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切尔得家族的所有银行名字,洛克菲勒家族资产所有企业的名字

您在这里:>
洛克菲勒家族“六代帝国”的财富秘密(上)
时间:12年09月28日 07:39
作者:王翔 杨c
扫描二维码
新财富微信
  假如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将比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总资产还多10%。这些惊人的财富除了用于慈善,大部分被他传给了儿子小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又分别在1934年、1952年设立一系列信托,分别把财富传给妻子、子女和孙辈。在信托委员会和别名“5600房间”的家族办公室的打理下,老洛克菲勒当年积累的财富已传递到家族第六代成员。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简称“老洛克菲勒”),标准石油(Standard Oil)的创始人,他是美国第一个财富达到10亿美元的富豪,他所积累的财富至今仍然在为家族服务,现在这一家族已经走到了第六代。
  在财富内部传承之外,洛克菲勒家族更是运用他们的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使家族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各地。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是如何传承及管理的?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财富增加家族影响力的?
  创富传奇
  出生于普通家庭的老洛克菲勒第一份工作是簿记员,年轻时每个星期挣5美元,而在他此后人生的一长段时间内,他平均每半分钟就能赚5美元。就算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注重技术、成本以及营销,把石油事业做成了标准化的连锁企业,他的公司经常送出灯笼,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煤油。他是一个低调的富豪,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个邪恶的资本家,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他又是善良的慈善家。在生意上,他壮大自己,打击对手,建立托拉斯;而在慈善上,他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他的资本服务着很多有需要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并严格按照浸礼会的教条生活,所以他相信没有善举的信仰是没有意义的。
  老洛克菲勒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而这一切都始于1870年其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他本人持股25%。老洛克菲勒在商业上是一个冷血的天才,他和合伙人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这让美国政府不得不专门立法来阻止他们的垄断。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从而将公司拆分成34家小公司,而老洛克菲勒的持股也被平均替换成了这34家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此后成为洛克菲勒家族财富的主要成分。
  被分拆后的那34家公司并没有从此衰落而走向消亡,其中的一些公司通过重组合并,逐步演化成了如今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雪佛龙(Chevron)、BP以及康菲(ConocoPhillips,表1)。
  老洛克菲勒到底有多少财富?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答案,因为他的财富基本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老洛克菲勒去世那年,外界对他财富的估值是14亿美元,当年美国的GDP是920亿美元,他的财富占GDP的1.5%。1906年有一个统计学家预测,如果老洛克菲勒继续让财富利滚利30年,他将拥有900亿美元。2006年,《福布斯》参照各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历史上富豪的个人资产转化为 2006年的美元,结果显示洛克菲勒的资产为3053亿美元,而当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位富豪的总资产为2774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老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财富比全球前10大富豪的资产合计总数还多10%。2012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康菲四家石油公司的市值在8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洛克菲勒家族仍然持有25%股份,那仅仅股票就值2000亿美元。
  老洛克菲勒的资产价值是惊人的,而资产还会带来收入。有一份数据显示了老洛克菲勒在当时的真实收入情况,在年的24年间,老洛克菲勒共从标准石油公司获得分红1.45亿美元,平均每年600万美元,而当时一个工人的年收入为700美元,老洛克菲勒一年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8500倍(表2)。
  如此巨大的财富要如何处置,也成了老洛克菲勒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财富传承触发点
  1917年,老洛克菲勒78岁,这一年之前,他累计给了子女价值3500万美元的资产。当时他唯一的儿子小洛克菲勒43岁,其个人资产在2000万美元左右,而那时一个美国人的平均工资是800美元/年,这些财富应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然而在接下来的6年内,小洛克菲勒还将从他的父亲那里收到总价值将近4.7亿美元的股票,他也将成为拥有5亿美元资产的全球第一富豪。
  在那个时点,用这么快的速度把那么多的财富传给小洛克菲勒,原因应该有两点。
  第一,拉德洛事件。
  1913年,科罗拉多燃油与铁矿公司(CF&I)的工人举行罢工。CF&I是全美第二大钢铁公司,洛克菲勒家族持有其40%股份,家族虽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小洛克菲勒仍然在董事会任职。罢工事件导致公司警卫与工人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致使当地州长派遣国家警卫队增援,1914年,双方在一次激烈的冲突后发现,11名妇女和儿童在一个燃烧的小帐篷中死于窒息,工人们的愤怒让事件进一步升级,直到威尔逊总统派遣联邦军队镇压才宣告结束。
  一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对拉德洛事件是采取强硬措施的,这也是老洛克菲勒一贯的作风,因为他厌恶工会。这导致了民众极大的愤怒,他们情绪激动,在洛克菲勒家门口游行,洛克菲勒家族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压力最大的是小洛克菲勒,因为他一直致力于净化洛克菲勒这个姓氏,而拉德洛事件却有可能让他过去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经过艰苦的思考,小洛克菲勒承认,他一直依赖的父亲在劳工关系方面的思想是陈旧与不正确的,他必须脱离老一辈的思想禁锢从而作出自己的决策。
  小洛克菲勒也明白,凭他一个人要处理好拉德洛事件是不够的,所以他找来了日后成为加拿大总理的麦肯齐?金(Mackenzie King)。金在25岁时就成为了加拿大劳工部副部长,34岁成为部长,不过小洛克菲勒找到金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1911年,他所在的加拿大自由党竞选失败,他也随之失去了部长的职务。金在拉德洛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工作后,他和小洛克菲勒一起处理好了拉德洛事件,重塑了家族和劳工的关系,这一事件也被后人认为是洛克菲勒家族以及小洛克菲勒的转折点。
  说拉德洛事件是小洛克菲勒的人生转折点,是因为他在金的帮助下增强了对自己判断力的信心,他在严峻形势下表现出来的坚毅果断以及能力与勇气,也证明了他有资格担负起管理整个家族的重担。老洛克菲勒决定通过把财富集中在儿子一人身上的方法,让他的财富影响力在后世发扬光大,而在拉德洛事件之前,他曾经考虑过把绝大部分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
  第二,遗产税以及馈赠税。
  年,美国政府三度上调了遗产税的税率,从最初的10%上调到25%。由于担心未来继续上调遗产税以及征收馈赠税的可能,老洛克菲勒加快了传承财富的速度。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完全正确,美国政府在1924年首次开征馈赠税,最高税率40%,而此之前,馈赠是不需要交税的,也就是说,老洛克菲勒在年的6年间传给小洛克菲勒的4.7亿美元都不用交税。
  小洛克菲勒继承的财富是巨大的,他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按照他的传记作者的说法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被置于非正常的环境中”,他后半生的时间基本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以及家族管理上,沉重的工作以及压力使他长期受到头痛的折磨。年间,小洛克菲勒为慈善事业投入将近11亿美元,其中的5.37亿美元为直接捐赠,另有5.4亿美元投入了各个慈善机构。此外,他还上缴了3.7亿美元的税收,并留给后代将近2亿美元的资产以及举世闻名的洛克菲勒中心。
  神秘的家族信托
  小洛克菲勒传承财富的主要方式是信托,而信托资产的主要组成是老洛克菲勒留下来的石油股票,也正是他设立的这些信托让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能够传承至今。
  小洛克菲勒有6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儿,其余是5个男孩。小洛克菲勒在1934年他60岁时,为妻子以及6个孩子设立了信托,他的妻子得到1800万美元,6个孩子分别得到1600万美元。小洛克菲勒又在1952年他78岁时为孙辈设立了信托,注入“1952年信托”的具体资产数额不详,但相对“1934年信托”要少(图1)。
  关于信托的具体信息属于家族机密,并不为外人所知,不过还是有一些其他信息来源让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一有点神秘的财富传承工具。这些信托的受益人是小洛克菲勒的后代,一份信托协议对应一个受益人,每份信托的本金自动传给其受益人的子女。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例外的是,小洛克菲勒的妻子和女儿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用信托的本金,只能获取收益。
  这些信托的委托人是小洛克菲勒,形式是不可撤销信托,即信托协议不可以被更改或终止,除非受益人同意。这意味着,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这样可以在有效避税的情况下,把家族财富至少传至第四代。
  “1934年信托”的受托人是大通国民银行,“1952年信托”的受托人是Fidelity Union Trust(后被收购为美联银行的一部分,美联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富国银行以150亿美元全盘收购)。
  虽说受托人在信托协议中被授以处置信托资产的权力,但小洛克菲勒另外指定了一个由5人组成的信托委员会,并给予其处置信托资产的绝对权力,包括有权指示受托人按其指令行动以及在信托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更换受托人,这个委员会也将成为日后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传承的核心。由于第一任信托委员会成员包括三个小洛克菲勒的心腹:福斯迪克(Raymond Fosdick)、德贝沃伊斯(Thomas DeBevoise)以及温斯洛普?奥尔德里奇(Winthrop Aldrich),小洛克菲勒事实上仍然间接控制着他设立的所有信托(表3、4)。
