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国中央银行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有什么

24小时咨询电话
400-668-2155
当前位置: >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1、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 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解答】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已达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前者可使LM 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 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抵消国民收入增加查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  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如图15-7。
2、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 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  总需求曲线?
【解答】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 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现用图17-1 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图17-1 分上下两部。上图为IS-LM 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 的数值为P1 时,此时的LM 曲线与IS 曲线相交于点E1,E1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1 和r1。将P1 和y1 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现在假设P 由P1 下降到P2。由于P 的下降,LM 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 点。E2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2 和r2。对应于上图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 的变化,LM 曲线和IS 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 和p。于是有许多P 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 便是总需求曲线。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3、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4、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情况?  【解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的。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和调整速度的看法是分歧的。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黏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需求曲线。  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5、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涨的状态。
【解答】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图17-2 所示。  从图17-2 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 是总需求曲线,ASs 是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 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s 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第三种情况是,总需求不变,仍为AD,而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7-2 表示。  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6、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AD-AS 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解答】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 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 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以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 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手机做题 随时随地 知识点练习 真题演练
随时随地考研
考研从未如此简单
跨考手机网,考研资讯、考研资料这里都有,精彩在手中
腾讯微信:kkkaoyan
400-668-2155
周一至周日 8:00-18:00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9年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的)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提高法定准备金B.提高贴现率C.在市场上公开购买政府债券D.在市场上公开抛售政府债券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下面文件中,属于专用公文的是(
)。A.外交文件B.河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的请示和报告C.军事文件D.司法文件答案:有,多项选择题:()《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包括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以及(
)等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权的行为。A.违法罚款B.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C.违法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D.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答案:有,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热门试卷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7年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的。)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提高法定准备金B.提高贴现率C.在市场上公开购买政府债券D.在市场上公开抛售政府债券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所要做的工作是(
)。A.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E.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推进机构改革答案:有,多项选择题:()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之后,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这样,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
)。A.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B.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C.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推移D.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答案:有,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热门试卷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银行就会采取▁▁▁▁的货币政策。
A.松的 B.紧的
C.中性 D.弹性
最好把原因写下来
选D紧的货币政策。
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即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的货币政策。
补充问题:选D.
汇率是净出口的减函数,汇率上升会导致净出口减少。
当汇率提高时,本币升值,会缩减国内总需求。出口型企业收益下降。
的,对汇率比较敏感,这个题要是单看,是不成立的,没发选择
比如,美圆,从2001年开始4年多的连续降息,但流入美国的美圆,还是在增长的,
而且出口型企业不是都受汇率影响是必然结果,有很多其他渠道是可以避免或改善的,汇率的问题不是几句话的事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求,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_百度知道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求,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
A提高贴现率 B提高法定准备金 C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D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ABCD选项是经济萧条时的货币政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A\B\C,
D政策是向市场注入货币资金,会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使得经济更热
d是扩张型货币政策
提高存贷款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还有一楼所说的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央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