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想做什么叫云计算算项目,想打听下最近有没有什么叫云计算算相关的大会或者讲座啊?帮帮忙呗

1,061&人围观
现在很多企业在做云计算,包括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华为/华三/思科/IBM/HP/DELL/联想为代表的设备商企业(以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硬件形式提供产品)、Redhat/Oracle等IT服务商(主要是提供解决方案或集成方案中的软件部分)、以及以Ucloud为代表的以云计算为内容的创业企业;这些企业所提供的云计算产品形式除了云计算领域计算、存储和网络所需要的硬件或软件外,最重要的是提供搭建云计算平台的整体方案和管理平台,即以何种架构将这些云计算设备通过网络架构的方式进行组合起来,保证云计算平台在高稳定性、高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的基础上提供稳健的云计算功能,并提供一套管理平台来供云平台运营和客户的申请、付费、使用、管理自己在云平台的资源。纵观如此多的行业在云计算的大浪潮中龙行虎跃,到底会有哪些企业会活下来哪?
能精确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未来的时间,但是历史有着惊人的轮询重复,IT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我们可以从最近的技术发展推测出一些端倪。回顾历史,有效信息的传输能给人们的社会带来价值的增加,以前受限于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所以信息行业一直未能有太快的发展,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打破了这个局面;但是计算机的出现对信息发展促进的整个过程也没有跳出信息发展的轮询,依旧是通过繁复杂乱的社会筛选有用的信息,然后及时进行处理预判,并被某些人所掌握来集中资源进行创造,而这个预判无非是找到适合当前社会状态、需求和技术限制的创新或创造;新鲜事物的发展,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具备,因为历史上很多新的技术或模式创新因时机不对而夭折。这里需要简单分析下计算机出现后对信息技术乃至社会的发展:我们最根本的衣食住行玩这些都需要人们消费,人们消费的前提就是通过生产活动(不一定是本人的生产活动)获取消费的消费资本和消费对象,这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需要匹配,而匹配的过程就是信息产生、处理、传递和创造价值的本质作用,这个信息过程流动的越快,人们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也就越快,生产能力也就越大,从而造就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繁华。
最开始的信息传播出来无非是个人发出(声音、点火),传递过程是利用天然物(比如对声音的听取和火光的可视性);存储过程显示人脑的记忆力,然后是结绳记事等;随着人类的发展需要积累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新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快,所以对信息处理的存储和传递就有了更大更快的要求,于是出现了显示书籍后是硬盘等信息存储技术、交换机和光纤等信息传递技术,以及各种强大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也包括信息压缩解压缩和加密解密等安全信息处理技术。现在所谓的大数据无非是通过更好的存储技术将人类的信息积累下来,这些信息里有很好的经验积累,也有大量还没有发现的价值的内容,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更深层次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通过先验论来指导后续社会的发展。
那么信息如何在社会中体现的呐?从现在的企业分工来看,以Intel和AMD为代表的处理器行业、博通和高通等为代表的芯片行业和部分磁盘行业的组成基础产业,然后出现了Dell/IBM/HP/EMC为代表分服务器生产行业(包含计算部分的服务器和存储服务),以及以思科和华为为代表的网络设备生产商;然后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基础上,开始是以电报电话电视为代表的通信行业运营商,后来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出现提供了多媒体信息格式的信息提供方式;互联网公部分是以运营商提供的DC、链路带宽扥基础上进行搭建,也有部分属于自建范畴;运营商的业务最初的判断是与互联网业务互补的两块通信方式,但是随着ICT技术的发展融合,尤其是微信这种OTT业务的出现,运营商的业务慢慢被互联网企业在其自身多媒体信息的基础上所替代;而现在所提的“互联网+”则是认为互联网对基础行业(衣食住行玩)结合度还不够,希望倡导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与更多的传统制造业行业结合,全面互联网化,从而推动更大的信息流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业务的发展是巨快的,对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需求也是巨大的,以至于人们忘记了思考如何最优化利用,因为一方面最开始规模还没有到达现今的数量级,另一方面就是人们遇到了太多的问题去解决而没有空闲去做优化的事情。时至今日,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已经基本成熟,很多技术的出现让原来的疑难杂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只是规模日益巨大带来的规模问题引起的人们的关注,这里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是规模上带来的管理问题。所以从创新的角度讲,云计算也好,网络的所谓架构优化SDN方案也好,只是现在创新到了一定程度无法再有很大创新而出现的优化技术方案,也体现了现在IT技术或模式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正处于一个阶段的稳定和繁荣期;这个阶段正好被用于优化上,来应对下一个阶段技术突破所带来问题做准备。随着开源码的盛行和硬件开架构的趋势发展,现在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的研发似乎已经么有那么的困难,但是要做出稳定和满足需求的设备,还想需要一定行业积累的;这个现象在国内行情来看,很多的创新也还没有涉及到IT行业的最基础领域,比如CPU等。
规模上的问题无非是性能问题,这方面的优化一方面是提高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包括业务性能和管理层面的性能(归来上来已经是在处理业务上面的性能了,所以这里主要是管理性能,即性能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另一个就是成本问题,无非是资源集中起来,进行通过物理的多虚一的技术进行综合管理,然后在虚拟化的一上面再进行一虚多,这样能够实现对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的自定义服务编排、弹性使用与扩展,从而实现成本的节省;随着带来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在运维上,能够通过这种一虚多和多虚一的过程,将底层的故障通过各种高可用的方案进行屏蔽,而不再必须进行7*24小时的物理设备的运维。而这些所有的方方面面面都是需要云计算来获取。
而从现今IT公司提供的业务上来说,互联网公司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将来能否推出产品来替代运营商的手机端服务还难说,不过个人觉得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社会繁杂的信息种类使得其所提供服务的种类也特别多,这就需要互联网公司节奏一定要快,跟上新型行业的发展,也要不断挖掘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方式,从实现业务的不断增加;这个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所以互联网公司对云计算的支持和推进是必须的;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实质是广告公司)只要所需服务器上了规模,云化就成了必然的要求;也就是说,只要互联网公司活着到了一定阶段就会考虑云计算化(但是不一定是使用类似Openstack的虚机才算云化),在自身业务迁移到云平台的基础上,这个云平台如果是自身开发运营的话,就很容易给同类业务提供服务,因为其积累了大量的云平台运营经验,这方面AWS和阿里云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互联网的程序员开发出的产品多是在自己的平台上部署运维供客户使用,很少能够被广泛的普及到其他行业,甚至同类型行业的其他公司,这些产品即使出错或被淘汰,也只是自己打碎了牙肚里咽下去,不会有因为产品被客户为难的情况,因为他们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而不是具体的产品。
对于运营商来说,如果没有了电话通信客户以及对互联网通信设施等服务,是很可能要消失的;在现在云化的场景下,正好可以搭建云平台为传统行业提供了云化服务的良机,所以只要没有错过时机的运营商,仍然可以在云计算中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设备商来说,主要是为互联网和运营商,其具备的多是面对大客户这样的经验,其运营模式也多是按照需求进行稳定产品的开发,然后反复迭代;在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下,较多的是在借鉴以前积累的销售服务经验和客户关系基础上,为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提供云平台的解决方案和相应设备;如果其自身想做云计算领域,一方面需要改变思维,因为云计算的模式需要不断创新,设备商的思维方式需要得到改变,在一方面就是通过招聘加快云计算人才的招聘,增强向互联网和运营商提供解决方案搭售自己设备的能力,并加快转型的速度。所以设备商如果能抓住这点也是可以在云计算领域取得成功的。
还有一些以云计算创业的公司,这部分也有一些已经获得成功的,比如著名的季昕华总领导下的Ucloud等,也有一部分是以公司部门创业的形式到云计算领域进行;对于大公司的部门创业,大公司可以通过已有的资金和客户为云部门打下基础和提供优质资源,所以其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公司的主业务,毕竟公司业务即使迁移不到自己的云平台上还有这么多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解决方案可以供利用;对于完全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讲,既没有原来设备的积累,也没有那么多资金的支持,更多是一种集成商的角色,其机会则在于创业者会行业发展趋势的先人把握并且传统相关公司的反映迟钝基础上进行的博弈,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内拉到投资、获得客户并记得相应的服务经验,也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将来需要基于云计算不断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否则的话会很快被淘汰掉。
提及到创业公司,需要说明下,创业合作者一定要有做好产品经验,而不只是个程序员;程序员可能很快写出良好的代码,但不一定是好的产品;尤其是部分程序员认为程序就是写代码,即使没有行业积累也可以开发出产品,殊不知写代码只是像做算术题一样的一种个人工具,最为重要的是个人在这个行业的积累,这种认为随便一个行业都能写出好代码就可以胜任职位的程序员,基本是不靠谱的程序员,因为他还没有认识到写程序的真正意义,也无法理解IT工程师和程序真正区别。而对于中国的创业的技术氛围也很不好,很多新服务的出现往往成了公司业务炒作概念的工具比如SDN(可以明确的说,很多现有公司所谓的,其开发者开发时连SDN是什么的缩写都不清楚),而很多已有的技术挪到云平台起了个新名字就被说成是业界第一,这类现象比比皆是;如何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创业的方向并坚持,快速响应市场推进并更新产品及服务,才是最终能赢得生存的根本之道,越是在技术圈内炒作概念的公司往往是技术没有科技啥新内容的心虚之为。而对于程序员个人或公司招聘程序员来讲,比尔.盖茨等对学历的影响让低学历程序员打了鸡血,但是现实当中又有几个程序最终成了比尔盖茨?而绝大多数的公司高层还是有着很高的学历;而且随着IT项目越来越大,基本是需要一组人才能完成,而具有相似学历背景的一组人沟通成本就会明显降低,这个原因也是很多IT公司招聘看重学历的一个原因,且从概率上讲,高学历的人能够胜任工作的几率也要远大于低学历,招聘高学历的员工也为公司减少了招聘失误的风险,虽然不是严格的要求。
总之,云计算企业现在非常的多,类似于互联网刚盛行的时候,曾经兴起过一批,但是现在的绝不是最初做起来的那一批;云计算行业也会死掉一大批,然后也会有新的云计算公司出现并且做大,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也正是靠这种不断生老病死的现象所加速发展。而且这些最后胜出的云计算公司也会有行业的划分,从而在自己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其所占行业的市场份额这些就要看每个公司的具体能力啦!
