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06年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分红险中足缴1...

-中国平安保险银川分公司营业二区营业十二部郭芳的个人保险理财网
险种搜索:
中国平安保险银川分公司营业二区营业十二部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少儿险指南 ->
外资险企市场份额不足一成 盈利困难股东频更换
外资入华逾二十年,仍未摆脱份额小盈利差的泥沼。近来海康人寿等多家外资公司遭遇股权转让。机构发布的报告称,内资公司竞争压力和中外股东的经营理念分歧成为阻碍外资保险企业实现增长的重要原因。
不过,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金融改革、互联网技术等因素不断推进,未来外资保险公司在华业务增长潜力仍然看好。
外资险企份额仍不足一成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发布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2014)》。报告指出,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扩大他们中国业务的步伐仍较为缓慢。
本次报告共采访了友邦中国、中意人寿、国泰产险、劳合社保险(中国)等27家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及负责中国业务的高管。
对外资公司而言,过去两年其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不过幅度不大:从2011年的4.0%上升至2013年的5.6%,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市场份额峰值8.9%。最大的外资寿险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并未跻身中国十大保险公司之列。
而21家外资财险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的走势更是毫无起色。截至2013年末,其仅占有1.3%的市场份额,在过去10年内几乎未变。
对于阻碍外资保险企业实现增长的原因,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内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和监管环境是主要原因。此外,随着内资保险公司增设分支机构和提高运营能力,外资保险公司有限的品牌认知度也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事实上,国内保险市场的高集中度使困境中的合资险企愈发难有建树。上述报告显示, 2013年内资寿险公司总为10144.07亿元,合资寿险公司为596.85亿元,17倍的悬殊差距和市场现况或使中外双方渐渐失去经营信心。
调研显示,外资保险公将内资大型保险公司视为竞争对手,如、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
业内人士表示,外资保险公司进驻中国二十年,打下的江山还不如一家中型寿险公司。在规模指标仍具重大意义的保险行业,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深思。
盈利困难股东频换
经营压力之下,外资险企股权被频繁转手。
作为海康人寿两大股东之一的中海石油投资有限公司此前以10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持有的海康人寿50%的全部股权,这部分股权近日被收购。
近来遭转让的合资险企不止海康一家。9月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中法人寿25%的股权挂牌转让。9月19日,保监会批准荷兰保险II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荷人寿50%股权转让给法国巴黎保险集团。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的28家合资寿险公司中,有近半数曾因发生重大股权变更而更名。此前天安人寿、建信人寿、中新等都遭外资大股东退出或减持,天安人寿和建信人寿更是直接由合资险企转为中资险企。
股东退出与低迷的盈利状况不无关系。28家合资寿险公司中去年有三分之二未盈利。中法人寿去年亏损698万元,今年前7月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至870万元。海康人寿2013年亏损约9300万元,并且今年前7月海康人寿又亏损了800万元。
此外,“中外股东的经营理念分歧”是业内人士提出的又一“分手”客观原因。业内人士坦言,中外合资险企很难解决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外资股东往往强调效益,中方股东则要求规模,这就发生了矛盾。
互联网金融或成新机遇
不过由于对中国保险市场不断发展的愿景,多数外资险企仍然期盼在这个市场扩大业务版图。
根据保险“新国十条”规划,到2020年将国内保费收入将提高至占G D P的5%,高于2013年的约3%。预计平均人均保险支出到2020年将增至人民币3500元,高于2013年的人民币1300元。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新的战略性指导意见将提升保险行业的重要性,为外资险企增长提供更多机遇,外资保险公司应能够从既定的扩张中受益。
“因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缓慢,中方股东要实现其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所以出于其战略投资目标的安排,一些中方股东纷纷撤出。”安永金融服务审计服务合伙人表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新的中方股东愿意接盘,说明这些新伙伴还是看到了中国保险市场的机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中产阶层不断壮大和吸引外国投资者兴趣日增的国家,中国为外资保险公司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遇。”
保险研究人士表示,要拓展中国市场份额,可以借助互联网。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网点少,但是互联网营销可以补足这个短板。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称,的运营如果适当,获取成本会比较低:“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规模小,网点铺设比不上内资保险公司,但是,目前中国处在互联网保险的前沿,只要发展好互联网平台,就可以与内资保险公司展开公平竞争。”
