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做为一个女人新手如何才能把一个网...

( ̄▽ ̄)~*作为一个羽毛球初学者,如何选择一个羽毛球拍?
っっㄎハ罒
请大家帮我推荐一个二三百块钱的羽毛球拍,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球拍应该从哪些方面看?
简单的说吧:新手球拍分两种:平衡拍,轻巧的控制拍(一般是力量很小的人或是女生用的)。建议你用平衡拍,如果有人推荐你用进攻拍(头重,或是中杆硬),你可以不用考虑,进攻球拍不是新手用的,至于高端球拍,你应该不能发挥出那些球拍应有的特性,所以高端球拍也不需要考虑。
尤尼克斯的球拍是很不错,但在新手拍之中,性价比不是很高,如果你真的要选这个品牌,推荐NS100、NS200、NS300,价格300+。
新手球拍从品牌上说,凯胜、胜利和燕龙的球拍不错,性价比比较高。
至于具体型号,其实你完全可以自己去选,要选择中杆适中,拍头平衡的(平衡点285左右),挑一款自己喜爱的颜色就好(因为性能相同),价格150-300。
相信我,这些都是经验,以上的这些话只适合于新手。把分给我吧。
参考资料:健之乐
作为一个羽毛球初学者,你随便选一个就可以了
拍子的选择是目前球友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在上羽网论坛上每天要有很多次发言是与球拍的选择有关的。虽然球拍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际运动中,球拍的重要性被夸大了不少。需要强调的是,一把好的球拍可以给使用者以信心,但是根本不可能提高使用者自身的水平。
目前几乎所有的球拍都是碳素,石墨复合材料制成的。有些生产商喜欢加一些特殊的材料如TI金属网,KEVLAR(凯芙拉),纳米复合材料。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些附加材料只占了总材料的一少部分,一支球拍的99%以上始终还是这种碳素石墨复合材料。附加材料带给球拍性能的改变并不会是非常明显的,但确实有效。
羽毛球拍是球员和球之间的“中介”,由以下几种特性来分类:形状,硬度,重量,平衡点。
目前的球拍主要有两种形状:圆头拍和方头拍。圆头拍就是传统的拍形,拍头上部略尖,球拍整体呈卵形。这种卵形球拍甜区较小,但甜区部位力量爆发非常的集中。圆头拍对初学者来说较难上手。目前此类拍头的球拍型号已经不是很多了。方头拍(ISO拍面)是后起之秀,因其甜区巨大在90年代初期后迅速风靡全球。
球拍的硬度类似于拍线的拉力大小。越硬的球拍需要越大的力量驱动,反之亦然。
球拍的重量是多样化的。常见的球拍重量范围一般在80-95克。同拍柄尺寸单位一样,不同的厂商有各自的重量单位定义,但是最流行的就是YONEX公司所使用的U系统。U=95-100克,2U=90-94克,3U=85-89克,4U=80-84克,5U=79-75,一般常用的球拍基本上都是2U-4U,79克以下的一般都叫做超轻拍,主要是设计给女性,或有特殊需要的球友。而95克以上的一般都是金属拍,主要是给以打羽毛球为健身手段而不愿在器材上花费过多的人。
球拍的重量决定了挥拍速度。使用同样的挥拍力量,越轻的球拍可以产生越高的挥拍速度。简单来说,越轻的球拍使用起来越灵活。但是球拍并不是越轻越好的,因为越轻的球拍就越不稳定,需要越多的力量保持其运动轨迹。重一些的拍子在挥动时可以带有更多的动能,击球瞬间可以产生更大的势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进攻型的拍子头都会比较重的原因。
球拍的平衡点决定了一支球拍的重量分部情况。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球拍都已经是头重型的了,头重型的球拍在挥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而平衡型球拍更灵活一些。
球拍的选择是非常个性化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某种球拍的某种特性就一定强过另一种。选择球拍可以参考一些专业意见,但最终如何选择还是要由自己来决定。
YONEX球拍特点:
NS系列 NS系列目前成员有NS6000,NS7000,NS8000。
NS6000的拍杆较软,带有LSC减震系统,是YONEX于2006年推出的专为女性设计的球拍。该拍拍身较柔软,ISO(小平头)拍面,适合女性使用。
NS7000,此拍是为中高级业余选手设计的。采用8mm粗杆,杆身弹性很好,拍头采用破风设计,ISO中型拍面,用于防守时非常轻松。平抽挡能力低于NS8000,MP-100等。由于平衡点适中,驱动轻松,所以拉后场球比较容易。杀球威力与TI-10,MP-100相比略有不足。适合控球型选手。此拍曾被国家队混双世界冠军高凌所选用。
NS8000,此拍是目前纳米系列中销量很大的型号。目前销量甚至要超过最新款的NS-9000。拍框10点2点位以及拍杆顶端采用了C60(弗拉伦)填充的纳米材料。7mm细杆,爆发力极好。摒弃了传统的吹气管工艺而采用了发泡材料成型的制作方法,使拍框稳定性更好,击球时落点非常准确。采用了单向线孔设计,使球拍受力更加均匀,更耐用。因其弹性出色,拉球比较省力。均衡的设计使此拍处理网前球轻松自如,用于双打时,NS8000平抽挡出球的速度比NS7000要快。虽然是轻量化设计,但在YONEX球拍坐标中,NS8000进攻能力以极微小差别仅低于MP-100。因其拍头较轻,连续进攻能力很强,在业余选手中此拍比MP-100更受欢迎,销量很大。
NS9000,最新款重型武器。拍头明显重于NS的出现将MP-100赶下了进攻王者的宝座。分为S/X两款分别对应硬和超硬两种中杆硬度。8mm粗杆拍柄加长,想要用好NS9000确实需要一些力量的支持。同样采用发泡成型的制作方法。新的线孔位置,将球拍击球甜区略微上移。ELASTIC TI的使用是拍框的稳定性和弹性都有不小的进步。关于此拍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本论坛steven_gu所作的“NS-9000使用体会”一文。
