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EON模型举例说明基于最终信仰需求行为分析的广告目标类型选择。

创业公司如何确认用户需求?
其实包含了几个问题:(在资源和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确认目标用户,如何确认目标用户的需求,如何确认这些需求是我们(基于现有资源)可以满足的?
按投票排序
这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还是用例子讲如何发现需求比较好。首先明确一点:调查问卷是不会帮你发现需求的。因为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是基于当前的技术和当前的市场做的,这对于洗发水之类的成熟行业则很合适,而对于大部分有创新业务特别是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创业公司来讲并不适用,因为客户并不熟悉你的技术和想法,他们甚至无法理解你的意图。在iPod发明之前,绝大部分用户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放一个月能听的歌曲到他的MP3播放器里面,所以市场调查问卷会告诉你,绝大部份用户只要携带一天上下班路上能听的音乐就够了——如果乔大爷真的照这个思路做,他显然失去了成就今天的Apple的机会。还要明确一点,客户的需求是无限的,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不是调查所有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并从中作出遴选。恰恰相反,你要用你有限的资源尽快找到突破口和卖点,找到一个值得深耕的市场。第一步要做的是,按照你们创业的想法用最快的方法做出一个非常粗糙的原型,这个原型甚至只是一个没有功能的空壳(软件用户界面,或者纸板搭出来的硬件原型),让你们的团队自己用用看,把自己放在非常苛刻的客户的角度,看看是否会接受(不是界面本身,而是所表达的功能)?并用快速迭代来改进设计。比如Kickstarter上的一个基于Android很有名气的游戏平台OUYA,他们的游戏手柄,就是先用木头做的快速原型,在内部试用。目的是什么?在初期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发现产品的不足,错误和不足发现的越晚,改正的代价就越昂贵。第二步要做的是,找出具有创新意识愿意和你一起玩的几个非典型客户,做出一个只有简单的核心功能的原型请他们试用。能找到这种客户并不容易,可以有各种方式,比如许诺第一批产品出来以后免费赠送给他们。但首先这些客户一定是非典型的,极端客户。比如OUYA就会请一些游戏高手来试玩。比如下面这个OUYA的创始人,陪着一个游戏玩家一起玩游戏。这些客户是极其宝贵的,他们不仅会指出很多你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帮你拓展思路,甚至会帮你打翻原有的设计!在这过程中你要注意观察这些极端客户的行为,不仅听他们说,还要琢磨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在这不基础上你可以发现很多新的需求,甚至产品的独到卖点,因为很多客户需求是客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第三步,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再反馈回来,做新的改进,并进一步完善产品。也就是说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非常确信这就是客户想要的东西,而且产品也可以做公众测试了。(可以想见你找到的极端用户陪你走这一程,他们是多么宝贵!)这时候基本功能就稳定了,但是还有很多bug,没有关系,因为你下一步要做的是寻找更多客户验证需求,而不是debug。第四步,这时可以寻找更广泛的友好测试用户群体,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更多的需求。这时候大部分需求都是比较细微的,比如(那个颜色的遥控器我不喜欢)等等,若有重大的需求改变,就需要要做出取舍,因为这时候做改进已经非常昂贵了。提问的时候多问开放型的问题,why, what, where, which, how等等,而不要仅仅问:你喜欢吗?这样弱智的问题。第五步,才是真正把产品做稳定,安排市场推广等等常规的流程。整个流程的思路就是先针对一群极端用户,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型,渐进式地深挖需求,找到产品卖点和新的市场需求,在这过程中尽量把重大改进往早放;而不是针对大众市场,做一个大家都能想到的产品。这对中国的创业公司更有挑战,因为中国人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更需要通过观察和开放型的问题来理解客户需求。希望对你有所启发。p.s. OUYA的视频在这里有,你可以看看他们仅仅为游戏手柄,就做了多少原型和改进,才上Kickstarter来融资。p.p.s. 