安永亚太区保险业主管合伙人表示,考虑到中国目前进行的广泛的金融改革、基础人口、互联网的规模和范围及手机的普及率、新技术、大数据等诸多因素,我们相信,在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标签:没有标签万峰:中国社会保险资金严重不足 应将储蓄养老变成保险养老_三亚论坛2014嘉宾观点_宏观嘉宾观点_宏观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万峰:中国社会保险资金严重不足 应将储蓄养老变成保险养老
要想办法把民间60多万亿储蓄转化到养老保险资产上来,解决中国的社会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一,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第二,养老保险资产实行免征银行利息税,提高投资回报。第三,国家应该定向发债,整体提高收益,增加老百姓购买商业保险意愿。
财经网讯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家只负责20%,企业和个人负责80%,中国现在是国家负责80%,企业负责20%,个人只负责1%,就是商业保险。2012年美国养老保险资产占GDP的比重是108%,16万亿美元。中国是占当年GDP比重的2.5%,2000多亿美元;中国储蓄存款47万亿占GDP比重的74%,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9万亿左右,这两个加一起大概63万亿,而美国的储蓄存款占当年GDP比重3.5%,说明美国是保险养老,我们是民间积蓄养老,因为老百姓不敢花钱,留下的钱就是养老和医疗。&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峰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如此表示。
今年中央出台了加快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业内称之为新的&国十条&,其中提到未来要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但一个方面社会保障资金包括社会保障体系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却有巨大的民间储蓄和积蓄。
万峰认为,要想办法把民间60多万亿储蓄转化到养老保险资产上来,解决中国的社会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这依靠保险公司不可行,最主要的靠国家的政策支持。
他建议,第一,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养老保险资产实行免征银行利息税,提高投资回报。
第三,国家应该定向发债,整体提高收益,增加老百姓购买商业保险意愿。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万峰:谢谢主持人,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变革与突破,我想谈一谈中国人寿保险业面临的变革和突破,中国人寿保险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总的保费已经突破一万多亿,但是我觉得正面临着一个变革的前夕,在今年八月份中央出台了加快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们的行业称之为新的&国十条&,新的&国十条&当中第二条第四款总体来讲就是在未来的要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这一句话让我觉得使整个行业面临变革,因为在这之前,我们讲保险都是讲它是社会保障的一个补充,是社会保障的配角,但是这次中央明确提出你要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当中的重要支柱,这个重要支柱的意思,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个方面负担的比例,国家只负责20%,企业和个人负责80%,中国现在是国家负责80%,企业负责20%,个人只负责1%,就是商业的保险。
美国国家和个人20比80,中国是80比20,我们改变体系结构重要的就是改变这个支柱,这个支柱我的理解怎么样也得五六十以上才能变成重要支柱,大家想想这个对于寿险业变革是多大的,从配角变成主角,从补充变成支柱,面临这个重大的变革。但是这个重大变革怎么样突破,国家给我们提出任务,但是我们怎么样实现这种从配角变成支柱?最主要的就是我国的养老保险,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社会保险资金的严重不足,我们要变成重要支柱,首先解决的一个是养老一个是医疗,今天不谈医疗今天单独讲一讲养老,现在面临的问题,一个方面社会保障资金包括社会保障体系资金严重不足,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有巨大的民间储蓄和积蓄,按照2012年底的数字来看,美国的养老保险资产占GDP的比重是108%,16万亿美元。中国是占当年GDP的比重2.5%,2000多亿美元,人家16万亿我们2000亿,人家整个国家的人口才多少,我们的老年人口几乎接近他的全部人口,所以我们严重不足。
我们再看另外的一个数字,我们国家储蓄存款47万亿占GDP的比重74%,我们的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9万亿左右,这两个加一起大概63万亿,美国的储蓄存款占当年GDP比重3.5%,所以你看我们倒过来了,人家的养老资产占108%,我们占2.5%,说明美国是保险养老,我们是民间积蓄养老,因为老百姓不敢花钱,留下的钱就是养老和医疗,我就想怎么样能够把民间60多万亿的其中一部分转化到养老保险资产上来,我觉得这个就是突破,这个突破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就能够解决,如果我们转化5%的话大概3.7万亿,如果转化10%的话就是6点几万亿,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积累几十万亿不成问题,中国社会养老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但是怎么样实现突破,这个里面最主要的靠保险公司不行,最主要的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果国家的政策支持一定能够实现突破。
&第一,就是税收优惠政策。现在&国十条&里面已经讲了,实行递延税政策,这个是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实现之后一定促进这个业务的发展,美国1974年实行递延税政策,整个养老保险快速的发展,从10%几,现在占GDP30%多,韩国1995年开始实行递延税政策,我国要实行递延税政策一定能够促进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
&第二,还是税收优惠的政策,国家应该给予养老保险资产实行免征银行利息税,提高它的投资回报来吸引老百姓参加。
第三,国家应该定向发债,整体提高收益,增加老百姓购买商业保险意愿,这样才能把老百姓的民间积蓄的资金吸引到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去,这个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不一定对。谢谢!