  信托委员会作为信托资产的实际受托人,在家族财富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小洛克菲勒的儿子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曾经在自传中对信托委员会强大的权力颇有抱怨,因为在处理有关洛克菲勒集团有限公司的事项时,信托委员会绕过了公司的董事会,直接向管理层传达了指示并得到了执行。
  关于信托资产的信息外界一直知之甚少,直到1974年洛克菲勒家族应要求提供给政府一份文件,才显示了家族信托资产当时的情况(图2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信托的总资产价值为7亿美元,包括1934年的6亿美元资产及1952年的1亿美元资产,其中股票资产占90%。从持股情况中可以看出,受托人对信托资产进行了分散化的投资,但石油资产仍然占到股票资产的44%。从信托资产的持股明细来看,负责投资的信托经理是保守随大流的,信托所持有的基本都是蓝筹股,例如默克制药、IBM、通用电气等,当时的评论认为这反映了当时整个信托行业的投资习惯。
  家族办公室
  除信托之外,还有一个机构在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传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它为人所知的名字叫“Rockefeller Family & Associates”,又被称为“5600房间”。这个机构可以被看作整个家族运行的中枢,100多年以来,它为洛克菲勒家族提供了包括投资、法律、会计、家族事务以及慈善等几乎所有服务。
  该机构的前身由老洛克菲勒在1882年组成,当时老洛克菲勒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帮助他打理庞大的资产以及一些慈善活动,但由于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拒绝将其投资团队专业化,所以家族办公室一直非正式地运行着,直到1908年,他最得力的助手盖茨竭尽所能终于说服老洛克菲勒组成了一个4人委员会来管理其资产。这个委员会包括盖茨以及小洛克菲勒,由盖茨全权负责。盖茨之后,麦肯齐?金、雷蒙德?福斯迪克、艾维?李(Ivy Lee)、查尔斯?海特(负责房地产)以及卡特勒等各界人才先后加入了家族办公室的核心顾问团队。
  当时的美国金融界由两家公司主导,摩根银行和库恩-洛布银行(20世纪70年代和雷曼兄弟合并),这两家银行在各个方面有着激烈的竞争,由于考虑到洛克菲勒的名字已经足够有争议性,盖茨尽可能地避免趟这两家公司的浑水,但他事实上还是偏向了库恩-洛布银行,因为它提供的服务更为有利。他们从库恩-洛布银行买入了大量优质的铁路股票,参与银行为日本和中国政府提供贷款,一起联合垄断了芝加哥的肉类加工业。家族办公室和库恩-洛布银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而这也为日后的家族办公室带来了两位有名的金融顾问兼管理人:刘易斯?斯特劳斯和理查德森?迪尔沃斯。这两人都曾经是库恩-洛布银行的合伙人,其中,斯特劳斯除了投资银行家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物理学家,后来成为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主席。迪尔沃斯因代表家族办公室出席关于提名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为副总统的听证会而为人所知,他在年间的领导,使得家族办公室逐步从松散的组织转变成现代化管理的机构。
  根据1974年迪尔沃斯提供的文件来看,家族办公室负责除1934年以及1952年信托资产以外的家族资产,并根据不同家族成员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投资顾问服务。在迪尔沃斯的领导下,家族办公室旗下有三个投资部门,分别负责传统投资、房地产和风险投资。传统投资部门负责股票和债券;房地产部门负责家族成员的房地产管理以及投资;风投部门通过家族公司Venrock进行投资(图3 )。
  Venrock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小洛克菲勒的儿子劳伦斯?洛克菲勒(Laurance Rockefeller)参与资助了麦道飞机的创立,他还为当时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重组提供了资金,洛克菲勒家族也成为该公司的重要股东。劳伦斯相信,许多重要的进步都来自于独立的投资者和小公司,所以为他们提供资金很有必要。由于他对飞行行业有着强烈的兴趣,他投资的公司中还有Vertol,该公司生产开发了著名的“支努干”直升机,后被波音公司收购。
  在传统投资方面,家族办公室和信托一样采取了分散投资的策略,但投资标的却不相同,除石油股以外的21家被投公司中,只有8家公司的股票同时被家族办公室以及信托所持有:IBM、伊士曼柯达、德州仪器、通用电气、美国铝业公司、卡特彼勒、摩托罗拉以及惠好公司(Weyerhaeuser)。这其中IBM是绝对的重仓股,可能因为迪尔沃斯和IBM的托马斯?沃森是好朋友。这8家公司以外,家族办公室显示了对化工以及先进科技的投资偏好,比如相干辐射公司,这是一家研究如何将激光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公司(图4)。
  1977年,刚从副总统位置上退下来的家庭成员纳尔逊对家族办公室做了调研,并建议成立一家家族拥有的公司来重组家族办公室,该公司将向外部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他提出该建议的原因是要削减支出,小洛克菲勒时期,家族办公室每年的运行费用就在数百万美元,而后随着家族规模的日益庞大,费用也不断上升,纳尔逊认为这会对家族的延续性造成影响。
  家族采纳了纳尔逊的部分建议,但他提出的管理层方案没有被采纳,其中包括了让他成为家族办公室董事长的提议。因为之前家族事务都不需要投票,所以纳尔逊认为,只要他的另外3个兄弟支持他(温斯洛普1973年已经去世),他的全部计划就能实现,但这一次,家族成员却采用集体投票的方式否决了这项提议,并坚持让他的弟弟劳伦斯继续担任家族的领袖。
  1980年,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成为了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投资顾问公司,这家由洛克菲勒家族控股的机构叫洛克菲勒金融服务有限公司(Rockefeller Financial Services Inc),原先只为家族成员服务的家族办公室现在也为外部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图5)。
  公司的现任CEO是鲁本?杰弗里三世(Reuben Jeffery III),杰弗里是小布什政府中负责经济、商务和农业的副国务卿;首席投资官是大卫?哈里斯,哈里斯曾经是基金经理,之后就长期为公司服务。公司现在直接管理的资产为77亿美元,持有股票的总市值为29亿美元(2012年3月数据,表5)。
  从持股情况来看,石油虽然仍是重仓股,但其较1974年所占的41%已经大幅下降,这也印证了公司持续分散化投资的策略。为什么家族的既定策略是持续分散化投资?因为对现在的家族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不影响家族延续以及团结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家族成员提供部分生活以及事业上的资金支持,而分散化的投资正好能够带来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以及较低的投资风险。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文档附件:
扫描二维码
新财富微信
用户评论[]
匿名用户&发表&
深圳市新财富多媒体经营有限公司独家运营&&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共济会揭秘!持续更新,直至被封!!&所谓全球新秩序或者地球村、新纪元绝非意味着自由民主的普及。共济会精英所欲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而后要建立的未来社会,不是给全球全人类带来自由福音普世繁荣富裕高福利的天堂时代,而是布什所说的新罗马——即新奴隶制度的时代,是共济会精英赢者通吃的时代。(点击“归档”查看更多内容)
“诺贝尔奖金”是欧洲王室、贵族、银行家们的一面旗帜
最近媒体的话题之一是诺贝尔奖。媒体宣传而公众被误导──都以为所谓诺贝尔奖是一位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用自己的遗产所设立的一项无关政治、客观公正、体现普世价值的科学文化的世界性大奖。
殊不知,这个奖的背景来历其实非常复杂。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的来源,早已不是诺贝尔死后留下的区区遗产。其当今的多元金主来自欧美共济会的金融基金───主要与罗斯切尔得金融家族有关。
1\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
检索《维基百科》的词条&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会惊讶地读到以下这一段文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此奖项并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朗纳&弗里施和荷兰人简&丁伯根共同获得。
虽然经济学奖在1969年设立之后,成功整合进入了诺贝尔奖的评选体系里,但实际上根据诺贝尔奖的正式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
诺贝尔后人对于瑞典国家银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评,认为这是经济学者企图提升地位和声誉的手段,其侄孙Peter Nobel更称有关奖项是占诺贝尔之名的布谷鸟。&
───原来,所谓&诺贝尔经济奖&并不是诺贝尔设立的,并且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属于诺贝尔奖。&
2\诺贝尔是军火商而不是发明家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军火商。他在中国媒体的介绍中,常被描述为&大化学家&和&大发明家&。其实他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
诺贝尔日出生在斯德哥尔摩,11岁时他与家人迁居俄国的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接受了为俄罗斯海军研制&鱼雷&的工程。诺贝尔只读过小学,15岁起即参与父亲的军火研制。
诺贝尔发现,只要把传统的炸药硝化甘油和硅土之类的惰性吸收剂相混合,加工为爆炸物就可以制成便于携带运输的安全炸药。1867年,诺贝尔把这种混合配方注册专利,并命名为&代纳迈&(Dynamite),Dynamite来自希腊文的&力量&。这就是他的全部发明。
诺贝尔本人是一个成功的军火商人。但是诺贝尔只读过小学,文化很低,不懂科学,生平对于科学也并没有任何发明或贡献,他至今被人们记住的原因是他建立的&诺贝尔奖金&。
阿尔伯特&诺贝尔于1896年去世,身后留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事实上,诺贝尔的遗嘱有好几个版本。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最后遗嘱,用其遗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成立一个基金会。
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在自然科学领域、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最重要或具有开创性发现的学者,不论男女,不论瑞典人和外国人,都有资格享受。
在诺贝尔的这个遗嘱里,最初并没有提到设立文学奖和和平奖。诺贝尔奖中也没有数学奖───因为他本人不懂数学,认为数学是玄想性的形而上学的,对人类意义不大。
诺贝尔1896年逝世。诺贝尔没有子女,所以遗嘱的主要执行人是他生前的情妇、女秘书伯塔(Bertha Kinsky)女士。伯塔女士是德国共济会会员,在晚年对诺贝尔影响极大。她也是诺贝尔在金融证券投资上的合伙人,为他引进了从属于罗斯切而得金融家族的合作伙伴。
诺贝尔遗嘱将遗产委托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照管,并在巴黎瑞典俱乐部公证。