作者: 李俊武
sina微博@北京-小武, 《云计算网络珠玑》的作者
本站声明:本站原创文章可以转载,请注明来自
本文链接:
本文标签: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Infonetics最新调查…
近些年,以Linux领衔的开源项目在IT界出尽…
开发实施软件定义网络 (SDN) 和网络功能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数据中心也概莫能外…
IT行业已开足马力,朝总体虚拟化演进。如…
微信公众号:搜索"SDNLAB"
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没有帐号?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将于5月20在京开幕_业界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将于5月20在京开幕
  以国际化视野,把握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通过培训课程、专题论坛和项目评选等方式,深度剖析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核心技术;从应用出发,探讨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交通、制造、医疗、教育、金融、数字娱乐等领域实践经验的“”将于-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当前,由云计算、大数据等引发的新一轮电子信息服务业调整、重组与转变正在上演。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化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提供商正在向信息服务的综合运营商转变,同时也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更多种类的云服务以及向公用云服务商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各类云计算服务的不断完善,从政府到企业,从机构到个人,公用云、专用云服务已经落地实践。云存储、云制造、云管理,政务云、教育云、金融云、城市管理云、医疗卫生云、位置服务云等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云计算服务开始应用。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产业升级转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等需求又给云计算、大数据带来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进云计算技术创新和大数据应用,展示国内外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实践成果,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家委员会承办,CSDN与《程序员》杂志、i中国、IT Value与《商业价值》杂志协办的“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将历时四天,涵盖“突出行业应用、分享技术趋势、促进国际合作、打造共赢平台”四大特性,内容更加精益求精,预计参会者将大大超过上一届的12000多人次。
  十大院士,集体亮相
  每届云计算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一条靓丽的风景。本届大会,李德毅、怀进鹏、倪光南、李伯虎、杨学军、张尧学、李未、梅宏、高文、李兰娟等10位两院院士将集体亮相,与广大参会者共同把脉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
  四大特性,智慧中国
  在继承前五届大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将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技术实践者参加会议并作演讲。
  1. 突出行业应用:新增6类行业应用专题论坛,涵盖交通、制造、医疗、教育、金融、数字娱乐等行业领域,邀请行业用户CIO和信息技术主管分享应用经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创新应用,服务于智慧中国建设。
  2. 分享技术趋势:大会将邀请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知名CIO、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海外专家,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讲座、圆桌讨论、技术培训等方式,让与会者全面准确把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构建云计算应用的核心技术。
  3. 促进国际合作:在多次成功举办中国-美国云计算合作论坛、中国-欧盟云计算合作论坛、海峡两岸云计算合作论坛的基础上,大会还将与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合作,邀请更多国家的云计算大数据专家出席此次大会,将大会打造成云计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4. 打造共赢平台:历届云计算大会都是政、产、学、研、用互动交流的平台,也是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家交流思想、洽谈合作的年度盛会。为了更好地推动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打造完整云计算产业链,本届大会增设更多社交互动环节,利用小型研讨会、合作洽谈会、创业投资说明会、晚场沙龙等形式,同时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给国内外与会专家和参会者提供深度交流合作机会,努力使大会成为云计算合作共赢的平台。
  高端培训,独具匠心
  对比往届,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首次加入了培训环节,融入了“实战”的要素。5月20日,技术培训聚焦云计算和大数据实战,一线技术专家将对当下最流行的两个平台OpenStack及Hadoop进行涵盖技术应用、问题解析、实战经验等方面的高端培训。
  其中,作为专用云构建技术的领跑者,活跃的开源社区以及IT制造商的鼎力支持使OpenStack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商用。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深入实践,OpenStack技术领域已经产生巨大的人才缺口。一场OpenStack高端实战技术培训恰逢其时。而作为大数据深度挖掘的通用工具,Hadoop已深深地植根于企业实践中。随着Hadoop技术人才争夺战的打响,一场专业策划的Hadoop实战技术培训盛宴相信会为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高级程序员、数据仓库管理人员、建模人员、分析和开发人员、资深开发人员带来更多价值。
  十三场论坛,精益求精
  历经8年实践与沉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路线与行业发展方向变得更加清晰。13场论坛,精益求精。
  技术专题论坛
  一、云计算核心技术架构论坛:历经几年的发展,云计算服务平台已经越来越成熟,其核心技术如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CDN与SDN等也日益得到了改进和优化。国内外一线技术专家将分享云平台架构经验及核心技术的实战总结。
  二、大数据核心技术与应用论坛:大数据的发展,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存在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从大数据的存储到计算,从大数据分析到展示,大数据的处理已经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安全隐私以及认知、心理等各个方面,国内外一线技术专家将介绍大数据每一层涉及的关键技术与最佳实践。
  三、云计算平台构建与实践论坛:伴随公用云的深入发展,企业从专用云走向混合云已经成为必然。但迁移过程中,企业仍将面对来自安全、性能、网络、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挑战。本论坛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用工具、产品与方案,实现顺畅迁移。
  四、公用云构建与应用论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为公用云平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公用云平台构建经验、公用云技术体系及典型应用实践等内容。
  五、云计算数据中心与运维论坛:为政府、互联网企业、供应商、用户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现状和技术发展两方面,围绕“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未来前景和发展道路”和“打造最适合用户需求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两个主题进行探讨和互动交流。
  六、云计算安全论坛:网络安全已晋升为我国国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云计算的落地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向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公用云数据安全、专用云防御、移动支付安全等,本论坛力争形成有针对性的核心观点与建议,为云计算的发展建言献策。
  行业应用论坛
  一、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交通行业应用论坛:围绕车联网,智能交通领域海量数据采集、管理、分析最新实践,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应用服务平台的打造、地理信息服务应用(LBS)、传统交通信息服务商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趋势下的挑战和应对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剖析,深入探讨行业热点和分享典型成功经验。
  二、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制造论坛:经过多年的实践,加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云制造的涵义更加广泛,不仅关乎云计算,还关乎整个制造产业发展模式。本论坛特邀智慧制造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探索中国制造业的智慧未来。
  三、云计算大数据医疗行业应用论坛:医疗信息化建设正面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区域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业务差异性大、医疗管理难度大等难题,而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IT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种情况,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从诊断、监护、治疗、到给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
  四、云计算大数据教育行业应用论坛: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在线公开课(MOOC,“慕课”)在全球掀起教育领域的“数据海啸”,本论坛特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技术专家和著名学校的领导以及MOOC项目具体实践者,介绍国外MOOC发展趋势,报告国内MOOC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如何应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服务建设MOOC平台,针对MOOC项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围绕MOOC存在的质疑交流经验、加深认识、共同推进中国MOOC事业发展进程。
  五、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论坛: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由于自身缺乏风险管理基因,加上无门槛、无监管的先天不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开始显现,本论坛通过多方深入讨论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全面沟通,充分交流创新与监管、安全与风险管理等核心议题。
  六、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娱乐行业应用论坛:在数字娱乐行业的应用,已经成为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最佳落地之处。基于用户行为的云计算应用与大数据分析,不仅描绘出每一个用户的画像,还可以为业务更新、市场规模预测、用户挽留、更精准的广告推送等提供预期,并实现更加从容的调整内容和策略的更新。
  在技术专题论坛和行业应用论坛之外,本届大会还将特设全国云计算大数据创新项目评选颁奖暨风险投资论坛。论坛云集了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企业、专家学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知名投资人以及行业爱好者,将对围绕全国8大核心城市的全国云计算大数据创新项目评选的最终获奖者进行颁奖。获奖项目现场路演,风险投资机构、著名投资人、优秀创业者以及现场观众将全方位互动,从创新、融合、发展等多角度共议云计算大数据行业的最新发展与投资机遇。
  相信通过多方的努力,“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将会推动全球性的创新与合作,促进国际企业间及政府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行业云计算与大数据深入实践,汇聚全国高端技术人才,共同谋求科技变革,探寻潜在机遇,创造多赢未来。
  随着会议的临近,各界人士可以通过大会做进一步了解。
值班电话:010-&&|&&&&|&&&&|&&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云铸未来”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展望――2015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
“云铸未来”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展望――2015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
时间:作者: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云铸未来”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展望――2015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
.qu_87x li {
padding-right: 0
width: 195
ZDNet至顶网 云计算第一门户
“聚合数据 思创中国”中科曙光以技术创新大会聚力共赢数据中国
备受瞩目的“2015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6月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这场以“聚合数据 思创中国”为主题的大会上,中科曙光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发布了解读地球计划、全新架构的高性能计算机。详细 &
“数据中国”战略落地开花 曙光云计算版图再扩展
日,邯郸市政府举行与中科曙光、东软集团的《智慧城市建设暨云计算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河北省邯郸市市长王会勇先生,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先生,东软集团总裁王勇峰先生等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详细 &
曙光助力云计算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随着斯诺登“棱镜门”等一系列安全事件的爆发,我国已将信息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而近期被热议的“中国超级计算机被14岁中学生攻破”事件更是凸显出国家信息安全制度完善与实施迫在眉睫。详细 &
倪光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杰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小凡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
杨旭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迟学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主任
胡伟武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谭晓生奇虎360公司副总裁
厉军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石友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
苏黎虹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渠道事业部总经理
任成元京东云产品运营总监
韩峰北京知能易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忠民北京易维新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聚合数据 思创中国――2015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的现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科曙光向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今天的盛会大咖云集,众多行业专家汇聚在国家会议中心,共享数据价值,共赢数据中国。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
中国科学院曾庆存院士;
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
除此之外,今天到场的来宾还有政府、中外知名企业领导,国内外知名的媒体代表,曙光供应商、渠道商以及各地重要客户与合作伙伴,感谢每一位到场的嘉宾对此次2015中科曙光技术创新大会的支持,谢谢大家!
