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

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评价研究述评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
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评价研究述评
来源:入选 “第七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术年会”(延安);《中共党史资料》2007年第4期,2007年12
&&&&&&& 新中国建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的、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改革开放近30年期间的主要经济体制。在新中国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面对历史与现实,如何看待和评价建国初期新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多有讨论。
一、关于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研究
&&&&&&&& 大量研究观点认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因此,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 著名学者刘国光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2002年)一文中,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归纳为5个方面:一是苏联的影响;二是解放区供给制的做法;三是三大改造时期的统购包销;四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长制、等级制的封建残余;五是新中国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
&&&&&&& 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学者武力在《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2003年)一文中分析指出: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中国在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
&&&&&&& 武力认为,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 学者穆敏、杨明清在题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历史评价》(2001年)的文章中,对新中国之所以最初选择和建立的是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主观因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制约,把计划经济看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单一的计划调节看作经济运行的唯一机制;二是由于缺乏经验,照搬了苏联模式。客观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社会所有制结构单一化的影响;二是建国初期由稳定物价的斗争而带来的商业和财政金融管理集中统一化的影响;三是发展战略和经济自身环境的影响。上述主观因素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定当初选择的更主要的是客观因素。正是因为以上背景因素,计划经济就成为新中国唯一的选择。
&&&&&&& 学者陈甬军的《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2004年)文章则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提出一个假说: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是由其内在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的要求决定的,因而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后的一个必经阶段。由此,陈甬军在文中进一步指出,新中国在50年代之所以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是意识形态因素,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其制度和发展目标因素,国际经济环境的空间限制是发展战略选择的制约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中心,搞计划经济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存在可以替代的其他道路。文章还强调,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分析,需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看,它是在当时经济发展多重约束条件下的一个现实的体制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 针对一种比较流行的片面观点,如李杰在《浅析刘少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1998年)一文中所认为的,建国初期建立的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全盘接受、完全照搬了苏联的经济体制模式。学者何一成在其《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特点》(1999年)一文中表示,这种观点不完全符合历史的实际。文章分析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在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基础上,把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大成果。与苏联所有制过于整齐划一、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的经济体制相比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明显具有自己的特点,是以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为基本原则的计划体制。由此说明,它与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造,决不是简单地从苏联照搬照抄所能够取得的,而是在借鉴中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吸收和改造。
&&&&&&& 学者喻晓在《新中国5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1999年)一文中也指出,苏联模式对中国有很大影响,但是两者不能等同起来。即使在&一五&时期,中国也没有完全照抄苏联的做法。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除了吸收苏联模式中的可取之处外,主要来自按照中国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创造,例如: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把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发展农民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实行部分的间接计划,计划形式较灵活,有的类似于指导性计划或政策性计划;注意运用价值规律,对某些生产和流通,从价格、税收和供销关系上给以调节。
&&&&&&&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两大探索》(2004年)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反对教条主义的经验,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因而比较早地认识到,建设道路也同样不能照搬外国。正是通过对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深入思考,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促使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苏联模式的利弊得失,重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提出的&以苏联为鉴戒&,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东欧,适合中国国情的自己的建设道路,就是这个时期探索的主题。当时毛泽东提出的许多改革性的重要思想和措施,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 对于国史研究领域关于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近年来在多篇研究文章中反复强调:要正确评价国史研究中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就要结合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条件,正确认识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这关系到对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历史的公允评价。
&&&&&&& 朱佳木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2006年)一文中明确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非是单纯从某种理论出发和照搬别国模式的结果,而主要是为了较快实现工业化、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需要。朱佳木认为,苏联和新中国在革命胜利后,面对自身经济落后的局面和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都把资金、技术密集的重工业作为自己优先发展的产业,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新生政权奠定物质基础。然而,苏联和新中国,当时缺少的恰恰是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发展重工业所必需的资源。面对这种情况,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如果还是采取革命胜利以前的社会所采取的那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办法,要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工业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来配置资源。因而,实行计划经济与其说是为了实践马克思的思想,不如说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工业化而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寻找理论根据更为切合实际。同时,苏联连续进行的若干个五年计划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新中国不可能没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向苏联学习计划经济的方法也是十分自然的。但是,这一学习同样是出于自己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需要;而且在学习初始阶段,除了对重工业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基本照抄外,其他方面都注意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到了&一五&建设的后期,更加强调要重视自己的经验。因此,那种认为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就是从某种理论出发,是完全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是站不住脚的。
二、关于对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研究
&&&&&&& 计划经济体制在新中国形成并持续多年之久,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观点对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评价褒贬不一。
