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从事金融行业技术咨询、管理咨询、金融、投资领域等行业,应该学习什么专业呢?

拥有翻译(口译)优势和金融专业背景,结合两者可以从事什么职业?
作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学艺不够精湛,英语能力较强拥有一定口译能力。希望成为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但是感觉金融领域竞争太激烈,而自己兴趣不是那么浓厚可能发展不能很大,成才较难不知道怎样做更好。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剑走偏锋”,走一条最能发展自己不从众的路?抛砖引玉:1.有没有“投行翻译”这种工作?如何入行?行业发展前景如何?2.针对LZ这种情况,各位前辈们有没有针对楼主之后发展较好的建议?LZ应该怎样解决自己现在的问题?例如要和LZ说,小盆友啥都别想了,出国读个金融好好学成回来找个相关的工作么。。。特别希望不从众,能找到自己内心热爱的东西坚持走下去。但现在眼界不够走着走着就迷茫了。求建议,求巨人的肩膀。-----------------------------------补充一下,大家可能误会了,LZ是WHU校口译队的成员,参与了多场会议的翻译,大学也修了很多翻译专业的课程,大学对口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因为自己专业课程也很满,精力兼顾存在问题,所以专业和口译都做的不是很精,这其实是现在很头疼的问题。LZ很清楚口语好和口译完全不是一回事的= =。LZ总是游移不定,是因为总被自己的一个想法困扰:心里觉得从事一个实业,有真正专业背景(比如金融经济、法律、技术等等)才是可以走很远的发展空间很大而翻译毕竟只是熟练工种没有自己的创造只是把别人已有的思想和信息进行转化。我明显感觉我在语言运用学习上很轻松,但一方面希望自己能act smarter有扎实的某专业背景,一方面却对金融工程的学习不那么提得起兴趣。因而状态一直有些stuck,纠结着纠结着就到大四了……
按投票排序
「我的简介:金融专业,央企财务风控工作,爱好英语」给题主提供一个可行化的建议:考一个人民银行的「金融英语证书」,200多块钱,然后咱们金融专业课不是有好多都是老外原版的书么?随便拿一本简单大众一点的,自己翻译出来一个「译本」。一本金融学,一本公司理财,一本投资学,一本货币银行学,一本金融工程学,再加一本金融衍生工具怎么样?哈哈,其实玩着玩着你会发现背下来这些单词不会很难,我们老师就要求我们至少把每一个summary都翻译成中文的。真正的难点是:要"辞能达意"。即要准确的选择出它所最准确对应的那个词或理论?这必须要首先学好中文的专业课啊哈哈?不然你以为满篇都会是「Fisher Effect」被翻译成「渔夫影响」这样的低端梗嘛??$$?哈哈1证6书之后你在专业英语词汇上就比同辈人能灵活许多了?这一小段可以不看。我曾经跟题主有过一样的小小迷茫,但是试过之后马上就明白周总说的那个道理,我的英语口译再好,表达时该用的专业词汇一个都没背过,手舞足蹈的辞不达意的,还不如翻译自己来做更能让交谈顺利进行。那我的英语有什么用?它只是听起来更地道的生活英语而已啊,好挫败。但是它是你的长处,你有兴趣就坚持学习,英语也不是考到一个口译证就学到尽头了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之后会说。我自己要说以下两点:1.如果在找工作时需要通过和金工专业的比口译,和口译专业的比金工的方式来获得自信,你不会更优秀,你只是在浪费你的专长并扔掉你的饭碗。换位思考一下,你能提供给雇主的价值就是你身上的标签,他看到金工的标签会理所应当的把你和所有做金工后台的人才放在一起比专业性比逻辑性比数学能力,可能别人一个数学建模大赛的纪念奖都能比你的口译牛逼证书更获得认可,因为他有在专业能力上寻求进步的意识。他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专业性的架构是对的,也就是他走的路虽然不远,但是这路是对的。「要有合适的专业架构,所以就不存在证书和专业不匹配的问题。这是自身资源的整合。」2.保持专业优势,需要持续坚持。比如在互联网行业,不可能谁都成为马云,从电商到互联网金融他全都是金字塔尖尖上的那一个。金字塔尖上就只能站下一个人,不可能谁都有机会站上去,剩下的只有底层和中层,底层不说了,在金字塔中间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刚脱离底层的,大学文凭已经让我们早早就脱离了底层了,另一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金字塔第二层,相对于马云来说大概就是化腾啊红衣啊他们了,而我们,就算某方面能力再强,和他们之间还差不止一些些吧?