AT系列是TI系列高端拍升级后的产品。拍框底部采用了传统的盒式结构,而上部则采用了创新的ARMORTEC技术。ARMORTEC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度高,并带有钛金属条配重。在加强了拍框12点位强度的同时也将球拍的中心向12点位移动,使进攻更加凌厉。AT系列拍身都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在保持了拍头足够重的前提下使整拍重量只有3U,4U。专业选手使用此拍实测时杀球速度可以有5%的提高。
AT700,2003年诞生,在2004年遍地开花,2005年几乎是言必谈700了。此拍因为有大量的优秀选手选用,所以几乎成了业余中高级选手购拍的首选。就连国家队内多年使用CAB20的夏煊泽也已经换成了AT700了。AT700的杆身很硬,头很重,进攻能力极强,拍框采用盒式结构加ARMORTEC钛装甲配重,稳定性很好,强度极高,可以承受很高的拍线拉力,深受专业选手的喜爱。驱动这样的球拍需要较强的腕力。如果力量不足,可以考虑用NS8000代替。
AT800,世界著名双打选手拉斯姆森用的就是AT800中的进攻型(OFFENSIVE)。而另一位著名双打选手西吉特使用的是防守型(DEFENSIVE)。进攻型的AT800包括了AT700所有的特点,而且800比700还要硬一些。由于球拍的KICKPOINT(弯折点)不同,AT800的平抽挡速度更快,更精准。800进攻型杀球的威力也要比700略微大一点点。AT800/OF和DE是非常适合双打的一对球拍。也是目前高端拍中唯一的一对专为双打而设计的球拍。性能非常的优异。是喜爱双打的业余爱好者首选。
MP系列是YONEX产品线最全面的一个系列。从进攻性最强的MP100到柔软舒适的MP23一应俱全。该系列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拍框上带有muscle power弧形设计。Muscle power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拍线张力对线孔边缘的压力,减少较高磅数对球拍的伤害,并在拉线厚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较稳定的线床张力。
MP100,2000年YONEX推出的产品。红+黑的涂装非常惹眼。该产品设计定位就是进攻。是一把除了进攻还是进攻的球拍。拍框采用加钛设计,强度高,稳定性好,MUSCLE POWER技术的使用更保持了线床张力的持久,平衡的设计使球员可以在连续进攻中节省不少的体力。添加U Ti的 8mm中杆非常硬,弹性极好,但是因为此拍只适合于爆发力很好的进攻型球员,所以在业余选手中选用不多。
MP99,世界一号男单选手林丹在换用AT700之前使用的就是这个型号。MP99的亮黄色外观非常讨人喜欢,尤其是讨女生的喜欢。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家队女队中几乎是一片香蕉黄。与MP100类似,MP99也是3、9点加钛的设计。7mm的细杆同样带有了U Ti,因拍杆细了1毫米,所以比MP100要略软一些。虽然当年此拍风靡一时,但是因为近一段时间与MP99球拍特点类似的新款球拍大量涌现,现时的99已经不再吃香了。想要购买MP99的人不妨试试NS7000。
MP88,peter gade曾经使用这把球拍很长时间。现在已经更换为AT700了。MP88的拍杆中也使用了U Ti,保持了MP高端拍一贯的高弹性。MP88拍杆比MP99 100要软一些,发力相对容易一些。拍头较重,拍面比较稳定。是一把性能出色非常适合业余爱好者使用的球拍。
MP66,这把球拍的风格与NS6000有些类似。色彩也比较相似,都很时尚。只是没有NS6000那么多的高科技。头轻型的MP66在使用中非常的灵活,深受女性球友的欢迎。此拍弹性适中,用于双打时是一把很好的防守拍。
yonex的拍子还是算了,200-300买的全碳素的不值得,你还是用胜利的吧,胜利纳米系列的不错,初学就买纳米7,裸拍价格360左右,是胜利经典的拍子,磅数也能拉到27左右,以后也不用再升级了,网上很多南京的店,大部分是真的,嫌贵就买个纳米8,好像不到300块钱,中杆相对软了点,不过初学够用了,等以后水平挺高了就买更好的,比如99ti,亮剑等高端的拍子。
胜利是国产的,生产基地在南京,也有在台湾的,但是质量很好哦,韩国队用的就是胜利,不要迷信yonex和李宁,yonex是很好,不过要买高端的才行,价格普遍很贵,李宁的拍子都比较重,没有灵气,也比较贵,性价比最高的就是胜利了,我一直在用,从胜利的火焰,纳米6,到现在的亮剑10,不得不说,水平的增加拍子也要用的好点,这样才能感受到不同拍子的特点,初学就用中杆软点的,磅数不宜太高24足够了,等手腕力量够了在加磅数,这样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羽线就用yonex的BG65线,是最实惠的好线。
你如果是力量比较大的,就选中杆相对硬点的,拍子不要太轻了,3U的适中。拍头重点的拉后场球比较轻松,扣杀也猛。
力量小了,就选相对软点的,这样不伤手腕,容易适应。
至于拍头的形状,现在几乎都是新的了,很少有老款的卵形拍头,也过时了。还有拍子的长度,建议还是675mm长度,短了,单打也不爽,现在大部分都是675mm了。
所以综合考虑,推荐你胜利的纳米7(纳米6容易伤手腕,因为拍头轻,中杆相对硬),全部下来400差不多了,想便宜点呢就买纳米8或者胜利其他的款,有很多中低端的拍子,不过我觉得纳米7你买了肯定不会后悔哦,没事可以去中国羽毛球在线好好学习学习
去淘宝的力度无限看看,羽毛球拍正品超低折扣价抢购中,各个价位和品牌的拍子非常多!