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时代,人工智能、地球模拟、天体探索……,过去科幻片中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今天都在逐步的实现,这是一个充满了梦想与机遇的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互联网+”,“一代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加速了传统行业的转型,也加速了信息产业从IT时代到数据时代,云+大数据,催生新经济,数据将成为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生产力。曙光怀着助力中国进入数据时代的梦想,在深化原有定位的同时,向“数据服务商”坚定迈进。引领数据革命,编织中国数据网络,让数据之光点亮中国的每一寸沃土。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场极具创意惊喜的视听盛宴,相信您一定不虚此行。
下面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做大会致辞,掌声有请!
李国杰:今天曙光公司召开首次技术创新大会,高朋满座,群贤毕至,我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感谢!这次大会不仅仅是曙光公司介绍信的技术、发布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与各界朋友一起讨论“数据中国”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中国进入以信息化驱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云计算和大数据对整个经济的转型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已成为发展经济新杠杆的形势下,曙光公司及时提出了“数据中国”的发展战略,其目标是通过深入挖掘、共享数据的价值,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曙光公司实施“数据中国”战略的宗旨是“让全社会共享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应用的效果是最终将体现为人均信息消费的提高,特别是与计算机有关的消费的提高。我国有全球最多的网络用户,但我国的互联网上跑的绝大部分是“比特流”,还不是“智能流”。据IDC等咨询公司统计,2014年我国信息与通信(ICT)消费为230欧元,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特别是我国的信息消费(IT消费)比例很小,人均IT消费51欧元,只有美国的二十六分之一,不到巴西的三分之一。中国迫切需要提升IT消费水平。从另一个角度看,IT消费水平低说明我国的大数据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大数据的智能必须通过“大计算”才能获得,因此我们满怀信心,“数据中国”大有可为。
推动“数据中国”必须掌握自主知识产权。20年来,曙光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前不久在新华网组织的全国各行业的评选中,中科曙光获得“最具创新力企业”奖,反映了众多用户和专家对曙光公司的认可。为了适应大数据应用的需求,计算机系统结构需要革命性的重构。曙光公司正在研制适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大数据一体机、云操作系统和新型存储系统等新产品。中科院计算所是曙光公司的大股东,也是曙光公司重要的技术源头,目前正在研制大数据处理专用芯片和面向1000PB数据访问的一体化存储系统。我本人牵头的973项目正在研制面向大数据的高通量计算机。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必将为推进“数据中国”战略做出突出贡献。
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三十年一次的深刻变革。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刚刚初现端倪,其主要特征是构建端到端的生态环境,即首先关注于用户体验这一端,根据需要设计从用户体验端到水平化分工某个层次端的整个系统。计算机系统不只是整机,而是让目标应用负载有效运行、用户体验良好的整个生态系统。曙光公司过去主要业务是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机,这几年格外重视产业生态环境建设,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端到端设计特别强调与相关企业、包括开源社区的协同合作,曙光公司将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公司精诚协作,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环境。
曙光公司早就定位于4S提供商,即服务器提供商、存储系统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现在,曙光公司已经能提供国际一流的服务器、存储系统和解决方案,但对曙光公司而言,最难做到的是为广大用户提供种类繁多的服务。与搜索网上购物和网络游戏相比,曙光公司需要满足的用户负载更宽更杂,我们要做的是通用、普适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技术有限,应用无限,曙光公司不但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要真正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多年来曙光公司得到广大用户信任的一个原因是曙光公司不是把用户看成合同的乙方,而是当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领域知识,更加关注用户需求,更加重视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创新,真正让全社会共享数据的价值。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国杰院士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致辞,让我们深受鼓舞,充满信心,坚定了不断前行的脚步。在过去的时间里,曙光取得了哪些成绩,研发的生产力,会前所说的神秘展品到底是什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布,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先生为我们带来曙光主题报告,掌声有请!
历军:今天非常高兴我代表曙光公司向来参加今天大会的各位朋友,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特别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今天这个大会的主题,2015中国曙光的技术创新大会,这个对于曙光来说,我们从来也没有系统化的去把一个大会变成一个历行的状态,我们希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把曙光的技术创新大会变成一种机制,每一年固定的时间,把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专家等等,聚集起来,大家共同来探讨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同时也希望大家帮助曙光,提出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些新的思维。
这个词大家很熟悉了,新常态,对于曙光来说,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十八大有了这样的说法,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放缓,经济的结构需要调整,发展的动力需要转变。对于信息产业来说,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在新常态下找到每一个企业的位置,这是我每天在惶惶的状态下思考的问题。
新常态,我们看看这个世界最近发生了很多很多变化,而且变化的进度在不断的加速中。在五年前,我们去国美买一台计算机,发现有一个新的高分辨率的电视机,性能非常好,两万块钱买回来,这是什么概念?我要去国美挑,跟业务人员沟通,交流,交流完了付钱,人家把货送回家,之后我就要拿出说明书来认真的看,摇控器上面有什么样的内容,这个电视有什么性能等等等等,我付出了一大堆的时间,一大堆的金钱。
现在我们再去买一台电视机,是什么概念?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做电视的,他跟我讲,我这个电视,卖的是电视里的内容,这个电视,你在网上挑好,鼠标一点,支付宝支付一万块钱给他,之后电视送到家,台调好,摇控器送到你手里,然后告诉你,这个是4K的,你可以看网络电视。在以往,4K不4K跟我有什么关系,而在今天实现了。
而在下一步,电视机是什么?完全可以送给你,我问我的好朋友,人家电视机卖两万,你卖一万,你亏钱吗?他说没亏,我也没赚,制造商制造完了,我连摸都没摸过,直接送到你家,我没赚这个钱,但是我赚内容和服务的钱,每年交500块钱给我。我想这就是未来IT的发展方向。
今天还好,我觉得这个机会来了,曾经信息技术简称为IT,在座的很多可能都有这个经历,IT的时间太长了,被人批的太难受了,但是有人说,我们今天不叫IT了,叫BT了,可能机会来了。做IT的人能不能花一点时间,认真的考虑一下,我们在从IT到BT的变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们在想一个问题,人家说电视机可以送给你,我相信两到三年内,满大街站着一堆小青年,满大街的给你送手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手机跟小广告一样,随时送给你。我们就得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人家电视机送了,手机送了,我们的服务器还能卖吗?即便能卖,会卖出一个什么样的,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把这个问题研究明白,否则制造业,大型计算机等等等等,在过去那是阳春白雪,但在今天,我觉得很多人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你一定要告诉他,大型计算机对他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直接的好处,未来是什么样的市场,什么样的状态,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想了半天,也没想得太明白,我们就进入了所谓的新常态。本人现在也进入了新常态,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朋友觉得我胖了很多,这是什么状态?响应政府号召,戒烟、环保、健康的生活,这对于我来说是新常态,当然这样的新常态也有一些问题。我发现要是在过去,今天两个小时整场我一个人就包了,现在发现不行了,刚才杨总也提到了,十年前的时候,我们坐飞机到美国,下了飞机还可以打一场高尔夫,但是今天也许新的常态发生了改变。所以今天整个这个会议的形式有一些变化,我只是简单的开个头,在之后,曙光的各个产品团队的技术人员,这些专家会轮番上场给大家带来他们在未来产品设计,市场运作当中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分享。