再补充一点,上面做法对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是适用的,即使你原来就做这一行的也千万别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经充分理解用户需求了,要尽早接触到客户,在产品还没有作出来的时候就要厚着脸皮见客户,和他讲你们的愿景和产品规划,谦虚地从他们那里学习,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有意思的信息,比如我们就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前瞻性的客户。他告诉我我们,我们提的方案他以前就考虑过,而他在用的竞争对手的方案有哪些缺点让他很痛苦——还有比这个更有价值的信息吗?p.p.p.s. 讲到竞争对手,实际上他们是你最好的老师。他们已经做过一轮甚至几轮市场调查,用他们的产品前赴后继地趟出了一条血路。你一定要把市面上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拿来分析一下,把你自己放在用户的角度,看你能不能说服你自己,你的产品是有竞争力有卖点的。如果你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那还是慎重考虑创业——别告诉我你没有竞争对手,客户没有替代方案!你一定是在自欺欺人,如果创业还处在这个状态,真的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爱死知乎了,总会遇到一些特别合拍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我自己特别想解决的问题:“如何找到靠谱的用户需求”,不让设计、开发资源浪费。我给自己发起了一个“观察土土生活”的项目,现在有了一个很2的答案,就是回归“真实”的生活。1、要找到需求,就观察人们现在的行为欲望像洪水,疯狂冲破阻拦它的一切。它会寻找堤坝最薄弱的地方,喷涌而出。所以,人们已经表现出的行为才是最能体现内心需求的。人类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需求基本是不变的,只是行为会越来越高效。对于每一个时代,某种需求都会选择最便利的解决方案。人们会日复一日地使用它,以至于它太平常了,就在日常生活中,吸引不了那些梦想着用完美的创新颠覆世界的创业者。欲望像洪水,疯狂冲破阻拦它的一切。它会寻找堤坝最薄弱的地方,喷涌而出。所以,人们已经表现出的行为才是最能体现内心需求的。人类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需求基本是不变的,只是行为会越来越高效。对于每一个时代,某种需求都会选择最便利的解决方案。人们会日复一日地使用它,以至于它太平常了,就在日常生活中,吸引不了那些梦想着用完美的创新颠覆世界的创业者。有种需求叫“我想告诉你件事儿”,它经历了吼、喇叭、飞鸽传书、驿站、邮局、电报、电话、QQ打字、视频聊天等一系列解决方案,现在流行的是“微信”,那再过十年是什么呢?它太平常了,平常到就是地铁上旁边那个拿着手机在打电话的人。如果你希望你的产品成为下一个时代每个人都会用的东西,就要观察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在最平常的生活里会用什么。图中这个例子,是我新公司的打印机。“在地上放了一包打印纸”这个奇怪的“解决方案”已经在被人“使用”了。它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呢?兴许就是“想在打印的时候直接搞定,不想被突然告知纸张已用尽”。佳能的产品经理看到这一幕其实就该默默的回去找设计师和技术人员解决了,至于解决方案是“增大纸仓”“增加放置备用纸的货架”还是颠覆性的“无纸打印”,关系不大,能解决用户这个需求就好。2、要确定一个需求的价值,就看人们“现在”满足它愿意付出的成本有多大人实现任何需求都是有成本的,要赔上时间、金钱、体力、精力、美好的心情... ... 如果一件事情在现有解决方案下需要人们消耗很大成本才能搞定,那说明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需求。宽带费、加汽油、手机话费、钻戒、转户口、跑建材市场选装修材料、排队买火车票... ...这么多恶心的事儿都没能阻挡消费者毅然决然的脚步,这背后不就是岗岗的需求么?人实现任何需求都是有成本的,要赔上时间、金钱、体力、精力、美好的心情... ... 如果一件事情在现有解决方案下需要人们消耗很大成本才能搞定,那说明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需求。宽带费、加汽油、手机话费、钻戒、转户口、跑建材市场选装修材料、排队买火车票... ...这么多恶心的事儿都没能阻挡消费者毅然决然的脚步,这背后不就是岗岗的需求么?你的新产品要是能够让大妈买菜回家路过天桥时不用再累的气喘吁吁,就等着明天全国有天桥、地铁的城市的大妈们排队来你家买新产品吧;如果你的新产品能够让每一位妹子都穿上如定制一般的衣服,凸显婀娜性感的身材,那,我这儿还有点现金,可以投资入你的股么?3、怎样判断我们有什么资源做成这件事?由于之前在企鹅只负责交互设计师的工作,所以生活在这样的象牙塔里只负责大流水线上一小环的我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敏感。但现在到了新公司thoughtworks,发现如何利用资源确实是实现梦想最需要考虑的事。