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对一个羽毛球爱好者而言,一支球拍的拍形、重量、结构、材料、硬度与正确的穿弦显然比它的颜色、包装和价格更为重要。
【一.拍形与甜区】
拍形:就是拍头的几何外形。现在一般有三种:a:传统的卵形 b:头部为方形的ISO拍形 c:弦面更大的加大ISO形,还有一种较少见是WILSON的产品为拍框上宽下小的“大榔头”形,这款拍形是从WILSON的网拍移植过来的很少见,性能较差,这里我就不介绍了。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当击球点在甜区时能给你足够的击球威力、控球性、震动感很小,你会觉得很舒适。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而决定甜区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框形。ISO的设计使球拍比传统拍形的甜区要大,准确的说是大出了32%,而采用ISO-MF设计的球拍的甜区又比普通ISO要大一些,当然并不是拍头越大就越好,拍头的加大会带来扭力和重量方面的负面影响。ISO头形又细分为两种,一种拍头变方的长度有8个线孔俗称[大方头]如YONEX Ti-5、VICTOR LEADER等。
另一种有6个线孔俗称[小方头]其拍框要略大一些如YONEX Ti-6、Ti-8等,他们的外观不同,但使用性能没有什么差别。在使用同样拉力球弦的情况下,ISO拍头的球拍弹力更大一些,而普通卵形的拍头感觉羽弦显得更紧,所以你会发现同样的球弦、同样的拉力时在ISO球拍上的球弦的寿命更长。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方头羽拍不太好看,但在用过之后发现在防守特别是接杀球时你将会明显体会ISO拍头的优势,而杀球时就比传统的卵形拍头的球拍稍差,但是综合性能更高,特别时击球点不在拍面正中的时候,你可以深刻的体会到ISO拍形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使用ISO拍形的球员越来越多的原因,应该说ISO拍形是羽拍的发展方向。你现在买球拍我的意见是尽量买ISO头形的产品。
【二.硬度、扭力和控球性的关系】
硬度:击球时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 ,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对于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
扭力:所谓扭力就是指,当球拍击球时,球拍面产生扭转的幅度大小。扭力越小对球的控制性就越好。
硬度与控球性的关系:
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拍杆、拍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深度的控制和球员本身的力量有关,力量相同的清况下,拍杆越软对深度的控制性就越好。正规的羽拍都对拍杆的硬度有一定的说明,如:VICTOR 会标有flex-18或17,18的拍杆更软,如没有标注一般为17的。YONEX对拍杆的标注一半在产品手册上,拍体上没有标注,其方式为5分制,分数越高拍杆越硬(yy羽拍分类列表里有)。如果没有标明,你也可以从材料上有大概的估计,高强度碳纤维(High Modulus Graphite)材料就比碳纤维(Graphite/Carbon)的硬度大。在挑选羽拍时你也可以用手弯弯拍杆试试硬度,同时注意拍杆的弯曲点,以越靠近拍柄越好。还可以抓着拍柄和拍框头反向转动球拍(象拧毛巾一样)试试球拍的扭力,注意一定要用力才能体会。总的来说,现在的羽拍的拍杆有变软的趋势而拍框有变硬的趋势,YONEX现在出产的羽拍的拍杆硬度比起几年前就要软了许多。我认为较软的拍杆更适合业余爱好者。
【三.重量、平衡点与长度】
每一支球拍都应该标出了它的重量,一般通用的标法为U、2U、3U。也有的产家采用自己的标示如:胜利牌(VICTOR)的羽拍,它的重量标为W1、W2等对应于2U、3U,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种。一般全碳羽拍的重量大多为2U(90-94克)或3U(85-89克),而铝框羽拍的重量一般在U(95-99克)以上,不过现在也有少数全碳羽拍的重量低至80克左右。
参考资料:淘宝:力度无限运动城
网上买比较划算吧,爆拍网上的不错,你可以看下哦,价格都挺便宜,质量有保障
新手,球拍性能最好选择平衡型的羽毛球拍,然后在凯胜、胜利、Yonex、燕龙的羽毛球拍之中,选择一款自己最喜爱的装涂就好了。
新手正处于羽毛球坐标的中心之处,有四个方向:力量、技术、速度、控球。将来走到哪里就要你的技术提高的方向,和个人的习惯性的打法了。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健之乐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新手如何与客户谈价格 - 出口交流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新手如何与客户谈价格
UID 1583751
阅读权限 25
新手如何与客户谈价格
做外贸的朋友都知道,价格是谁都绕不开的因素,跟供应商需要谈价格,跟客人需要谈价格,跟货代船公司快递公司同样需要谈价格。总之,价格是外贸环节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因素,尤其是跟客人之间的价格谈判,因为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如今买卖双方地位的严重倾斜,使得很多新手最怕跟客人谈论价格问题,生怕“见光死”,同时面对客人的砍价变得无所适从,最终不是把订单做亏或者维持极低极低的利润,就是失去订单甚至失去客人的信任,并最终失去这个客人。
& & 尤其是对于新接触或初次询价的客人,因为双方并没有实质性的接触,也没有以往的订单作为铺垫,客人对供应商的选择会变得更加谨慎,一旦发现有问题,客人会立刻终止谈判,转而与老供应商接触,或选择别的新供应商。这其中的“问题”的核心,就是价格谈判!客人联系你为了什么?想买东西。买东西之前要干什么?问价格。这个几乎是外贸行业的惯例了。如今已经不是商品稀缺的时代,你有东西就可以随便卖掉。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中国的工厂严重产能过剩,在内需无法消化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外销,让老外消费掉这么多的产品。而且现阶段是一个买方市场,买方掌握主动权,这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也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国际外贸的主要形势。