从IT走向BT,曾经我们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讨会上,倪院士提出,高性能计算,模拟仿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刚才倪院士也说到,数据也许是未来人类认识世界的另外一只,也许是第四只,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在未来我们需要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方向,重视数据,通过数据的积累、整合、分析、挖掘,最后去预测未来,去获得智慧。
今天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谈到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天空等等等等,但是我认为,在今天我们离智慧时代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什么,我们发现在今天,数据还存在很多很多问题,还很分散,还有很多孤岛,还没有进行整合,不同种类的数据之间还没有进行关联。这也许就是未来这些IT人的机会。
回顾一下,我小时候,买的第一台计算机,8086的CPU,上面有一个槽,还可以再插一个8087,在那个年代谈信息化,很多时候就是电算化,这个计算机是用来做文字处理,或者是用来记帐。信息化做了很多年,逐步发现,今天可以把一个城市,一个物理的状态数字化,今天曙光也参与了很多城市的建设,很多人说今天已经是智慧的城市了,我觉得离得太远了,今天能够把一个城市很好的数字化已经不错了。在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云计算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模式,把这些数据集中化,集中的存储,集中的管理,按照一定的标准更好的组织起来之后,发现这些数字变成了彼此之间有关联的数据。这些数据如果通过三年、五年的积累,也许就是今天说的大数据。大数据说得很热,但是需要积累,需要整合,等等等等一系列的任务,最终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预测未来,预测未来是不是这样,超级计算机在做模拟仿真的时候,叫科学算定法,在今天这个数据时代,通过数据的分析挖掘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也许这才是具有科学意义的算定法。也许通过科学的手段能预测未来,我觉得完全可以说人类多了一只二郎神一样的眼睛,这就是我们认为未来市场的大趋势,这些IT要转到BT一个最根本的点。
当然了,要转,如何转?曙光未来要去向哪里?过去有一个“4SP”的定位,我们是服务器的供应商,存储系统的供应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前几年又增加了一个,我们是一个服务的供应商,我们提供什么?也许今天大家可以通过这次会议能够获得一些答案,曙光要向哪儿去。
我们在今年早些时候,面向社会发布了一个曙光数据中国的战略,核心意义就是希望通过20年积累的技术产品以及对未来的预计,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编织一个中国的数据网络,以城市云计算中心为核心,在中国部署更多的云计算中心,获得更多的社会数据,打造一个数据平台,今天也许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数据平台打造来展开,我们要布局上百个城市,或者上百个行业,进行数据的集中、整合、分析、挖掘、处理。同时,今天展览当中还有很多创新企业,创业企业,我们希望未来也可以通过曙光的数据中国战略,支持更多的企业共同发展。在今天看来,这个社会已经不可能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单打独斗,而不需要合作,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开放的,融合的情况下,更需要合作。通过这样几个部分,打造数据的平台,部署更安全的云计算中心,发展城市云、行业云,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共同的拓展这个市场。
有一个口号,让全社会共享数据的价值。如果让全社会共享数据的价值,我们能做什么呢?降低数据成本,提升数据价值,我们要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拥有的成本,分析的成本,也许是这些IT能做的。如何把一个存储系统做到成本极低,再稍微加一点商业模式,这个就可以送给你了,我一直在说送,怎么把东西送给你,我还很高兴,这也许就是这个世界发展的方向。数据采集、存储之后还要整合汇聚,要融合,在城市云计算中心建设过程里面,一个城市数据有两百种,或者五百种,一层一层的趴在信息系统的涂层上,如果这些信息系统是孤立的,价值小了很多。希望通过跨界融合,在不同的数据之间,通过应用的整合,使不同的数据之间建立起联系,最终为数据的加工,数据价值的挖掘去做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努力。
这是一张未来技术产品的布局,更重要的是这张图,简单的说,过去曙光是卖计算机的,卖存储的,以后我们干什么?我们不卖这个,我们改行了。仔细看一下,下面我们做了很多,服务器、存储、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等等,这只是几个柱子支撑着这个房间,云计算的概念,我认为今天看最重要的一点,把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再往上看,应用是在房梁之上的,昨天晚上我也想,这个东西像什么?后来想想,像一个戏台,传统的IT,把房子、柱子、房梁都建好,房梁上面有一个戏台,这个戏台,可以再搭一个平台,变成今天所说的数据平台,这个平台建好了以后,希望今天在座的合作伙伴,未来的合作伙伴,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更好的跳舞,通过我们共同的融合,共同的合作,来面向未来。
今天我们市场部的说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我们先看一个视频。
前面我们谈到了要融合,要创新,信息产业和传统工业相结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一些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是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朱江所长,现在请他上台给大家诠释这是什么东西,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有请!
朱江:这个是我们称之为地球系统的装置,这个装置有软件,我们称之为地球系统模式,还有硬件,还有数据库。这样的装置,这个是这个模式所包含的内容,这个模式是科学界在过去几十年里,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包括大气的应用,大气污染,入地的水源,生态,生物,现在这个模式有这么几大模块,耦合起来。这样的装置在国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花费十几个亿,现在正在立项过程中。这样的装置干什么呢?它实际上是解释地球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预测它未来如何变化,这样一个重要的工具。有了这个,我们才可以实现把地球变成一个实验室,以往的物理、化学都不太清楚。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对我们应对全球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国际上十分重视,美国还专门成立了美国国家层面的国家气侯模拟战略委员会。所以,地球模拟装置是国际利器,也是大国的利器,小国是做不了的。而这个原型已经达到了规划中1/10的规模,打造这样的国际利器有了很好的基础。
谢谢曙光公司,也祝贺曙光公司新的战略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果。
历军:谢谢朱总!我再简单补充两句,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这是一帮科学家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通过数学的方法对整个地球系统模拟的科学的模型,这些模型的地位是什么?如果模型足够准确的话,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数学模型来表达地球上所有的变化,所有的要素。当然今天还不能做到所有,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中间的这一台计算机,我简单说一下,这台计算机只是需求的1/10的规模,它已经有6米高,6米宽的一个正立方体,为什么?一会儿高性能计算的总监会解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要通过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调整创新来适合这样传统的地球系统模式的计算的要求,传统的计算机在运行这样的系统的时候,效率会大幅度降低,我们针对这样的任务专门设计了这样的计算机。
第二,这中间不仅仅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可以表达地球上的一切,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地球系统在人类历史上是有无数记录的,我们的气侯是如何变化,海水的温度如何变化,是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包围着的。刚才提到了,这个东西是未来数据一个最好的载体,特别是自然的大数据的载体。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对陆地植被生态系统能有一个准确模拟的话,可不可以说2015年的某月,在某个山上会造成泥石流滑坡,想想,有了这样的数据的分析,加上科学模型,加上高性能的计算机计算形成的大数据系统,能形成什么,也许我们未来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中国的某座山上面,会造成泥石流的塌方,有风险,发布消息,给你一个提示,总比把一辆车埋在里面,市委书记亲临现场,指挥现场要好得多。
我想这个地球系统的模拟方式,未来的发展就是这样,通过科学的算法,科学的模型,再加上大数据的综合介入,获得一个人类对自然界,自然灾害等等等等的预测。
接下来曙光的团队,一些年轻的产品经理会轮番上台给大家介绍,这个是曙光硬件、软件、产品创新的特性,我们的团队都非常年轻,可能上台都会紧张,大家不用紧张,该怎么说就直接说。下面有请服务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秦晓宁上台!
秦晓宁:各位来宾大家好!大家知道,技术创新是曙光创新的核心和灵魂,现在面对服务器的三大应用场景,结合曙光的工作,来看一下。
首先看一下针对现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大家知道,国外有谷歌,Facebook,国内有百度、阿里、腾讯,随着数据持续性的爆发增长,有能耗,包括重复的建设,利用率低,运维,不支持弹性的快速部署,种种问题都暴露出来。紧紧依靠服务器节点的变化是没法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我们颠覆性的产品出现。
第二个应用场景,关键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像传统的金融行业、电信行业,核心的数据库应用,历史上都是被封闭的主机系统所绑架。他所担心的,这个系统可靠吗?性能能达标吗?厂商的服务能跟上吗?