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可以分成两个小问题“我们认识的人里能帮上忙的有哪些”“以我们能力的怎么制定解决这个问题的可执行计划。”这些问题恰巧前段时间读到一本Frog Design的《Collective Action Toolkit》,即《协作活动工具包》。里面讲述了一个小组协作完成一件事的各个环节,对这两个问题都有很棒的建议。同时很有价值的是更经典的IDEO HCD toolkit,里面详细地描述了以人为本进行设计的各个步骤。Frog英文原版:我的草译版本:IDEO英文原版:我的草译版本:4、尝试模拟产品成型后的样子,试着去推销它你把你的产品在他们面前一亮,给他们把玩一下,再去观察他们的表情。如果他们呈满脸喜色,留着哈喇子,反问你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么在哪儿可以买到它呢”,那你已经成功了。你把你的产品在他们面前一亮,给他们把玩一下,再去观察他们的表情。如果他们呈满脸喜色,留着哈喇子,反问你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么在哪儿可以买到它呢”,那你已经成功了。当然,你心里涌现出一个问题:“我得把产品开发完才能给他们看啊,那得投资好几十万呢”。但其实,人们只关注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关注你的解决方案是怎么实现的。所有,你可以你只需要做一些仿真工作就好了,尽量去模拟产品最终的形态,即原型,具体可以看的分析,已经很棒了,也可以看我前两天答的另一个问题“设计师做高保真原型时,应保真到什么程度?”
另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其实是最近接触到的新理念,叫精益创业(以前写过一篇小文:)。它把对产品的仿真概念扩大化了,叫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用产品。我个人的理解是“任何能够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你的产品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多么美好的东西”。精益创业里用的例子是Dropbox。Dropbox在没有写一行代码的前提下,拍了一段视频,演示了这个产品会怎样帮助你同步文件,让你的生活更简单。这个视频被疯狂转载,Dropbox创始人由此信心爆棚,继而投入更多精力开发出了正式的产品。在推销的过程中,要尽量找那些你希望将来真正成为你的目标用户的人。如果你在他们介绍你的产品时发现人家根本不鸟你,或者觉得你说的问题不是个问题,那劝你还是放下自己YY出来的天才点子吧。写在最后如果你希望你的产品是伟大的,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最好能够放下身段去看看人们现在的生活。能改变世界的,是那些能够看到“未来”的生活,并弥补它和“现在”之间差距的人。他们让未来到来。--------------------------------------------------------------------------------------------------------------PSFrog刚出来官方的中文译版,参见这里
补充负二老师的答案,“寻找已经被确认的用户需求”这一点太关键了,这他妈的就叫做“洞察”。有同学说不要盲目相信用户调研,用户调研是靠问的吗?是靠扔出一份卷子提问题吗?你能保证你提的问题能够准确反映出用户真正的需求吗?心理学研究早已经表明用户在接受调研时候的心态跟平时无意识状态是有差别的。现在有人还在以为用户调研的目的是寻找吗?错了,用户调研的目的更多是佐证,佐证,佐证!!!我们卖健康补品的时候,会扔出一份问卷问壮年男士:“您觉得您的精力足够吗?嘿咻的时候是不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呢?”吗?!他们会说实话吗?真正厉害的是洞察,就是找到已经被确认的用户需求,这需要通过大量对行为习惯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分析,所以再次同意负二老师的观点。其实互联网比真实世界有利的一点就是人的行为习惯更容易被量化和被系统统计,但是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模式Pattern,以及分析其背后的心理动因。这跟你长期跟踪一个人是一个道理,你看到的他的行为习惯远远比他说出来的调研答案更加真实。调查显示80%的都市男性认为自己不需要健康补品,但是电商数据显示80%的注册用户购买过壮阳药呐。市场有木有?你信调研还是信数据啊?乔帮主灵机闪现的例子看上去是神迹,但是大家想想自己以及人类出现以来是怎么翻书页的,或者是怎样使用手指的,就知道为什么指端滑动操控会是那个神迹了。果然后来还有其他神迹说要用鼻头和眼神来控制触摸屏,疯了啊?!挖掘消费者洞察对创业和非创业公司都一样。创业公司不必认为自己很特殊就要发明一项功能再说服人民去改变习惯而使用它。改变消费者行为习惯这事腰缠万贯的500强都不敢说能做到,创业公司凭什么呢?乔帮主是在创造新的行为习惯吗?他是找到了一个点去顺应及采用并优化啊。
