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酒店满意度调查表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

怎样分析酒店服务质量对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_百度知道-职业餐饮网
您的位置:>>&&&&&&>>正文
从心理学角度论提高酒店顾客满意度
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何丹 吴雨晴 廖燕霞一稿
摘要:顾客满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经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满意度为指针。从顾客心理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客户的利益。努力让顾客满意已成为企业立足的市场法宝,追求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已成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目标。阐述如何通过了解顾客心理来提高顾客满意度,并从产品、服务、企业的顾客文化等三方面分析了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从而更好的提高顾客满意度。
关键词:顾客;顾客心理学;顾客满意度
毕业实践报告目录
一. 案例分析
1. 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的概况
2. 酒店服务中的顾客投诉
3. 从心理学角度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二.顾客满意的概念及内涵
2.1 顾客满意的概念
2.2感知角度下顾客满意的内涵顾客满意与心理学有很密切的联系
三.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
四.从顾客心理学角度论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策略方法
六.参考文献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顾客真正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顾客满意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任何企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其目的在于使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得到顾客的认可。这就要求企业要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对产品和服务有什么样的要求—再精美的产品,顾客不需要,也不会得到顾客的认可。企业只有掌握了这个出发点,才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的落脚点应在于使顾客满意,只有掌握了“顾客满意”这个原动力,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需要了解更多顾客心理学,从顾客心理学的角度更深入的了解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概况。
一. 案例分析
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豪华酒店,亦是日航国际酒店的成员之一。地处北京中西部商业文化区北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交通便利。酒店拥有712间(套)豪华舒适的客房,风格典雅的餐厅、富丽堂皇的宴会厅、设施完善的健身娱乐中心、以及免费客房宽带上网,更拥有待客如亲的悉心服务。饭店有4个风格各异,优雅舒适的餐厅和。位于三层的“金诚园中餐厅”尽享粤、川、湘、杭、北京等地方风味的经典菜肴和名师主理的鲍鱼、鱼翅等高档佳肴。“世纪咖啡厅”内的欧陆美食使人回味无穷。在“尼摩餐吧”可尽情狂欢畅饮,放松身心。典雅的“大堂酒廊”更是您会客、小憩的首选。论在哪个餐厅,与亲朋共膳或安排宴会,都可令您称心满意。
1.1酒店服务中的顾客投诉
案例一:一碗牛肉汤面和一根头发引出的话题
一天,有几位客人来到就餐,在进餐即将进入尾声时,客人点了主食,每人一碗牛肉汤面。服务员将牛肉汤面送到每位客人面前后,客人们并未立即食用,而是继续交谈着。大约10分钟后,有的客人开始吃面,其中一位客人刚吃了一口,便放下筷子,面带不悦地对服务员说:“这牛肉汤面怎么这么难吃,还都粘到一起。”我们连忙解释说:“先生,我们都是现点现做,一般的面条在做出几分钟后就会粘到一起,面条的粘性大。如果做出来不马上吃的话,必然会影响到面条的口味和口感。我们通知厨房再给每位客人做一碗面好吗?”客人说:“不用了!” 此时恰逢走了过来,我们当即向她汇报了情况。餐厅经理让为客人送上水果并对客人说:“对不起,先生。由于我们未能及时向您及您的客人介绍面的特性,没有让您很圆满地结束用餐。您如果对今天的服务感到不满意的话,我将代表酒店向您及您的客人赔礼道歉。”客人说:“服务态度没问题,不过我希望服务员在上菜时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还有一次,我们酒店一位顾客吃排骨时吃出一根头发,桌上一位女顾客就捂住嘴巴想呕吐。见她这样,我马上把这位女顾客请到办公室,给她泡茶、上水果,说了许多道歉的话,那个菜也免单了。但是最后,顾客仍旧不满意。
1.2从心理学角度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案例二:顾客至上,一切以顾客为中心
在宴会厅办公室有两本,一本是顾客满意度调查本,一本是顾客联系本。经理每日都会根据每日的顾客反映在顾客满意度调查本上如实填上顾客的真实意见并且附带上顾客的联系方式。然后再总结找出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针策略,让顾客更好的在酒店享受服务并且还带动了顾客的身边的同时朋友,加大了顾客群体,提高了酒店的形象,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无论是在会议室还是在大型的宴会场合,酒店从上层管理阶层下到酒店服务人员都充分做好准备,以顾客至上的结合顾客需求的心理充分为顾客服务,让在酒店参加会议或是宴会的客人们享受了顾客至上的感觉,了解到酒店的服务宗旨,更加信任酒店,因此也拓展了酒店的顾客率。
通过分析案例一案例二,我们得知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有必要建立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真正树立“顾客至上,顾客永远是对的,一切为了顾客”等营销观念,充分认识顾客满意的重要性。要建立这种文化,一是要加强宣传,使员工明白这种做法对公司、对个人的意义;二是要训练员工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技能,提高他们为顾客服务的能力;三是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奖励先进,保证为顾客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就要求企业员工一切从顾客的角度去考虑,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顾客的需要就是企业的需要。因此,企业首先要知道顾客需要的是什么,根据顾客需要,重视顾客意见,让用户参与决策,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在案例中,免单也好,送果盘也好,在顾客看来,都是我们临时的补救行为,远远不够正式。后来,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与顾客签《理赔公约》。顾客在酒店遇到类似事情后,酒店工作人员首先真诚地承认错误在于我们,然后根据《公约》中规定的不同赔付情况与顾客签定《理赔公约》,双方签字,进行正式赔偿,如果顾客在饭菜里吃出头发、苍蝇、虫子等异物,无偿为顾客换菜或退菜,赠送果盘,并一次性向顾客赔付精神损失费及真诚的道歉。这样的处理方式看起来更正式、让顾客感觉更被尊重。后来的事实证明,顾客普遍接受这种方式。