第三大应用场景,安全可控。大家知道,信息安全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办公的系统,业务系统,更需要一体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和产品技术的支撑。
对于曙光来说,针对于这些问题,尤其是现在,针对大型数据中心的问题,曙光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有三大特性,硬件重定义,软件再定义,绿色新定义。绿色新定义,待会儿我有一个分析,介绍我们最新的电脑服务器,我们看一下,曙光是怎么做到硬件重定义和软件再定义的。
大家可能要问了,这个产品你也可以做硬件重定义吗?最左边的图是传统的机架服务器的设计架构,采用的是标准的规范,有存储,计算,有IO,有网络,一个系统,一个主板,所有的应用都可以满足,都可以支撑。对于用户来说,有的需要大的内存,有的需要多个扩展能力,其实很多用户为他所不需要的功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能厂商为了这个用户会特制一些系统,但是大部分用户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对于曙光来说,我们这款新型服务器设计方案,在这个系统当中,分成了四大模块,分别是计算、存储、IO和网络。举一个例子,一个用户需要大的存储,我们就可以通过安装几个存储模块来进行。另外一个,我不需要那么大的存储,但是我需要大流量的网卡,对于标准的机架服务器来说,一般的厂商需要搭建多个扩展网卡的支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搭建一个我们的网络模块就可以满足,其他的不需要的应用配制都可以不要,我可以按需给你,为每一个客户所需要的应用专属定制属于他的标准的服务器,而且用户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给我。
现在这个大屏幕上投出来的三款产品,这三款产品其实给用户提供了不同的应用支撑,但其实大家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三款产品都不能算是创新,只是不同的产品形态,并没有为数据中心的用户提供按需配制。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曙光最新研发完成的云服务器产品,软件定义,资源池化,按需简约,弹性扩展。我这儿有一块云服务器CPU的计算卡,大家可以看一下,在这个系统当中,这样的计算卡以混搭,就算你没有用,比如说一个数据库的应用,可以搭配重量级的计算单元,如果是有存储的应用,可以搭配SOC的轻量级的计算单元。这些所有的混搭的系统单元,全部都是共享这个系统中的IO资源池,网络资源池,你点一下鼠标,就可以给他分配多余的IO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
所以说,云服务器就是把你多余的芯片组也好,包括你的IO,你的存储单元,全部把它简化掉了。
而且在云服务器当中,最高是4096个计算节点,完全共享了IO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可以节省80%的能源使用,降低70%的硬件开销,减少80%的空间占用。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是相当可观的,可以彻底的把现在核心的大数据中心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都解决了。
说完了云服务器,我们刚才也提到了,现在采用开放的、先进的系统去替代传统的、封闭的、价格昂贵的主机系统已经是大势所驱,在这个时候,客户还是有很多的担心,比方说这个系统怎么样,可靠性怎么样,曙光其实早在七八年前就通过曙光的系统,帮助我们的客户成功的把他使用多年的主机系统移植过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今天所做的基于此基础上所做的曙光I980与TC6600数据库和云计算一体化。所有的应用都可以是现在线的备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说到性能,大家一般来说官方的,第三方的格式,今天我们不提这个,用户的应用,实际测试的时候,今天曙光一体机的产品,在移动和电信的平台当中,实际的数据库运行已经比现在传统的方案性能超过了20%以上。
有人问了,服务怎么办?今天的发布会上,曙光会发布高端服务器超越计划,也叫SUPER计划,在最新的IDIC的统计数据当中可以看到,过去的五年当中,中国的X86高端服务器市场,曙光是位于国产厂商的第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帮助我们的用户通过曙光打造的专业服务支持团队,帮助用户能够顺利的实施U to L的切换。
最后来看一下龙芯,曙光做龙芯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这六年的时间当中,我们有三个第一,首先是曙光是业内最完善多自主可控生态链,第二,拥有近三百项自主设计研发专利,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专利是来自曙光的。第三是经过这六年的积累,曙光已经搭建起了从芯片到主板,到系统一整套的生态链。在今天下午自主可控的分论坛上,会有重磅的产品发布希望大家拭目以待。
我的介绍就到这儿,说完了服务器,我们来看看高性能计算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产品,有请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曹振南,有请!
曹振南:各位来宾,大家好!
在25年里,曙光完成七代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实现了中国TOP100的6连冠,三次进入全球TOP500前十,亚洲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供应商,已交付一万余套高性能计算机,服务于各行各业。在这25年里,曙光在高性能领域一直坚持创新的理念,今天非常高兴能跟各位来宾在这儿分享一下曙光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取得的成果。
首先是全新的架构,Silicon Cube,在高性能计算里面,很多应用都是格点化应用,比如说层次化网络架构,立体延展,资源动态分区,系统容错。
刚才提到了地球数值模拟装置,我们把应用分为两类,一类是液冷刀片,一类是同构,异构,超节点,由多个节点和高速模块构成,通过六个方向连接其他超节点。一直以来,曙光给用户提供的是完整的系统,应用软件层、系统软件层,硬件资源层,基础设施层。在基础设施层面,我们提供机房、空调、散热、供电等一体的设施。资源层面提供了曙光自主研发的存储、计算、Parastor等等,ParaStor恩第三代高性能计算存储系统,针对高性能计算的I/O特征优化,比同规模Lustre系统性能提升50%,全冗余架构,满足业务化系统运行要求。
这个是液冷刀片服务器,更节能,更可靠,更低噪音,更高性能。据我们的测算,能耗降低30-40%,CPU超频性能提高5%,采用液冷装置,CPU核温降低20度,实现了普通高性能计算用户的液冷梦。
接下来是可视化系统,曙光有一套完整的云图工作站,第二代专业云图形处理解决方案,高性能图形处理/显示,单机最大使衔64各专业图形设计终端,集中化设计管理,分散化工作空间,物理级数据安全性。
基础软件环境,GridView3.0,扩展性达到两万个节点,继承100个HPC应用Portal,国内首款通用高性能计算云平台,工业仿真云、气象云、石油云。
在今天,曙光联合我们的合作伙伴打造更多的一体化机,帮助用户解决一站式交互,软硬件的协调,性能优化。我们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研制了高分辨率专业气象数值预报一体机,和中科院大气所联合研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一体机。
今天下午会发布我们的深度学习软件平台XSharp,深度学习一体机XMachine,也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下午的发布会。
高性能在线运维中心9月开启,专业的7×24小时高性能计算远程运维,智能化,自动化运维服务,高性能计算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大数据在线分析。
谢谢大家!下面有请数据中心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沈卫东介绍基础设施。
沈卫东:各位嘉宾早上好!接下来由我向大家分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尤其是数据中心节能领域的创新。为什么尤其是节能领域,因为在数据中心这个领域,过去五年中最主要的话题,研究课题就是节能。为什么是节能?因为数据中心的能耗体量非常大,去年的数据,全国数据中心的能耗达到了900亿KWH,相当于一个中级城市的整体耗能。国家非常重视,尤其是北京,北京发改委、工信部多次发文,从2015年开始,高于1.5的数据中心不再批建。算一下OpEx就会发现,节能是迫切的需求。接下来我介绍三个创新技术。
第一个创新技术,微模块。所谓微模块,就是集成了机柜,配电、冷却、监控、布线子系统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说到自主产权的空调,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五年前我们开发自主品牌空调的时候,我的一个空调界的朋友说,你们曙光怎么不务正业,搞空调,跟我们竞争,有意思吗?我跟他开玩笑说,第一,只有服务器厂商最理解服务器的散热需求,第二,曙光跟你竞争,是你的荣幸,等某一天液冷服务器普及的时候,你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是开个玩笑了。所以我们开发的整个系统,PUE可以做得很低,如果配合氟,PUE可以做到1.5以下。
第二个创新技术,就是液冷服务器TC4600E-LP,这款产品是液冷版,未来曙光的高性能服务器会同时开发两个版本,风冷版和液冷版,有什么区别呢?前面看没有什么区别,后面看有区别,后面有CPU冷板设计,液冷服务器的定义就在这里,有液体充入服务器之中带走热量,这才叫液冷。有人问,液体进去有没有风险?这个大家放心,我们过去三年中做了无数的试验,就是要确保不泄露,而且我们加了防泄露的设计。这个可以热插拔,就是可以带电,带水随时插拔。有专门的快速接口。同时我们开发了配套的设施,包括机柜,交换装置等等,这就是刚才地球模拟器里面最小的一个单元,它液冷部分PUE低于1.1,整系统PUE低于1.2。冷却水温度为30度,这跟以前的空调机不一样。
第三个技术创新是浸没式液冷技术。就是把主板所有部件浸泡在液体内,直接传热,从而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高的密度。这是我们拍的一个小视频,CPU还是那个CPU,但是CPU换热方式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液冷技术,PUE可以降低更多,甚至到了1.05以下,体积更小,是风冷系统的1/20,我们会看到,这种技术一旦产品化之后,必将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这个产品有一台展示机在展台,我们希望明年创新大会上,有一个原型机,有一个实用的样机供大家参考。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接下来有请!存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惠润海先生!