&&&&&&& 学术界研究普遍认为,建国初期,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基于对中国这样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立起来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清醒认识,采取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使新中国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有林在多篇理论文章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即实行计划经济,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做到。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固然,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处级阶段,但是,公有制的性质和主体地位,使中国社会经济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安排,经常、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基本平衡,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资源,真正按时间节约规律办事,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再盲目地受市场自发力量的支配。比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1992年)、《建立更加符合我国情况的计划管理体制》(1993年)等文章中,有林评价指出:因为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够做到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集中起来,用于国家急需的建设项目上,保证了工农业生产以比旧社会高得多的速度向前发展。正是在这些地方,显示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第一,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正确比例关系,保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正因为我们的经济从总的方面看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所以能够取得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第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国民经济最急需、最重要的地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可以科学地分析不平衡的状况和制约的因素,制定由不平衡达到相对平衡的办法,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从全局出发,集中主要力量,先发展那些亟待发展而有条件发展的东西。这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例如,建国初期,我们集中力量建设了&156项&工程,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增强了国力,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有计划地使用了财力和物力。第三,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在生产和分配中实现各方面利益的正确结合。
&&&&&&& 有林同时还指出,我们强调计划经济,并不是说现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和计划工作是完美无缺的。它还有许多弊病。弊病之一就是统得过多,把那些不应纳入计划的也纳入计划了。因而,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的长时期内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把它置于计划的指导下,即把它同计划调节结合起来,才能使之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 有林在《全面理解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述》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在全部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占有和支配之前,完全由社会的代表按统一的计划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是做不到的。换句话说,还不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不过,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总会实现的。直接的条件当然是全面的全民所有制,而这又有赖于生产力的大发展,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的空前提高。到那时,商品货币关系才会退出历史舞台;人们也就不再受市场自发力量的驱使和支配。否认了这一点,就否认了共产主义,甚至否认了成熟或发达的社会主义。当然,这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在《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1999年)、北大原副校长梁柱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两大探索》(2004年)等文章中也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开始到70年代末,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尤其是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计划经济体制更趋高度集中,国家通过制定指令性计划直接调控企业生产活动,对主要的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分配,对消费品的主要部分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应该说,建国初期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新中国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有效地调动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短短十多年里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如现在的几大钢铁基地、能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等等,多建于此一时期。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 代表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学者武力在《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2003年)一文中,从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管理所具有的最大限度集中资源用于工业化的特性,对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简要评价。文章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码适应了新中国追求高速工业化和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需要,具有以下两个市场经济体制在短期内无能为力的作用:(1)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保证了高积累和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如水利工程)。(2)在经济落后和高积累的情况下,除了在个别非正常时期外,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另外,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所形成的城乡隔离,在客观上也为后来的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农村人口不能自由流向城市,使得他们不得不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这就为20世纪80年代的体制外改革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基础。同时,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管理水平很低,力不从心,但是毕竟提高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计划管理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
&&&&&&& 学者穆敏、杨明清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历史评价》(2001年)一文中,从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的密切关系角度,对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进行了评价分析,强调要历史地看待问题。文章认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发展战略是以强国为中心的赶超战略。&一五&时期以实现工业化为目的的发展战略,是造就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因素,目的是集中并不丰裕的物力、财力为工业化服务,为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条件。&大跃进&时期是&以钢为纲&的片面赶超战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强调综合平衡为特征的退却战略,必然更突出集中统一,以便统一行动,尽快度过难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的备战战略,自然造成了一种为国防和战略服务的集中性和分散性相结合的体制。这些战略都是赶超型的强国战略,其突出特征就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集中人、财、物实现这种目标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与这种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只有计划体制。由此看,对计划经济体制应辩证地去评价,因为有适应性就有存在价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短时期内,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创造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成为钢铁大国等等这样的业绩,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没有一个高度集中的体制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历史的事实。
&&&&&&& 代表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如学者董志凯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问题》(2003年)一文中所评价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集中全国力量办工业的作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工业体系,在历史上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同时,董志凯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文章中评价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习和实施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制度。由于受中国自身条件的制约,事实上,&理想的&计划经济制度在中国难以实现,受计划管理制约的那一部分经济活动也多少&走了样&。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近30年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制定和实施的5个五年计划中有4个没有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形成正式版本公开颁布;惟一形成正式版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在制定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在实施了两年多以后才正式颁布。情况表明,相对于苏联曾将计划当做&法律&一般要求严格实施,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五年计划则是多变的计划,受制于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
&&&&&&& 董志凯认为,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有效发挥作用的时空是有限度的,对实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最佳结合,对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都难以达到,妨碍社会主义经济活力的进一步发挥。因而,学术界有许多研究观点认为,计划经济体制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上,虽然起过不容否定的重要历史作用,但其存在许多严重的弊端,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社会管理体制日益僵化,极大地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和迟滞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 著名学者刘国光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2002年)一文中也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质是一种高度集中带有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经济体制。具体体现在:第一是造成过度集中的国家决策体系,企业没有权力;第二是直接控制的经济调节体系,也就是指令性计划;第三是分配上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吃大锅饭的平均分配体系;第四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组织体系,以垂直的行政联系为主,缺乏横向的市场联系。刘国光在文中进一步指出,这种经济体制在我们经济生活比较简单、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而人民群众的要求又不高的情况下,对于集中力量搞建设,奠定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是起了作用的。但从物质利益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方面看,它不能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当时是靠政治来调动积极性的),也不能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安排生产,同时也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所以,从效率上说它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