是不是?但是他们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在互联网领域里专业的做了许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而当初他们大学的时候…可能也就是比同学多拿了一个什么证书的水平。所以有句话告诉我们由第三层去向第二层的路:求知若愚,做到比大多数同龄人优秀,保持这种优秀的差距,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就是下一个周红衣。「不论做什么,在一个固定领域里的坚持很重要。」那么,你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从意识里把这个口译的证书和你的金工专业分开(说实话,要是你国际金融专业的考口译还情有可原毕竟对英语还是有要求的,金工专业还…你要不是没规划就是太爱英语了),有时间就多学一会儿数学啊统计啊计量啊没事儿找点题建个模啊好多应该做的事可以做」,打造自己的「专业性」,作为EXP为0的菜鸟刚开始只能靠狂刷人物技能啊西。就像DOTA里不论是谁选都给我选骷髅王(好像是这名字)一样,我明明就不会玩,啥也用不好,但也要有个T,能让我有参与感的T,后续还能不断提升技能点的T,可能借着队长的东风还能补补刀什么的再升级个E啊R啊什么的还能复活还能参与助攻了。但这一切都要感谢我最初是靠的T才参与进来的啊,俗称专业T啊有木有。(原来用DOTA举栗子是这么的贴切。。。哈哈,好欢喜!)手机打的,没有黑体,只能象征性的用「」标出来了。如果非要去投行,国外投行刺激,赚钱多,对背景要求很高,国内投行稳定,赚钱少,对出身要求很高,做一下对自己的自我评估,你意下如何?By the way,对英语的爱好和对口语的擅长已经是我除了工作以外最赚钱的工具----我在给小孩做VIP口语辅导(最近要看书考研已经停了一段时间)。并且出于对语言类的兴趣,我的兴趣扩展到排个顺序都要要学一辈子的地步了:小到全国各地方言天津话四川话上海话白话等,大到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甚至美音,苏格兰口音,印度口音,澳大利亚口音…我的终极目标是梵语,争取离世之前能看得懂「原版佛经」,原版书在心里一直有种高大上的感觉哈哈。你看,英语并不一定非要抢走你的饭碗工作的地位,他可以是饭碗之外单独的一种工作形式,他是灵活的,是能带给你快乐的那件事。…我竟然又在床上用手机码了这么多字!!!题主你还我8小时睡眠!.><.对于广大的阅读者们…荐于答案被小编推送了,看完了就顺手点个赞鼓励一下我吧,睡觉满足体力,赞才是满足我答题的动力啊哈哈哈?欢迎留言讨论喔。
鉴于收到了几位朋友关于财经媒体职业的咨询,我认为原文中的这一段有一定的误导性,当时写作的时候思考并不周全:“再向楼主推荐一个职业方向,如果你英语好,又舍不得放下金融的背景,喜欢写文或者策划(这点你没提,我不知道),考虑考虑财经媒体行业。不管是做内容还是做市场,这里面都有你发挥的空间。当然媒体又有自身的一套生存方式和业态,不一定人人都适应。如果你感兴趣,或许可以换个话题交流。"故而删去统一在此处做出解释:喜欢英语翻译 + 大学金融专业 ≠ 财经媒体方向我的上一份工作在国内一家大媒体下属的独立事业部门,做市场部的工作。这个媒体部门有个特点,想以英语读者和海外市场作为目标阅读群体。所以我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外事类别的活动。又因为本身是财经媒体,所以我们组织的活动都和海外商业、跨境投资有关,邀请的活动嘉宾不乏专业领域教授和从业人士。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把我的个人爱好(英语、对外交流)和专业特长(金融、商科)结合在一起的良好机会。所以修正一下以前的答案,对于喜爱英语口译、翻译、写作、策划等等文科思维的同学,如果有英语财经媒体或面向/关注海外的财经媒体的工作机会,可以比较不浪费自己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在毕业后仍能保持对商业和财经的敏感度,而且这类工作有比较多的机会与人接触(记者出外采访、市场组织大型活动),比较适合我下文所描述的一类同学的个性特点和择业偏好。但是财经媒体,归根结底,新闻机构的属性远强于金融机构的属性,而且很看重根正苗红:是否新闻或传播专业出身。其实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言,所有机构都是如此,会看重你学的专业和从事的事情是不是有关联性,否则用人单位对你的自身定位会有一种莫名其妙感。