和 给出了目前最先进和主流的用户研究方法,像IDEO这样的创新设计领导者都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但实际上事情没这么简单,所以我想补充几点方法背后的东西:「正面黑天鹅」事件创业公司存活率本就很低,而做大做强更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成功所获得的回报也是异常丰厚。可惜,没有人能够预测哪一家初创企业可以成为下一个google或facebook。即创业成功是一种回报丰厚、极少发生且无法预测的事件,塔勒布称为「正面黑天鹅」事件。因此,不要乐观地认为:只要掌握了某种(即便看上去异常牛逼的)方法,就一定能抓住用户的需求,从而将创业导向成功。「正面黑天鹅事件」是无法预测的,好的方法也许能帮助你(有限地)靠近她,但是无法给你任何保证。争取「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方法是尽量多的试错。由于我们无法预测当前做的产品是否最终能成功,所以我们只能大胆地去尝试,哪怕面临痛苦的失败。硅谷之所以是世界创新的中心,是因为那里的创业者试错成本很低,他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而试错成本低的主要原因包括成熟的天使投资环境和没有逼着买房的丈母娘。三种瓶颈一个伟大的产品之所以很少产生,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三种瓶颈的限制:需求瓶颈、设计瓶颈和技术瓶颈。需求瓶颈就是难以发现用户的潜在而强烈的需求,设计瓶颈是无法创造出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技术瓶颈是没有足够强大和独特的技术来实现这一方案。理想的流程中,我们可以以线性方式逐一打破这三个瓶颈,但是现实远没有这么完美:打破任一个瓶颈都是艰难的。而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决定创业之前,就应该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牌,可以去打破这些瓶颈,而不是等到创业后再去想怎样挖掘用户需求这样的问题。即常见的流程是倒过来的:先有一个设计的idea(这个idea可能由创业者个人深度的自省和个体的生活经验所启发得来而不是用户研究),或者掌握了某种核心技术(潜在竞争者无法模仿),然后去尝试着接近用户,去寻找俘获用户的最佳方式或者突破口,以及验证和改进现有的想法。体验的跃迁用户的体验不是一个空洞的对象,不是一个可以被静态描述和精确描述的东西,因为激发体验的产品一直在进化(包括突变)。尤其在科技产品领域,总是有新的富有魅力的东西冒出来,使得用户的需求、期待和偏好也在不断地刷新,我称之「体验的跃迁」。这使得传统的用户研究陷入了一种逻辑上的尴尬境地,即我们通过研究用户使用当前产品的行为,来指导未来产品的体验设计。所以传统的用户研究方法比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人物角色建模、心理模型建模等往往会成效甚微,遭遇各种失败。对此,比较好的策略是,尽早把未来放到用户眼前,即采用 推荐的方法,快速制作原型(不论是草图、高保真还是实物模型),然后和用户交流,倾听用户的心声,然后加以迭代改进。不过 没有指出的是,在制作原型的时候,应该尽量多设计一些方案,而不是只给出一种方案,由于通过快速原型和用户互动是一种试错成本很低的方式,因此在这一阶段就应该尽量多试错,而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一条路然后走到黑。技术时尚文化创新者在今天的时代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处在「技术时尚文化」中,即高科技产品以及各种新奇玩意对大众来说是一种值得追捧的时尚,他们害怕因为远离技术而落伍,他们追逐技术、追逐新事物,拥抱见所未见的新东西,甚至,这种行为变得非常盲目。这意味着,当创业者在试错的时候,他们「试对」的几率比以前的时代大大增加。越创新,越安全在技术时尚文化中,用户大胆地拥抱新东西,而大量创业者却胆怯地拷贝别人的创意,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火海中。这是一种荒诞的情形。在今天的时代,越是敢于创新的人,其实愈加安全,因为他们既能被大众所一眼发现,更能摆脱同质化竞争,并且一旦成功会收获更加极端丰厚的收益。当然安全的前提是,创新的试错成本比较低,允许创新者失败并且连续尝试。总之,对于创业公司来讲,确认用户需求的最佳方法是:尽早将多种方案的产品原型与用户交流,探测用户反应,通过前期的低成本试错来找到通向成功的秘径(中后期也采用类似的思路,只不过试错成本有所上升),然后等待「正面黑天鹅」的降临。
在麻省理工上一门课听一些成功的创业者说"fake it before you make it",也就是在真正花功夫做产品之前假装已经做好了探测市场需求。这样最实际,但是对执行力要求很高,如果真的有客户预定了要在时间限制内保证提交产品。确认你解决的是人们需要的(need)而不是想要的(want):一个服务/产品可以有价值,但是如果价值只是有这个产品挺好,没有也完全没有什么影响的话,不如解决一个一旦有这个产品可以解决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或者给客户很高的受益(客户一旦用过服务就不愿意停止使用的)宁愿找到一个非常喜欢你的服务的小群体,也不要大家感觉都一般没有人特别喜欢但是迎合更大的市场找VC,他们会比较有经验,能提供更critical的回复(毕竟是他们自己的钱吗)不知道在中国适不适用,期待评论,谢谢!