&&&&&&& 继后,刘国光在《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经验教训的总结》(2005年)、《略论&市场化改革&》(2006年)等文章中又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强调&计划&,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在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调控干预,对市场的缺陷加以纠正,有必要的计划协调予以指导。市场经济虽然在资源配置上有重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在宏观经济综合平衡上,在竞争垄断的关系上,在资源和环境保护上,在社会分配公平上,以及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不能不要国家的干预、宏观调控来加以纠正、约束和补充。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地位,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统一计划的客观可能性与集中资源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等,决定了要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在国家调控的前提下起这个作用的;而且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不是一切资源都完全由市场来配置,有些关键资源还要国家来配置。总之,要尊重市场,但却不可迷信市场;当然也不要迷信计划,但也不能把计划这个调节手段,弃而不用。
&&&&&&& 还有,如原国家计委的林中萍、黄振奇在《关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问题》(1994年)一文中,对中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了概括分析: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完全否定市场的作用;片面强调宏观管理,微观经济丧失活力;单向宏观管理缺乏来自微观自主权的制约,宏观决策的几次重大失误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在产业结构上过分突出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等。由此,导致中国技术进步缓慢,经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提高不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 学者许先春在《朱德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1999年)一文中也指出,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在经济管理上,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在所有制结构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在分配方式上,忽视价值规律,平均主义严重。这些弊端严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 学者陈德萍在其题为《论计划经济体制短期有效与长期无效》(2000年)的文章中深入研究认为,建国初期中国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资源配置,加快了新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实现了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型经济发展,在当时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高度集中计划手段人为扭曲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导致产业结构的严重扭曲,加剧了农业和工业的二元进一步分离;资源配置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经济主体缺乏激励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致使国民经济在微观层面缺乏活力,短缺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常态现象。
&&&&&&& 同时,陈德萍还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抑制价值规律要求的前提下的粗放增长模式,这种以低消费换来的高积累、以牺牲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为代价换来经济增长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显然是低效率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暴露,逐步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障碍。
&&&&&&& 对于国史研究领域关于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2006年)、《正确看待建国后对计划经济的探索,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2006年)、《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成果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6年)等文章中强调指出:建国后对计划经济的探索,虽有挫折有教训,但更有辉煌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而且,无论教训还是经验,都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 朱佳木认为,首先,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并非只是造成经济活力不足等弊病的根源,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只看到计划经济年代出现的种种问题与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而看不到那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是不全面不客观的;如果把计划经济形容成&万恶之源&,似乎那一时期什么问题都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则更是不符合实际的和有害的。其次,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过程中并非只有凭主观意志办事的教训,它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并将会继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 因此,朱佳木较为全面地总结指出:第一,不能因为后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否定当初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第二,不能因为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就看不到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信号反应较迟、对基层和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束缚较多、对劳动者的激励机制较弱等弊端;第三,不能因为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就不敢理直气壮地肯定计划调节手段对于弥补和抑制市场滞后性、自发性、盲目性的积极作用。总之,认识计划经济的由来和历史作用,不应当把它放在今天的条件下,而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应当把它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截然割裂和对立,而应当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结束语
&&&&&&& 当前国内对当代中国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已出版不少研究成果和资料,但是当前尚未将当代中国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建设,尚未形成标志性国史研究成果。由于缺乏明确的历史定论,一些研究领域还存在较多争论和较大分歧;传统思想观念和&禁区&思维仍限制着对于当代中国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具体来说,目前学术界对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历史的系统研究就明显不足,相关研究主要体现于:各时期&断代&研究、中共领导人生平和思想研究、经济理论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等之中,非常缺乏对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历史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现实的选择与变化,有人把过去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统统归罪于计划经济体制,一概加以否定,这不是历史地看问题的正确态度。所以,如何看待和评价建国初期新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变革,如何看待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和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的历史必然性,需要我们结合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深入研究和思考。
&&&&&&& 需要指出的是,对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评价的研究,作这样的考察和分析,并非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作孰优孰劣的评判,而是要把新中国已有的实践经历与事实放在历史的发展中作一些辩证的、历史的辨思。如果抛开历史与现实,单纯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只有把它放在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背景中,才有深入思考的真正可能与实际价值。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历史的选择与存在,必然有其选择与存在的理由,也必然有着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这种价值,除了积累经验,还应该有为近30年来中国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否则,许多问题就难以理解,也不符合历史的逻辑。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缺乏动力机制和高度集权下的信息与决策机制僵硬,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要改革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理由。在两种经济体制选择的转换中,交织着两种必然。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只有从新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认识和考察,才能有更深的了解和领会,坚定现实的选择。
&&&&&&& 新中国建立初期关于在集中统一原则下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在以计划管理为主的同时重视市场管理、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注意宏观调控、综合平衡等历史经验,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借鉴。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又面临着如何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应借鉴历史经验,大胆探索。
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载《工会论坛》2001年2月期。
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5期。
载《政法研究》1999年第1期。
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4期。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载《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载《我的经济观》第4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有林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有林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6期合刊。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载《工会论坛》2001年2月期。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2月号。
载《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0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载《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5期。
载《党史研究资料》1999年第8期。
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财政与税务》2002年第1期。
载《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5期。
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1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