& & 看过我另外一篇帖子的朋友们,很多都知道或多多少少地了解了一些开发信的写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但问题是,当你写好开发信,成功接触到目标客人后,下一步做什么?就是询价与报价,还有一轮一轮的价格谈判,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 & 就好比女孩子去买衣服,你会不会不还价?我想很多情况下不会。你一般会问,这件衣服多少钱?(这是你初次询价)。店主说,480块。(这是她初次报价)。你说,太贵了,便宜点!(这是你第一轮砍价)。店主说,我的价格已经很好了,这样吧,你诚心要买,那450块吧。(这是她第一轮让步)。你说,还是太贵了哦,你就让这么一点点,这个价格我没法接受的。(这是你第二轮砍价)。店主说,好吧好吧,我最多不赚你钱了,420块,你拿走吧。(这是她第二轮降价)。你说,这样啊,那我先试穿一下吧。(这就是你在确认样品了)。当你试穿过以后,你说,还行,但是肩膀这个地方不是很舒服。(你在挑问题,其实是希望砍价)。店主说,这个是这样的啦,我们的设计比较独特的,你可能一下子不太习惯,这个不是问题的。(她希望把衣服推销出去)。你摇摇头,还是算了吧,价格太贵了,肩膀这地方也不太舒服,我再看看吧。(你作势要走,其实是希望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店主连忙道,那我再给你打个折吧,一口价380块。(因为你故意找问题,她只能主动降价)。你准备走出店门,说我先逛逛,晚点再决定吧。(你抓住店主急于成交的心理,以退为进,目的是砍下更好的价格。)店主急了,立刻说,这样吧,你说个价钱,我能卖就卖,不能卖我也没办法。(这是店主希望你给出目标价)。你故作思索,然后说,200块我就买,反正也不是太喜欢,无所谓啦。(你给出目标价)。店主说,这个价格我要亏的,进价都不够呢,你再加点吧。(她不答应你的目标价,希望涨一点)。你摇头拒绝,那就算了吧,谢谢你。(你坚持目标价,否则就不下单。)店主最后说,好吧好吧,拿去吧,我亏就亏一单了,以后再照顾照顾我的生意吧。(无奈接受目标价,尽管利润很低,但是为了长久合作的希望,还是答应了)。
& & 大家看,这个例子和做外贸是何其相似?无非就是讨价还价,确认样品,然后抛出目标价,找到成交点。也许有朋友会说,我都是去专柜买东西的,她们不降价。OK,那我问你,你会不会问一句,你们有没有打折?做会员卡要什么条件?更何况,即使在大厦里、专柜里,也是可以打折的,一般店长和老板都有决定的权力!即使是大厦,同样是可以讨价还价的。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香港那些号称从不打折的奢侈品店不是照样打折?原因就在于订单,只要订单量锐减,价格就不得不重新调整。
& & 那究竟什么是价格呢?它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奥妙,这么让人难以捉摸?让人又爱又恨?
& &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同时价格的波动是由供求关系所引起的。
& & 这样就很清楚了,价格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价值,一个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大家都容易理解,那什么是价值呢?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加上利润么?我觉得不是。Chanel和LV的包为什么卖那么贵?因为品牌和奢侈品的号召力;德国的Benz和BMW呢?因为一流的品质、良好的口碑和德国人的严谨;比利时和瑞士的巧克力呢?悠久的历史、出众的手工工艺和特别的口感;Sony的电子产品呢?日本人的细腻、稳定的售后服务和对细节的苛求;Apple的Macbook和Iphone呢?酷眩的外形、独特的设计和超前的产品体验;Armani和Zegna的西服呢?一流的剪裁、精细的做工和顶级的品牌;还有中国大陆这几年飞速上涨的房地产呢?真的是房子品质好的一塌糊涂,值几万块一平米么?不是,成本放在那里,更多的是泡沫和人们对未来升值空间的预期。
& & 这些看明白了,大家就会发现,原来价值除了成本和利润以外,还跟品质、品牌、服务、口碑、工艺、外形、设计、细节、未来升值预期等等因素相关,这些我把它们称为附加值。
& & 那现在完整的公式出来了:
& & 价格=成本+利润+附加值
& & 这样表示就很清楚了,决定因素有3个,就是成本、利润、附加值。影响因素有1个,就是很难量化的供求关系。
& & 供求关系是外部条件,我们很难去影响和控制,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三个环节中下功夫。很多供应商忽略了附加值的关系,只会降低成本,降低利润,觉得外贸越来越难做,订单越来越难接,赚钱越来越难,可老外却要求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苛刻,对供应商还是很不满意。
& & 原因何在?是因为国内大部分的外贸企业都没有特别强的附加值优势,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只有成本优势所引起的价格优势!我不否认有些企业有独特的产品,有特殊的设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有很大的工厂和强大的生产能力等等。但是在以上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那价格谈判的好坏就直接决定了你的利润,甚至能不能拿下订单。
& & 所以外贸业务员们,特别是新人们,如何报价,如何和客人谈价格,就变成一个无比重要的话题了!下面我会从五个方面分别论述,朋友们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哪些自己能够做到,哪些做得还不够,哪些是根本被自己忽略的!