惠润海:各位来宾,大家好!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时代,从存储和大数据的角度来看,数据时代我们应该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数据量爆发性的增长,我们现在每一年产生的数据相当于过去一百年数据的总和,这么大数据的增长量,传统的产品根本无法适应。
第二个,数据类型日趋复杂。过去大部分都是结构化数据,但是现在各种类型的数据,这样庞杂的数据如何存储,如何管理,都是非常大的难题,更不用说我们要挖掘数据的价值。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我们认为必须要用创新性的存储和大数据的架构才能解决这些难题,曙光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就是超融合,以软件定义,统一架构为基础的超融合。存储和大数据的超融合,我们认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硬件资源融合。首先看一下我们融合的产品,是我们曙光高幅度存储服务器,融合了计算和存储的资源,实现了88个硬盘类,最大可以扩展到1PB的存储容量,1PB是什么概念,25万部高清的电影,在座的每一个人自己这一辈子都看不完25万部电影。容量是非常非常大的。这样的产品在标准的机柜里面就可以安装或者实施,这个密度我认为现在是全球最高的密度。而且这款产品与我们的软件相结合,完全可以颠覆磁带库,磁带库的优点是存储密度高,节能,我们这款产品都具备这些优点,而磁带库的缺点,比如说维护很麻烦,成本高,速度比较慢,我们这款产品完全没有这些问题。
我们还有一款融合的产品,是整机柜的产品,实现了66TB的存储容量,可以打幅度节省部署的时间,以上的两款产品都是融合了存储、计算和网络,大幅度降低了运营的建设成本。
第二个层次,数据平台的融合。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数据存储平台本身的融合,曙光分布式的云存储系统,可以融合多种存储接口,像文件接口,块接口,对象接口,大数据AP接口,什么类型的数据都可以存在里面。这种普视性,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层面,数据存储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深层次的融合,就是我们的XData系列产品。现在我们面临日渐复杂的数据处理场景的时候,数据存储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都需要多样化,是多元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处理场景,所以统一的融合的数据平台就非常重要。
数据平台融合的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说我们15年来做的ParaStor,现在已经到5代了,创造了很多曙光的里程碑,比如说2010年单一存储系统16PB,2013年开始建设EB级云存储实验室,是国内首家,2014年由于它的业绩非常强劲,在IDC五的NAS排名第2,目前服务超过1100家用户成功应用,累计销售可用容量260+PB。体现了数据平台融合的价值。
XData助力某客户,始于2004年,升级了四代,它为客户达到了海量网络流数据处理平台,目前每天新增的用户数据是百亿条,高峰的时候每秒可以写入一百万条,而且查询的速度都是秒级的。举一个例子,这个用户一年的数据可能是几万亿条,我们想在这几万亿条里面找到一条微信,用我们这个系统,几秒钟,甚至一秒钟就可以找到他,这就是数据融合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的融合,就是应用系统的融合。统一融合资源管理,计算、存储、网络。统一融合数据管理,调度、共享、处理。统一融合应用管理,HPC、云计算、大数据。这样可以极大的简化数据中心建设的模式和运营的模式,为用户节省大量的成本。
以上就是我们应对数据时代挑战,存储和大数据所采取的策略。我的介绍就到这儿,下面有请网络安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刘立!
刘立:各位嘉宾上午好!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曙光信息安全领域的自主创新。一直以来,曙光遵从自主可控,服务中国,我们的技术创新一直以来也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今天介绍的成果主要是和当前的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相关,包括数据内容的安全,数据分析的安全。在数据内容安全领域我介绍两个创新,一个是我们在网络流量处理方面的创新,一个是在数据防护方面的创新。
数据内容安全,数据内容安全的支撑是数据分析,而曙光做计算数据是我们的专长,我们这里提到的云计算,是曙光自主定义的对于网络流量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计算。这里有一个具体的案例,介绍一下相关的云计算创新产品。
这个是来自于运营商的需求,他要分析网络上现在的危害数据,把一些病毒、木马这些数据要从中间识别出来。我们这个系统,首先在网络端,有网络流量处理一体机,把这些送到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解决分流、负载均衡等等等等的问题。流量分发到后台,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情景,需要设备能够帮他做快速的转换,我们的智能网卡可以实现低功耗,高性能的转换。曙光针对这一块儿推出了自己的众核加速卡,可以节省大量的服务器,减少服务器的投入,还可以同时减少功耗,这套系统的功耗非常低。
视频数据处理加速,媒体大数据处理器,它具有超低功耗,超强编解码性能,超低延迟,格式丰富,图象处理的特点。高密度存储服务器,一体化处理平台,龙芯计算平台,全自主可控视频处理平台。
我们提出了五维信息安全纵深防御体系,这五维包括身份安全,主机安全,运维安全,负载安全,网络安全,相应的都有重量级的设备来进行支撑,是数据中心全方位专家级信息安全防护。
FusionFirm云计算安全融合平台,同时还具有了智能的汇聚分流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的支撑,把常见的安全服务模块虚拟化,这样的话,提供各个安全服务,可以通过融合平台来实现在云计算当中,对于安全服务的按需定制。
我要介绍的就这些,下面有请云计算产品事业部经理何牧君。
何牧君:在2008年曙光也干了一件大事,我们发布了云计算的战略,我们启动了云计算产品的开发。2010年发布了这一代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实现了服务器的虚拟化。2012年,2014年引进了第二代以及第三代的发布,实现了资源池化,融合+PaaS模块。今年将迎来第四代云计算的操作系统。
在过去的8年里面,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首先我们是中国首批全自主可控云系统,并且我们的操作系统应用于像中国银联等国家核心的业务系统,包括国防、公安等等。
历经了三代的研发,我们今年推出了第四代的产品,它最大的核心词就是智能化。它具有五大创新点,我一一给大家进行介绍。
首先是功能的虚拟化,传统的虚拟化最重要的是资源的虚拟化,叫RFV,包括处理器、存储、网络的虚拟化,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云计算的基石。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曙光发布了我们的PaaS平台,我们称之为PFV平台的虚拟化。到了今天重点强调后面两点,第一个是业务流程的虚拟化,强调的是业务流程与云计算平台的对接。比如说在一些针对性特殊的需求,业务流程需要能够实现自动的调整规模以及整体化交付,特别是在制造型的企业当中,在云平台上能够完成从客户的下单,生产,乃至最终收款整个流程。
第二点是服务的虚拟化。比如说根据前端服务资源的需求动态变化,资源能够同步进行调配,比如说安全的需求发生变化,我们的防火墙能够支持到改进。
我们提出了融合的概念,实现了计算与存储的融合,在今天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提出了超融合系统的概念,打破所有的屏障,实现从数据、业务、资源、服务的可超融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的用户关注于他们的业务本身,银行关注于他的存贷款,关注于他的支付,企业关注于他的生产、设计、研发、销售。这个产品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数据的汇聚、资源的融合。
我们认为在这一代的操作系统当中,最大的一个颠覆式创新是我们提出了“连接2.0”,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当中,我们连接的是设备、用户、管理员,今天我们连接的是生产力的所有要素,我们定义了三个维度,人愿意角色、组织资产、业务应用,这三个维度包括了生产力方方面面的要素。比如说企业和政府要上哪个项目,决策人员可以通过调动所有的人力资源、设备、资金以及生产数据,甚至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审批,乃至最后系统的整体交互,这是连接最核心的关键作用。
第四大创新叫云安全联动。在一个数据中心当中,大家想到安全设备,会想到什么?想到的就是刘博士研发的防火墙的设备等等,但是云平台需要做什么,我们需要把原有的物理的安全设备与业务能够联动起来,包括两个方面的联动。首先是云模块组件本身的联动,比如说运动安全服务虚拟化技术,在云平台上部署了很多安全的模块,服务运营虚拟化的技术,如果网络安全受到大量的入侵,安全模块的数量会动态的增加。除了安全模块内部的联动以外,安全还是要强调它与资源的联动,像淘宝双十一,某一个业务类型都有一个电商的网站,他的访问量很大,同样的,我们需要能够动态的协调,这是我们认为第四大创新。
最后我再说一点,曙光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中国国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不光是在过去首批中国自主可控的云企业,过去几年当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参加国家云计算的标准制定,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用户,另一方面,希望我们这么多年来累计的宝贵的云计算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智能引领产品创新,发布了一系列的云计算的产品,在外面的展区和下午的发布会会有详细的介绍。刚才我提到了,曙光的云计算产品遍地开花,接下来有请曙光解决方案中心曹连雨总经理分享一下云计算的成功案例,谢谢大家!