诺贝尔死后,诺贝尔留下的资产引入其他股东组建为诺贝尔基金会。所以最为重要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现在的诺贝尔基金并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单一的诺贝尔遗产,而是吸纳了包括罗斯切尔得金融家族入股的众多合股人的资金,只是始终仍用诺贝尔的名义命名。其实,所谓诺贝尔奖,也许称作罗伯切尔得家族奖或者共济会奖可能更为确切。
诺贝尔死后,由于诺贝尔的遗产数额大,遗嘱处理牵涉到许多合伙人的利益,瑞典的有关机构花了几年时间才打理清楚。与诺贝尔评奖有关的机构挪威议会、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文学院和皇家科学院,分别于年通过了遗嘱。这样,诺贝尔遗嘱才算正式确立。
从1902年起,诺贝尔奖每年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成为瑞典的国家奖。
瑞典王室与德国共济会关系紧密。自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6世起,瑞典国王都是共济会会员。
3、瑞典是欧洲共济会最早的创始国之一
英国共济会、瑞典共济会、德国共济会都是18世纪近代欧洲共济会的创始者。
18世纪德国共济会与苏格兰共济会合流,吸纳贵族成员。德意志贵族冯&昆得伯爵(Karl Gotheif, Baron Von Hund und Alten-Grotkau& )在1742年加入来自苏格兰的&圣殿骑士团&共济会组织。
该组织主要成员来自被苏格兰驱逐出境的詹姆士党(Jacobite)贵族。据说昆得是被一位红羽毛骑士发展入会,此人就是苏格兰共济总会会长爱格灵顿伯爵(Alexander Montgomerie, 10th Earl of Eglinton)。昆得加盟后采用了中世纪圣殿骑士团(Templar Masonic Order ) 的仪式体系。
昆得称共济会是条顿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的继承者,在欧洲大陆积极推进各国共济会组织的建设。昆得于1751年在德国建立圣殿骑士会所Templer Chapter。圣殿骑士体系很快传遍北欧,很多上层贵族都加入了会社宣誓效忠,在普鲁士王国影响力最强大,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 Friedrich 也加盟入会。
1777年瑞典共济总会会长格兰德(Grand Lodge of Sweden)与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Karl XIII)在柏林发起建立了德国共济总会(Mutterloge Zu den drei Weltkugeln),将具有中世纪&玫瑰十字团&传统的瑞典体系(Swedish system共济会)与德国共济会的仪式相结合。
德国诗人施罗德 (Friedrich Ludwig Schrder)是德国共济会的重要改革者,他依照英国共济会宪章重建德国共济会体系,并说服歌德和魏玛公爵奥古斯杜(Karl August)加盟他的体系。
日至7月 16日在威斯巴登(Wilhelmsbad)召开的德国共济会大会上,德国共济会宣布与圣殿骑士团分道扬镳。此后德国的圣殿骑士共济会便让位给比较世俗化的近代共济会。
4、&诺贝尔奖金&是欧洲王室、贵族、银行家们的一面旗帜
年伯塔女士提议补充设立诺贝尔和平奖金,该奖由挪威国会组织评选,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废除使用武力作出贡献的人。她本人于1905年作为第一人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由上述可见,&诺贝尔奖金&和诺贝尔本人的生活一样复杂,实际是欧洲王室、贵族、银行家们的一面旗帜。
瑞典中央银行(瑞典语:Sveriges Riksbank、Riksbanken),又名瑞典国家银行、瑞典银行,始创于1668年,是瑞典的中央银行,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中央银行。瑞典银行&的股权并不是瑞典人拥有,也不是由瑞典国家拥有,而是由神秘的&国际出资人&拥有。该银行大股东从属于欧洲的罗斯切尔得银行家族。
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了&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该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同时诺贝尔基金会不再接受其他无关诺贝尔遗愿的奖项,试图与诺贝尔基金会做出连结的提案。
有趣的是,诺贝尔奖被大量授予了犹太裔学者,超过10人以上的犹太人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比如:1927年的亨利&伯格森(法国)、1966年的阿格农(以色列)、1958年的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1966年的奈莉&萨克斯(德国)、1969年的萨缪尔&贝克特(法国)、1976年的索尔&贝娄(美国)、1978年的艾萨克&布什维斯&辛格(美国)、1981年的埃利亚斯&卡内蒂(英国)、1987年的凯瑟夫&布罗茨基(美国)、1991年的内丁&戈迪默(南非)、2002年的凯尔泰斯&伊姆雷(匈牙利)等。
崇洋的中国主流精英是多么渴望西方化、贵族化、神圣化,多么渴望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每一个脚印都趋之若骛,却很少有人追本溯源,对一切事情追问个为什么,完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真实背景是多么复杂!
其实,诺贝尔奖的基本精神是以共济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标准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奖。
诺贝尔奖的授予,含有价值引导和评价的双重意义。特别是其中的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三项,授予谁,是以共济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标准并且具有鲜明政治和意识形态涵义的奖项。它既是一种价值趋向的引导,又是一种评价的标尺,诺贝尔奖无疑是为共济会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理想目标服务的。
6、诺贝尔基金会真正的大股东隐身在幕后
诺贝尔基金会的大股东是神秘的,至今隐秘在幕后,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的金额。根据1901年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对&安全的证券&,当时人们将其理解为&国债与贷款&,也就是以固定的财产作抵押,中央或地方政府作担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国债或贷款。那时有许多国债都以黄金来支付利息。股票市场则不能碰,因为风险大,弄得不好会&血本无归&。
1946年瑞典国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美国国会于1952年也立法通过,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20世纪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奖金数额增加了许多。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1987年基金会将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公司股票全部出售,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用来发奖金的钱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这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更高的奖金数额。现在,诺贝尔基金已增长到40亿瑞典克朗。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的资金。
日,日本科学技术基金在举行首届颁奖仪式后,为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设立一项特别奖,奖金为4500万日元,以&认可诺贝尔基金会自1901年以来在促进科学与国际理解上所起的作用&。
日,京都的INAM0RI基金会将首届&京都奖&颁给了诺贝尔基金会,以&按照诺贝尔奖的精神推动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另外,瑞士的巴尔赞(BALZAN)基金会,也将其设立的首届大奖,约100万瑞士克朗奖给诺贝尔基金会,恭贺诺奖成功运作60年。
[注]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匠建筑师共济会,是1250年德科隆成立的第一个石匠总会所。这个会所最早使用圆规、矩尺作为石匠行会标志。15世纪末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各地石匠总会的集会上,正式颁布了石匠行会会徽。从此科隆和斯特拉斯堡石匠总会分管南北德国各地会所。这种共济会是真正的石匠建筑师的手工业者行会组织,与1716年以后英国的&精神石匠&共济会组织并不相同。
欧洲农家乐之共济会的标迹
去了趟欧罗巴,看看行程单:意大利-瑞士-法国,老线路,但挺高兴,因为都是共济会的大据点。国内知道共济会,因为宋鸿兵,但他只是将国外资料做了个编译,让国人知道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共济会。。&
引题:不扯蛋,先看图。上图是1美元背面共济会标志&&未完成的金字塔
和荷鲁兹之眼(独眼)(具体意涵网上随处可见,我搜了一个附在文后),
下图为巴黎卢浮宫内一展览的标志(?),我看不懂英文,卢浮宫内的玻璃
金字塔本身即为共济会标志建筑,由其会员贝律铭所设计,但在这么显眼的
地方看到如此标记,我还是吓了一跳,其中独眼,毋庸置疑是荷鲁兹之眼。
共济会走上台面了?&
因为工作事多,本想推迟整理欧洲一路见闻,但今晨把加班的时间用来跟朋友微博闲
聊共济会了,所以干脆破碗破摔,把闲聊内容加以整理配图,弄成博文。另,闲聊,
都是靠脑子里头的印象,所以有些知识点估计也不一定准确,见谅了。
&1、对共济会的关心差不多有三年了吧,断续的看了些资料,同时也关注一个共济会
网站钱神电信一年,看的东西与该网相对照,能有不少符合的地方。何新,我看了有
近十年了,自其八十年代至今,多有卓越千古推倒一时之论,且每每中的,其影响我
文化、社会进程之论不少。&2、此次其欲颠覆希腊、罗马文明的表面是打破由来已久的&西方中心论&,但深层打
击的是共济会,因为以上希腊罗马的伪史大体来自文艺复兴时期共济会成员的编造。
何老非空中建楼,而是有理有据,且处在一个别人举出考古实例即可被攻破之的位置,
但目前看来无人可以举出。何新这个学术界的另类,独步江湖久矣。
拉布兰旗,共济会高级会员可使用(?)。&比爾蓋茨獲頒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且取得榮譽級大英帝國騎士勳章,同時,他被羅馬元老院授權可使用拉布蘭旗(Labarum),即「主宰者中的主宰者」,該項頭銜放在Windows&XP。注意XP是拉布蘭旗(?),但對外謊稱是Experience。&&&钱神电信
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入口门楣及地面拼花类似拉布兰旗标志。
圣彼得教堂著名的紫铜华盖的地下入口处有XP,拉布兰旗标志。
&这位爷通报了耶稣的死讯,也是在他引领下,我才发现地下室原来可以下去
&地下室严禁拍照,但我看到了教宗们的石质棺椁(?),在下头溜达了一圈,相机响了几下,只留下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到XP标志。
?一眼提示牌,就知道天主教势力扩张的厉害。
二悲导游就知道让我们购物,在瑞士有个纪念碑叫哭泣的狮子。因为瑞士穷山恶水,没钱,小伙子都是当雇佣兵补贴家用,所以狮子哭泣。这二悲竟不带我们去。倒霉的是,这事儿是他在上车后告诉我们的,操。这位给教皇看大门的,就是瑞士雇佣兵。因为有一次教宗遇险,就是瑞士雇佣兵保护他,所以至此至今看大门的都是瑞士兵。
&我估计这事是发生在教皇跟欧洲国家有歧义的时候。因为书不在身边,具体人名我忘了。大致类似春秋战国的时候,虽然周朝势微,但还是名义上的共主,诸侯分封还得周朝人名义上册封一下。而有一段时期,教廷势力极弱,但当时的教皇又不希望某个人继承某国家,那人火了,带人打了进来,教皇也是仓皇而逃。大概就是发生类似如此的时候,瑞士的哭泣狮子一直跟着保卫他。我看资料后琢磨,教廷是不是因为有一段时间势力极弱,才逐步加强其权利,一面再次仓皇出逃的尴尬局面?