& & 一、报价前的准备。
& & 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对产品要做好准备,对客人、对整个行业同样需要准备。
& & 当你收到一个客人的询价,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地研究对方的询价邮件,了解客人的具体兴趣所在,推测他们的真正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给客人准确报价。每个客人的询价都不同,那你回复的邮件肯定也是不同的,不是么?如果你弄了个模板,每封询价都是千篇一律的回复,那我告诉你,捕到鱼的可能性很小。
& & 因为外贸的行情和原材料是不断在变化的,所以必须在了解相关市场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报价。我指的合理,使你要评估对方的市场、预期的订单量、客人的潜力,所给出的一个你觉得适合这个客人的价格!说起来貌似很复杂,但稍微细心一点就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得到你要的相关信息。
& & 举个例子,你是一家广东的贸易公司,专门出口户外用品的,今天收到一份询价,是一个美国进口商要订购30000把沙滩椅,让你报价。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是要进一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客人是不是专业做户外用品的?他原先采购些什么东西?以往有没有采购过沙滩椅?这个客人的潜力有多大?这款产品一般在美国卖多少价格?平时别的客人的采购价大致多少?我的同行可能会报出什么样的价格?有哪些可能影响价格的细节问题要注意?什么样的包装适合美国市场?你的供应商给你的价格算好么?在国内同行里算哪种水平?
& & 甚至还有可能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就是当你收到询价后,立刻要准备和仔细研究思考的。如果你收到客人的邮件,首先想到的就是以上的这些问题,而且能知道大致情况,并对不知道的东西主动去找答案,那恭喜你,你已经是一个老手了,这篇东西不适合你。如果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些的,希望你可以认真看下去,很多东西会是你暂时没想到或者是平时忽略的,但往往是这些地方,决定了最后的订单归属。
& & 回到刚才那个例子,如果你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看了客人的网站,心里觉得有点底了:这个客人是一个美国进口商,主要的市场就是美东的一两个州,30000把沙滩椅的量虽然有点大,但是以美国市场的潜力还说,也算靠谱;他不是专业做户外用品的,网站上很多很多产品,采购的种类很杂,应该是杂货商;以前有没有采购过沙滩椅很难判断,因为他网站上没有,只看到吊床和钓鱼凳;至于包装,美国人一般都喜欢涤纶布的背包袋;我的供应商在浙江,价格还算不错,同行当中算偏低的价格……
& & 这些信息你都了解以后,那报价前的准备可以说差不多了,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给客人报价了。
& & 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根据你的前期分析,发现客人的询价有很大的水分,那你报价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我再举个例子,同样是沙滩椅,一个冰岛客人来询价,要100000把沙滩椅,说要卖本土市场。那很容易就判断出,这完全扯淡!因为它的市场、人口和地理环境决定了这根本不可能!很有可能客人是为了用一个很大的量来榨出你的最底价,然后再减小订单量,找到最好的成交价格。如果他用10万的量来压你,你一开始就报出底价,只保留3%利润。但后来客人跟你讲,不好意思,我们要先下个试单,大概2000个的样子,要你维持价格。你肯定不同意,但因为客人已经知道你的底价,你又不想失去客人,结果几轮下来,你只把单价提高了3%,整个订单只有6%的利润。这个时候你会很郁闷,只能怪自己没把价格谈好,结果变成了这样的鸡肋订单。客人就很高兴,他在谈判中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 & 我举上面这两个例子,只是希望告诉大家,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到了谈判的关键作用,千万不能小看,也不要一接到询价就盲目报价,不是砍死客人,就是砍死自己。
UID 1583751
阅读权限 25
新手如何与客户谈价格02
二、对产品和行业的专业
& & 什么是专业?是了解产品工艺和价格构成?是了解整个行业现状和产业布局?还是了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我觉得都不全面,对于外贸人员而言,专业体现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进一步说,就是老外对你的感觉。他觉得你专业了,你就很专业。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只要你比客人多懂一点,比同行多走一步,你就是很专业的!老外会有比较的,怎么比?无非就是拿你的同行做参照物,谁让他感觉更懂一点,谁就是专业的。
& & 这一步,说起来是容易的,做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对细节的把握。尤其是说话方式和谈判技巧,直接会影响客人对你的主观判断。老外很多时候也是很感性的,他觉得你这人不错,挺专业的,进而才会跟你深谈下去,生意才有可能做得起来。反过来讲,如果你给客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新手,什么都不懂,一问三不知,很多东西都需要电话请示,你觉得客人会信任你么?
& & 比如客人要采购充电电池,你是工厂或贸易公司,你没必要知道锂电池的具体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比,因为这些大部分客人也不知道,而且没兴趣知道。你要知道的是,你的锂电池处于哪个价位上,放电时间能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跟行业内的几个巨头差别在哪里,价格可以便宜多少,和你的同行相比有哪些优势等等。这些才是客人直接关心的!如果客人觉得价格贵,你有没有可能迅速告知客人替代品的规则和大致价格?这就决定了你能否给客人树立一个“专业”的形象!