底线:用户满意、商业成功。不管创业公司有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哪些是自己的目标用户。但有机会点了就应该进行分析,分析客户的需求,分析自己的公司能力。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但也是正常的。只有通过一个个的客户需求的满足,一个个项目的成功交付,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指具体点的)。怎么样分析,怎么样识别?更多的需要基于创业者的经验与能力。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创业者需要多学习一些需求分析、项目管理、机会点管理、变革管理的内容。PS:好像回答的比较虚,但个人觉的还是很需要创业者的能力的。
创业公司如何确认用户需求,是个伪命题,你连用户需求都没明确,创个毛业啊??我觉得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创业之前的准备期,如何去把握和洞察用户的需求,发现创业方向?另一个问题是已经确定了某个创业方向(定位某种用户需求)之后,如何基于需求确定产品形态?第一个问题:如何发现并掌握用户需求?首先要明确,用户需求是天然存在,用户的要求只是基于现状一种表述,而用户的需要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拿老套的汽车例子来讲,用户的需求是‘快速,平稳,安全的到达目的地’,表述方式是‘更快的马车’,而最终形成的用户需要,则是一辆汽车。一个好的产品至少要满足用户一个核心需求,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却不明白,只会盲目的迷信于形式,团购火的时侯,就抄袭团购的模式,图钉兴起的时侯就改版成瀑布流,win8出来了,所有的交互方式都照吵metro……最终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准确的用户需求洞察,至少需要创业者在这个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未必是很长时间),可能是多年的从业者,可能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抑或是重度使用者,在充分的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使用习惯的前提下,对该领域的用户需求才可能产生准确的把握和洞察。这种洞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人的主观判断,事实上,我看到所有会套用什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人,都少有这种洞察,反而是市场一线的从业者,这类洞察更为敏锐,因为他们每天和用户接触,知道什么能打动用户,什么是用户的真实诉求。总结一下:通过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更重要的是,真正的sale给用户),充分掌握用户的使用场景,使用习惯,是发现用户需求的重要条件,另外,就需要凭借一点点天分和想象力了。第二个问题:如何基于需求,确定产品形态?这个其实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yudan的回答就非常好,无论是在传统的消费品领域,还是在互联网世界中,产品的测试都是一个合适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无非是在产品的哪个阶段进行测试以及明确测试的目的而已。在传统的消费品领域,产品测试是从概念阶段开始的,这个阶段承担的任务是明确:“我发现了8个用户需求,哪一个的市场接受度更高?”以及“这样的产品特点,是否足以支撑用户的核心需求?”,这个阶段可能会进行几轮,直至将产品的功能特点,传播诉求基本明确下来,才算告一段落。随后进行的,就是产品形态上的测试,以我做过的一些快消品的测试为例,主要是测试包装的设计,口味等等,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形态是否符合需求是这一阶段重点解决的问题。再下一个阶段,就到了把产品推广上市的环节,包装测试,名称测试,广告测试,价格测试,都是这个环节惯用的手段,至此,营销所需要具备的产品,价格,促销要素基本明确,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销售,并且跟踪市场效果,持续改进提升即可~~而在互联网产品领域,方法论又有所差异,互联网产品原型的出现,可能远远早于消费品领域,所以真实产品的原型测试,迭代测试,是更加有效的方法。