大家在求职中,经常会被问到:"你是学通信的为什么想要做审计?“(四大面试)“你是学金融的为什么想要做媒体?”为此,还没有或者已经就业准备转行的人,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积累你准备转过去的行业的工作经验(一开始会比较艰难,所以不要太挑工作单位,先积累经验,实习、实践也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积累或有意识地争取一些人脉,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通过人脉申请或换到更好的工作或岗位认真考虑自己加入此行业的深层次动机和目标,说服用人单位你与岗位的匹配性————————————————————————————————在知乎潜水很久了,发现了第一个自己有资格回答的问题。路是人走出来的。作为曾经和你情况很像的人,给你一些我在实际工作中反复试错得到的经验。我就是金融专业毕业,英语水平比专业能力强,对学习语言和杂七杂八事物的兴趣也比本专业浓厚。搞了好几个英语证书,包括口译。不同的是我毕业后没有去金融行业工作,而是做的媒体市场活动。当我的领导发现我有口译方面的特长以后,就带我去参加一些外事业务的洽谈,做现场交传。平时有些简单的新闻发布会需要现场翻译,也交给我做。我自己明白自身和专业人士的差距,经常因为工作得还不够专业而汗颜,但是在我们的企业,正需要有这种特长的人,所以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当然这当时并没有解决我的迷惘,在后来又经过一系列挫折后,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我希望楼主想明白的问题是,工作和学习不一样:学习是有兴趣学什么就侧重学什么,工作是要靠手艺和技能吃饭的。你能不能吃上金饭碗(和你期望最契合的工作),要看你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能交换给雇主的技能是不是契合他的需求点、是不是够专业、和同行业其他人比有什么优劣。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答案都在劝楼主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金融的知识和技能上。我倒觉得楼主可以思路开扩一点,再好好想想,自己想做个什么行业、什么技能的"专业人士"。以下是我对楼主所叙述基本情况综合出的一个观点,如有不准确请原谅。恕我直言,就楼主这种心猿意马的情况,和自身对技能的偏好,做纯金融是不太能顶尖的。一,你对专业课程感到没有兴趣和相对没那么容易学,很可能是你的数理基础不牢,或者本身不是偏数字和分析思维的人。你就算去了顶尖金融岗位,很可能会工作得很痛苦,与你专精于业务一心一意的同龄竞争者相比,成长性要小很多。问个简单的问题,证券从业资格证、CPA证书、CFA证书,你开始考了吗?二,现在谈做金融行业专业人士太早,先拿到研究生学位(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你应该清楚现在国内金融行业的从业门槛),你自己想想有没有毅力和动力去读完一个金融工程硕士学位。以上要说明的是,我说的只是楼主可能不适合"纯金融"的岗位,是数理性很强、建模或估值相关、需要投入大量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岗位,不包括做些金融政策分析、行业定性分析或金融产品销售。楼主说的工作是有的,中国平安的信保部门就有自己的口译和笔译团队,口译员负责几位中籍和外籍高管之间的同传、交传、陪同。猎头报出的年薪是二十万(我们可以自己再剔除水分),应该在性质上最贴近楼主所说的“投行翻译”岗位了。如果这么一份岗位摆在你面前,楼主有自信拿下它吗?我觉得你目前的专业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四年本科金融学习+ 兴趣成分多过专业成分的口译经历,并不足以使你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士。如果你对这类的岗位感兴趣,最直接提高自身和岗位契合度的办法,去上外北外的高翻,拿一个同传的学位;如果做不到,参加培训,考出国家、国际认可的口译证书,起码是CATTI这种级别,高级口译不算。等你的能力达到专业译员的水平了,你再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金融)就职不就行了。