二.顾客满意的概念及内涵
2.1 顾客满意的概念
顾客满意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营销思想,它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种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他或她的期望值相比较之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取得高程度的顾客满意是营销的最终目标,因为那些一般满意的顾客一旦发现有更好的产品,依然会更换供应商,而那些十分满意的顾客一般不打算更换供应商。高度满意和愉快创造了一种对产品情绪上的共鸣,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正是这种共鸣创造了顾客的高度忠诚。可见,保持顾客的长期满意有助于顾客关系的建立并最终提高公司的长期的盈利能力,营销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独的交易和进行销售,它的目的是使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了,额外的销售就会出现。
2.2 感知角度下顾客满意的内涵顾客满意与心理学有很密切的联系
(1)顾客满意以顾客总体满意为出发点,当个体满意与总体满意相互发生冲突时,个体满意有一种服从于总体满意的趋势。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心理感受,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顾客满意的状态是顾客在不断进行比较和自由选择以后而达到的肯定、积极的心理体验。
(2)顾客满意程度与顾客自身的许多条件相关,如教育背景、收人水平、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价值观等等。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人的满意程度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顾客满意度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满意本身又具有多个层次,具体而言,有五种情况可以用满意来形容:满足,指产品可以接受或者可以容忍;愉快,指产品可以给人积极、快乐的体验;解脱,指产品解脱了人们的消极状态;新奇,产品给人以新鲜和兴奋的感觉;惊喜,指产品令人出乎意料的高兴。
(3)顾客满意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顾客满意,顾客在不断的获得相对满意后,就会有一种绝对满意的趋势。提升顾客满意程度的关键在于传递高的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能够判断哪些供应品将提供最高价值。他们会了解供应品是否符合他们的期望价值,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满意程度。
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返回【
】栏目列表
餐饮业资讯
职业经理人试析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中国商贸》2010年22期
试析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
【摘要】:随着酒店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员工满意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而员工的服务质量又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员工满意度概念的把握,分析影响酒店员工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提高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719.2【正文快照】:
员工对企业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就是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公式一般表示如下:员工满意度=实际感受-期望值,实际感受与期望值的差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如果实际感受超过了其期望值那么员工满意度就为正,如果实际感受小于期望值那么员工满意度就是负值。事实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黎宝金;;[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好,文才新,徐志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毛宗平,陈海明;[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熊春红,陈纪南;[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杨善林,王素凤,李敏;[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陈喜良;[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赵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6期
蒙慧;[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贺力坚,金易;[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朱秋白,颜蕾;[J];当代财经;2003年01期
张平,李垣;[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巧根;[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陈柳;[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姚树荣;[D];四川大学;2003年
于璐;[D];四川大学;2003年
孟东晓;[D];复旦大学;2003年
白彦壮;[D];天津大学;2004年
袁凌;[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朱治龙;[D];湖南大学;2004年
谌新民;[D];暨南大学;2004年
刘洋;[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东暄;[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徐进;[D];暨南大学;2000年
叶映;[D];广西大学;2001年
安青松;[D];湖南大学;2001年
胡杨;[D];湖南大学;2001年
张杰;[D];河海大学;2001年
沈宗军;[D];河海大学;2001年
李卫红;[D];湖南大学;2001年
李菊霞;[D];浙江大学;2002年
何庆华;[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文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邹亮;;[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刘学艺;;[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4期
谢钱;章昱;;[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王效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8期
