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学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当前位置:///名词解释
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2.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full-employment surplus):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第二,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3.货币创造:又称为“信用创造”。指在整个银行系统中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商业银行收存一笔现金,其中一部分按法定准备金率保留作为准备金,其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用来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以增加银行收益。一般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方式支付,因而创造出一笔派生存款。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可以开出支票使用这存款。收款人可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这第二家银行由于存款增加,又可将其中超额准备金部分贷放出去,创造出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将可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创造货币的先决条件是有人借款。由一笔原始存款创造出的派生存款的数量取决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大小和现金漏损情况,即借款人在借款中持有现金而不保持活期存款的比例。
4.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参见简答题第2题。
5.法定存款准备金: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它们会把法定准备以上的那部分存款当做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正是这处较小比率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
6.法定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系统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度便下降。相反,当准备金率降低时,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便上升。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收缩的措施;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扩张的措施,最终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
7.功能财政:又称为“职能财政”或“机能财政”,是关于国家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勒纳于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他认为,功能财政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政府的债务收入与债务清偿、政府的新货币发行与货币收缩等政策的运用,都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对经济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是否遵循了既定的传统学说,顾虑这些传统学说是否好听。也就是说,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不能够只是以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作为财政的最终目标。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税收、国家债务等财政分配工具来调节经济。为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需要经常调整总支出。当总支出太低时,增加政府支出;当总支出太高时,增加税收。为获得导致最需要的投资水平的利息率,利用政府举债或债务清偿,调整社会持有的货币和公债的相对份额。同时,在必要时,政府可以印刷钞票、窖藏货币或毁掉货币。总之,“功能财政论”的意图是要政府不必局限于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而应当保持国民经济整体的均衡。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但是,功能财政理论是一个宏观静态而非宏观动态的理论,它只对短期的周期波动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而完全忽视了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而且,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问题是需逐渐提高投资率和储蓄率,而不仅是通过调整总支出来治愈衰退和通货膨胀,因而它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8.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9.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所以也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第一,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第二,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第三,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第四,初始来源惟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10.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将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货币的主要部分。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其掌握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掌握的部分基础货币)的限制,即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的限制。因而,中央银行经常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松紧银根,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吞吐基础货币,改变货币派生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创造理论极限公式为: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所以派生存款倍数理论上(不考虑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等于存款准备率倒数。
11.货币供给调控机制:指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失业率、稳定物价等),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选择具体的调控形式(或者中间目标,即联系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金融目标,如货币供给量,生产率水平等),运用合适的调控形式(如通过金融市场、计划手段、法律手段等),以及诸部分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而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运行机制。它是一个以信用创造论为基础,与中央银行体制的存在有密切联系,与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
12.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第一流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的付给现款的一种行为。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之一,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公布,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贴现率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时,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增加。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13.实际货币供给:指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用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将名义货币供 给与一般物价指数P相除后,可得到实际货币供给=/P,从公式可以看出实际货币给受名义货币供给与一般物价的综合影响。