2014三亚&财经国际论坛由中国国际友好联合会主办,《财经》杂志承办,中国友谊促进会为支持机构,于-14日在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举行,主题为&新经济&新平衡&。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编辑:songshaohui)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日 星期五 08:00 - 22:00
18:30 - 20:30
“智联招聘o201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三亚论坛欢迎晚宴
20:30 - 22:00
联办财经研究院报告成果发布会
张燕冬,《财经》杂志高级观察员兼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助理
许善达,北京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日 星期六 08:00 - 08:30
08:30 - 08:40
王波明,财讯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财经》杂志总编辑
海南省领导
08:40 - 09:20
09:20 - 10:40
全球经济新态势与治理
10:40 - 10:50
10:50 - 12:10
国际格局与中国外交战略
发言嘉宾:
道格拉斯·帕尔,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
Stephen A. ORLI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
章百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王逸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塔德乌什o霍米茨基,波兰驻华大使
12:10 - 14:00
12:10 - 14:00
14:00 - 15:20
海外投资新动向
迪,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
发言嘉宾:
金立群,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原财政部副部长
高西庆,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
晓,原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Maurice Gourdault Montane,法国驻华大使
伊夫林·罗斯柴尔德,E.L.罗斯柴尔德有限公司主席
梅丽特·杰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国际经济法和国际事务实践教授
14:00 - 15:20
聚焦三亚——智慧旅游与城市生态
乔晓会,《财经》杂志主编助理
发言嘉宾:
吴文学,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吴岩峻,海南省三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曹远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沈体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白长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
张炳政,天房集团副总经理
14:00 - 15:20
移动﹒互联﹒跨界——企业人才战略新趋势
程明霞,《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副主编
发言嘉宾:
尹盛熙,中国三星副总裁
华,星巴克(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
张玉珠,安利大中华人力资源副总裁
磊,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
盛,智联招聘CEO
张燕梅,埃森哲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及区域服务董事总经理
波,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禹,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15:20 - 15:30
15:30 - 16:50
女性影响力与社会责任
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青年领袖”
发言嘉宾:
琳·罗斯柴尔德,E.L.罗斯柴尔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查琳·巴舍夫斯基,前美国首席贸易代表
愉,前洛杉矶副市长
李亦非,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
蓉,平安银行副行长
会议时间:
15:30 - 16:50
大数据与金融服务民生
钮键军,《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助理主编
发言嘉宾:
宁,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王年生,海南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李庆萍,中信银行行长
李晓刚,海南控股副总裁
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张小沛,宜信公司大数据创新中心负责人
18:30 -20:00
08:30 - 19:00
19:00 - 21:00
还原真善美—李唐分享艺术与人生
20:00 - 21:30
日 星期日 07:30 - 08:30
中国国际另类投资协会早餐会
08:00 - 09:00
09:00 - 10:30
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治理
戴小京,财讯传媒集团总裁
发言嘉宾:
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马蔚华,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生,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09:00 - 10:30
粮食安全现状与未来
陈章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原广西省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对话嘉宾: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肯尼思`奎因,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美国前副国务卿
09:00 - 10:30
粮食安全现状与未来
陈章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原广西省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对话嘉宾: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肯尼思`奎因,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美国前副国务卿
09:00 - 10:30
金融业变革与突破
满,《财经》杂志金融主管编辑
发言嘉宾:
蔡鄂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
峰,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东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梓木,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汪建熙,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
10:30 - 12:00
整合期下的房地产市场
琦,《财经》杂志副主编
发言嘉宾: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创始人
刘晓光,首创集团董事长
仑,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上海置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朱中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
10:30 - 12:00
国际油价与地缘政治
陈新华,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
发言嘉宾:
大卫·桑德罗,美国能源信息署前副署长
安东·哈尔夫,国际能源署首席石油行业分析师
de La Noue,道达尔集团驻中国总代表
韩文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
陈卫东,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10:30 - 12:00
数字货币——从信息网络到价值网络
主题演讲:
吴晓灵,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发言嘉宾:
王永利,中国银行资深研究员
Matthew MELLON,Coin.co 董事兼创始人
风,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林,火币网创始人兼CEO
钱,《无主货币:2014年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报告》作者
12:00 - 13:30
13:30 - 14:50
领导力与创新支撑力