刘硕;;[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王佳欣;韦福祥;;[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张冀;;[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粟路军;黄福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周礼部;;[J];中国标准导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立民;黄菡;吴华群;;[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赵普光;;[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王雷亭;;[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张榕;;[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李玉;;[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汪宇明;;[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陈亚娟;;[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李坚诚;;[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岑成德;欧阳文剑;;[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劳宇红;;[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蒋梅;[N];中国食品报;2010年
吴吕;[N];中国旅游报;2001年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王煜琴;[N];中国旅游报;2010年
市旅游局副局长
陈晓霞;[N];济宁日报;2010年
徐风;[N];中国质量报;2009年
山东省济宁市旅游局
陈晓霞;[N];中国旅游报;2010年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王煜琴;[N];中国旅游报;2010年
莫非 何玉珊 李晓健;[N];民营经济报;2009年
黄新伟 陈清凯;[N];闽北日报;2010年
田时胜 实习生
陆翾;[N];钦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朴英烈;[D];辽宁大学;2011年
崔凤军;[D];北京大学;1999年
赖斌;[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杨树;[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郑绍成;[D];吉林大学;2009年
李华敏;[D];浙江大学;2007年
李雪艳;[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程兴火;[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媛;[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马珂;[D];厦门大学;2008年
杨雁;[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段红艳;[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魏婧;[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卢丽宁;[D];广西大学;2005年
王雁;[D];山西大学;2006年
姜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郭燕;[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黄晶晶;[D];浙江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更多公众号:bailianO2OO2O咨询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这些细节正影响着酒店服务满意度!,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牛bb文章网
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 &
[摘 要] 酒店使命是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如何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是酒店管理者的基本追求。本文阐述了提高服务质量对酒店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酒店服务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关键词] 酒店 服务质量 对策 研究 一、酒店服务质量概述假日酒店公司创始人凯蒙斯?威尔逊的名言是:优质服务是构成最终胜利的因素。国际酒店业巨子拉马达公司总裁杰里?马尼昂曾说:“向客人提供卓越的服务是拉马达公司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客人入住酒店,购买的不仅是设施,客人来酒店就餐,购买的也不仅是饭菜,更重要的是购买优质周到的服务。因此,酒店的使命就是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如何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是酒店管理者的共同目标和基本追求。1.酒店服务定义酒店服务可定义为酒店员工以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一定的操作活动为内容,以客人需求为目标,倾注员工感情形成的行为效用的总和。在英文中,“服务”一词(SERVICE)通常被解释为七个方面:微笑(Smile)、优秀(Excellence)、准备好(Ready)、看待(Viewing)、邀请(Invitation)、创造(Creating)、眼神(Eye)。它使服务概念一目了然,更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2.酒店服务质量概念和内容(1)酒店服务质量定义。酒店服务质量,即酒店以其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为依托,为顾客所提供服务在使用价值上适合和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2)酒店服务质量的内容。根据酒店服务质量的定义,酒店质量实际上包括有形产品质量和无形产品质量两个方面。有形产品质量。首先,酒店设施设备的质量。设施设备是酒店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酒店各种服务的依托,反映了一家酒店的接待能力,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酒店实物产品质量。实物产品满足顾客的物质消费需要,通常包括菜点酒水质量、客用品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等。再次,服务环境质量。通常要求是整洁、美观、有序和安全。无形产品质量。是指酒店提供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也就是服务质量,包括礼节礼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及安全卫生等。