14.信用创造论(Theory of Credit Creation):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信用学说,认为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而供应信用即是创造资本。信用创造论这一学说首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劳提出,认为是银行以提供信用的方式发行的一种银行信用,银行通过信用的供应就能提供丰富货币,给经济以最初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促使经济繁荣,就可带来更多的产品和利润,所以信用是能够带来利润的生产资本。银行提供信用就是创造货币、创造财富、创造资本。后来,德国经济学家A?韩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而且他被公认为信用创造论的最主要的代表人。他认为资本形成是信用扩张而非储蓄的结果。信用扩张是银行的特殊功能,主张银行授信业务优于受信业务,银行可以无限制地创造信用,以信用扩张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按马克思观点资本主义信用是信贷资本运动形式,银行可创造信用,但不能创造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而且不存在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1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一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r→I→E→Y,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斯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17.贴现率: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有时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但未到期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货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18.相机抉择: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19.单一货币规则:货币主义的一项政策主张。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货币政策惟一的最佳选择。他认为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即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惟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公开宣布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并且只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相适应,通货膨胀就会被抑制。这种使货币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按固定的比例增长的主张便被称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主张包括了两重含义:(1)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支配因素,即惟一控制指标。(2)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而主张以既定的数量规则来防止货币政策的摇摆性。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与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相联系的,那就是,私营经济具有其内在的稳定性,短期经济不稳定的基本原因就是政府当局反复无常的干预,认为政府的惟一任务就是为私营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因此,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
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如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第二,如何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第三,货币数量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变动。弗里德曼把货币数量的范围界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亦即 ;关于货币增长率的确定,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并且货币增长率一经确定是不允许随便变动的,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应事先宣布并尽量缩小变动范围。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opyright by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法制网首页>>
仅仅引进技术方法并不能提高经济学研究水平经济学研究须重思想重实践【】【字体: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发布时间: 15:23:58  葛结根
  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大规模引入我国后,其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思想与观点被吸收和利用,并与我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对促进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最近十几年,对西方经济学的借鉴逐渐转为以技术方法为主。这一借鉴重点转变,对我国经济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当前,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技术方法分析我国经济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但如何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学思想和观点不同程度被忽视。这主要表现为,大部分经济类主流期刊的论文注重数量或计量分析,论文形式一般格式化为“五股文”,即分为文献综述、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样本和数据选择、实证分析结果、结论五个部分。这种注重技术方法的分析大都不是以独立的理论和思想为基础,而是借用或参考国外的模型,然后利用我国的数据计算出结果并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较为格式化和空洞,缺乏实际参考价值。此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方法至上的倾向,强调方法的重要性,而有关经济学思想的教育明显不足。在方法上,也是片面追求技巧或简单应用,而不是从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其与我国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选择。另外,还存在刻意运用西方流行的技术方法而不管实际上有无必要的倾向,导致思想创新让位于方法移植。
  造成我国经济学研究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随着海归学者的增多,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技术方法尤其是计量经济学方法迅速传播,影响着我国中青年学者,并得到他们的青睐。第二,经济学研究存在实用主义。在缺乏科学评价体系的背景下,一些学者认为进入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或主流领域,必须使用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多出快出成果。还有一些学者套用西方经济学的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解释中国经济现实,以为这样提出的对策在中国也是有效的。
  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而这是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和历史文化为依托的,是以自己的经济学思想为基础的。仅仅靠引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并不能提高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反而会舍本求末、误入歧途。追求技术方法的导向不仅使研究者急功近利、忽视思想积累,而且影响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经济学研究可持续发展。从西方经济学发展史可以看出,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都以根植于经济发展现实的思想为核心,数量分析等技术方法是为适应思想理论需要而产生的表现形式。事实上,过度的数量化分析即使在西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其对西方国家走出经济困境并无多大帮助。我国在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其中的经济思想来自经济实践,又用于指导经济实践。西方经济学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假设条件和现实基础与我国具有较大差异,即使变量相同但其性质与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仅仅依靠借鉴西方的技术方法,并不能创造出适合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更不能有效解释和指导中国的经济现实。
  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需要的是思想与方法的有机结合。技术方法不能产生思想,更不能替代或超越思想。没有经济学思想,无论多么高深或先进的技术方法都是缺少内核的,终将陷入没有实际价值的符号迷阵中。经济学思想是对经济发展实践一般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来自对实践经验的分析与思考,思想的不断创新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当然需要科学的方法予以表达或实现,但表述思想的方法必须与思想的可读性或可传播性相融合;一味强调运用技术方法反而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学思想的理解和使用,不利于其传承和发展。就技术方法而言,合适、恰当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经济思想或理论不符合经济生活的实际,再“先进”或“精确”的技术方法也没有实际价值。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责任编辑:徐杨)
查看更多评论&
·····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有很多数学模型分析,这些模型有用吗?
像分析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等等等。这些模型是不是过于简单化了?实际情况下有多个变量,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模型的用处还大不大?