&比如下头在法国凡尔赛宫的名画,拿破仑加冕。本来都是教皇来给人加冕,拿破仑把人家叫过来,面上也算你到场了,到了就符合历史程序,但事儿全他自己办了&&这是拿破仑给他的皇后约瑟芬加冕。看到原画时,还是蛮震撼的。
&圣彼德教堂前的方尖塔,法国有,美国有。我记得法国内个是从埃及抢的,二悲导游说是法国人民送的。后来我到了法国的方尖广场,看到那塔上还刻着埃及文字,明显是文物么,埃及人真这么大方?
&方尖塔是埃及太阳神的象征,也是共济会的标志。曾有共济会大佬跟何新说,共济会的组织来自东方。不知道这里的东方指的是埃及还是中国。就像共济会难以在现在教科书上把他们的&西方文明是来自希腊文化的继承&的这个谎言一样,因为有一段时间实在是没办法编,只好命名&黑暗时期&;耶稣有一段时间在《圣经》上也失载,近年有研究,说耶稣在失载的那些年里是去了印度学佛。
&希腊文明,希腊文明个P,希腊文明现在所存的典籍就是来自阿拉伯人。是阿拉伯人阿维洛依创造了《亚里士多德全集》!荷马可能是个不存在的人!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根本就不是西方人!&&以上来自何新博客。相信不相信,去看何老用事实说话的资料分析吧。
&在欧洲的10天,正式何老与钱神电信这个共济会网站隔空交火的日子,每天到宾馆头一件事就是观看双方从语言学、人种学、经济学、历史学、生物学、环境学等角度论战,真不亦快哉也!
&有人看轻该论战的重要性,真是没有眼力界。如何新的此项研究传至世界,尤其阿拉伯世界,我阿拉伯与儒家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西方,比如打个大战什么的,也未可知,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党同伐异》,共济会下属专杀黑人的三K党的著名电影。往小里说,再不济,只要打破共济会控制的世界(虽然看上去不可能),那么整个人类的历史将以此为转折,即世界上根本没有西方文明,所谓的西方文明,就是东方文明,西方世界得管我们东方叫爸。何老分析,这是西方注定要剿灭阿拉伯世界,中东的根本原因,西方认定不能做东方的儿子。无论站在那方角度,这也是,文化的力量!
同时,因为脖子上的丽江围巾,鄙人落了个围脖的诨号。此次去梵蒂冈,鄙人特地换上唐师曾和平鸭T恤,鸭叔曾爬到我身后的房顶。又是这个二悲导游,根本没跟我们说怎么哪儿爬。
墨索里尼曾在此二楼阳台检阅部队。纳粹意大利为取得教皇支持,与天主教签订协议,同意梵蒂冈独立为正式国家。鸭叔《我的诺曼底》中有位意大利的哥说:&墨索里尼干坏事,那也是为人民好才干的。不像现在当官的,就会贪污泡小蜜。&(不确)与北京的哥评价毛主席一个套路。天下的哥是一家。
罗马斗兽场中红砖部分为天主教出钱进行的稳固措施。也没摆弄,除了钱,把十字架印在了斗兽场上。君士坦丁大帝以上的罗马皇帝,要知道有这一出,得哭死吧?
&3、此番去法瑞意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寻找共济会的标记,看能不能碰到。没想到其标志频频出现。尤其让我兴奋的是,在天主教廷的圣地,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看到拉布兰旗的标志,即XP两个字母的合体,出现在圣彼得紫铜华盖下的地下入口的门楣上。比尔盖茨的XP系统的含义与其宣布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即盖茨是共济会的,使用该标志是共济会内高级成员的标志&&来自钱神电信,非孙中山、致公党或洪门这类外围普通会员或组织可以使用。在圣彼得教堂的地下一层的部分教宗棺椁盖上,我同样发现了该标记。此处不让拍照,但我的相机响了几下。&4、洪门的洪字拆开,即共济会的共字和济字的三点水。致公堂为孙中山加入的洪门分舵。孙中山初入洪门即得到军师级别(不确),即二把手。孙以此筹款,并承诺革命胜利后给大官,以此赢得吹牛&孙大炮&的诨号。后革命胜利,但孙知帮会对国家管理不利,不予加官进爵。遂洪门与其决裂。&5、后,洪门以堂名,即致公堂组党,参加国内政治。孙干涉,洪门曰,自由结社组党为我正当权利。致公党至此进入中国政治领域,即其为共济会在国内的代理政党。同济大学历四朝而不败,因其为共济会所建。其前副校长即致公党主席(副主席?)。&6、共济会,音译美生会,意译自由石匠联盟,据该会宣称,建造巴比伦的石匠为该组织的成员,即共济会的早期组织与建筑有关。同济大学为国内建筑专业翘楚,但其已医学起家,后忍痛砍掉医学专业亦要保留其建筑专业,即与共济会有关。
这是佛罗伦萨的美地奇家族城堡,后好像改为市政厅,上面的旗是佛罗伦萨各家族的族徽。当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产,好像就是从美地奇家族顺过来的(不确,抱歉,实在是没书)。城堡前的广场的雕塑,就是下头,这是范思哲品牌的来源,被砍头的蛇发女妖吧?立这雕塑的意思是,谁要跟我过不去,就是这下场。
&下头那张,是抢媳妇。导游说,抢的男人强壮,被抢的男人瘦弱,被抢的女人半推半就,跟他跑不符合道德,不跟他跑,这人肌肉强壮,很行。被抢的女人很纠结。该雕塑反映了女人的纠结。我一直很弄不明白,为啥西方雕塑,尤其女的敢一丝不挂,宗教势力很厉害啊,他们怎么敢。大学时候看何老《美学分析》,何当时说只有希腊罗马人能纯洁的欣赏裸体的美。我看他现在不会这么说了。我猜应该是这样,是文艺复兴时期,受共济会资本家、银行家雇佣的艺术家们,为了打破宗教对人的束缚,此种束缚包括观念。因为不少宗教观念不适合经商贸易。文艺复兴,或者说共济会的积极意义就在这里。他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另,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希腊或罗马时期的裸体雕塑,其实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共济会为了把西方文明来自希腊的慌说圆等其它目的,赴会成成这事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所以卢浮宫的维纳斯,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一经典故事,罗兰夫人鼓吹自由民主半辈子,到后来大革命来临被送上革命的断头台。她才懊悔叹息:自由自由呵,多少罪恶都借你的名义而运行!资本主义500年了,历史进步了么?真进步了么?很难说。了解共济会后,中国人多可悲,我们无知到什么程度,到现在才知道这世界幕后真正的黑手是谁,而且多数人还不信。
看《全球通史》发现贫富分化是爆发社会动荡的关键原因。但崛起中与衰亡前的贫富分化绝然不同。欧洲工业革命时的贫富分化造成了1848年革命和1870年的巴黎公社暴动,但欧洲改良后仍能发展。而拜占庭帝国后期的贫富分化却使帝国彻底消亡。关键区别在于是蛋糕扩大后的分配纠纷,还是蛋糕缩小时的搏命争夺!