曹连雨:各位嘉宾上午好!刚才几位产品线的负责人分别就各位负责的产品线,最新的一些产品和创新的一些技术给大家做了一些分享,我想各位嘉宾来自各行各业,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环境当中,帮助我们构建一个私有云和专属云的平台,之这就涉及到整个行业云的整体解决方案。
行业云的解决方案和城市云都是数据中国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行业云领域,曙光公司有非常多的成功实践,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一直为客户构建了超过一千个行业的专属云计算平台,在整个业界,在云计算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涵盖了包括政府、教育、公安等等相关的产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这儿举几个简单的案例跟大家进行分享。
首先第一个是关于中国银联的,银联大家很熟悉,最新的数据,它已经超过VISA,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额最大,发卡数量最大的机构。中国银联由于业务发展的快速扩张,对于IT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苛刻的要求,传统上大家都知道,在银行领域,在金融领域,都是一些IBM的小机这样的架构,传统的架构在新形势下已经没办法满足新时代业务发展的需求,有非常多的问题,没有办法快速的,灵活的应用,没有办法按需的,弹性的处理很多问题。
基于此,中国银联制定了新一代IT架构的发展计划,在整个建设规划过程中,曙光公司作为总的咨询商和集成商参与了规划、建设到实施完整的流程。经过五年的发展,曙光公司为中国银联提供了超过1500台服务器和6TB存储的大型的云计算平台,同时借助大数据创新性的技术,包括像银行卡这种精准营销,以及像信用卡这种交易期限等等创新的业务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撑,在整个发改委示范项目验收的过程当中,整个项目得到了专家组一致高度的认可。银联的成功案例在金融行业具有广泛的示范效益,在高端领域推广云计算具有示范意义,这是金融行业我们的一个创新的实践。
在政府领域,新疆公安厅,新疆公安大家都很熟悉,它比较特殊,它在反恐和维稳方面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公安厅的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向科技要战斗力的口号,在这样的模式指引下,新疆公安厅展开了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在整个新疆公安厅几年的建设过程当中,曙光公司全程参与,作为整个方案的建设和维护方。目前运行三年多以来,八打字员库整合统一,资源虚拟共享降低成本,运维统一,简单高效,一占式服务,精简流程。整个新疆公安云的建设,是国内公安行业第一个大型的公共的云计算的平台,对于公安行业推广云计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还有新华社全球云计算平台,以及我们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商云”,以及CNTV媒资云存储平台等等,我们在行业里积累了非常多成功的经验,也得到了非常多客户的认可。由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一一的给大家进行汇报,我的介绍就是这些,接下来有请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关宏明介绍!
关宏明:曙光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业务,我们把它叫城市云,城市云里面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形态,企业投资、政府扶持、商业运营、产业联动。我们2009年建成了第一个城市级云计算中心,到现在在全国用自主投资运营超10个城市级云计算中心,同时构建超100个云数据中心,提供超过200项政务应用,模式最成熟,最符合中国国情,效果最佳。以云计算的力量助力“一带一路”发展覆盖城市仍再继续。希望通过项目落地,引入一种新的机制,引入一种新的模式,能够促进。第二个是引入治理,我们希望引入人才,引入中科院的高端人力资源,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第三是引进一个好的项目落地,支撑产业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企业投资、政府扶持、商业运营、产业联动。
我们把城市云业务形态做了这样一个梳理,我们叫1+2+3,或者说我们的城市云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项内容,可以提供咨询优化服务,第二项内容,搭建平台,一层平台是基础层的资源服务,另外一层是数据层的支撑服务。从应用场景来讲,无论是对城市的管理,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使城市管理者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可以通过城市的大数据平台,记录历史、感知现在、预测未来。同时,数据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管理,同时还可以服务民生,因为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政府是非常非常关注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开展便民服务的宗旨。站在信息服务的角度,我们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以人的信息为本。通过对人员信息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出不同的人的信息,对他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整个业务领域里面,我们要打造全领域的应用服务,我们要打造生态服务圈。
下面有请我们的历总介绍我们的重量级合作伙伴。
历军:刚才我们说搭台,搭一个戏台,其实希望这个舞台不仅仅是曙光的,也是在座所有人的,是大家的。在过往的时间里,有这么多合作伙伴一直跟曙光相伴,共同走向未来。我今天也是代表曙光,向这么多的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我们能一直走下去,走得更远。
今天的会议到这儿,我再上台就是收场了,总结一下,盖房、搭台,大家共同唱戏,核心目标是降低数据的成本,提升数据的价值,让全社会共享数据价值,这是曙光的愿望,相信也是大家的愿望,希望我们一道,共同努力,早日实现让全社会共享数据价值这样的理想。
谢谢大家!
我上台是收我自己的场,今天给大家额外的收益,今天还有两位神秘的业界的领导者的大佬要给大家分享他们在未来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
主持人:感谢历总,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辉瑞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掌声有请!
宋家瑜:各位嘉宾,首先是谢谢历总的邀请,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曙光这么多年里,一步一脚印走过来,到现在的发展,营造出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有这么多客户的支持,同时有这么领先的技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从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里面,我们看到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他们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他们在想什么事情,有什么办法可以协助客户做更好的决定。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是客户端-服务器的时代,走向现在的移动-云计算的时代,现在感觉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云时代,很多客户说是不是应该把很多重要的应用,或者是数据都迁移到云上。迁移到云上,到底是自己建立一个云,还是可以利用外面更好的,不管是电信的云也好,不管是阿里的云也好,其他的云也好。同时又很担心,过去这么多年投资下来安全、可控、可靠的环境是不是能继续保持。我上次开一个银行的会议,他讲得非常实际,他说我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一个新的业务推出以后,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是最快,才能开发出来,但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几天就可以了。
实际上现在很多的IT五面临的挑战,第一个,下一代的应用开发模型是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技术,到底传统的这些中间件的技术、数据库的技术,不太可能全都抛掉,和新的技术怎么样可以掌握主,还是只能选择一边。
第二个问题,移动性和安全性,移动领域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怎样管理,怎样有一个安全的机制,可以安全的去做。我们谈到公有云,IaaS、SaaS、PaaS,到底怎么定义,怎么用。以及大家谈到很多传统的这些硬件设备,刚刚一开始听到历总讲,甚至将来服务器都不要收钱了,这个时代来临的时候,真正是商品化到了极点的时代,是一个服务的时代。
是不是应该做一个选择,是选这边还是选这边,还是可以融合起来。我们认为未来企业IT体系结构,在企业里面,应该是一个云,可以支持各式各样的设备,可以支持各式各样的应用,不可能要求不同的云支持不同的设备,支持不同的应用。因为一个客户管理的机制,合规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两种管理机制,不管我是使用公共云,还是我自己的私有云,只能有一种管理机制,一种合规。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我们谈到了很多,我们认为混合云是一个未来的趋势,实际上现在全世界应用的负载,大概只有5%的用户,公有云发展的非常迅速,可能关键业务都不会上公有云,这是很偏颇的说法,第一个,所有的这些传统的架构,它一定会经过完全的云化,传统的数据中心,你的设备、服务器、存储、网络全部都虚拟化,云化。第二,他会有一整个管理平台,一个完全符合客户管理机制,合规的管理平台来管理。在市场上80%的客户是用我们的解决方案,但是还有20%的客户是用各式各样的,可能是微软,也可能是各式各样的,怎样可以管理各式各样的应用环境,同时又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环境,有的是传统的API,还有别的形式,怎么可以支持各式各样的,让它可以完全无缝连接在一同个平台上。以及面向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的时候,可以支持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不管是苹果的设备,微软的设备,或者是各式各样安卓的设备,这个已经是必须要发生的事,在这里才能真正做到一个云支持各式各样的设备。
这样才能达到几个主流,第一个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成为主流,我记得三年以前开始提这个观点的时候,当时还是很新的观点,现在几乎在任何场合里面听到很多公司都提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看起来已经这已经是一个主流趋势。
混合云平台高速增长,甚至在国内我们也看到蓬勃发展,我深知认为中国云的发展可能会超过国外,就像在移动上,中国是特别适合云的市场。
网络体系结构趋向超融合,传统的网络结构,网络设备商,不管国外的厂商还是国内的厂商,他们习惯是要把他们所有的主机锁在他自己的平台上,所有的应用数据的都是南北向的,东西是无法交流的。软件定义网络的趋势开始变成主流的时候,现在完全可以采取东西向,让业务数据有更弹性、灵活的使用,同时它还具备更好的安全性来支持客户的应用。
最后就是客户灵动。
这个东西对客户,假设是一个银行或者是一个企业的CIO,我到底要做什么决定,其实决定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我们也做过很多的调研,中国客户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客户,他们平均的IT增长平均在7个百分点,全球现在的CIO调研,他们平均的IT增长一年大概只有2个百分点,不管是多少,实际上对于现在的CIO来讲,或者是企业领导来讲,他要想的事情是预算要重新做一个调配。在过去这样的时代里面,很多的预算用在原来支持非常好的设备里面,到底是不是还要有持续的费用。我碰到一些客户说,传统的设备,刚刚听几位老总谈到了一些现有的设备,这些设备在过去以及现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完成了很多关键业务的使用,而持续性他们认为也会有他们的角色。但是在云的时代,这一定不是主流,对于有些客户规划怎样把一些东西开始移到云上,我要怎么做?怎么去选择一个新的生态环境来支持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我是不是要考虑一个融合架构的一体机,可以做到更好,是不是需要做这个事情。
实际上,我们自己一个人做不完这些事,我们要打造一个组合的生态环境,扮演好客户所希望的下一个生态环境的支持者,我们也非常高兴跟曙光在多年的合作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一起成长,一起了解客户的需求。这边我们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在跟曙光走过的技术创新,怎样落实到技术不再只是从国外进来的技术,而是他们了解了中国的需求,甚至开放了我们本身的接口,组建出来一个完全符合中国市场需要的本土化的技术。比如说在企业桌面战略平台,新一代关键业务云平台都有很多很多成功的项目。
我们自己感觉这样的架构,就是我刚刚讲到一个云的架构,这上面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这个我认为是一个需求。我最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拿智能手机来做一个比喻,大家更容易理解。智能手机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大家使用的摄象头等等多多少少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大家出来的效果有很大的不一样。尤其是苹果,苹果的设备它所使用的硬件性能,比安卓手机可能还要差一些,但是它出来的效果特别好,这是什么原因。在安卓手机里面,同样的硬件设备,为什么有些效果就很好,实际上这就是软件本身的效益。苹果跟各式各样的硬件有非常好的整合,所以它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达到最好的效果。传统过去的设备的确有它巨大的贡献,但是它的时代过去了,有些非常专业的场景可能还是会用到,但是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用不到了。
最后还是谢谢曙光给我这次机会,我们深知生态环境的重要,在中国市场上打造一个中国的生态环境,再次谢谢历总给我这次机会,希望和在座的伙伴们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谢谢!