二、提高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发展之本现代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酒店要从顾客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满足不同顾客在不同时间的各种需要。中国酒店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数量大量增加,但同时,业内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酒店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最为直接途径。从根本上说,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其原因如下:1.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敏感性强酒店服务质量中的无形服务是酒店产品区别于其他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顾客特别敏感,正是无形服务使客人从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大的满足。无形服务是使酒店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2.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正相关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而酒店能否赢得并保持更多的顾客,关键在于酒店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能否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是酒店服务好坏的最终评价标准,也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三、酒店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推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成为酒店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1.服务质量水平较低多年来,国内很多酒店员工服务工作缺少主动性,“微笑服务”开展不起来,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先进的设施设备不会操作使用,外语水平普遍较差,能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少等等,都是酒店服务质量水平低的表现。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还不能令顾客满意。2.部门间缺乏服务协调酒店服务产品具有综合性,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共同提供的,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程度。在我国酒店行业,部门经理更关心的是如果把自己的部门业绩搞好,而不是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由此造成的障碍最终会把客人赶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主管和一线员工在各自经理领导下进行着内部战争,指责其他部门。顾客成为这些内部战争的直接的受害者,他们会选择不再光顾这间酒店,尽管某个部门在某次内战中获胜,但整个组织却输掉了竞争。3.服务质量管理效率低酒店产品服务质量比一般实物产品多了无形服务内容,所以质量控制更难把握。无形服务主体是人,也就是酒店员工,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途径,制定科学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规程,并保证其能够切实、有效贯彻实施是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稳定性的主要手段。我国酒店管理者质量管理意识普遍薄弱,手段和技术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但执行不力,甚至各项制度过于陈旧,和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有冲突。4.确保服务质量的“硬件”和“软件”不匹配我国酒店业一直都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费雷德(Fred)曾走访了我国14个旅游城市,考察了各地112家酒店,认为我国大部分旅游酒店的硬件设施己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酒店水平,但从业人员素质、质量管理及服务水平却落后于同行业国际水准。这与我国酒店星级评定标准过分强调酒店硬件设施指标有关,不利于酒店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管理者缺乏战略眼光(1)对服务质量重要性认识不够。服务质量不能直接创造收益,作用是间接的。酒店管理者往往关注能直接增加酒店收益的内容,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视而不见。认为服务质量管理投入资金大,得到的效果不明显,倒不如把资金投入到可见可触摸的硬件设施上。结果是“五星级的设施,三星级的服务”!管理者对服务质量管理的漠视,对酒店的伤害无疑是致命性的。(2)对服务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用“虎头蛇尾”来形容目前我国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尤为贴切。酒店管理者开始抓得很紧,一些规范和制度随之出台,效果也较明显。但由于没有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各阶段的计划措施,缺乏对服务质量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时间一久,质量意识慢慢淡化,问题随之出现,服务质量管理流于形式。2.酒店员工整体素质不高(1)缺乏规范的行业劳动力水平认证及准入体系。酒店行业员工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市场尚未完成形成,未能成立有社会权威性或政府性质的星级酒店员工培训及认证机构,致使酒店行业招工条件参差不齐,降低了酒店业员工的总体素质水平。(2)薪酬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工作仍是大多数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既然是谋生,员工就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酒店员工,特别是与宾客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工作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更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当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成比例时,必然产生不满心理、厌倦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容易流失。而现实中酒店业员工薪酬普遍偏低,使高素质人才对酒店业望而却步,酒店员工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高。(3)酒店内部缺乏对员工持续的培训。