拿破仑家族与共济会有极深的关系
若没有共济会的幕后和金钱支持,这位上尉不可能成为法兰西皇帝。他的埃及远征是为了共济会控制中东的战略。但是这位皇帝后期的大陆封锁政策背离了国际共济会银行家的利益,因此他就被推翻了。
共济会优先于你的一切,优先于你的祖国、父母和家庭(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解体将是一个颇为漫长而无比痛苦的过程。共济会准备了两种方式,首选是让这个制度体系从内部自我崩溃解体,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的鼓吹是重要的催化剂。
如果不能达到这一和平解体的目标,那么就准备在未来挑起对抗而从军事上摧毁中国)
一年来,我收集到关于国际共济会更多的资料和信息。不仅确证神秘共济会的历史存在,而且了解到,这个以犹太银行家为核心的历史悠久的神秘组织,通过主导货币和金融体系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控制已经很久很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近代欧美资本主义的历史,其实就是共济会犹太银行家的历史。
&& & 共济会早在中世纪就是欧洲犹太银行家的秘密结盟组织。在中世纪,基督教禁止基督教徒从事高利贷,鄙视商人。因此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成为犹太人的专利事业。马克思是犹太人。他在青年时代写过《论犹太人问题》的著名论文,指出犹太精神就是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人类的解放,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的解放。必须了解近代犹太人的银行体系与欧美资本主义的关系,了解近代金融共济会的历史,才会理解这些论断的深刻意义。
&& &犹太共济会银行家在14-15世纪建立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共和国,使意大利的这两个城市成为最早的在犹太共济会银行家控制下的金融国家。正是这两个城市的文学家、艺术家得到美地奇家族等银行家的资助,而发起了解构封建政治文化和天主教体系的文艺复兴运动。
&& & 16世纪犹太银行家控制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建立了西班牙&&阿拉贡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教皇制度争夺权力。犹太银行家资助一批冒险家们(麦哲伦、哥伦布都是犹太人),发起了探索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运动,找寻黄金和开辟世界市场。这是近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先声。
&& & 近代资本主义革命,也被称为&第三等级&(不纳税、享有封建特权的人构成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的&市民&革命。所谓&第三等级&并非普通&市民&,而是指靠放贷为生的金融投资者。法国大革命就是作为法国王权政府的债权人的第三等级发动的。近代民主不是要把权力给予全体人民,而是要给予有钱的金融投资家(第三等级)。西方民主的基本模式就是金权主导政治制度的统治模式。民主是不包括第四等级即穿不起裤子的&无套裤党人&的。所谓&全民民主&是欺人之谈,无论美国或欧洲都没有建立。第三等级(有钱的资产者)用这个口号鼓动民众,但最后要建立的则是金权资产阶级对多数人民的绝对专政。
&&&&&在17世纪,犹太银行家先后控制了法兰西和荷兰,建立了著名的荷兰&&尼德兰(低地)金融国家。犹太银行家组建了国际化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是跨国公司的原型,其中早期最著名的是荷兰和瑞典的东印度公司,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海外领地。
(顺便说明:拿破仑家族与共济会有极深的关系。如果没有共济会的幕后和金钱支持,这位上尉不可能成为法兰西皇帝。他的埃及远征是为了共济会控制中东的战略。但是这位皇帝后期的大陆封锁政策背离了国际共济会银行家的利益,因此他就被推翻了。)
&& & &共济会的触角在明代后期伸展到东方的中国和日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船队一度占有了&福尔摩萨&&&台湾。日本近代早期的资本主义也是在荷兰殖民者的带动下萌发,所以18&&19世纪日本称西方学术为&兰学(荷兰学)&。明末侵掠朝鲜和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身后,有一批金钱支持者就是荷兰共济会的犹太银行家。
&& & & &犹太共济会商人的触角至少在明末清初伸展到中国。但实际上也许进入更早,欧洲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是犹太人。&
[1759年(乾隆24年)末,瑞典东印度公司&卡尔王子号 Prince Carl&到达中国广东。船上的犹太商人是国际共济会成员,他们登陆后举行了庆贺的集会,这是共济会在中国活动的最早可信记录。
根据英国共济总会Premier Grand Lodge of England的记录,1768年编号407的共济会会所(the Lodge of Amity No. 407)在广东举行了秘仪集会,当时共济会尚未在中国建立正式的会所。
鸦片战争胜利后,英国获取了香港半岛的租借权,英国共济总会于日授权在此建立皇家苏塞克斯会所Royal Sussex Lodge No. 501 EC,这个设立在香港殖民地的会所,以时任英国共济会总会大师Grand Master的苏塞克斯公爵Duke of Sussex命名。共济会实际是当时控制殖民地和商业的隐身指挥部。
日共济会香港会所举行第一次开馆集会,之后一系列分会所在广州、上海、青岛、厦门纷纷建立。]
&& & & &17世纪以后西方在亚非拉侵略和控制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领地。必须修正的一个重要历史误解是,这些殖民地表面上看起来,所属宗主国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主权国家。但实际上,这些殖民地的在商业和金融上的真正管理者,并非这些国家的政府而只是挂在这些国家的名下。海外殖民地的真正主人是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老板&&这些公司拥有武装舰队,有权自行任命殖民地总督。这些跨国公司的主权归属非常隐秘&&公司真正的主人们是国际犹太共济会内的银行家团体(股东)。&
&& & & 犹太银行家早在17世纪即逐步从金融和财政上控制了英国,在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宗教革命和政治革命,从而把英国的王权予以虚化、象征化。18世纪后,英国共济会建立了王权与金权的联姻。在&既不光荣也非革命&的&所谓光荣革命&之后,犹太银行家把荷兰&尼德兰的金融财富转移到英格兰,通过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营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 & &18世纪末犹太共济会银行家资助和推动了美国独立运动。美国革命的首领华盛顿虽然不是犹太人,但本身是拥有黑奴的奴隶主,也是马里兰州共济会的教主。
&& & & 了解近代的上述历史,才会理解,统治全世界是近代共济会银行家始终不渝的一贯目标。在19世纪末被透露的犹太共济会&&锡安长老会的24篇秘密纪要中谈论最多的是世界经济。锡安会的犹太长老们声称,犹太人&要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无法靠发动侵占领土的战争,但可以发动经济上的全面战争。&
&& & 纪要说:&我们必须使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环绕在我们的周围,为我们的需要讲话。经济学应当成为犹太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我们周围的将荟萃所有银行家、企业家和资本家──最主要的是百万富翁。因为从本质上说,世上所有事情最终都是由金钱的数量说了算。&
&& &纪要说:&我们必须迅速着手建立庞大的垄断机构,储蓄巨大的财富,甚至使非犹太人的巨额财富也依赖我们的机构。& &只要在我们手中有了当今最有力量的东西──金钱,所有国家都将置于完全由我们之手掌控的金钱专政之下。&
&& & 那么,如何才能完成这个让金权统治全世界的计划呢?该纪要说:&必须将那些非犹太人的注意力引向工业和贸易&&剧烈竞争以及散布在经济生活中的恐慌将会创造一个冷漠又残酷无情的族群。这样的族群将孕育一种对政治和宗强烈的厌恶情绪。他们唯一的目标是利润,也就是黄金。因为黄金为他们带来物质上的愉悦。另一方面,我们控制的国际大资本鼓励非犹太人政府大把借款。这会使我们的钱翻两倍、三倍,甚至更多。&而&这些贷款以及高额利息沉重地压在政府财政头上,使政府成为大资本的奴隶&。
&& & 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啸&是国际犹太共济会实施控制世界计划的重要步骤。目前美国政府负债累累,许多中国人以为美国将会破产。其实,美国政府的困境未必是国际共济会金融家的困境。这次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家经济陷入困境,但恰恰也使得这些陷入财政和金融困境的政府不得不接受国际共济会金融家的全面控制。目前,美国共济会已经通过国会操控奥巴马政府于股掌之上。
&& & &美国共济会控制下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跨国体系。共济会的犹太金融家们(包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摩根、洛克菲勒、高盛、巴菲特、索罗斯等垄断金融集团)在这场危机中实际上赚得钵满盆盈。而共济会的最终目标是,等到各国政府无法偿还巨额债务时,就都不得不听命于一个犹太共济会控制下的&超级主权&,这个超级主权的要义是:建立世界新秩序、建立世界中央银行,以及建立超主权、超国家的世界政府。
&& & &共济会信仰起源于古老的犹太密教,因此共济会有三大图腾:(1)金字塔(通天塔)、(2)象征魔神无所不在的的独眼(荷鲁斯之眼),以及(3)六角魔星(大卫星,以色列国旗的标记)。这三种标记在共济会系统下的跨国公司和传媒的图徽中几乎无所不在。&
共济会目前在中国通过所雇佣或收买的一些精英鹦鹉们鼓吹以&自由民主&为要义的&普世价值&、&全球化主义&。但是在共济会统治下的美国,则通过近年制订的《爱国者法案》等强力法律,拧紧对社会实施暴力控制的螺丝钉。在共济会的统治下,并不需要什么多元化、异质化、言论自由化。共济会要的是一元化的意识形态控制。
共济会通过世界银行与国际基金组织()控制世界金融体系。通过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控制人类健康,通过转基因作物控制农业和粮食种子。
瑞士的银行体系,表面上是一个中立的国际银行体系,其实早在18世纪就已经受控于共济会银行家。任何国际领导人如果不听共济会的话,他们会像对待IMF总裁卡恩那样无情地摧毁他。
耐人寻味地是,在IMF的总裁继任人选中,引人注目地出现了犹太银行家&&以色列央行行长的大名。
新加坡是亚洲的一块金融飞地,其建国和独立都与英国共济会有密切联系。李光耀退出政坛后,新加坡将更密切地被国际共济会控制,其近期目标是在此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从而掌控人民币的定价权。
共济会将逐步控制、征服各国主权政府,使各国政府变成统一于&一个理念&、&一种制度&、&一个世界政府&之下的地方政府。
通过金融危机,日本实体经济已被摧毁奄奄一息,摧毁欧元和德国金融经济的步骤已经在进行时中。俄罗斯金融体系也在国际共济会金融体系的掌控中。