& & 客人想买一款工作灯,你们的标准配置是使用1000MAH的18650锂电池。如果客人觉得贵,你是不是能马上准确回答客人,如果把电池更改为1000MAH镍氢电池(NI-MH),价格可以下来多少?如果还是贵,那做1000MAH镍镉电池(NI-CD),价格又可以下来多少?你能随时给出方案和建议,准确报出价格,客人对你的印象绝对很好,他会认为,在你的领域里,你是expert!& &
& & 说白了,你不需要和工厂的大师傅那么精通产品,不需要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那样熟悉各种参数,你只是业务人员,只要能懂一点点东西,又有能力忽悠老外的,你就已经很专业了!
& & 很多朋友们一开始接触不到客人,往往通过邮件回复询盘,或者是主动给陌生人发开发信,那就更加要考验你的能力了,能让客人通过邮件就觉得你很专业,这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接触下去,能否让客人把你做为备选供应商。
& & 对于初次通过email联系的新客人,应该说是潜在客户,那很多的细节就决定了他对你的第一印象。你的邮件是不是简洁有力、没有长篇大论的废话?你的表述是否很专业?你是不是对产品的价格构成很了解?你有没有强调你的优势所在?产品图片拍得好不好?报价单是不是很仔细、同时准确无误提供完整参数和装箱数据?
& & 至于整个行业,你肯定要略加了解的。比如说,你的产品在同行里面处于哪种层次?价格又在哪个水平线上?你的目标市场是哪些客户?要让客人觉得,你对国际市场行情以及他当地市场很了解,能够给他有针对性地提出好的建议。
& &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就是邮件一定要及时归类,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建立买家档案,细化到客人询价的产品,对方的联系人和时间等等。因为客人很多时候会漫天询价,或者客人的公司比较大,他们很多买手都有联系过你,这个时候你如果能适当点一点,套套近乎,拉拉以前的关系,客人会觉得你很尊重他们,觉得你很专业的。
三、效率效率还是效率。
& & 效率很重要,相当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 & 其实效率不仅体现在报价上,对于客人问题的及时反馈,工作的效率、生产的效率、解决问题的效率等等,同样无比重要!
& & 什么是效率?在外贸这行里,我觉得能在合适的时间里给客人合适的答复,这就是效率!
& & 举个例子,有个伊朗客人写了一封询价邮件,里面列明了他要找的产品和具体的参数、以及相关图片,这算得上是一封很有价值的询盘了。如果客人在下面注明,Pls give us quote before next Monday. 这就很显然,只要你在下周一之前给他准确的回复,那就是有效率了。如果实在不行,拖个1-2天还是可以的,但最好事先通知客人,让他知道你在帮他做事情,但因为某些细节需要确认,所以整套方案需要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有最终答复。这样跟客人保持互动,客人就能知道你具体的进展。最忌讳的就是,客人的询价过来,你这边开始拼命干活了,询价、核算成本等等,结果一直弄了好久,超过客人限定时间已经一个多礼拜甚至更长,然后再回复过去,很可能的情况就是石沉大海,你先前的工作都白做了。
& & 因为零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海外买家面临的成本和各方面费用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他们需要供应商的支持,能给于稳定的价格和第一时间的答复,否则客人这边就没法进展下去。所以报价的效率一定要高,接下来的样品、生产、营销、物流等各个环节同样需要高效率。很多常规订单的周期已经有过去的60天缩短到如今的45天,甚至30天或更短。这说明客人对于供应商的效率要求是越来越苛刻了,所以这个时候,服务尤其重要!效率的问题迫在眉睫!
& & 那怎么样回复邮件或报价才算有效率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 & 1)第一时间给客人答复,能报价就给出准确的报价,暂时不能报价也要给客人答复,告知具体的工作进展和能给出最终答复的时间!
& & 2)很多时候还需要注意时差,根据国外客人的习惯来回复。举个例子,美国时间跟我们正好相反,如果你早上回了邮件,恐怕你今天上班时间就没法收到客人邮件了,因为他那边是晚上。等你明天早上回公司打开电脑看到客人回复后,再回邮件给他,恐怕又要耽搁一天。如果是紧急的事情,这么每天一个回合,实在太慢了。理想的情况是,你早上回复了邮件,等到你这边晚上11点甚至12点再看一下邮箱,说不定客人就有回复了,因为他正好是上午工作时间,如果你立刻给予答复,客人恐怕马上就能回复,这样一件事情的处理恐怕就不需要耽搁好几天,效率就提高了。
& & 3)图片要非常准确,以免发生误解。经常有朋友碰到这种情况,客人发一张图片过来要求报价,你给出了准确的报价,但是没有加上自己的图片,用的还是客人的图片。那客人就得多发一封邮件过来,请你提供你们的图片,给他参考。其实这种事情往往是多余的,也是浪费大家时间的,如果你在报价的时候,用自己的图片替代了客人询价的图片,那就一步到位,达到了客人的要求和目的,不是么?