酒店管理者往往以为,只要在员工刚入职阶段加强培训,合格上岗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但酒店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顾客需求与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没有对员工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更新就会与时代脱节,员工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3.缺乏严密的质量控制系统酒店服务产品具有综合性和质量不稳定性特点,酒店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点出错都会影响顾客对整个酒店服务质量的评分。酒店往往缺乏严密的质量控制系统,各质量活动未纳入统一管理,就很容易发生问题。酒店业有一个很著名的公式“100-1=0”,即一个环节、一个人的身上出现劣质服务,整个酒店形象将在顾客印象中不复存在。五、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可实行措施1.建设酒店行业服务水平支持体系针对酒店行业员工准入门槛低的情况,应强化高星级酒店员工的操作技巧、外语沟通能力以及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系统管理知识。应建设酒店行业员工培训认证体系,对欲从事高星级酒店工作的人实行自愿考证上岗制度。通过科学培训,让新员工掌握一定的酒店行业业务知识。而以目前的薪酬水平,是很难吸引人才的,因此必须提高员工整体薪酬福利水平。2.酒店管理者要强化服务质量意识服务质量是酒店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全体员工都要有质量意识,管理人员更要树立服务质量观念。管理者在质量观念上牢牢扎了根,才能在日常管理中把质量真正当成企业的生命线,才能令酒店全员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管理制度和目标才能得到有效实施。3.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1)设立服务质量管理组织结构。酒店应设立服务质量管理专职机构,作为服务质量体系的组织保证,建立内容全面、科学合理、控制严密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通过一定的制度、规章、方法、程序等,使酒店质量管理活动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把酒店各质量活动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中。(2)制订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酒店要对各服务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服务环节明确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使员工服务行为有章可循。对酒店各岗位、各环节的服务过程进行如实记录,仔细分析研究,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改进,使之合理化,并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服务程序。服务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既是酒店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酒店还应制订服务质量检查程序和控制标准,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收集分析服务不符合标准的原因,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4.管理控制要对路(1)实行首问责任制。就顾客而言,到酒店是花钱来买享受的,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了解酒店中哪个事情该找谁来办,有权利认为任何一个员工都代表着酒店,都应为他们解决问题。为此,应大力提倡首问责任制。酒店的首问责任制是指,凡是酒店在岗工作的员工,第一个接受宾客咨询或要求的人,就是解决宾客咨询问题和提出要求的首问责任者,首问责任人必须尽己所能给顾客提供最佳和满意的服务,直至问题最后解决或给予明确答复的责任制度。具体有几点要求:第一,如是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立即给宾客询问以圆满答复,对宾客的要求妥善解决;第二,虽是本人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但因宾客的原因,目前不能马上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宾客解释清楚;第三,如是属于本人职责范围之外的问题和要求,不得推诿,要及时帮助宾客联系有关部门给予解决。推行首问负责制的关键是要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或交叉培训活动,让每一名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全面清楚地了解酒店内不同岗位的大致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以及各个服务流程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首问责任制不局限于一线员工的对客服务,也包括二线员工的后勤保障服务。(2)盯关键时刻。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总裁简?卡尔森(Jan Carkzon)创造出“关键时刻”这一词语。卡尔森认为:服务一线的员工每一次与顾客面对面互相交流接触的瞬间即为关键时刻,他估计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每天有5000个“关键时刻”。卡尔?奥尔布累克特和罗恩?泽门克两位作者将“关键时刻”概念变成一种全新的服务管理方法。他们把“关键时刻”定义为:顾客与组织的任何方面进行接触并对其服务质量产生一定印象的任何时刻。在酒店期间,顾客对其所经历的各个关键时刻的感知,直接决定了其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顾客感知价值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的酒店,关键时刻不同,酒店管理者可以召集部门管理者、一线员工以及顾客代表等共同讨论,得出酒店需要关注的所有关键时刻,并列成清单,按照服务流程顺序让所有员工知道。针对各关键时刻,商讨出应对方法,并通过培训,让所有员工都能切实掌握。(3)对员工授权。美国学者鲍恩和劳勒(Bowen and Lawer)认为,授权是指管理者与处于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分享信息、知识、奖励、和权力 。员工面对顾客时,需要有足够权力及时去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和意外事件等。管理者不可能也没必要花所有的时间去控制和监督,放手让员工自己管理和控制一些工作,不仅能让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体现了酒店对员工的尊重,让员工更有责任感。在提高了酒店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顾客体验到酒店员工负责、热情、周到的服务,顾客满意度自然也会提高。(4)走动管理。酒店服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酒店内的各个营业地点,服务现场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时间只有顾客和提供服务的员工知道,管理者想要真实了解前线情况,不能总坐在办公室,应把部分工作时间用于服务现场的督导工作。这样既可以在现场处理客人投诉和突发事件,也可以征询客人意见和建议,还可缩短和员工的距离。5.提高酒店内部协调性(1)加强沟通管理。部门合作以沟通为基础,没有沟通,人与人之间会陷入一种相互隔绝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形成默契的配合。