中国目前是国际共济会金融家着力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事实上,中国的外汇和黄金储备的主要部分已经在共济会的掌控之下。现在要解决的是使中国的整个货币体系被解构和全面开放,从而彻底受控于共济会的国际金融体系。世界银行与IMF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货币制度和工具。因此,选换一个完全听命于共济会的总裁是绝对必要的。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解体将是一个颇为漫长而无比痛苦的过程。共济会准备了两种方式,首选是让这个制度体系从内部自我崩溃解体,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的鼓吹是重要的催化剂。
如果不能达到这一和平解体的目标,那么就准备在未来挑起对抗而从军事上摧毁中国。显然,从近年的黄海陈兵,到频繁的战争军演,这两手准备,共济会都已经成竹在胸。
在未来控制了世界的共济会新秩序下,将用多种残酷和冷残酷的手段消灭地球上无用的过剩人口,只保留少数必要人口成为服役于精英的奴工。
这就是本世纪内,国际共济会正在推动实现的&世界新秩序&蓝图。
南怀瑾谈共济会(摘自《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现在全世界的人类文明思想是四个东西在转,所谓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除此之外,产生不出来一个新的思想。&他们是傀儡,背后是军火资本家。这个资本家的后面,还有东西扰乱这个世界。&南老欲言又止....摘自《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今天有两大信号
北约秘书长今天表示,土耳其完全可以依赖我们,我们做好了保卫土耳其免遭叙利亚攻击的准备;土耳其陆军司令今天抵达土叙边境视察。从这两大迹象来看,土耳其出兵叙利亚已经成为无可避免的结果。
十四大以来经济制度与政策的思考总结(这毕竟不是吴敬琏、茅于轼、林毅夫一类帮助共济会向中国输入市场教的神父们和私有化的教父们所到处释放的那种一臭熏天的毁国臭屁、伪经济学)
我国不重视经济史的研究,缺少研究经济史的经济学家,缺少具有说服力的经济史巨著。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经济学界习惯于跟随政治偏好进行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评价。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学界长期处于学术自卑的心态之中,我国经济学家习惯使用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的研究成果。我国主流经济学家喜欢使用美国研究机构的数字,特别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诡异,他们的研究明显具有政治倾向,他们是中国现行经济政策的重要设计者和推手,他们竟然提供了中国3000年以来的GDP数据,我国经济学家们就是借助这些诡异的&历史数据&证明一些&历史性结论&。例如,&民国奇迹论&;例如,&崩溃边缘论 &;例如,&黄金十年论&。如此奇谈怪论不一而足,充斥了我国教育、学术和传媒。历史是连续统一的,参不透经济历史,如何研究经济现实?经济学忽略了对经济现实的严肃批判,政治家得以无所顾忌地推行政策机会主义,经济问题得以不断累积并深化,最终酿成深刻的经济危机。
十八大,正处于微妙的历史时刻。盛世的好戏还未落幕,危机的犄角已经露头了。如果,中国经济再不及时展开历史性的转变,深刻的政治危机将不可避免了。
一、让历史告诉未来:十四大后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先回到二十年前。一九九二年十月,十四大召开了。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第一次提出了&保八&的概念(GDP增长由6%提高到8%);第二,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三项决策逻辑性极强,第一项是目标,第二项是经济保障,第三项是政治保障。
不熟悉二十年前中国经济史的经济学家可能会感到惊讶,一个政党的政治会议为什么会将&保八&这样的经济目标作为政治决策呢?当然,如果你不理解十四大决策的历史背景,就很难理解连续二十年&保八&的历史渊源,你也就无法理解二十年来的中国经济现象(包括当中的奇迹与危机)。
二十年前的决定,肇因于一九八九年的那场风波。受风波的影响,中国内部改革停顿,内部需求严重萎缩;中国遭到西方经济制裁,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中国经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险境地。如果,政府不能迅速启动经济,并取得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无法解决婴儿潮(六零后和七零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不能迅速解决就业问题,意味着仍然会发生更严重的风波。执政党是非常现实的,他们知道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硬道理被数字化为&保八&。
如何&保八&呢?非常之事,期待非常之人。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性人物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极富个性魅力的朱镕基先生。朱镕基先生对经济治理有着敏锐的直觉,朱镕基先生准确地找到了启动中国经济的钥匙。这把钥匙的构造并不复杂,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解决资本稀缺问题;第二,解决市场空间问题。朱镕基先生发现,解决资本稀缺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人民币发行机制来实现,改变人民币发行机制以迅速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朱镕基先生很快就发现了解决人民币发行机制的窍门:建立联系汇率制度以重建人民币发行机制。朱镕基先生在解决了资本稀缺问题后,立刻着手解决市场空间问题。这个问题答案是现成的,加入WTO。于是,汇改和WTO就构成了朱镕基新政的两个重要支点。由此,大家也就能够理解,十四大中后两项战略决策的意义了,那就是为&保八&而提出的经济制度保障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及为保八而提出的政治制度保障措施(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客观地说,十四大是成功的。十四大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启动了中国经济,并使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得以度过一九八九年之后得经济危机,并创造了惊艳世界的经济奇迹。
然而,经济史是冷峻的。历史地看,经济政策从来都是双刃剑,发一利,必留一患。不错,朱镕基对经济问题有敏锐的直觉;但是,朱镕基仍然缺乏综合经济问题的理论高度,朱镕基也尚未形成系统解决经济问题的一揽子战略规划。在匆忙的摸石头式的经济政策试验中,大量的临时性和权宜性的经济政策出台了。很多政策,仅仅是考虑了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并未考虑后果和退出机制。所以,朱镕基新政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但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朱镕基新政带来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解决的少。首先,中国在获得国际金融资本的同时,大规模让度了国家经济管理主权、国有资产和国民福利;其次,买办资本和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制造了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公平的结果,普通国民遭到了国内外利益集团残酷地剥夺。
肤浅的政客和学者容易走入极端,他们在赞扬和歌颂改革开放成果得时候,喜欢将阶段性成就无限放大,一些并不高明的经济政策被刻意神化了,他们故意遮蔽了阳光背后的阴暗面。于是,原本是权宜之计的朱镕基新政,被赋予了过于浓厚的神话色彩(科学发展观),甚至发展到了迷信的地步(不改革就死路一条)。很可悲,原本一个在特定时间勉强正确的东西,被人为地拉入了另一个时间段,正确的东西变成了错误的东西,甚至酝酿成为一场灾难。
二、十六大后的萧规曹随,向自由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弊端
在十四大召开十年之后,朱镕基先生基本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中国已经解决了资本稀缺问题;中国已经解决了市场发展空间问题。并且,由于经济政策的前冲特性,到了二零零二年,已经出现了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的先兆。客观地说,十六大的主要工作,应该放在修正朱镕基新政带来的各种问题方面。应该将朱镕基新政中合理的东西制度化,应该将朱镕基新政中不合理的东西摈弃掉,应该将权宜性策略转变为长期策略。不幸的是,中国的政、学、商三界均无反思的道德勇气,他们太依恋朱镕基新政带来的既得利益了。
十六大之后,朱镕基新政反而被固化、强化、扩大化。十六大经济决策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积累了天量的外汇储备,发行了天量的基础货币,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开始极度扭曲;我国的外需发展到了畸形的程度,我国的内需被压缩到了畸形的程度,国民经济结构陷入极度扭曲。此后,中国经济进入畸形发展阶段,经济效率每况愈下,经济危机步步逼近。
熟悉经济史的经济专家应该懂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经济政策都存在效能递减甚至效用逆反的现象。也就是说,通晓经济史的专家,特别关注经济政策的时间边际。笔者手上缺乏精确数据,就有限的数据作判断,朱镕基新政效用的时间边际应在二零零二年。换句话说,十六大理应成为朱镕基新政的转折点。
通晓经济史的专家也应该懂得,任何经济政策都存在政策惯性。任何经济政策都会带来既得利益,当既得利益集团拥有政策决定权的时候,政策的改变就会变得极端困难。继任者在食髓知味后,自然选择萧规曹随了。很无奈,由于我们不尊重历史,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这个玩笑一笑就是十年。
历史不是线性发展的,完全的萧规曹随是不可能的。就经济史的经验而言,十六大之后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既得利益集团食髓知味之后,任何改变既定经济政策的决定都阻力重重。于是,机会主义者开始投机取巧了,他们用新经济政策去稳固既定的经济政策。
十六大和十七大新经济政策的&稳固工程&(吸纳过剩资本的工程),就是持续十年的房地产新政。从管理层的角度看,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们必须吸纳严重的资本过剩和生产过剩,房地产新政几乎是&保持政策连续性&的不二选择。于是,御用的经济学家们就编造出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理论。&