& & 4)报价单必须详细到位。很多供应商比较懒,收到询价后通常就随便报个价格,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加个外箱资料。这不是效率,这是浪费大家时间。稍微好一点的客人,会耐心回复,接着问他想知道的一些参数和其他资料;如果忙一点的客人恐怕就直接不回了,哪些供应商更仔细,能给他充分的信息,他就接下去跟谁联系。
& & 5)第一时间报价后,如果有东西需要补充的,就立刻跟进一封邮件。我以前给客人报价,通常都是当天回复,实在来不及就第二天回复,一般很少拖到三天以后的。当我提供了准确的图片和报价单以后,一般还会跟进一封邮件,把这款产品别的客人的包装设计稿发给客人,一方面给客人参考,另一方面也是增强自己产品销售良好的说服力。但为什么不在一封邮件里发送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图片说明书之类的信息全部放一封邮件里,格式会太大,可能客人会收不到,而且显得有些累赘;二是分两封邮件发,更能增加曝光率,客人看到你的邮件并打开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只要他点开过一封,就有可能被吸引住,就有可能点开第二封。所以两封邮件的间隔时间不能太久,这就是效率了。
UID 1583751
阅读权限 25
新手如何与客户谈价格03
四、合适的报价技巧。
& & 报价的时候,技巧其实不可或缺。很多朋友会抱怨,价格报出去没消息,石沉大海,或者有的时候怀疑同行来套价格,不敢报,怕泄露商业机密等等。所以我说的技巧,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种状况,既不让同行从你的报价中套出信息,也要让客人尽可能地回复你,这才是好的报价。
& &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报价要尽量虚虚实实,不要轻易让人看出你的底牌,不管这个人是你的同行,还是潜在客人,都遵循这个规则,才能尽量在价格上占据主动位置。下面是我以前工作中使用过的一些成功拿下订单的报价技巧,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 & 1)削弱参照物法。
& & 这个办法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客人很难找到参照物,让价格没有可比性。
& & 打个比方,太阳能灯,工厂报给我4块钱人民币一个,彩盒包装。这个时候我报给客人怎么报,有报0.8美元,也有报1.8美元的,利润从10%到200%之间都有。
& & 可以说,我报给每个客人都不一样的。但是我不会原封不动按照工厂的数据报出去,我会给客人方案,比如说40个产品做一个展示盒,展示盒可以怎么设计,甚至把以前给sony做的展示盒图片发给客人,告诉他做如何如何改动,在超市里摆放会很漂亮。另外还会给他做好banner和slogan,反正一整套的销售策略做好,就等他确定如何改动了。
& & 这样一来,价格可比性一下子削弱,就变得不是那么透明,即使客人拿我的方案漫天询价,我相信国内的同行们肯定会问客人要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再核价,比如用的展示盒是什么纸张,上面有没有腹膜,用什么样的印刷等等,这些问题能把客人问倒,绝对客人在N天之内是找不到参照物的。而且我占据主动地位,同行要报价就会被我的方案牵着鼻子走,很多人会报不出来,很多人就算核出来比我低,客人来压我价,我也有转圜的余地,比如再做些更改之类的。所以很可能的情况,客人在找不到什么参照物的情况下,只能凭经验跟我砍砍价,然后要么成交,要么没订单。
& & 而且这种报价的好处是虚虚实实,不怕同行来套价格。
& & 嘿嘿,其实这一招用的好,是很厉害的!不但能让你提高利润,还能让客人觉得你很专业,可是一举两得的哦。
& & 我们再反过来看,很多朋友其实很死板,收到询价后总喜欢问客人各种信息,问东问西,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所有细节弄清楚后再报价,以为这样比较准确。这想法没错,但是现实情况是,客人会不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你的十万个为什么?更何况,很多客人也是中间商,他的终端客人只给他一张图,或者简单的一两句描述,其他东西也没有。所以他没法给你更多的信息,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就没法回答你。
& & 如果有别的聪明点的供应商给出自己方案,给出建议了,客人觉得不错,他就会把别人的一些参数发给你,让你去核价。这个时候你就头痛了,发现尺寸不是常规的,包装方式也和自己的不一样,材料貌似也有点改动,没办法,只能一点一点让同事和技术部门、或者供应商核价,结果三催四催,价格报出来还不一定准确。因为是别人的方案,你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然很被动了。
& & 如果给出方案的那个人是你,那客人拿你的方案去你同行那边询价,这个时候头痛的就是他们了,需要根据你设定好的圈子来玩这个游戏,你就牢牢占据主动位置。所以不但要给出几套方案,而且速度要快,要首先占据客人的主观思维,让他按照你的游戏规则玩下去。
& & 2)大买家鼓励法。
& & 大买家很多客人都知道,同行业当中的大客人和知名客人,能让很多人心生景仰。如果你和大买家有过合作,是不是更能取信你正在谈的潜在客户呢?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 & 如果把前面的削弱参照物法和大买家鼓励法合并起来使用,很多时候会有惊人的效果哦。
& & 我们做个假设,有客人给我一张图片,一个拖把,要我报价。我一般会给他我们类似的出货比较好的产品,然后包括说明书,彩盒设计稿,pdq图片等等,包括价格和外箱资料,如果是带有知名大买家logo的图片,那说服力更强,等于暗示客人,我连某某客人都在做,相当专业!最后我会补充一句,如果您要和您图片一模一样的产品,我们很乐意帮你sourcing,或者研究开模生产,请提供进一步资料。
& & 这样就可以了。
& & 买家的心态是什么?只是希望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肯配合他,如果这个供应商还跟他同行做过,或者和知名买家做过,那就更好了。我一般找供应商,不管他是工厂还是贸易公司,首先就是专不专业。我要买家具,尽管这个公司很小,但是美国好几个大公司下单给他,我会觉得他很了不起,对美国市场相当熟悉,订单下给他我会很放心。