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时候,你在人力资源市场的身份就是一名口译员,通过艰苦的学习和训练得来的翻译口译技能,是你的傍身之计;你的金融专业知识,是你比其他译员更适合进入金融行业翻译岗位的理由。再说一个从翻译行业转到金融行业的例子,是我在职业规划培训课上听到的案例(案例是由Life Learner的Walden提供的,我认为是可信的,大家有兴趣可到人人上搜索"郁宏翔Walden"),我回忆的细节可能有些轻微不准确:一位在上海外事政府部门长期从事翻译工作的女士,因业务能力出众,被送去英国进行了几年最专业的同传培训,之后回到口译工作;到职业生涯中段的时候想转行金融,找到一家大型金融企业,同意给其岗位,前提是其要考出CFA I;后来她凭自己努力确实考出了证书,也拿到了岗位;再后来,她被邀请去摩根斯坦利做了PR方面的部门主管(具体啥部门我不清楚,大家别纠结细节,因为我的前提假设是案例是可信的),原因是,她多年丰硕的政府人脉关系、过硬的国际口译经验、金融行业从业经历,使她的技能和专业体系达到了一个正好匹配企业需求的高度。我觉得楼主没必要死守着"有真正专业背景(比如金融经济、法律、技术等等)才是可以走很远的发展空间很大"的观点。任何行业和岗位,都是做得足够专业了,就有你的生存空间;如果是三脚猫,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走得很远。最后总结,楼主,你不妨问自己,如果我要做"XXX"行业的专业人士,靠这一行吃饭,我现在缺什么技能和积累,我有没有动力去填补这些技能空白,我有没有做好这一行的先天条件和后天优势。谨慎而大胆地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谨慎,是对自己负责,真正去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不要自己臆想;大胆,是不要人云亦云,有勇气选自己的道路,有勇气闯一条生路。最后祝你好运!
简略版总结:英语能力是有可能给你的工作带来加分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本专业的水平,况且专业领域的英语大牛本身首先应该是专业大牛,不是口语好就能做的,最后,非科班翻译转入这个领域会很困难。下面是话痨版:1. 拥有很强的英语(尤其是口语)能力,有可能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加分。但是前提是你的工作需要大量阅读英文文献,需要和外国公司打交道,需要和外国人一起工作。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虽然毕业于平均英文水平好到爆的UIBE,之后还有在不同的外企工作过大概加起来3年左右的经验,但是刚做现在的工作的时候,没有任何需要去用英语,语言能力等于是白费的。机缘巧合公司接连做了几个国际范围的项目,作为公司英文最好的员工,充当了项目前期的联络人和中期的负责人,和外国团队一起工作,对于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的非常快,语言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现在和很多外国专家都是私下的好朋友,没事会约出来一起开个PARTY或者看场演出什么的……而更重要的是,奠定我在工作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优势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之后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达到什么样的位置铺好了一条路。而这一切都是缘于当时的那个机会砸中我的时候,我刚好英文能够用的上。2. 对于工作来说,什么才是很强的英语能力?你别怪我打击你,我不认为你的英语能力强到可以作为你“考虑以英语能力来作为职业规划核心”的一个优势。我的定义里面,对于一份工作而言,所谓可以给你带来加分的英语能力,体现在:1)你有本专业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你就算不会英语,也得首先是这个专业和职位的熟练工而不能是新手。2)你对于这个专业、工作、职位、领域、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非常熟悉,这很难,比如我们和外国团队一起做项目的时候,中方团队一般会请专业翻译,但是,比如一起做演出的时候,“成像灯”怎么说?各种摇臂的俗称怎么说?音响效果器里面的Decay是什么意思?又比如做城市规划设计项目的时候,各种建筑和景观术语怎么说?还有比如说合作做电影工业流程的时候,各种影视圈黑话怎么翻译?