互联网产品概念的原型,可能就是一张逻辑图,也可能是相对完善的视觉稿,用来勾勒出产品的基本功能,通过基本功能,去调研用户的反应(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明确你要调研的用户是谁,重度用户有时也未必合适,因为他们太习惯于现有产品,这时可能一些中度用户更合适,这些都要取决于你的产品定位),判断你的产品是否能够给用户带来需求上的满足——注意是需求上的满足,而不仅仅是太炫了的视觉观感——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都是在看到视觉稿后更有感觉,而非白板,所以这一点就更加重要:分辨你的概念稿获得认同是因为满足了需求,还是酷炫的效果。后面的阶段和yudan说的类似,明确了核心功能,小范围的测试修改重大问题后,抓紧上线进行公众测试,因为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和一小撮用户yy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能够被大家接受,还是要放到市场上练一练才知道。无论怎样做,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忽视的,就是做需求洞察的准备时间,有些时侯,如果你准备了半年,仍然无法准备的非常充分(这往往是必然的),那还不如只准备一个月,上线之后不断的迭代测试,这是互联网产品和实体产品最大的差别之一,实体产品是无法迭代2.0,3.0版本的,一个产品定型之后,就要大批量生产,推向所有的目标群体,所以在前期所花费的准备时间会非常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都是可能的。
肯付时间,或付费。
现在硬件创业者比较喜欢讲“痛点”,都要大讲、特讲我们的产品针对/解决用户的哪些“痛点”需求。这个问题,有必要从头捣一捣。在有关用户需求的假定、验证以及确定过程中,一直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传统的调研派,通过基于统计学的问卷、访谈、讨论,来对需求进行验证以确定;还有就是认为用户的需求是无法通过对用户的调研和访谈来验证的,因为用户是非理性的、易于被操控的、需求是无法准确表述的。安东尼.伍维克(Anthony W.Uiwick)在其“What Customers Want”(强烈建议硬件创业者读一读)一书中强调要针对顾客期望的成果而不是传统的“顾客需求”进行验证。他举了个很有名的例子,博世公司更强调用户的期望成果(利用圆锯安全、高效的完成工作)而不是用户需求(需要一把什么什么样的圆锯)。或许有人会问,这两者有区别吗?用户需求也会包含其对安全、高效的选项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通常创业者对用户的需求灵感来源于哪里?这里似乎也可以分成两派:一个是来源于自身的需要,Kickstarter上的很多硬件项目介绍他们最初的灵感来源于何处时大多有个“我姥爷也姓毕”的套路,似乎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先说我在干嘛的过程中,对现有的产品不满意,然后市场上找了一圈,发现没有能满足我需求的,然后老兄说,那干嘛我自己不作一个呢?另一个是瞄准热点,拼力构建差异化,现在神州大地上“忽如一夜手环来,千树万树可穿戴”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个人的体会是对顾客的需求首先可能来源于“灵光一闪“,然后是快速调研与小规模验证,第三个也是特别容易被创业者忽略的是构建用户使用情景,第四个是以期望成果为导向的需求结构化拆分,第五个扩大范围验证。第一阶段“灵光一闪”,这个因人而异,涉及的因素也比较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有关创新方法的书,会介绍一些有助于你有更好的创新主意的方法。这里面有一点很容易被忽视的就是,你所有的“灵光一闪”不论多么伟大,多么“前无古人”,归到根上都是你自己——即使是超典型用户的代表,对需求的假设,是开始,不是结果,更不是全部;而假设,是需要来验证的。第二阶段调研与小规模验证,现在网络资讯这么发达,基本上掌握对的方法不用花太多时间就知道你想到的”金点子“是否已经有人做了。这里面有两类陷阱大家容易掉进去:一个是搜了一遍,哎呀,没人做过啊?我这主意太了不起了!太全宇宙无敌了!一个是一搜,早就有人作了,虽然跟我想的不太一样。算了!不作了!已经有人作类似的,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要再进一步看自己是否有关键的改进点,而这些改进点事目前产品还没有满足而用户又很需要的;还没有人作,可能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是你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商业的直觉和洞察力这时候就会比较关键,因为有好的直觉和洞察力就会帮助你做出更好的、更准确的判断;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呢?