& & 如果是写开发信,或者是初次面对客人的询价,这里面就更讲究了,我前面如何写开发信里面就专门提到过“主题”的写法,如何用大买家来夺人眼球,大家平时有时间可以仔细研究研究。
& & 3)捆绑策略法。
& & 我的捆绑策略比较特殊,不是把几个产品放在一起捆绑销售,而是利用自己的品牌把自己和客人捆绑起来,让他很难独善其身。
& & 你想啊,如果他的店里卖的是你的产品,架子上是你的牌子,如果哪天突然要换,消费者会习惯么?会怎么想?我以前做文具就有一个捆绑策略,我帮一个大买家设计一系列文具类产品的所有纸卡,同时产品给他最低价,但是他文具一整个系列的订单全部要给我,而且要打我的品牌!!!我给他的回报是,所有的纸卡都是同一个工厂做的,我另外找包装厂统一包装,那首先不会有色差,而且纸卡的品质都相当接近,客人很满意。但是这样一来,他超市里整个货架的产品都是我供的,而且用的是我的牌子。几个月以后,我把其中的一部分产品涨价,客人不接受也得接受,否则一旦他不下其中这几款订单,他的货架就不整齐,就不是统一的纸卡、色调和品牌。这也就是我当初的既定策略,一个集成订单,很多产品我亏着做,大部分保本,少部分加利润甚至高利润。客人一旦做起来了,半年一年后,我就可以把以前亏的那部分全部涨回来,客人就处于被动位置。如果他要终止跟我的合同,把所有的文具系列换掉,这不是半年一年搞得定的。这个时候我如果适当地跟老外的买手搞好关系,搞定他们,那几乎就没问题了,生意可以做得很长久。
& & 有些客人可能会问,你们能不能接受OEM?有没有自己的品牌?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给出肯定答复,我们可以贴牌,同时也有自己品牌。另外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客人用你们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达到捆绑策略的效果。甚至可以考虑给客人适当降一些价格,多给一些优惠,尽量让它选择你的牌子。
& & 一旦客人上了你这条“贼船”,像下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喽。
& & 4)狮子大开口法。
& & 如果你的产品相对比较冷门,竞争的同行不是太多,那不妨试一试这招。
& & 但是用这招有个前提,就是你对于产品、行情、特别是目标市场有很准确的了解,对于业务老手来说,这招是经常会使用的老套路了。
& & 对于有经验的买手来说,不论你报的价格是高是低,他都会说很贵很贵,要你降价。所以大部门买家的心理是什么?他们往往买的不是“便宜”,而是“占便宜”!就像百货商店里很多服装品牌,一件普通的夏装卖600元,你觉得好贵,等到换季的时候,直接给你打7折,很多朋友明知这个时候没法穿,但是感觉占了便宜,还是会去买,心想买来以后可以放到明年穿,但往往没想到明年自己是不是还会喜欢这件衣服。这个时候大批的人会把商场给挤爆,这就是占便宜的心态。这东西真的便宜么?未必,市场上很多没有这个牌子的同样的衣服,价格可能只有300块不到,但是东西便宜,你不一定会要,你要的是那种占便宜的感觉,这才是很多买家的真正心态。
& & 如果你卖电视机,即使你说,one dollar/pc,有经验的买手还是会回答,that's too expensive!
& & 这个时候其实更多是一种博弈,价格已经不再和产品完全挂钩,而更多取决于谈判的好坏。
& & 只要你的产品够冷门,同行很少,国外的销售价你知道,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搞那么一点点差异化,然后报个好价格,静静等待客人还价,然后一轮一轮谈判。谈价格,谈价格,价格更多时候是谈出来的,所以不要害怕会把客人吓走,你不谈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谈判桌旁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夸大自己要求的能力。”
& & 所以开出高于自己预期的条件,其实很重要。
& & 这一招不仅可以用于报价,也可以用于砍价,甚至在求职过程中谈薪酬问题也是屡试不爽的。
& & 以上这些只是报价和谈判过程中一些简单的技巧而已,但要注意,技巧只是对于谈判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事先充分的准备、回复的效率、以及对产品和行情的专业!
& & 《孙子兵法》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 & 商业谈判也一样,要以实力为后盾,就是以正合;然后再辅之以一些技巧来促成谈判的成功,就是以奇胜。所以出奇制胜的关键还在于真正的实力,从外贸角度上看,就是你的产品以及你自身的专业程度!即便以诸葛亮之才,空城计也只能用一次,不是么?
UID 1365720
阅读权限 25
Thanks for your share this file
UID 1571338
阅读权限 25
很实用的东西~ 学习到了很多~ 谢谢楼主分享~
UID 1570974
阅读权限 40
太感谢了,学到了很多东西,虚虚实实,占据主导地位,楼主,怪不得会成功。
UID 1498239
阅读权限 25
谢谢LZ.说实话,我觉得很幸运,能到这贴子.
UID 1078052
阅读权限 25
这么牛的帖子,怎么没人顶呀
(昇扬物流--美国进口)
UID 1624222
阅读权限 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查看内容可尝试用搜索引擎网页快照 ***
(网络营销外包)
高端网站定制-推广
UID 1679662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60
很不错的帖子& & 虽然见过了
UID 1640774
阅读权限 25
回复 #3 darleung 的帖子
楼主很无私,很好的帖子
(一念花开)
UID 1477961
阅读权限 25
来自 广东深圳
很好的帖子
楼主很牛B, 学到了 ,感同身受,只是实践方面还得靠自个慢慢摸索
UID 1277170
福步币 33 块
阅读权限 40
因为分享,所以成功
楼主很不错,很牛,能做个朋友吗,
UID 1701453
阅读权限 40
真的很不错呀~~不过我们的产品,我都不知道算冷门还是有市场的。。呵呵
UID 1653752
阅读权限 40
LZ,谢谢。太厉害了! 我是石材的,不知道期中的差异啊。。。我觉得都差不多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为一个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