这些都是专业翻译所无法胜任的领域,所以,要么找个在这个领域内语言很强的大牛朋友来客串翻译,要么你团队自己培养一个牛逼人士。3)你和外国人合作完成过该专业领域的项目,这个不多说,基本上是达到上面一条要求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不认为你具备了在金融领域,或者其他随便什么领域,已经具有了英语优势,因为如果按我的定义你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你不太可能来问这个问题。PS:我在多个专业领域,都见过一些国内大牛,口语奇烂,但是众人景仰,概因其专业词汇方面强,所以,尤其在专业领域中,口语的优势真心不大,只要能让对方理解,再牛逼的口语都是一样的。3. 你的高度最终主要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英语能力,只是加分或者给你抓住机会的工具,专业能力,才是让你最终在这个行业中能够站住脚的最重要的本钱。所有中国人,都只会用你的专业能力来评判你,因为他们不具备评判你外语的能力;而所有外国人,都只会用你的专业能力,而不是你的英语能力,来评判你。你英语再好,只是让他们和中方的沟通更顺畅而已,涉及专业,他们是公事公办的。所以,对于很多工作,英语都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甚至,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在好的工作环境中,英语能力可以提高的很快,专业能力则不一定。比如,如果你让我在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工程项目团队中做一年,我有信心在专业英语方面超过你现在的水平。但是要让我在你自己的专业方面超过你,则很难。4. 对题主的建议:你没有透露你的更多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给你很具体的建议。况且我不是金融领域从业者,不敢贸然给你指路。只是想告诉你,专业很重要,英语是你提升专业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和方法而已。另外,任何翻译,都有其擅长领域,但是都需要具备翻译的基础训练,非科班出身的人转翻译是很难的。如果让我斗胆给你个建议的话,我会建议你首先设定一个专业方面的目标,比如4年之内拿下CFA,然后再根据这个目标来决定你要做什么工作或者读什么书,根据这个目标来决定你怎么发挥语言方面的专长,其次,不管你什么时候找工作,找有真正国际背景和国际化团队的企业,会让你有更多用武之地。
作为一个曾经在美国留学,然后又是金融系的学生,而且目前从事私募工作,我想我应该有足够的资格去回答你的问题了。1. 关于投行据我所知,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拥有不错收入的投行公司,目前而言我个人就只知道中金。其他银行或许会有投行部,但基本上不大可能和传统的投行豪门类似于高盛,摩根斯坦利这些公司进行竞争。(打个比方,我在Goldman, Morgan Stanley 或者JP Morgan香港工作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超过年薪百万港元)而中金里面的人在专业能力上我就不需要过多解释了,基本上都可以肯定是行业内的精英,而且起码会是在校园内的学霸级别人物。(同理,其余投行也是校园内的学霸。投行们经常有个“内定”的筛选标准,那就是GPA3.8 / 4.0,当然,如果你的学校是他们的target school以及你有很不错的工作经验,这个可以降低到3.7甚至3.6)至于英文水平?我不敢确定他们每个中金的人的口语是不是都很流畅,但我可以确认一点,我和中金的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我说出来的绝大多数英文专业词汇,他们都可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且不需要去思索中文翻译。(当然,我知道这件事情的原因并不是说我工作的时候在故意要考校他们的英文水平,实在是因为大多数专业词汇本人并不知道中文里面是怎么称呼。)所以,我相信对于中金的人员,大多数应该是不需要这个的。那么,其他银行呢?我也不敢说,毕竟和其他银行的投行部门并不是十分多,而我所接触的其他部门的人,交流中所用到的专业词汇也有限,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至于香港的投行部门?我想他们是不大可能需要英文翻译的。