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购进账务处理价格指数 如何理解

央行:1季度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为56.3%
&&&&来源:&&&&
&&&&&&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李海霞)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第1季度,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指数为44.6%,较上季下降1.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19.5%的企业认为本季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季“下降”,71.8%认为“持平”,8.7%认为“上升”。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6.3%,较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21.3%的企业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较上季“上升”,70%认为“持平”,8.7%认为“下降”。
(责编:李海霞、刘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白山4月份工业生产者 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1%
编辑:李壮
[导读]14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白山调查队获悉,4月份,白山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下降4.1%,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14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白山调查队获悉,4月份,白山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下降4.1%,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据工作人员介绍,4月份IPI初级、中间产品购进价格齐下降。初级产品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主要受矿产品购进价格走低影响,中间产品购进价格降幅较大,同比下降5.6%,带动IPI下降约3.3个百分点,是导致IPI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九大原材料购进价格超半数下降。燃料、动力类产品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7%,带动总指数下降约3.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材料类产品、化工原料类产品、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产品、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产品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9.0%、3.2%、1.7%和1.6%。
支柱行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仍呈下降态势。据了解,24个大类行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呈现&9降10平5升&的格局。煤炭、焦炭、黑色金属等支柱行业购进原材料价格下跌明显。(记者 杨玉川/报道)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李壮]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怎么理解的?——凭经验和技术做到先知先觉......——东方财富网博客
凭经验和技术做到先知先觉......
网址:/wz517833
泰莫尔的:
博客级别--级
积分:--分访问:--次排名:--名
内容读取中……
内容读取中……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怎么理解的?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es),英文缩写为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前一篇:后一篇:
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举报电话:021-
载入中……
发言用户同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发言内容负责。任何用户在此发表的内容,均表明该用户主动将该发言信息的著作财产权无偿独家转让给东方财富网所有,并授权东方财富网自行维护权利。
&&&&&&&&&&&&&&&&&&&&&&&&&&&&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关于“购进价格”的新闻
11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获悉,2012年,哈尔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4%,呈上半年高位回落,下半年缓慢回升态势,其中,九大类原材料价格三升六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全年窄幅波动从分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运行轨迹看,1月份是全年最高点,指数上涨3.3%、2月份起逐月回落,7月份回落到全年最低点,下降2.0%,8月份开始呈小幅回升态势。全年变动幅度落差为5.3个百分点,是近五年的最小值。
PMI购进价格显示PPI将进一步下滑
原材料与能源类购进价格指数重回60%以上高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简称中采)公布的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尽管2月PMI持续走低,但分项数据中购进价格指数却再次上涨0.8个百分点至70%以上。  对于PMI与购进价格指数走势分离的情况,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目前货币政策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回收流动性,至于PMI不一定是央行关注的重点,央行更关注对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的实现。预计今年之内还会有1~2次加息,3~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上海证券报消息平安证券7月2日发布投资报告,针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6月份PMI,认为制造业继续显现扩张趋势,但购进价格过快上升值得忧虑。平安证券表示,全国PMI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1)PMI、新订单继续处于扩张状态;(2)出口订单在上月回复50以上后,本月继续上升至51.4,显示出口结束过冷局面,开始趋向活跃;(3)产成品的库存下降,新的需要更能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的活跃。
中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1日)公布8月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0.9%。专家分析,这是该指数今年4月份以来连续四月回落后的首度回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1月官方PMI数据继续向上,再次强化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 (12月1日)公布的数据,11月份PMI指数为55.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创下近7个月来新高,并连续4个月在50%的分水岭上,逐月递增。
在众多分项指标中,值得注意的是,8月购进价格指数出现大幅反弹至60.5%,比上月上升10.1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这一指数的反弹一方面反映出行业增加值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带来上行压力。
8月份PMI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反弹10.1个百分点至60.5%,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原因。由于PMI购进价格指数与PPI环比增速高度相关,因此8月份PPI的环比增速或将止跌反弹。
对于业界此前 “PMI数据自5月份以来的三连降是否会持续?”的担忧,昨日发布的8月份PMI数据或许给那些担心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人吃了颗定心丸。昨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汇丰银行两大机构分别发布8月份中国PMI指数,结果几乎如出一辙:汇丰的统计数字是51.9%,CFLP的统计数字为51.7%。尽管两者的统计存有0.2个百分点的差距,但都表明了国内经济已走出“阳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人经理指数(PMI)为55.7%,连续14个月位于扩张区域。湘财证券表示,这预示着我国经济整体上维持在一个较快的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购进价格指数达到72.6%,为2008年7月以来的高点;2009年11月以来,购进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超过60%,且从2月份开始,环比和同比增幅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分行业来看,在全部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都高于50%的情况下,以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首的13个行业高于70%。
  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1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为63.4%,比上月上升6.5个百分点,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呈上涨趋势。分析人士表示,11月PMI购进价格指数的上升,是经过前两个月回落之后的再次强烈反弹,其再次飙升有可能对未来CPI的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新华网杭州6月10日电(记者岳德亮)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4月份全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止跌上扬,环比分别上涨0.26%和0.54%。今年1-4月份,浙江全省原材料购进价和工业品出厂价同比分别回落8.15%、5.6%,跌幅差为2.55%,较一季度扩大了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价格链继续呈现“低进高出”的格局。
经济增长与通胀走势正逐渐趋于良性。前日(7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CFLP)共同发布6月PMI为50.2,比5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不过瑞银却发布报告认为,经季节调整后的PMI由上月的50.3回升至50.9,与过去3个月平均51的水平相差无几,这表明制造业活动已开始呈现企稳回暖迹象。
在连续三个月回落后,8月购进价格指数再现升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昨日发布数据,8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7.2%,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涨幅有所加大,也就意味着输入型通胀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韦承武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 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 百分点。该指数已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最近两月一改之前波动上升态势,呈现连续回落,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回调。
中国证券报12月3日讯 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1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为63.4%,比上月上升6.5个百分点,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呈上涨趋势。分析人士表示,11月PMI购进价格指数的上升,是经过前两个月回落之后的再次强烈反弹,其再次飙升有可能对未来CPI的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2013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涨跌幅度为0,下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2013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0%。
2013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涨跌幅度为0,下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持平。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
财经专题推荐
财经新闻点击排行榜统计局解释7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以及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
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华尔街见闻
统计局解释7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以及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
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
统计局解释7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以及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
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关行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三是制造业内外需求仍然偏弱。
请输入注册邮箱
用户名含中文、空格、特殊符号的老用户请用注册邮箱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使用邮箱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注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材料购进账务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