按投票排序
经济学模型的好处是,在给定假设下,用精炼的逻辑来推导结论。这样避免了言语推导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各方讨论的基础。如果不认同结论,那么可以直接回归假设。只有在这些基础上,经济学这些年才能快速的发展。所以严格说来,当代经济学是从萨缪尔森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把经济学归结于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这就是一个数学模型。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首要的目的是理解现实,数理模型化的好处是显著的。比如早期的各种拍卖形式,一般人是很难知道他们的优劣。但引入数学模型之后,才知道原来几个主要的拍卖方式的期望收益是一样的。再比如经济学中著名的逆向选择问题,也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发现的。而很多时候简单的理论,往往会是一种反常的思维。比如说比较优势,普通人一般会对其有相反的认知。但一个简单的模型即可说明,比较优势带来的贸易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说,经济学模型也是有帮助的。比如Search Theory在价格行为中,产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微观理论发展的比较成熟,数理模型的认同感和现实应用都较多。一些模型简单化的处理,是为了复杂分析作准备的。——————————————————————————————————————————但对数理模型的反思甚至诘难一直都存在,我想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有些人认为经济学模型不能很好的模拟现实,因为其复杂性,特别人很复杂。比如像博弈论这样非常具有逻辑的方法,会大量出现混合策略的均衡,但现实中这种策略并不普遍。所以经济学也开始引入心理学或者实验。其二是很多人反对的不是数理化,而是过度数理化。这个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不过过度数理化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学专业化的提高,另外一方面是也是基于现实的复杂性。研究经济学的都知道,用简单的模型来说明复杂的问题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最后,大众接触的最多是宏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流派太多,又难以获得统一的共识,导致许多人认为这些模型都没什么用。所以这些年来,宏观经济学开始注重微观基础了。
模型当然是有用的,但得看从哪个角度谈起。以下的答案建立在微观经济学里的博弈论之上,不讨论 General Equilibrium 或者 Consumer Theory, Production Theory, Uncertainty 等这些经典理论。在学习博弈论的时候,我发觉一个问题:建立一个有趣又直观的模型需要相当的艺术性,但在解决这个模型的时候,又脱离了艺术性,表现为冗长严格的数学证明,以及即便不看证明大家都能八九不离十想到的结论。就拿上面举的栗子signaling game来说,这个模型原本是想帮公司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为什么会发生?首先,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下,工人工资等于他的生产力,所以如果一个工人一小时生产出1件20人民币的衣服,则他的工资则为20元(是不是很坑爹的假设?)。经典的经济学模型里面工人的生产力是谁都能观察到的,公司也不例外。可是,当经济学发展到某个阶段以后,信息的作用开始被人拿出来检验一番。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公司无法观察到工人的生产力,该如何定工资?如果工资少于生产力,则公司的利润可达到正无穷(汗……),如果工资多余生产力,则雇人工作公司就亏损,这样对公司最好的办法就是shut down,这样就没人工作了(继续汗……)。一句话,如果工资不等于生产力,那这个世界就再也好不起来了。更严重的是,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工资,按照假设生产力高过这个工资的工人可以选择家里工作而不来上班,而生产力差的工人在家里工作也赚不到这么多钱,于是有incentive去得到它而假冒高生产力,这样公司雇的工人整体生产力就更低下了,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公司关门。作为公司来说,解决的办法就是signaling game。具体一点说就是让工人选择教育(学历,学习时间等等),公司观察到工人选择的教育再来决定对每个工人发多少工资。这样,再来看看
