吧。其实我前提有一个地方稍微提到过……  明儿不更新,有事出远门。有微薄的朋友可以加我新浪同名微薄
@专用马甲122  -----------------------------  mark,明天继续看
  看君一个贴,胜读十年书啊!
  精彩,国企小结,结得精彩,我们的郭家及很多行业真的应该反思了。  楼主您说我顶帖多次,没办法呀,写得太好了,不顶不行,我收藏起来,一天进来几次看看您楼主大人有没有更新。  辛苦了楼主。
  写的好,加油………  
  写的太好了!!
  昨天不见楼主,还以为被喝茶去了~  请继续,请一定要继续!  我朝各行各业,小到贩夫走卒大到各种企业,无论工农商学兵,内幕都一样——就是楼主扒的这些事儿。归纳起来八个字“巧取豪夺男盗女娼”!  这不是悲观的论调,这是事实。只不过国人似奸实愚,总以为像自己这样的“小聪明”只是少数精英的能耐,一厢情愿的别的行业、别的人都想象成笨蛋而已。  中国,早就进入了“逐恶、竞臭”的无解循环。  正不压邪,逐恶竞臭反而成了主流。  我也一厢情愿的深信——总有一天会扳回正轨的……
  披星戴月来顶贴,祝楼主身体健康,别停呀~~~~~~
  @wangxiude楼
23:36:00  披星戴月来顶贴,祝楼主身体健康,别停呀~~~~~~  -------------------------  好的,楼主药不会停的,放心吧。  夜了,睡觉了。今天有人说了早安,午安,那我就补上晚安吧。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安钢贸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