靳丽萍,《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对话嘉宾:
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
马蔚华,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13:30 - 14:50
中小企业与充分竞争环境
彼得o希斯科克斯,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高管教育执行总裁
发言嘉宾:
保育钧,原工商联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
王忠明,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克里斯多夫o洛赫,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院长
罗伯特o 斯特凡诺斯基,瑞银投资银行首席财务官
麦克o莫里,英国顾资银行总裁
宫少林,招商证券董事长、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院士
13:30 - 14:50
创意与产业经济
李亦非,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
发言嘉宾:
郭宝昌,著名导演
赖声川,华人著名舞台剧导演
王长田,光线传媒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总裁
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陈纪新,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公司董事长
14:50 - 15:00
15:00 - 16:20
构建国企所有制改革路径共识
西蒙·泰勒,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教授
发言嘉宾:
詹姆斯oAo莫里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许善达,北京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晓,原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稼,贝恩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琼·斯登,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管理会成员、原英国下议院就业顾问小组特别顾问
16:30 - 17:30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中国顾问理事会成立典礼
纳塔利o霍柯,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外事部总监
15:00 - 17:00
中国城镇化三十人论坛闭门会议
17:10 - 18:00
中国城镇化三十人论坛新闻发布会
15:00 - 16:40
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
发言嘉宾:
阿克曼,孔子学院总部特聘高级顾问,德国墨卡特基金会中国代表人
陈冠中,著名作家、文化学者
刘树勇,著名文化人、画家
孟京辉,著名话剧导演
马岩松,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
隆,著名指挥家、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
关庆维,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
19:00 - 21:00
版权声明:
《财经网》为《财经》年会唯一网络发布平台,《财经》年会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等)未经《财经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本年会任何作品。如需转载,请与010-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和链接,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中国人寿海外上市的主要经验、不足和建议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的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1998年更名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国家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新形势下,中国人寿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加入WTO后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实施战略重组和谋求海外上市。在经过多方反复论证后,公司采用了按时点分拆上市的做法,创新中国企业重组方式,仅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海外上市,并创造了国有企业海外上市首次溢价发行、首家两地上市金融企业、H股有史以来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IPO),2003年全球最大IPO等多项纪录,获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股改上市为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中国保险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正如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所指出的那样:“没有改革,保险业就不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没有改革,就不会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没有改革,就不会有今天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海外上市成功的经验及做法
一是公司决策层信念坚定。国企改制通常会遭遇很大的阻力,特别是与其他国有公司相比,中国人寿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改革的难度更大,过程更为复杂。从酝酿海外上市之初起,中国人寿的决策层就坚定地认为,海外上市是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别无其他选择。无论出现多大的困难和问题,公司决策层一直抱着必胜的信念,集中群众智慧,想尽一切办法,化解矛盾和困难,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迈进,终于取得了成功。
二是构造了有吸引力的投资故事。中国人寿良好的基本面和有吸引力的投资故事,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普遍认可,是本次发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为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环境,中国人寿在高速增长的寿险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始终保持保费收入和利润的强劲增长,通过重组公司解决了利差损的历史包袱,偿付能力得到提高,资本金充足,获得了崭新的发展平台。这些因素使投资者确信,投资中国人寿获得的将不仅仅是一次极好的盈利机会,更重要的是将获得一个潜力无限、前景无限的广阔市场,获得一个拓展事业的巨大空间。
三是聘请了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聘请中介机构是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通行做法。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在业内享有盛誉,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有着深刻的了解,经验丰富。聘请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参与重组上市,设计的方案能找准国际资本市场的切入点,鉴于这些机构的以往重组上市的成功案例,有他们参与重组的上市企业更容易被资本市场接受。在重组上市过程中,中国人寿依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科学设计中介机构选拔程序,先后选聘了20多家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中介公司不但完成了上市前的各项资料准备,而且协助公司设计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治理结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为公司赢得有利发行时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路演阶段,四家主承销商为公司介绍了大量国际知名投资者,保证了上市成功。
四是制定了严格的阶段性目标。公司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采取倒计时方法,确定了主要工作的时间节点,制定了严格的阶段性目标,宛如一幅上市路径图,细化了每个目标的实现及对应的工作步骤,明确各项工作的项目负责人、责任单位、工作分工和完成时间。建立了例会制度和考核制度。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上市时间表付诸实施,一刻也没有延误,从而确保了公司海外上市的最终实现。