原因很简单,除了公司的交流是纯英文环境以外,每年都会有不小数量的在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前往这些公司。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强负压的工作能力(美国念书长期睡觉不超过3小时/天大有人在),而且熟练地与外国人士交流经验和强力的普通话甚至是粤语交流能力。比如说我一个好哥们,同时也是高中同学,在Wharton毕业以后前往世界顶级私募基金Silver Lake工作。后来公司拓展上海业务的时候就把他派过去,可以一下子解决了语言问题和人员问题。也避免了翻译人员不专业,或者无关员工过多的尴尬。(Silver Lake貌似全球员工都不超过100人,但却有数百亿资金在手上)因此,如果你真心要做一个和投行相关的翻译人员,或者金融类相关的,你起码要保证一点——你知道并且可以熟练运用绝大多数常见的金融词汇以及缩写,类似我之前写过的一个帖子 这些东西你几乎不用思考就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明白他们具体的来源,如何使用,而不是一个简单地书本定义。如果你做得到这一点,你或许可以考虑相关职业。(当然,在这个大量金融留学生产出的时代,我也不确定你在类似职位上是否具备竞争力。)2. 发展建议金融行业一般需求比较强烈的是三类人。(由于我是专注于投资相关领域的,下面三点会更符合投资相关领域的人一点)1. 对于投资类操作有着自己的理解以及经验,而且能做出很不错的成绩,而不是一张白纸。2. 勤奋,而且善于销售金融类产品3. 在本身金融类专业有很高的理解能力——比如如果你要去香港做投行的话,起码要能够把Vault Guide过2-3遍没有压力。与此同时来自于该国家最知名的3-5所大学(比如美国的常青藤,英国的剑桥牛津,国内的清华北大等等)基本上上面的三类中的一个,要么可以在金融行业里面发展的不错,要么是有一个很不错的起点。但如果三类都不属于,那么可能会变得比较困难,只能通过慢慢混,慢慢积累,慢慢熬资历,等个十几二十年,才有可能会有出头之日。总结一下,金融行业其实就是个经典的外表光鲜,内里悲催的地方。底层人士被淘汰的厉害,高层人士睡眠少的厉害。所以,如果你没有过人的长处,或者没有什么别的特色的话,可能其他行业积累经验,都会比你在金融行业苦苦挣扎要来的轻松。
建议楼主先想清楚一个问题:金融和口语能力这两者到底是以谁为主?将两者结合是好事,但总要以其一为依托。以金融为主大概就是讲得,口语只是个工具,业务能力是根基。若是你所讲的“投行翻译”,那便是走口译的道路,而金融只是你arsenal里面的一把武器而已。这并不是说你所学金融的知识无甚用处。恰恰相反,你的金融知识可以让你在很多商业的会议上如鱼得水。要知道口译并不是拥有一个行业的里特有的词汇量就万事大吉了,了解对方一句话背后的逻辑可以让你更快的组织语言,也就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完成翻译。Hope this helps.
我工作后碰了几年,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也明白了工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裸辞了。比楼主大几岁,心智却差得多,研究生毕业才思考清楚自己的人生。为啥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也在往口译努力。楼主说到自己的两个优势,上面有很多过来人回答你了,关键是以哪个为主。楼主认为翻译只是熟练工,然后需要一个自己专长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太远了,你不需要想那么多。工作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只是生存罢了。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走自己感兴趣的路,但这不一定需要你以兴趣为生。爱因斯坦在做瑞士专利局小职员时捣鼓出了相对论,马云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之前是英语教师。你需要的是一个坚定的目标用一生来实现价值,一个至少自己不讨厌的工作养活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才是人生真正实现价值的时间。个人愚见。ED1:本人物理系毕业,对物理终极问题感兴趣(时间是什么、大爆炸理论这玩意怎么看都不靠谱需要修正、n维空间如何才能用我们三维的逻辑构造出来)却做不下去科研,做事太较真得罪人明白职场自己干不了,掂量着这么多年英语还行,就决定走口译这条路