笔者对中国特色城市化理论感到愤怒,城市化原本是指三农三化,意即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哪里是指城市钢筋混凝土化?我们是在筑城,而远非城市化!在轰轰烈烈的十年城市建设高潮中,数以百万亿计的农民财产(土地出让金)被转移了,这虽然是具有现代性的土地兼并,但仍然是土地兼并。很无奈,人性在历史惯性中堕落了。
当然,问题远远不止于此。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了,中国经济政策必然与其他国家经济政策形成某种互动。中国在让度了一部分经济管理主权之后,中国的经济政策开始受到外部势力的操控。我们所看到的中美经济政策的完美配合,就是中国经济政策被外部操纵的最好例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中国在经济政策上的完美配合,或者说,没有中国提供天文数字的间接补贴,美国经济早就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当中了。
事实是,美国保持年通胀率低于2%,却将严重的通货膨胀转嫁到了中国(真实通胀率高于30%),中国动员了几乎全部国力承接了美国通胀,中国为美国提供了修复次贷危机的时间和空间。
与之相对应,中国开始承受恶性通货膨胀的悲惨结果。毋庸置疑,这也就给即将到来十八大埋下了巨大的经济隐患。
经济史研究从来不讨政治家喜欢。毕竟,数字会说话,无论多么美丽的言辞,一旦碰到冰冷的数字,立刻会变得毫无颜色。
政策机会主义同样存在明确的时间边际。显而易见,十八大之后,再也无法萧规曹随了。
三、我国当前面临严重经济结构问题的概述
一般而言,经济问题主要是效率问题。一般而言,效率问题主要是分配问题。我国的经济问题也不例外。
当前,影响中国经济效率的核心问题是分配结构扭曲。中国分配结构扭曲包含了两个部分:
(1)首先,是国际分配结构扭曲,中国国民福利被大规模地向外进行了横向转移;
(2)其次,是国内分配结构扭曲,权力和资本强行将国民福利在内部进行了纵向转移&&造成极其严重的两极分化。分配结构的极度扭曲,使得脆弱的社会再生产无法持续下去了,导致了过剩资本不断从生产领域溢出&&转向大量资产外流和畸形奢侈品高额消费,正常的生产流通濒于瘫痪。
首先,我们分析国际分配结构扭曲问题。
国际分配结构扭曲主要源于三个价格扭曲:
第一,人民币价格扭曲。为了吸引国际金融资本进入中国,朱镕基新政采取了低估人民币的权宜性措施。笔者估计,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超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50%或以上。在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下,人民币硬性地与美元挂钩,形成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补贴。这种大规模的汇率补贴,形成了对外汇的虹吸现象,外资开始大规模涌入。朱镕基新政的汇率改革,有效解决了中国资本稀缺问题,但同时也转移了本应形成内需的国民福利。这就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外汇储备规模失控,带来国有资产的巨大的经济风险(也存在成为政治抵押物的政治风险);二是导致内部消费严重不足,使得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投资拉动。
第二,要素价格扭曲。为了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朱镕基新政采取了压低国内要素价格的权宜性措施,各级政府都在通过贱买资源招商引资。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中国的土地、矿产等资源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尤为严重的是,中国不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甚至不惜破坏自然环境以达到降低商品价格的目的。要素价格的严重扭曲,使得几乎所有&中国制造& 都具有价格优势,中国产品得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要素价格的扭曲,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占领国际市场的技术条件,但也带来了严重后果:一是中国的有限的自然资源被野蛮地开发,国民财富大规模流失;二是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未来的政府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三,劳动力价格扭曲。由于中国存在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由于中国底层国民权利意识淡薄,中国在特定时间内有压低劳动力价格的空间。中国底层国民,在承受人民币低估和要素价格低估的双重压榨之后,还直接承受了劳动价格的残酷剥削。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中国没有及时形成稳固的中产阶级,社会进一步严重分化,形成了极不稳定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内需严重不足,严重滞后了产业升级的步伐,最终拖累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其次,我们分析国内分配结构扭曲问题。
国内分配结构扭曲源于三个太高了:
第一,制度成本太高了。如果,按照笔者广义财政理论来分析,中国实际的制度成本远远超出了政府财政报告中的提供的资料。中国按照三色财政的逻辑(白色财政、灰色财政、黑色财政)计算,政府的总支出已经超过GDP的50%了,应该接近或达到世界税赋(指实际而非名义税赋)水平的上限了。中国政府的隐性负债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了GDP的100%,中国实际财政状况并不比希腊乐观。宏观地看,近二十年来,社会分配不断在向权力转移。制度成本极大的压缩了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造成经济结构极度扭曲。事实上,中国的生产效率,被高企的制度成本打残了。
第二,金融成本太高了。中国金融特权在2008年后极度膨胀,民企融资成本直线攀升,已经形成了举世震惊的超高融资成本。金融特权者,依靠金融特权牟取暴利(各种形式的高利贷),除了金融机构外,连大型国企的收入来源都极度依赖变相放贷的收益(可以查阅他们的年报)。金融特权极度膨胀,挤压了民企的利润空间(融资成本普遍翻两番到三番),民企的微薄利润被金融暴利蚕食殆尽。民企老板们别无选择,首先压缩科研,然后压缩规模,尽量挂靠国企,最后送给外资。笔者的一个民企朋友,数次在电话中哽咽,他们即将完成产业链整合和产品的升级了,然而在最近的两三年里,十余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中国正在重演拉丁美洲半个世纪前的悲惨故事!
第三,生产要素成本太高了。中国主要的生产要素全部被大型国企垄断,中国缺乏反垄断的制度安排,要素价格成为国企向民企牟利的利刃。近十年来,中国生产要素的通货膨胀要比寻常人理解的严重得多,普通民企根本无法应付连番上涨的生产要素价格。
几乎所有生产要素价格都在反复上涨,而民企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往往严重后置,为了维持生产,他们耗尽了自己的原始积累,他们只能接受金融特权者的残酷压榨,直到榨尽最后一滴血。国企的生产要素价格垄断,本可通过《反垄断法》进行制度性的约束。
但是,利益集团无意于制度建设,他们正在积极推动将国企卖掉。事实上,中国正在经历由行政垄断向资本垄断的过渡。当然,国企现象并不孤立和偶然,中国也正在经历政治权力向资本权力转换的历史过程。所谓的&顶层设计&,所谓的&深化市场化改革&,目的无非就是&两化&:权力资本化;资本权力化。全体国民正在为一些人的无知和无耻付出历史性的代价!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和国内分配出现严重扭曲呢?或者,我们必须找到造成双重扭曲的深层次原因。
笔者使用广义税赋的概念给出基本的解释。一般而言,政府的最核心的权力就是征税权。理论上讲,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赋税来解决政府和国民面临的一切经济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直接增税是非常困难的。在中国这样有社会主义传统的国家,增收税赋一向极为敏感。所以,政府机会主义者就选择了让度征税权的卑劣技巧。简单地说,政府将征税权转变成了利益集团的商品定价权。
请注意笔者的阐释。如果,依照笔者广义财政理论中广义税赋理论的逻辑,前文所述的各种类型的分配扭曲,大体可以理解为不同主体(利益集团)对中国国民的非法课税行为。此文,无法完整地展开广义财政理论以及广义税赋理论的讨论,笔者只能简单介绍这两个理论的实际运用,笔者想通过香港案例做简单说明。
我们以香港为例。香港素来被誉为低税赋地区,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打开港人家庭的支出项目表,将税赋和类税支出项目汇总,你会惊讶的发现,港人的实际税赋水平高居世界各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最前列。依照笔者的广义税赋理论计算,港人高昂的住房支出中,超越国际平均水平的部分,可以视同为类税支出,这部分支出在香港竟然占据了香港家庭支出的30%~50%。很遗憾,这部分类税支出,并没有全部被政府征收,而是被政府让度给了银行和地产商。所以,你就能理解了,香港弹丸之地,竟然出产那么多的世界级富豪,而且毫无例外是清一色的地产商。&
你也终于可以理解了,香港不存在产业升级的可能了,&税务局&当然没有兴趣搞创业和创新,&税务局&变着法子去搞&税赋&增收。在弹丸之地的香港,存在着三个&税务局&,除了政府的税务局,还有&金融税务局&,还有&地产税务局&。后两个&税务局&绝无社会责任,且基本不受政府和民众的约束,可以利用合法的商业手段剥夺普通民众的福利。十五年来,香港普通居民在如此恶劣的制度环境下,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抚摸香港的经济脉络,你应该可以参透大陆的经济发展思路了。
笔者暂时不能分析大陆分配扭曲的深层次原因。细心的读者可以通过模拟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想要说明的是,让度征税权比直接让度财富可怕得多。笔者申明,让度征税权,包含了让度双重主权。第一重主权,是国家主权;第二重主权,是人民主权。当然,让度的内容是同质的,那就是国民福利。笔者提请大家关注,几乎所有的分配扭曲问题均源于非法让度征税权。同时,也提请大家注意,让度主权也可以用非常民主的方式进行(例如香港),因而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总之,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分配制度残破和扭曲。未来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笔者必须指出,那些跳出分配问题,片面强调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是在掩盖问题、模糊焦点、拖延时间,我们无法等到利益集团胜利大逃亡之后再开启变革(太晚了)。
四、宏观经济问题必然关联政治统治
从来就没有脱离了政治的单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也永远无法脱离政治。
事实上,正是国家主权和人民主权被侵蚀,才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这双重主权是被谁侵蚀的?当然是被国际金融资本及其国内代理人侵蚀的!