五是选择了有利的发行时机。从近几年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经验看,有利的资本市场环境对发行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资本充足率有一定要求的金融企业上市发行,如果股本回报率(ROE)不够高,净资产作为发行价底线的规定有可能成为很大的障碍,发行风险不可低估。对于中国金融企业来说,抓住有利的发行窗口尤为重要。2003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和企业盈利等明显好转,美国股市大幅上扬。受中国良好的宏观经济和H股公司强劲的盈利增长等因素的刺激,H股指数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人寿决策层分析认为,2003年底将是最好的发行时机。中国人寿的上市选择了适逢其时的股票发行窗口,路演期间,国际股市表现稳定,H股指数继续大幅飙升,连创六年来新高。有利的时机使本次发行从预路演至定价,仅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即接到1000多家机构投资者的订单,国际及香港部分均多倍超额认购,相对国际可比公司溢价发行,且后市表现良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上市发行。
六是进行了成功的海外路演。路演是向投资者介绍和展示企业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股票发行的成功与否。对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国际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公司战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问题。中国人寿的管理层对路演极为重视,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拟定了全面详尽的路演材料,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进行了充分准备。在行程设计上,公司路演团队在短短九天中,行程覆盖亚、欧、美三大洲的21个重要城市,通过“一对一”会议方式,拜访了近百家重量级机构投资者,通过团体会议的形式,与大量的一、二类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会见名单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较重要的专业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的参与对中国人寿规模巨大的股票发行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公司管理层在路演中的努力和出色表现,使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人寿的基本面和投资故事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本次发行“一对一”投资者的下单比例高达98%,创造了近乎“完美”的下单率。
七是及时推进有关配套改革。为尽快适应国际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要求,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系,中国人寿及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配套改革的重点是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以市场和客户为主导的组织架构,理顺总、分公司管理职能,确保管理科学、运转高效;完善竞争机制,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的用人制度;强化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薪酬激励体系。为适应公司快速成长的需要,公司还构筑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着力提高各类风险的识别、防范、评估和处理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控机制。以上配套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极大地巩固了股改上市的成果。
二、中国人寿股改上市值得完善之处
一是没有及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人寿是目前三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保险公司中,唯一一家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市保险公司。另外两家中,中国人保由美国国际集团持有9.9%19.9%的股份。三年前,股改前的中国人寿曾计划先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再上市,也曾与许多外资公司就出售股权事宜进行接触。显然,引进外资股东有助于改变中国人寿股东结构单一的现状,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上市时间紧迫等多种原因,引入战略投资者终未获成功。股改上市近三年来,中国人寿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时至今日,公司股权结构仍相对单一,完善股权结构的任务依旧紧迫。
2006年12月18日,持有公司逾72%股份的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三年禁售期将结束,届时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会出现较大进展。
二是对上市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仍显不足。中国人寿2003年底在美国上市时,正值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不久。该法案根据安然公司反映出来的严重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审计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公司责任、证券分析师行为、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规定。而中国人寿是一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多年来公司实施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股改上市后,按照《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项条款依法合规经营,成为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目前公司“404条款”的遵循工作,任务依旧艰巨。
三、几点建议
三年前,中国人寿作为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在金融业股改中先行一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财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不乏教训。保险业资产规模不大,改革产生的利益调整涉及主体较少,改革阻力较小,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不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改制上市,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乃至经济体系的命脉所在,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中国人寿股改上市后,给公众留下一大不良印象的是所谓的“美国诉讼风波”。2004年1月30日,当时距中国人寿股改上市不到两个月,国家审计署在其网站上披露了原中国人寿母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涉嫌2003年存在会计违规行为。同年3月,美国一位购买了中国人寿股票的投资者以“IPO期间,无适当披露母公司重大不利事实,使股民利益受损”为由,将公司集体告上美国法庭。后有美国律师行Milberg
Weiss Bershad Hynes & Lerach
LLP网站上发布的集体诉状的状纸,以“未适当披露审计信息、违反1934年美国证券法”为由,对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提起集体诉讼。舆论一度认为,在这场“胜算不大”的官司中,中国人寿可能失去的不仅是高达万美元的索赔金额,更可惜的是公司可信度也将打折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6年6月,美国证监会对公司的非正式调查正式终止,且未建议采取任何执法行动。这场跨海诉讼案很可能以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了结,但教训是十分深刻的。虽然几家商业银行上市地主要选择中国香港特区,更有银行考虑从香港上市后再回归国内A股上市。但是,遵照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按照上市公司的种种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仍不失为值得注意的一大事项。同时要提升自身风险的应对能力,作好应对各种可能发生危机的心理准备。制定风险处理预案,建立反映灵敏、务实高效的危机公关体系,加强与投资者、客户、监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络,创造有利于化解风险的外部环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