主持人:感谢宋总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曙光的成功源于每一位曙光人的努力,同时也源于在座的合作伙伴支持与信任,正是因为大家的携手共进,才成就了今天曙光的巨大价值。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
杨旭: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李总安排我压轴,压轴是有风险的,大家可能很困,也很饿,我希望用我简短的几张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英特尔是怎么看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
首先感谢李总的邀请,感谢曙光邀请我来参加今天的活动,刚才曙光的五位经理介绍到过去五年曙光X86服务器迅速的增长,这个数据我们也关注到了,从2009年到2014年,增长的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同时,英特尔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深度的合作,见证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奇迹,我们也是非常荣幸的。这是一个好地方,我们在中国,中国的市场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什么?
今天谈了很多关于大数据、云计算,越来越多的终端连在了云端,端到端的效益,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采集、分析变成了增值的服务提供给大家。这些简单的数据就能说明今年IDC2015年市场的预测,在线零售中国是5900亿美元,是美国增长的3.25倍。智能手机销售5亿部,占全球销量的33%,可以想像,我们每天拿着手机都在进行什么样的处理。ICT支出4650亿美元,占行业整体增长的43%。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云计算、大数据成长非常迅猛。上一任CEO告诉我一句话,到了云计算时代,就两片,一个美国,一个是中国。
今天大家谈到很多体验型经济,一个是共享经济,在美国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公寓、别墅放在网上,很多人出差到了一个城市,不再住酒店,可以住公寓,住别墅。像UBER,中国的滴滴打车,大家出门手机打车,不用自己开车了,一辆共享的汽车节省了4-10辆私家车,减少30-45%驾驶公里数,同时降低55%交通拥堵。大家可以分享了,不再购买了,这对整个产业链所有的合作伙伴,未来的战略策略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大家可以分享。
同时,电子商务,在两年前,当时有一个数据吓了我一跳,阿里巴巴的光棍节一天的销量超过了美国黑色星期五的销量,黑色星期五是全美在圣诞节、感恩节,也是圣诞节采购高峰的奇点,那天的销售额是非常大的,但是光棍节在两年前,一天的销售额超过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而且这只是零售,还不包括商业在线的,只是零售,是4667亿美元,用移动设备购物是1550亿美元,占33%。如果再加上商业在线购物是两万亿。这么庞大的电子商务,可以想象对大数据,对云端这些设备、硬件到软件,到服务,到终端所有设备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
同时,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工业4.0,中国谈到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产业发展到了今天,很自然到了这个阶段,从最初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开始,到后来的电力驱动,劳动分工和电力驱动的大批量生产,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了利用电子类产品和IT技术进一步推动自动化生产的工业革命3.0。到现在一切都在智能化,实现智能制造,不光只是在工业界,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的设备给生活带来的智能化的体验,所以我对智能化有自己简单的理解。一旦一个设备智能化,就表示这个设备可以提供更多增值的业务,手机不是智能的时候只是打一个电话,发个短信,现在每天你的手机为你做多少的工作,给你带来多少和以前不一样的体验,现在确实是智能化的时代,也是增值,体验的时代。
这四个方向是很重要的,大家要关注到这个时代,SMAC模式,就是社交(Social)、移动(Mobile)、分析(Analytics)和云(Cloud)。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是一个融合的环境,没有人再说这个人是做手机的,这个人是做汽车的,这个人是做软件的,这个人是做服务的,是所有产业大的融合。任何企业,今天再塑造自己的竞争实力,定义未来的战略策略的时候,基本上是围绕这么一个方向。
但是这儿还有另外一个我自己的比较深的感触,现在还是在转型、过渡和不断发展的阶段,还在非常的初级,而且我觉得现在不是下结论的时间,但是看不清楚未来的时候可以研究一下历史,中国祖先在六七千年前就发现宇宙万物的规律就是阴阳的平衡,在短期之内看是这样的现象,放长远看可能就不是这样了。这些是很重要的,我们面临的大的环境的改变。
这种情况下,需要快速出击,要有速度,持续创新的能力很重要,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年轻人充满了激情,想做一点事,很多人想去创业,有很多新的产品、技术,新的业务模式会随之而诞生,但是要持续创新,不能走短线,今天出来一个产品,马上找一帮投资商,VC来了,IPO上市了。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创业,企业将来怎么发展,所以我比较赞赏曙光这样的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这是走长线的,未来可以再投资的,这是极其重要的,需要不断创新。
当然,在今天这种大变化的情况下,对未来的展望,洞察力,嗅觉要特别的敏感,要抓住新的机会,要不断的迅速调整自己。
当然今天讲到了“互联网+”,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改变也很大,第一代、第二代互联网的时候,都是懂互联网的人在玩互联网,从门户网站到后来的社交平台,互动,现在的互联网无处不在,所有行业,如果不考虑互联网技术怎么给你带来增值,可能将会被它所颠覆。所以现在“互联网+”这个概念涉及到每一个行业,并不只是懂互联网的人在玩互联网,这一点极其重要。
商机是巨大的,引用前任CEO说的话,就这两片云就够了,称霸世界。
这么大的数据量,对数据要进行管理、分析、采集,刚才听到曙光这么多同事介绍了他们一系列的从产品、技术、安全、未来的投入、战略策略,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同时,做一点小小的广告,英特尔公司是怎么考虑的呢?英特尔公司是做芯片的,计算今天确实是无处不在,但是英特尔是比较独特的,它是高性能计算芯片到今后穿戴式芯片,是全线贯通,有整体方案的,还包括万兆以太网,硅光子,还包括储存,还有软件定义的,今后在云计算的很多基础设施,确实不像以前投入了之后,各个部门单一的投入自己的服务器,自己的数据中心,硬件、软件,我的部门忙的时候用得很好,不忙的时候,别的部门也可以借你的计算能力,今后这些资源都是共享的,硬件是开放的,集约的,通用计算能力的计算平台,从服务器到储存,网络体系,哪个部门需要的时候,可能不光是你一个公司,很多公司需要的时候,可以按照需要,动态来调整这些。英特尔从我们自身的计算出发,过去几年收购了一些公司,在不断的加强从硬件到软件的能力。
最后一张幻灯片,英特尔在中国是30年了,我们深深的懂得共赢两个字的意义所在,接下来我想在今后的云计算,在很核心的领域,和各位参与者更深度的合作,包括在芯片、研发、制造,这些都是未来的合作方向。相信新的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很重要,所以我们会加强和国内产业的合作,共同创新,共同共赢全球的市场,而不光是中国。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杨总的精彩发言!伴随着杨总精彩演讲的结束,我们已经全面为大家献上了曙光数据中国的战略全貌,近年来的前沿技术创新以及与合作伙伴的紧密配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为今天的主论坛进行一次总结,请大家看大屏幕!
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不仅被充满创意的画面所震撼,同时也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数据中国的未来,今天上午的主论坛到此结束,下午的各个分论坛同样精彩,敬请期待!
时长(分)
08:30-09:30
09:30-09:35
09:35-09:40
李国杰院士致辞
09:40-11:10
曙光总裁主题演讲
11:10-11:30
11:30-11:50
合作伙伴演讲
11:50-13:30
午餐 & 展区参观
13:30-16:00
13:30-16:00
现场精彩图片
特邀赞助商
英特尔、英特尔标识、至强和 Xeon Inside 是英特尔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标。
& CBS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智德典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至顶网)版权所有.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号-159
京公网安备:
即将跳转至电脑版页面您确认跳转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云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