的答案,估计大家就更能理解整个模型的来龙去脉。模型本身他已经解释到位,我就来分析下这个模型有什么指导意义。不得不说signaling game 模型本身是比较艺术化的,它至少抽象出几点:1. 有的必要信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现实如此 (生产力,投保方身体状况等)2. 为了拿到高支付,有人会弄虚作假,现实如此 (以次充好)3. 支付方有办法间接得到信息,解决弄虚作假的问题,现实如此 ( 学历,病历,信用记录等)其中第三点就是结论,相信对社会稍有了解的人在看到前两点就可以答出第三点来了。可经济学既然是社会科学,不拿出数学证明是没办法交代的,于是有了下面的数学证明过程(已经被我简化),有兴趣的可以看看:1. 工人的类型只有两种,高与低,记为L和H。2. 在一个横轴为教育年,纵轴为工资的坐标系上,有两条 strictly increasing, strictly convex 的 高生产力工人的无差异曲线 与 低生产力工人的无差异曲线 相交于一点。这两条线交点只有一个,这个性质叫做single-crossing property。3. 公司有不同的believe,意思是观察到某个教育年的时候,公司认为是H做出的可能性是P,L做出的可能性是1-P。4. 对于相同的无差异曲线及其交点,公司可以有不同的believe来给出工资。5. (对经济学以外人最不可理解的部分来了) 整个经济要达到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 所以给定公司选择,每个工人的选择要最优。给定工人的选择,公司的believe方程要满足Bayesian rule。 通过各种无差异曲线的移动(这是论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当L选择不受任何教育,H选择的教育在与L选择的不接受教育的无差异曲线交于H生产力的无差异曲线上时,整个社会的总福利是最大的。各位,费了半天劲就证明了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这是有用还是没用?我觉得,建模,是很有美感的一件事。但是,作为经济学这样一门现代学科来说,非得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模型的话,有时是破坏了这种美。把数字植入艺术,把假设当成天理,这就是没用的地方。不过,与数学等其他学科相比,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未来肯定还有很大的发展。也许到某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兼顾艺术与数学,同时也能让人觉得有用的经济学。
all models are wrong some are useful
有用。如果你觉得太简单,是因为写教材的人怕你看不懂。
反对一切回答“没用”的答案。这个问题只需要随手举几个应用的栗子不就好了。呵呵,微观里面的模型?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想必大家都听过吧?我来问问你,怎么判断一家企业是不是拥有垄断势力?不用微观模型,你来告诉我。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所谓垄断就是看市场占有率吧?图样图森破!现在美国有些法院已经开始慢慢把微观模型以及相应的微观数据处理方法引入审判了。将来可能会看到法庭上双方律师相互指出对方模型假定和数据上的错误。。。这还让不让文科律师活了!你不知道别人怎么用,就说没用,这样不好吧!这是厂商方面的,我们来看看消费者方面的。你知道之前eBay会招做微观、IO的学生么?为啥?会估计需求。你以为微观消费者理论就是教你价格越高需求越低吗?图样图森破!这样子想的人肯定不知道这些模型都是可以估计的。当然估计方法可能根据问题的不同而非常复杂。你不知道别人怎么搞复杂的模型以及怎样估计复杂的模型,你就说人家的太简单了,这样不好吧!好吧,上面举的例子好像是微观,但是也算IO的例子,我们来举一个纯微观的例子。这个 学长最擅长了。看看报道:《东方早报》:上海财大建议改革沪牌拍卖机制:拍卖+摇号,含“保留价格”哈哈,他们的研究成果就是这样可以用在现实中的,那些说没用的筒子可以看看,还有那些说模型简单的筒子可以去看下论文原文
我自己其实也不太喜欢看模型,但其实模型是很有用的.北大的姚洋老师曾经说过,经济学的模型本质上是为了弥补自然语言的不精确性的一种推理.在进行经济学推理时,不管怎么精密,在推理的时候都存在某些漏洞,使用模型的话,可以强迫你使用严谨的方式思考,得出符合假设的准确结论.虽然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经济学的假设更缺乏普适性,但假设本质上都是对抽象世界的简化,对我们理解世界是有很大帮助的.随意举几个,微观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柠檬市场的模型,博弈论中囚徒困境和信号理论的模型都是极为有用的模型.其抽象出来的精髓几乎每天都能观察在观察问题多少都能应用上.举个信号理论的例子,这原来是出自Michael Spence的一篇有关工作市场信号的论文.跳过数学分析,其中有假设1: 劳动者A和B.两者内在的生产力不同,A生产力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给雇主创造价值较高,学习能力也较强,假设2: 雇主无法通过面试来分辨两者的区别.假设2: 教育完全不提高生产力,而且完成教育是很痛苦的行为.模型:
为了让雇主分辨出A,B的区别,A就会选择去上很难毕业的大学,因为他们能力较强,因此他们能以比较小的单价完成学业(比如说三年就能毕业).而B去模仿的话就会比较痛苦,而且得不偿失,(比如六年也毕不了业),于是他就不会去读这个大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学位实际上是给市场上的雇主释放了自己能力较强的信号.于是雇主就能给A支付较高的薪水,给B支付较低的薪水.而如果因为某些情况,比如作弊器的发明,B也能在4年内毕业,该信号就失效了.虽然A能力较强,B能力较弱,但因为企业无法差别两者的区别,为此只好统一支付原AB之间的薪水.使用这个模型你就能某种程度上理解为什么无聊的高考能够相对公平地选拔出人才,理解为什么高富帅会在大学里读完全没有用的贵族文艺专业,甚至为什么雄孔雀长着漂亮的尾巴.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怎么设计出一种策略让穷矮搓们无法跟随高富帅的步伐,从而吸引黑木耳们投怀送报.虽然了解了这个模型屌丝也不能摇身一变成为高富帅,但某些情况下模仿高富帅的行为吸引白富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你还觉得模型没有用吗?