我个人推荐两个可以参考的判断准则:1. 是否解决实际情景中的实际问题大家如果在家拖地,,可能很多人都有用脚踩着抹布而省去弯腰之苦的经历,什么,你说可以用拖把,好吧,一会我们可以讲拖把创新产品的例子。国外有为主妇就经常这么干,然后有一天她突然就想,为什么我不把抹布和拖鞋固定在一起呢?于是她就做了一双可以擦地的拖地,据说卖了上百万美元。所以如果你的想法解决了某个实际情景(用脚踩抹布擦地)中的实际问题(更方便擦地),那就一个好的需求定位。2. 是否满足人性上面有人说可以用拖把,其实拖把方面的创新也有很多,有很多人都很讨厌去拧干拖把的水,有人就作了个可以通过离心力帮助拧干拖把的装置,卖得也很好——人的天性中喜欢偷懒,不喜欢接触脏水。第三阶段 构建使用情景灵光一闪所产生的点子往往是从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发现了一个还没有被或更好地被满足的实际需求,但是这个需求还需要放在具体的使用情景中去再次验证和丰富。通过构建用户的使用情景,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发现和审视自己对用户需求的假设,也可以帮助大家深入挖掘解决需求的思路是否合理和有效。第四阶段结构化需求在安东尼.伍维克的书中,提到了博世公司对圆锯市场的成果导向模式的分析,在其所展示的九项渴望成果中,其排列是非结构化的。由于其渴望成果来源于头脑风暴法所产生的备选方案,虽然经过科学的市场统计和分析,但是仍然可能“挂一漏万”,忽略了某一项或某几项更为有价值的顾客渴望成果。我个人建议对需求进行结构化分类,可以采用结构化头脑风暴方法来对需求进行归类,帮助我们厘清需求和深入挖掘在初期忽略的深层次需求。应用结构化的头脑风暴法,可以将其所需要衡量与对比的顾客渴望成果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并且可以进行持续性的跟踪与改进,并且其质量受参与者的知识与能力以及组织者的驾驭能力影响最小。第四阶段 进一步验证对结构化的需求可以进一步采取调研问卷、焦点小组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由于创业者可能没有构建调研问卷和统计分析的专业技能,而一份构建不叫差的调研问卷对顾客的影响可能造成结论的偏差,同时受限于成本和时间因素,我个人建议可以搞焦点小组访谈,每次找7-10个符合目标用户特征的用户在进行开放性和结构性的访谈和讨论,可以比较快速地发现问题。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即使做完这一步,我们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仍然是假设的、有局限的,而产品是否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创业者对用户需求猜想的准不准,而借助一定的方法可以减少我们猜想错误的概率,让我们对用户的需求假设越来越接近目标用户真实的需求。
快速实现的demo原型在自认为是产品的受众群体中演示、体验验证需求及产品方向迅速调整以此为步骤进行不断迭代
一般是发现需求了才去创业,而不是创业了才去确认需求
做产品,首谈“理解用户需求”(场景、动机等),那怎样才算真的“透彻理解”了呢?用一句话,能透彻的把一个点说明白。1.“一个”最核心的需求点。不可能是10个10分的点,加起来100分;一定要过滤出1个点,能打动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打动的标准是什么?最好自己就是典型用户,冷暖自知;如果不是,可自行设定一个标准,比如调研期找到5~10个面谈,demo验证期能找到10~50个,能让其中的50%以上“一点就通”、“拍手称快”。2.“一句话”能讲完。类似@kentzhu 说的“场景感”;讲故事的能力,类似导演。3.能说“明白”。不是自己明白,是典型用户明白——他明白的标准,不是他说“明白了”,而是他能给另外一个典型用户解释,让这个人也“明白了”。4.“透彻”的标准是啥?最高阶的,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针对该本质需求,随口就能说出无限种其他的表现形式,信手拈来。如何做到呢?1.自己就是最典型的用户(符合年龄、性别、城市、习惯等各种用户画像字段)。2.如果不是,需要有“瞬间变身典型用户”的超能力!比如某几位大佬,能瞬间变身小白用户。3.再次,只能去“和典型用户交流”+“自己静心体验”了,需要极度敏锐的洞察力,但如@纯银 所说,“直接经验(亲身经历)的效果秒了间接经验10倍不止”,并且难以转化。