单纯的市场化改革能恢复国家主权和人民主权吗?市场化下的权力资本化和资本权力化,允许国民强化国家主权和人民主权吗?完全是痴人说梦!由此,底层国民可以认清茅于轼、厉以宁、吴敬琏等主流经济学家的终极目的了,他们在构建中国金融殖民地的理论体系。国家主权丢了,人民主权丢了,百姓民不聊生,社会土崩瓦解,那时还可能奢谈什么民主么?可悲!
未来历史可能面临重大的主动转变或者被动的刚性转折&&
当前,中国两种思潮的激烈碰撞空前激烈。一种(权且称为左翼)认为,应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回归来解决经济问题;另一种(权且称之为右翼)认为,应该通过市场化加民主化来解决经济问题。笔者认为,两种思潮都存在历史局限性,两种思潮的制度化和政策化都存在明显的死角。或者说,中国未来的转变再也不可能是单向的和线性的了。
首先,我们必须寻求协同求变。
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协同,要求制度和政策的转变是全方位的,内外协同、上下协同、制度与政策协同、中央与地方协同、部门之间协同、行业之间协同、产业之间协同等等。协同的根本意义在于,不存在单一的、既定的审美标准(左和右的判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一切手段,否则就无法协同。所以,就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改变而言,左翼和右翼本身也必须完成协同。无法协同,意味着大规模能量损耗,最终有可能导致系统解体。
其次,有序调整分配结构。
中国的所有经济问题集中于分配问题,解决分配问题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当然,解决分配问题远比&分蛋糕&复杂。无论如何,再也不能拖延解决分配问题了。
解决中国的分配问题可以理解为解决三个层面的分配问题:
第一,回收非政府机构持有的征税权(马上止血)。
我国面临极为严峻的财政金融形势,政府应该将过去让度给国内外利益集团的征税权逐渐收回。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必须形成自主调节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终止汇率补贴形成的国民福利的横向转移(国家不能再出血了);其次,是人民币利率的定价权,必须遏制实质负利率长期化和扩大化,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现象,逐渐降低通胀对国民财富的纵向转移(国民不能再出血了)。通过回收非政府持有的征税权,我国将赢得宝贵的财政政策空间,我国国民福利将会逐渐回升,国民经济将逐渐恢复平衡。
第二,均衡国民税赋。
我国高度依赖流转环节的课税。换句话说,我国严重依赖向劳动者课税。相反,我国对资产持有和资本利得几乎没有任何课税。这在古今中外的经济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就税赋公平而言,我国已经远远背离了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具有原始资本主义经典特征),甚至也远远背离了效率和效能的原则。单纯向劳动者课税(而不向食利者课税),保护资产持有者和资本持有者的利益,这就彻底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拒绝向资产持有和资本利得课税,阉割了税收引导资本流向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功能,这就远远背离了效率和效能的原则(这是保护势力者的原则)。一个国家,将税收结构极度扭曲,既不考虑公平和正义原则,也不考虑效率和效能原则,国家财政还能支持国家正常运转吗?北非和中东的教训就在眼前,那是扭曲国家正常税赋结构的必然结果。
第三,定向转移支付。
我国政府在收回征税权和均衡税赋的同时,必须保持经济体系的基本动能。如果,为了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而使国民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那就失去了经济改革的终极意义。所以,政府必须进行定向的转移支付。一方面,均衡社会再分配;另一方面,均衡资本在产业和区域中的分布。通过定向转移支付,扭转极度扭曲的国民经济结构。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将财政定向转移支付进行金融创新(细节另文讨论),以重新启动陷入停滞的经济体系,使国民经济快速走出衰退的阴影。
总之,通过调整分配结构,进而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可以使中国经济回复正常发展状态。笔者估计,如果十八大之后可以走上调整轨道,我们经过五年渐进的和系统的调整,国民经济应该可以进入到崭新的平衡状态。
最后,自主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在实现内部分配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着手调整业已严重扭曲的国际分配结构。作为世界工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中国有需要也有责任积极介入国际分配结构的调整。
自主实现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国家主权通过经济手段在全球范围进行适度地延伸。这就意味着,中国将从本国的商品生产和输出,进化到全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管理。目前,美国正在扮演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管理者的角色。可惜,美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管理者,他在利用管理权力牟取暴利。以德国为首的欧盟,正在向美国全球管理者的角色发起挑战。中国应该加入挑战者的行列,中国应该介入全球化管理的工作,中国理应成为全球经济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主实现经济全球化的立足点在于我国金融实力的迅速成长。中国金融实力的根本依托在于人民币的实力增强。人民币的强大,源于我国中央财政的强大。建立共和国健康、稳健、高效的财政体系是政府最核心的使命。当然,完善财政的过程,也必然成为完善宪政的过程。中国将会因此完成现代化,以及开始向后现代化的转变。
如果说,中国未来还有五十年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期,那这个机遇期就来源于自主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历史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开启自主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迎接下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周期;第二,像日本那样进入内部调整的漫长过程,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的历史周期;第三,像南美那样内部调整失败,退回到萧条、腐败、贫困的漫长历史周期。
十八大将迎来执政党的成人礼。我们期待着第一种可能性。我们期待,新一代领导集体拥有自己的主体性意识,能够站起来思考和行走,能够在解决前辈留下的问题的同时,完成历史性的超越。
结论:经济史说到底是关于经济发展历史周期的学问。认识经济发展历史周期的关键,在于对经济发展周期拐点的精确把握。伟大的经济史学家,也只能扩阔一个时代社会精英的历史视野。精英就算具备了宏大的历史视野,也未必一定成为改造历史的英雄。精英能否成为改造历史的英雄,取决于那个时代的人民是否需要英雄。一句话,决定历史命运的,是那个时代人民的觉悟水平。
伊以战争尚未开打,结局几乎已成定局(钓鱼岛背后,或许藏着恐怖的杀手锏,不可麻痹啊!)
美军两个航母舰队挺进波斯湾,伊朗货币里亚尔大幅度币值(超过四成),恶性通货膨胀席卷伊朗,伊朗政局开始陷入动荡不安。伊朗央行荒谬的货币政策,抵消了内贾德所有的军事努力。伊以战争尚未开打,结局几乎已成定局。伊朗的教训值得国人深思啊!
公知们,在泼污这个人的时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有没有带着几百人上山和政府对抗的胆识。2,你有没有带着3万败军和30万敌人周旋最后成功逃脱的从容。3,外寇入侵时你有没有和杀妻之敌合作的胸怀。4,你有没有跨出国门和16个国家开战的勇气。5,你有没有为了亿万草根毅然重塑国家机器的魄力,请回答
中国老百姓三座大山就是这样形成的
&翻阅股市资料,不禁心如刀绞。已变成英国公司的中国平安,在中国控股上百家巨型金融和其它类公司,其中仅平安保险和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两家,资产规模就超过4万亿,全都加在一起,将是骇人的天文数字,远远超过一个小国GDP。却被英国以区区50亿人民币买走。
“基金会”是什么东东?
&基金会&和&自由民主&简直就是西方创造的最具完美的词组了。越想越觉得这俩词完美,没有一丝缺憾。可以拿自由民主去指责任何不顺眼的事物,可以以基金会干任何事情。高,实在是高。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克菲勒家族资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