很多时候看起来没什么用是因为结论"直观",要是没这些概念在处理比较复杂的东西(比如面临激励约束的风险分担之类)的时候就等着挠墙挠穿……
房四海说过,他能为一切结论做出一个与之契合的数量模型,但这样做“毫无意义”。数量模型分析只是工具,工具不能替代也不能脱离经验基据和先验逻辑。当然也不能说没用,关键是不能拿剪刀翻黄沙,拿筷子喝汤。
从学术的观点,显然有用,帮助你抽象化和量化问题而接近问题的实质,毕竟经济学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门严谨的社会学和科学;从实践的观点,显然没用,它几乎不可能单独的来解决任何实际的哪怕很简单的问题,更遑论用来投资或者投机了。中国人就是太务实了,太追求实效而无视纯理论的发展和积累,有的是“经验”,少的是”内在逻辑“,名曰“道可道,非常道”。
这些模型不能说是过于简单化了,而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诸多限制中的,理解这些对你学习很有必要。
数学模型可能把人假设得太聪明,太理性。如果人的因素很大,而模型低估了人的愚蠢,可能就不成立。
我系主任的原话:”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啥模型分析既定成本的最大产量了?谁?用的太少,不会用,就觉得不好用。期待过高,也会觉得不好用。
任何有逻辑的理念都可以用数学对其加以解释,经济学也不例外。不是必须用数学,也可以用文字描述,只不过数学更精炼直接罢了。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保证了它的普适性,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榴莲,在数学里都用一个数字1处理,研究出来的理论很普适,比如1/2=0.5,你把任何一个水果切开都是半个。但是数学的主要矛盾在于,当一个理论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应用就变的较为困难了,比如我们常说的:你用三角函数买菜吗?但在抽象程度较低的经济学中,苹果和榴莲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商品,具体体现在产地不同、运输成本不同、替代品的有无等等。这使一个具有普适价值的经济学原理的得出很艰难,比如关于垄断的原理,不仅限定几头垄断,还要限定垄断商品的性质、是否有勾结或协作行为等。不过一旦结论得出,其应用便非常具有指向型,比如我们熟悉的cartel与欧佩克。一方面,高度抽象的数学定理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中,从而以物理为跳板应用到实际,比如积分法可求带电几何体场强。其可行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物理本身即有中等抽象性,也具有中等实际操作性。大白话来讲,对于一个苹果,物理学关注的比数学多一些,比如一个苹果200克;但关注的比经济少一些,比如它不必知道这个苹果产自福建。而另一方面,数学模型虽然也可应用于经济原理中,但因为经济学原理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一个数学模型只能对应少数几种市场情况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模型依然是准确的,但因为其应用到经济学带来的局限性,失去了其原本的普适价值。因此这些模型有用吗?有。好用吗?不好用。
经济学数理模型遵循的是介于stylized facts与未来预期(政策建议)之间的中间环节。其实,如果仔细考量模型背后的抽象世界,会发现模型本身的任何问题不在于数学本身,而在与假设的数理抽象表达与现实的拟合度。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模型实际上就是在数理推到的技术层面有突破时,一次又一次的重建或加筑理论基础。从最早的IS-LM 模型到现代的RBC DSGE再到前沿的对于RBC在理论上的补充(可参考Angeletos and La'O的 Sentiment),就很直观的体现了这点。从没有实际实体的aggregate demand shock的早期讨论,到经济周期理论种关于aggregate demand shock的各种理论解释,讨论与验证,都体现这数理模型的重要意义。少了数理模型,就无从量化展现facts和理论的契合度,也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这在经济学这种缺少实验条件的学科中至关重要。在这种意义上正是数理模型的存在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刨除insignificant factors的工具。而非“过于简单化”。举个例子,经济周期主要受transitory shock影响的研究就告诉我们如果想要理解并stablise经济周期那么我们就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关注transitory shock而非persistent shock。很多时候,看到的过于简单正式模型本身给出的最大化拟合现实的结果。当然,如果非要举IS-LM这种早期模型来评价数理模型在经济学的应用的话,讨论本身也就如同IS-LM本身一样了。
用处和困境其实都是来源于它对现实的数学化描述…这其实是个有些二律背反的问题。。1:数学逻辑比掺杂了太多人类不确定性、个人立场的逻辑更准确2:基于宏观世界各个方面的所进行推倒的逻辑比数学逻辑更能反应客观现实所以不然为什么几百年来大家喜欢把事实数学化,然后放到现实中反复检验啊。。所有抛开有什么作用就问有没有用的都是耍流氓
给你一把刀,你也不一定能杀得了一只鸡,你能怪刀没用吗?
模型是死的,市场是活的。模型帮助分析,但具体的事情还是要灵活的操作。这就是为什么金融行业还没被计算机取代
寻找自性的过程就是寻找理性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很有用。且不说放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当你真的把它内化之后,它会改变或者拓展你的思维模式。微经比宏经更有助于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经济问题。经济这两个字的意义是很宽泛的,感情也可以纳入经济中的利益。学会用经济的视角思考问题是很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大西方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