4.总之,如果是前2种情况,这个事的起点就在50分了;如果是第三种,起点在10~20分,最终的上限是80分,做出来的东西会不疼不痒——最多交互好用或UI好看,但不能持续用起来。5.补充一点,见过一个“评价需求点是否靠谱”的4维度理论:刚需、高频、人群广、有传播场景;如果占2个,就可以考虑了。另外,有文章说要“疯狂热爱”+“解决最大痛点”,并举例说有朋友“不计较薪水、不计较职位、不计较地域”的去做一件事情。个人观点,这个思路对多数国人缺少可行性。因为1.“热爱”、“兴趣”是中国人很稀缺的特点,绝大多数人不具备,也不可能强迫培养出来。2.个人理念是,疯狂在初期是可以的,但那么多痛点,哪个才是最大痛点呢?要把握事情的本质和关键,需要“知止”、“沉静”。有些普通玩家(用户)表面疯狂,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疯狂”不是“能把握需求本质”的充分条件。3.不计较那些外在条件,只能说是可能的“副产品”,不能当成必要的评判标准。因为一般年轻人才会不自觉的“不计较一切”,但那可能是因为Ta太年轻,没有家庭的压力、缺乏人生经验积累,是一种不够成熟的“不知道应该计较”或“不知道该怎么计较”;而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一定会去尝试计较(考量),尽量平衡;如果实在需要放弃,也是理性抉择的结果,自愿承担相应的后果。因为创业(或以创业的心态做事),是整个家庭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那么简单。4.那如何才是对多数人可行的方式呢?作为普通PM,不一定有疯狂的兴趣,但一定会有各种很不爽的痛点场景;可以从一个点慢慢深入,逐渐热爱起来。如果创业去做的时机合适(就不展开说了。。),那是极好的;如果不是,那就安心练剑(纯银三宝——视野、品位、逻辑)吧。最后呢,其实还是如@纯银 所说,最好的方法,是你能感知到“和我有关”的方法,否则再怎么醍醐灌顶也是间接经验。。
商业直觉(拍脑袋)
首先我要思考,什么是用户真正的需求?很多时候用户所反馈的需求都是表层的,这需要你通过现象来看本质;多与“常规性事物做类比”,用户的思维与习惯是长久形成的,在思考用户行为的过程中,通过类比现实生活中用户的行为可推测出一些端倪;再从创业的角度看,建议马上放出来给用户用,跟着用户反馈修正用户需求,现实是我们往往发现“我们认为的需求”总是错的。
最开始可以按照创业的想法做出一个非常粗糙的原型,这个原型甚至只是一个没有功能的空壳,让你们的团队自己用用看,把自己放在非常苛刻的客户的角度,看看是否会接受。 接着觉得找出几个有意向的非典型客户,做出一个只有简单的核心功能的原型请他们试用。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再反馈回来,做新的改进,并进一步完善产品。这时可以寻找更广泛的友好测试用户群体,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更多的需求。最后把产品做稳定,安排市场推广等等常规的流程。可以到 问问这个问题,看看解惑者怎么认为。个人觉得了解创业公司用户需求就是先针对一群极端用户,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型,渐进式地深挖需求,找到产品卖点和新的市场需求。
我的经验是 ,先定一个广泛的需求,然后在经营中不断迭代改变修正才是王道。
确认用户需求,这个有点虚。发现、理解并解决用户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有了这个核心思想,你才能提炼出真正的用户需求。
1、既然你是创业公司,相比是要先有一个方向了。没有方向你开哪门子公司啊!?2、然后就是产品特性了,这就到关键点了,这个关键就是“猜”。前边好几位都说了,调查问卷是不可能问出真实需求来的,这里还是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好像是福特说的:如果你去问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们一定说要更快的马。你还要不要生产汽车呢?这个“猜”说白了是靠你自己的判断,还要靠运气。3、你觉得自己“猜”的差不多了,那就可以发调查问卷了,这种东西你想要不?4、然后,然后就没了。
了解行业常识→提取可用的部分→如何满足需求→常识的胜利
首先要确认的是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确认想做什么,再然后是圈定竞争对手、设计产品形态,最后才是确认用户需求和圈定目标用户群。有竞争对手做参考,最后这件事其实相当容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终信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