lz,既然你自己也说了“能找到自己内心热爱的东西坚持走下去",这个热爱的东西应该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得到,别人给的建议都是建议而已。有回答中说“非科班翻译转入这个领域”不合适,其实就我个人和周围朋友的经验来说,非科班真的可以做到更出色。作为英语和翻译口译专业出身的inhouse translator,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真正了解的专业,而非很多东西都只知道一点点。所以如果你有意进入金融口译这个领域,未来前景是很不错的。至于你所说的“有真正专业背景(比如金融经济、法律、技术等等)才是可以走很远的发展空间很大而翻译毕竟只是熟练工种没有自己的创造只是把别人已有的思想和信息进行转化”,这一点是我十分不赞同的。金融法律根本也不算实业,很多做金融、法律、技术的人也不过是把前人的成果拿来用罢了。你完全可以把翻译看做一个技术活,越老越值钱,完全靠手艺吃饭。相比金融和法律,其好处是翻译圈相对较公平,人事关系比较简单,没有太多尔虞我诈,尤其是高端口译市场,你做一次会议别人就知道你有没有技术,有,就有更多的人请你,没有,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就这么简单。个人认为投行翻译/口译算是比较稳定工资不错的工作,未来你也可以考虑自由职业,甚至开设公司/工作室自接客户,这些情况在我周围都是很常见的。大主意还是你拿。可以考虑先实习一下感受感受自己是否喜欢。
泻药。在国内是没有投行翻译这个工种的。在国内投行英语好几乎没啥特别的作用。当然,如果领导带你出国旅行,你可以当翻译,博得领导欢心。不过我说的是国内的传统国有投行,在国内的一些外资投行,可能会用处相对大一些,当然,这也只是限于跟老外领导沟通用,你实际操作国内投行业务时,英语毫无功效。话又说回来,你应该知道在国内,所谓的投行都统一是隶属于证券公司的吧?当然现在银行也有所谓的投行部门就是了。题外话,每当我跟别人说我干投行的别人都会投来逼格很好的眼光,可一当我说我是在某某证券公司干的,别人看我的眼神就像是卖保险的。ps:看到 说他知道的国内收入比较高的投行只有中金,我开心的笑了。
谢邀。对于其他行业,翻译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你能在这个行业里占领什么样的位置,体现怎样的价值。
你都没说你的优势是什么。英语技能算一个,金融专业背景这算优势么?其他的呢?你内心热爱的东西是什么?你都要毕业了还不知道?如果真的不知道,那说明你根本就没有热爱的东西,不过就是为不想工作而找的借口。好吃懒做谁都想,但没几个人有这样的命。如果有,那就做你想做的事。
外资投行(摩根高盛)当然有翻译,但是都是笔译。工资和职业发展前景能否满足你的想法就很难说了(我没见过翻译转前台的,秘书转前台倒是有几个,不要瞎想)。外资PE (TPG KKR CARLYLE)有些也有,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口译的话任何一个professional都可以做交传,同传当然不行,但是可以台上人一边说同时翻译大概的意思给旁边的人听。为什么有翻译?因为professional太贵,花时间在翻译上不值得。以及我可以吐槽入行3年来没遇到不用我自己proof read的好翻译么。
外资背景的银行、证券、保险等等都可以。
去大学,教商务英语
日语专业+炒美股,无解了。
银行老外高管、或外资行高管的秘书、翻译。别现在就总想投行,以你现在零资历的情况即便碰巧能进去,做的也绝对是苦逼的笔译。当然这种职位不是随时都有,有时候还可能是作为派遣工,但是这个职业对你各方面的帮助都是巨大的。另外学历要求都是硕士,貌似题主是本科?前几年关注银行招聘时见过的平安和广发招过相关职位,这两年没去注意了。另外爆个料,某行的老外行长(两年前)其翻译团队有26人,20个笔译6个口译,全部由关联企业外包。
因为打算考口译,一不小心撞到这个问题,看答案时间差不多2013年底,题主现在应该毕业工作了吧,不晓得情况怎么样,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中金公司在招Translator!以上以上
金融行业应该是所有行业翻译里需求最少的,专业人才数不胜数,就算要做也是内部自己做,不会外聘。其他行业倒是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做起来比较好玩。比如零售、旅游、影视娱乐。人生苦短,做开心享受的才是王道啊。别跟自己过不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事金融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