酒店沟通包括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人员之间的沟通等。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促进酒店内部沟通,如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一起用餐、设立员工意见箱等都是实现内部有效沟通的具体方式。(2)推行岗位轮换制度。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岗位的工作重复劳动量非常大,很容易导致员工出现过度疲劳或迟钝倾向,需要管理者采取岗位轮换方式进行有效调节。这有助于开发员工潜在工作能力,打破不同部门间的隔膜,为协作打好基础。(3)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的最重要内涵和外延。酒店文化的形成,它反映的是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在其基础上,酒店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合作、团结的整体。好的酒店文化能够提升员工的服务意愿,发自内心为顾客服务,而消费者在接受这种服务、感受这种企业文化的同时会提升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认同感。6.加强员工管理(1)员工招聘。要根据经营发展需求,结合酒店实际情况,调查各部门岗位分布、人员安置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合理、科学的岗位人员编制,根据编制,采取不同形式的招聘方式,吸收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及有朝气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酒店。严把员工进入质量关,酒店的服务质量才有保证。(2)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当务之急,培训能够起到好的作用。培训方法可多种多样,但有两点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是培训员工技能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知识性培训。只有将技能培训与知识培训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与技能,也才能真正提升其服务品质;二是培训应该是伴随员工职业生涯的连续活动。(3)提高员工满意度。组织行为学家马奇(March)和西蒙(Simon)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员工对工作是否感到满意,是决定其是否辞职走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员工流失对酒店而言,损失无疑是惨重的,服务质量首当其冲。根据美国马里奥特(Marriott)酒店集团曾在旗下两家酒店所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如果员工流失率降低10%,顾客流失率就可以降低1%~3%,营业额就可增加5%~15%;此时节约的费用几乎可超过利润总额,酒店的服务质量水平也得到稳定的保证。员工对酒店的满意度,除了公平合理的待遇之外,还包括工作安全感、以及酒店支持他们实现发展的愿望等等。因此,酒店要适当提高员工薪酬,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当酒店与员工之间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时,将极大地提高员工对酒店的满意度,从而对员工队伍稳定和团队精神建设都有帮助,进而会对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正面促进作用。7.加强顾客管理(1)管理顾客期望。客人期望过高或过低对酒店服务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期望过高,容易造成客人的失望;期望过低,则对客人失去吸引力,导致无客上门。客人期望的形成主要受广告、他人口碑、企业形象和先前经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酒店可以通过强化对部分因素的控制来让客人对酒店的期望恰如其分。(2)加强顾客信息管理。酒店应建立顾客计算机数据库,存储每位顾客尤其是重要顾客和常客的客史档案。根据顾客办理入住酒店手续时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人员在顾客住店时的观察,把客人的爱好、习惯、消费项目以及旅游目地等信息储存起来,进行处理、分析,以便服务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超前服务,令客人满意。(3)引导和管理顾客行为。不可能全部客人都了解酒店全部服务的程序和要求,如果不对顾客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就会产生许多额外的服务问题。因此,酒店必须尽可能告知客人酒店所有服务的知识,通过图片、语言、标识及示范等服务引导手段,让客明白自己的职责,提高他们配合员工的能力,完整地享受到服务的乐趣,从而更积极参与服务过程。另外,酒店要求客人遵守的酒店规定,若发现客人的不正确行为,也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其他客人的消费感受,消除客人之间的不良影响。六、结语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只有将酒店服务的三个黄金标准(凡是客人看到的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提供给客人使用的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酒店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热情礼貌的)真正做到了,做好且做出色了,才会有高的顾客满意度,酒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参考文献:[1]翁钢民:现代酒店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蒋丁新:酒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美)Robert H.Woods Judy Z.King 李昕等译:酒店业质量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4]付钢业: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5]伍 进:论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基本方法[J].甘肃科技纵横,2005(6)[6]丁玉平 王 :浅谈授权对酒店提高服务质量的意义及实施技巧[J].商场现代化,2007(4)[7]刘 慧 詹 丽 张伟涛:从构成因素谈如何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J].时代经贸,2007(8)[8]张 艺:酒店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的有效整合[J].科技创业月刊,2006(8)[9]胡 波:酒店服务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控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6)[10]王玉梅 丛 庆: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理念与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店满意度调查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